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鸟纲
脊椎动物习题(删减后)
第15章脊索动物门(Chorclata)(一)、名词解释1.脊索2.逆行变态3.可逆式血液循环4、寒武纪大爆发(二)、判断与改错1、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2、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3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4头索动物又称无头类。
()5柄海鞘是尾索动物亚门的代表动物。
()6、原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7、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8、头索动物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脊索终生存在,且达到头部。
()9、柄海鞘有出水孔和进水孔与体外相通,在任何境况下都是由进水孔进水,由出水孔排水。
()(三)、填空题1、脊索动物门的特征是具有,,。
此外还具有一些次要特征如循环系统属式,心脏位于消化道的,尾总是在的后方,称为尾。
另外,还有一些形状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
如具有胚层,后口,存在体腔,的体制,身体和器官的分节现象等。
说明脊索动物是有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成。
2、脊索是背部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之间,来源于胚胎期的,由富含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
3、脊椎动物的脊索只存在于时期,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所取代。
4、脊椎动物的脊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部分,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和;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在脊髓中成为,而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心的,位于的腹面。
(四)、选择题1、下列属于尾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A文昌鱼B海鞘C鲫鱼D柱头虫2、下列属头索动物亚门的动物是()A文昌鱼B海鞘C黄鳝D大鲵3、下列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A海参B河蟹C七鳃鳗D文昌鱼5、成体具有脊索的动物是()A文昌鱼B蛇蜥C青蛙D蜥蜴6、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类群是()A头索动物B尾索动物C圆口动物D鱼类(五)、问答题1、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2、说明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第20章 鸟纲(1) 动物学
飞羽 尾羽
2.绒羽位于正羽下方,呈棉花状,构成松软 的隔热层。绒羽在水禽特别发达,有重要 经济价值的鸭绒就是这种羽毛 3.纤羽又称毛状羽,外形如毛发,杂生在正 羽与绒羽之中。在拔掉正羽与绒羽之后可 见到(图19—3)。纤羽的基本功能为触觉。
C
D
羽的颜色
化学性(黑色素和 脂色素); 物理性(蜡质或折 光细胞产生兰色和 金属光泽)。
喙的形状因食性和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很大 变异。 绝大多数鸟类的舌均覆有角质外鞘;舌的 形态和结构与食性和生活方式有关;取食 花蜜鸟类的舌有时呈吸管状或刷状;啄木 鸟的舌具倒钩,能把树皮下的害虫钩出。
有些鸟类的食管一部 分特化为嗉囊,它具 有贮藏和软化食物的 功能; 鸟类的胃分为腺胃 (前胃)和肌胃(砂 囊); 盲肠具有吸水作用, 并能与细菌一起消化 粗糙的植物纤维。
气 体 交 换 途 径
鸟 肺 与 气 囊
辅助呼吸; 减轻身体的比重;“身轻似 燕” 减少肌肉间以及内脏间的磨 擦; 快速热代谢的冷却系统
鸣管(syrinx)是由气管所特化的发声器官, 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图19-17)。 此处的内外侧管壁均变薄,称为鸣膜。 鸣膜能因气流震动而发声。 鸣管外侧并着生有鸣肌,它的收缩可导致 鸣管壁形状及紧张程度发生改变。
主要的肌肉集中在身体的中部腹侧,对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保持 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肌特别发达,是鸟类的主要飞翔肌,背部和皮下肌肉也较发达。 使翼扬起(胸小肌)及下搧(胸大肌)的肌肉十分发达(占整个体 重的1/5),它们的起点均附着在胸骨上,通过特殊的联结方式而使 翼搧动。
(五) 消化
1、“燕窝”的来由?鸟类的唾液腺有消化 功能吗? 2、鸽子的“鸽乳”是怎样形成的? 3、胃的分部及其功能如何? 4、鸟类直肠的功能? 5、鸟类的腔上囊有何实际应用意义?
