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教材
王国飞跃的新起点 。
“三个代表”思想(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必然王国到 自由王国飞跃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包括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 产主义社会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现 实运动。
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真 善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 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马克思主义 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也是全人类解 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 的必然要求
是以较大的损失换取较小的所得。现代人的目标 是享受有保障的私人快乐——他们把这些私人快 乐的制度保障称作自由。现代自由的危险在于,
由于我们沉湎于享受个人的独立以及追求各自的
利益,我们可能过分容易地放弃分享政治权力的 权利。
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自由的起点,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 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随着人类历史进 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 盾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人类追 求和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 无产阶级的身上。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 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合目的性与 合规律性的统一。它是客观规律运动 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先进人类特别 是无产阶级自觉追求的结果。
共产主义是理想还是空想的论文
共产主义是理想还是“空想”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它所需要的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以及社会的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一、认清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回,这种复回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
二、认清共产主义与现在所处的社会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后来,列宁进一步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则指它的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
正确认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只有懂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才能自觉地在社会主义阶段积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促进共产主义因素的成长,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
另一方面,只有懂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存在重大差别,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来确定并完成现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使革命有步骤地向前推进,以保证革命的最终目的的顺利实现。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和共同特点是:1、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两者最本质的联系和共同点。
论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论文(2200字)
论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内容摘要: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
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当然这种证明还是不完全的和尚未完成的,因为在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
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 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实现人类平等、自由、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追求的是真正民主、真正平等、真正自由和真正幸福,是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使命,以社会公正与人的尊严为核心价值。
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形态是消除了所有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共同富裕和幸福。
第二章: 为什么共产主义是人类最追求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人类发展的历程决定了共产主义是必然实现的终极目标。
共产主义追求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即以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使命,以社会公正与人的尊严为核心价值。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不断进步,人类也逐步拥有了更多、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和自由的必然扩展与深化,因此共产主义是人类最追求的社会理想。
第三章: 共产主义的历史渊源共产主义的思想起源于古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真正将共产主义理论系统化,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通过革命实践在苏联、中国、古巴等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全球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章: 共产主义的实施方式共产主义实践有多种方式,包括国家实现公有制、实现劳动人民的统治、实行计划经济等。
共产主义实践的本质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行公有制,消除社会剥削,创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
第五章: 共产主义实践中的困境和教训共产主义的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包括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缺乏效率、人权问题、创新不足等。
但这些困境并不能否定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反而应该从实践中总结教训,不断完善共产主义的实践方式。
第六章: 共产主义的实践前景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共产主义的实践前景不太乐观,但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各种挑战中,共产主义的实践方式可能会发生重大的转变和创新,但共产主义基本理念的追求,将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一 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 致性。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致性。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殊 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 到彻底解放。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 到彻底解放。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 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虽然这种证明还是不完全的和未完成的,因为在革命胜利后建 虽然这种证明还是不完全的和未完成的, 立起来的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 立起来的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现实中 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 本性质上的一致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中, 本性质上的一致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中,这种 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 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就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 到来提供着更充分的条件,也提供着更充分的实践证明。 到来提供着更充分的条件,也提供着更充分的实践证明。
人类社会是一个运动变 化的过程。 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具 有方向性, 有方向性,它既不是原 地踏步地自我重复, 地踏步地自我重复,也 不是一个倒退的过程, 不是一个倒退的过程, 而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进 步过程。 步过程。美好的共产主 义理想实现具有必然性。 义理想实现具有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对实现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 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作了具体实证。 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作了具体实证。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lucky共产主义的确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但马克思这样想,就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和三千年前的周公也是这么想,其实,礼制社会就是共产主义,不仅仅原始社会有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有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就是现代文明的礼制社会。
人类社会的管理方式有三种,人治、法制和礼制,家庭的管理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女想吃雪糕,不能禁止也不应放任,父母要合理管教,但孩子太小、不懂事,只有父母说了算,这是人治;定个规矩--每天只准吃一个,违约则罚,也是个办法,算是法制;如果可以根据需要协商一致,自觉自愿执行则属礼制,而肩负起社会管理责任的政府官员,在中国传统上也叫父母官。
在人治管理下确有随意性,但认真细心的父母则会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做安排,其实并无不妥;法制之下相对公平但也死板;礼制就要求较高,需要子女有克制力和对父母的高度信任,父母也要理解子女有宽容心,这也就相当于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高尚思想道德。
其实这三种形式的管理都是各有优缺点的,并同时存在于社会中的,但哪种占主导地位则要看其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
不要认为奴隶社会就是多么恐怖可怕,曾几何时它也是文明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著名的古代先贤大禹,通过治水克服天灾为人民带来幸福,也就是他创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
