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读《书戴嵩画牛》,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我们还读过他的诗《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一日曝.书画曝:________②拊掌..大笑拊掌:________③今乃.掉尾而斗乃:________④尾搐.入两股间搐:________(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文中的“________”这句话说明了这个道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善:擅长B.谓:认为C.乃:于是D.绝:告别(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D.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④惑:迷惑、糊涂。
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真题引路】【2021·山西省长治市·期末真题】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这篇古文的作者是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
2.选择加点字的意思。
(1)好.书画。
()A.认为……好B.喜欢C.优良(2)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对B.然而C.然后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对错。
(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
()(2)文中画“”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了他的天真可爱。
()(3)“笑而然之。
”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
()5.用“______”画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专项练习】一、课外阅读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自若:神情不紧张。
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寻:副词,随即,不久。
⑤去:离开。
⑥被:施加,给……加上。
(1)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②虎亦寻卒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怀素写字①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④其庵⑤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写字。
④【名】命名,起名。
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
(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②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③,性不喜华靡,闻喜宴④独不戴花,同列⑤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注】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③甫冠:指刚满20岁。
④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⑤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退为家人讲________②众皆弃去________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④同列语之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卷,至不如饥渴寒暑。
(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四)曾子杀猪(18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素材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诗歌鉴赏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
“具〞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2〕颔联由近及远地写了“故人庄〞的自然之号,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更有味道了。
〔3〕“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________,聊________,聊________。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2.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假设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___。
这句既写送________,又送__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_的深情。
〔3〕“假设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把山比喻为____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_。
3.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诗歌鉴赏 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理解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2.阅读练习马诗【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
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B.杜牧C.杜荀鹤(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A.此/马非/凡马B.此马/非凡/马C.此马/非/凡马(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②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①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3.课内阅读。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一、春1.略2.(1)欣欣然(2)窠巢繁花嫩叶呼朋引伴(3)黄晕烘托(4)蓑笠稀稀疏疏静默3.(1)zhǎng上涨zhàng头昏脑涨(2)sǎn散淡sàn散步(3)yūn晕车yùn月晕(4)cong收藏z白ng宝藏4.如:绿油油闹哄哄金灿灿乱糟糟美滋滋5.C6.(1)朱自清匆匆(2)写景抒情盼绘颂(3)志南和尚春风(4)朗润涨红7.(1)触柔和(2)嗅芳香(3)听8.(1)花针细丝牛毛(2)雨丝在柔和春风吹拂中倾斜着、互相交错着飘落下来的样子极准确地写出细雨像笼子似的罩在屋顶上的状态(3)写了灯光,撑着伞慢慢走的人;工作的农民,草屋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9.(1)略(2)生机勃勃、美好、充满希望和力量(3)分别对应上文所写的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都充满生动、希望和美好10.(1)“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2)“闹”字不仅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众多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3)“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吹”则表达不出来11.成语如:春风得意春华秋实春风化雨如沐春风等诗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春风吹又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2.略二、春风1.ch0 m6ng ji白0 sa 2.(1)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在的东西(才能) (2)评论好坏(3)江河大地解冻(4)调养、休息造句略3.如:苍苍草原莽莽沙漠哄哄呼啸4.(1)飘拂滋润(2)匀净5.比喻春天持续的时间短6.只见起风、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草长莺飞,杂花生树7.D 8.(1)用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北国春风来时速度快,力量大,铺天盖地,发出震人心魄的声响(2)春风的凛冽,劳作的喜悦,展现北方春种时的特有情景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9。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自若:神情不紧张。