鸟纲
本目鸟类除马达加斯加、澳洲及一些高纬度岛屿外,全世界都有分布。但是除啄木鸟科广布于全世界外,其 他各科仅分布于热带地区,须鴷科广布于新旧大陆热带地区,响蜜鴷科分布亚非大陆热带。
体形为中大形至小形,大者和老鹰差不多,小者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羽色大都艳丽,以蓝、绿色占优势,部 分为黑、白色,其他色则较少;羽毛结构着生紧密,副羽及盲囊有存有缺;尾脂腺裸露或被羽;雌雄同色或异色。
群栖或独栖性,生活环境多样,从高山至平原,江河湖泊周围;大森林至居民点附近的园林、田野;从水上、 土穴中、陆地至空中都是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善久站;也善于飞翔,有像蝴蝶一样纷飞于高空(追逐飞虫),有 突然急拍翅定位于空中一点(徘飞)(窥视水面饵物),然后又俯冲落水(捕猎物),空中飞行常是持久性的。取食除 以上述飞行方式获得外,还有像鹟类一样从枝头突冲出空间攫食飞虫;有的于枝头啄食野果,有的在地面啄食落 果或追逐虫、蚁。鸣声一般简单,缺乏婉转的歌声。
鸟纲
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
01 动物学史
03 生活习性 05 科学分类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生长繁殖 06 科学研究
基本信息
鸟纲,Aves,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 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退化。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 有辅助呼吸的气囊。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 态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分布的鸟类有1445种(郑光美,2017),约占世界现存10 787种鸟类 (Gill et al.,2020)的13.40%。
鸟纲
• 羽毛的主要功能:1、保持体温,形成隔热 层,通过附着于羽基的皮肤肌,可改变羽 毛的位置,从而调节体温。2、构成飞翔器 官的一部分:飞羽及尾羽。3、使外廓成流 线型,减少飞行阻力。4、保护皮肤不受损 伤。 • 羽色还可成为一些鸟类的保护色。根据羽 毛的功能和构造可分为三种:正羽、绒羽、 毛羽 。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 皮肤特点:薄、松、软、干,且缺乏腺体。 • 表皮角质层较薄,因为有羽覆盖,使皮肤不与空 气直接接触的缘故。裸区则表皮加厚,形成角质 鳞覆盖,薄而松软的皮肤,便于羽毛的活动,也 便于飞翔时肌肉的收缩,真皮也很薄,由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其中分布血管和N末梢,真皮深层 有连接羽毛和根部的皮肌。可牵制皮肤和运动羽 毛。真皮下为皮下层,有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可积蓄脂肪。鸟冠和垂肉则为真皮加厚。
二、恒温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 恒温是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二者 相当,体温可保持相对稳定,且稍高于环 境温度的水平,稍高于环境温度是由于在 冷环境中有机体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会引 起体温波动甚至死亡。
• 动物体具备了能产生足够的热量,良好的 保温结构,完善的N中枢调节系统三个条件, 从而使体温保持高而恒定,恒温是脊椎动 物躯体结构和功能全面进化的产物。高而 恒定的体温促进了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 程,使数以千计的各种E催化反应获得最大 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的 水平(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率至少为变温 动物的6倍)。
• 恒温的出现是动物有机体在漫长的发展过 程中与环境条件对立统一的结果。减少动 物对环境尤其温度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 分布区域,特别是获得了在夜间和高寒地 区生活的能力。在高温下机体(特别是N和 肌肉细胞)对刺激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 的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 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利 于捕食和避敌。
动物学-鸟纲
甲状腺素可以促进换羽和羽毛的生长。 多数鸟类的夏羽和冬羽颜色不相同。
鸟羽为何颜色丰富多彩?
(三)骨骼
特化特点:
① 骨骼轻而坚固;
② 骨骼内具有充满气体的腔隙;
③ 头骨、脊柱、骨盘和肢骨的骨块有愈合现象;源自④ 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
举例:鸟类骨骼轻便而坚固 鸟类骨骼的仿生学研究
1、脊柱及胸骨
4、双重呼吸
鸟类吸气时,新鲜空气沿中支气管大部直接进入
后气囊,同时,一部分气体经次级支气管(背支
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在肺内微气管处进行碳氧
交换。吸气时前、后气囊同时扩张,呼气时同时
压缩。鸟类呼气时,肺内含CO2的气体由前气囊
再排出,后胸气囊中所贮存的气体进入肺内进行 气体交换,再经前气囊、气管排出。这种在吸气 和呼气时,在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称 双重呼吸(double respiration)。
瞬膜近于透明,位于眼眶的前眼角,在飞翔时遮覆 眼球,避免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
鸟类的喙
⑥ 前肢变为翼,后肢具4趾,尾端着生扇状正羽
(尾羽),飞翔中起舵的作用。
上臂、前臂及手被翼膜连接形成一“Z”形弯曲。
飞翔时翼展开成一直线。
后肢由股部、胫部及足3部分组成。短的股部为
羽毛所覆盖;胫部及足部裸露,被覆角质鳞。
失去飞翔能力的鸵鸟, 胸骨扁平,无龙骨突
起。
(3)腰椎和荐椎
综荐骨(愈合荐骨):由少数 胸椎、腰椎、荐椎及部分 尾椎愈合而成。
鸡的综荐骨由最后1块胸椎、 6块腰椎、2块荐椎和约7块 尾椎愈合而成。
综荐骨与骨盆(髂骨、坐骨 与耻骨)愈合,使鸟类获得
鸟纲的分类
鸻形目——红嘴鸥、 鸻形目——红嘴鸥、金眶鸻
鸽形目—— 鸽形目——朱颈斑鸠
朱颈斑鸠 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科名:鸠鸽科 形态:全长30公分 嘴暗褐色,脚紫红 色。头顶鼠灰色;後颈下部至颈侧黑色, 有白色斑点。 背至尾羽灰褐色,尾羽 外侧黑色,末端白色。翼淡褐色,羽绿 淡色。腹面 淡葡萄紫色,胁略带灰色。 声音:常在晨昏时发出似『咕--咕咕-咕--咕』之声。
