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系列旅游与文化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如何写7篇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如何写7篇

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如何写7篇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如何写(精选篇1)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是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发展壮大,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友谊商店至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诚为本”的理念经营企业,公司特别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坚持建设成有自己特点的企业,建设中不断改革,大胆创新,经过企业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友谊放心物品,例如放心食品、放心洗化、放心酒、放心鞋等。

企业敢保证所经营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因此在广阔市民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放心店的形象。

下面,就友谊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行能提出批判意见。

一、企业概况日照市对外供应公司是日照市友谊商店有限公司的前身,从企业组建(1985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多年中企业始终服务于日照市。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从成立之初的国有企业向后来的股份制企业渐渐转变,企业与20__年12月16日与兴业集团融为一体,从此成为了兴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这为公司的发展供应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__年公司年销售已经超过了2.5亿元。

目前全公司拥有员工1500多名,公司的总营业面积达3千多万平方米,其中总店18万多平方米,分部于日照市各城区,其中岚山、东港、新市区、开发区等四个区有12个连锁店,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

20__年,友谊商店从战略布局的总体思路出发,对购物环境、经营布局、品牌、客户结构和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整升级,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时尚内涵。

经过企业全体员工二十多年的努力,友谊商店取得了各种荣誉称号,例如“中国商业名牌”、“全国经营商品质量达标暨放心购物单位”、“全国诚信经营单位”、“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单位”、“山东省价格诚信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青年文明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

海南海花岛调研报告

海南海花岛调研报告

海南海花岛调研报告海南海花岛调研报告(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纯净海滩的休闲度假。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海南海花岛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本文将对海南海花岛进行调研,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的报告。

海南海花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北方向,是海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该岛东临海湾,西依大海,南接著名的热带沙滩,被誉为“天然海水浴场”。

海花岛以其绚丽多彩的海底生物而闻名,是一个潜水爱好者的理想下潜之地。

首先,我们考察了海花岛的自然环境。

岛上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特别是珊瑚礁群和鱼类种类繁多。

这里的水质十分清澈,海底透明度高,是进行潜水活动的绝佳场所。

我们进行了一次深海潜水探险,发现了许多海洋珍宝,例如五彩斑斓的鱼类、华丽的珊瑚和壮丽的海底岩石。

这些美景让人叹为观止,不愧为中国最美的潜水胜地之一。

其次,我们参观了海花岛的海岸线。

岛上有许多美丽的海滩,细腻的沙子和清澈的海水使人心旷神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沙滩非常干净,几乎没有垃圾和污染物。

我们看到许多游客沉浸在阳光下,享受着海浪拍打的快感。

在海花岛,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

第三,我们研究了海花岛的当地文化。

岛上有悠久的渔民文化和独特的海洋民俗。

渔民们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谋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节日给岛上的旅游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我们有幸观看了一场地方特色演出,欣赏了渔民们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

这些文化活动使游客更好地了解了海花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最后,我们考察了海花岛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岛上的旅游设施齐全,有宾馆、餐馆、商店等,满足了游客的基本需求。

此外,岛上的旅游服务人员热情友好,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了许多方便。

我们对这里的服务质量印象非常好,相信游客们在海花岛度过的时光会非常愉快。

综上所述,海南海花岛以其自然风光、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文化和良好的旅游设施而备受游客欢迎。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宜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宜昌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调查汇报摘要: 文化是旅游灵魂, 旅游是文化关键载体。

宜昌文化和旅游业资源丰富, 但文化和旅游融合不够, 必需经过培育文化旅游新品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深度融合, 使之成为宜昌支柱性产业。

关键词: 文化旅游融合调查汇报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亲密联络,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现有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紧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为此, 笔者对宜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调研, 情况以下: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问题(一)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实状况1.资源清查为融合奠定基础。

在文化、旅游等部门共同努力下, 全市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全方面清查。

在文化资源方面, 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8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个;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10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

在旅游资源方面, 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

全市生态文化、水电文化、巴土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三国历史文化、军事文化、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富集, 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水乳交融, 地域特色十分鲜明, 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厚实基础。

2.企业创新为融合探索了路子。

全市一批企业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先行先试, 主动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

景区主打文化品牌, 彰显文化特色。

三峡人家景区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地展现峡江地域文化, 在景区建设中注入文化元素,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三峡影视外景基地, 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教授认定为长江三峡地域将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做最好景区, 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旅游企业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精心编排文艺节目, 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峡大坝旅游区推出《盛世峡江》演出, 集中表现了长江文化、三峡文化及水电工程文化, 让游客在轻松和愉快气氛中感受宜昌文化。

