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世纪美国国家外语学习标准

合集下载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 ・ 外文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7 月 中旬 刊
美国《 2 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对我 国高职英语教 学的启示
楚 晴
f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民族语言与教 育系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6 6 )


和 习俗 。 比较语言文化特性。 与其他 学科贯连 , 以及到社 区等校 内 外环境运用语言. 享受学习乐趣 下面为“ 5 c” 的主要 内容 :
( 一) 沟通 交流 (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
在 实 际生 活 中 .运 用 英语 以外 的 其他 语 言 交际 沟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7 — 0 1 2 2 — 0 2
二、 美 国《 2 1 世 纪 外语 学 习标 准》 的 内容 { 2 1世 纪 外 语 学 习 标 准 》 (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i nt h e 2 1 s t Ce n t u r y . 下 简称 “ 标准” ) 是 由 美 国教 育部 门以 及 多个外语 教 学协会 共 同研 制 的 国家外语 课 程标 准 . 于1 9 9 6 年 正 式 出版 . 1 9 9 9年增 加 了几种 语 言 的学 习 目标 . 2 0 0 6 年 7月经修 订 完成第三版 .至此该标准已完成包括 中文在 内的十种语言的学习 目标 这是 目 前 美国衡量一项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最权威的准则。 《 标 准》 的核 心 为 “ 5 c ” 。 即c o mmu n i c a t i o n( 交际) , C u l t u r e s ( 文化 ) , Co l me c t i o n s ( 贯连) 。 C o m p a r i s o n s ( 比较) , C o mmu n i t i e s ( 社 区) 。即 学生 能在 实 际生 活 中 , 运 用语 言 交际 沟通 能 力 。 体认 文 化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及其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及其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1 9 9 9年 , 该书 重新 出版 , 并更名 为《 2 1世 纪 外语 学
习标 准》 (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 i n
称“ 5 c 目标 ” 。除 了 5项 目标 之 外 , 《 2 1世 纪 外 语 学 习标 准 》 还对 各项 目标 分别 进 行 阐述 , 提出了 5 c 目标 对应 的 1 1 项标 准 ( 见表 1 ) 。
常 利
( 上 海 电机 学院 外 国语 学 院 , 上海, 2 0 0 0 6 2 )
[ 摘
要] 由美国教 育机 构及 多个 外语教 学协会 共 同制 定 的《 2 1世 纪 外语 学 习标 准》 是 目前 美 国衡 量
外语 教 学是 否成 功 的最权 威 的准 则 。在剖析 了其 5项 目标和特 征 的基础 上 , 结合我 国《 大 学英语 课 程教 学 要 求》 及技 术教 育 高校 英语 教 学 的现状 , 得 出对我 国 高校 英语教 学的启 示 : 发 挥 学生 的主体作 用 , 充 分利 用
t h e 2 1 s t C e n t u r y ) 。《 2 l 世纪外语学 习标准》 的出台
不 但推 动 了美 国外语 教 育 的改革 , 而且 对 我 国现 阶
段 的英 语 教学 改革 也有 一定 的参 考价 值 。
表 1 《 2 l 世纪 外语学 习标 准》 的教 育 目标及 其标准
个外 语教 学 协 会 共 同 研 发 并 出 版 了 《 外 语 学 习 标 准: 为 2 1世 纪 做 准 备 》(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F o r e i g n

美国外语学习的“5C”标准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外语学习的“5C”标准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外语学习的“5C”标准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巴西等一批“金砖国家”的崛起,国际形势发生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变化。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和世界霸权,加强在海外的竞争力,增强国民的外语水平,美国从1993年起成立了“全国外语教育标准课题组”。

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于1996年编制了一部国家级课程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1],三年后又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修改,增加了9个语种及各自具体的学习标准,于1999年发表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5个以英语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和Communities,因此,也简称“5C”标准。

一、解读“5C”标准“5C”标准列出了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的五大目标[2],这五大目标形成一股彼此交叉、相互支持、不可分割的合力,以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目标1.语言交流————用外语进行交际。

学生能够用外语进行交谈、提供和获取信息,表达感受和情感,交流思想;能理解和解释内容广泛的书面语和口头语;能向听众或读者传达各类主题信息,陈述概念和观点。

目标2.文化沟通————增进对其他文化的认知。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文化的各种行为和理念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所学文化的各种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

