微生物种类

合集下载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根据其形态、生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

本文将对这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

区分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和染色;生长特性观察;代谢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

1.形态观察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球菌的球形、链球菌的成串排列、杆菌的杆状等。

同时可以使用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壁和膜结构。

2.生长特性观察:通过培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状、颜色等来识别细菌的种类。

3.代谢特性检测: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底物利用等,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并进一步鉴定其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16SrRNA测序等,可以直接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主要由菌丝组成,营养吸收方式独特。

区分真菌的方法包括:菌丝结构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孢子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

1.菌丝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如菌丝的直径、分支情况、颜色等,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2.菌落形态观察:通过培养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颜色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属。

3.孢子特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孢子形态特征,包括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鉴定真菌的亚属和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ITS序列测定、18SrDNA测定等,可以通过检测真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真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区分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培养宿主细胞;生物化学方法;核酸检测。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大气中的微生物是指存在于地球大气中,能够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群体。

它们对大气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然而,大气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因地域、季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

本文旨在介绍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并探讨其生态学和环境意义。

一、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涵盖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多种生物类群。

其中,细菌是大气微生物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大气微生物总量的绝大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见大气微生物的种类。

1. 大气中的细菌(1)Bacillus属:广泛存在于大气生态系统中的芽孢杆菌,可以在没有水分和营养的环境中存活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2)Pseudomonas aeruginosa:这种常见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在水和大气中都有发现。

(3)Staphylococcus aureus: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可在土壤、水与空气中都有分布。

2. 大气中的真菌(1)Aspergillus属:一种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分枝菌属,它们具有广泛的代谢功能和适应能力。

(2)Alternaria属:常见的孢子形成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和水中。

(3)Cladosporium属:一种常见的真菌属,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并能够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繁殖。

3. 大气中的病毒(1)农业作物中的病毒:包括普通农作物如小麦、翻子瓜、白菜、西瓜、香蕉等作物。

(2)人类疾病中的病毒:包括绿脓杆菌、沙门菌、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4. 大气中的古菌热古菌(Thermoplasma acidophilum)是大气中的一种古菌。

这种菌属于迪克森氏菌(Crenarchaeota),是一种厌氧生物,生长在高温和较低水分的环境中。

二、大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大气微生物的分布与其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季节、气候和大气层次的差异会影响微生物群侵略潜力、繁殖率、代谢活动和定居区域。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大气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分布情况。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微藻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细胞结构: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和微藻。

2. 遗传特征:微生物可以分为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还可以根据代谢产物类型、酶系统等遗传特征进行分类。

3. 生理特点:微生物的生理特点包括生长速度、营养需求、抵抗力等。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不同种属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4. 生物分类: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属于原生生物门、真菌界、细菌界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微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些自养型微生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

3. 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作为发酵剂和食品添加剂等。

4. 微生物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抗生素的制造和应用等。

总之,微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群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微生物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微生物知识

微生物知识

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最终影响细胞合成。 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温度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温度变化影响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对生长有影响。
5、矿质元素
为机体提供了必要的金属元素等 P、S、Fe、Mg、K、Ca (大量元素) Mn、Cu、Zn、Mo (微量元素)
配制培养基时,大量元素一般首选K2HPO4、MgSO4等,可同时提供4种大量元素。 常用天然水、自来水来配制培养基以提供各种微量元素. 参与微生物中氨基酸和酶的组成 调节微生物的原生质胶体状态,维持细胞的渗透与平衡 酶的激活剂
营养——水
6、水
生理功能主要有: ①起到溶剂与运输介质的作用; ②参与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 ③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 ④高比热、高汽化热等,以保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⑤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活度=
P溶液 P纯水
微生物细胞含水量很高,细菌、酵母和霉菌菌体分别是80%、75%和85%, 而霉菌孢子含水39%,细菌芽孢含水很低,约为30%左右。
(3)环境pH值还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离子化程度, 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或有毒物质的毒性。
PH
微生物的生长pH值范围极广,从pH<2~>8都有微生物能生长。 但是绝大多数种类都生活在pH5.0~9.0之间。 各种微生物都有其生长的最低、最适和最高pH值。低 于最低、或超过最高生长pH值时,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或 导致死亡。 不同的微生物最适生长的pH值不同,根据微生物生长 的最适pH值,将微生物分为: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3篇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3篇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种类微生物是指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生物体,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有着丰富的生物学特性,不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食品工业、工艺等领域。