鹤形目——白骨顶、 鹤形目——白骨顶、秧鸡
鸻形目—— 鸻形目——燕鸥
燕鸥是燕鸥科的海鸟,以往被看为鸥科下的一 个亚科。燕鸥与鸥及剪嘴鸥是一个血统分支, 全世界都有它们的踪迹。 大部份燕鸥过往都被 编入燕鸥属中,但是根据DNA序列的分析 发现燕鸥属可以分开为几个细小的属。 因与家燕的尾型相似而得名。世界共有32种, 中国有8种。分布几遍全球,绝大多数分布于热 带、亚热带。是鸥科中体型较小的类群。嘴形 细长,嘴峰形直或几乎直形,不成弧状;脚短 而细弱,趾间蹼不呈深凹状;尾较长,超过翅 长1/2,呈深叉状。常结群在海滨或河流活动。 巢置于沼泽地的砂土窝中。每产卵2~3枚,淡 灰或淡黄色。孵化期21天。中国常见种为普通 燕鸥。主要食鱼类,春秋季节嗜吃蝗虫、草地 螟等,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益鸟。
隼形目——秃鹰、 隼形目——秃鹰、游隼
鸡形目—— 鸡形目——鹧鸪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 鸟类的一种 一般为中华鹧鸪 属省级保护动物。 中华鹧鸪, 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体形似鸡而比 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 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 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 厘米, 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 厘米, 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 克左右, 体重约 克左右 多生活在丘陵、 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 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 行不得也哥哥” 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 “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 3至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 月间繁殖, 至 月间繁殖 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 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鹧 个 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 鸪肉味在雉鸡之上,是野味上品。此外, 雉鸡之上 鸪肉味在雉鸡之上,是野味上品。此外,也可作斗 另有相关名称词牌名和乐器。 禽。另有相关名称词牌名和乐器。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中文学名:鹧鸪 拉丁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 界:动物界 目: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属:鹧鸪属 Francolinus pintadeanus
鸟纲
鸟纲(适应陆生飞翔的陆生动物)一.名词解释1.愈合荐骨:鸟类特有的结构,它是由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全部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而且与宽大的骨盘相愈合,使鸟类飞行着陆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
2.叉骨:左右锁骨和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处愈合形成,是鸟类特有的结构。
具弹性,避免左右肩带碰撞。
3.龙骨突:绝大多数鸟类的胸骨腹侧正中具有1块纵突起,因像船底的龙骨,故称为龙骨突。
4.气囊:气囊是一种在柔性地橡胶胶囊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水介质;利用空气地可压缩性和水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
鸟类具有9个气囊。
5.开放式盆骨:为鸟类特有的结构,指腰带(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左右坐骨和耻骨不在腹中线处相愈合,而是左右分开,并向侧后方伸展,这样的骨盆称为开放式骨盆。
6.腔上囊:鸟类泄殖腔的背方有一个特殊的腺体,称为腔上囊。
在幼体发达,成体则失去囊腔成为一个具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能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B细胞。
7.气质骨:即中空并充以空气的骨骼。
鸟类具有轻,细然而坚固的骨骼,多为气质骨,即中空并充以空气的骨骼。
二.恒温动物的特点1.变温动物新陈代谢水平较低、体温不恒定、缺乏温度调节能力。
2.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能力,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3.恒温动物基础代谢率6倍于变温动物。
三.鸟类的原始性特征1.皮肤缺乏皮肤腺,皮肤干燥;2.鸟类的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都是表皮角质层的产物;3.头骨仅有一个枕髁和寰锥相关节;4.后肢的踵关节位于两列跗骨之间,形成跗间关节;5.卵生的羊膜卵,盘状卵裂,尿囊作为胚胎的呼吸器官;6.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
四.鸟类的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恒温,减少了对外界温度条件的依赖。
2.心脏二心房二心室,完全的双循环3.具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的行为。
4.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生殖行为,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五.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化性特征1.体型呈流线型、体表被羽;2.前肢特化成翼;3.骨骼轻、多愈合,为气质骨,以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附着;4.具独特的气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双重呼吸;5.无牙齿、无膀胱、雌性仅左侧生殖腺发达六.鸟纲适应于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1.体型: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从而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