目标3.相关知识————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并获取相关信息。

学生通过所学外语来强化并延伸其他学科的知识;获取信息并能识别所学外语及其文化所特有的观点。

目标4.比较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

学生通过对所学语言和本国语言的比较,能够理解语言的本质;通过对所学语言文化和本族文化的比较,能够理解文化的概念。

目标5.社团活动————参加国内外多语言社团的活动。

美国5C外语学习标准

美国5C外语学习标准

Working Draft
5
Sample Progress Indicators for presentational communication
Grade 8:Students prepare tape or video recorded messages to share locally or with school peers and/or members of the target cultures on topics of personal interest.
3
Sample Progress Indicators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rade 8: Students exchange Grade 12:Students
information about personal exchange, support and
Standard 4.2: Students demonst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hrough comparisons of the cultures studied and their own. (Cultural Comparisons )
target language on a variety
target cultures.
of topics dealing with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issues.
Working Draft
4
Sample progress indicator for interpretive communication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影响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影响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兼谈《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进行深入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影响。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出台背景及其在美国外语教育领域的地位,阐述其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

接着,文章将详细分析该标准的特点和优势,如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情境性等。

也会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争议,如对外语教师的要求过高、对语言学习评价的片面性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转向对《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分析。

文章将介绍该目标的制定背景及其在美国中小学中文教育中的定位,阐述其主要内容和特点。

接着,文章将探讨该目标对美国中小学中文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提高中文教学的规范性、促进学生中文水平的提高等。

也会分析该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

文章将结合两个标准的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外语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上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对美国乃至全球外语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国内外语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评析《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简称SFLL)是美国教育部于1996年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指导美国的外语教育改革,确保学生在21世纪具备必要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这一标准的出台,反映了美国对外语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美国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的高度重视。

SFLL的核心理念是“5C”,即Communication(沟通)、Cultures (文化)、Connections(关联)、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 (社群)。

5C外语教学标准的出台背景、理论基础和内容分析

5C外语教学标准的出台背景、理论基础和内容分析

高等教育1. 出台背景5C 外语教学标准,《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美国的外语教学国家级课程标准。

美国的外语教学对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是近年来开展外语教学改革规模较大的国家之一且其规模和力度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可谓意义深远。

作为纲领性文件的《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对美国的外语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可以说是改革的指挥棒,具有研究价值。

20世纪前,美国就已经把外语列入到教学中,并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美国的外语教育开始较早, 是世界上较早将外语纳入到教育体系中的国家之一。

1958年9月通过的著名《国防教育法》预示着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开始。

该法为加强数学、自然科学、现代外语和其它重要学科的教学提供财政援助,并增加这些学科的教学分量。

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轰轰烈烈的课改运动受动荡不安的社会影响, 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外语教学。

1978年,美国外语和国际研究会对外语学习进行考察后得出结论:“美国在外语学习方面的无能已达到了威胁民族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程度。

”1984年4月, 一份题为《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拉开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序幕。

《报告》在谈及外语课程时这样写道:“一门外语达到熟练程度,一般要修习4-6年,因此, 应该在小学开始学习外语。

我们认为学生达到这样的熟练程度十分重要, 因为修习一门外语可以使学生了解非英语国家的文化, 提高一个人对本族语的意识和理解, 并为国家在商业、外交、国际和教育上的需要服务。

”《报告》再一次强调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起,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 国际社会竞争愈加激烈。

为进一步保持优势地位,美国更加重视教育,呼吁提升教育质量。

1993年4月, 继19991年4月老布什的教育方案《美国2000:教育战略》,克林顿颁布《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

在充分肯定以前的课改计划基础上,把美国教育目标扩大至8项,并将传统的5门核心课程增至7门,明确地将“外语”定为核心课程之一, 此次改革的重点确定为设立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

美国21世纪外语课程标准(英文)

美国21世纪外语课程标准(英文)

