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技术PPT
第一章 绪 论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炮炙大法》---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 ---明代—缪希雍
书中在卷首归纳出“雷 公炮炙十七法”
第一章 绪 论
3 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和应用时期
《修事指南》---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清代—张仲岩
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 中非常重要:“炮制不 明,药性不确,也则汤 方无准而病症无验“。
第一章 绪 论
炮制理论、工艺、
区
别
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 绪 论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治 削”、“修事”、“炮制”等称谓。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的使用
火的出现
酒的出现
“药食同源”
“炮生为熟” “充实内容”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系 孙立艳 讲师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中药?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中药炮制?
炮制前后
GAP ?
原药材
炮制技术
炮制前
GAP
饮片
炮制 后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中药制剂?
制剂前后
饮片
中药制剂技术
制剂前
GMP
汤剂 散剂 注射剂
制剂 后
GMP ?
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 依照辨证施治用药 需要和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 采取的一项制药技 术。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标准
3、《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又称部颁标准,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由卫生部药政局组织编写,于1988年出版。
1中药炮制学第一章绪论
4.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全国各省、市、自治 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具有传统性、地域性、 经验性的中药炮制地方标准,作为各地饮片生产、 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
33
《药典》与《炮制规范》对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起到指导监督作用。
在炮制生产中逐步推行机械化,实行规范化生产。 2007年12月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
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 使用的药品。
中医用药的特点:复方& 炮制 饮片 VS 成药:饮片更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加
减的要求,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中药行业三大支柱: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4
2.中药炮制学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传统质量标准客观化、数据化
色泽:标准品系列、标准色度盘、浸出液色度检测; 气味:电子鼻、气相色谱
增补新的质量标准
基础:杂质限度、浸出物限量、有毒/有效成分、重金 属含量、农药残留量
特色:制炭得率、发酵黄曲霉限量等
多指标综合评价:
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末; 理化鉴定、水分、灰分、浸出物、药效成分、毒性成分; 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溶剂残留量、辅料残留量。
《种杏仙方》4卷(1577)、 《万病回春》8卷(1587)、 明·李时珍《本草《纲复目明》眼:方18外92科种神药验,全33书0种》有6卷“修 (1591)、《云林神彀》 治”,20多种炮制(方15法91。)、《鲁府禁方》4卷 明龚廷贤(明朝内((府1156大9145御))医、、)《《小寿《儿世寿推保世拿元保》方元1脉0》卷全:书对》 炮制方法理论进3行卷论(述16:04“)炒。以缓其性,泡以剖
33
《药典》与《炮制规范》对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起到指导监督作用。
在炮制生产中逐步推行机械化,实行规范化生产。 2007年12月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
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 使用的药品。
中医用药的特点:复方& 炮制 饮片 VS 成药:饮片更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加
减的要求,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中药行业三大支柱: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4
2.中药炮制学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传统质量标准客观化、数据化
色泽:标准品系列、标准色度盘、浸出液色度检测; 气味:电子鼻、气相色谱
增补新的质量标准
基础:杂质限度、浸出物限量、有毒/有效成分、重金 属含量、农药残留量
特色:制炭得率、发酵黄曲霉限量等
多指标综合评价:
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末; 理化鉴定、水分、灰分、浸出物、药效成分、毒性成分; 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溶剂残留量、辅料残留量。
《种杏仙方》4卷(1577)、 《万病回春》8卷(1587)、 明·李时珍《本草《纲复目明》眼:方18外92科种神药验,全33书0种》有6卷“修 (1591)、《云林神彀》 治”,20多种炮制(方15法91。)、《鲁府禁方》4卷 明龚廷贤(明朝内((府1156大9145御))医、、)《《小寿《儿世寿推保世拿元保》方元1脉0》卷全:书对》 炮制方法理论进3行卷论(述16:04“)炒。以缓其性,泡以剖
中药炮制学PPT精品课程讲义
30
雷公炮炙十七法
• 4. 炙 a.《五十二病方》之“炙蚕卵”及“炙梓叶”,是将药 物置于近火处烤黄。
• 明《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 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 ,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1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 生姜 • 干姜 • 煨姜 • 炮姜 发表散寒 回阳救逆 暖脾止泻 温经止血 肺 心 胃脾 脾
11
• 李时珍:《本草纲目》 修治
12
第二部炮制专书:《炮炙大法》
• 明代,缪希雍,439种 • 总结出雷公炮炙十七法