1. 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形态,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中,包括水、土壤、动植物体内等。

细菌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就出现,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细菌在生物多样性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生物循环,调节生态平衡,也可以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2. 真菌真菌是一类生长在水和土壤中的多细胞生物,包括酵母菌、菌类等。

真菌在自然界中起着分解和再生有机物的作用。

在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纤维、化学等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有些真菌会产生毒素,使人和动物中毒。

3. 病毒病毒是一些不具备自主生命活动的微小颗粒,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繁殖。

病毒的感染范围很广,不仅会感染人类和动物,还能感染植物和微生物。

病毒是很强的生物危害因素,它们可以引发许多疾病,如艾滋病、禽流感,严重时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4. 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是一类只有一种细胞的生物体,包括原生动物等。

它们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几天,但它们在海洋、淡水、泥土、水生植物等多种环境条件下都广泛存在,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5.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具有衣壳,寿命较短,通过分裂繁殖,能在许多环境中生存。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并在分解和形成泥沙中发挥作用。

二、细菌的分类及其生态作用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主要包括用光合作用、用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的两类,具有非常广泛的生态功能。

在生态学领域,细菌的分类主要包括种属学和群落学。

1. 细菌的种属学分类细菌种属学分类是基于对不同细菌生物学特征和基因组分析等进行分类的学科。

它包括原核生物界中的所有生物,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对细菌进行分类。

18种微生物详解

18种微生物详解

1.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受动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

人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2.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污染。

霉菌毒素对人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3.酵母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有的为致病菌。

空气中、人体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繁殖,吃了酵母菌污染的食品易造成食物中毒,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亦可能发生酵母菌感染。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5.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的种类

一.微生物的种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细胞内生长,NC为DNA/RNA EX:virus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环状裸露DNA 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NARNA同时存在分古生菌(EX: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细菌(EX:细,螺旋,线,立克,支,毛衣)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

细胞器完整EX:真菌二,格兰染色的细菌细胞壁比较三.格兰染色法1.标本固定2.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3.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细菌均染成深紫色)4.用95%乙醇脱色,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

5.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皇复染。

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为紫色的为G+菌,被乙醇脱色,复染成红色的为G-菌。

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四.细菌生长繁殖条件一,营养物质1.水,需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2.碳源,合成菌体组分以及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病菌主要从糖获得碳源。

3.氮源,作为菌体成分的原料。

4.无机盐,1.构成有机化合物,成为菌体的成分2.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3.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 4.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5.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治病作用密切相关。

5.生长因子,许多细菌需要自身不能合成的生长因子。

二,氢离子浓度(PH)三,温度37 四,气体五,渗透压五.细菌合成代谢产物1.热源质2.毒素与侵袭性酶3.色素4.抗生素5.细菌素6.维生素六.常用湿热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2.煮沸法3.流动蒸汽消毒法4.间歇蒸汽灭菌法5.压力蒸汽灭菌法七.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1.正常菌群:正常寄居在宿主体内,对宿主无害而有利的微生物群的总称。

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抗衰老作用。

3.机会致病菌: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生态平衡失调时,一些正常菌群会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宿主发病。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是指以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形态存在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对微生物进行分类与命名是为了方便对其进行研究和了解其特性。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命名规范。

一、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细菌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生理特性、生长条件、代谢方式等多个方面。

1. 形态分类根据细菌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球菌(cocci)、杆菌(bacilli)、弧菌(vibrios)、螺旋菌(spirilla)等类型。

其中,球菌为球状或椭圆状,杆菌为长形或短杆状,弧菌为弧形,螺旋菌为螺旋形。

2. 生理特性分类细菌的生理特性也是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比如,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能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厌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能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3. 生长条件分类根据细菌的生长条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嗜热菌(thermophile)、嗜酸菌(acidophile)、嗜盐菌(halophile)等类型。

嗜热菌适应高温环境,嗜酸菌适应酸性环境,嗜盐菌适应高盐浓度环境。

细菌的命名通常遵循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定的规范。

该规范要求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词根作为细菌的属名(genus),并加上表征特定种类的表名(specific epithet)。

例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Escherichia”为属名,“coli”为表名。

二、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真菌是一类具有真核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