人民虽然成为奴隶,但跟随圣明的君主一起努力,改造出适合人居的环境,相比一盘散砂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奴隶主当人民是自己的财产也会更加爱护。
在现代社会,那些只珍惜自己的财产,而对别人的财物和生命漠不关心,甚至意欲抢夺占有的人也并不少见,这样的道德水平,在奴隶制社会也不受欢迎,当出现象夏桀和商纣王这样自私自利的暴君,但人民也会愤起推翻之,这点在各个社会历史阶段其实都是一样的,而周王朝推行礼制,人民的生活就好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人们想当奴隶,只是生产力水平太低,要想生活得更好,发展生产力当然还是最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7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 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力 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
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共产主义 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整个社会可以用较少的劳动 时间创造出满足社会各种需要的巨大物财富。 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 财富的极大丰富,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 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3)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 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 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 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 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地位所得出的科
学结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 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 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 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 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 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 长的历史时期
从一般意义上看创造实现共产主义条件的艰难性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恩格斯对共产主义长期性的态度
1893年5月11日恩格斯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有一段谈话: 记者:“你们德国社会党人给自己提出什么样的最终目标呢?” 恩格斯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 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 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 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 在目前的君主联邦制政府的统治下,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现实基础 3、必然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人为努力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透过长期性,显示这个理论的辩证色彩,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真实可信。
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夏明翰烈士于1928年3月20日悲壮 地献出了年仅28岁的青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刑场上,他大义凛然,留下了“砍头不要 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成为后人追寻共产 主义的永远的丰碑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
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
2、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伟大旗帜。
这里的的“各尽所能”,既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把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应尽的社会义务,又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都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或生存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都能充分地施展和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
所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三,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四,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自身个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人不仅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成为自然界的主义,而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 (一)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的必要条件 • 2.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 征。 • 3.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 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 4.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 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 管理。 • 5.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丹尼尔· 贝尔的理论
• 4、从产品经济变为服务经济 • 5、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对方自然变为人和人的博弈, 人们必须学会相处。 • 6、妇女就业机会增多,经济独立 • 7、科学的形象已经改变,对未来的自由研究和知识更新成为后 工业社会科研特征。 • 8、政治单位布局出现横向的科学阶层和纵向的经济企业。 • 9、后工业社会由取得成就的能人治理 • 10、信息经济学向经济学家提出了挑战
信息社会的特征
• • • • • • 1、电脑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 2、电脑的发展带来信息革命 3、以电脑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取代工厂,成为社会特征。 4、主导工业是智力工业。 5、工业社会以时间价值为目的 6、生产目的是生产知识和电脑化
悲观派对人类未来的担忧
• 罗马俱乐部
• • • • • • • • • • • • 人类困境的表现: 1、人口的爆炸 2、生活必需品缺乏计划 3、生物界受到劫掠和退化 4、世界经济危机 5、军备竞赛 6、社会邪恶 7、陈旧的制度 8、东西对抗 9、南北分歧 10、科学技术无政府状态 11、缺乏道德和政治上的领导人
阿隆的理论
• 雷蒙· 阿隆的代表作《工业社会18讲》 • 他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看成是工业社会的同一类型的 不同表现形式。认为生产力(技术)已经取代了社会关系 (财产)的中心地位。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自单招10-1 赵磊1026630138共产主义的确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但马克思这样想,就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和三千年前的周公也是这么想,其实,礼制社会就是共产主义,不仅仅原始社会有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有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现代文明的礼制社会。
人类社会的管理方式有三种,人治、法制和礼制,家庭的管理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女想吃雪糕,不能禁止也不应放任,父母要合理管教,但孩子太小、不懂事,只有父母说了算,这是人治;定个规矩--每天只准吃一个,违约则罚,也是个办法,算是法制;如果可以根据需要协商一致,自觉自愿执行则属礼制,而肩负起社会管理责任的政府官员,在中国传统上也叫父母官。
在人治管理下确有随意性,但认真细心的父母则会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做安排,其实并无不妥;法制之下相对公平但也死板;礼制就要求较高,需要子女有克制力和对父母的高度信任,父母也要理解子女有宽容心,这也就相当于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高尚思想道德。
其实这三种形式的管理都是各有优缺点的,并同时存在于社会中的,但哪种占主导地位则要看其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
不要认为奴隶社会就是多么恐怖可怕,曾几何时它也是文明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著名的古代先贤大禹,通过治水克服天灾为人民带来幸福,也就是他创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
人民虽然成为奴隶,但跟随圣明的君主一起努力,改造出适合人居的环境,相比一盘散砂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奴隶主当人民是自己的财产也会更加爱护。
在现代社会,那些只珍惜自己的财产,而对别人的财物和生命漠不关心,甚至意欲抢夺占有的人也并不少见,这样的道德水平,在奴隶制社会也不受欢迎,当出现象夏桀和商纣王这样自私自利的暴君,但人民也会愤起推翻之,这点在各个社会历史阶段其实都是一样的,而周王朝推行礼制,人民的生活就好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人们想当奴隶,只是生产力水平太低,要想生活得更好,发展生产力当然还是最重要的。
马克思主 义最崇高的社 会理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无疑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人们不再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累,不再被物质的匮乏所困扰。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生产力达到极高水平,社会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甚至是多样化的需求。
人们不再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资源的分配将更加公平合理。
这种物质的丰富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
产品将更加优质、环保、符合人们的健康和审美需求。
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标志。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摆脱了自私自利、贪婪、嫉妒等不良思想的束缚,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教育得到高度普及,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素养。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人们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追求。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不再受到阶级、职业、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
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我实现和创造价值的方式。
人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
