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句子表达效果
2023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赏析句子表达效果比较练习题

2023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赏析句子表达效果比较练习题表达效果对比分析常见的鉴赏角度:句式变化、修辞手法、精妙用词、语体风格、篇章结构、逻辑顺序、人称使用、陈述对象、语言特点等。
解题思路:1.找不同:对比分析,找准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明角度: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明确从那几个角度来作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
3.定答案: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
专项习题逛消博会时,8大展馆、2800余个参展品牌、100余场配套活动,很难一一全看仔细。
走马观花下来,日行两万步不在话下。
美妆、珠宝、葡萄酒、时装、瑞士酒吧、特色小食……人们在人来人往中一路观看,在目不暇接中一路品味,在车水马龙中一路体验,消博会为参观者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样子,既有趣,又有料。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人们在人来人往、目不暇接、车水马龙中一路观看、品味和体验美妆、珠宝、葡萄酒、时装、瑞士酒吧、特色小食……有趣有料的消博会为参观者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样子。
”从语义上看,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哈尼人垦殖梯田的想象力无比丰富:小者如簸箕,大则数亩地;低者几十层,最高近四千级。
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与“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依着山势,连绵高耸”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对此进行分析。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许多的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大量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成为了标本,无数的生态活页走出了我们的视野。
”改句与原文句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水边多凤尾竹,随着微风摇曳着身姿,在碧波中照影儿。
句子表达效果答题思路

设题角度1、比较型将原句与题干所给句子比较,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整体语段分析型如: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角度1、修辞手法: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手法的效果、好处。
如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于情趣;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2、句式特点:①长短句——长句是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
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②整散句——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
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
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
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3、改变语序:起强调、突出作用。
(参照句式特点中的“倒装句”,并注意观察题干中哪一部分与原文有变化,变化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4、语体特点: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
(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5、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高考新题型“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几点解读

高考新题型“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几点解读[摘要]:学生对“比较句子表达效果”新题型答题效果不理想。
此题本质上考查的是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半文学语言的区别,以及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比较。
使句子表达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句子信息的多寡,句子语序的调整以及句子形式的变化。
[关键词]:新题型;句子表达效果;词语的删减;语序的调整;形式的改变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语文试题的“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出现了一道新题型: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
该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从而使教考衔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
”①不管是当年高考的这道题还是后续类似的模拟试题,学生的作答情况都不理想,答案没有条理。
本文的主要目的归纳总结出此类题的对比角度,以帮助学生答题时有抓手。
一、题型的特点这类题的原句和改句一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选文段,多来自文学色彩较浓厚的散文。
修改后的句子把文学味冲淡了,变成一种生活化或半文学化的语言。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修辞分两大类: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注重表达事实,以让人“明白、了解”为目的;积极修辞,注重表达情感,以让人“感染、激动”为目的。
消极修辞不是内容表达的消极,而是语言风格的消极,不张扬、不夸张,恰恰是为内容的积极让位,尽量把形式对内容的干扰降低到最小。
因此,句子表达效果题本质上是考查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半文学语言的区别,以及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比较。
二、题型的解读使句子表达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句子词语的删减,原句词语删减之后,句子的形象性、修辞以及语言风格等也随之变化;其二,句子语序的调整,原句语序调整之后,句子的衔接、强调的重点等也随之变化;其三,句子形式的改变,原句形式改变之后,句式的特点、修饰语的地位等也随之变化。
高考语文复习-句子表达效果之八大比较点课件

知识点讲解: 人称代词在高考中历来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难点,近年来在
“语言运用”板块成为“表达效果”分析的新热点,值得关注 。
修辞手法效果分析:①原句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 感。②原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视觉的美感和气 味的愉悦感。③原句运用了叠音词“芬芬芳芳”,更有音韵美,给人以强烈 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表述更为生动形象。
壹五、油比纸伞较用词特点
改句多会删去、压缩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对原句的分析可以从这些省去的词 语入手,分析词语的内涵以及其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关联 词等。不同词语,不同对待,不同分析。
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 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 排比句有气势,有力度,表达感情也比较强烈充分。
壹三、油比纸伞较特殊句式
例:[原句] 美丽的江南水乡啊,你是那样的唯美,那样的妩媚,那 样的令人神往!
[改句] 江南水乡,十分唯美和妩媚,令人神往。
特殊句式效果分析:①原句是感叹句,情感表达效果好;②原句使 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情;③原 句使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来倍感亲切。
[改句] 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
语言风格效果分析: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强;原句节 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语言风格一致。
壹八、油比纸伞较结构安排
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前文、后文的衔接紧密 度(承前启后)来审查,原句内容表达更恰当,更合语境;可 以根据句子的位置,断定其内容表达更合文段结构安排。] 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
高考新题型:表达效果比较分析