美国21世纪外语课程标准(英⽂)COMMUNICATIONCOMMUNITIES CULTURESCOMPARISONS CONNECTIONSSTANDARDSFORFOREIGNLANGUAGELEARNING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are at the heart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The United States must educate students who are linguistically and culturally equipped to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in a plural- istic American society and abroad. This imperative envisions a future in which ALL students will develop and maintain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nd at least one other language, modern or classical. Children who come to school from non- English backgrounds should also hav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further profi- ciencies in their first language.Statement of Philosophy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In 1993, a coalition of four national language organi- zations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French,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German, and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Spanish and Portuguese) received fund- ing to develop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grades K-12.This was the seventh and final subject area to receive federal support to develop national standards as part of the Bush Admini- stration’s America 2000 education initiative, whichcontinued under Goals 2000 in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An eleven-member task force, representing a variety of languages, levels of instruction, program models, and geographic regions, was appointed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defining content stan- dards—what student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t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task force shared its work with the broader profes- sion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The resulting document represents an unprecedented consensus among educators, business leaders,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on the definition and role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American education.The standards do not describe the current statu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is country. While they reflect the best instructional practice, they do not describe what is being attained by the majority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The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will not be achieved overnight; rather, they provide a gauge against which to measure improvement in the years to come.The standards are not a curriculum guide. While they suggest the types of curric- ular experiences need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standards, and support the ideal of extended sequences of study that begin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and contin-ue through high school and beyond, they do not describe specific course content, nor recommended sequence of study. They must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tate and local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frameworks to determine the best approaches and rea- sonable expectations for the students in individual districts and schools.The purposes and uses of foreign languages are as diverse as the students who study them. ①Some students study another language in hopes of finding a rewarding career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or government service.② Others are interested in the intellectual chal- lenge and cognitive benefits that accrue to those who master multi- ple languages. ③Still others seek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other peo- ple and other cultures. ④Many approach foreign language study, as they do other courses, simply to fulfill a graduation requirement./ Regardless of the reason for study, foreign languages have some- thing to offer everyone. It is with this philosophy in mind that the standards task force identified five goal areas that encompass all of these reasons: Communication, Cultures,Connections, Compari- sons, and Communities—the five C’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Communication is at the heart of second language study, whether the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face-to-face, in writing, or across centuries through the reading of literature.Through the study of other languages, students gain a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s that use that language and, in fact, cannot truly master the language until they have also mastered the cultural contexts in which the language occurs. Learning languages provides connections to additional bodiesof knowledge that may be unavailable to the monolingual English speaker.Through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with the language being studied, students develop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realize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of viewing the world.Together, these elements enable the student of languages to participate in multilingual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round the world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and in culturally appropriate ways.The Five C’s of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 ComparisonsCommunities“Knowing how, when, and why to say what to whom”All the linguistic and social knowledg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human-to-human inter- action is encompassed in those ten words. Formerly, most teaching in foreign lan- guage classrooms concentrated on the how (grammar) to say what (vocabulary). While these components of language are indeed crucial, the current organizing princi- ple for foreign language study is communication, which also highlights the why, the whom, and the when. So, whil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are essential tools for com- munication, it i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meaningful and appropriate ways with users of other languages tha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oday’s for- eign language classroom.。

美国外语教育的准绳——谈《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与5C概念

美国外语教育的准绳——谈《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与5C概念

海外教育118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在美国教育部和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为期三年的资金帮助下,一个由11人组成的特别工作组承担了一项特别任务——定义语言学习内容标准,也就是在语言学习中,让学生明确自身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

这11个人掌握着不同的语言,有着极高的教学水平,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他们最终制定出一份文件——《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 Century)。

此书于1996年首次出版,随后对目标和适用范围进行调整,于1999年再版。

2006年,《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第三版问世,它将美国外语教育带入了历史新时期。

《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标志着教育者、商业领袖、政府和社区对美国教育中语言教学的定义和作用达成了史无前例的共识。

这份极富有远见的文件已经被国家和地方各级的教师、管理人员和课程开发人员用来改善美国学校的语言教育。

《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一项重要成就是它基于世界规范的语言教育和新泽西州的语言学习标准,提出了“Five Cs(5C)”概念。

“5C”即“沟通,文化,连接,比较,社区”。

这五项标准描述了世界语言学习的内容,并构成了世界语言教育中标准的教学核心。

“5C”具体内容沟通(Communication)概念:沟通即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它强调“学生可以用语言做什么”,而不是“对语言有怎样的了解”。

