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 议
抒情
正(种)15 面
(3)事情关系: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即事抒怀、
人物
(1)描写顺序: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
论描
描 写
写 侧 面


描写 手法
景物 描写 手法
(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 (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正侧结合 (4)衬托渲染 (5)白描、工笔(细节) (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 (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①本诗表现环境的“清”运用了反衬手法。(明技巧)②幼 雀雏燕在檐前飞舞,蝴蝶翩飞,蜘蛛织网,以动衬静,反衬 白天的清静以及村居环境的清幽;风吹帘动,溪声嘈嘈,以 声衬静,反衬夜晚的清静宁谧。(释运用)③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清闲、恬淡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析作用)
(三)渲染 渲染是用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 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氛围,表现人物的性 格、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对景物环境多做正 面的着力描写。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 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 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同时又通过动,更加渲染了春涧的寂静。
(10种)
曲笔入题
知识讲解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 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 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 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衬 托、渲染、用典、比兴等。
特别说明:在前面“题型 二 表达方式”中讲到的“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正侧 结合”等也可归入表现手法。
设问方式
1.(2015·天津高考)结合诗 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 术手法。
[应用体验] (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 (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象征、想象、联想、曲笔(从对方如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
现 (10种) 渲染、对比、比兴、用典、

法 修辞方法
( 广
(12种)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谐音)、反问、反复、 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

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 结构技巧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表达技巧题解题“3 步骤”], 分条答题)
①渲染和衬托手法。(明技巧)②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吐 蕃健儿趁着秋天草枯之际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驰骋射猎的场 景;(释运用)③突出了吐蕃骑兵的强悍和打猎声势之大,渲染 边关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为下面写唐军的应敌做铺垫,衬 托了唐军的从容镇定、英勇善战。(析作用)
(五)比兴 “比”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如朱熹所说的 “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 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 子不要迷恋爱情。“兴”就是托物寓情,是寄托,也是联想,其 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兴经常一起用而不 分彼此,只要用了比或者兴,就可以说用了比兴手法。不要做单 一分析。如《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 是“兴”,又是“比”。比兴手法的作用是为了加强诗歌的生动 性和鲜明性,增加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2.(2014·重庆高考)作者描 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
3.(2013·四川高考)“佳节 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 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 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 要赏析。

表 比兴 现 象征 手 用典 法 ( 虚实结合 狭 联想想象 义 烘托、渲染 ) 反衬
对比
重章叠句;铺叙; 多见于 《诗经》
“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释运用)③这种结
合,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
来。(析作用)
依江而建的城 随着江流的转向与其一同曲折。 飞溅的泉水在乱石之间流淌着。 夕阳刚刚沉入地平线之下。 傍晚时分云雾在山中升起。 飞鸟掠过,是想往何处飞呢。 奔腾的云也显得舒卷自如。 我登山游玩,此刻还兴致未尽。 家中却还有小孩子候门,只得未尽兴而返。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表达技巧题解题“3 步 骤”],分条答题)
(1)①用典,(明技巧)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释运 用)③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 奈。(析作用)
(2)①寓情于景,(明技巧)②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 寂,(释运用)③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 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析作用)
[ 自 主 尝 试 ] (请 参考 上 面 [ 表 达 技 巧 题 解题 “3 步 骤”],分条答题)
①以“桃之夭夭”起兴,(明技巧)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 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析作用)②以桃设比, (明技巧)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 淑的同时,(释运用)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 孙繁衍、家族兴旺。(析作用)③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 然。(析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 法
沂水一中 魏继国

达方 诗 歌式
的 表
(表
达 达方
技 巧
法)


术 手
百度文库
表现手
法 法(狭
、 表
义)
抒 直接抒 (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

情:直 抒胸臆
融、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 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记 间接
(2)物情关系: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试分析诗歌首联是如何写登亭所见之景的。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表达技巧题解题“3 步 骤”],分条答题)
①首联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明技巧)②“江”与
(二)衬托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 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 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 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 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如“桃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 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 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应用体验] (2015·山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应用体验] (2013·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 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 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 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七)虚实结合 “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 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 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 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栏 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 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实景是“尽荠麦 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鉴赏虚实结合时,应当明 确哪是虚,哪是实。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请简要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妙处。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表达技巧题解题“3步骤”],分 条答题)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出 塞 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④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⑤。 [注] ①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 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首诗就写于此时。②天骄:原为匈 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乘障:登城守卫。④玉靶:镶玉的剑柄, 借指宝剑。⑤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代指崔希逸。 这首诗的前两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场景的?请简要分析。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 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 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 齐心协手家和睦。
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 “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 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此诗元符元年(1098)作于徐州。此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 写兴不尽而返。诗中写景,由低而高,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 比较别致。尤其是“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一联,动中见静, 忙中见闲,实是诗人寓情于景,展示胸襟,与杜甫《江亭》“水 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同义。后山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 此诗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句僻典,然 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杜诗可以是 “有我之境”,而后山此两句“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则似 “无我之境”,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趣。故方回 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
化用诗句,引用神话故事,化 用历史故事
衬托(正衬) 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 哀景衬乐情
(一)对比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 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 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如杜甫 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 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 “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 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
(四)用典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 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 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 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 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苏轼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 了冯唐的典故;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诗中《后庭花》这一歌曲名也是运用 典故的范例。
(六)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 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 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 互映衬。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 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 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 法。鉴赏动静结合时,应当明确哪是动,哪是静。
译文 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
夜露,我沾湿了衣服,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 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我枕着小舟, 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 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 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 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 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 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表达技巧题解题“3 步骤”], 分条答题)
①妙在用三层对比(明技巧)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 胸的未绝壮志。(析作用)②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 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 一短:(释运用)三层对比,(明技巧)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 作者的内心世界。(析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