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设备使用规章制度.doc
放射科规章制度
![放射科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9cf1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4.png)
放射科规章制度放射科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医院放射科的工作正常开展,合理利用设备和资源,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患者的安全保障,特制定放射科规章制度如下:一、工作时间1. 放射科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下午5:00,不含午休时间。
值班医生每天需提前15分钟到岗,并在下班前15分钟完成交接工作。
2. 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放射科可根据需要调整工作时间,但需提前报告相关部门,并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设备使用1. 使用放射科设备前,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影像的质量。
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放射科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卫生清洁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三、病例管理1. 放射科人员在接收病例时,必须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医嘱,确保患者的信息准确无误。
2. 放射科人员在进行拍片、拍摄CT、MRI等检查时,要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
四、放射剂使用1. 放射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避免使用过量或错误的放射剂。
2. 放射剂的储存和存放必须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放射剂的安全和稳定。
五、急诊工作1. 放射科人员在接收急诊患者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诊断,确保患者的及时救治。
2. 急诊患者的检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急诊科,并与急诊科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六、质量控制1. 放射科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影像质量的稳定和准确。
2. 放射科人员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
七、安全保障1. 放射科人员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2. 放射科使用的辐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放射科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放射科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医院放射科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患者的安全。
同时,放射科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补充和修改,以提高放射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医院的放射科规章规章制度大全完整篇.doc
![医院的放射科规章规章制度大全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caf36514a7302768e9939b1.png)
医院的放射科规章规章制度大全1医院放射科规章制度大全放射科管理放射影像诊断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规范的操作,严格的管理不仅能反映放射诊断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同时体现了科室和医院科学管理的水平.为此,制定放射诊断质控总则如下:一,本市使用放射影像诊断设备的单位必须是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放射影像诊断的医疗义务.二,X线设备的装备和使用必须取得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放射装置工作许可证”.三,CT,MRI等大型X线设备的从业人员必须到卫生部指定的培训中心接受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四,从业人员应掌握临床适应证和禁忌症,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对危重病人/药物过敏病人应制定应急制度,确保医疗安全.在医疗业务院长,放射科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医院和科室的放射诊断质控工作,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操作常规和岗位职责,配备相应的质控设备,并设立专/兼职质控管理人员(一名或以上)进行日常质控管理,做好各项质控工作,并与奖惩挂钩,自觉按照上海市卫生局指定的质控中心的各项要求进行自查和接受督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进行科学的质控管理.读片制度1.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集体读片,以科室或分系统专业组进行.2.由前一天当班的医师选择疑难病例和/或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若干份,作为当天读片的主要内容.3.由前一天当班的医师重点发言,介绍病史,体征等临床资料和检查过程,全面分析检查所见的影像学征象,发表自己的有关诊断和鉴别诊断意见.4.参加读片的医师可各抒己见,进行深入的相关信息交流,作到既培养青年医师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又重温了解剖,生理,病理,临床等相关知识.通过相互交流,达到提高诊断质量,进行专业和教学培训的目的.5.再由当天“核片医师”总结报告内容,便于“书写报告医师”正确书写报告. 6.最后由“书写报告医师”作好简要记录(记录本或电脑),为教学和科研积累第一手资料.报告审核制度1.核片医师必须由获得主治医师职称二年以上的医师担任,完成当日诊断报告的审核.2.核片医师对每份摄片必须核对“申请单,片头,报告”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科别住院号/门诊号,病房号/床号,检查日期,核片日期以及书写报告医师的签名。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3d3a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f.png)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放射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诊断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放射科设备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1. 设备巡检1.1 每天早晨开机前,放射科技术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启动和运行。
1.2 巡检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电源、控制面板、显示屏等,确保设备无损坏或者异常情况。
1.3 巡检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巡检时间、巡检人员和巡检结果,并妥善保存。
2. 设备校准2.1 设备校准应定期进行,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2 校准项目包括设备的射线输出、图象质量和测量准确性等。
2.3 校准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校准结果应记录并进行核实。
3. 设备维护3.1 设备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3.2 日常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消毒和保养等,确保设备的卫生和正常运行。
3.3 定期维护包括设备的检修和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时间、维护人员和维护内容,并妥善保存。
4. 设备质量控制指标4.1 射线输出:设备的射线输出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4.2 图象质量:设备的图象质量应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图象清晰度、对照度和分辨率等指标应达到要求。
4.3 测量准确性: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设备故障处理5.1 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2 故障处理过程中应记录故障描述、维修人员、维修时间和维修结果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5.3 故障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功能测试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 设备使用培训6.1 新入职的放射科技术人员应接受设备使用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6.2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关机、图象采集和处理、校准和维护等。
放射科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科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1ee5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3.png)