真菌根据其生活方式、营养特性和菌丝形态等进行分类。

1. 营养分类真菌的营养方式主要分为 saprophytes(腐生菌)和 parasites(寄生菌)。

腐生菌通过分解死物质为自己提供营养,寄生菌则寄生于其他寄主生物体上。

2. 菌丝形态分类真菌的菌丝形态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正确分类和命名微生物对于研究其特性、功能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一、微生物的分类1. 界(kingdom):微生物可以分为五个界,即细菌界(Bacteria)、病毒界(Viruses)、真菌界(Fungi)、古细菌界(Archaea)和原生动物界(Protista)。

2. 门(phylum):每个界包含若干个门,用于进一步细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3. 纲(class):门下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纲,纲是进一步划分微生物种类的方式之一。

4. 目(order):在纲下,进一步的分类单位是目,用于确定微生物之间的更具体的关系。

5. 科(family):目下面是科,科是微生物分类中的一个重要单位,进一步细化了微生物的分类。

6. 属(genus):科下面是属,是对微生物进行更为具体的分类。

7. 种(species):最具体的分类单位是种,常以拉丁学名表示,包含科学名称和命名者的缩写。

二、微生物的命名规则1. 拉丁化命名:微生物的种命名通常使用拉丁学名,以便在不同语言之间保持一致。

2. 属名+种加词:微生物的种名通常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种加词通常是为了描述或特指某种微生物,或者以某个人的名字命名。

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其中“Escherichia”是属名,而“coli”是种加词。

3. 学名缩写:在科学文献中,为了方便引用,可以使用微生物的学名缩写,通常是属名的首字母缩写加上种加词的首字母缩写。

例如,大肠杆菌的学名缩写为E. coli。

4. 命名者的缩写:在微生物的拉丁学名中,通常会包含命名者的缩写,以表明该微生物是由哪位科学家首次发现并命名的。

5. 国际命名规则:微生物的命名受到国际命名规则的约束,以确保命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案例分析以细菌为例,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并决定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

微生物

微生物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
1、原生动物
纤毛类:
纤毛目:钟虫、等枝虫(累柱虫)、盖纤虫、盖井虫、有盖虫、独缩虫、寡毛虫、栉毛虫等
全毛目:漫游虫、裂痕虫、长颈虫、长吻虫、太阳虫、漠口虫、隐咽虫、草履虫、小康氏纤虫、叙管虫、扭头虫、裸口虫、板壳虫、齿纤毛虫、前口虫、足吸管虫、壳吸管虫、肾移虫、豆形虫、追吸管虫等。

腹毛目:盾纤虫、兴毛虫、棘毛虫、游仆虫等。

鞭毛类:漂眼虫、多波虫、复滴虫、内管虫、脣滴虫等
肉足类:变形虫
2、后生动物
轮虫、线虫、瓢体虫
3、微型藻类
衣藻、绿球藻、十字藻、月芽藻、小球藻、扁裸藻、节旋藻、原球藻、实球藻、微囊藻、卵囊藻、栅列藻、颤藻、席藻、盘星藻等。

4、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病毒(包括噬菌体)
5、细菌
菌胶团细菌:菌胶属、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小球菌属、黄杆菌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气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八叠杆菌属、螺菌属放线菌、和诺氏菌属等。

丝状细菌:球衣细菌、铁细菌、白硫细菌、硫丝细菌等。

6、真菌:酵母菌、霉菌等。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5页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6页
(2)环境中常见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 P23-24表3-1
(3)环境中其它常见细菌 ➢假单胞菌属 ➢黄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乳杆菌属 ➢其它细菌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7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能运动.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因本菌属在低温条件下能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28页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 特征: ❖不含有细胞结构,含有体主动小、结构简单、专性寄 生、抵抗力特殊特点。
❖ 环境中病毒 : ❖空气中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麻 疹病毒、天花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 ❖水中病毒:多为肠道病毒。 ❖土壤中病毒:土壤中病毒可吸附于颗粒内而延长存活 时间。 ❖食品中病毒:主要是甲型传染性感染和胃肠炎。许多 疾病与食用贝类相关。如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鞘细菌 ➢四、滑动细菌 ➢五、蓝细菌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4页
一、细菌(Bacteria)
在原核型微生物中占主要地位; 基础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质粒等;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一些遗传性状(有性 生殖、细菌毒力、耐药性、代谢酶等)。 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可能含有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等。 以简单二分裂法无性繁殖,仅需20—30分钟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33页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检测特点与基础标准
➢特点:
➢检测对象:致病、非致病、条件致病微生物 ➢标本起源:人体、环境 ➢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数量少,需要特异检测方

