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名词解释全集_副本

合集下载

2009《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参考资料要点

2009《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参考资料要点

张应力7、逆掩断层与冲断层:逆掩断层指断层面倾角小于冲断层指高角度的(倾角大于8、地堑地垒45度的逆断层。

45度)的逆断层。

9、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的断层组合曾发生垂直运动和水2009《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参考资料名词解释5*3=15分1、矿物:天然形成的屋脊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相对均一、固定。

一般为结晶体,少数为非晶体(胶体)。

2、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3、层理构造: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层状构造。

4、片理构造:指岩石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性的构造。

5、矿床:指可开采有用矿物的富集体。

6、变形椭球体:压、张、剪应力中的一种可使圆(球体)变为椭圆(椭球体)。

a、沿断层两盘的位移是由于洋脊的继续扩张,运动方向与洋脊错开的方向相反,而一过洋脊轴,两盘位移方向如错即改为同向以至同步。

b在断裂持续发展时,两盘位移增加,被错开的洋脊之间的距离不一定增加,可以保持不变。

岸的增加快一些,因 岸,构成两个横向环呈微微下凹形,两岸部分12、 双向环流:1) 底部汇合型:浅水时,平直河道河床中部的水量比靠近两 此浅水期河床横向水面呈上凸形,表层水流从河床中部流向两 流系统2) 底部辐散型:枯水时,平直河段河床中部流速较大,水面 表层水流流向河床中部,构成表层汇聚,构成底部辐散型环流13、 河漫滩:河漫滩是在河流洪水期被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平坦 14、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堆积(推移质),代表河床发育早期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悬移质)堆积,表示河床发育的晚期堆 积。

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河流沉积分为河床相和河漫滩相两大相,前者由河床水流形成,因水流动力较 强,其沉积颗粒一般较粗,从主流带向两侧,颗粒由粗变细。

河床不断摆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河漫滩,因滩 面上水深很小,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粗颗粒物质(细砂、粉砂、粘土等细粒物)沉积下来,形成河漫滩相沉积,覆 盖在粗颗粒河床沉积之上的河漫滩相沉积与河床相沉积在垂直剖面上形成了下粗上细的特殊结构,即二元结构15、 风沙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所发生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16、 羊背石: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名词总汇(一)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3.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4.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

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7.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8.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9.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

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

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10.断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

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11.火山喷发: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

矿物的名词解释

矿物的名词解释

矿物的名词解释矿物,广义上是指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的固态物质。

它们是地球大自然中独特的财富,拥有丰富的资源与应用价值。

矿物不仅在经济上对人类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矿物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变化。

在地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矿物以各种方式形成,如晶化、结晶、沉淀和凝胶等。

由于地质环境、元素组成和结晶条件不同,矿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经发现并描述的矿物超过4000种。

矿物的命名多依据其成分、结构和形态特征而定,旨在准确地描述其性质和构成。

以硅酸盐矿物为例,它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类别,其中包括石英、长石、雄黄石和方解石等。

这些石英、长石等矿物一般根据它们的晶体形态和化学成分而得名。

比如石英以其硬度高、颜色多样和结晶形态独特等特点而命名,长石则以其富含长石矿物组份而得名。

虽然矿物的命名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和科学知识。

研究矿物的学科被称为矿物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对矿物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还可以解读气候变迁、生物演化和环境变化等自然现象。

矿物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工业生产中,矿物是各种材料的基础。

例如金属矿物如铁矿石、铝矾土等,是制造钢铁、铝材等金属制品的原材料;非金属矿物如石灰石、蛇纹石等,则是制造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在能源开发中,煤炭、油页岩、天然气等矿物资源是现代能源的重要来源。

此外,宝石矿物如钻石、翡翠等被广泛应用于珠宝制作和首饰设计。

除了经济价值,矿物还扮演着文化和历史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各种矿物的色彩和纹理使之成为室内装饰的理想选择,各种大理石和花岗岩等自然石材常被用于建筑和雕塑中。

此外,矿物的美丽和稀有性还赋予了其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比如,世界闻名的克伦肖夫斯基矿石是俄罗斯的国宝,以其独特的蓝色和闪光特点,被视为权力和奢华的象征。

矿物名词解释

矿物名词解释

矿物名词解释矿物是指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和特定结构的无机固态物质。

矿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造单位,是岩石和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矿物是由一个或多个化学元素组成,其化学成分确定了矿物的性质和特征。

同时,矿物也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其结晶状态使其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硬度、光泽等。

在地球的地壳中,有数千种矿物已经被确认和分类。

矿物通常被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卤化物矿物、磷酸盐矿物、硝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等多个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矿物名称及其解释:1. 石英(Quartz):石英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石英晶体呈六角形柱状,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透明度,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和电子工业。

2. 长石(Feldspar):长石是一类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是含钠、钾的铝硅酸盐。

长石在地壳中广泛分布,是岩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

长石的颜色多样,包括白色、粉色、灰色等。

3. 方铜矿(Chalcopyrite):方铜矿是一种含有铜、铁、硫等元素的硫化物矿物。

方铜矿常见于铜矿床中,是铜的主要矿石之一。

其呈黄铜色,常用于制造铜制品和导电材料。

4. 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是一种含有铁的氧化物矿物。

赤铁矿的颜色通常为红色,有别于黑色的磁铁矿。

赤铁矿是铁的重要矿石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

5. 方解石(Calcite):方解石是一种含有钙、碳、氧等元素的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晶体呈六角形柱状,具有良好的晶体光学性质,在宝石和建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金红石(Cinnabar):金红石是含有汞的硫化物矿物。

其颜色为鲜艳的红色,被用作颜料和宝石。

7. 盐(Halite):盐是一种含有氯和钠的卤化物矿物。

盐的晶体呈立方体状,可溶于水,在食用盐和化学工业中有重要应用。

8. 石膏(Gypsum):石膏是一种含有硫和钙的硫酸盐矿物。

石膏常见于沉积岩中,可以用于建筑材料和艺术品制作。

矿物名词解释全集 - 副本

矿物名词解释全集 - 副本

矿物学结晶学:crystallography 研究晶体的生成和变化,外表形态的几何性质,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相互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要包括晶体生成学、几何晶体学、晶体结构学、晶体化学、晶体物理学及数学晶体学等分支。

它们阐明晶体各个方面的性质和规律,并可用以指导对晶体的利用和人工培养。

晶体crystal 由结晶质构成的物体,即内部的原子或离子有规律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因而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一切晶体都有自发地成长为几何多面体外形的固有特性;但许多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因而最终并不一定表现出几何多面体的规则外型。

晶体的分布极其广泛,绝大部分的固体矿物都是晶体,土壤主要由粘土矿物的细小晶粒组成。

此外,从各种金属、合金、陶瓷、水泥制品到白糖、食盐、青霉素等绝大多数的固态化合物,一直到组成生命有机体的某些物质,如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也都是晶体。

晶体的大小相差很大,可以从小于1微米(10-3毫米)到几十米。

有时,晶体一词仅指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型的晶体,即结晶多面体;而将不具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

结晶作用crystallization 指形成晶体的作用,即原来不结晶的物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组成浓度)下转变为结晶质的作用。

物质结晶的方式有:(1)由气体结晶,如火山口硫蒸气冷凝直接形成硫磺晶体;(2)从液体中结晶出石盐,硼砂等晶体,岩浆熔融体因过冷却而结晶出长石、石英、云母等晶体;(3)由故态的非晶质的火山玻璃经过晶化而形成结晶质的石髓。

