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传统文化教学教案优秀8篇
![传统文化教学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97650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a.png)
传统文化教学教案优秀8篇中班传统文化社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
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仪态端庄,先客后主等。
4、体验泡茶,品茶的快乐。
【活动准备】茶具,各种茶叶,茶袋,VCD短篇,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种各样的茶袋。
师:“请小朋友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幼:“淡淡的清香。
”师:“现在请小朋打开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茶叶,你认识吗?”师:“如果你不认识没有关系,现在去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们。
”播放幻灯片。
请小朋友再次观察茶叶,你认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吗?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碧螺春,梅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毛尖,蓝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龙井,绿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普洱茶,黄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铁观音。
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饮茶是最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师:“现在我请小朋友在录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师:“对,中国是第一个开始饮茶的国家,我们把饮茶看作是优雅,美的享受。
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的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
你们作为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感觉啊?”幼:“开心,自豪,高兴。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喝过茶吗?好喝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喝茶吗?喝茶有哪些好处?”“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还有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四、茶艺。
师:“茶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你们现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幼:“想”师:“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泡制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
”教师示范茶艺表演,请幼儿观赏。
在茶艺表演中渗透文明礼仪,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绍茶具名称。
2、温杯。
3、泡茶。
4、品茶。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传统文化教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传统文化教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4f1d0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4.png)
传统文化教案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优秀4篇)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下面这4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实验学校赵建玲教学目标: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过程:一、再现生活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师:没错!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中国,你会怎么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许多传统佳节的国家……师:孩子们,你们说的没错,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它和外国有着太多不同。
孩子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知多少呢?生:我知道我国的传统佳节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生:我国的京剧、越剧、豫剧…… 等就是我们的戏曲文化。
生:我妈妈蒸的花馍、扎的花鞋垫也是一种民间文化。
……二、描述生活师:你们说的没错,哪你们都知道我国每年都在几月过什么节?生:每年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过元宵节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师:我编了一首对儿歌,你们也一起来想吧!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节?生:正月一日是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
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非常棒!那你们知道怎么过这些节吗?生:……师补充: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守夜、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高、炸米果、饮菊花酒。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课堂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75c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e.png)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 能够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4. 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音乐、戏曲、书法等;3. 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4.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图片,如古代建筑、传统节日、传统乐器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Step 2 知识讲解1. 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厚性;2. 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礼仪、音乐、戏曲、书法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3. 分类讲解每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意义,如礼仪的作用、音乐的表达方式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Step 3 案例分析1. 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案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书法的艺术价值等;2. 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悟。
Step 4 活动设计1.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描写传统文化场景的诗歌、演唱传统歌曲、观看传统舞蹈等;2. 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 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2. 设计小组或个人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和体会;3.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12e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4.png)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优秀推荐第一章: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述1.1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多元一体1.2 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讨论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欣赏2.1 中国画艺术欣赏介绍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中国画的技法、题材和表现手法2.2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分类及特点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理解其文化内涵第三章: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3.1 春节(农历新年)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探讨春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3.2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分析中秋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4.1 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讨论儒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和现代价值4.2 道家思想介绍道家思想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探讨道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阅读5.1 《论语》简介《论语》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分析《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和教育观念5.2 《红楼梦》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情节探讨《红楼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第六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6.1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解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木结构、砖石结构等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对称性、层次感、翘角飞檐等6.2 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象征意义:如龙、凤、狮子等图案的象征意义讨论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7.1 掌握中国传统饮食的基本特点介绍中国传统饮食的分类:主食、副食、小吃等分析中国传统饮食的烹饪技法:炖、炒、蒸、煮等7.2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探讨中国传统饮食中的文化象征:如圆桌、餐具的使用等讨论中国传统饮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第八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8.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服装、鞋帽、配饰等分析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风格:如汉服、旗袍等8.2 探索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讨论中国传统服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地位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第九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9.1 掌握中国传统礼仪的基本内容介绍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中国传统礼仪的分类:日常礼仪、节庆礼仪、丧葬礼仪等9.2 探讨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讨论中国传统礼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中国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第十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10.1 了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分类和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分类:节日民俗、婚丧民俗、生育民俗等10.2 探索中国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讨论中国传统民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述:重点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多元一体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案七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5aa3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1.png)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案七篇中华传统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1)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
