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人体背部穴位图人体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拔罐人体穴位图
拔罐主病病症与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附人体背部空位图)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附人体背部空位图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皮肤微痒——风邪、湿症;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潮红、淡红——虚症;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1。
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
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
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
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
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
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5。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
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
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7。
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
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9。
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
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人体穴位图 - 1 -- 2 -- 3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 5 - 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廉泉: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根之下凹陷处人迎:结喉旁开1.5寸处天突:前进中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膻中:前进中线,两乳头中间天池:乳头外侧1寸,当四肋间乳根:乳直下第五肋间中庭,旁开4寸处期门:乳头两肋,当第六肋间上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5寸处中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4寸处天枢:脐旁开2寸处神阙:肚脐孔窝正中关元:前正中线,肚脐孔下3寸处中极:前正中线,肚脐孔下4寸处归来:肚脐孔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处曲骨:前正中线,脐下5寸,当耻骨联合上方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灵台:第六胸椎棘突下 - 6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涌泉:在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出现凹陷处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华盖:前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
刮痧拔罐穴位图
刮痧拔罐穴位图中医拔罐刮痧穴位图1.用拔罐法治疗感冒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怕冷等。
取穴:大椎1、风门2、肺俞3、曲池4、合谷5、外关6、太阳穴7。
对于发烧者可以取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
2.用拔罐法治疗头痛症状:头部胀痛。
取穴:合谷、大椎、太阳穴。
3.用拔罐法治疗支气管炎症状:咳嗽痰多,伴胸骨后疼痛,气急,胸闷等。
取穴:天突8、大椎、中府9、肺俞、丰隆10、尺泽11。
4.用拔罐法治疗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上腹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
胃痉挛常见于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有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
取穴:中脘12、足三里13、天枢14、内关15。
5.用拔罐法治疗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
取穴:心俞16、肾俞17、脾俞18、内关、三阴交19、安眠20。
6.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症状: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取穴:大椎、肝俞21、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7.用拔罐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右外侧及足背侧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等。
取穴:肾俞、环跳22、承扶23、殷门24、委中25、承山26、悬钟27、风市28。
8.用拔罐法治疗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痛、肿胀酸麻、屈伸不利等。
上肢取穴:大椎、肩髎29(音辽)、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30、足三里、风市。
脊柱取穴:身柱31、大椎、腰阳关32。
9.用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症状:颈部僵硬或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
手指或指尖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取穴:大椎、肩中俞33、天宗34、曲池、合谷。
10.用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症状:肩部疼痛、夜间尤甚及肩部有压痛,活动受限等。
取穴:肩髎、天宗、阿是穴(即痛点处)。
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拔罐穴位图详解
附注: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ráo)骨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拔罐穴位图
背部拔罐穴位图人体穴讲太溪太冲减直池,每一穴很多二百下。
保持按摩两月余,毕生抛弃降压药。
若加杞菊天黄丸,降压明目祛怒气。
感冒歌感冒发烧司空见,服药注射屡见不鲜;肺俞拔罐按风池,克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两耳嗡嗡听力降,怒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果肾实耳叫响,太溪耳门能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哮喘本是中正侵,好收三夏取冬秋;防备为主抓环节,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标重在补气血;极度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愚。
冬春哮喘由风热,重视温阳即了然;艾灸闭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寒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祸歌人的身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必求药方女;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鼓羞易行,气血不敷是关头;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脆。
心绞痛歌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失慎便丧命;手机吸救很需要,推拿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人的身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通顺。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郁闷焦炙莫担忧,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早推拿五分钟,冲天肝火没有伤身。
减肥歌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肥开路是前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告白瞎合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修长赛明星。
惹上瘦削莫心耽,穴位十分刺激成果显;吃点廉价二陈散,疗效强化不反弹。
注:二陈集配方:半夏、橘白各15克,黑茯苓9克,苦草5克。
按此比例,磨细夹杂,或造成胶囊便可。
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成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4个死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炎热伤肺腑,心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非常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粪便枯燥常;调剂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撤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前晌起就已经旺,当头疼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何因招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服衡;很是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晨疼痛无踪迹。
调制更年期歌女人最怕更年期,焦躁睡不着性欲低;症状齐由阴虚致,六味清闲能补益。
拔罐穴位图的操作方法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拔罐穴位图的操作方法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发布时间:2014-05-26 来源:养生围观:4292次字号:T|T【导读】拔罐穴位图的操作方法有哪些?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怎么看?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
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
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
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吃姜的四大好处1.排汗降温。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附人体背部空位图)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附人体背部空位图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皮肤微痒——风邪、湿症;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潮红、淡红——虚症;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1。
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
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
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
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
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
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