它要求学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交流,能够具备解读口头和书面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时展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并能够向不同听众提供口头和书面信息。

评价标准1:学生能够在对话中提供和获取信息,表达自身感情和情感,并交换意见。

例:四年级学生能够通过信件、电子邮件、音频和影像提出并回答有关家庭、学校活动等问题;八年级能够同伙伴或所学语言人群交换关于个人活动、难忘的经历、学校课程等信息;十二年级能够针对当代或历史事件,同伙伴或所学语言人群交换意见,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和支持个人观点。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中《汉语学习目标》浅析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中《汉语学习目标》浅析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中《汉语学习目标》浅析作者:周晓更邮箱:zhouxiaogeng@微博:(新浪)搞汉语的周老汉/u/2574064533新浪博客:/u/2574064533作为美国中小学外语教学领域的指导性纲领,《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有着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影响。

这个目标中,共有9个针对具体语言的目标作为补充,而《汉语学习目标》(Standards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其中一个。

《目标》在美国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整体战略和实际操作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换个角度看,它不仅仅是目标,而是更是一种规则。

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要顺利的进入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领域,就必须重视和了解这个规则。

1993年,为全面推进美国外语教学的体系化建设,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由一个11人小组牵头,负责制定全美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学生的阶段教学目标。

1996年,出版了《外语学习的目标:为21世纪做准备》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eparing for 21st Century,初步形成了目标框架。

之后,此为基础,不断调整,并制定了9个针对具体语言的目标作为补充,其中包括了《汉语学习目标》,这共同形成了当前1999年版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

《汉语学习目标》的制定早在1995年秋就开始,最初是在Ronald Walton博士的建议下启动了“美国全国外语学习目标合作项目”,参与者包括美国中小学汉语学会、中文教师协会、全国外语中心、华文学校协会等多个机构。

按照制定者的说法,《汉语学习目标》不是一个独立文件,也不构成一门课程或大纲,而是为了帮助教育者制定以目标为基础的课程。

与这个《目标》关系密切的还有1986年美国外语教学学会(ACTFL)颁布的“ACTFL能力大纲”。

与这个能力大纲所不同的是,《目标》采用的是按人际、诠释和表达模式进行组织的,而非ACTFL以听说读写的方式来割。

美国语言教学5C标准对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的启示

美国语言教学5C标准对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的启示

美国语言教学5C标准对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的启示作者:李珊珊来源:《俪人·教师版》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首先就第二语言学习5C教学标准的内容及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分析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对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的启示。

以期通过这些分析,让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更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5C 对外汉语教学启示一、5C标准分析。

1.5C的基本理念。

1996年,美国颁布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并于1999年进行了重新修订。

该《标准》将美国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Cultures(文化沟通),Connections(相关知识),Comparisons(比较能力)和Communities (社团活动),也是《标准》的核心内容。

《5C标准》的出台不仅推动了美国第二语言教学的改革,而且对我国现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2.5C的基本内容及目标。

基于5C的基本理念,5C提出了美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五大目标,分别是:(1)交际(Communication),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化交际技能,能以目的语进行交流;(2)文化(Cultures),培养学生了解目的语国的文化,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特点及差异性;(3)贯联(Connections),培养学生通过目的语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获得更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4)比较(Comparisons),培养学生比较目的语与母语间概念、文化与内涵的异同,探寻语言本质,更深刻地认识体悟语言的社会功能;(5)社区(Communities),培养学生将课堂所学发展到社区,使语言与生活结合。

美国外语学习能力标准探析

美国外语学习能力标准探析

美国外语学习能力标准探析作者:王龙香周谊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第08期摘要:在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的指导下,全美州外语督学协会(NCSSFL)和全美外语教学学会(ACTFL)根据新世纪外语语言能力要求的发展趋势,联合发布了《“能做”声明》(NCSSFL-ACTFL Can-Do Statements)。

该标准以交际能力中人际沟通模式、表达演示模式和理解诠释模式为基础,形成了语言能力分等级、全方面的标准。

《“能做”声明》有利于语言教育者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而学习者则可以利用《“能做”声明》中的语言能力量表,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指标。

