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计量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是会计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会计工作的基础。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是会计工作的第一步,它是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分类和确认的过程。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这些要素在确认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可理解性原则等。
在确认会计要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以经济事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基础,对事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类。
其次,需要根据经济事项的性质和实质进行分类,避免仅仅依据表面形式进行分类。
再次,需要根据经济事项对企业的影响方式和程度进行分类,确保分类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会计工作的第二步,它是对会计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确定的过程。
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需要遵循一致性、可验证性、中立性和稳健性等原则。
这些原则确保了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需要根据会计要素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例如,对于资产和负债等价值量化的会计要素,需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法或公允价值计量法等;对于收入和费用等非价值量化的会计要素,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等。
三、会计要素的报告会计要素的报告是会计工作的第三步,它是将确认和计量的会计要素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以真实、准确和完整为基础,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需要遵循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要求,确保报表编制的合规性。
再次,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确保报表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读性。
最后,需要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什么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什么会计要素的计量的具体包括: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
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在历会计账户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当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当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必须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必须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必须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发生经济业务的当时偿付该项债务所必须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估计税金、费会计要素用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现值是指对将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合计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估计从其继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将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估计期限内必须要偿还的将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2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纳什么一、会计计量的概念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
会计计量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一项经济业务所带来的某一会计要素变化的数量多少,体现会计信息的定量化特点。
会计计量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构成。
会计计量单位主要是以货币为主导的计量单位,同时为了管理的必须要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及会计计量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及会计计量摘要会计是一门关于财务信息记录和报告的学科。
在会计领域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这些要素被称为会计等式,表明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时,会计计量是必不可少的,它涉及了会计信息的衡量和度量。
本文将介绍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及会计计量。
1.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在会计记录和报告中使用的基本概念。
它们代表了会计信息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国际金融报告准则(IFRS)中,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1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它们可以是实物资产(如土地、建筑和设备)或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和商标)。
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并产生经济利益。
1.2 负债负债代表了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责任或义务。
它们是企业为了购买资产或进行其他经营活动而欠债的结果。
负债通常是以货币形式表示,并且必须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偿还。
1.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代表了企业由业主或股东所拥有的权益。
它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剩余价值。
所有者权益可以通过投资资本或保留利润的形式形成。
2.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方程式”或“基本会计方程式”。
它表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会计等式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表明了企业资产来源的两个主要渠道:通过外界债权人(负债)或企业所有者(所有者权益)。
在任何时间点,这个等式都必须成立,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指为了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将会计要素转化为可比较的数值的过程。
会计计量涉及到衡量和度量会计要素的价值或金额。
3.1 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是最常见的计量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通常以其购买或取得时的成本衡量。
这种计量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判断的干扰。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要素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提取、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1.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所拥有的具备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确认原则是资源控制且将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事件被确认为资产。
资产的计量原则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2.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对外部经济主体的现实或潜在的义务。
负债的确认原则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现实或潜在的义务时被确认为负债。
负债的计量原则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对企业的所有权的主张。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原则是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净资产进行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原则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4.收入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入。
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在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时被确认为收入。