鸟纲
翱翔天空的恒温脊椎动物———鸟纲(Aves)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现代鸟类是恒温、高代谢率的高等脊椎动物,具有极好的适应空中飞翔的功能性特征。
身体流线型,体表被羽;皮肤薄而干,缺少腺体;头部具角质喙;骨骼为气质骨,轻且多愈合;颈长,颈椎数目多;前肢变为翼,有发达的龙骨突和胸肌;肺呼吸,具气囊,为双重呼吸;心脏完全分隔为四室,血液完全双循环,恒温;尿酸为主要的排泄产物;体内受精,产大型羊膜卵,有复杂的生殖行为。
鸟类身体纺锤形,由头、颈、躯干、尾组成。
体表被羽市鸟类适应飞翔的重要特征。
羽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典型羽的结构包括插入皮肤中的羽根、由羽根延伸出去的羽轴、以及从羽轴斜向两侧伸展的平行羽枝。
羽根末端有小孔,真皮乳突通过这一小孔供给羽毛营养。
每一羽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带钩或带槽的羽小枝,它们呼吸爱国勾连,使羽枝形成一坚韧而有弹性的羽片。
羽分为三种,即正羽、绒羽和毛羽。
正羽具有典型的羽结构,被覆于体表,着生于翼上的飞羽和着生于尾上的尾羽均是正羽,对飞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绒羽位于正羽下方,羽柄很短,羽小枝无钩而蓬松柔软,主要功能是保温。
毛羽呈毛状,在一根细羽干上有一束短羽枝。
鸟羽的颜色极为丰富,羽色用于伪装、交流、种间识别、求偶甚至警告等功能。
羽色形成原因有二,一是色素沉积,即在羽毛发生过程中色素细胞侵入并注入色素颗粒产生颜色。
二是结构色,即色素细胞上方的无色而凹凸不平蜡质层和色素间无色而多角形的折光细胞引起,并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有色彩的变化。
如同爬行类的蜕皮,鸟类的换羽是有规律的。
大多数鸟类进行逐步换羽,不影响飞行。
但是许多大型水鸟如鸭、雁在几周内脱去几乎所有羽毛,失去飞翔能力。
为保护羽毛,鸟经常用喙整理羽毛以是钩槽相脱的羽小枝重新成为完整的羽毛,同时以喙挤压唯一的皮肤腺即尾脂腺,将其分泌物油脂涂抹在羽毛上以润泽羽毛。
水禽类的尾脂腺极其发达,其分泌物有防水作用。
鸟类的皮肤是薄、松、软、干。
表皮和真皮均较薄,皮下可累积脂肪。
鸟纲
羽枝
羽
羽根,深入皮肤中 B. 绒羽:位于正羽下方,成棉花状,构成松软的隔热 层。 C. 纤羽:杂生于正羽与绒羽之间,外形如毛发。基本 功能为触觉
4. 羽毛的发育: 5. 换羽:
(三)骨骼系统
概述--适于飞翔的表现: 1. 骨骼轻而且坚固,骨骼内具有充满气体的腔 隙; 2. 头骨、脊柱、骨盘和肢骨有愈合; 3. 肢骨和带骨有较大变形。
水陆空三栖的鸟类
鸟类凭借飞行本能,能轻易地克服高山、海 洋、沙漠等地理障碍,分布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 落,占据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不论是在熙熙攘 攘的城市,白雪皑皑的高山,莽莽苍苍的丛林,
还是烟波浩渺的海洋,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天
寒地冻的南北极,我们都可以看到鸟类的踪影。 鸟类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是仅次于鱼类的大家族。 全世界现存的鸟类共有9021 种。中国是世界上 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记录到鸟类
8.泌尿系统 9.生殖系统
10.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第二节 鸟纲分类 一、古鸟亚纲 1. 始祖鸟与鸟类相似的特征: 2. 始祖鸟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二、今鸟亚纲 1. 平胸总目: (1)特征 (2)代表动物 2.企鹅总目 (1)特征 (2)代表动物 3.突胸总目
(1)特征 (2)据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分类 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鸣禽 (3)重要目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①鹈行目:游禽 斑嘴鹈鹕、鸬鹚 ②鹳行目:涉禽 黑鹳、苍鹭 ③雁行目:游禽 绿头鸭、天鹅、鸿雁-- 家鹅的原祖 ④隼形目:猛禽 秃鹫、
(五)消化系统 鸟类的消化系统特点为具有角质喙及相应 轻便的颌骨和咀嚼肌群. 口腔-喙:角质形状因种类和食性、生活方式
而异。 舌:外覆角质外鞘,形状也因食性和生 活方式而不同 唾液腺:主要分泌物为粘液,个别种类 唾液腺中含有消化酶。
鸟纲
感觉器官:视觉尤为发达,位听器官也很 感觉器官:视觉尤为发达, 发达,嗅觉和味觉均不发达. 发达,嗅觉和味觉均不发达. – 视觉器官 鸟眼具有一般脊椎动物眼 的结 但有复杂的适应性特征. 构,但有复杂的适应性特征. 双重调节:可改变角膜凸度和晶体凸 双重调节: 前者是鸟类所特有. 度,前者是鸟类所特有.可在瞬间由 远视调节为近视. 远视调节为近视. 视网膜上视锥细胞数量极多,密度大, 视网膜上视锥细胞数量极多,密度大, 有极强的分辨物象和色彩的能力. 有极强的分辨物象和色彩的能力.
一,适应飞翔的特征
1 体表被羽 是鸟类最明确的特征.羽毛极轻,具 是鸟类最明确的特征.羽毛极轻, 极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维持体温, 极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维持体温,飞 行. (1)羽的结构 ) 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爬行类角质鳞 同源,在进化过程中角质鳞片加大, 同源,在进化过程中角质鳞片加大,变 沉入真皮,并由真皮提供营养. 轻,沉入真皮,并由真皮提供营养.
适应陆生飞翔的恒温动物
—鸟纲(Aves) 鸟纲( 鸟纲 )
进化地位
由双颞窝中的初龙类演化来, 由双颞窝中的初龙类演化来,与恐龙中 的兽脚类接近, 的兽脚类接近,向飞翔方向发展的一支高等 羊膜类脊椎动物; 羊膜类脊椎动物; 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的始祖鸟既有 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的始祖鸟既有 爬行类的特点,又有现代鸟类的特点. 爬行类的特点,又有现代鸟类的特点. 现代鸟类恒温,高代谢率, 现代鸟类恒温,高代谢率,具极好的适 应空中飞翔的功能性特征. 应空中飞翔的功能性特征.