文章通过分析《“能做”声明》出台的背景、内容、使用策略和特点,希望对我国外语教学和语言能力标准设定有所启示。

关键词:语言能力;《“能做”声明》;交际;外语学习能力2013年,全美州外语督学协会(NCSSFL)和全美外语教学学会(ACTFL)联合发布了《“能做”声明》[1]。

在此之前,NCSSFL发布的《档案袋自评量表(2009年)》(NCSSFL LinguaFolio 2009)[2]和ACTFL发布的《能力大纲(2012年)》(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 2012)[3]分别对全美外语教学目标和能力等级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声明。

《“能做”声明》则结合了前面两个标准的内容,清楚地罗列了不同阶段语言能力的要求。

本文通过介绍《“能做”声明》出台的背景、内容、使用策略以及特点,试图呈现美国对外语语言能力要求的变化趋势,从而对我国外语教学及语言能力评价提供借鉴。

一、出台背景1996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和ACTFL开始着手制定有关国家外语课程的标准,并于1999年出台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4]。

美国21世纪的_5C_外语教育

美国21世纪的_5C_外语教育

美国 21 世纪的 5C 外语教育
陆效用
提要 :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 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美国教育界和外 语界制订 了!21 世纪外语学 习目标∀ , 即 : Communication( 交际 ) , Cultures( 文 化 ) , Connections( 贯连 ) , Comparisons( 比较 ) 和 Communities ( 社 区 ) 。 外语课堂教学内除语言和文化知 识外 , 还包括 交际策 略 、 学 习策略 、 其他 学科知 识 、 思维能 力和 现代科 技 。 大学外语教学也受到了挑 战 , 跨学科课程 、 过渡课程和双学位课程将受到学生的青睐 。 美国 21 世纪的外 语学习目标对我国的 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美国 ; 21 世纪 ; 外语教育 Abstract: To help Amer ica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competency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U .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 eaching of For eign L an guages, through collaborative efforts, designed and published Standards f or Foreign Language Lear ning in the 21 st Century which identifies fiv e goal area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 e . , 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and Communities. The Standards require a much broader defini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ample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develop and us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learning strategie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skills in technology ,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elements of the lan guage system and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 e an exciting challeng e to r edesign programs in new and inno vativ e ways. Courses favor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 Language Courses A cross the Curriculum, Bridge Courses, Content Courses, and Courses in dual degree programs. The English teaching r eform in China could make use of and gain impetus from the U . S.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 e learning. Key words: United States; 21 st Century ; For eign Languag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 G5712. 1 # 文献标识码 : E # 文章编号 : 1004- 5112( 2001) 05- 0022- 07 引言 20 世纪末 笔者 在美 国加 州州 立大 学 富勒 顿校 区 (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进 行了 为期 一年 ( 1999 年 8 月 ∃ 2000 年 6 月 ) 的学 术访 问。除 教学和进修外 , 对美国 的外 语教 育状况 作了 一些考 察。笔者发现 , 美国的 外语 教学 与中国 的外 语教学 相比 , 尽管两国由于国情不同而存在许多差异 ( 如在 语种选择、 师资培养以 及课 程设 置等方 面都 有许多 不同之处 ) , 但从教 学内 容和 教学方 法来 看 , 两国的 外语教育似乎又有许多共同点 , 或者说 , 两国的外语 教学都存在着 同样的 问题。 举例来 说 , 美国 学校的 传统外语教学与中 国学 校一 样 , 也是重 词汇 和语法 规则的学习 , 轻语言实用能力的培养。倘若不 信 , 有 美国学 者 的评 论 为 证 : Indeed, an earlier emphasis on the learning of the language system to the exclusion ∋ 22 ∋ of meaningful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has led to frustra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for students. M any adults complain today that although they % took& two or more years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obtained high gr ades on grammar ex aminations, they are unable to speak the language at all. 其相似乃尔 ! 面对新世 纪给世界 各国 带来的 机遇 与挑战 , 美 国外语界与中 国外语界 一样 , 也 在积极 探索 外语教 学的改革之路。 他们在 广泛 调查研 究的 基础上 , 并 用 当代语 言学 理论作 指导 , 制 订了 美国! 21 世纪外 语学习目标∀ (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 1996 年初版 , 1999 年再版 。以下 简称! 目标∀ ) 。笔者 撰写本 文 , 意在 把这一 他山之 ( Standards 1996: 36) 这 里所描 写的 情况 , 与中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 哑巴外语 现象 , 何