重结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 这一术语用法不一。

在结晶学中可有两种含义:(1)已形成的晶体,由于所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部分地熔融或溶解而转入母液,然后又重新成长的作用。

(2) 已形成的晶体,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再次成长,而使结晶颗粒由细变粗的作用,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时,方解石晶粒的变粗。

矿物学

矿物学
6.简要论述矿物中的水及其在矿物晶格中的作用?
答:根据矿物中水的存在及其在晶体结构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参加晶格,与晶体结构无关的,统称为吸附水;另一类是参与晶格或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的,包括结构水,结晶水,沸石水和层间水。(1)吸附水:以中性的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参与矿物晶格,而是被机械的吸附于矿物颗粒的表面或缝隙中,因而不属于矿物的固有成分,不写入化学式。(2)结晶水:以中性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参与矿物晶格,由固定的配位位置,其含量固定,与矿物中其他组分的含量成简单的比例关系。(3)介于结晶水与吸附水之间的一种水,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存在,沸石水在结构占据确定的位置含量有一上限值,上限值为矿物中其他组分遵守定比定律。(4)层间水:介于结晶水与吸附水之间的一种水,以中性水分子存在,存在于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中的结构层之间。(5)结构水:以离子的形式等与矿物晶格的水,也在矿物晶格中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并有确定的含量比。
21硬锰矿:灰黑至黑色,条痕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土状者光泽暗淡,不透明
22黄玉:无色或呈淡黄、黄褐、淡蓝、淡红、淡绿等色,透明,玻璃光泽,一组解理完全
23顽火辉石:无色、黄色至灰褐色,玻璃光泽,一组完全解理
24霞石:无色、白色、或灰白色,有时微带浅绿、浅黄、浅红、浅褐、蓝灰等色调,透明,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两组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
8黄铁矿;浅黄铜黄色,表面带黄褐锖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性脆,断口参差状。
9毒砂;锡白色,条痕灰黑,金属光泽,不透明,性脆,两组不完全解理,锤击之发蒜臭味,灼烧后具磁性
10赤铜矿:暗红色,条痕褐红,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薄片微透明,性脆,一组布完全解理
11锡石:纯净的锡石几乎无色,很少见,一般为黄棕色至深棕色,条痕白色至淡黄色,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性脆,一组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矿物:矿物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岩石:地壳的主要成分,是构成地壳的基本单元,他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连续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承中承受水压力的地下水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翼岩层相向倾斜,核部岩层时化较新,两翼岩层依次变老并对称分部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翼岩层相向倾斜,核部岩层时化较老,两翼岩层依次变新并对称分部附加应力:是当外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增加的应力。

主动应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减少,当当挡土墙后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被移动并被带出土体形成的贯通的渗流管道变质岩类型:岩麻岩,云母岩,绿泥岩,大理岩,石英,滑石,千移岩填空1,三大类岩石是指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2,地质年代划分为中生代,古生代,元古带,太古代3,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堆积式滑坡,混合式滑坡4,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拓宽河床的作用叫侵蚀5,褶曲可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6,根据两盘相对位移情况可分为正断层,逆段断层,平移断层7,河流阶地的主要类型堆积阶地,沉积阶地,基座阶地8,风化可分为物理分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9,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10,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微风化,弱风化11,库区的主地质工程问题沉积,渗漏,侵蚀,库岸12,三种土压力的关系主动压力,静止,被动压力13库伦所提出的抗剪强度表达式ϕσtan .+=C T f。

矿物、矿石和岩石的基本知识大全

矿物、矿石和岩石的基本知识大全
• 鲕状集合体鲕状集合体: >50%球粒的 直径<2mm,形状、大小如鱼卵。
• 豆状集合体豆状: 球粒大小似豌豆, 直径一般为几mm 。
• 4)钟乳状集合体:
• 在岩石的洞穴或裂隙中,由真溶液 蒸发或胶体凝聚,在同一基底
上 向外逐层堆积而成。
钟乳状:
返回
• 特征:
• ① 外形呈圆锥形、圆柱形、圆丘形、
• 某些不透明矿物的表面氧化薄
膜引起反射光的干涉作用而使矿 物表面呈现斑驳陆离的彩色。
• ② 晕色:
• 某些透明矿物内部一系列平行密集
的解理面或裂隙面对光连续反射,
引起光的干涉,从而使矿物表面常出现
如同水面上的油膜所形成的彩虹般 的色带。
• ③变彩变彩:
• 某些透明矿物,因内部存在 许多厚度与可见光波长相当的 微细叶片状或层状结构,引起 光的衍射、干涉作用,导致其 不均匀分布的各种颜色会随 观察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换。
气液包裹体等所引起的颜色。
• 注意:
• 少数矿物因晶格缺陷(如色心)
而引起。大部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 化合物的呈色主要与色心(最常见F心)
有关。如萤石的紫色等。
• 3)假色:

由物理光学效应所引起的颜色,
是自然光照射在矿物表面或进入到
矿物内部所产生的干涉、衍射、散射
等而引起的颜色。
• ① 锖色:
• 三、矿物的透明度
• 透明度:
•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据矿物碎片刃边的透光程度,配合矿物 的条痕,矿物的透明度分三级:
1)透明:
能透过绝大部分光,条痕为无色、白色 或浅色。
2)半透明:
可允许部分光透过,条痕呈红、褐等各 种彩色。
3)不透明: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地 壳)【圣才出品】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地 壳)【圣才出品】

第2章地壳一、名词解释1.矿物[中科院2015年研]答: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大部分矿物为晶质固体,亦有少数呈液态和气态。

自然界中单质矿物为数极少,而化合物构成的矿物则占绝大多数。

晶质矿物因化学成分不同,结晶构造及几何形态也不同,但成分相同的物质因形成环境有别也可有不同的结晶构造与外形。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2.滴石和流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研]答:滴石是由洞中滴水形成的碳酸钙沉积,滴石可形成各种形态,其具有代表性的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流石是由洞内流水,包括间歇性流水,所形成的方解石以及其他矿物沉积,由于基底形态、水流状态不同,可形成各种形态,具代表性的有边石、石幔、石旗、钙板等。

3.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研]答: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是矿物光学性质的一部分,是矿物的特征,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光泽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三类,后者又分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与松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一般划分为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三级。

4.变质岩[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

该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一般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两大类。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它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建筑、钻探、掘进等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各种矿产资源赋存的载体。

5.变质作用[中科院地理所2007年研]答: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

工程地质学_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_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2.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称为矿物。

3.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4.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有1.全晶质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

5.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

分为1.块状构造,2.流纹状构造,3.气孔状构造,4.杏仁状构造6.绝对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7.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不能说明形成的年代。

地质工作中,一般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8.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行迹,称为地质构造。

9.褶皱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10.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11.残积土:是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

12.坡积土:是经雨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涮,剥蚀,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

13.洪积土: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土体。

14.冲积土:由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而成的土体。

15.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是第四纪后期于沿海地区的滨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和溺谷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和冲积洪积沼泽相等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性土。

16.红粘土:是指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碳酸盐类岩石及其间杂的其他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

超详细资源加工学名词解释(精华版)

超详细资源加工学名词解释(精华版)