体温高而恒定 完整的二心房,二心室,完全双循环 完整的二心房,二心室, 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复杂的行为
与爬行动物共同的特征 与爬行动物共同的特征
动物生物学鸟纲包括详细分类
3.动脉:左侧体动脉弓消失。右侧体动脉弓将左心室发出的血 液输送到全身。
七、体液的调节和排泄
主要特征: 1.鸟肾的相对体积比哺乳类大,可占体重的2%以上。肾小 球的数目多。有利于迅速排除废物,肾脏经输尿管开门 于泄殖腔。 2. 排泄物为尿酸,半凝固的白色结晶,不具膀胱,鸟的肾 小管和泄殖腔都具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尿中水分极少。 所产的尿连同粪便随时排出体外。排尿及排粪中所失水 分很少。 3. 海鸟以及盐碱地区的鸟具有排盐结构——盐腺,位于眼 眶上部,开口于鼻间隔,排出5%盐溶液,借以维持正常 的渗透压。 4. 鸟类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体表覆有角质羽毛及鳞片, 减少了体表水分的蒸发。因此,水的需求量比其他陆生 动物为少。
八、神经系统和感官
1. 神经系统
1)小脑发达,为运动的协调和 平衡中枢,与飞翔动作和协 调有关。但新脑皮的发展程 度仍停留在爬行类水平上。 2)鸟类的大脑的顶壁很薄,但 底部十分发达,称为纹状体 (striatum corpora)。纹状 体是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和 “学习”的中枢。 3)鸟类的中脑视叶发达。大脑 嗅叶退化。
(二)肌肉
鸟类由于适应于飞翔生活,胸肌和后肢肌发达。 1.胸肌:分为使翼扬起(胸小肌)及下搧(胸大肌),飞翔肌占体重的1/ 5,起点在胸骨及龙骨突上。
2. 后肢肌肉:
也集中于躯体的中心部分,这对保持重心的稳定,维持平衡有重要意 义。 后肢肌肉以长腱连到脚趾。并有一些屈肌,在树枝上时由于重力肌腱 拉紧,足趾自然地随之弯曲而紧紧抓住树枝。
六、循环系统的完善
1.心脏:完全分为4室,心房与心室已完全分隔。动静脉血 液完全分开、完全的双循环。鸟类心脏的相对大小为体 重的0.4%一1.5%,脊椎动物中的首位。心跳频率快, 一般均在300一500次/min之间,心脏容量大、动脉压高、 血液循环迅速。
恒温脊椎动物——鸟纲(Aves)
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
鸟的鸣管和鸣肌
鸟的吸气
鸟的呼气
二、鸟类的躯体结构特征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7、循环系统:完全的双循环,体温恒定,常维持在40--42℃, 高于周围环境。新陈代谢水平高。
心脏:完全分为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脏比例达 1% 左右,是脊椎动物中最大,心跳频率加快,血压较高;
鸟类的骨骼
鸟 类 前 肢 骨 骼 和 模 式 四 足 动 物 比 较
鸟 类 后 肢 骨 骼 和 模 式 四 足 动 物 比 较
二、鸟类的躯体结构特征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4、肌肉系统:
颈肌发达,背肌退化; 与飞翔有关的胸肌十分发达:胸大肌收缩使翼下 搧,胸小肌收缩使翼上搧; 后肢有适宜于树栖握枝的肌肉:栖肌、贯趾屈肌和 腓骨中肌; 具有特殊的鸣管肌肉。
鸟类羽毛的分布
二、鸟类的躯体结构特征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3、骨骼系统:轻而坚固,充气、愈合。 脊柱分区明显:颈椎数目多、颈椎椎体马鞍型, 胸廓坚固、有 龙骨突,特有的愈合荐骨, 尾骨退化; 头骨:单一的枕骨髁,薄、轻、愈合,具喙,颅 顶呈圆拱形,具眶间隔; 带骨及肢骨:愈合和变形。锁骨v型、又称叉骨, 腰带构成开放式骨盆,前肢翼化,后肢强 健、跗间关节、拇趾向后;
鸟纲动物概述
二、鸟纲的特征概述
身体流线型,颈长,具喙,无齿;皮肤薄、松、干燥,缺乏 腺体;体被羽毛; 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后肢强健,因习性不 同有不同不同足型; 骨骼坚固、充气减轻自重,有发达的龙骨突 有特殊的与飞行有关的肌肉和树栖握枝的肌肉; 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系统(9个),进行特殊的双重呼吸; 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贮存粪便;
大多数鸟类起飞时,都要扑动双翅,得到这种向上的 升力,才能飞上天。
动物学(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第18章两栖纲第 19 章爬行纲爬行纲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地上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
古生代石炭纪末期,从古两栖类中演化出来一支以羊膜卵繁殖的动物,从而获得了在陆地上繁殖的能力,而且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在陆地上运动等方面,均超过两栖类水平,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的原祖,称为爬行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是爬行类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后裔,由于它们的胚胎也具有羊膜结构,因而统称羊膜动物。
一、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一)主要特征:(1)卵壳坚韧,由石灰质或纤维质构成,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侵入,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通气性良好,可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代谢。
(2)卵内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贮有丰富的卵黄,为发育期间的胚胎供给营养物质。
(3)羊膜卵的胚胎发育到原肠期后,在胚体周围发生向上隆起的环状皱褶(羊膜绒毛膜褶),不断生长的环状皱褶由四周逐渐往中间聚拢,彼此愈合和打通后成为围绕着整个胚胎的2层膜,即内层的羊膜和外层的绒毛膜,两者之间是一个宽大的胚外体腔。
羊膜将胚胎包围在封闭的羊膜腔内,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悬浮于自身创造的一个水域环境中进行发育,能有效地防止干燥和各种外界损伤。
(4)绒毛膜紧贴于壳膜内面。
胚胎在形成羊膜和绒毛膜的同时,还自消化道后部发生一个充当呼吸和排泄的器官,称为尿囊。