放射科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科的管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放射科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放射科的工作流程,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第四条放射科的管理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卫生行业相关规定。
第五条放射科的管理必须注重质量和安全,严禁擅自变更检查项目或方式。
第二章放射设备管理第六条放射科必须配备经过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确保放射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七条放射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第八条每台放射设备必须标记清晰,包括使用范围、检查项目以及辐射防护措施等。
第九条对于放射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记录必须及时完整,由专人负责保存和管理。
第十条放射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于可能受到辐射的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第三章放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放射安全防护知识,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二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以便做好辐射防护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放射设备的使用和放射工作的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严禁擅自变更操作方式。
第十四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使用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等。
第十五条对于放射泄漏事故,必须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确保辐射不对外部造成危害。
第四章放射影像管理第十六条放射科必须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第十七条放射影像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保存,确保影像的质量和完整性。
第十八条放射影像的解读必须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并及时进行报告。
第十九条对于重要的放射影像结果,必须及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确保及时开始治疗。
第五章备案与监督第二十条放射科相关工作人员的资质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并进行定期的审查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放射科的设备和辐射防护措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并进行定期的审查和检查。
放射科规章制度
![放射科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ac40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9.png)
放射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放射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射科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其工作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
第四条医务人员在放射科工作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医德、医风,保护患者隐私。
第二章放射科工作流程第五条患者来院就诊后,需到放射科接受检查时,必须提供医生开具的检查申请单,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需要决定检查项目。
第六条患者需根据医生要求,通过放射科的工作人员指引,进入相应的检查室进行检查。
第七条在进行放射科检查时,患者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导,配合完成检查。
第八条检查完毕后,工作人员应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第九条放射科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应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或外传。
第三章放射科设备使用第十条放射科设备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的技师负责,非技师人员不得私自操作设备。
第十一条放射科设备使用时,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第十二条放射科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保障患者安全。
第十三条放射科设备不得私自调整参数或更改操作程序,必须经过技师或医生授权才能进行。
第四章放射科辐射防护第十四条放射科医务人员在接触放射线时必须佩戴辐射防护用具,保护自身健康。
第十五条放射科设备应设置辐射防护屏障,防止辐射向外泄漏。
第十六条放射科对工作区域进行定期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七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接受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第五章放射科安全管理第十八条放射科设备使用人员需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放射科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人员,处理妥当。
第二十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纪律,不得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第二十一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如有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放射科各项规章制度
![放射科各项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c622a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7.png)
医院放射科规章制度一、工作制度1. 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放射科工作规程。
2. 放射科各项检查必须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生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查。
3. 重危病人检查时,须有经治医生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4. 放射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写出描述准确的论断报告,签名后发出。
5. 各种放射线检查均要作好登记,放射线照片要统一编号,要妥善保存,不得随意外借或给病人带走。
6. 坚持每天集体读片制度,研究解决诊断和投照上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7. 放射线机器要定期保养、维修,注意用电安全,严防事故发生。
8. 放射科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二、设备管理制度1. 放射影像科大型设备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档案和使用故障记录簿,供定期维修参考。
2. 一般3个月小检修,半年至一年大检修,除定期检修外,每日工作开始,技术人员应对每台运行的设备巡回检查,以了解可动部件的有无异常。
3. 对于设备的非正常耗损或破坏,应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损害应追究责任,视情节给予处理。
三、人员管理制度1. 放射科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2. 放射科技术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检查质量和患者安全。
3. 放射科技术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四、安全管理制度1. 放射科必须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品的管理规定,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
2. 放射科要加强放射源的监管,建立放射源使用记录和放射源管理制度。
3. 放射科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
五、质量管理制度1. 放射科要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放射科要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对检查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3. 放射科要建立严格的质控记录和报告制度,保存相关资料,以备查阅。
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45405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2.png)