收入的计量原则是按已实现或预计将实现的经济利益进行计量。
5.费用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的确认原则是在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时被确认为费用。
费用的计量原则是按已实现或预计将实现的经济利益进行计量。
在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时,会计人员需要结合以下原则进行操作:1.实体原则:将企业独立看作一个经济实体,与业主个人、其他企业和政府等个体区分开来。
2.财务报表要求概括性原则:通过财务报表概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3.持续经营原则:默认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被解散或停产。
4.会计周期原则: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按年度或其他会计周期分为若干周期,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
5.损益匹配原则:将企业的收入与相关的费用匹配,确保报告期间的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正确展示。
6.历史成本原则:以交易时的实际成本作为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保持财务报表的相对可靠性。
7.实际收益原则:确保财务报表表达企业的经济实际情况,不虚高或虚低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要素是会计信息的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确定会计要素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计量的过程。
本文将从会计要素的确认和会计要素的计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确定会计要素的存在。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大要素。
1.资产的确认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具有潜在贡献的资源。
资产的确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存在性和可量性。
存在性是指该资源确实存在并可以由企业支配,而可量性是指该资源的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货币计量方法进行计量。
2.负债的确认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债权人或他人承担的其中一种现实或潜在的义务,预计将导致企业流出经济利益。
负债的确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存在性和可量性。
存在性是指企业存在对外部债权人或他人的其中一种实际或潜在的义务,而可量性是指该义务的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货币计量方法进行计量。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是通过计算资产减去负债来确定。
当资产减去负债的结果为正时,即为所有者权益。
4.收入的确认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收入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流入的经济利益可以被企业可靠地认定,企业无偿地或有偿地接受了这种经济利益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5.费用的确认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流出的经济利益可以被企业可靠地认定,企业无偿地或有偿地失去了这种经济利益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是指对确认的会计要素进行数值计量的过程。
计量是会计工作的核心环节,是会计信息量化的过程。
1.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原则上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即以企业取得或形成资产、负债时的交换金额作为计量基础。
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1. 什么是会计要素好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这可是个干货满满的话题,听着可能有点头疼,但别担心,我会让你轻松get到!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会计要素。
简单来说,会计要素就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必须列出来的那些重要内容,比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东西就像你家里的家具,缺了哪个都不行。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沙发没了,家里是不是瞬间变得空荡荡的?所以,会计要素就像是报表里的家具,缺一不可!1.1 资产资产嘛,就是企业拥有的资源,比如现金、存货、设备等等。
就像你钱包里的钱和冰箱里的食物,都是你能随时拿来用的。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就像是你今天要花的零花钱,非流动资产则是长期投资,就像你为未来买的保险。
1.2 负债接下来说说负债。
这是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简单说就是欠别人的钱。
就好比你借朋友的钱,如果不还就得吃亏。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你短期内得还的,比如下个月到期的账单,非流动负债就像是你分期付款买的手机,可能得等个几年才能还清。
2. 确认原则当我们明白了会计要素,接下来就得谈谈确认原则了。
确认原则就像是一道检验题,决定你什么东西能上报表,什么不能上报表。
想想你家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有把真的有用的东西收拾出来,才能显得整齐。
2.1 实质重于形式其中一个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
这就是说,咱们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实际内容。
比如,你可能有一辆车,看上去是个资产,但如果你欠了很多贷款,实际上它可能是个负担。
就像你家里那辆旧车,光鲜亮丽,但一启动就嘎嘎响,根本开不出去。
别被外表迷了眼,真正的价值得看它能给你带来什么。
2.2 可实现性还有一个原则是“可实现性”。
这是说,只有那些能实际带来经济利益的东西,才能确认。
就像你在梦想买房子,但现在还在租房,虽然你心里已经盘算着未来的理想,但在财务报表上,还是得等你真买了房子才算数。
3. 计量原则最后,我们来聊聊计量原则。
会计学之财务会计要素计量

会计学之财务会计要素计量1. 引言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记录和报告。
在进行财务会计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文将对财务会计要素计量进行详细探讨。
2. 财务会计要素财务会计要素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过程中需要识别、计量和记录的各类经济事项。
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个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在进行计量时需要注重准确性和可比性。
2.1 资产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计量需要根据其获取成本或可实现金额来进行。
常见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2.2 负债负债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经济利益的现时义务,通常是对外部的付款义务。
负债的计量主要依据企业所负债的金额来确定。
常见的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短期借款等。
2.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是企业剩余部分。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是通过计算资产减去负债来得出的。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公积金、留存收益等。
2.4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增加企业的净资产。
收入的计量是根据其实际发生的金额计算得出的。
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利息收入等。
2.5 费用费用是企业为实现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牺牲。
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
费用的计量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来确定的。
常见的费用有人员工资、租金、折旧等。
3. 财务会计要素计量方法在财务会计中,会计师需要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来计量各种财务会计要素,以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常用的财务会计要素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1 市场价值计量法市场价值计量法是根据市场上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来计量相应的财务会计要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市场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如股票、债券等。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知识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其适用的范围如下:
1.历史成本
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购买存货、承担债务等的计量。
2.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量基础。