尿囊位于胚外体腔内,外壁紧贴绒毛膜,因其表面和绒毛膜内壁上富有毛细血管,胚胎可通过多孔的壳膜和卵壳,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此外,尿囊还作为一个容器盛纳胚胎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尿酸盐。
通过尿囊所排泄的尿酸盐废物能以较少的失水量和较小的容积来解决胚胎在蛋壳内完成发育的难题。
(二)意义:1、卵壳坚韧,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侵入,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通气性良好,可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代谢。
2、卵内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为发育期间的胚胎供给营养物质。
3、羊膜将胚胎包围在封闭的羊膜腔内,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悬浮于自身创造的一个水域环境中进行发育,能有效地防止干燥和各种外界损伤。
鸟纲
前肢:产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化,称翼。前肢仅3指。 后肢:一般胫部长,外被角质鳞片,一般4趾。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19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20
四.肌肉
胸肌发达(与飞翔煽翼有关),一般约占体重的1/5(最大 可达1/3以上,如鸽子); 皮肌发达; 背部肌肉不发达;
腿部肌肉比较发达, 有适合于树栖握枝 的肌肉装置。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21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22
五.消化系统
消化道包括喙、口腔、咽、
食道、嗉囊、胃、小肠、
盲肠、直肠和泄殖腔。
鸟类消化能力很强,消化 过程十分迅速,食量大,
进食频繁而不耐饥饿。
2013-8-20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12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13
三.骨骼
轻便而坚固,骨 片 薄 , 长骨 中 空 , 具气囊穿入;许 多骨片在发育早 期阶段愈合。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14
1.脊柱 分为5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颈椎椎体数目较多,椎体为鸟类所特有的马鞍型(异凹型), 活动性极大(约180度,猫头鹰可达270度),分化与爬行类 相似。 胸椎较短,一般有愈合。 腰椎,荐椎以及部分胸椎和部分尾椎愈合形成综荐骨,与腰 带紧密相连。
4.肾门静脉趋于退化。
2013-8-20
动物的类群--动物生物学
34
八.排泄系统
包括一对肾脏和2条输尿管。 成体鸟类肾脏为后肾,所占
鸟纲ppt课件
分总目检49索
总目1:平胸总目Ratitae
走禽。除无翼目外,全为大型鸟类。 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锁骨退化或消失。 翼退化,无飞翔能力。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和 裸区之分。后肢甚强大,适于快速奔走。 如:非洲鸵鸟、鸸鹋、几维鸟。
鸟纲分类 分总目检索 企鹅总目 突胸总目 50
鸵 鸟
美洲鸵鸟 鸸鹋
突胸总目 游禽 涉禽 攀禽 猛禽 鸣74禽
家鸡
原鸡 白鹇 孔雀 陆禽 75
原鸡
家鸡 白鹇 孔雀 陆禽 76
白鹇
家鸡 原鸡 孔雀 陆禽 77
孔雀
家鸡 原鸡 白鹇 陆禽78
火 斑 鸠
珠颈斑鸠 沙鸡 陆禽
79
西藏毛腿沙鸡
家鸽 火斑鸠 朱颈斑鸠 陆禽80
类群4:攀禽
嘴、脚适应于攀缘,晚成鸟
鹦形目 对趾足 嘴坚硬具 利钩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较低,也缺乏体温调节能力, 因而体温不恒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圆口纲、 鱼纲、两栖纲及爬行纲。
5
一、外形
1.被羽,体呈纺锤形,减少飞行阻力。 2.吻部延长成角质喙,是啄食器官。 3.颈长而灵活,尾退化。 4.眼大,具眼睑及瞬膜,可保护眼球。 5.前肢成翼,后肢强大具4趾。
6
进化地位
现代鸟类恒温、高代谢率,具极好的适应空中 飞翔的功能性特征。
1
定义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 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作业:总结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2
第一节 恒温及其生物学意义
一、恒温及其生物学意义
恒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已 进入更高一级的水平。恒温动物减少了对外界 温度条件的依赖性,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从而扩大了在地球上的分布地区。
鸟纲
9,993 species
strong increase in diversification rate from about 50 million years ago to the near present
diversification rates are hemispheric rather than latitudinal
二、分类与演化:
鸟类分类 校园常见鸟类 鸟类起源、辐射演化
34 目 约 10000 种
Superorder : Ratitae 平胸总目
无龙骨突,翼退化
Implennes 楔翼总目 体羽鳞片状,前肢鳍状
Carinatae 突胸总目 翼发达,善于飞翔
认识校园鸟类
后后后后 Streptopelia chinensis Spotted Dove 后后后 Columbiformes
后后 后后后后后 后后 3 后后后后后后 后后后后后后
始祖鸟
1
2
3
4
5
6 78
1860 1861 1955 1877 1951 1960’s 1855 1992
自 1992
下落不明
1973 前 1987 前 被鉴定 被鉴定 为恐龙 为恐龙
1970 前 被鉴定 为翼龙
No.9
始祖鸟
Mayr et al. 2005
鸟类飞行的起源
◆ 中国的带毛恐龙
地栖假说
National Geographic, 1999
“Ground-up”
霸王龙
◆中华龙鸟
窃蛋龙
北票龙
◆ 尾羽龙
◆
◆
中国鸟龙 始祖鸟
◆
原始祖鸟
鸟类飞行的起源 树栖假说