(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
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
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
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7a77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5.png)
传统文化教案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体会剪纸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掌握剪纸的剪刻方法,会灵活选择方法创作剪纸作品。
二、重点难点: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体会剪纸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掌握剪纸的剪刻方法,会灵活选择方法创作剪纸作品。
三、课前准备:课件、剪纸,剪刀,纸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师生互动过程:一、聆听美的枕声1、检查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2、播放歌曲《新年好》。
加强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创设一种过年的气氛。
导入新课二、回想美的画面1、牵引:优美的歌声,强烈的节奏,我们眼前又浮现了过春节的情形。
2、显示:课件显示过春节的一组镜头。
(镜头特写:礼花、灯笼、剪纸、对联、舞狮……)3、设问:劳动人民在过春节的时候都有些什么习俗?4、评论:过春节时为什么要贴剪纸?5、:贴剪纸能把节日装扮得更加喜庆,它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讴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课题:剪纸通过播放录像,渗透民间美术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通过回想熟悉的画面,强化学生艺术体验,让学生感悟到美术的语言魅力和特点。
教学新课三、感受美的艺术1、简介剪纸。
课件边显示剪纸作品,边解说,并配以古乐曲《流水》,使学生感受到古代艺术之美。
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晋时就己形成。
剪纸艺术是真正的劳动群众的艺术,创作者大都是农民和农村妇女,题材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如丰硕的果实、田园生活、花鸟虫鱼等。
它是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赞美、对人们的祝福、对未来的向往。
劳动人民凭着简单的一把剪刀或一把刻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生动活泼极富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形象。
正如郭沫若所说:"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这确是对民间剪纸艺术最恰当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a8605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6.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2、活动开始: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
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2590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6.png)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教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能够分析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4.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1. 听课与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尊重长辈、重视家庭、注重礼仪等。
4. 思考:让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如促进社会和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等。
5. 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6. 总结: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传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2. 学生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成果评价。
七、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或文化古迹,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鼓励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材的创作,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教案(6篇)
![传统文化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5fbc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1.png)
传统文化教案(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6篇《传统文化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传统文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宋玉这个人。
2.增强同学们为人处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于文章的把握教学课时:1课时1、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
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
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
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2、朝代所属文学时期:先秦文学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原文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①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夫蕃篱之②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③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
夫尺泽之鲵④,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
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注解:①鲲:古代传说中的大鱼②鷃:小鸟③鬐:鱼的背脊④鲵:小鱼译文: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7篇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e993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4.png)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7篇中班传统文化社会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品尝年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2、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3、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二、活动准备1、年糕、牙签若干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年糕)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幼儿这是年糕)这是年糕,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2、介绍为什么要吃年糕?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长辈的?4、幼儿对长辈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年糕,感觉年糕香、甜、糯。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年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年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年糕,你知道年糕是用什么做的吗?年糕是什么味道的?小结:年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年糕。
1、年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2、老师示范做年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年糕。
(四)结束小朋友,年糕做好了,我们等会儿把它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好吗?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
2、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12生肖的轮回及12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1、幼儿已认识时钟2、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3、课件十二生肖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小小马儿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滴答滴答走不停,提醒人们记时间。
(时钟)点击课件:小朋友猜的真对,小朋友猜一猜钟面上有多少数字?二、了解十二生肖、理解其意义。
1、欣赏十二生肖的动物老师还带来了十二种动物,看看有哪些动物?点击课件十二生肖2、根据生肖钟理解十二生肖点击课件生肖钟老师要把这些动物变到钟里面。
变变变。
小动物变到钟里面了吗?(1) 请幼儿说出钟面上有多少种动物。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758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e.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案例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和经典语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代表作品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代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或欣赏活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创作展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家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著作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和影响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著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五章:中国传统节日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中国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案例和习俗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第六章:中国传统民俗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民俗的形式和代表项目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民俗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形式和代表项目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代表项目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民俗的实际体验活动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民俗的问题第七章:中国传统建筑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代表作品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代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并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中国传统建筑并进行观察和记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问题第八章:中国传统思想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思想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阅读法: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著作并进行分析讨论法: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影响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问题阅读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著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九章:中国传统艺术(续)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其它形式和代表作品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9.