13
4.中药炮制技术扩大应用时期
• 第三部炮制专书:《修事指南》 • 清代,张仲岩,232种
14
名词解释
米泔水—第二遍洗米水 汤洗—热水洗 燔制—最早的炭药血余炭 苦酒—醋 呚咀—春秋战国时代切制的饮片 浆水—熟炊粟米,趁热投瓷缸中,浸五、六朝 , 渐酸,生白花,色白类浆,故名 • 作蘖—发芽法 • 作豉—发酵法 • 作曲—发酵法 • • • • • •
22
• 醋炙入肝经 • 蜜炙入脾经 • 盐炙入肾经
23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 • • • • • • •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1.保证药物的净度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副作用 3.改变或缓和药性 4.增强疗效,扩大用药范围 5.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6.利于贮存,保证药效 7.便于调剂制剂 8.矫味,便于服用
24
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 1.增加溶解度 • 2.降低毒性
• 3.注意生物碱流失,遇热活性降低
中药炮制学第一章绪论_PPT幻灯片
15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6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 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单 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书如“止 血者燔( fán )发”、
2.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着重说明中药 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在操 作上,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方法分类上,提出 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20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容 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具体 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 七法”。
2.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17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学说。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零散的炮制方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并增加了许多炮制方法。
5. 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 炮制专著。
18
6.唐代药王孙思邈把炮制提到一个更高的地位, 称“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之者殃。” 这种认识被历代医药学家奉为临床用药的准绳。
7.唐代苏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的药 典,首次规定惟米酒、米醋入药。将炮制内容列为法定内 容。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至今仍沿用的很多。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6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 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单 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书如“止 血者燔( fán )发”、
2.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着重说明中药 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在操 作上,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方法分类上,提出 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20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容 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具体 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 七法”。
2.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17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学说。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零散的炮制方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并增加了许多炮制方法。
5. 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 炮制专著。
18
6.唐代药王孙思邈把炮制提到一个更高的地位, 称“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之者殃。” 这种认识被历代医药学家奉为临床用药的准绳。
7.唐代苏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的药 典,首次规定惟米酒、米醋入药。将炮制内容列为法定内 容。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至今仍沿用的很多。
中药炮制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械的研制 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学科。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起源于用药实践
追溯到原始社会 对药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
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 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火制)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药物“有须烧 炼炮炙,生熟有定”,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
“凡‘口父’ 咀药,欲如豆大,粗则药力不尽”,阐明 了药物粒度与药效的关系
“别捣食如膏,乃稍纳药末中,更下粗多”被视为现行药 典“稀释法”制巴豆霜之始
(四)现代
——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制订出版了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 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 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 ➢ 《樟树中药炮制全书》 教学方面,全国各中医院校的中药专业都设有中药炮制课 科研方面,“七五”期间对何首乌等20种饮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八五”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宋:方法改进、炮制目的多样化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