鸟纲
第十九章鸟纲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是新陈代谢旺盛,并能在空气中飞行,这也是鸟类与其他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一节鸟纲的主要特征一、鸟类比爬行类进步的特征: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2、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4、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二、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恒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的能力,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程,使数以千计的各种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在高温下,机体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
恒温动物的体温均略高于环境温度,这是由于在冷环境温度下,有机体散热容易。
恒温是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与具有高度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
恒温的出现,是动物有机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条件对立统一的结果。
三、鸟纲动物的躯体结构:1、外形:呈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头端具角质的喙,眼大,具眼睑及瞬膜;耳孔略凹陷,周围着生耳羽;颈长而灵活,躯干紧密坚实、前肢变为翼;后肢强大,具4趾;尾退化,尾端着生有扇状的正羽,称为尾羽。
2、皮肤:薄、松而且缺乏腺体。
鸟类唯一的皮肤腺称尾脂腺;皮肤外面具有由表皮所衍生的角质物,如羽毛、角质喙、爪和鳞片等。
一些鸟类的冠及垂肉,为加厚的、富于血管的真皮所构成;羽毛着生在体表的一定区域内,这些区域称为羽区,不着生羽毛的地方称裸区;根据羽毛的构造和功能,可分以正羽、绒羽和纤羽。
20鸟纲(1)
①正羽 被覆体外的大型羽片。又称翮(he)羽。
特点:两侧斜生平行羽支,羽支两侧又生出许多 羽小支,相邻羽小支相互钩连,结成有弹性的羽 片。 包含:覆羽(全身)、飞羽(翼)、尾羽(尾)。 飞羽根据着生的位置分为: 初级飞羽 着生在腕掌骨上的一列飞羽; 飞羽 次级飞羽 着生在尺骨上的飞羽; 三级飞羽 着生于肱骨上的羽毛
2.气囊:9个。辅助呼吸,无气体交换功能。分: 前气囊 2颈气囊+1锁间气囊+2前胸气囊,与腹支气管通。 后气囊 2腹气囊 + 2后胸气囊,与中支气管末端相通连。 分布:内脏、骨腔及肌肉间。 作用:①辅助呼吸;②减轻身体比重;③减少肌肉间及内脏 间的磨擦;④快速热代谢的冷却系统。 栖止时,胸廓运动改变胸腔,肺和气囊扩、缩,气体代谢。 飞翔时,胸骨稳定,主靠气囊伸缩来协助肺完成呼吸。
③纤羽:拔掉正绒羽后可见。
特点:羽轴毛发状,羽枝和羽小枝缺。 仅毛干顶端着生少数短羽支。 功能:触觉。
2、皮肤腺
3、羽色
化学性颜色:细胞色素沉积而成。
黑色素:来源于黑色素细胞。食物中的酪氨酸和 核黄素影响黑色素形成。 脂色素:体内转化合成的,溶于脂肪内,羽毛生 长时这些色素细胞就加入到表皮中了。
(二)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均有新鲜空 气通过,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叫 双重呼吸。是对飞翔生活的高氧消耗的适 应(飞行耗氧高21倍)。
注意: 飞翔时搧翅频率与呼吸频率不一定相协调。 鸽、乌鸦为1:1,雄鸡、野鸭5:1,飞翔越快, 搧冀越猛烈,气体交换也越快。
双重呼吸的呼吸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3. 具冠及垂肉。加厚的、富于血管的真皮。 4. 具羽毛、角质喙、爪和鳞片等皮肤的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鳄类
Peter Galton
Robert Broom
侯连海坚持说:鸟类不起源于恐龙
作为世界上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和孔子鸟的头骨上都应该有 眶后骨和鳞骨这两块从爬行动物祖先那里遗留下来的原始构造,这样的构 造与后期的鸟类、尤其是现代的鸟类有极大的差异。此外,杜氏孔子鸟的 双弓型头骨证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最早出现双弓型头骨的类型-初龙类,而不是恐龙类。
鸟类的主要特征
1.体呈纺锤型,体外被羽;
2.啄食器官为角质喙,其形状与食性有关;
乌鸦-无特点喙 红雀-食种子 反嘴鹬 –探寻洞穴虫子
鹈鹕 –水中网食
火烈鸟 –泥中滤食
鹰-肉食
鹦鹉-食谷物
蛇鸟 –食鱼
3.眼大、具眼睑和瞬膜可保护眼球;
白头海
4.耳孔凹陷,周围着生耳羽,有助收集声波;
5.颈长而灵活尾退化,躯干紧密结实,后肢强大;
2.羽的形成
羽毛发育自真皮和 表皮所构成的羽原基。 羽原基向上延伸形成羽 鞘,羽原基周围向下凹 陷,在羽原基基部形成 羽囊(滤泡)。羽原基 基部细胞增生带(羽根 环)两侧分化为羽支, 增生带中间的细胞生长 迅速,发育成为羽轴。
3.羽的分布
图19-1 鸟体的羽区和裸区
4.羽毛的保护
800x600 288k jpg
2.鳄类起源说
1972年,英国科学家沃尔克教授又提出了鸟类与鳄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假说。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马丁教授,他从1979年开始连续发表了多篇 论文,依赖着对鸟类与鳄类头骨解剖特征的比较,继续坚持着鸟类的鳄类 起源假说。
Larry Martin
3.兽脚类起源说
1970年,高尔顿提出的鸟类与鸟臀类恐龙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看法又掀起了 关于鸟类起源问题争论的新的浪潮。 1973年,奥斯特姆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和分析复活了赫婿 黎提出的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
2)骨骼有愈合现象,以增加牢度。
头骨
单枕髁、单一听骨
薄而轻、形成一个整体、 有腔隙;
上下颌骨极前伸成为喙,
无齿; 大的颅腔和大的眼窝, 枕骨大孔移向腹面。
轻 坚 紧
脊柱及胸骨:
脊椎:分化为颈、胸、腰、荐、尾
John Ostrom
中华龙鸟
1986 北美晚三叠纪 较始祖鸟早几千万年?