车溪、九畹溪、昭君村等景区编排含有鲜明地域特色文艺节目, 成为全市旅游文化宣传推广主力军。

黄山 调研报告

黄山 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我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调研中,我首先参观了黄山的主要景区——翡翠谷。

这里有壮丽的山峰和瀑布,悠久的松柏,以及奇特的石头。

在翡翠谷漫步,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我还参观了黄山的其他景点,包括北海、云谷寺等。

每一个景点都独具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山的旅游设施十分完善。

公共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黄山,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而且交通网络发达。

在景区内,游客可以选择徒步、乘坐缆车或者坐黄山专用的观光车来观赏周围的美景。

此外,景区内还设有餐饮和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在登山之余享受到舒适的服务。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黄山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

调研中,我了解到,黄山的旅游业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黄山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旅游品质。

例如,推出了多项惠游政策,加强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黄山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

这导致了景区内出现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有一些商家存在价格虚高、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黄山旅游业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黄山的独特魅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山的旅游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旅游业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黄山的旅游业应该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关于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为我市“5+2 ”现代产业体系中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如何将文化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做强?特别是在我市如火如荼创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区进程中,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使之成为富民强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发挥优势、高点起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宏伟目标,是摆在我市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学习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先后考察了集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中卫高庙,领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景观的沙坡头,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颇具鬼斧神工的贺兰山岩画,还有自然奇观平罗沙湖。

一路走来,细细品味,让考察团成员对塞上江南—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助力,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发展机制。

宁夏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加快旅游行政管理改革步伐,建立调控更加有力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二)以景区整合为抓手,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在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宁夏现有景区景点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大、系列全、品质高、配套完善的景区,在凸显黄河特色、回族风情、红色军旅、丝绸之路、神奇西夏、生态文明上出品牌、出效应。

(三)以特色旅游为亮点,增强旅游的文化魅力。

围绕“黄河金岸”建设,整合老景区,开发新景区。

利用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点、线、块相结合,设计适应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的产品和线路,向海内外游客全面展示“塞上江南新天府”的风采。

(四)以全面立体发展为战略,做好文化旅游的深度策划。

扩大与兄弟省、市、自治区间的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优势互补、客源相互输送、线路合理延伸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乌海市,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大河套”文化旅游区。

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例

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例
民族倚统家绝与地巍社象缝流苏羼
——以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例
口玉苗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223)
摘要:文章在对全球化背景下《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的运作原理和实际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其“开发、创新民 族文化.以民族文化产业化促进民族现代化,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特色发展道路。并指出这种发展 模式适应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既要现代化,又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的要求,对其他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象・刘三姐;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1494—05 作者简介:玉苗(1984一),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婚姻家庭研究、女性研究。
■囝V。1.25
N。.2
万方数据
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 议的过程。”伫*在全球文化趋同倾向的冲击下。民族文 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威胁,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陷 入了没落、衰退、甚至灭绝的境地。然而,全球化也给 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文化同质 化相伴随的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独特性的伸张,各民族 文化可以兼收并蓄外来文化而不断地发展进步。 发展经济与保护和发展文化传统两者兼得是全球 化背景下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正如美 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表述:“不少关于 现代化的分析均始于这样j种假设,即:现代化就是用 外来的取代本土的,用现代的取代以往的。但是,人们 越来越趋向于这样一个双重的目标:既保留自己的传 统,又跟上2l世纪的步伐。”【2m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 的形势下,一些民族文化之所以衰落甚至灭亡,是因为 一些民族在追求“现代化”时,以单向度的思维理解“现 代性”,照搬四方的模式寻求“发展”,结果失去了民族 文化与经济的和谐与协调,不仅经济不能获得真正的、 持久的发展,而且也使民族文化走向衰落和灭亡。 (二)《印象-刘三姐》是追求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 的良性互动的探索 文化是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 的重要支柱。文化对经济的作用:(1)文化是经济发展 的精神动力、无形资本和资产;(2)文化物是经济产业 发展的硬资源;(3)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灵魂、品质、质量 或素质p-。总之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来自于民族 内部。而经济对文化有3种作用:(1)经济发展为文化 资源和文化活动提供开放的市场、必要的资金,从而带 动传统文化形成特色产业或品牌,使文化个性得到巩 同提升;(2)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异文化选择,从而 加速文化问的交流、冲突、融合或创新,选择性地振兴 或破坏传统文化及解构其生态;(3)经济生产关系社会 结构的转型影响着文化变迁p一。 中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已使人们越来 越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是一种对 立统一的关系,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适应、 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一面,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现 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双向的间步进行的过 程。各民族都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不 断创新,而实现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实现民族文化 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 实现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