1. 矿物(Mineral ):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结晶态的自然化合物或单质,具有匀称且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它们在肯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畴内稳固,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2. 准矿物(Mineraloid )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非结晶态的自然化合物或单质;3. 工艺矿物:在试验室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研制和生产而形成的结晶态的化合物或单质,称为工艺矿物4. 矿物种(Species)是指具有肯定的化学组成和肯定的晶体结构的一种矿物;人们赐予每一种矿物的名称,就是矿物的种名;5. 矿物亚种(Subspecies)是指同属于一个种的矿物,但在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等方面有肯定程度的变异者6. 岩石(Rock )是自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体集合体;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三类:岩浆岩(Magmatic Rocks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7. 矿产是指能被利用的矿物资源,目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性有机岩矿产;8. 矿石(Ore )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的矿物集合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9. 矿石矿物是指可以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10. 脉石矿物是指矿石中目前仍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11. 物料的物相组成查明物料中的物相(如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和含量,是打算物料加工工艺的基本参数之一;12. 物料中物相嵌布特点:物料中物相的嵌布特点,磨碎或破裂时的单体解离度,是打算物料加工工艺的基本参数之一;13. 物质密度: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用ρ表示,其单位按国际单位制为kg/m 3,按厘米·克·秒制为g/cm3;矿石真密度:矿石是矿物加工的主要对象,矿石是多种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混合体,其单位体积矿石的质量叫做矿石的真密度,单位kg/m 3;14. 矿石堆密度:积累的矿石存在孔隙,肯定粒度组成的矿石自然积累时,其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矿石的堆密度,单位kg/m 3;15. 颗粒的几何特点主要包括颗粒的大小,外形,表面积等;16. 颗粒的外形:颗粒的轮廓边界或表面上各点的图像,称作颗粒的外形;17. 外形系数对规章外形的颗粒而言,其表面积,体积分别和线性尺寸成平方或三次方的关系,其比例关系被定义为外形系数;设颗粒的直径为d,体积为V ,面积为S,按上述定义得:表面外形系数:体积外形系数:比表面外形系数:因单位体积颗粒的比表面积,所以有:18. 外形指数与外形系数不同,它和详细的物理现象无关,只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颗粒的外形;常见的外形指数有球形度和粗糙度等;19. 球形度广为应用的球形度的定义式为:20. 粗糙度为颗粒的实际表面积与把颗粒外观看成光滑时的表面积之比,实际应用时如下:实际上球形度φ应表达如下:φ=φG×p其中p—粗糙度系数;φG—几何外形系数;粒径是单个颗粒大小的度量,而粒度是描述颗粒群大小的总体概念;21. 单颗粒的粒径:规章颗粒的粒径:如颗粒是抱负的规章几何体,可以很便利地用1~3 个特点长度精确地描述其外形及大小;非规章颗粒的粒径:不规章的矿物颗粒描述,采纳名义直径或标准直径表示;名义直径dn 是依据颗粒的一种或两种易于测量的实际尺寸或性质运算出来的;通常采纳的有四种名义直径:轴径,当量球径;当量圆径;统计直径;22. 轴径是指颗粒的特点线段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23. 二轴平均径:平面图形长径和短径的算术平均值d b=(l+b )/224. 三轴平均径:立体图形三维尺寸的算术平均值d c=(l+b+h )/325. 当量球径是指与颗粒同性质的球体直径26. 体积直径:与颗粒具有相同体积的圆球直径dv=(V 为颗粒实际体积)27. 面积直径:与颗粒具有相同表面积的圆球直径ds=(S 为颗粒的表面积)28. 自由降落直径(df):与颗粒同密度球体,在密度和粘度相同的流体中,与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球体的直径(该球称为标准粒子)式中ρl —液体的密度;ρs—颗粒密度;vo—颗粒沉降速度;η—介质粘度;g—重力加速度;φ—阻力系数③当量圆径是指与颗粒的投影轮廓同性质的圆的直径,投影面积直径:与颗粒在稳固位置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直径da=(A 为颗粒的投影面积)29. 统计直径是指与某个固定方向平行测得的颗粒的长度尺寸;30. 颗粒群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颗粒群的粒度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加权的算术平均值:加权的几何平均值:加权的调和平均值:31. 中位数:以混合料各粒级累计质量百分数对粒级作图,占混合料质量一半时所对应的颗粒尺寸;32. 表面积:颗粒的表面积包括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两部分;外表面积是指颗粒轮廓所包络的表面积,它由颗粒的尺寸,外部形貌等因素所打算;内表面积是指颗粒内部孔隙,裂纹等的表面积;33.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物体的表面积,称为该物体的比表面积或比表面;以V 代表颗粒的总体积(或以W 代表颗粒的总质量),以S 代表其总表面积,以S v(或S w)代表比表面积,就有:或34. 常用的比表面分析方法(1) BET 吸附法吸附法是在试样颗粒的表面上吸附截面积已知的吸附剂分子,依据吸附剂的单分子层吸附量运算出试样的比表面积,然后换算成颗粒的平均粒径;BET 吸附等温式为式中p ——吸附气体的压力po ——吸附气体的饱和蒸汽压V ——吸附量Vm ——单分子层吸附量K ——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以p/V(p0-p) 对p/p0 作图为始终线,由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求得Vm 值,再由Vm 值及吸附气体的分子截面积A,可运算出试样的比表面积Sw,即:式中v;——标准状态下吸附气体的摩尔体积(22410ml )N ——阿佛加德罗常数( 6.023 ×1023 分子/mol)由于氮吸附的非挑选性,低温氮吸附法通常是测定比表面积的标准方法,此时A=16.2 à2,当测定温度为-195.8 ℃时,上式可简化为Sw=4.36Vm (2) 气体透过法气体透过法的理论依据是kozeny Carman 关于层流状态下气体通过固定颗粒层时透过流淌速度与颗粒层阻力的关系式式中ΔP--粉体层的阻力L 一一粉体层的厚度μ一一气体的粘度u--气体的透过流淌速度ε--粉体层的间隙率气体透过法测定粉体比表面积应用最广泛的是Bline 法(又称勃氏法);Bline 法是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也可用于测定其他干燥细粉;35. 磁化强度为单位体积物质的磁矩,可用下式表示:式中m 为磁化物质的磁矩(A·m2),是物质中全部原子磁矩的矢量和;V 为物质体积(m3),M 为磁化强度(A/m );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强度成比例增加,故又可表示为M=KH 式中H 为外磁场强度(A/m ),K 为物质体积磁化率,无量纲,可用以表示物质磁性;合并公式2-22 和2-23 可得物质体积磁化率为物质磁化时单位体积和单位磁场强度具有的磁矩;物质的磁性又可用比磁化率表示,即式中ρ为物质密度(kg/m3 );ρ 与V 之积为物质质量(kg)X 为物质比磁化率(m3/kg ),是物质磁化时,单位质量和单位磁场强度的磁矩,又称为质量磁化率与比磁化率相对应的一个物理量是比磁化强度即式中j 为比磁化强度(A·m2/kg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式中 B 为磁感应强度(T );μ为物质磁导率(T·m/A );μ0为真空磁导率,等于;为相对磁导率,无量纲,;不同物质的不同磁感应强度又可表示为36. 