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
1. 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 章讨论炮制技术
2. 185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要求 3. 注意到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功效的改
变,如蒲黄“破血消肿即生使,补 血止血即炒用”
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
(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雷公炮炙论》之后另一部有价值的炮制专 著:缪希雍《炮炙大法》
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 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
本学科。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起源于用药实践
追溯到原始社会 对药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
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 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火制)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药物“有须烧 炼炮炙,生熟有定”,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
“凡‘口父’ 咀药,欲如豆大,粗则药力不尽”,阐明 了药物粒度与药效的关系
“别捣食如膏,乃稍纳药末中,更下粗多”被视为现行药 典“稀释法”制巴豆霜之始
(四)现代
——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制订出版了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 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 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 ➢ 《樟树中药炮制全书》 教学方面,全国各中医院校的中药专业都设有中药炮制课 科研方面,“七五”期间对何首乌等20种饮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八五”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宋:方法改进、炮制目的多样化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
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
1. 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 章讨论炮制技术
2. 185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要求 3. 注意到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功效的改
变,如蒲黄“破血消肿即生使,补 血止血即炒用”
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
(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雷公炮炙论》之后另一部有价值的炮制专 著:缪希雍《炮炙大法》
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 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 4. 制备新药,扩大药效 如人发、棕榈、黑豆等。
整理版课件
18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 大黄 生品-苦寒,性沉而不浮,走而不守
酒制品-引药上行,在上焦产生清热作用 ▪ 生莱菔子-升多于降,涌吐风痰
▪ 水制去毒:水飞法提取雄黄细粉。
▪ 加热去毒:炒牵牛子。
▪ 辅料去毒:醋制芫花。
▪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如草乌、半夏。
2.减缓副作用
柏子仁 半夏 苍术
整理版课件
16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缓和药性 ▪ 大黄生品――苦寒泻下
大黄熟品――苦寒偏于平和 麻黄茎生品――辛散,解表作用较强 蜜炙麻黄茎――发汗解表作用缓和
(降低其挥发油含量) 改变药性 ▪ 蒲黄生品――性滑,活血行瘀止痛
蒲黄炭――性涩,止血
整理版课件
17
三、增强药物疗效 ▪ 1. 增强煎出,提高疗效
(1)植物种子类 (2)矿物类 (3)动物类 ▪ 2. 减少损失,保存药效
某些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如黄芩、杏仁等。 ▪ 3. 辅料协同,增强疗效
黄芪-生品-补中益气 蜜制-补气作用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整理版课件
14
▪ 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文献与炮制方面: 历代炮制文献以及炮制经验的整理和总结。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
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不太一致。 2.教学方面:
各地相继建立中医院校,中药专业中将中药炮制列为 专业课之一,为炮制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方面:
整理版课件
11
▪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 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 具体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
整理版课件
18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 大黄 生品-苦寒,性沉而不浮,走而不守
酒制品-引药上行,在上焦产生清热作用 ▪ 生莱菔子-升多于降,涌吐风痰
▪ 水制去毒:水飞法提取雄黄细粉。
▪ 加热去毒:炒牵牛子。
▪ 辅料去毒:醋制芫花。
▪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如草乌、半夏。
2.减缓副作用
柏子仁 半夏 苍术
整理版课件
16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缓和药性 ▪ 大黄生品――苦寒泻下
大黄熟品――苦寒偏于平和 麻黄茎生品――辛散,解表作用较强 蜜炙麻黄茎――发汗解表作用缓和
(降低其挥发油含量) 改变药性 ▪ 蒲黄生品――性滑,活血行瘀止痛
蒲黄炭――性涩,止血
整理版课件
17
三、增强药物疗效 ▪ 1. 增强煎出,提高疗效
(1)植物种子类 (2)矿物类 (3)动物类 ▪ 2. 减少损失,保存药效
某些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如黄芩、杏仁等。 ▪ 3. 辅料协同,增强疗效