阳朔旅游调研报告

阳朔旅游调研报告

阳朔旅游调研报告阳朔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阳朔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知名旅游景点,以山水风光著名。

为了深入了解阳朔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次调研报告对阳朔旅游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游客和当地居民,以获取他们对阳朔旅游的感受和意见。

实地观察则通过参观景点、与当地商家和导游交流等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阳朔旅游的运营状况与服务质量。

三、调研结果1.游客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大部分游客对阳朔旅游景点的美景印象深刻,其中喜欢漓江漂流和骑自行车环山游。

然而,也有部分游客对景点拥挤和环境脏乱的情况表示不满。

2.旅游服务游客普遍认为阳朔旅游的基础设施完善,但部分游客反映导游服务态度不好,存在不尊重游客和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现象。

酒店和餐饮服务方面,整体水平良好,但仍有部分餐饮店存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3.旅游收益调查发现,阳朔旅游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许多当地居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但也有部分居民表示,旅游业的发展不够平衡,一些本地特色和文化正在逐渐流失。

4.环境保护实地观察发现,阳朔的景区存在一些环境保护问题,如垃圾处理不及时和水质污染等。

这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四、调研分析1.优势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受游客喜爱。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2.不足在旅游服务方面,导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环境脏乱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亟待解决。

五、建议1.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对游客的友好度和尊重。

酒店和餐饮店可以加强价格透明度和服务质量。

2.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垃圾处理和水质污染治理的力度,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注重文化传承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重视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早在唐代就已经建造了多处大型园林,如温陵春和东林书院等。

到了明清时期,苏州园林更是达到了巅峰,被誉为园林之都。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现状和保护工作,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第一站我们来到拙政园,它是中国古代园林之一,位于苏州市区内,距离火车站只有10分钟的路程。

拙政园历史悠久,最初是陈圆圆的私家园林,后被官员王时敏购得,渐渐成为一个有名的园林。

拙政园内建筑精美,岩石,景观各异,红墙绿瓦,融入了苏州建筑的特点。

现在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访。

虽然拙政园已高度商业化,但其对苏州旅游业的发展贡献显而易见。

接下来我们来到留园,它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私家园林,也是唯一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特点是依托自然,讲究“四名法”,即名山、名水、名人、名胜。

留园的山水园林融合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景观,如池塘、荷花、竹子、洞天等,浪漫而古典,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同时,留园还展示了数百年来中国南方园林构筑艺术的完整历史和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最后我们来到了虎丘山,一座居于市中心的山峰,园林与山峰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山水景观。

它不仅是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北方文化熏陶最为深厚,也是中国著名的名胜之一。

虎丘山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学习它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今天的虎丘山也经过了多次修缮和改建,更适合现代游客的观景体验,然而,它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尽管经过多次修建和修缮,但却保留了其古老和传统的魅力。

然而,园林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流量大、场地狭小、环境恶劣,以及建筑材料腐烂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苏州园林的保护工作日益重要,需要重视和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保护和维护。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和策略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和策略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摸索和策略研究报告第一章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2)1.1 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2)1.2 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2)1.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3)1.4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第二章文化旅游产品创新 (3)2.1 文化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 (3)2.2 产品创新路径摸索 (4)2.3 创新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4)2.4 产品创新与消费者需求匹配 (4)第三章文化旅游产业链构建 (5)3.1 文化旅游产业链现状分析 (5)3.2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5)3.3 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 (6)3.4 产业链创新模式研究 (6)第四章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6)4.1 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6)4.2 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6)4.3 营销渠道与手段创新 (7)4.4 营销效果评估与改进 (7)第五章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7)5.1 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与规划 (7)5.2 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 (8)5.3 品牌运营与管理 (8)5.4 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8)第六章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与环境 (8)6.1 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分析 (8)6.2 政策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9)6.3 政策创新与产业促进 (9)6.4 政策环境优化与产业发展 (9)第七章文化旅游产业技术创新 (10)7.1 技术创新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10)7.2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10)7.3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0)7.4 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11)第八章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 (11)8.1 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现状 (11)8.2 国际化发展策略 (12)8.3 国际市场拓展与营销 (12)8.4 国际合作与竞争分析 (12)第九章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3)9.1 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13)9.2 人才培养与选拔策略 (13)9.3 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 (14)9.4 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关系 (14)第十章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14)10.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14)10.2 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摸索 (15)10.3 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5)10.4 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监测 (15)第一章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1.1 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