初中生物知识点:微生物

初中生物知识点:微生物

初中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1、概念: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2、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等。

(2)多细胞微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3)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可以很好的掌握了此知识点,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知识点的学习。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对于生物学中种子的萌发的知识,下面是我们为你讲解的知识点。

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

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

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种子植物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绿色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如:水绵、海带、衣藻。

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

如:墙藓、葫芦藓。

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

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有哪些
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

(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

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微生物的类型

微生物的类型

微生物的类型
微生物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贻贝毛霉等。

2. 细菌:单细胞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抗酸菌、放线菌等。

3. 病毒:非细胞性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生存,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4. 放线菌:一种产生分枝菌丝的真菌,可以产生大量抗生素和其他有用化合物。

5. 蓝藻:一种原核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

6. 原生动物:多种单细胞寄生生物,包括贾第鞭毛虫、阿米巴等。

7. 古菌:一种极端嗜好生物,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包括古菌门、嗜极菌门等。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种以上。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具有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性。

病毒属此类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广:和核膜。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十二和染色体,脑浆内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真菌属此类微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解析

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解析

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解析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微生物的种类和其在自然界和人类中的功能进行解析。

一、细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多样,包括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人体等各种环境中。

细菌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解有机物质、氮循环、产生酸和碱等。

同时,细菌还可以被利用于制药、食品工业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二、真菌真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和动物体内。

真菌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解有机物质、生物防治、制药和食品工业等。

另外,真菌还可以产生抗生素,用于治疗疾病,并有助于人类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三、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它们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繁殖。

病毒广泛存在于空气、水体和土壤中,并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病毒在自然界和人类中起着重要的功能,包括传播疾病、调控宿主细胞的功能和基因治疗等。

四、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并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解有机物质、食物链的关键角色和调控生态系统平衡等。

此外,一些原生动物还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

微生物的功能远不止以上所述,它们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的肥沃化,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参与营养循环等。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生产抗生素、发酵和降解有毒物质等,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中起着重要的功能,包括分解有机物质、调控生态系统、治疗疾病和制药等。

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运作和利用微生物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棒杆菌(Corynebacterium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lilium)红酵母(Rhodotorula sp.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红球菌Rhodococcus•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柠檬酸细菌(Citrobacter)沙门氏(Salmonella)盐杆菌科(Halobacteriaceae)未定地位的有:•醋杆菌(★Acetobacter)布鲁氏菌(Brucella)产碱菌(★Alcaligenes)•分离时,加石蕊牛乳培养基,由变色情况判断是否产碱。

这是个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菌,L-苯丙氨酸转氨酶,PHB产生菌等。

如利用真养产碱菌生产PHB——生物塑料,埋在地壤中6周完全降解,而普通塑料需200-300年。

目前PHB产量占菌体重的70-80%。

真养产碱菌(Alcaligens eutrophus)生产PHAAlcaligenes latus(广泛产碱菌)生产功能性高聚物蓝细菌(Cyanobacteria):不产氧的光合细菌——紫细菌与绿细菌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紫色非硫细菌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紫色硫细菌专性光合,专性厌氧,以H2S作为还原CO2的电子供体,氧化成硫沉积在胞内。

常常它们把硫氧化为硫酸盐绿硫菌科(Chlorbiaceae)红螺菌科包括:▲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红假单胞属(Rhodopseudomonas)红微菌属(Rhodomicrobium)黄红螺菌(Rhodospirillum fulvum),深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富集培养法●分离源:采用营养丰富的湖、沼泽、水田等厌气层的水。

●培养基1:适用于红螺菌科。

KH2PO4 0.5g, K2HPO4 0.6g,(NH4)2SO4 1.0g, MgSO4·7H2O 0.2g, NaCl 0.2g, CaCl2·2H2O 0.05g , 酵母浸膏0.1g, 微量元素溶液1ml, 生长因子1ml,蒸馏水1000ml;如有必要,可加入0.01%硫代硫酸钠或3%NaCl;为抑制硫酸还原菌生长,可把上述(NH4)2SO4 , MgSO4·7H2O 换成NH4Cl和MgCl2·6H2O。