4.现值
①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现值作为计量口径;
②弃置费用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计量口径;
③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金额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备选计量口径之一;
④企业租入的资产(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
5.公允价值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
②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之一;
③其他债权投资的期末计量口径;
④应付职工薪酬入账口径之一;
⑤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口径。
【例题·多选题】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有()。
A.固定资产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其他债权投资
D.交易性金融负债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二者孰低进行期末计量。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
会计要素确认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确认和识别公司发生的经济事项以及这些事项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会计要素确认包括以下内容:
1.资产确认:确认公司拥有的经济资源或预期未来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并具有可靠的计量基础。
2.负债确认:确认公司对外部方负有的现金支付或其他经济利益传递的责任。
3.所有权权益确认:确认公司所有者对资产净额的权利。
4.收入确认:确认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增加经济利益。
5.费用确认:确认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消耗掉的经济资源。
计量基本原则是指在确认会计要素时,为其确定适当的计量方法和计量依据。
计量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原价原则:根据交易实际定价,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2.公允价值原则:以市场参考价格或可以合理确定的价格进行计量。
3.成本原则: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
4.实际价值原则:根据资产和负债的现价或可获得的未来经济
利益进行计量。
5.谨慎原则:在计量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确定性或风险,应采取较为保守的计量方式。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
1。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有哪些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研究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学科,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会计学的研究中,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会计要素是指对于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编制财务报表时所涉及到的交易、事项或者其他的经济应用,而计量方法则是指这些会计要素的量度方式和标准。
对于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师需要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以达到最合适的财务报表效果。
本文就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展开讨论。
1. 成本法成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计量方法之一,它基于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要素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也就是说,成本法的计量依据是企业所花费的成本费用,在确认其作为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基础上,计量其价值。
这一计量方法主要应用在固定资产、存货、财务租赁计划等方面。
2. 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资产和负债等要素以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
一般而言,公允价值法适用于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维护财产等方面。
3. 混合计价法混合计价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该资产或负债各自的特征,选择多种计量方法混合运用的计价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可以同时应用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实现价值法和后续计量法等多种计量方法,将不同的资产或负债进行合并计量。
4. 实现价值法实现价值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用现实代价计量出资产或负债的方法。
一般而言,实现价值法更多地被用于计量职业退休金等方面。
总之,对于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计量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以达到最佳的财务报表效果。
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对于会计学的研究和探讨,一定会促进会计要素计量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也会对企业的决策和经济运作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六大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六大会计要素计量方法六大会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分类依据,它们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损益。
而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指的是对这些要素进行衡量和计算的方法和准则。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六大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
首先是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所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货币、存货、固定资产等。
对于资产的计量主要采用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方法。
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购置或生产成本计量资产,这是一种常见且普遍适用的计量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根据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计量资产,主要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资产计量。
其次是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对外部单位或个人的债务和义务。
对于负债的计量方法主要采用现值计量和成本计量两种方法。
现值计量是指根据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负债,用于涉及利息和债券等方面的计量。
成本计量是指按照借款或发行负债时的金额计量负债,这是一种常见且普遍适用的计量方法。
再次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所有权。
对于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方法。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购置资产或投入资本的金额计量所有者权益,这是一种常见且普遍适用的计量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根据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主要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所有者权益计量。
接下来是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对于收入的计量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和现实收益制两种方法。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收入的实质性所有权发生转移或具有主要权益的控制过程中计量收入,这是一种常见且普遍适用的计量方法。
现实收益制是指在收入的实现过程中计量收入,主要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收入计量。
然后是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获取收益而发生的支出。
对于费用的计量主要采用发生制和配比制两种方法。
发生制是指费用发生时计量费用,这是一种常见且普遍适用的计量方法。
配比制是指将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计量费用,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费用计量。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简介在会计领域,确定会计要素、正确计量和准确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会计要素是指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而确认是指对这些事项进行核实和确认的过程。