医院放射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医院放射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维护医院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放射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定义1.放射设备:指医院内用于放射诊断和治疗的X射线机、CT扫描仪、核医学设备等。
2.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指被医院委派负责管理和监督放射设备使用的人员。
第二章放射设备管理第四条负责人任命1.医院应当任命一名合格的医师或放射科技师担负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
2.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由医院行政主管部门任命,并向有关部门申报备案。
第五条职责和权限1.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和执行放射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程。
2.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放射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并组织实施放射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放射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5.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对医院放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条检查与维护1.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要定期组织进行放射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实现要求。
2.检查和维护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设备外观检查、操作功能检查、辐射安全检查等。
3.检查和维护记录应当认真、准确,并做好备份工作。
第七条安全培训1.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当订立安全培训计划,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2.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放射设备的操作规范、辐射防护知识、急救措施等。
3.培训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并做好备份工作。
第八条应急演练1.放射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放射事故应急演练,以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本领。
2.应急演练应当定期进行,并依据演练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放射科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放射科大型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db4b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6.png)
放射科大型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科大型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所有大型设备的管理,包括CT、MRI、PET-CT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第三条医院放射科大型设备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四条医院放射科大型设备管理应注重设备的安全、质量和效益,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五条医院放射科大型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护和更新应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医院放射科大型设备管理应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料,包括设备备案、使用记录、维护维修记录等。
第二章设备采购第七条医院放射科大型设备采购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程序进行,经过严格的评估和比选。
第八条采购需求应根据诊疗需求和医院规模确定,需经过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的专业评估和意见。
第九条采购程序中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
第十条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保修期、售后服务等内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十一条采购设备应考虑设备的技术性能、稳定性、维护便捷性等因素,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设备安装和调试第十二条医院放射科大型设备安装和调试应由设备供应商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装和调试符合标准和要求。
第十三条安装和调试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和资质,具有丰富的安装和调试经验,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安装和调试程序中应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和标准程序进行,确保设备安装和调试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应认真排查设备的各项功能和参数,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安装和调试结束后,应进行设备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和参数符合标准和要求。
第十七条安装和调试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由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参与,确保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符合标准和要求。
放射科大型设备规章制度
![放射科大型设备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5d719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0.png)
放射科大型设备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放射科大型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放射科大型设备指放射科内使用的X射线、CT、核磁共振等设备。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放射科大型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购进、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
第二章设备购进与安装第四条放射科大型设备的购进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购进前需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并征得医院领导的批准。
第五条购进设备的安装需要由设备生产商或专业安装公司进行,所有安装工作需符合相关规定,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第六条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确保不会对医护人员和患者造成任何危害。
第三章设备使用管理第七条医院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放射科大型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第八条操作放射科大型设备的医务人员须持相关资格证书,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操作设备。
第九条在使用设备时,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第十条对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时间有限制,需经过医院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使用。
第四章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十一条放射科大型设备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过程中需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第十三条对设备进行年度大检修,必要时需检测设备的辐射安全性。
第五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四条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需立即停机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报告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对发生安全事故的设备需进行详细检测和维修,经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对于重大事故需进行详细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第六章备件管理第十七条放射科大型设备的备件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和入库管理。