黄芪-生品-补中益气 蜜制-补气作用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整理版课件
14
▪ 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文献与炮制方面: 历代炮制文献以及炮制经验的整理和总结。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
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不太一致。 2.教学方面:
各地相继建立中医院校,中药专业中将中药炮制列为 专业课之一,为炮制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方面:
整理版课件
11
▪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 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 具体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
中药炮制学PPT
• 3.科研方面:
•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 ,相继对100多种中药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进行的相关 研究,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药物 的炮制原理,即是该研究结果。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
2001年12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目前药品生
•
(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 (三)清代(公元1645—1911)
•
(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
• (四)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
•
(是炮制振新、发展时期)
•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单的 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书如
。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版一
部开始收载中药及中药炮制品正文中规定了 饮片生产的工艺流程、成品性状、用法、用 量等;附录设有“中药炮制通则”专篇,规 定了各种炮制方法的含义、具有共性的操作 方法及质量要求,是属国家级药物炮制的 质 量标准。
区
向的学科。
别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 “修事”、“修合”、“炮制”等 称谓。
•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 1.探讨炮制原理
• 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 制的作用。
•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 生的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 变和这些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 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232 1.系统叙述各种炮—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 1.文献与炮制方面:
•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 ,相继对100多种中药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进行的相关 研究,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药物 的炮制原理,即是该研究结果。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
2001年12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目前药品生
•
(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 (三)清代(公元1645—1911)
•
(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
• (四)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
•
(是炮制振新、发展时期)
•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单的 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书如
。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版一
部开始收载中药及中药炮制品正文中规定了 饮片生产的工艺流程、成品性状、用法、用 量等;附录设有“中药炮制通则”专篇,规 定了各种炮制方法的含义、具有共性的操作 方法及质量要求,是属国家级药物炮制的 质 量标准。
区
向的学科。
别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 “修事”、“修合”、“炮制”等 称谓。
•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 1.探讨炮制原理
• 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 制的作用。
•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 生的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 变和这些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 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232 1.系统叙述各种炮—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 1.文献与炮制方面:
中药的炮制PPT医学课件
艺设备,使理论和技术更完善
7
二、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去其太过,扶其不足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区分不同的 药用部位,提高纯净度
远志 去心
连翘 去心
蝉蜕 去头足
枇杷叶 去毛
麻黄根(止汗), 茎(发汗)
莲子心(清心热),莲子肉(健脾止泻)
川椒果实(温脾胃、散寒气),椒目(行
水平喘)
8
(二)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他
目的:1. 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如: 延胡索、柴胡、香附、青皮、乳香、没药。 2. 降 低 毒 性 , 减 少 副 作 用 : 如 大 戟 、 乳 香 、 没药。 3.矫臭矫味。如:五灵脂、乳香、没药。
用量:20~30kg~50kg醋/100kg药物
24
c. 蜜炙:适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药。 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百部、冬
16
炒黄 火力:文火 火候:炒至表面微黄,内部颜色基本不变,或有爆裂