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其它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讲解中国传统艺术代表作品的背景、艺术特色和影响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在代表作品中的体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其他形式和代表作品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视频资料或实物并进行分析实践法: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或创作活动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问题创作展示: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成果第十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创新重点解析本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文学、艺术、哲学、节日、民俗、建筑、思想等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15篇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9e2d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2.png)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15篇传统文化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单姓、复姓及百家姓的含义。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姓氏的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3、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萌发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几姓氏卡片、教师姓名卡片,《百家姓》音乐、水彩笔。
2、伟人、科学家、运动员等名人的图片,《我爱你中国》。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姓氏,激发幼儿对姓氏的兴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儿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
提问:老师姓什么?名字中的哪个字是老师的姓?(2)出示幼儿姓氏卡片,让幼儿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读一读自己的姓。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含义。
(1)点数黑板上的姓氏并与幼儿人数作比较,引导幼儿发现有人同姓。
提问:数一数黑板上有多少个姓?姓x的小朋友有几个?小结:一般来说,家中的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妺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导幼儿讨论: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小结:传说很久以前,中国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3.引导幼儿找一找不同的姓,进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义。
(1)请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教师将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写在白板上,请幼儿点数姓氏数量。
(2)播放《百家姓》音乐,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4页,读一读《百家姓》中的前20个姓。
提问:姓氏会传下去吗?传给谁?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姓?小结:《百家姓》里记载了500多个姓氏。
我们的姓氏会传给子孙。
4.了解单姓、复姓。
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国名人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2)结合司马光的照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的是复姓。
(3)请幼儿说说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篇2】教学意图: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35c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a.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1.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1.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程1.3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2.1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价值观念2.2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忠诚、友情等道德观念2.3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包容、创新等精神品质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3.1 学习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贡献3.2 了解文学巨匠如李白、杜甫、苏轼等的作品和影响3.3 掌握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如张衡、毕昇、祖冲之等的成就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4.1 学习《论语》、《道德经》、《庄子》等古代哲学著作的基本思想4.2 掌握《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魅力4.3 了解《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的理论和价值第五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5.1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技巧5.2 掌握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的历史和流派5.3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第六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6.1 分析中国各地的文化特色,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6.2 探讨地域文化与历史、地理、民俗的关系6.3 了解各地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故宫、秦始皇陵、丽江古城等第七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7.1 学习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方式,如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术传承等7.2 掌握近年来我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等7.3 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国学教育、传统文化课程等第八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8.1 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如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8.2 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如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等8.3 了解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产业的兴起等第九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9.1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历程,如丝绸之路、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战略等9.2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设立、中华美食、武术等的国际传播等9.3 探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国际文化节、文化交流团组等第十章: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1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文化自信10.2 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如学习书法、绘画、传统乐器等10.3 探讨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方式,如加入国学社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第十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与习俗11.1 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11.2 探讨中国传统习俗的内涵和作用,如拜年、吃团圆饭、赛龙舟等11.3 了解中国传统节气和农事活动的关系,如立春、夏至、冬至等第十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12.1 研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如饮食的五味、烹饪技艺、餐桌礼仪等12.2 探讨中国传统食材的选用和搭配,如中药食材、素食文化等12.3 分析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对现代健康生活的启示,如早餐的重要性、饮食的均衡等第十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服饰与审美13.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如汉服、旗袍、戏服等13.2 探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内涵,如对称美、意境美、曲线美等13.3 分析中国传统审美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如传统图案的现代设计、传统美学的创新等第十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筑与空间艺术14.1 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分类,如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等14.2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理念,如天人合一、借景生情等14.3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和应用,如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融合等第十五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15.1 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如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等15.2 探讨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等15.3 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核心价值、代表人物、经典著作、艺术表现形式、地域特色、传承与弘扬、当代社会、国际传播以及青少年传承等方面展开。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20篇大班优秀7篇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20篇大班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f0af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0.png)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教案20篇大班优秀7篇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教案篇一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一。
爱国、气节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
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
奋发、立志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