⑤短句与长句(短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⑥描写的层次性(层次分明,或从整体到局部,或细节描写等)
金太阳高二年级11月月考
原句: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一个 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 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 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①原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强调中医大夫的“高明 ”与众不同。 ②原句先否定再肯定,形成表意的反差,有 出人意料的效果。③原句与文段开头遥相呼应,形成反复回 环之美。
分析角度归纳4:
① 内容上的侧重点(突出了、强调了什么) ② 在文段中的位置(适合开头或结尾;承上启下等) ③ 文段的语言风格(活泼俏皮、典雅精致、委婉含蓄、深沉蕴藉、诗情画意、幽默诙谐、辛辣犀利等) ④ 与上下文的衔接(主语一致、或句式相似、或时空顺序/逻辑顺序等) ⑤ 短句与长句(短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⑥ 描写的层次性(层次分明,或从整体到局部,或细节描写等) ⑦ 对仗工整【整句:对偶句、排比句、互文、反复、顶针、回环等特殊句式】
①原句与前一句“货船载着......”句式相似,衔接更紧密 ,表达更连贯。②原句是短句,简洁明快,更富有节奏感,读 来朗朗上口,与整个文段的风格更协调。改句繁琐冗长,读来 拗口。③原句描写白鹅,层次分明,细节生动,逼真传神。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比较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比较一、学习目标1.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2.梳理答题步骤与角度。
3.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
二、考查特点1.创新性:考查角度多变。
考点题型的相对稳定与角度、设计的推陈出新,相映生辉。
2.应用性:贴近生活。
此考点的语言材料一般选自我们熟悉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情境。
既考查我们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考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应变的表达能力。
3.综合性:与其他考点联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
三、设题角度(一)设题角度:比较两个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语段特点:该类题目一般考查描写抒情类语段。
这类语段主要是对某些意象或环境等进行多角度的细致描摹,有些还辅以适当的抒情成分。
文学性强,语言优美,表达往往更为形象生动,有些语段还特别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美,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等。
兼有对论述类文本、说明文、戏剧等其他文体的考查。
(三)提问方式: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XX,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文中加点的词语XX、XX,如果换成XX、XX等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XX,与原文中句子相比,哪一个表达更好,为什么?四、解题思路请思考在做此类题目时,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解答?五、典例探究(一)1、对于作家来说,古典诗词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古典诗词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
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
古典诗词已然内化于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就像是身处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
这就是文化的认同。
要产生这种文化认同,其实仅需要人们用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而已。
句子的表达效果有哪些