同时,社会也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障了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首先,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生产力不断提高,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
起点: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
与揭示 创新点: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 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C、只讲一般特征,不作细节描绘
“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 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 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 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 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 因为现在还没有提供解决这些问题 的材料。” “现在我们提出这个问题 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 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 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 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
3、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 事业(合目的性)
和规律性
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就包含着无产阶 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和目的性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 终目标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 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 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 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 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陈列在一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 社1995年版,第174页。
失“ 三 大 差 别 ” 归 于 消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 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结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 发展。但是这些发展是以某种程度地 牺牲农业、乡村和体力劳动者的利益 为代价的。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 别及造成的相互间的对立,是整个社 会不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不和 谐的重要根源。
理解
第二个问题: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如何实现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本章逻辑概述本章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
这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规律逻辑地推导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即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世界的特点;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未来世界作详尽的细节描述等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释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等。
第二节阐明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能够实现的理想而不是空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过渡也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内在地联系在一起,需要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第三节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是: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有理想、有道的、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7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 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 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 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 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 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 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 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 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 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产品的极大丰富
废除私有制
生产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实现人类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相关资料: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局限性:
(1)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 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 动能力不同的人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 学立场和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 本特征的预见; (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理想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 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 整、最周密、内容最丰 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 资本主义。自然,他也 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 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 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 的未来的发展。
——列宁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 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起点: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与揭示 创新点: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 的新社会因素
谈谈对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认识
谈谈对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认识摘要:自人类文明社会出现以来,人类的先哲们就不断在探讨和寻求着到底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才是人类所真正需要的,譬如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东方的孔子。
然而,他们都没能得出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论。
直至19世纪,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提出,才使人类真正认识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正文: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马克思的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怎么提出的呢?其中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共产主义社会又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为什么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共产主义的提出及科学依据在马克思共产主义产生之前,曾经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尽管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所不同,每个人也有不同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和认识上,并没有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论。
他们十分热衷于谈论未来,甚至详尽地描绘未来生活的细节。
但是,正如经典作家所说,他们描绘得越具体,就越陷入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在展望未来社会的前景上,没有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空想社会主义所做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是错误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对预见未来持慎重的态度,力求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处理未来社会的认识问题。
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一)依据规律预测未来。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也就是说,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是立足于对社会规律的探求的,是以历史规律为依据的。
(二)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他们在考察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当然也会继承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思想和猜测,但他们主要是立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来提出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他们不是凭空想象。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人间社会从来就不是尽如人意的,以往的社会更是仅仅属于极少数人的自由天堂,所以追求一种平等自由、符合永恒正义原则的“大同世界”,历来都是人们的至上的愿望。
在人类尚无力量支配自己命运的条件下,这种向往反映到哲学上,便形成了具有宗教性质的仰赖身外权威、相信本质前定、追求永恒正义的抽象理性主义的哲学原则。
人们把现实的愿望凝结为一种“善”的绝对规定,把现实的行为看作某种先定本质的实践。
传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原则先行,时时考虑原则根据、事事追问原则规定的本质和特点。
以既定原则为出发点就是以抽象理性为标准。
以往哲学形而上学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这样的原则,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先验的准则。
这就决定了传统的哲学理论都具有准宗教的性质,在本质上便是教条主义的。