声,(种皮裂开),或有香气溢出或体积膨胀。 目的:1.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增强疗
效。例: “逢子必炒”。王不留行:文火炒至 大多数爆成白花。 2.缓和药性,如牵牛子。 3.利于保存,如芥子。 4.矫臭矫味,如九香虫。
17
炒焦:火候:炒至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 目的:1.矫味、健胃,如焦神曲。 2. 减缓药性,如焦大黄。 炒炭:火候:炒至外部焦黑色,内部焦黄色。 目的:1.止血 2.减缓药性,如荆芥。 加辅料炒 麸炒:健胃、去副作用;如枳壳、白术 米炒:去燥;如沙参、党参 土炒:缓和药性;如白术
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川乌、草乌 生品含乌头碱0.1% 双酯型乌头碱中毒剂量0.2-1mg 致死量3-4mg
《中药炮制学》(总论课件1-6章)
(四)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人类在长期利用火的过程中,对土壤 的可塑性也有了逐步的认识,为陶器的发 明准备了条件。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公元 前5000年左右),就有了砂锅、陶罐等烹 饪器和储存器,为早期中药炮制的蒸制法、 煮制法、煅制法(陶制煅药罐)以及存放中 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陶器的 发明和应用,极大丰富和拓展了炮制的内 容。
便是中药炮制所必须遵守的法规。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版一部 开始收载中药及中药炮制品正文中规定 了饮片生产的工艺流程、成品性状、用 法、用量等;附录设有“中药炮制通则” 专篇,规定了各种炮制方法的含义、具 有共性的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是属国 家级药物炮制的 质量标准。
然后再探索出更能突出饮片特色的质量标准, 如制炭类药得率. 发酵类中黄曲霉的限量检查等。
最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以更 好地控制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中药炮制是一门制药技术,技术本身就 有很强的科学性。饮片的形、色、气、味是 外观上衡量炮制质量的因素,临床应用疗效 是内在评价炮制质量的指标,要充分应用现 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中药炮制原理的科 学研究,不断改进、规范炮制工艺,制订出 包括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 末、理化鉴定、水分、灰分、浸出物、药效 成分、毒性成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 溶剂残留量等多指标的饮片质控方法和标准, 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确保临床应用的疗效。
炮制专著
(四)现代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国药典》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 《樟树中药炮制全书》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2001年12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 检验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 理》中第十条明确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 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 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 规范应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这
中药炮制学第1章
清代
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文献与炮制方面: 历代炮制文献以及炮制经验的整理和总结。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 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不太一致。 2.教学方面: 各地相继建立中医院校,中药专业中将中药炮制列为专 业课之一,为炮制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方面: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 相继对100多种中药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 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药物的炮制原理, 即是该研究结果。
炮制理论——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如炭药止血(红见黑止)、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工艺——原理清楚,可改进工艺。 如川、草乌等。 规格、标准——南、北差异或标准不同。(中国药典) 方向——现代化、机械化、程控化。
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 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 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从而不 断创新和发展本学科。
清代以前的三本炮制专著
书名 作者 雷公 雷敩 炮炙 论 炮炙 缪希雍 大法 修事 张仲岩 指南 成书 年代 南北 朝刘 宋时 代 明代 载药 主要特点和贡献
300种 1.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 2.创建炮制新方法,概括炮 制作用。 3.运用辅料炮制药物。 439种 1.总结归纳“雷公炮炙十七 法”2.提出药物贮藏保管方 法 232种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 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计划
共54学时,其中理论36,实验18。 闭卷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实验50%,课堂表现50%)
2021/1/9
2
2021/1/9
7
中药材(生药)
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 中药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临床。
2021/1/9
8
2021/1/9
9
2021/1/9
10
中药饮片
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 炮制后的,具有统一的规格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 的中药。
2021/1/9
11
中成药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 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各种剂型。
2021/1/9
12
三者的关系
中药炮制(饮片厂)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药制剂(制药厂)
2021/1/9