第十八条对备件的存储需按照规定的温湿度条件进行保存,确保备件的质量不受损害。
第十九条在更换备件时需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保证备件更换的质量和安全。
医院放射科的规章制度
![医院放射科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3ee0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6.png)
医院放射科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医院放射科工作,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医院放射科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医院放射科应加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第五条医院放射科应保护医疗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第六条医院放射科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积极参与医院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院放射科应加强对辐射的防护,做好辐射监测和个人防护措施。
第八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演练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
第九条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尊重患者权益,积极为患者服务。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十条医院放射科应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开展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
第十一条放射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选择合适的放射学检查方法,确保诊断准确。
第十二条放射科技师应熟练掌握放射学设备的操作技能,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放射科护士应协助医师和技师进行检查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十四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第十五条放射科应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维护和检修。
第十六条放射科应建立病例管理制度,做好病例记录和资料归档工作。
第十七条放射科应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放射科应建立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辐射使用的安全。
第十九条放射科应建立放射设备安全监测机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第二十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辐射防护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放射科应建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二十二条医院放射科应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质控机制。
第二十三条医院放射科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放射科设备使用检测维护保养规章制度
![放射科设备使用检测维护保养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21f9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8.png)
放射科设备使用检测维护保养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放射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放射科设备包括:X射线机、CT机、核素治疗仪等辐射诊疗设备。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射科设备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四条放射科设备的使用、检测、维护、保养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证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2.规范操作: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预防为主:通过设备检查和维护,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4.责任落实: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第二章使用规定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从事放射科设备的操作工作。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严格掌握设备使用的技术参数、操作方法等。
第七条患者进入放射科前,操作人员应当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保持仪器的清洁,避免灰尘、液体等杂质进入设备。
第九条操作人员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维护人员报告。
第十条设备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关闭的操作流程进行关机。
第三章检测规定第十一条放射科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工作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检测应由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结果要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设备检测涉及到放射线安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辐射防护。
第十四条设备检测出现问题应及时修复,确保设备安全合格。
第四章维护保养第十五条设备维护和保养应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人员应具有相关的维修经验。
第十六条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第十八条设备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应及时完成,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章紧急处理第十九条设备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患者和自身安全。
第二十条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相关负责人,同时采取控制和修复措施。
放射科规章制度规定
![放射科规章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864e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8.png)
放射科规章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放射科工作、提高放射科管理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射科的管理工作。
放射科是医院医疗中的重要科室,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检查和治疗任务,具有辐射作用,要加强对辐射设备、放射工作者和患者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第三条放射科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推进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安全管理模式。
第四条放射科应当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提高辐射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放射设备管理第五条放射科应当建立健全放射设备台账,明确设备的品牌、型号、购进日期、安装位置、使用人员等信息,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保养。
第六条放射设备的购置、更新等工作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采购计划,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放射检查和治疗的要求。
第七条放射设备的人员操作必须由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的放射技师进行,操作前应当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放射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校准、清洁等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放射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应当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和报告,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和警示。
第三章放射工作者管理第十条放射科应当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制度,对放射工作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对放射工作者的健康保护。