物质磁性的类型固体物质的磁性可分为五类:逆磁性,顺磁性,反铁磁性,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按磁性类别可分为逆磁体,顺磁体,铁磁体,反铁磁体和亚铁磁体;37. 矿物按磁性分类依据磁性,按比磁化率大小把全部矿物分成强磁性矿物,弱磁性矿物和非磁性矿物;38. 强磁性矿物的磁性磁铁矿属于亚铁磁性物质,是典型的铁氧体;铁氧体的晶体结构主要有三种:尖晶石型,磁铅石型和石榴石型;39. 固态物质的电性质,在电学上按导电性能或电阻大小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矿物的电性质是指矿物的电阻,介电常数,比导电度以及电整流性等,它们是判定能否采纳电选的依据;40. 电导率电导率是长1cm,截面积为1cm2 的直柱形物体沿轴线方向的导电才能;它是电阻率的倒数,是表示物体传导电流才能大小的物理量;依据所测出各种矿物的电导率值,常将矿物分成以下三种类型:导体—电导率为104 S/cm ~105S/cm ,如自然铜;半导体—电导率为102 S/cm ~10-10S/cm ,介于导体与非导体之间;这种矿物很多,如硫化矿物和金属氧化矿物;非导体—电导率为10-12 S/cm ~105S/cm,如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41. 电阻矿物的电阻是指矿物的粒度d=1mm 时所测定出的欧姆数值;依据所测出各种矿物的电阻值,常将矿物分成以下三种类型:导体—电阻小于106Ω者;非导体—电阻大于107Ω者;中等导体——其导电性介于导体与非导体之间,电阻大于106Ω者;对于电阻小于10 Ω者,电子的流淌是很简洁的,反之,Ω而小于10 7 6电阻大于107Ω者,电子不能在表面自由运动;当用电选分选导体和非导体时,两者电阻值悬殊愈大,愈简洁分选;42. 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指带有介电质的电容与不带介电质(指真空或空气)的电容之比,用ε表示;在相同的电压下,假如在电容器两极之间放入介电质后,就电容器之电容会增加;介电常数可用下式表示:式中C k——矿物或物料的电容,F;C0——空气的电容,F;介电常数值的大小是目前衡量和判定矿物能否采纳电选分别的重要判据,介电常数越大,表示其导电性越好,反之就表示其导电性差;一般情形下,介电常数ε大于12 者,属于导体,用常规电选可作为导体分出,低于12 者,如两种矿物的介电常数仍旧有较大差别,就可采纳磨擦电选而使之分开,否就,难以用常规电选方法分选;大多数矿物属于半导体矿物;矿物的介电常数,可以用平板电容法及介电液体法测定;前者为干法,适应于大块结晶纯矿物,后者为湿法,可用来测细颗粒的介电常数;43. 比导电度国际上习惯以它作为标准,将各种矿物所需最低电压与石墨相比较,此比值即定义为比导电度;石墨是良导体,所需电压最低,仅为2800V44. 整流性矿物表现出的这种与高压电极极性相关的电性质称作整流性;只获得正电的矿物叫正整流性矿物,此时电极带负电;只获得负电的矿物叫负整流性矿物,此时电极带正电;不论电极正负,均能获得电荷的矿物叫全整流矿物;45. .润湿现象任意两种流体与固体接触后,所发生的附着,绽开或浸没现象均可称为润湿过程;其结果是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部分或全部被排挤或取代,这是一种物理过程,且是可逆的;46. 三相润湿周边在一浸于水中的矿物表面上附着一个气泡,当达平稳时气泡在矿物表面形成肯定的接触周边,称为三相润湿周边;47. 接触角:过三相平稳接触点,固—水与水—气两个界面所包之角(包含水相)称为接触角,以θ表示;48. 粉碎比:被粉碎物料粉碎前的粒度与粉碎产物粒度的比值;以i 表示粉碎比的表示形式有三种:① 极限粉碎比:物料粉碎前后的最大粒度之比,i=D m/d m;② 名义粉碎比:粉碎机给料口的有效宽度(0.85B )和排料口宽度(S)的比值,i=0.85B/S ;③ 真实粉碎比:粉碎前后物料的平均粒度的比值,i=D/d ;粉碎过程中,每个阶段达到的粉碎比称为部分粉碎比或阶段粉碎比,用i n表示;整个粉碎过程中达到的粉碎比叫总粉碎比:i=i 1×i2×i 3×⋯×n i=D max/d max49. 挑选性粉碎性质不匀称的物料在细磨过程中强度小的被磨细,强度大的就残留下来,这种现象称挑选性粉碎;50. 单体:在矿石粉碎产品中,只含有一种矿物的颗粒;51. 连生粒: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连生在一起的颗粒;52. 单体解离度矿石粉碎后,某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定义为:物料群中,某矿物的单体解离颗粒数占该粒群中含有该矿物的颗粒总数的百分数;C:——某矿物的单体解离度; A :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子个数;B:含有该矿物的连生粒子个数;53. 普氏硬度系数为抗压强度的百分之一,用符号 f 表示;式中:σp——抗压强度,54. 可碎性系数实践中常以石英作为标准的中硬矿石,将其可碎性系数定为1,硬矿石的可碎性系数都小于1,而软矿石就大于1;55. 体积粉碎模型整个颗粒均受到破坏,粉碎后生成物多为粒度大的中间颗粒;随着粉碎过程的进行,这些中间颗粒逐步被粉碎成细粒;冲击粉碎和挤压粉碎与此模型较为接近;56. 表面粉碎模型在粉碎的某一时刻,仅是颗粒的表面产生破坏,被磨削下微粉成分,这一破坏作用基本不涉及颗粒内部;这种情形是典型的研磨和磨削粉碎方式;57. 均一粉碎模型施加于颗粒的作用力使颗粒产生匀称的分散性破坏,直接粉碎成微粉成分;三种模型中,均一粉碎模型仅符合结合不紧密的颗粒集合体如药片等的特别粉碎情形,一般情形下可不考虑这一模型;实际粉碎过程往往是前二种粉碎模型的综合,前者构成过渡成分,后者形成稳固成分;体积粉碎与表面粉碎所得的粉碎产物的粒度分布有所不同,体积粉碎后的粒度较窄较集中,但细颗粒比例较小;表面粉碎后细粉较多,但粒度分布范畴较宽,即粗颗粒也较多;58. 粉碎功物料粉碎过程中外力所做的有用功称为粉碎功或能耗;59. 能耗模型Rittinger 的“表面积假说”认为“碎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与表面积成正比,与产品粒度成反比”;K ick 体“积假说”认为:“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第一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该物体的强度极限时该物体就发生破裂,故破裂物料所需的功与它的体积大小有关”;Bond 推出了“裂纹假说“,认为:“物料在破裂时外力第一使其在局部发生变形,一旦局部变形超过临界点时就产生裂口,裂口的形成释放了物料内的变形能,使裂纹扩展为新的表面;输入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新生表面积的表面能,与表面积成正比;另一部分变形能因分子摩擦转化为热能而耗散,与体积成正比;两者综合起来,将物料粉碎所需要的有效能量设定为与体积和表面积的几何平均值成正比”;60. 功指数,即将“理论上无限大的粒度”粉碎到80%通过0.01mm 筛孔宽(或65%通过0.075mm 筛孔宽)时所需的功;61. 助磨剂:粉碎作业中,能够显著提高粉碎效率或降低能耗的化学物质称为助磨剂;按助磨剂添加时的物质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助磨剂;依据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助磨剂和无机助磨剂;助磨剂特点:从化学结构上来说,助磨剂应具有良好的挑选性分散作用;能够调剂料浆的粘度;具有较强的抗Ca+2,Mg +2的才能;受pH 的影响较小等等62. 分级是将粒度不同的混合物料按粒度或按在介质中沉降速度不同分成如干粒度级别的过程63. 筛分:将粒度不同的混合物料,通过单层或多层筛子分成如干不同粒度级别的过程;依据料用目的和使用场合不同,筛分作业可以分为如干种;64. 独立筛分——当筛分产品作为最终产品供应用户使用时;65. 预备筛分——当筛分作业是为下一道工序供应不同粒级的原料时;66. 帮助筛分——当筛分与粉碎设备协作使用时;67. 预先筛分——当筛分作业用于粉碎前将粒度合格的物料预先分出时;68. 检查筛分——筛分作业用于掌握粉碎产品粒度时;69. 闭路粉碎系统:碎设备与分级设备协作并且不合格的粗粒产品返回粉碎机进行再次粉碎的粉碎系统称为闭路粉碎系统;70. 开路粉碎系统:碎产品不经分级或不返回粉碎的粉碎系统称为开路粉碎系统;71. 筛分分析是将物料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筛分成如干个粒级,求得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72. 