计量则是指对已确认的会计要素进行度量的过程,而报告则是将这些计量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概念和方法。
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报表中反映实体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确认会计要素的过程包括了解和核实与实体相关的交易和事件,以及根据会计准则确定是否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准则。
确认的结果会体现在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应用上,从而影响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资产的确认资产是指实体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可以用来为实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确认资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体对其拥有控制权,即能够支配其使用和收益;二是实体对其未来经济利益享有主要实现的权益。
例如,公司拥有的设备和存货可以被确认为资产。
负债的确认负债是指实体对外承担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可能需要以经济资源或服务的付出来加以清偿。
确认负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体对其拥有清偿负债的现实或潜在义务;二是实体因此而可能减少经济利益。
例如,公司欠债或承担保证责任可以被确认为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所有者权益是指实体所有者对其净资产的权益,可以通过计算资产减去负债来确定。
确认所有者权益的过程是将各种收入和费用计入适当的账户,并将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所有者权益账户。
收入的确认收入是指实体在一定期间内增加了经济利益的流入,可以通过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出租资产等方式获得。
确认收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体已经完成了相应的交付义务;二是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
例如,公司出售商品给客户后可以确认相应金额的收入。
费用的确认费用是指实体在一定期间内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发生的资源支出。
确认费用的前提是实体已经使用了相应的资源或服务,并且费用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成本法、实值法和现金流量法。
1. 历史成本法:根据历史交易金额来计量会计要素,即用发生交易时的成本作为计量基础。
例如,对于固定资产,其计量基础是购入时的成本,不考虑资产的市场价值或实际价值变动。
2. 实值法: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来计量会计要素。
实值法考虑了计量对象的市场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更能反映其真实价值。
例如,对于股票投资,可以根据市场价值来计量。
3. 现金流量法:根据现金流量来计量会计要素。
该方法将重点放在现金收入和支付上,强调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在对资产报表中的应收账款进行计量时,可以将其计量为预计收回的现金流量。
不同的计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会计要素,选择计量方法应综合考虑相关法规、会计准则、管理需求以及信息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可能也会受到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的影响。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是指在会计准则中确定的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的方法和原则。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 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指以实际购买或取得会计要素时所支付的成本作为计量依据。
按照这种方法计量的会计要素可以有稳定的、可比较的基础。
比如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通常是其购置成本减去累计折旧。
2. 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市场上能够公允交易的价格。
按照公允价值法计量的会计要素反映了其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
公允价值法的应用范围较广,比如金融工具的计量、对投资物业的评估等。
3. 可变现净值法可变现净值法是指将资产或负债按照其预计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
预计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交易活动中该资产或负债能够实现的金额。
比如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就可以采用可变现净值法。
4. 抵押价值法抵押价值法是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无法获得可变现净值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
按照抵押价值法计量的股权投资的计量基础是其按抵押时的抵押评估价值计量。
5. 成本法成本法是指按照事物的成本进行计量。
按照成本法计量的会计要素在其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具有确定性,比如库存商品的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法。
6. 发生额法发生额法是指按照事物发生时的金额进行计量。
按照发生额法计量的会计要素反映了其在发生时的交易规模,比如收入和费用的计量可以采用发生额法。
7. 真实值法真实值法是指按照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计量。
真实值是指在特定时点上以现金的形式交易该资产或负债所能够实现的金额。
真实值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比如债券的计量可以采用真实值法。
以上是常见的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不同的计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会计要素和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并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和真实性。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

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那可真是会计学中的重要一环啊!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企业财务状况的大门。
会计要素的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几种方法。
就拿历史成本来说吧,这可是最常用的啦!它是按照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计量。
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就是直接看当初购买或生产时花了多少钱就行啦!但要注意哦,得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呀,不然可就全乱套啦!重置成本呢,则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购置相同或类似资产所需支付的金额。
这就像是给资产重新定价一样,得考虑市场的变化哦!可变现净值是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这个得好好算算,可不能马虎呀!现值是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这就有点像预估未来的价值啦!公允价值就更厉害啦,它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这个计量过程中,安全性那是相当重要的呀!就像走钢丝一样,得稳稳当当的。
要保证数据的可靠、准确,不能有一丝差错,不然会给企业带来大麻烦的呀!稳定性也不可或缺,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那可不行呀!那这些计量方法都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哎呀,那可多了去啦!历史成本能提供可靠的过去信息,让我们了解资产的原始价值。
重置成本在评估资产现值时很有用哦。
可变现净值对于存货等的计量很合适呢。
现值在长期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中优势明显。
公允价值则在金融资产等领域大显身手呀!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用处,就像不同的工具,能解决不同的问题呢。
比如说吧,有个企业要对自己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这时候用重置成本法就很合适呀,可以知道这些资产现在值多少钱。
再比如,评估存货的价值,用可变现净值法就能准确知道存货能变现多少。
总之,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那是相当重要和实用的呀!它们是会计学的基石,没有它们,会计学就像没了根基的大厦,会摇摇欲坠的呀!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方法,让它们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呀!。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要求20页PPT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因果关系的配比: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 与其相关的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