第十一条放射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不得违反规定操作辐射设备。
第十二条放射工作者应当定期接受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确保工作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十三条放射工作者有健康问题或怀孕,应当及时向医院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和管理,确保本人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第四章患者安全管理第十四条放射科接诊患者应当详细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病史等,确保医疗安全,避免误检误诊。
放射科工作规章制度
![放射科工作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1b4a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5.png)
放射科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放射科工作秩序,提高影像诊断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放射科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医院各项规定,做到爱岗敬业,勤勉负责。
第四条放射科工作人员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不得从事与放射科工作无关的商业活动。
第五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严守医疗机密,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由医院放射科主任负责解释和执行,必要时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修订。
第二章放射设备操作规范第七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在操作放射设备时应具备相关资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八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做好放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九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质控,保证影像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条放射科工作人员操作放射设备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避免辐射伤害。
第十一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在操作放射设备时,应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设备周围清洁整洁。
第三章影像诊断规范第十二条放射科医师应具备正规放射科专业资质,熟练掌握影像诊断技术。
第十三条放射科医师在影像诊断过程中,应认真查看影像资料,做出准确诊断。
第十四条放射科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应遵循医学伦理准则,不得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辐射检查。
第十五条放射科医师应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交影像诊断报告,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十六条放射科医师应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第四章放射防护规定第十七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放射防护规定,做到辐射防护有序、全面、有效。
第十八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在接触放射源时应穿戴防护服,避免受到辐射伤害。
第二十条放射科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开启放射设备,避免误伤他人或自己。
第二十一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辐射监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放射科辐射防护与设备使用保养管理制度
![放射科辐射防护与设备使用保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3e9e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6.png)
放射科辐射防护与设备使用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放射科辐射防护和设备使用保养工作,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放射安全。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卫生法》和其他相关法规、政策。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的全部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放射技术人员、维护和修理人员等。
第三条术语解释1.放射科:指医院内特地从事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的科室。
2.辐射防护:指通过合理掌控和减少辐射量,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3.设备使用保养:指对放射科的相关设备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的工作。
第二章辐射防护管理第四条放射防护措施1.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应依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包含铅制防护衣、手套、眼镜等。
2.在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时,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确保辐射安全。
3.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辐射监测与评估1.放射科应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辐射监测,确保放射安全。
2.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
3.对放射工作区域和设备进行辐射防护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第六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放射科应订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流程。
2.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本领。
3.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并采取必需的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第三章设备使用保养管理第七条设备验收和登记1.放射科的设备购买后,应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2.对新购设备进行登记,并建立设备档案,包含设备型号、出厂日期、维护和修理记录等。
第八条设备定期维护保养1.对放射科的设备应依照厂家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记录维护保养情况。
2.对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设备的正确使用率。
第九条设备故障处理1.设备故障发生后,放射科应立刻通知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做好故障记录。
2.在设备维护和修理期间,应采取必需的措施确保病人的放射安全。
放射科操作规章制度
![放射科操作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ee6a6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6.png)
放射科操作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放射科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诊断效果,特制定本操作规章制度。
二、工作职责1. 放射科医生1.1 负责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
1.2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做出准确诊断。
1.3 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协助制订治疗方案。
1.4 保证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5 参加临床会诊,为患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2. 放射科技师2.1 负责操作放射检查设备,确保影像质量。
2.2 配合医生完成检查过程,确保患者安全。
2.3 定期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4 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3. 放射科护士3.1 协助医生完成检查,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3.2 负责接待患者,提供相关资料和说明。
3.3 定期清洁消毒设备,保持环境整洁。
3.4 参加日常会诊,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操作规范1. 放射科医生1.1 在临床医生的开单下进行检查,严格按照医嘱操作。