标准筛是由一套筛孔大小有肯定比例的,筛孔孔径和筛丝直径都按标准制作的筛子;标准筛筛孔尺寸有规律按肯定比例逐步变化构成筛序;标准筛由“基筛”和“筛比”两个参数打算,基筛是指作为基准的筛子73. 筛分效率是一种质量标准,以实际得到的筛下产物量与入筛物料中所含粒度小于筛孔的物料量的比的百分数表示;筛分效率越高,筛分越完全;式中:E――筛分效率,%;C ――筛下产物重量;Q――入筛原物料重量;α――入筛原物料中小于筛孔级别的物料含量,%;74. 水力分级:湿式分级是利用颗粒在液体介质流中沉降的速度差,或运动轨迹的不同进行分级的过程;湿式分级所用的介质最常用的是水,所以又称为水力分级;75. 气流介质分级气流介质分级主要用于超细粉碎粉体的分级,由于气流介质分级时物料是干的,也称为干式分级76. 气流介质分级应具备的基本条件①物料充分分散;②分别作用力既瞬时作用于点或线上,又长久作用于整个分级区域内;③对气流作整流处理,防止产生局部涡流;④分别出的颗粒应立刻卸出,防止再混合;77. 粒度安排曲线以粒度为横坐标,各粒级在粗粒级或细粒级中的安排率为纵坐标,绘出的表示分级成效的曲线称为安排曲线;安排率50% 所对应的粒度即为分级粒度,称为d50;曲线越陡表示分级效率越高;78. E 分级:分级量效率,%,也称细粒级产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粒子的回收率;79. 粒度分布:粉体中各粒度区间的颗粒含量占总量的比例;V80. 流体的密度 是指单位体积内流体的质量,用ρ表示,单位为 kg/m 3 ;81. 悬浮体的体积分数 φ B 旧( 称容积浓度 λ是)指悬浮体中固体颗粒(或气泡,液滴)的体积占有率,它是无量纲数,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悬浮体中固体颗粒(或气泡,液滴)占有的体积;82. 质量分数 w B (旧称重量浓度 C),是指悬浮体中固体颗粒(或液滴)的重量占有率,它也是无量纲数;如颗粒的密度用 δ表示,体积分数 φB 与 质量分数 w B有下面的关系83. 悬浮体的密度 是指单位体积内悬浮颗粒与分散介质的质量之和,也称为物理密度,用ρS 表示;悬浮体的密度取决于分散介质的密度,颗粒的密度和颗粒的容积浓度,可以表示如下:84. 牛顿流体: 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85. 非牛顿流体: 听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都称为非牛顿流体;86. 流体可按下面方法分类: a )依据切应力 τ对剪切速率 du/dy 的关系曲线特点分类: 五种类型流体,即牛顿流体,宾汉流体, 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和屈服假塑性流体; b )依据切应力 τ对时间t的关系曲线特点分类:把流体分为触凝性流体,触融性流体和非触动性流体; c )依据流体的变形复原特点分类:粘弹性流体和非粘弹性流体;87. 流体阻力: 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时,由于流体存在粘性和惯性,会产生阻碍颗粒运动的阻力,这个阻力称为流体阻力; 流体阻力包括粘性阻力和惯性阻力(又称压差阻力,外形阻力)两部分,它们对颗粒 -流体相对速度的依靠关系是不同的,前者正比于速度的一次方,后者正比于速度的平方;88.雷诺数: 为了定性反映惯性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常用一个无量纲数来表示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这个无量纲数称为雷诺数,用 Re 表示;对于球形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雷诺数定义为 V 是颗粒 -流体相对速度, d 是颗粒直径, ρ和 μ分别是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如颗粒受到的阻力为R ,阻力系数定义为阻力 R 与惯性力 ρd 2 2之比 阻力系数是无量纲数;流体阻力可以表示为89. 自由沉降: 颗粒在流体中沉降时,如不受四周颗粒或容器壁干扰,称为自由沉降; 90. 干涉沉降:颗粒在有限空间中的沉降称之为干涉沉降;91. 干涉效应来自三个方面: 由于沉降颗粒四周存在有大量颗粒,而颗粒密度一般又大于介质密度,使得颗粒像是在密度增大了的介质中沉降一样,这个效应称为准静压效应;动量传递效应指的是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周 围颗粒的碰撞和摩擦,进行着动量交换,从外观表现上看,颗粒好像是在粘度增大了的介质中沉降一样,这个 效应称为动量传递效应;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由于其邻近有器壁(固定壁)或其他颗粒(活动壁)存在,必定 引起四周介质的间隙流速增大,从而使介质的动力阻力增大,这个效应称为壁面干涉效应; 92. 匀称粒群: 是指由相同性质(包括密度,粒度,外形等)颗粒组成的粒群;93. 旋涡雷诺数 :, D e =1 时, = 0为旋涡直径, U 是旋涡运动速度, V 为流体的粘度,0 为旋涡微尺度;94. 颗粒雷诺数 Rep :式中: U s 为颗粒滑动速度,可通过颗粒沉降速度来运算95. 粘附过程: 颗粒向气泡的碰撞与粘附过程, 可分为 a ,b ,c ,d 四个阶段;a 为颗粒与气泡的相互接近,b 为颗粒与气泡的水化层的接触,c 为水化膜的变薄或破裂,d 是颗粒与气泡接触96. 脱落概率: 指碰撞粘附的矿粒又脱落的概率97. 物理分选是指主要采纳物理方法对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固体物料进行分选的过程;它包括利用物料间密度,磁性,导电性,颜色外形及摩擦弹跳系数等差异进行的重选,磁选,电选,特别分选;广义上也包括利用物料间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进行的浮选;98. 给料所处理的给入物料,矿物加工行业中也称给矿;99. 精料经分选后富集了有价成分的最终分选产品,也称精矿;100. 中料分选过程中产出的中间未完成产品,需要返回原分选中处理或单独处理;101. 尾料经过分选后残余的可弃去的物料,也称尾矿;102. 品位给料或产品中有价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给料的品位常以α表示;精料品位以β表示;尾料品位以表示;103. 产率产品对给料计的重量百分数,通常以γ表示;对单一有用组分物料的精料产率,有104. 回收率精料中有价成分重量含量与给料中有价成分重量含量之比,总的回收率通常以ε表示;对单一有用组分物料,有105. 富集比精料品位对给料品位的比值;106. 选别比选得一吨精料产品所需给料的吨数,以K 表示;107. 料浆质量分数w B (旧称重量浓度C,w B与体积分数φB的关系见式4-1);物料与介质(通常为水)组成的料浆中,物料重量所占百分比;式中:Q- 物料量(kg ),V-料浆体积(m3),δ,ρ- 物料,介质密度(kg/m 3)108. 重力分选是利用不同物料颗粒间的密度差异进行分别的过程;重力分选需在介质中进行;所用的介质有水,重介质和空气;利用重选方法对物料进行分选的难易程度可简易地用待分别物料的密度差判定,即:式中,E 称为重选可选性判定准就;δ1,δ2和ρ分别为轻物料,重物料和介质的密度;通常按比值 E 可将物料重选的可选性划分为五个等级;109. 重选过程包括三个部分:(1)选别前物料的预备,即将待选物料碎磨至基本单体解离;(2)重选作业,即物料粒群的松散——沉降按密度分层或振动离析分层——运搬分别;(3)产品处理,包括浓缩脱水,过滤烘干,进一步精选分别;110. 重力分选分选区:(1)二维分选区:分选作用基本上是在平面上进行,颗粒在平面上做二维运动;只要分选平面的面积足够大,便可以保证不同颗粒运动路线足够清楚及有较大差异;(2)三维分选区:颗粒的分选过程在同颗粒粒度相比特别大的三维立体空间实现;111. 分选介质介质既是传递能量的媒介,同时仍担负着松散粒群和搬运输送产物的作用;介质在选别过程中处于运动状态,主要的运动形式有:等速的上升流淌,垂直的非稳固流淌,沿斜面的流淌,回转运动等;常用的介质有水,重介质和空气;112. 重选过程中作用于物料颗粒上的力主要有:重力,浮力,流体作用力,颗粒间的作用力,以及设备界面的作用力等;113. 分选基本条件:实现颗粒分选的首要条件是分选力>>耗散力,即:F s/F d>> 1 式中F s—分选力矢量和,F d—耗散力矢量和;实现分选的其次个条件是在被分选的物料的粒度范畴(d max—d min)内,应保证最细的有用物料(粒度为d c,min)的分选速度应大于最粗的废弃尾料(粒度为d g,max)的分选速度;分选条件之三是,应保证颗粒在分选区的停留时间t2大于颗粒与脉石的最小分别时间t1;114. 重选基本原理:(1)颗粒及颗粒群在介质中的沉降理论;(2)颗粒群在垂直流中按密度分层的理论;(3)颗粒群在斜面流中的分选理论;(4)颗粒群在回转流中的分选理论;115. 等降现象:密度,粒度和外形等不完全相同的颗粒以相同的沉降速度沉降的现象;116. 等降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颗粒;。