句⼦的表达效果有哪些1. 怎么区分句⼦表达效果品析句⼦的表达效果1.⽐喻:作⽤: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动具体形象,给⼈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疏的事物解说,即打⽐⽅,帮助⼈深⼊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拟⼈:作⽤:把禽兽鸟⾍花草树⽊或其他⽆⽣命的事物当成⼈写,使具体事物⼈格化,语⾔⽣动形象。
夸张:作⽤:提⽰事物本质,烘托⽓氛,加强渲染⼒,引起联想效果。
排⽐:作⽤:加强语势、语⾔⽓氛,使⽂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有⽓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度概括,易于记忆,有⾳乐美感。
6.反复:作⽤:主要运⽤在诗⽂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
同时,反复的修辞⼿法还可以使诗⽂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美。
设问:作⽤: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加强语⽓,发⼈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中的⽓势和说服⼒。
9.引⽤:作⽤: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富启发性,⽽且语⾔精炼,含蓄典雅。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或事物,⽽是借⽤与它有密切相关的⼈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的形象性,使⽂笔简洁精炼,语⾔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动的效果反语:⽤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亲密友好的感情。
对⽐:⽤对⽐,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事物的两个⽅⾯,应该有互相对⽴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的。
作⽤:运⽤这种⼿法,有利于充分显⽰事物的⽭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这种⼿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给⼈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联想:看到某事物,从⽽联想到⼀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2024届高考语言运用之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题2:
[2022年·新Ⅱ卷]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
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
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
医生。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
对点训练1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 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 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 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目的: 1.按一定逻辑排列组成,层层递进,使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2. 加强语气,加重感情。 3.突出主体形象。
②使用排比手法,三个“意味着......”依次从失败的直接结果、下一步工作的艰 难和航天事业的走向介绍了失败的影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内容丰富,条理 分明,增强了语势,突出了栾恩杰等航天人面对失败时勇往直前的科研精神。 (语境目的)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其表达效果。 第一步→整体阅读,找准角度
第二步→细处着眼,分析手法
设问 排比
修辞特征 修辞目的
语境中 表达效果
语境中表达目的和效果方向
语气语调: 声(节奏、音律) 气(增强语气) 韵(营造.....氛围)
形成文风:语言风格
如:严谨/生动活泼
修辞手法
修辞
构成
表达效果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把人(物)当作物 来写叫拟物。
高考语文·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高考语文·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卷),新增一道比较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新题型,综合考查了修辞、句式、语体、语病、逻辑关系等知识。
试题新颖,切实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和语言鉴赏水平。
【典例】(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解析:从句式角度看,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感受后置,并且将“心满意足”分开来说,起到了强调吃饼感受的作用,强调了一种满足感;而改写句侧重在“一扫而光”上,根据前文的“食欲大振”来看,画波浪线的句子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语体风格上看,画波浪线的句子活泼俏皮,更口语化,与所给文段的文风更和谐;而改写句比较普通。
此外,以改写句结尾,似乎话未说完;而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文段结尾,语气舒缓,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技法总结】“五角度”赏析句子表达效果1.从语意上分析。
考虑修改前后的句子是否符合语境,如主语是否前后一致,能否与上下文连贯和照应。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
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
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04辨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高考语文复习

原句: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 似从天而降的伞兵。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 降落,从天而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
原句: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 福与烦忧: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改句:“ 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
①原句为整句,句式整齐,更富有表现力。 ②原句将“生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照着写,逻辑更严密, 引人深思。 ③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 从语义上 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年新高考Ⅰ卷19题)
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 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2022年全国乙卷18 题)
[典型例题](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 原句:大伯说完,对着我,对着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 改句:大伯说完,对着我和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
①原句为短句,简洁明快,节奏分明,适合表现大伯的情态。改 句冗长,十分繁琐。 ②原句用“对着我”“对着大山“两个短语并列,句式整齐,表 意鲜明;改句将“我”“大山”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 不突出。
原句:丰硕而富饶的秋天,就这样大咧咧地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 改句:秋天就这样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
①原句秋天前面加上“丰硕而富饶”,语言生动形象,更能突出秋天 的特征,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强烈情感。 ②原句“大咧咧”,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秋天人的特征,描写得亲切 自然。
2025届高考语言运用之表达效果比较题课件

预习检测1
第2题:
①原句是倒装句,把“心满意足” 后置,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 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改句的 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 全部吃光。 ②原句是短句,更显活泼俏皮。 ③原句更口语化,和整个文段的 文风更和谐,而改句比较普通。
02 试题再练
试题再练1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 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 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 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 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 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 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 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立刻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痛 楚……
③原句长短结合,表意灵活明快,有参差错落的节奏感;改 句为长单句,节奏舒缓,缺乏生气。
[角度小结] ①语序 ②上下文衔接 ③句式
2 这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
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 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这里面以 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 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的时候,祖 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 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 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 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 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句子表达的效果有哪些词语形容