1.2 定期参加科室会议,及时交流和学习新知识。
1.3 对患者资料保密,不得擅自泄露。
2. 放射科技师2.1 熟练操作各种放射检查设备,保证影像质量。
2.2 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2.3 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持设备正常运行。
2.4 对放射防护有自我保护意识,保证个人安全。
3. 放射科护士3.1 熟悉检查流程,协助医生和技师完成检查。
3.2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服务。
3.3 对环境卫生及时进行清洁处理,保持整洁。
3.4 对患者隐私信息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四、安全措施1. 放射科医生、技师和护士都要定期接受放射防护培训,并佩戴防护用品。
2. 检查前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怀孕情况,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3. 对于患者年龄小、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操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放射科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对于无法确定是否安全的检查项目,需与临床医生进行讨论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放射科安全操作规范制度
![放射科安全操作规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315d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8.png)
放射科安全操作规范制度1. 前言放射科是医院紧要的医疗科室之一,承当着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的任务。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2. 放射科安全操作要求2.1 医疗设备的安全操作—全部医疗设备必需经过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医疗设备的使用必需符合相关操作手册和标准,严禁擅自拆卸、改装或维护和修理设备;—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需进行漏电保护和接地检查,确保设备与地之间电阻正常;—医疗设备的放射源必需妥当保管,严禁私自携带放射源进出科室;—医疗设备故障报修必需及时,保证设备快速恢复正常工作。
2.2 放射防护措施—全部医护人员必需依照规定佩戴防护设备,包含铅衣、铅帽、铅手套等;—放射科必需划定辐射区域,设置辐射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可读性;—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或放射诊断前,必需收集其放射剂量数据,订立合理的防护计划;—放射科必需定期进行辐射作业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和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本领。
2.3 放射废物管理—放射科必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放射性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包装、贮存和处理;—放射废物必需存放在专用容器中,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放射废物容器必需标明放射性标识,严禁随便开启或擅自处理;—放射废物的处理记录必需详实,包含废物名称、数量、处理单位等。
2.4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放射科必需订立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医务人员必需掌握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方法,保证应急处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放射事故发生后,必需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帮助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对放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必需依法依规办理,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 监督与管理3.1 放射科安全管理人员—医院将指派专人负责放射科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放射科安全管理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关培训。
3.2 内部监督与检查—医院将定期组织对放射科的安全操作进行内部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安全操作检查记录必需详实,包含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8886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4.png)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按放射科医疗器械型号、规格登记,专人保养。
二、科室对器械的资料保存完整,单独建档。
三、经培训完全掌握仪器功能后方可使用。
四、工作时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定期检查,了解仪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每天清洁卫生,保持室内、仪器洁净,无灰尘、无污染。
七、违反操作规程及设备管理制度规定而造成仪器损坏者,按规定进行赔偿。
八、非本机操作人员不许上机,违者对科室及有关人员进行罚款。
九、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遵纪守法。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二)一、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为了正确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更好的完成企业施工任务,特制定本制度。
(1)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机械。
(2)配备熟练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专门训练,方可上岗操作。
(3)特种作业人员(起重机械、起吊指挥、挂钩作业人员、电梯驾驶等)必须按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监察局的要求培训和考试,取得省、市安全生产监察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按归家规定的要求和期限进行审证。
(4)实习操作人员必须有实习证,在师傅的指挥下,才能操作机械设备。
(5)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设备。
(6)新购或改装的大型施工设备应有公司设备科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作,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都必须做标志、挂牌。
(7)经过打修理的设备,应该由有关部门验收发给使用证后方可使用。
(8)机械使用必须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岗位责任制。
(9)有单独机械操作者,改人员为机械使用负责人。
(10)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如塔吊、升降机),应任命一名为机长,其余为组员。
(11)班组共同使用的机械以及一些不宜固定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应将这类设备编为一组,任命一名为机组长,对机组内所有设备负责。
(12)机长及机组长是机组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本机组设备的所有活动。
放射科设备使用规章制度
![放射科设备使用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4810f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7.png)
放射科设备使用规章制度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使用制度为保证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正确、安全使用,制定以下使用制度:1.在使用前,必须详细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
2.在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和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带病使用。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机器安全运行和被检者的人身安全。
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使用过程中,要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草率从事。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
5.对于新上岗的医技人员、进修和实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
只有经技师长考核合格后,才能上机操作。
6.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
7.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8.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并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