印象系列旅游与文化调研报告

印象系列旅游与文化调研报告

印象系列旅游与文化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一)演出内容1960年电影《刘三姐》的上映让这个善良美丽的邻家姑娘的形象顿时蜚声中外、家喻户晓,成为广西当地旅游市场的金字招牌。

《卬象刘三姐》正是借助刘三姐的这个文化品牌,挖掘刘三姐脍炎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山歌,并结合当地人民农耕、打渔、对歌、庆典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地少数民族淳朴的生活面貌和古老文化。

整场演出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红色山歌、金色渔火、绿色家园和银色盛典。

它通过当地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音乐、舞蹈、民俗和服饰,生动地再现了广西境内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卷。

在音乐方面,《印象刘三姐》采用刘三妲的彩调剧和流传于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

例如《藤缠树》、《采茶山歌》、《多谢了》。

舞蹈方面,如《银色卬象一一盛典》中,两百多位漓江女子身着苗族服饰,摆成银色巨龙似的豪华阵容,伴着富有节奏的优雅的舞曲,踏着优美柔和的采茶舞姿缓缓走近漓江。

民俗方而,如《金色卬象一一渔火》中表现了璃江百姓古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满江的金色渔火,落霞、炊烟、牧童、鱼鹰、村妇涼衣以及渔民拉网收鱼的场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红色卬象一一山歌》中则通过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写意笔法再现了壮观的“对歌”场景。

在服饰方而,演员的穿着打扮,从头饰到衣服都是广西当地的代表性服饰。

例如花头巾、绣花鞋、银头饰、银项圈、蓝黑色衣裤、蜡染糟裙等都极具原生态风格。

如《金色印象一一渔火》穿着民族红色盛装的女子,为刘三姐净身穿上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凤冠霞帔。

这些女子身穿的红色盛装是瑶族女子特有的服饰,衣服上的剌绣造型美观而独特,色调和谐,富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卬象刘三姐》正是以其魅力独特的文化要素,在为阳朔带来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层认同心理。

(二)何为“卬象” “大型实景”“卬象”系列作为一种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在国内尚无具体、翔实的材料对其进行界定。

然而作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文艺演出项目,“印象”系列与旅游演艺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化调研报告(共8篇)

文化调研报告(共8篇)

文化调研报告(共8篇)第1篇:文化调研报告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见》(供销合字[2012]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的软实力,促进全区供销事业科学发展,按照市社《关于对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

我区从8月25日开始对文化建设情况采用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区有四个基层供销社和一个社属企业,分别是益门供销社、晁峪供销社、甘峪供销社、固川供销社,城区生产资料公司。

五个单位拥有土地面积52580.71平方米,房产面积15749.41平方米。

现有在册职工196人,其中在岗职工113人,离退休职工186人,资产总额2529万元,负债总额160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63%。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区供销社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进一步健全网络体系,积极推进机制改革,努力实现资产增值,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盈、系统增辉。

在不断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确保全系统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二、主要工作措施基层供销社文化的范畴很宽泛,它不仅有文化的一般性,更具行业文化的特殊性。

其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思想、管理、业务、制度、道德形象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我区供销社围绕全系统精神文化、管理文化、道德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方面不断挖掘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含和实质,配合区上、市社“创先争优”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认精神文化建设为源动力,构建“和谐”竞争的发展格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我们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始终没有放松对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主阵地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职工社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苏州市区名人故居的调查报告

苏州市区名人故居的调查报告

苏州市区名⼈故居的调查报告苏州市区名⼈故居的调查报告2001年,我们就名⼈故居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古城苏州名⼈故居之多全国少见苏州作为国务院⾸批命名的历史⽂化名城,⾃古以来⼈才辈出,军事家孙武、铸剑名匠⼲将、莫邪,⼀代名相范仲淹、故宫设计营造者蒯祥,吴门画派四才⼦,吴门医派代表叶天⼠,苏绣艺术家沈寿等。