●时间关系的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
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 间内确认
(三)历史成本计量 ●也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
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 本。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 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 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 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 价
●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成本变动,除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二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一、研究权责发生制和
收付实现制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两种 方法(处理基础)。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款 项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见下图)。 为保证相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就要研究 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例2:7月10日销售产品40 000元, 8月10日收款存入银行。
举例 参见 教材
第37
页
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采用 不同的确认方法,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二、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1.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 收实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 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 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 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 费用。
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在报表中反映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要素计量的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l)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在购买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时所实际支付或消耗的货币资金。
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所以,资产应按照购置时支付的货币资金计量,负债应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计量。
(2)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一样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资金。
与历史成本相对应,反映的是现在的价值。
资产应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需的货币资金计量,而负债应该按现在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货币资金计量。
在实际工作中,重置成本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3)可变现净值: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可变现净值= 预计售价进步加工成本预计销售费用预计税金此时,资产= 对外销售的收入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税金在实际工作中,可变现净值常用于存货资产减值的后续计量。
(4)现值:指在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等的前提下,对未来的现金流量以某一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因此,资产应按照其使用和处置时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收入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应按照预计偿还期内未来净现金支出的折现金额计量。
例如:在确定某一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时,就要计算该资产未来的现值。
(5)公允价值:指在交易双方允许的情况下,自愿进行资产的交换或债务的清偿而确定的金额。
资产和负债均按照交易双方商定的金额进行确认。
主要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例如: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价值30000元,则应按照30000元人账。
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他属性进行计量,但应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A企业现存某材料100千克,其单位成本为50元/千克,.目前的市场价值为40元,千克,已知用该材料可以生产A产品25件,发生加工费用4500元,销售费用2000元,税费1000元。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
在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将经济事项或交易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过程。
根据会计准则,确认会计要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经济事项或交易必须是可以量化的,即能够用货币表示;其次,经济事项或交易必须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最后,经济事项或交易必须是可靠的,能够提供可信的会计信息。
在确认会计要素后,需要对其进行计量,即确定会计要素的金额。
计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根据会计准则,计量会计要素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计量应当基于成本原则,即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依据,反映经济事项或交易在进行时的实际成本;其次,计量应当基于公允价值原则,即反映经济事项或交易在进行时的公平价值;最后,计量应当基于可靠性原则,即计量结果应当具有可信度和可验证性。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确认和恰当计量会计要素,可以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准确确认和恰当计量会计要素还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比较更有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有些经济事项或交易可能难以量化,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就较为复杂;同时,不同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企业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确认和计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
在会计准则的指导下,正确确认和恰当计量会计要素可以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法,记录并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会计要素⽽确定其⾦额的过程。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付的现⾦或者现⾦等价物的⾦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额,或者按照⽇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付的现⾦或者现⾦等价物的⾦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付的现⾦或者现⾦等价物的⾦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付的现⾦或者现⾦等价物的⾦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或者现⾦等价物的⾦额扣减该资产⾄完⼯时估计将要发⽣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额计量。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的未来净现⾦流⼊量的折现⾦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流出量的折现⾦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愿进⾏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额计量。
(⼆)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三)计量属性的适⽤范围(重点)计量属性适⽤范围历史成本⼀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账成本均采⽤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①存货的期末计价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价⼝径的⼀种选择。