句子表达的效果有哪些词语形容句子作为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的句子表达,我们可以清晰、简洁地传达信息,使交流更加准确、有效。
但是,一些不合适的语言表达往往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到位甚至产生误解。
因此,在句子表达方面,效果的好坏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方面来介绍句子表达的效果以及相应的词语形容。
1.准确性准确性是句子表达的最基本要求。
只有准确地表达出思想,才能让对方真正理解自己所想要传达的信息。
当我们能够用最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就能够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话语。
例如:“我需要一份报告。
”这句话语言简洁、表达清晰,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说话人的需求。
相应的词语形容有:简明扼要、清晰明了、确切无误等。
2.连贯性句子在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要与其他句子相互连贯,形成一个完整的语篇。
如果句子之间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那么听众就会容易迷失在句子的海洋中,甚至有可能对所听到的内容缺乏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句子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包括前后呼应、承接转折等。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公园玩,然后再去吃饭。
”这句话明确地表述了“玩”和“吃饭”这两个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使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相应的词语形容有:连贯性好、逻辑严密、上下衔接自然等。
3.形象性一个好的句子表达不仅能够准确传达信息,还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产生视觉化、感性化的效果。
这要靠词句间的艺术构思,使听众感受到每一个字眼的魅力和生动之处。
例如:“落日余晖照亮了整个山谷,山风吹过,一片片树叶在空中漫舞。
”这句话本身只是描述一个落日余晖的画面,但是用词恰到好处,让听众能够感受到画面的美丽与诗意。
相应的词语形容有: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满想象力等。
4.感情性句子表达不仅表达了信息,也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发言人的情感。
有时,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可以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共情。
例如:“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充满了整个房间。
用作比较的句子

用作比较的句子
比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比较的句子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因此在写作时,运用比较的句子可以使文章更
加生动、具有说服力。
下面,我将就如何运用比较的句子进行详细
的讲解。
首先,比较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展现事物的特点。
比如,在描述一个产品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突出该产品的优势所在。
比如,我们可以说,“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这款产品更具有
性价比。
”这样的比较句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该产品的优势。
其次,比较的句子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
在描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者事物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突出它们
之间的不同之处。
比如,我们可以说,“与A相比,B更注重实用性,而A更注重外观设计。
”这样的比较句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
了解A和B之间的差异。
另外,比较的句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论证。
在写作论
文或者文章时,我们经常需要通过比较来支撑我们的论点。
比如,
我们可以说,“通过与历史事件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
现代社会的进步之处。
”这样的比较句可以使我们的论点更加有力。
总的来说,比较的句子在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帮助我们更清晰地展现事物的特点,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
以及更好地进行论证。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比较的
句子,使文章更加生动、具有说服力。
复习:句子表达效果比较题之三