矿物学名词解释

矿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晶体 -------- 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矿物 ----------- 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3、双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照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4、配位数 ----------晶体结构中,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最邻近的,与之成配位关系的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

5、配位多面体---------以一个原子或离子为中心,将其周围与之成配位关系的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中心联结起来,所获得的多面体,称为该原子或离子的配位多面体。

6、标型矿物------- 只生成于某种特定的成岩成矿作用中的矿物。

7、矿物的标型特征 ------能反映矿物生成条件的特征,称为矿物的标型特征。

8、矿物的解理 -------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它是矿物晶体的固有属性。

9、矿物的硬度-------矿物抵抗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10、类质同象 ------晶体中的某种质点被它种类似的质点所代替,代替后仅使晶格常数发生微小的变化,而结构类型不变,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11、同质多象 ------- 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

12、石棉 ----- 能劈分成柔韧的、细长纤维的矿物的统称。

13、软玉 ----- 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其它微量矿物成分的显微纤维状或致密块状矿物集合体。

14、粘土 -------吸水湿润后具可塑性,灼烧后能固结的一种微细颗粒(<2μm)的多矿物集合体。

15、粘土矿物 ------- 细分散的(<2μm),含水(H2O, OH-)的层状结构硅酸盐及层链状硅酸盐的晶质矿物和含水的非晶质矿物。

例:水铝英石 mSiO2Al2O3.nH2O,。

16、铝土矿----以铝的氢氧化物为主的多矿物集合体。

17、褐铁矿------以铁的氢氧化物矿物为主的多矿物集合体。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

如火山、地震、海陆变迁等。

地质营力引起变化的力量。

如流水、风、冰川、海浪等。

选择填空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岩石圈板块运动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地质作用的特点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地质作用不尽相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差异性。

时间长久性:地质作用发生和延续时间长,一般以百万年(Ma)为单位。

现象复杂性:规模范围宽,作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等等。

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

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的差异。

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

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磁偏角磁北线与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选择填空地磁三要素包括:磁偏角、磁倾角及磁场强度大气圈层结构散逸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地震波类型横波(S)和纵波(P)在地球内部的速率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地壳分层地表到莫霍面分布不均匀,大陆地区厚,大洋地区薄上层硅铝层(花岗岩层):主要成分硅(73%)、铝(13%),密度轻(2.7 g/cm3)。

分布不均匀,大洋处缺失。

矿物的简要概述

矿物的简要概述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
•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物理性质 来识别矿物。如颜色﹑光泽﹑硬度 ﹑解理﹑比重和磁性等都是矿物肉 眼鉴定的重要标志。
矿物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多种多样。呈色的原因﹐一类是白色光通过矿物时﹐内 部发生电子跃迁过程而引起对不同色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另一类则是 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导致矿物内电子跃迁的内因﹐最主要的是﹕色素离 子的存在﹐如Fe3+使赤铁矿呈红色﹐V3+使钒榴石呈绿色等﹔是晶格缺 陷形成“色心”﹐如萤石的紫色等。矿物学中一般将颜色分为3类﹕自色 是矿物固有的颜色﹔他色是指由混入物引起的颜色﹔假色则是由于某种 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如斑铜矿新鲜面为古铜红色﹐氧化后因表面的氧化 薄膜引起光的干涉而呈现蓝紫色的锖色﹐矿物内部含有定向的细微包体 ﹐当转动矿物时可出现颜色变幻的变彩﹐透明矿物的解理或裂隙有时可 引起光的干涉而出现彩虹般的晕色等
• • • •
第二节:矿物的识别特征
一,矿物的形态 (一)矿物单体的形态 结晶质矿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常可以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食盐是立方体,磁铁矿 是八面体,石榴子石是菱形十二面体。根据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的程度不同,可以将 矿物的结晶习性分为三类:一向延长型:晶体演一个方向延伸呈柱状·针状。二项延长 型,晶体演两个方向呈板状·片状。三项延长型,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均等,呈粒状。 (三)矿物的形态:显晶集合体,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分辨出各个矿物颗粒界限的, 叫显晶结合体。常见的形态有:(1)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有针状·柱状矿物平行排 成纤维状或一点向外呈放射状排列。(2)片状·鳞片状集合体:由片状晶体集合而成 (3粒状 集合体:由粒状晶体集合而成(4)致密块状体:由极细粒矿物形成的集合 体,表面致密均匀,肉眼不能分辨晶粒彼此界限

结晶学与矿物学名词解释

结晶学与矿物学名词解释

结矿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状构造的固体2、矿物:指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3、矿物学:是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阐明地壳中矿物的形成和变化历史,探讨其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实际用途的科学4、相当点(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晶体结构中性质相同、环境相同的几何点。

5、空间格子:由相当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6、网面密度:面网上单位面积的结点数目。