苏州状元⾃唐⾄清有五⼗多名,占全国第⼀;明代89科会试中,进⼠多达1075⼈,当代苏州籍两院院⼠亦有83名之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名列前茅。

据⽂管部门提供的资料,苏州现存的名⼈故居主要建于明清及民国初期,约70余处,涉及名⼈110余⼈,其中状元故居有10处。

已列⼊国家、省、市各级⽂物保护单位的有26处,其中状元故居4处;38处被确定为市控制保护古建筑。

这些故居,记录了岁⽉的沧桑,是历史⽂化名城的⽂脉所在,也是古城的⼀⼤特⾊。

不少名⼈故居⼜属古建筑,其中的精品是⼈类智慧和才能的结晶,也是体现名城风貌的⼀个重要⽅⾯。

苏州之所以成为历史⽂化名城,与拥有这许多名⼈和他们的故居密不可分。

⼆、名⼈故居保护存在的问题关于名⼈故居的保护⼯作,市⽂管会及市园林局、市民族宗教局等职能部门在多次普查、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了保护修缮的规划,花了⼀笔可观的经费修缮恢复了多处名⼈故居。

例如⽂震孟故居艺圃和俞樾故居曲园,都是在“⽂⾰”中被其他单位占⽤,主要建筑破损不堪,陈设布置残缺不齐,曲园中还被乱建了三层楼房居住20多户居民。

市政府花了⼀百六、七⼗万元修缮并开放了这两处庭园。

清内阁学⼠沈德潜故居教忠堂,1989年被划⼊拆除范围,当时有位政协委员得悉这⼀消息后,紧急提案⼒陈保护这处故居的意义和作⽤。

市政府及时责成有关⽅⾯⽴即办理,使这件紧急提案得到了落实,修复后该故居被列⼊市⽂物保护单位。

官太尉桥15号清诗⼈袁学澜故居双塔影园,在37号街坊改造中,经⽂管、房管、沧浪区有关⽅⾯通⼒合作,动迁六⼗多户居民,投资1100万元已按原样全⾯修复。

台山文化调研报告

台山文化调研报告

台山文化调研报告台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地方。

在进行台山文化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台山的文化传统以悠久而富有特色,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首先,台山的建筑文化非常独特。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民居和庙宇,代表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

其中最有名的是众安古庙,它建于宋朝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众安古庙以其精美的梁柱和壁画而闻名,是台山城区一大景点。

此外,台山还有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和红砖民居,它们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貌,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其次,台山的饮食文化也是其独有的一部分。

台山是广东省著名的美食之乡,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台山菜以清淡为主,注重原汁原味,讲究材料的新鲜和制作的精细。

台山的海鲜菜品尤其出名,海鲜的鲜美和独特的烹饪方式吸引了无数的食客。

另外,台山还有一种独特的饮品叫做台山咖啡,它是当地的特产之一,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醇厚口感,深受市民喜爱。

台山还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台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清初的广惠寺和钦敬寺,以及解放时期的红楼和投光寺等。

这些古迹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此外,台山还拥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和民间表演,如舞狮、龙舟赛和悦音团等。

这些传统的艺术和表演形式保留着古老的民俗风情,是台山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台山还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台山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丰富多彩,有着浓厚的传统色彩。

比如,每年春节期间,台山有盛大的灯火展览和龙狮舞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台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总结起来,台山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建筑、饮食、历史和节庆等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深深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同时,我也认为台山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有待发掘和传承,以便更好地推动台山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陇南当地传统民俗调查报告3000字

陇南当地传统民俗调查报告3000字

陇南当地传统民俗调查报告3000字民俗文化博大精深,而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乡村民俗文化往往最能引起人们追忆家乡,思念过往的乡愁,最容易触碰繁忙的都市人最敏感的神经,以至于乡村的一台戏、几句山歌,甚至于一次庙会都会令人泪流满面。

乡村民俗又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当中相沿成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涉及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方方面面,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和再现,凝聚着先民们的智慧,也是先民们的文化认同,能带给人们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为了进一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价值,将武都区三仓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仓灯戏”结合文县玉垒花灯戏捆绑打包以及“羊皮扇鼓”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工作者不能缺席,甚而至于成为一些基础性资料抢救挖掘的主力军,鉴于此,辛丑年农历正月初八,陇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民协会员甘宏、赵琪伟、王国珍、杨继强、沈文辉、刘伟、魏旭、张杰、王力、魏全民、苏秋如、杜占科、杜国璋一行十三人赴三仓镇闹院村开展为期两天的民俗考察调研活动,这是一次在遥远古老的山乡真正意义上与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对话与交流。