②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径之⼀。
现值①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式取得时,其⼊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径;②当⽆形资产以分期付款⽅式取得时,其⼊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径;③以分期收款⽅式实现的销售收⼊,以未来收款额的折现作为收⼊的计量⼝径;④弃置费在计⼊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径;⑤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现⾦流量折现是备选⼝径之⼀;⑥融资租⼊固定资产⼊账成本⼝径选择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置成本: • ◇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所需支付的金 额 • ◇又称现行成本,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 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 现金等价物金额。 • ◇应用:主要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3)可变现净值: • ◇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净额 • ◇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 价减去进一步加工的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 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 ◇可变现净值=估计的(正常售价-进一 步加工至完工的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 费) • ◇应用:主要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 后续计量
• 例:某企业库存甲材料1000千克,单位成本100元 /千克,目前市场价格90元/千克。用甲材料可以 生产A产品500件,需发生加工费用45000元,估计 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3000元。假设: • (1)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件; • (2)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60元/件。
• 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是多少?是否减值?
【单选1】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 用(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答案:C 【单选2】在( )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 的金额计量 A重置成本 B 历史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现值 答案:B
【单选3】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 )通常反映 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 A重置成本 B 历史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现值 答案:B
会计要素的计量
1.会计计量的含义: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 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 金额的过程。
2.会计计量的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 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 (1)历史成本: •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过去支付的金额 • ◇即: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
(4)现值 • ◇现值:现在的价值,折现后的金额 • ◇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 •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
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
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 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单选6】下列有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六要素和会计计量属 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当作自有资产入账,体现了谨慎性的质量 要求 B、出售无形资产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属于收入,应计入其他业 务收入 C、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是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 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D、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答案:D 解析: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当作自有资产入账,体现了实 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 出售无形资产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属于利得,应计入营业外 收入;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 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上述选 项中,只有D选项属于正确答案。
【单选7】资产按购置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 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 A、重置成本B、历史成本C、公允价值D、现值 答案:B 解析: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购置时 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多选】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等 A 权责发生制 B 历史成本 C 现值 D 公允价值 答案:BCD
• 【解析】: • (1)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件时: 可变现净值=500×300-45000-3000=102000 元﹥100000元 所以,没有减值 • (2)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60元/件时: 可变现净值=500×260-45000-3000=82000 元﹤100000元 所以,减值了。
• ◇应用:主要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 。
(5)公允价值: • ◇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
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 ◇即:公平交易价格 •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
他等价物。
•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
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 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 金额计量。
• ◇应用:绝大多数资产或负债的计量
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 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 ◇应用:主要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的计量
• ◇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层次:
– 存在活跃市场:市场报价 – 不存在活跃市场:参考最近交易价格或参照实 质上相同或相似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 – 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两个条件:估值技术
• 【单选4】购入机器设备一台,按买价及各项费用之 和共69800元记账,遵循了( E 现值 • 答案:A
• 【单选5】盘盈笔记本电脑一台,估计该电脑目前市 场价5000元,六成新。会计按3000元入账。遵循了() 计量属性。 • A 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 D 公允价值 E 现值 • 答案:B
◇会计属性应用原则: (1)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 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而 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 值通常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 时价值。 (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 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 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 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