7、网面间距:互相平行的相邻两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8、晶格的均一性和异向性: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质点的分布相同,故性质相同是晶体的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不同方向上质点的排列一般不同,故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是晶格的异向性。

9、科塞尔原理:晶体生长过程中,晶面(晶体的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生长的。

10、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晶面是那些网面密度大的晶面。

11、面角恒等定律:成分和结构相同的晶体,其对应晶面间夹角恒等。

12、歪晶:晶体生长时,受外界条件影响而不能按其格子状构造生长,从而形成的偏离理想形态的晶形。

13、晶体的带状构造:晶体的断面上有时可见到的因成分和物理性质差异而表现出来的互相平行的条带,它是晶体生长的科塞尔原理的证据。

14、生长锥:晶体由小长大,许多晶面向外平行推移的轨迹所形成的以晶体中心为顶点的锥状体。

15、非晶质体:内部质点不作格子状排列的物质。

16、晶胞与平行六面体:由三对平行而且相等的面构成的多面体称为平行六面体,它是空间格子的最小单位。

而在实际晶体结构中这样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就是晶胞。

17、面角:指晶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18、晶面的极距角(ρ)和晶面的方位角(φ):它们是在晶体的球面投影中,确定晶面的球面投影点(极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投影轴与晶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即极点与北极N 之间的弧角称为晶面的极距角(ρ),而包含该晶面法线的子午面与零度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则称为晶面的方位角(φ)。

矿物名词解释全集 - 副本

矿物名词解释全集 - 副本

矿物学结晶学:crystallography 研究晶体的生成和变化,外表形态的几何性质,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相互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要包括晶体生成学、几何晶体学、晶体结构学、晶体化学、晶体物理学及数学晶体学等分支。

它们阐明晶体各个方面的性质和规律,并可用以指导对晶体的利用和人工培养。

晶体crystal 由结晶质构成的物体,即内部的原子或离子有规律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因而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一切晶体都有自发地成长为几何多面体外形的固有特性;但许多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因而最终并不一定表现出几何多面体的规则外型。

晶体的分布极其广泛,绝大部分的固体矿物都是晶体,土壤主要由粘土矿物的细小晶粒组成。

此外,从各种金属、合金、陶瓷、水泥制品到白糖、食盐、青霉素等绝大多数的固态化合物,一直到组成生命有机体的某些物质,如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也都是晶体。

晶体的大小相差很大,可以从小于1微米(10-3毫米)到几十米。

有时,晶体一词仅指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型的晶体,即结晶多面体;而将不具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

结晶作用crystallization 指形成晶体的作用,即原来不结晶的物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组成浓度)下转变为结晶质的作用。

物质结晶的方式有:(1)由气体结晶,如火山口硫蒸气冷凝直接形成硫磺晶体;(2)从液体中结晶出石盐,硼砂等晶体,岩浆熔融体因过冷却而结晶出长石、石英、云母等晶体;(3)由故态的非晶质的火山玻璃经过晶化而形成结晶质的石髓。

重结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 这一术语用法不一。

在结晶学中可有两种含义:(1)已形成的晶体,由于所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部分地熔融或溶解而转入母液,然后又重新成长的作用。

(2) 已形成的晶体,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再次成长,而使结晶颗粒由细变粗的作用,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时,方解石晶粒的变粗。

矿物

矿物

矿物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定义矿物一般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

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

所谓自然产出是指地球中的矿物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

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性质。

都是固态的(自然汞常温液态除外)无机物。

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础。

(地质博物馆中有明确概念:一般而言矿物必须是均匀的固体。

矿物必须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一般而言矿物必须具有特定的结晶构造(非晶质矿物除外),矿物必须是无机物,所以煤和石油不属于矿物。

参考: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二楼)。

实验室已经能够制造出某些矿物晶体(但制造出来的不属于矿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钻石等。

已知的矿物约有4700种左右,在固态矿物中,绝大部分都属于晶质矿物,只有极少数(如水铝英石)属于非晶质矿物。

来自地球以外其他天体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

由人工方法所获得的某些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类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则称为合成矿物如人造宝石。

矿物原料和矿物材料是极为重要的一类天然资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

煤的化学成分很不稳定不是矿物,是典型的混合物。

基本简介在科学发展史上,矿物的定义曾经多次演变。

按现代概念,矿物首先必须是天然产出的物体,从而与人工制备的产物相区别。

但对那些虽由人工合成,而各方面特性均与天然产出的矿物相同或密切相似的产物,如人造金刚石﹑人造水晶等,则称为人工合成矿物。

早先,曾将矿物局限于地球上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

但是近代对月岩[2] 及陨石的研究表明,组成它们的矿物与地球上的类同。

有时只是为了强调它们的来源,称它们为月岩矿物和陨石矿物,或统称为宇宙矿物。

另外还常分出地幔矿物,以与一般产于地壳中的矿物相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学结晶学:crystallography 研究晶体的生成和变化,外表形态的几何性质,化学组成和部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相互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要包括晶体生成学、几何晶体学、晶体结构学、晶体化学、晶体物理学及数学晶体学等分支。

它们阐明晶体各个方面的性质和规律,并可用以指导对晶体的利用和人工培养。

晶体crystal 由结晶质构成的物体,即部的原子或离子有规律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因而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一切晶体都有自发地成长为几何多面体外形的固有特性;但许多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因而最终并不一定表现出几何多面体的规则外型。

晶体的分布极其广泛,绝大部分的固体矿物都是晶体,土壤主要由粘土矿物的细小晶粒组成。

此外,从各种金属、合金、瓷、水泥制品到白糖、食盐、青霉素等绝大多数的固态化合物,一直到组成生命有机体的某些物质,如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也都是晶体。

晶体的大小相差很大,可以从小于1微米(10-3毫米)到几十米。

有时,晶体一词仅指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型的晶体,即结晶多面体;而将不具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

结晶作用crystallization 指形成晶体的作用,即原来不结晶的物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组成浓度)下转变为结晶质的作用。

物质结晶的方式有:(1)由气体结晶,如火山口硫蒸气冷凝直接形成硫磺晶体; (2)从液体中结晶出石盐,硼砂等晶体,岩浆熔融体因过冷却而结晶出长石、石英、云母等晶体;(3)由故态的非晶质的火山玻璃经过晶化而形成结晶质的石髓。

重结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 这一术语用法不一。

在结晶学中可有两种含义: (1)已形成的晶体,由于所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部分地熔融或溶解而转入母液,然后又重新成长的作用。

(2) 已形成的晶体,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再次成长,而使结晶颗粒由细变粗的作用,如石灰岩变质成岩时,方解石晶粒的变粗。

也有人将后者称为再结晶作用,以与前一种含义的重结晶作用相区别。

在岩石学中,凡是岩石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其中有矿物的新晶体形成的作用,都称为重结晶作用或再结晶作用。

新形成的晶粒,其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可以与原岩的相同,也可以不同;原岩的矿物可以是结晶质的,也可以是非晶质的。

再结晶作用同“重结晶作用”矿物学mineralogy 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部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共生组合、变化条件、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门科学。

当前,对上述各方面容的研究,除了促进矿物学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外,其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据以扩大矿物的利用;另一方面则是为找矿,勘探提供有关的资料;此外,并为阐明地壳物质的演化历史及其过程提供科学根据。

同位素矿物学isotope mineralogy 是研究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的丰度变化、演变历史和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变异的一门科学。