日本目前在各地废水处理中使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Rp.sphaeroids ,这个菌株能很好利用低级脂肪酸、糖、氨基酸等各种有机物生长,特别是在醋酸、丙酸比为2:1~5:1培养基质中生长良好。

放线菌Actinomycetes放线菌的分类1. 放线菌科Actinomyces 属3.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2. 分枝杆菌科Mycobacteriaceao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3. 弗兰克氏菌Frankiaceae4. 游动放线菌科Actinoplanaceae5. 嗜皮菌科Dermatophilaceae6. 诺卡氏菌科Nocardiaceae 诺卡氏菌Nocardia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7. 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8. 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http://202.119.252.41/opac/adv_openlink.php+microliologyLS2063347★7、革兰氏阴性好气杆菌和球菌Gram-negative aerobic rods and cocci★8、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Gram-negative facultatively anaerobic rods★12、革兰氏阴性化能自养细菌Chemolithotrophic bacteria★14、革兰氏阳性球菌Gram-positive cocci★15、芽孢杆菌和球菌Endospore-forming rods and cocci★16、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状细菌Gram-positive asporogenous rod-shaped bacteria★17、放线菌和相关生物Actinomycetes and related organisms硝化杆菌科(Nitrobacteraceae: 氧化铵或亚硝酸盐获取能量并固定CO2作为碳源。

氧化NH4 NO2 的类群有:●亚硝化杆菌Nitrosomonas●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亚硝化裂瓣菌Nitrosolobus氧化NO2 NO3的类群有:●硝化杆菌Nitrobacter●硝化球菌Nitrococcus●硝化刺菌Nitrospina硫细菌科(Thiobacillaceae)Part14 G+球菌(Gram-positive cocci)Family1: 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小球菌属(Micrococcus)分布极广,产生黄、橙红、红色素△葡萄球菌属(Straphylococcus) S.aureus寄生菌,诱发各型侵染△游动球菌Family2: 链球菌(Streptococcaceae)Family3: 消化菌科(Peptococcaceae)Ⅱ△Streptococcusctis(乳酸链球菌)△Leuconostroc 产荚膜、生物测定L.mesenterorids(肠膜状明串珠菌)在蔗糖液内,在串生的短链外面常包围有葡聚糖构成的胶质ⅢFamily3: 消化菌科(Peptococcaceae)生境:人类和动物的消化和呼吸道△peptococcus 消化球菌△Ruminococcus 瘤胃球菌属,存在于反刍动物的瘤胃和食草动物的肠道内,消化胃中的纤维素△Sarcina 八叠球菌Part15:芽孢杆菌和球菌(endospore-forming rods and cocci)属1:好气——芽孢杆菌属Bacillus属2:微好气——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属3:厌气——芽孢梭菌属clostridium属4:脱硫肠状菌desulphomaculum属5:球菌spherical——芽孢八叠球菌生孢八叠球菌根据属内各种的特征,可将芽孢杆菌属分为几群(1)枯草芽孢杆菌群,这一群中有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短小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

a: 肉毒梭菌(C.botulinum)b: 破伤风梭菌(C.tetani),顶生圆形芽孢Part 16 G+不产芽孢的杆状细菌Lactobacillaceae 乳杆菌科主要特点:发酵葡萄糖生成乳酸1)同质发酵乳酸菌:最终产物为乳酸占85%以上,不产气,通常在>45℃生长。

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乳酸杆菌cti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aricu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干酪L.casei2)异质发酵乳酸菌:终产物50%乳酸以及大量CO2、乙酸、乙醇、产气,生长温度15-45 ℃发酵乳酸菌L.fermentum短乳酸菌L.brevisMicromonospora单孢丝菌属Micromonospora英文释义A genu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that forms a branched mycelium. It commonly occurs as a saprophytic form in soil and aquatic environments. staphylococcus(复staphylococci)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英文释义A genus of gram-positive, facultatively anaerobic, coccoid bacteria. Its organisms occur singly, in pairs, and in tetrads and characteristically divide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o form irregular clusters. Natural populations of Staphylococcus are membranes of warm-blooded animals. Some species are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of humans and animals. torula(圆)酵母mycobacterium(复Mycobacteria)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英文释义A genus of gram-positive, aerobic bacteria. Most species are free-living in soil and water, but the major habitat for some is the diseased tissue of warm-blooded hosts. Sporosar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