30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2021/1/9
31
(一).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宋代, 公元前772~公元1279年)
2021/1/9
23
三、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药炮制学》基本内容:
1.总论—中药为何炮制?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质量标准、贮存保管等。 2.各论—中药如何炮制? 按制法分类,掌握各类制法的概念、目的、方法。 重点药物及归纳一般药物。
2021/1/9
24
四、学习要求: 掌握 炮制基本理论-----传统理论、重点药物炮制目的、现代研究 成果。 基本技术技能-----各类制法含义、操作程序、注意事项、重点药 物制法、质量控制要求。 熟悉 近代研究概况 辨认 常用中药的各种炮制品 培养 初步的科研能力(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
2021/1/9
20
2、术语演变 1.《雷公炮炙论》以“炮炙”做书名,但书中称“修事”。 2.《本草纲目》药物正文中设“修治”专项 3.张仲岩《修事指南》“修事”做书名,正文用“炮制”。
上述术语,目前仅保留“炮炙”与“炮制”两词,二 者交叉并存,但炮制应用更为广泛。
2021/1/9
21
4.中药炮制学定义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 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炮制理论——根据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如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工艺 ——原理清楚,可改进工艺。 如川、草乌等。
规格/标准——地区差异或质量标准不客观。 历史沿革 ——炮制方法的演变 方向 ——现代化、机械化、程控化。
16
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
中医临床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方剂配伍 依法炮制 金·刘完素曰:“物各有性,制而用之,变而通之,施以品剂, 其功岂能穷哉”。 说明了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是依靠炮制与配伍的手段,达到医治 各种复杂病症的需要或目的。
2021/1/9
17
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强,亦能止咳平喘、利尿, 主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适用于老年人、虚者 和小儿。 麻黄绒:较生麻黄作用缓和,适用于老人、小儿 及虚者的风寒感冒。 蜜炙麻黄:发汗解表力弱,在蜜的协同作用下, 止咳平喘力相对升高,主用于表症较轻,而肺气 壅阻的咳嗽气喘者。
14
3.中药炮制定义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 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 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021/1/9
15
中医药理论是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
中医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 中医药理论
中药理论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2021/1/9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 起源于中药的发现和使用 中药被发现和使用后,慢慢也就产生了加工的问
题。最早的炮制是简单的,诸如洗涤、打碎、劈成小 块等,这便是炮制的萌芽和起始。
与火、酒、陶器的发现和使用关系密切。
2021/1/9
27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把火也应用到药材加工上面来,出现用火炮制药材。 “炮制”古代称“炮炙”:“炮”、“炙”, 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 除了火,水火合制及非水非火 “炮制”:能更广泛的包括药物的加工技术。
2021/1/9
28
3.酒的发明与应用
酒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 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此 时,为中药炮制形成提供了条件。
2021/1/9
29
4.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 发明为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煅 制法以及中药汤剂存放创造了必要 的工 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 炮制的内容。
2021/1/9
25
其他学科的关系 1.理论基础——中医学、中药学。 2.质控——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鉴定学 3.应用——中药制剂、调剂。 4.发展——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如药物 代谢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
因此,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2021/1/9
26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1/9
22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1.研究炮制理论
减毒、增效、缓和药性、产生新药效。如大黄、延胡索的炮制。
2.规范炮制工艺
(1)对传统炮制工艺的改进。 (2)手工操作改为机械操作。
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末、理化鉴别、水分、灰 分、浸出物、药效成分、毒性成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 溶剂残留量等指标
中成药
临床应用
汤药
中药饮片是连接中药材与临床应用的不可缺 少的中间环节。
2021/1/9
13
2、中药材怎样炮制成中药饮片呢?
食物烹饪与中药炮制
药食同源
烹饪过程:摘菜 洗、切 烹饪
炮制过程:净选
切制
炮制
人们食用的一些佐料几乎都被应用到了炮制之中, 如:油、盐、酒、醋、蜜、姜。
烹饪方法:
炮制方法:
2021/1/9
2021/1/9
18
根据药物自身性质
毒性药物,自身无法直接应用临床,需要炮 制后应用
川乌——水煮 马钱子—砂烫 藤黄——豆腐煮 斑蝥—米炒
2021/1/9
19
调剂、制剂的需要
调剂:大块的药材(草根、树皮),要进行必 要的切制或粉碎才能分剂量,利于药物的煎煮。 制剂:炮制之后才能制剂。穿山甲 胶囊
教学计划
共54学时,其中理论36,实验18。 闭卷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实验50%,课堂表现50%)
2021/1/9
2
2021/1/9
7
中药材(生药)
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 中药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临床。
2021/1/9
8
2021/1/9
9
2021/1/9
10
中药饮片
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 炮制后的,具有统一的规格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 的中药。