9.病人检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
10.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为确保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以下定期检测制度:1.对于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的医学影像设备,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并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
检测机构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4.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5.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为确保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对公众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准则,制定以下监测制度:1.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对公众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设备使用制度
1. 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
2. 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
带病使用。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
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 使用过程中要求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
率从事。
发现问题立即停止。
5. 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
训,由技师长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6. 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
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
7. 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8. 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
关闭电源,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
9. 病人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
洁。
10. 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制定本科室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
1、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医学影像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4、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5、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规定,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对公众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3、对涉及到影像质量的放射诊疗设备的稳定性检测、状态
检测按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以保证诊断质量。
4、检测记录、结果及检测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5.对本院不能检测的指标,应委托有资质的上一级业务部
门进行检测。
影像设备、场所定期检测制度与落实措施
一、在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人体与机器的安全,必须
有两人在场。
二、每天早晨上班时先巡查每台机器情况,若有问题及时
维修。
平时坚守工作岗位,机器有故障,随叫随到,在允许的
情况下,尽快修复,使之正常运转。
三、定期维修,调试设备主要参数,使用达到最佳状态。
四、使用者必须熟练掌握机器的使用程序,精心操作。
五、工作中如机器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作好记录,报告维修人员。
六、每天工作结束后,打扫机器卫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每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
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
参数(KV、M A、MAS)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定期对CT行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
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
若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
切断电源,请机修人员检验、维修。
4、使用X线机和CT前,必须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
每
日工作结束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制度
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技术组长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
2、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
3、保持机房内干燥整洁,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4、保持机器清洁,及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必须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
5、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常规小保养,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
主要为机器清洁、安全装置、运转部件检查保养。
6、每季度进行一次机器的全面检查和调整。
内容包括:机械电器部件牢固、运行准确性;平衡悬吊装置的安全;电缆电线的完好;保护地线接触良好;显示数据准确性等。
保持机器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7、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记录故障现象以便维修。
放射科诊疗设备维护小组及职责为确保X光机正常运行,特成立喜德县医院放射科设备维护保养小组:
组长:
成员:
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组长负责,孙布呷、吕林、郭朋负责平常维护、保养。
2、在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人体与机器的安全,必须有两人在场。
3、每天早晨上班时先巡查每台机器情况,若有问题及时维修。
每天工作结束后,打扫机器卫生,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4、平时坚守工作岗位,机器有故障,随叫随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修复,使之正常运转。
5、每季度进行维护保养一次,调试设备主要参数,使用达到最佳状态。
数字化X 光机日常使用维护规程
一. DR 仪器注意事项
1. 探测器亮红灯时,请立即关机,然后联系厂家;
2. 若工作站软件出现不能关闭,可能是提前关闭硬件所致,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中进行关闭,多次关闭不行时,请重启电脑;
3. 拍片时尽量缩窗,腰椎侧位时,请让病人左手靠近探测器(即病人面向立柱);
4. 请不要更改系统时间!如果更改会导致系统无法使用,对此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5. 更改工作站软件设置后,请重新登陆,保证更改生效。
二、D R操作注意事项
1. 只有拍胸片距离为 1.8 米,其余部位均为 1 米;
2. 拍腰椎、腹部、骨盆、胸椎时需要加滤线杉;其余部位均不
需要加滤线杉;
3. 拍片时注意缩窗;
4. 每天早上值班人员需打扫卫生,开机进入拍片状态;
5. 仪器每天中午下班需要关机,下午上班后再开机;
6. 晚班时间有病人时再开机,没有病人时请将整个DR系统关闭;
7. DR 系统工作站电脑禁止插U 盘和可移动存储设备,否则造
成的数据丢失
8. 严格按照开关机操作流程操作。
三、D R开关机流程
1. 打开电器柜控制开关;
2. 曝光操作台开机;
3. 打开UPS电源开关;
4. 打开控制台工作站电脑;
5. 进入软件,平时禁止使用工作站电脑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
6. 关机顺序与上顺序相反。
四、D R软件操作流程
1. 点击桌面软件标志,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确认后进入软件页面;
2. 点击“病人登记”,输入病人ID 号,姓名,性别,年龄后,点击确认按钮,自动进入采集页面;
3. 选择拍摄部位、体位及病人体型;
4. 按照电脑提示的KV、M S值为参考,在操作台上选择合适的KV、MS值;
5. 确认病人摆位正确到位的情况下,按曝光开关一档,待控制面板黄灯显示后,直接将曝光手闸按到底曝光后松开,等待图像出
现;
6. 按照实际需要裁剪合适大小的图像,点击右上角标记按钮,
选择合适的标记符号,点击确认图像;
7. 点击报告按钮,根据实际影像书写诊断报告;
8. 点击胶片打印按钮,选择合适窗格和胶片尺寸,点击照相按钮,即可打印胶片;
9. 下一个病人按上述方法2-8 重复进行。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