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寻:副词,随即,不久。
⑤去:离开。
⑥被:施加,给……加上。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________②虎亦寻卒去。
________(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_______。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
(多选)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D.初生之犊不怕虎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②间画以为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四)曾子杀猪(18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四)曾子杀猪(18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诗歌鉴赏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诗歌鉴赏练习带答案解析XXX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诗歌鉴赏练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诗文赏析,韵无穷。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作者)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这是第二首,除了这两首诗,我还知道他写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通过诗人归乡后发现改变的“________”和不变的“________”之间的对比,流露出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XXX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XXX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3.浏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触感染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XXX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①从全诗来看,墨客所描写的雨是(________)。
A.和风细雨B.毛毛细雨C.连绵阴雨D.疾风骤雨②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四个字和“_______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4.诗词浏览。
XXX归何处宋]XXX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XXX,XXX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30篇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30篇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文中多次出现“度”。
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尺码,标准。
B.刻度。
C.量,计算。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②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________③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根据情境,想象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填入句中横线上。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________,说:“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①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②为志③。
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
其妻收履。
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①曩:从前。
②履:鞋。
③志:标志。
(1)翻译下列划线词语。
①及午________②至薄暮________③是汝家________④何不入________(2)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由俭.入奢易:________②可办.粗饭几日:________(2)翻译。
①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②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吗?说说你的看法。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________②为弈秋之为听:________③诲:________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3)本文选自《_______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所以_______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四)曾子杀猪(18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参考答案
六下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参考答案二一、一百个问号之后1.(1)见微知著(2)司空见惯(3)无独有偶造句略2.(1)思维的规律性等(2)物体以体内一直线为轴的旋转(3)地理坐标之一。
一般采用天文纬度,即该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4)事物发生的根源3.?,,,。
4.(1)发现真理需要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和有坚持真理勇气的人(2)谢皮罗的论文发表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5.(1)地球的自转台风的方向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2)大陆和海洋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3)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6.(1)有一双敏锐的眼睛(2)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3)有敢于探求真理的勇气7.强调多疑、多思、多研究就必然会有收获8.(1)C (2)B 9—10.略!扩展迁移](一)为地球退?烧?1.(1)不经人工加热的玻璃等温室内,气温高于无温室时的效应(2)体形细小、仅有微弱游动能力的水生动物(3)激光器发射的光束。
特点是:亮度极高;单色性好;方向性好2.如:(1)调整 (2)阻挡 (3)机会 (4)散开 (5)施行 (6)到达3.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增加而加剧的温室效应4.使冰川缩小,海平面上升, O大量低地和沿海岛屿可能被海水淹没,从而危及城市、村庄和农田。
举例略5.(1)在空间制造?尘埃云? (2)在空间支起?太阳伞? (3)在空间竖起?反射镜?(4) 在空间编织?激光网?6.C 7.略(二)神秘莫测的间歇泉1.(1)魄 (2)腾 (3)瑰2.(1)藤一腾 (2)畜一蓄 (3)堑一暂3.略4.泉水忽而涓涓流淌,忽而喷发出高温水汽形成高大的水柱,喷喷停停,停停喷喷的泉水5.被高温水汽冲起的水柱之高竞达如:随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6.(1)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2)足够长久的能源(3)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来连接一条深泉水通道7.c(三)我的名字叫爬山虎1.荐尘噪倚2。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40篇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40篇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读《书戴嵩画牛》,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我们还读过他的诗《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一日曝.书画曝:________②拊掌..大笑拊掌:________③今乃.掉尾而斗乃:________④尾搐.入两股间搐:________(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文中的“________”这句话说明了这个道理。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