复习:句子表达效果比较题之三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州区高三第一次模考)对了,在油灯下读一点书吧。
然而,这是一个精神世界异常贫瘠的时候,那些千篇一律的文字,比我的粗硬的蒸玉米饭更难于下咽,我实在没有勇气啃它们。
于是,对着那盏幽弱的小油灯,我又茫然了。
油灯闪烁着,还像一只炯炯的眼睛,只是它的目光中似乎有嘲讽之色。
它在嘲笑我的空虚和彷徨……在那闪烁的灯光里,我坐不住了:难道就这样让自己的青春稀里糊涂地流逝?难道就这样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在黑暗中麻木、腐朽?不!我不愿意!我想起了过去曾经读过的那些美好的书,我怀念它们,我要找到它们!美好的东西毕竟是禁灭不了的。
远方的朋友为我带来了一些劫后余生的好书……从此,在那盏小油灯下,有了无数个令人沉醉的夜晚。
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不愿意让自己的青春稀里糊涂地流逝,不愿意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在黑暗中麻木、腐朽。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分)答案:①原句连续设问,加强了语气语势,突出了作者在特定时期内心的苦闷和追索;②而回答单独成短句,铿锵有力,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③从而自然过渡到下文小油灯下读书的描写。
(评分建议:共2分,每点1分,写到2点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黄冈六校2021届第一次联考)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
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
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已经伸进家。
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
“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她喊孩子,“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
”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子”。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句子表达效果比较题专项指导与训练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句子表达效果比较题专项指导与训练句句子表达效果比较题【典题比较】例1(2007江苏高考)男人守在家忙麦收前的杂事。
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
树荫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
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
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先前,从甘肃上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
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
如今,麦客们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雷抒雁《麦天》)问:“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4分)答案:①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②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③运用了比拟的修辞,语言表达富有意味。
例2(2020高二上期中考试卷)我深爱着石家庄这座城,在这座不断长高长大的城市里,我能够随时随地找到自己。
我熟识这座城市,不仅源自不断扩展伸延的街道、公园、河流,以及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楼群,更是源于许多历史遗存……其间蕴藏了先辈们赋予这座城市固有的禀赋、血性和气质,更有后来者注入的心血、汗水与赤诚。
别样的豪爽刚烈,别样的敦厚淳朴,别样的勤勉坚韧,使我们这些后来者得天独厚地承袭了慷慨长歌的浩然正气和威武不屈的太行基因。
大石桥不朽的脊骨背负着历史的车轮,西柏坡上的红旗高扬着新中国激昂的旋律,烈士陵园里有白求恩、赵博生、董振堂等英灵相伴着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问: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选取了石家庄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物,采用了排比的修辞;②条理清晰地写出了石家庄不朽的过去、奋进今天和对世界的影响力,表达作者对石家庄这座城市的崇敬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角度四 特殊句式
反问句语气较强烈,表意肯定;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 烈;排比句句式整齐,有气势,表达感情较强烈充分。
例4: 原句: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 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改句:多么暖心、私密、亲昵”。
效果分析:①原文使用排比短句,分别强调了三种强 烈情感;②原句句式更整齐,所用逗号的停顿比顿号 舒缓,所产生的亲切美感更符合选文语境整体风格。
分析角度一 修饰成分
将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独立出来,单独形成分句, 起强调突出作用。
例1: 原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 走路一摇一晃。
改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 摇一晃的人。
效果分析:原句将修饰语(定语)独立成句,有强调 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
分析角度六 运用词语
改句会增加、删减、改换一些词语,对原句表达效果 的分析可以从分析这些词语的内涵及其所起到的表达 效果入手。
例6: 原句: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经过文化这支色彩瑰丽 的画笔点染,城市的夜经济名片会更有意蕴。
改句:夜文化完全离不开夜经济,经过文化熏陶,城 市的夜经济会更有意义
效果分析:①原文“离不开”前面没有“完全”两字, 说法不绝对化,更严谨。
改句:不能只在古书保护非遗,而要让它走到现实中 来,紧随时代促进非遗的发展。
①原文使用叠词“真真切切”,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还起到强调作用;②原文 “我们的生活”,代入感强烈;③原文“推陈出新”, 更表达了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分析角度七 语言风格
原句风格与文段保持一致,更符合语境。如口语化, 更具有文学意蕴等。
例7: 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改句: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③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 段的文风更和谐。
综合练习1
原句: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 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 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 芽”。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 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 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 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分析角度三 运用修辞手法
常考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结合句 子内容分析原句中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
例3:
原句: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 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
改句:此时北京下的雨会把槐花打落,满街雨水流淌, 槐花芬芳。
效果分析:①原文使用了比喻。把槐花比作雨,“下 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把时间比喻成流水,“日 子都流淌”,化抽象为具体,表述更生动形象。②原 文用了通感,“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视觉的美感和 气味的愉悦感。
改句: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 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现。
①原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草木的情感,与上 文“远视”“相视” 相符。②原文“只有……才”构 成条件关系,强调了“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 件下产生的结果,逻辑更加严密准确。
综合练习3
原句: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非遗只 出现在古书里,而要真真切切让它走到我们的生活中 来,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推陈出新。
分析角度五 长短句
将修饰成分单独成句,或把句子内容分开来说,形成 较短的分句。
短句的效果:强调作用,突出感情表达。句式活泼灵 动,错落有致,节奏感较强。
例5: 原句: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 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
改句: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 漫无边际地聊开了。
效果分析:①原句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 在前,有强调作用;②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题型模式
1.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一句话,称为“原句”;在题 目对这句话进行改写,语义基本相同,称为“改句”。 2.题目要求回答“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3.分值4分,得分点多为两到三个。
解题思路
1.找不同。对比原句与改句,分析在表达方式、表达 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定范围。体味原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 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回答。 3.析效果。结合文本分析原句表达效果,分点作答。
比较句子表达效果
高考题再现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 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 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 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①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 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 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 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 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改句比较普通;原句 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分角度二 主语
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 体)为什么更适合语境。
例2: 原句: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 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 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 改句:身体的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浸入骨髓的冰凉抽去
效果分析:原句以“浸入骨髓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 “天很冷很冷”相照应,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留下” 搭配。
改句: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
①原文用排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②原文句子 文学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整个文段语境;③原文从多 个角度铺排,气势更盛。
综合练习2
原句: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 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光带走 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 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