调研组一行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就该村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现实困难、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整个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本着向民间学习、向群众学习、向非遗传承人学习的理念,一路探寻、一路学习、一路收获,切身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活力和生命力。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三仓镇闹院子村基本情况三仓镇位于武都区东南部,之所以选中这个村子作为考察调研对象,是因为这个村子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文化独特,属于三省交汇点,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东西南北紧靠洛塘、盘底、草河、五库、月照诸乡镇,一条白龙江支流的三仓河横贯全镇,闹院村辖东府沟社、河那社、杨家河社、闹院子社。

有杜、尹、张、吴、何五大姓氏,全村236户908人,其中仅杜姓人口就达5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3%。

文化新业态工作总结报告

文化新业态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单位积极探索文化新业态发展,以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创新文化产品,丰富文化供给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一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力度,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等系列文化活动;二是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项目,举办《印象·西安》等大型文化旅游演出;三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发《智慧博物馆》等数字文化产品。

2. 拓展文化消费场景,提升文化体验我单位以打造特色文化消费场景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

一是打造文化主题公园,如《大美西安》主题公园,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二是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西安国际音乐节》、《西安国际戏剧节》等,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推广文化体验项目,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文化魅力。

3.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我单位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一是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营销活动;二是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如与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三是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4. 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打造品牌形象我单位以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为核心,打造高品质文化品牌。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素质;二是完善文化服务设施,提升文化服务效能;三是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化产品知名度。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文化新业态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对策:加大创新投入,鼓励文化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强市场调研,提高文化产品市场适应性;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

2021年关于县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2021年关于县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2021年关于县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2021年关于县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XX县旅游资源丰富,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开发红色旅游产业前景广阔,独具价值。

为进一步掌握我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推动X县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者认真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X县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一)红色文化资源XX作为原X县前身,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众多革命史迹和红色资源,是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农民运动、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区之一,是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的重要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革命遗址、遗迹星罗棋布。

XX作为XX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现有革命遗址(旧址)XX处,烈士纪念设施XX 个,其中X县有革命遗址XX处,烈士纪念设施XX个。

XX县革命遗址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分布零散,既有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革命战斗遗迹,又有革命领导人故居,纪念建筑物,部分革命遗址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已经开发利用,如XX等革命遗址,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2.红色革命历史熠熠生辉。

自____诞生以来,XX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活动都发生在XX,许多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在XX留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印迹,XX人民一直紧紧跟随党开创伟大的事业。

大革命时期,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创建了XX;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特委创立了XX,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革命烈火熊熊燃烧。

抗日战争胜利后,九连工委在XX这块赤土上决定创立九连山革命斗争根据地和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XX人民群众踊跃参战支前,捐钱献粮,和____反动派在XX等地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重大胜利。

随后XX在XX召开,XX在广东革命斗争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系列旅游与文化调研报告
内容预览:
印象系列旅游与文化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印象刘三姐》的创意来源于广西文化厅的一个口号,即做一个广西民族文化与广西旅游结合的项目。

《印象刘三姐》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中国漓江山水剧场,是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四名主创合作完成。

演出舞台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书童山为首的十二座山峰为背景,开辟了世界实景演出的先河。

《印象刘三姐》传承自广西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但不局限于其一人的故事,而是运用中国国画的构图与手法融入真山真水,结合少数民族歌曲的独特节奏与韵调,将漓江沿岸的自然风景、渔民村民的生活劳作、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等,通过视觉效果和艺术编排进行融合与呈现。

演出整体没有连续的故事脉络、没有准确的歌词翻译,而是以刘三姐为引,通过写意的画面与耳熟能详的山歌,代表性地展示出广西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风俗风情以及漓江周边的百家万象。

2003年国庆期间,《印象刘三姐》试演;2004年正式公演;自此,《印象刘三姐》掀起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的文化热潮。

(一)演出内容1960年电影《刘三姐》的上映让这个善良美丽的邻家姑娘的形……
为遏止本站文章被抄袭现象,近期暂定会员每日查看文章数量为20篇。

你已经达到今天所能查看的信息总数,请理解我们此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