滥:虚妄不实。
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
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②南郭:复姓。
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说(yuè):同“悦”,高兴。
④廪(lǐ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Ⅰ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 ①用;②派;③让Ⅱ请为王吹竽________ ①请求;②敬辞;③邀约Ⅲ好一一听之________ ①喜好;②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方鼓琴而__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语段用“∥”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A.并列B.转折C.因果D.递进(3)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知音的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一两句。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②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③,性不喜华靡,闻喜宴④独不戴花,同列⑤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注】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③甫冠:指刚满20岁。
④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⑤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退为家人讲________②众皆弃去________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④同列语之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卷,至不如饥渴寒暑。
(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
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②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一、春1.略2.(1)欣欣然(2)窠巢繁花嫩叶呼朋引伴(3)黄晕烘托(4)蓑笠稀稀疏疏静默3.(1)zhǎng上涨zhàng头昏脑涨(2)sǎn散淡sàn散步(3)yūn晕车yùn月晕(4)cong收藏z白ng宝藏4.如:绿油油闹哄哄金灿灿乱糟糟美滋滋5.C6.(1)朱自清匆匆(2)写景抒情盼绘颂(3)志南和尚春风(4)朗润涨红7.(1)触柔和(2)嗅芳香(3)听8.(1)花针细丝牛毛(2)雨丝在柔和春风吹拂中倾斜着、互相交错着飘落下来的样子极准确地写出细雨像笼子似的罩在屋顶上的状态(3)写了灯光,撑着伞慢慢走的人;工作的农民,草屋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9.(1)略(2)生机勃勃、美好、充满希望和力量(3)分别对应上文所写的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都充满生动、希望和美好10.(1)“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2)“闹”字不仅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众多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3)“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吹”则表达不出来11.成语如:春风得意春华秋实春风化雨如沐春风等诗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春风吹又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2.略二、春风1.ch0 m6ng ji白0 sa 2.(1)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在的东西(才能) (2)评论好坏(3)江河大地解冻(4)调养、休息造句略3.如:苍苍草原莽莽沙漠哄哄呼啸4.(1)飘拂滋润(2)匀净5.比喻春天持续的时间短6.只见起风、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草长莺飞,杂花生树7.D 8.(1)用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北国春风来时速度快,力量大,铺天盖地,发出震人心魄的声响(2)春风的凛冽,劳作的喜悦,展现北方春种时的特有情景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9。
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坚冰霜雪,伴随作者经历艰苦的岁月,喜欢北国山民的豪迈10.略11.如:扑通噼哩叭啦叮咚哗啦啦唰写话略三、花的话1.(1)矜持(2)凝重(3)眼花缭乱(4)万紫千红(5)屈尊纡贵2.1(1)A.清幽B.清新c.清雅D.清丽同:都有清新的意思异:“清雅”还有高雅、文雅的意思,“清幽”还有幽静、,幽美的意思,“清丽”还有“美丽”的意思(2)A.美好B.美丽同:都有美的意思异:“美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的事物,“美丽”则一般形容好看3.花香4.繁复新巧纤薄单弱自写略5.使不同时令的花儿能够聚集在一起,为下文写花儿们的对话做了铺垫暗示读者,文章内容并不是无知妄言,而是另有深意6.花儿说话的顺序是用后者逐步衬托前者的过程。
从“骄傲”的程度看,榆叶梅可谓最骄傲,后面的花则次之;从‘‘吹嘘”的手段看,前面的花只会自我吹嘘,后面的白丁香和玉兰表面谦虚,实质吹嘘手段最高,她们相互吹捧抬高自己,达到了既夸AX夸己的目的。
因此,它们顺序不能调换7.如:玫瑰“骄傲地昂起头”表现了玫瑰自视甚高,对其余的花不屑一顾的神情8.二月兰不受人注意,默默地却尽力地开放,犹如敬爱的老师无私的付出;紫色是神秘的,给人以幻想9。
如:(1)梅花香自苦寒来坚韧顽强(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端庄(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10.略[扩展迁移](一)一日的春光l—2.略3.尽情的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4.(1)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2)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3)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行欲扬先抑,层层蓄势,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的可贵5.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裱纤适中,充满生机6.(1)“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2)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不再怨恨春天7.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辛苦(二)春天的梦1.如:(1)短暂(2)饥渴(焦灼渴望) (3)执著(4)‘渴盼(5)给予(6)赞美(歌颂) 2.略3.(1)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2)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4.作者感受到2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但她又是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5。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6.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美好的主旨(三)诗两首l_(1)遍布(2)争妍(3)懂得2—_3。
略4.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春光的印象5.要点:小草的新嫩;春雨的细密、柔和6.甲诗咏的是摄魂的早春,一切都是新嫩的,迷蒙的,而乙诗描绘的是仲春百卉千花争妍斗奇的“群芳谱”,春意显得格外热闹第二单元五、羚羊木雕l。
jT zhan邑ji6 zhu6 d6i权羚怦怦揍攥喉2.A。
小声B.塞到我的手里c.坚定3.:。