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517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9.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一、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
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危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教案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案,以启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准则;3.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4.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千年古韵—诗词歌赋1. 指导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传统文学形式;2. 学习并分析经典传统文化作品,如《离骚》、《红楼梦》等;3. 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诗词作品。
第二课华夏传统美食1. 分享中华传统美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 学习中华传统美食的烹饪方法和食材搭配;3. 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传统美食,如饺子、月饼等。
第三课古今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1. 分析现代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2. 探索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如电影、音乐等;3. 引导学生创作具有现代元素的传统文化作品。
第四课中华传统节日1.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学习并体验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节等;3. 讨论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第五课传统艺术体验1. 邀请专业老师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如京剧、书法等;2. 学习传统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传统艺术表演并进行互动交流。
四、教学方法1. 组织课堂讲述与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3. 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造力发挥;3. 参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维拓展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导读》等;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3. 实验工具:烹饪器具、传统艺术用具等。
优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7篇
![优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6e99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b.png)
优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7篇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篇1我喜欢的民族服饰教学目标: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教学准备: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活动过程:一、欣赏民族服饰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
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
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373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6.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教案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国古代诗词、书法、绘画、传统音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精华;2. 学习古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0分钟):- 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儒家的仁爱、孝道、礼义、诚信等;- 分别举例说明这些价值观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的体现。
3. 学习古代诗词(15分钟):- 分享中国古代著名的诗词作品,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静夜思》等;- 逐一解读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和核心情感。
4. 学习书法与绘画(15分钟):- 给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吴道子的《酒令图》等;- 简单介绍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
5. 学习传统音乐(15分钟):- 播放传统音乐的录音,如古筝、古琴、二胡等;-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6. 总结(5分钟):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课堂演讲法:通过讲解,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有直观的感知和理解。
3. 音频播放法:通过播放传统音乐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元素和情感表达。
4.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发言和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测验评价:设置简单的选择题、判断题或问答题,测试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教案(7篇)
![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6b0f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d.png)
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教案(7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民间小吃的名称以及制作方法。
2、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尝试用团圆、捏、搓等制作技能制作民间小吃。
3、通过品尝,感受民间小吃的美味,体验与哥哥姐姐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糖葫芦制作材料:山揸、蜂蜜。
2、汤团制作材料:米粉、芝麻。
3、油条制作材料:面粉、发酵粉。
4、芝麻球制作材料:面粉、芝麻。
5、其它:电磁炉、电饭煲、油、糖、一次性台布。
活动过程一、欣赏民间小吃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你吃过哪些民间小吃?”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并欣赏图片。
3、听哥哥姐姐介绍集中民间小吃的由来。
二、请爷爷奶奶介绍各种民间小吃的制作材料以及方法。
三、幼儿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和帮助下参与民间小吃制作活动。
1、幼儿分区域进行制作。
2、教师各区域指导重点。
糖葫芦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串山揸的技能。
汤团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团圆的技能。
油条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搓长条的技能。
芝麻球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滚芝麻的技能。
四、共同品尝民间小吃。
乡土教育:民间艺术、民间游戏、民间特产搬上了舞台。
有“印板糕”、“剪纸”“打年糕”“西瓜灯十八韵”等民间制作,有“棉花糖”、“冰糖葫芦”、“爆米花”等民间物品的品尝,有“拔河”、“捏泥人”、“穿项链”、“搓稻草”、“印染”、“唱戏曲”等民间游戏的游玩,还有特产品尝店和名胜、名人介绍屋等观看,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家长们带着孩子重温了儿时的游戏,跳竹竿、走高跷、丢手绢,一起品尝年糕的滋味,粽子的醇香,穿上环保时装走走模特秀,欣赏爷爷奶奶们的戏曲表演。
笑容写在孩子们的脸上,回忆荡漾在家长的心中,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到真实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案【篇2】教学目的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3、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最新4篇】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2e9a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0.png)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最新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最新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1班、90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笔记1授课教师:秦云山901班授课时间:每周五第五节(双周)903班:每周五第二节(双周)
2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意义:经过两年中华传统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了解,对祖国的文化表产生了较浓郁的兴趣,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青少年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3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等;
4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5中华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6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佛教为天竺所传,但如今中国境亦称华夏文明。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7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在黄河流域产生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
8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904班、906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授课教师:孙永健904班授课时间:每周五第四节(双周)906班:每周四第五节(双周)
2开设课程的意义:经过两年中华传统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了解,对祖国的文化表产生了较浓郁的兴趣,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青少年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3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等;;
4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5中华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6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佛教为天竺所传,但如今中国境亦称华夏文明。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7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在黄河流域产生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
8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902班、905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授课教师:哈淑清902班授课时间:每周每周二第七节(双周)905班:每周每周四第七节(双周)
2开设课程的意义:经过两年中华传统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了解,对祖国的文化表产生了较浓郁的兴趣,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青少年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3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等;
4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5中华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6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佛教为天竺所传,但如今中国境亦称华夏文明。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7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在黄河流域产生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
8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