2021/1/9
11
中成药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 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各种剂型。
2021/1/9
12
三者的关系
中药炮制(饮片厂)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药制剂(制药厂)
2021/1/9
30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2021/1/9
31
(一).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宋代, 公元前772~公元1279年)
2021/1/9
23
三、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药炮制学》基本内容:
1.总论—中药为何炮制?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质量标准、贮存保管等。 2.各论—中药如何炮制? 按制法分类,掌握各类制法的概念、目的、方法。 重点药物及归纳一般药物。
2021/1/9
24
四、学习要求: 掌握 炮制基本理论-----传统理论、重点药物炮制目的、现代研究 成果。 基本技术技能-----各类制法含义、操作程序、注意事项、重点药 物制法、质量控制要求。 熟悉 近代研究概况 辨认 常用中药的各种炮制品 培养 初步的科研能力(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
2021/1/9
20
2、术语演变 1.《雷公炮炙论》以“炮炙”做书名,但书中称“修事”。 2.《本草纲目》药物正文中设“修治”专项 3.张仲岩《修事指南》“修事”做书名,正文用“炮制”。
上述术语,目前仅保留“炮炙”与“炮制”两词,二 者交叉并存,但炮制应用更为广泛。
2021/1/9
21
4.中药炮制学定义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 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炮制理论——根据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如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工艺 ——原理清楚,可改进工艺。 如川、草乌等。
规格/标准——地区差异或质量标准不客观。 历史沿革 ——炮制方法的演变 方向 ——现代化、机械化、程控化。
16
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
中医临床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方剂配伍 依法炮制 金·刘完素曰:“物各有性,制而用之,变而通之,施以品剂, 其功岂能穷哉”。 说明了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是依靠炮制与配伍的手段,达到医治 各种复杂病症的需要或目的。
2021/1/9
17
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强,亦能止咳平喘、利尿, 主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适用于老年人、虚者 和小儿。 麻黄绒:较生麻黄作用缓和,适用于老人、小儿 及虚者的风寒感冒。 蜜炙麻黄:发汗解表力弱,在蜜的协同作用下, 止咳平喘力相对升高,主用于表症较轻,而肺气 壅阻的咳嗽气喘者。
14
3.中药炮制定义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 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 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021/1/9
15
中医药理论是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
中医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 中医药理论
中药理论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2021/1/9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 起源于中药的发现和使用 中药被发现和使用后,慢慢也就产生了加工的问
题。最早的炮制是简单的,诸如洗涤、打碎、劈成小 块等,这便是炮制的萌芽和起始。
与火、酒、陶器的发现和使用关系密切。
2021/1/9
27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把火也应用到药材加工上面来,出现用火炮制药材。 “炮制”古代称“炮炙”:“炮”、“炙”, 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 除了火,水火合制及非水非火 “炮制”:能更广泛的包括药物的加工技术。
2021/1/9
28
3.酒的发明与应用
酒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 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此 时,为中药炮制形成提供了条件。
2021/1/9
29
4.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 发明为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煅 制法以及中药汤剂存放创造了必要 的工 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 炮制的内容。
2021/1/9
25
其他学科的关系 1.理论基础——中医学、中药学。 2.质控——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鉴定学 3.应用——中药制剂、调剂。 4.发展——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如药物 代谢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
因此,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2021/1/9
26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1/9
22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1.研究炮制理论
减毒、增效、缓和药性、产生新药效。如大黄、延胡索的炮制。
2.规范炮制工艺
(1)对传统炮制工艺的改进。 (2)手工操作改为机械操作。
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末、理化鉴别、水分、灰 分、浸出物、药效成分、毒性成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 溶剂残留量等指标
中成药
临床应用
汤药
中药饮片是连接中药材与临床应用的不可缺 少的中间环节。
2021/1/9
13
2、中药材怎样炮制成中药饮片呢?
食物烹饪与中药炮制
药食同源
烹饪过程:摘菜 洗、切 烹饪
炮制过程:净选
切制
炮制
人们食用的一些佐料几乎都被应用到了炮制之中, 如:油、盐、酒、醋、蜜、姜。
烹饪方法:
炮制方法:
2021/1/9
2021/1/9
18
根据药物自身性质
毒性药物,自身无法直接应用临床,需要炮 制后应用
川乌——水煮 马钱子—砂烫 藤黄——豆腐煮 斑蝥—米炒
2021/1/9
19
调剂、制剂的需要
调剂:大块的药材(草根、树皮),要进行必 要的切制或粉碎才能分剂量,利于药物的煎煮。 制剂:炮制之后才能制剂。穿山甲 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