,4.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紧紧地盯着我严厉发抖5.(1)①态度:很生气,不断地追问我,义正词严地要求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依据: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变得十分严厉;坚定地说②态度:沉稳、平静,但也不主张把羚羊木雕送人依据: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
种不可抗拒的力量③态度:懂得我的心思,但又做不了主依据: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这几段话写出了“我”与万芳间有着纯真、美好的友谊,所以“我”才决定把羚羊木雕送给她(3)羚羊木雕虽然珍贵,但它还是有价的。
而“我”与万芳的友谊却是无价的,它能随时给“我”带来温暖,所以“我”不愿意去换回羚羊木雕6.(1)愧疚、难过、担心万芳会不理“我”A.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 B.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c.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D.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任写三句) (2)冷冷的月光,烘托了“我”当时悲伤的心情(3)万芳的谅解,更显出她的纯洁、大度,对友谊的珍重,反衬出“我”的行动愈加显得俗气、卑琐,所以“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7.c (A.模糊了原本非常清楚明白的立意,即赞孩子间纯真的友谊,批家长们的过于“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的情感。
B.“奶奶”与另几个人截然不同,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情感。
D.将“插叙”的写法解释成了“倒叙”) 8.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相关内容避免平铺直叙,使全篇叙事有波澜,能引人人胜9.略气六、在那颗星子下1.(1)l已(2)zO(3)li66(4)qihn(5)ni西n(6)xian(7)-ni6n(8)ji0 2.(1)chuQn chuai;hui(2)z6。
z6。
z6。
(3)p白n p白n xln(4)chu6 lI=l组词略3.(2)(6)、/其余×4.贪玩、学习不认真“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触犯校规”两句5.‘我”尽管违规,但林老师也没有以身作则,她一定有些歉疚,所以此时的“我,,很得意6.比喻。
要复习的内容太多,一下子无法全部记住,只好先突出重点和难点7.尽管“我’’这次考得很好,但再次考试“我”仅得了47分。
是林老师让“我,,知道了“我”的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所以不敢正视这张成绩单8.不矛盾。
c·纤细,,是老师手的形态,而“沉甸囱’’是形容老师“搁”的力量,从中“我”感受到老师对“我”的爱9.考试前夜看电影,临考“抱佛脚”,却得了113分,全班第一试卷讲评时,先得到老师夸奖,既而重考只有47分事后,成绩单上英语考试成绩是‘优”10一11-略七、一千张糖纸1.(1)du6 (2)cuan (3)ku] (4)g616 (5)zh爸(6)miao 2-(1)缺乏;贫乏(2)应许(3)急迫得无法再等待造句略3.略4。
有必要。
一来“我们,,的游戏让表姑不得安宁,为下文表姑让“我们’’捡糖纸换电动狗埋下伏笔;二来同第七段四合院安静如初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5.用零花钱买糖,突击吃糖;走街串巷寻找糖纸;守候在糖果店柜台前捡糖纸;在婚礼上捡糖纸天真、单纯和执着6·五个“笑”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表姑对欺骗“我们’’的行为不以为羞。
她笑得越厉害,对我们的伤害也越深7。
不矛盾。
前者写出了童年的‘‘我们”整天玩乐、无忧无虑;而后者表现了“我”被袅赔欺骗后,希望变成了失望,热情变成了悲愤的心理。
突出了“我”所受的伤害之深8.孩子是天真的,是不可以欺骗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孩子的感受,大人都曾有过,所以说不能让伤害延续下去了9.如:可以批评孩子、可以为孩子们找一些其它有兴趣的活动等10·略八、为少年轻唱‘1.尴尬落熏硝邃漪2.(1)搜肠刮肚(2)莫名其妙(3)在劫难逃造句略3.略4.夸大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不顾孩子面子、不宽容委婉表现了渴望老师理解的心情5.少年人的害羞与自尊。
少年人面对自身错误及师长、长辈的指责,困惑无奈的情感6.小猫被老师丢出去了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无辜的小猫tt错误”一词表达出少年人的善良、纯真的内心,他们为自己的无意之举伤害到小猫而伤心,也为老师的不理解而难过7.D 8.面对同学的疏远冷漠,女孩渴望融入集体、渴叠同学的友谊发泄对她,“拖了班里的后腿”的不满9.提示:即使在竞争的硝烟中,也d应永远保持内心的宽广和明亮;正确对待在学习上“拖了班里的后腿”的同学10一11.略[扩展迁移](一)胆小鬼1.都是前一个2.略3.(1)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来仍期望有几个铜板在口袋里响的(2)父母平日不给零用钱,没钱去买流行的东西受不了良心的煎熬4.小孩子的一种稚气,喜欢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也是小小虚荣心的表现5.(1)插叙大弟自主支配零用钱一事从侧面烘托出“我”渴望有一点零用钱的心理,为下文“我”“偷钱’’做铺垫(2)此时父亲已知“我”偷钱一事,这段文字含蓄地交代了父亲对偷钱一事的“反思”和处理,表现出父亲的开明及对孩子的理解6。
不是。
依据:可从描写“我”“不好过”的心理语句人手(二)我的早年生活1.(1)形容人度量大(2)具有敏锐的眼力(3)比喻查究了情报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4)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5)整理行装,等待出发造句略2.略3.(1)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2)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3)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4.(1)明白自己的优点,自信(2)丘吉尔认为孩子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学习内容,但同时必须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知识,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的谋生和发展5.(1)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全校优胜奖(2)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丘吉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固然需要一点运气,但对于理想的坚持,对于自己所爱学科及特长的钻研和发挥才是最终成功的重要前提6.如:人也许很渺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认识自我,发现并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拥有自信,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发光)(三)梯子1.如:(1)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2)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3)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南瓜……(4)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2.“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3.(1)写出了他惊恐万分的神情(2)写出了他高兴的神情4.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但对任何人都设防而不去信任,也是不可取的5.略第三单元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C(“怠”应读dai)2.D(A项中“与”应为“予”,B项中“总”应为“终”,c 项中㈠慢”应为“漫”,“精”应为“经”)3.如:(1)遥不可及(2)游手好闲(3)视而不见(4)五光十色4.C5.如: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6.略7.想以此来证明拥有光明的幸福,并劝告人们珍惜这种幸福8.因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倦怠,难以理解每一天的意义,缺乏对生活的必要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