“中华龙鸟”,后经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的骨架大小有 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 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 身还披覆着一至原始绒毛。
中华龙鸟
原始祖鸟
虚骨龙
原羽鸟
周忠和
鸟类羽毛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鳞片延长;2) 鳞片中部增厚,出现羽轴;3)分化出羽支;4)长出羽小 支和羽小钩等构造,最终形成现代鸟类这样的典型羽毛。
二、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新陈代谢水平显著提高。——6倍
2.快速运动能力明显提升。——捕食及御敌
3.生活和分布范围扩大。——夜间活动、寒带生活 4.自身体温略高于环境温度。——利于散热、防止热死 5.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发达
三、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
四、鸟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特征
近期,波兰科学家们哈萨 克斯坦晚侏罗世早期地层 中发现了前鸟 (Praeornis)的羽毛化 石,它在年代上早于所有 带羽毛的恐龙,因此可能 是联系爬行动物鳞片和现 代鸟类羽毛的重要环节之 一。
2010年11月18日 作者:wingkof faywater 来源:化石网
圣贤孔子鸟始见于早白垩纪,是现今发现的具有角质喙的最古老的鸟, 在鸟类进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产于辽宁朝阳大佛堂,化石中可以清 晰地看到在圣贤孔子鸟颈部有鱼类的残体,因此该发现为重建古生态食 物链提供了重要的直接证据。
南非著名古生物学家布罗姆教授详细描述了一种叫做假鳄类的槽齿类爬行 动物化石之后,正式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比恐龙更为原始的槽齿类的新假说。
1926年,丹麦著名古生物学家海曼教授出版经典著作--《鸟类起源》。有 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槽齿类的假说。
1970年,高尔顿提出的鸟类与鸟臀类恐龙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看法又掀起 了关于鸟类起源问题争论的新的浪潮。
6.前肢特化为翼,后肢具四趾,拇指通常向后,适于握树枝;
7.尾羽扇状,飞行中起舵的作用,其形状与飞行特点有关。
一、皮肤
特点:薄、松、软、干。 表皮衍生物:羽毛、角质鳞、喙的角质鞘、距、 爪、尾 脂腺;真皮衍生物:冠及垂肉 羽毛:1、羽区和裸区 2、种类:正羽、绒羽、纤羽 3、羽衣的功能?
1.羽的类型
1、始祖鸟具有典型的恐龙特征 2、恐龙蛋化石与鸟蛋非常相似 3、恐龙在飞行进化时体型会变小 4、恐龙的呼吸系统与现代鸟类相似 5、恐龙和鸟一样由雄性守巢孵卵 6、化石黏性物质证实恐龙和鸟同源 7、部分恐龙化石有羽毛痕迹 8、始祖鸟的足趾与恐龙类似
第二节 鸟类的主要特征
一、鸟类与爬行动物共同的特征
1.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 2.具表皮角质层衍生物(鳞片、羽毛) 3.单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4.卵生、盘裂、尿囊为呼吸器官,排泄物主要为尿酸
第二十章 鸟纲
本章知识框架及重点
鸟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外形 皮肤
主要特征
骨骼 肌肉 消化 呼吸 循环 排泄
神经 感官 生殖 恒温
适应飞翔?
鸟类
主要类群
进步性?
平胸总目 企鹅总目 突胸总目
繁殖、生态、迁徒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 鸟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槽齿类起源说 鳄类起源说 兽脚类起源说
赫婿黎
1.槽齿类起源说
华夏鸟
完整个体,趾骨不全。为朝阳地区最早被发现的中生代鸟类之一,它个 体小,头部骨骼很少愈合,头颅较大,吻较长而低,具牙齿。胸骨龙骨 突低,但与乌喙骨关连的面宽阔,肱骨近端已有小的气窝,掌骨近端愈 合,并有腕骨滑车,指爪仅有两个且不发育,耻爪也不太钩曲。
今鸟——现代鸟类祖先
燕鸟
朝阳鸟
鸟类祖先是恐龙? 八大证据揭示进化历程
5.羽的颜色
羽毛发生中色素细胞侵入
并注入色素颗粒产生颜色
色素沉积(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彩)
伪装 交流 识别 求偶 警告
羽色
无色而凹凸不平的蜡质层 折光细胞引起,观察角度
结构色(蓝色金属光泽)
6. 换羽
夏羽:冬季及早春更换的羽毛.
Herring Gull
冬羽:繁殖结束后更换的羽毛.
蚀羽:雁鸭类
二、骨骼系统
骨骼轻而坚固,骨骼内充气(气质骨),以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