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作者:王鹤芳来源:《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7年第02期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美国政府制订了国家级课程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1996年初版,1999年再版。

以下简称《标准》)。

该《标准》将美国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Cultures(文化沟通),Connections (相关知识),Comparisons (比较能力)和 Communities (社团活动),也是《标准》的核心内容。

《标准》的出台不仅推动了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而且对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我们的英语课堂教育有着巨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5C”外语学习标准的基本内容1. Communication:要求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达到参与对话、提供和获得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水平。

能读懂、听懂和翻译各种话题的书面语和口语;能与听众和读者就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观念和思想。

2. Cultures:能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

了解该文化的实际与所反映的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该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观念之间的关系。

3. Connections: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以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

学生能通过外语及其文化获得信息与知识,并通过现有信息找出明显的观点。

4. Comparisons:培养对所学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

通过比较目的语与本国语言能理解语言的本质,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本国文化能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5. Communities:能用外语参与国内外的多文化社团活动。

学生在校内外均能使用外语,把学习外语当作乐趣和充实自我的手段,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

从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所反映出的外语教学理念谈汉语国际教师的培养

从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所反映出的外语教学理念谈汉语国际教师的培养
30
以上的课例以及志愿者们的感受与实践 可能与真正的主题型教学尚有一定距离,但 已经体现出了语言课的内容并不单纯是教师 教授语言这一特点。 这就提醒我们:在海外教授汉语,特别 是在北美地区,必须了解并在一定成程度上 实施主题型教学的某些特点。
31
(二)教学目标: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完成任务。” ——齐德立
28
波特兰市的一所中学里,汉语课上,老师要求学生 们用汉语回答和讨论以下一些问题:
(1) 四大文明古国是_________________ (2) 造成中国文明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这些河流产生了文明? (4) 文明是怎么产生的? (5) 除了种田、捕鱼,水可以带来什么文明? (6) 有了文明大家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7) 哪一个文明认为他们是月神的子孙? (8) 谁觉得他们是龙的子孙? (9) 龙象征什么? (10)楔形文字是怎么来的?
23
(一)教学体制: 在分科型教学体制中融进主题型教学 的元素。
24
主题型教学: 即不分具体科目,要求教师在六大主 题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 选取教材,进行沉浸式地教学。同时使学 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5
这六大基本主题是: ①我们是谁? ②我们如何安排自己? ③我们处在何时何地? ④如何共处宇宙空间? ⑤如何表达自己? ⑥世界如何运转?
9
(2)文化(Cultures) ——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标准2.1:学生能够理解所学文化的习俗与观念之间的 关系。 标准2.2:学生能够理解所学文化的产物与观念之间的 关系。
10
概念(Perspectives)

美国21世纪的_5C_外语教育

美国21世纪的_5C_外语教育
# 22 #
of meaningful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has led to frustra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for students. M any adults complain today that although they - took. two or
外语 界 2001 年第 5 期( 总第 85 期)
美国 21 世纪的/ 5C0外语教育
t 陆效用
提要: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 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美国教育界和外 语界制订 了521 世纪外语学 习目标6 , 即: Communication( 交际) , Cultures( 文 化) , Connections( 贯连) , Comparisons( 比较) 和 Communities ( 社 区) 。外语课堂教学内除语言和文化知 识外, 还包括 交际策 略、学 习策略、其他 学科知 识、思维能 力和 现代科 技。大学外语教学也受到了挑 战, 跨学科课程、过渡课程和双学位课程将受到学生的青睐。美国 21 世纪的外 语学习目标对我国的 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美国; 21 世纪; 外语教育 Abstract: To help Amer ica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competency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U .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 eaching of For eign L anguages, through collaborative efforts, designed and published Standards f or Foreign Language Lear 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identifies fiv e goal area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 e . , 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and Communities. The Standards require a much broader defini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ample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develop and us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learning strategie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skills in technology ,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system and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 e an exciting challeng e to r edesign programs in new and innovativ e ways. Courses favor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 Language Courses A cross the Curriculum, Bridge Courses, Content Courses, and Courses in dual degree programs. The English teaching r eform in China could make use of and gain impetus from the U . S.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 e learning. Key words: United States; 21st Century ; For eign Languag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5712. 1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4- 5112( 2001) 05- 0022- 07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发展研究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发展研究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 姜丽萍[1];王立[2];王圆圆[3]
作者机构: [1]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2]国家开放大学国际语言文化教学部;[3]法国巴黎第五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世界汉语教学
页码: 275-28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标准;5C目标;标准发展;新思路
摘要: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1996年出版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是"5C目标"。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标准经历了三次修订,2015年最新版(第四版)《面向世界的语言学习标准》(World-Readiness Standards for Learning Languages)出版。