用以说明矿物的物质来源、形成条件、经历年龄、变化过程等,从而确定岩石年龄和矿床成因,并为研究和探讨地球历史和宇宙天体起源提供有关资料。

合成矿物synthetic mineral 又称”人造矿物”。

在工厂和实验室中由人工方法制成的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类同的矿物,如人造金刚石、人造压电石英、人造红宝石等,由于自然界这些矿物资源不能满足生产上的迫切要求,人们就模拟这些矿物在自然界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用人工方法合成这些矿物,合成矿物的制成可以进一步阐明与这些合成矿物类同的天然矿物的成因。

有机矿物organic mineral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矿物,包括碳氢化合物和有机酸盐,如琥珀(C20H32O2),草酸钙石(Ca[C2O4]H2O)等。

具有易熔、可燃等特性。

已知的有机矿物仅有数十种。

金属矿物metallic mineral 明显的金属性,如呈金属或半金属光泽,表现为各种金属色(如铅灰,铁黑,金黄等色),不透明,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的矿物,它们绝大多数是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硫化物和部分氧化物,如方铅矿(PbS)、磁铁矿(Fe3O4);个别的本身就是金属单质,如自然金(Au)。

少数例外,如闪锌矿(ZnS)、辰砂(HgS)、锡石(SnO2)等不具典型的金属性,但仍是金属矿物;石墨(C)虽具有明显的金属性,但不属于金属矿物。

金属矿物主要是构成各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矿床的矿石矿物,一般都用以提取其成分中的金属元素。

非金属矿物nonmetallic mineral 指不具有金属或半金属光泽,无色或呈各种浅色,在0。

03毫米厚的薄片下透明或半透明,导电性和导热性差的矿物。

包括绝大部分的含氧盐矿物以及部分氧化物和卤化物矿物。

它们大多是造岩矿物,部分则是构成各种非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矿床的矿石矿物。

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矿物材料,如白云母、高岭石等;有的则用以提取其成分中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如从绿柱石(Be3Al2[Si6O18])中提取铍,从磷灰石(Ca5[PO4]3(F,Cl)中提取磷等粘土矿物clay mineral组成粘土的矿物成分可分为两种,其中赋与粘土以可塑性的那一类矿物称为粘土矿物(另一类是附属的”非粘土矿物”,如石英等)。

粘土矿物是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组分。

是一些以含铝,镁等为主的含水硅酸盐矿物。

除海泡石,山软木具链状结构外,其余均具层状结构,颗粒极细,一般小于0。

01毫米。

加水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

主要包括高岭石族,伊利石族,蒙脱石族,蛭石族以及海泡石族等矿物。

主要用作瓷和耐火材料,并用于石油,建筑,纺织,造纸,油漆等工业。

重砂矿物placer mineral 岩石或矿石遭受风化,破坏所形成的碎削物质,以及经搬运,分选而沉积的松散的机械沉积沙粒,其中所含比重较大(一般在2。

9以上),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矿物,称为重砂矿物。

常见的重砂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铂、金刚石、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尖晶石、刚玉、金红石、锡石、铌钽铁矿、锆石、独居石、黑钨矿、白钨矿等。

很多重砂矿物具有经济价值,如果其富集程度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为砂矿床。

重砂矿物的组合与原生岩石的种类有关,例如自然铂、锇铱矿、铬铁矿、橄榄石、磁铁矿的组合与超基性岩有关。

利用重砂矿物及其组合,可以推测砂矿中某种有用矿物存在的可能性,并可对原岩类型的确定和寻找原生矿床提供线索。

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 指在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橄榄岩中的橄榄石,花岗岩中的石英、长石,热液成矿过程中所形成的方铅矿等,均是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 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矿物,如橄榄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的蛇纹石,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方铅矿经氧化而形成的铅矾,铅矾进一步与含碳酸的水溶液反应而形成的白铅矿等,均是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在化学成分上与原生矿物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次生矿物一般不包括变质所用所形成的新矿物。

此外,有人将热液蚀变形成的矿物专门称为蚀变矿物以区别于表生成因的次生矿物。

表生矿物hypergene mineral,supergene mineral 在地表和地表附近围,由于水、大气和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矿物。

主要包括湖海中的沉积矿物,如石盐、硅藻土等,以及原生矿物在地表条件下遭受破坏而转变形成的部分次生矿物,如褐铁矿、高岭石、铅矾等。

共生矿物paragenetic mineral 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中所形成的,出现在一起的不同种矿物。

如在花岗岩中,有岩浆作用期所形成的共生矿物长石和石英;在热液矿床中,有热液作用期所形成的共生矿物方铅矿和闪锌矿等。

矿物共生组合paragenetic association of minerals 反映一定成因的一些共生矿物的组合。

如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中,金刚石、橄榄石、金云母、铬透辉石及少量镁铬铁矿和美铝榴石的组合即为矿物共生组合。

一定的矿物共生组合的出现,取决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一定地质作用中的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组分浓度、pH值、Eh值等)。

因此,研究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可以预测某些地质环境中可能找到的有用矿物,以指导找矿;还有助于阐明成矿规律、确定矿石类型、推断矿床成因以及研究和鉴别矿物。

伴生矿物associated mineral 自然界共同出现于同一空间围的不同种矿物。

伴生矿物只考虑空间上在一起,而不管彼此间在形成时间上和成因上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标型特征typomorphic characteristic 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某种矿物,在晶形、双晶类型、某些物理性质(如颜色)、所含微量元素等方面或其中的一个方面,表现出特有的特征,因而可以作为成因上的标志者,这种特征称为矿物的标型特征;具有标型特征的矿物则称为标型矿物。

例如锆石,产于酸性火成岩中的,常呈无色透明,或呈淡黄、黄色,柱面发育,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的聚形而具柱状习性;产于硷性岩中的,则常呈黄褐、黑褐色,柱面不发育或却失,呈四方双锥晶形而具粒状习性。

标型矿物typomorphic mineral指具有标型特征的矿物。

也有人将只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因而能够指示成因的矿物,例如只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蓝闪石等,也称为标型矿物。

晶簇druse 由生长在岩石的裂隙或空洞中的许多单晶体所组成的簇状集合体。

它们一端固着于共同的基底上,另一端自由发育而具有良好的晶形。

晶簇可以由单一的同种矿物的晶体组成,也可由几种不同的矿物的晶体组成。

常见的如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等。

工业上利用的压电水晶、冰洲石等矿物原料常呈晶簇产出。

透明度transparency 物体容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在矿物学中,一般以1厘米厚的矿物的透光程度为准,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三级:(1)透明:隔着矿物可见另一侧物体的清晰轮廓,如水晶等;(2)半透明:隔着矿物仅能见另一侧物体的模糊阴影,如闪锌矿等:(3)不透明:隔着矿物完全不能见到另一侧物体的任何形象,如磁铁矿等。

在岩矿鉴定工作中,通常根据矿物在薄片(约0。

03毫米厚)下能否透光而将矿物分为透明矿物和不透明矿物两类。

许多在标本上不透明的矿物在薄片下却表现透明而属于透明矿物之列,如辉石、角闪石等。

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属于光性矿物学研究的围;金属矿物基本上都是不透明矿物,属于矿相学研究的围。

光泽luster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反射的能力。

矿物光泽的强弱取决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其中反射率又是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的函数。

反射率越大,矿物的光泽就越强。

在矿物学中,将光泽的强度由强而弱分为以下四级,他们的名称及相应的反射率R的围如下:(1)金属光泽,R>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