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
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
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
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
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
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
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拔罐常见的12个穴位平面图[给力][给力]神厥:性命之根蒂部位:在脐中间,脐中央。
作用: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主冶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女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肾俞穴:益肾助阳要穴部位:在第二椎间盘横突旁开1.5寸处。
取定穴道时,一般选用侧卧姿态,肾俞穴位于身体的腰部,当第二椎间盘横突下,上下二指宽处。
作用:此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慢性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活力减低等。
大椎穴:头领一身气血部位:坐落于第7颈椎骨横突下凹痕中。
取定穴道时正坐低下头,该穴坐落于身体的颈部下方,第七颈椎横突下凹处。
若凸起骨不太显著,让病人活动颈部,没动的关节为第一腰椎,约与肩齐平。
作用:养血补肾壮阳。
主冶热症,登革热病,咳嗽,喘逆,脾虚湿困,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颠狂痫证,五劳亏虚,七伤困乏,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内关穴:定惊安神助眠、调气止痛部位:在手臂,第1、2骨掌间,当第二骨掌桡侧的圆心处。
或以一手的大拇指指骨关节病纵纹,放到另一手拇、无名指中间的指蹼缘上,当大拇指尖下是穴。
作用:主冶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出风口噤,热症无汗,容易出汗,解渴,黄疸,经痛,肝郁肾虚,滞产等。
涌泉穴:引火下行好健康养生部位:在足底端,蜷足时足前侧凹处,约当脚底第2、3跖趾缝纹首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相交点上。
作用:排热发火。
主冶肺系病证,排便难,小便不畅,奔豚气。
足三里:滋补养生人体胜吃柴鸡部位:坐落于小腿肚两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联线上,浅部布有腓肠两侧皮神经。
作用:燥化脾湿,止脱生发胃气。
主冶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智不清病,外科疾病,虚损诸证。
三阴交:赶跑妇科病部位:三阴交在小腿肚里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踝关节里侧缘后才。
作用:在小腿肚里侧,内踝尖上3寸,踝关节里侧缘后际。
拔火罐穴位图解
【生活】拔火罐穴位图解杂谈
(2012-05-25 14:38:08)
1.感冒-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经常性感冒,气管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3.肺气肿,哮喘-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6.呃逆,胆囊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7.腹痛,结肠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8.便秘-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9.食管炎,泌尿感染-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0.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1.静脉曲张-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2.面神经麻痹,衰弱-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3.头痛,神经炎-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4.偏头痛,枕神经痛-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5.低热,减肥-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6.干燥,落枕-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7.肩周炎,颈椎病-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8.手碗伤,腰扭伤-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19.腰痛,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0.腰肩痛,坐骨神经痛-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1.足跟痛,踝关节扭伤-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2.四肢发冷-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23.关节炎,关节增生-拔火罐穴位治疗方法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人体穴位(含图)
人体耳穴图左脚掌右脚掌头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13,下关:在顴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19,哑门:在向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拔罐穴位图的操作方法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4.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8大穴位养生中医拔罐治病
的方法
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三、疏通经络法:
①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
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
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
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四、培补元气法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五、调补精血法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
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
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
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穴位图 - 1 -
- 2 -
- 3 -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
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 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
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 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 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 - 4 -
102、大杼91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 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 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 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 膝关
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 64 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 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 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 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 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 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 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 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 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
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拔罐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1)部分穴位的取穴方法: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处风池:在枕骨粗隆直下,风府两旁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 5 -
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廉泉: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根之下凹陷处人迎:结喉旁开1.5寸处天突:前进中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膻中:前进中线,两乳头中间天池:乳头外侧
1寸,当四肋间乳根:乳直下第五肋间中庭,旁开4寸处期门:乳头两肋,当第六肋间上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5寸处中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4寸处天枢:脐旁开2寸处神阙:肚脐孔窝正中关元:前正中线,肚脐
孔下3寸处中极:前正中线,肚脐孔下4寸处归来:肚脐孔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处曲骨:前正中线,脐下5寸,当耻骨联合上方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灵台:第六胸椎棘突下 - 6 -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涌泉:在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出现凹陷处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华盖:前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
神堂: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腹哀: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 章门:第十一肋端。
委中:月国窝中央。
石关: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幽门:脐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中枢:第十胸椎棘突下。
大横:肚脐孔旁4寸处。
- 7 -
长强: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
水道:关元穴旁2。
(2)取穴方法一般分为体表标志、折量分寸和指量法三类。
指量法(如图8-1)1.直指量一般可以次指的末节为一寸,加中节为二寸。
可用以二寸为间隔的取穴。
如腕后二寸取内关穴,即可以腕横纹上二指节为准。
手中指第三节为一寸,后人称此为“中指同身寸”。
2.横指量四横指相当三寸,二横指相当一寸半。
如背部第一侧线为正中旁开一寸半,即可于正中旁开二横指取穴;第二侧线为正中旁开三寸,即可于正中旁开四横指取穴。
四横指还可用于膝下三寸取足三里,内踝上三寸取三阴交,脐下三寸取关元等。
《千金》称这种方法为“一夫”。
手大拇指第一节(末节)横度为一寸,可用于以一寸为间隔的取穴。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