在马克思的时代已有过多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但它们大都属于“空想”性质的理论。
它们所以具有空想的性质,就因为贯彻的是抽象的理性原则,那种“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仅仅是从永恒的正义原则和抽象的概念规定中导引出来的某种主观的规定。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与它们完全不同。
马克思不是从什么普遍理性、永恒正义、道德需求、概念规定出发得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结论的;恰恰相反,他的学说正是破除这种理性抽象原则的产物和结果。
马克思在他的思想形成时期一开始就向世人明确的宣告:“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就表明,马克思贯彻的是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的实践原则,坚决反对并摒弃那种从理性的抽象原则出发的教条主义的做法。
什么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面对的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的资本主义的现实。
所谓在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具体说来就是: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人类现代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去克服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消除的弊端和弊病,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自然就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更优越的“新世界”,从社会形态说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理论与基础第7章例题及答案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B〕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2.“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是〔D〕3.“人的依赖性关系”指(A)4.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这里的“魔鬼”是指〔B〕5.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异”的关键在于(A)7.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8.“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样的社会形式是指〔B〕9.“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这一命题的本质内涵是〔C〕C.工人阶级只有使整个社会彻底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异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解放自己D.工人阶级的解放分为两步:首先解放其他阶级,最后解放自己10.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B〕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表达了个人价值,后者表达了社会价值1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1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14.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D)D. 社会主义社会15.以下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D〕16.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D〕17.江泽民同志曾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B〕18.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19.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B〕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2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二、多项选择题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2.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3.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在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上的差异是〔AB〕A.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存在多种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单一的社会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而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差异,而共产主义社会各经济单位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上的差异“三大差异”,而共产主义社会已消灭“三大差异”4.下属各项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CD〕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D.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6.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BCD〕7.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BCD〕A.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D.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的过程8.以下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BCD〕9.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ABCD)B.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10.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它〔ABCD〕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1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AB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12.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ABC〕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13.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BCD〕B.商品经济逐渐消亡,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D.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异逐渐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14.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ABC〕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达在(ABC〕A.社会主义革命中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
( )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Communism)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理想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communis,原意为“公有”。
英文communism一词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
1848年,K.马克思和F.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地阐明了共产主义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遂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共产主义概念包括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制度三个层面。
共产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
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
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三大差别已经消灭,采取“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观点案例资料百年历程悟道理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至今,已有150多年。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革命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的过程,既有凯歌前进的辉煌,又有令人痛心的曲折。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上经历了四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传播并成为欧美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飞跃,它明确地解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改变自己历史命运的理论武器和运动指南,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作了理论准备。
第二次,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运动并指导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无产阶级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创举,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和短暂的实践,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探索并建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模式,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次,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世界社会主义形成了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不断取得历史性的发展和巨大成就。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人类历史上具有世界意义的又一次最伟大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四次,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高速发展,在总结吸收遭受严重曲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完善、成熟,正在重新奋起。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胜利前进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弊端和不足,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改革开放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前进道路。
由于把改革变成“改向”以及许多复杂的原因,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遭遇空前严重的挫折。
但是,中国、越南等一批国家仍然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0多年实践的巨大成功证明了它的科学性、正确性和重大意义,也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回首社会主义百年发展历程,可以也应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主要是: 20世纪的社会主义都是在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因而都不会是完美的、理想的。
但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形成了“一球两制”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就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恒的,就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革命不是也不能人为地制造出来。
“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
”(恩格斯语)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发生是所需要的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的日益成熟。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实现社会形态质的飞跃的必要手段;用革命的旋风推动历史前进,比起“平静”发展时期要迅速有效千万倍。
绝不能够否定、诋毁、告别革命,不能把革命说成是“反常越轨”、“丧失理智”、“社会病态”、“造成灾难”,不能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人民革命“搞早了”、“搞糟了”。
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基础薄弱、起点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却要面对实力强大的资本主义的包围,其发展过程必然会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列宁语),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的特点。
每个时代都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搞社会主义就更是如此。
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们的工作还得不止一次地补做、改做或重做。
在这个艰难的征程中,失误和挫折是难免的,甚至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内没有能实现革命的突破,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科学技术方面还有新的较大的发展。
这是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成立了呢?当然不是。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继续存在,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总有一天会因为矛盾的积累日益严重而达到顶点,从某个薄弱环节实现突破。
社会主义信念一直活在被压迫者的痛苦的意识中,活在他们的反抗斗争中。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表明,它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自己的兴衰得失,有高潮也有低潮,这是合乎逻辑的,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决定的。
重要的是要把握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规律,坚信旋涡和逆流总阻挡不住大江东流,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曲折,都改变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思考题:1.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至今,经历风雨已逾150多年,有兴衰也有得失,有高潮也有低潮,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前途?2.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的进步事业,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的高级阶段,正因为如此,绝不可一蹴而就。
如何理解案例中所说的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的特点?案例点评:本案例向世人证明了,社会主义最终取得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绝不是指直线的走向辉煌顶点的路径,而是高潮与低潮相交错,前进与后退相更替,成功与失败相交织。
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国情,它们的基础薄弱、起点较低、经验缺乏,面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包围圈,其前进道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没有长期性的心理准备,没有艰苦的不懈奋斗,没有面对曲折性的得力举措,是无法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大任的。
要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作出符合实际的阐述,就必须把它们放到时代发展的总背景下进行考虑。
这就是:第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的诞生,相伴相生,不可分割;第二,工业革命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第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直接导致大战的爆发,为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第四,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与社会主义实践套用苏联模式的危机加剧,使社会主义运动暂处低潮,这促使社会主义谋求在当代的新出路。
本案例向我们揭示了尽管社会主义总体上依然处于低潮,可绝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在曲折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苏联模式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都是社会主义运动值得认真对待的正反两方面。
只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认清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使用说明:。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本案例通过对社会主义进程的历史回顾,让学生清楚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为学生树立信心:社会主义是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的人类大趋势。
本案例可用于导论中“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内容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本案例属于“回顾一分析”型案例,其结构自然分两部分:第一是社会主义进程的历史回顾;第二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分析思考。
本案例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分析:一是社会主义走过的150多年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次历史性飞跃;二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经济落后国家爆发社会主义也是历史的必然;三是社会主义要充分考虑在经济落后国家爆发的特性,切勿操之过急,要做长期打算;四是社会主义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是合乎逻辑的,合乎历史发展大趋势的。
3.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1)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受挫之际,产生的针对社会主义的“原罪论”、“补课论”、“失败论”等错误观点,应认真剖析,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疑惑。
(2)马克思说过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这是非常精辟的经典之言,从中可以看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的特点。
说明任何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全都十分有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跨越卡夫丁峡谷马克思在1881年3月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说,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迈进社会主义。
马克思之所以要关心俄国,首先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有关。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写《资本论》后面各卷时,主要涉及地租理论及土地关系,这就要究土地的原始形态,还要研究资本主义的最近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在东方各国的发展。
这就使马克思把眼光从欧洲转向了东方社会,而离欧洲最近的一个国家就是俄国。
正是出于这一目的,马克思专门花了一年时间学习俄文,并达到能快速阅读的程度。
马克思关心俄国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马克思对俄国社会发展形势本身的关注。
1861年,俄国沙皇颁布了一项诏令,宣布农奴解放。
它把公社土地中最好的土地划给了贵族,而为“解放”而缴付的巨额赎金却落到农村公社头上。
这样一来,农村公社遇上了空前的灾难,越来越难以为继,许多农民破产、流亡,不得不进人工厂做工。
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被严重动摇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一批同情农民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保存并发展农村公社,他们想做农民的代言人。
这批知识分子认为,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错误,因为资本主义在西欧已经快要灭亡了,西欧社会主义正在为实现社会公有制而斗争,而俄国的农村公社是一种公有制的现成样式,所以俄国的任务不是摧毁这种公有制,而是保护它,使它成长为社会主义,这批知识分子被称作民粹派,他们把自己的认识很快就转变成了行动。
他们发起“到民间去”运动,穿上农民服装,面向农民宣传;他们主张推翻沙皇专制,把这看做是保证农村公社发展的前提;他们甚至依靠个人的英勇行为密谋杀掉沙皇。
俄文版的《资本论》在俄国出现后,受到了民粹派的热烈欢迎。
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证明了他们关于不能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不过,俄国的另一批知识分子却不同意民粹派的观点,他们是自由派知识分子,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宪政的拥护者。
他们也从《资本论》中找到了支持他们观点的论据。
他们认为,按照《资本论》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上必然的、合规律的,因此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同样是必然的、进步的“事业”。
应当鼓励和支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是阻止它发展。
这两派不断地就俄国所应走的历史道路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往往都引用《资本论》来支持自己。
这些争论都被读俄文书的马克思看在眼里。
到1877年11月.他终于感到有必要出来说话了。
1877年11月,马克思给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马克思明确表示,《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不是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不同意把《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论述套用到俄国,并以此判定俄国以及“一切民族”都必然先经历资本主义统治,然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