这一版不仅更换了文件名称,还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大幅调整与细化。

本文从动态的、历时的角度,从标准名称、框架结构、层级目标、具体内容等方面对四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梳理出了几次修订所展现出来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最新版标准编制的新思路、新方向,同时也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启示,以促进汉语二语教学与评估标准的建设。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一、《标准》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 只开设德、法、西少 数几个语种。 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法翻译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制定“陆军专门训练方案” 注重强化口语训练
50年代为适应国防需求 现代外语教学是必要的
1993年掀起“新课程标准改革运动” 由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法语教师委员 会、德语教师委员会和西班牙与葡萄牙 教师委员会四种外国语组织联盟制定 从幼儿园至12年纪《21世纪外语学习 标准》
标准 3.1通过学习外语,学生能巩固并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 理解"--------触类旁通 标准3.2学生获取信息并能识别那些只有通过学习外语 及其文化才能涉及到的独特的观点"-------博闻广见
Page 5
(4)Comparisons(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语言文化本 质特征的理解" 标准4.1通过对所学语言和母语的比较,学生能理解语言 的本质特征"---------比较语言 标准4.2通过对所学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比较,学生能领会 文化的概念"---------比较文化
(5)Communities(社区):"能参与国内外的多元社区" 标准5.1校园内外,学生都能使用该语言"------学以致用 标准5.2为了让自己高兴和充实自己而使用该语言,成为 终身学者".---------学无止境
Page 6
感谢您的关注
Page 4
(2)Cultures(文化):"获取知识,体验多元文化" 标准2.1学生能够表现出一种对所学文化的行为方式和价 值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力"---------文化习俗 标准2.2学生能够表现出一种对所学文化的文化表现和文 化理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力"---------文化产物

电大一网一《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

电大一网一《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

达德分校《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考查知识:第一章、第二章;权重:
20%)-95分
题1: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提出了5C标准。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2:学生的母语背景、学习动机等的差异对汉语教学其实没有影响。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3:教学目标是制订整个教学计划的依据。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4: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基础。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5:留学生入学时必须以HSK成绩作为分班依据。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6:了解学习者背景主要指了解学习者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7: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和满足学习者需求是选用教材的两大原则。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8: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制作PPT课件是每节课都必不可少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9:教室里座位的排列方式能够体现不同的师生、生生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美国政
府制订了国家级课程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1996年初版,1999年再版。

以下简称《标准》)。

该《标准》将美国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
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
Cultures(文化沟通),Connections (相关知识),Comparisons (比
较能力) 和 Communities (社团活动),也是《标准》的核心内容。

《标准》的出台不仅推动了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而且对我国现阶
段的外语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我们的英语课堂教育有着巨大的借鉴
和启示作用。

一、“5C”外语学习标准的基本内容
1.Communication:要求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达到参与对话、提
供和获得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水平。

能读懂、听懂和翻译
各种话题的书面语和口语;能与听众和读者就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观念和思想。

2.Cultures:能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

了解该文化的实际
与所反映的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该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观
念之间的关系。

3.Connections: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以获得相关信息和
知识。

学生能通过外语及其文化获得信息与知识,并通过现有信息
找出明显的观点。

4.Comparisons:培养对所学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

通过比较
目的语与本国语言能理解语言的本质,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本国
文化能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5.Communities:能用外语参与国内外的多文化社团活动。

学生在
校内外均能使用外语,把学习外语当作乐趣和充实自我的手段,使
学生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

上述“5C”标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好像
是一个“5连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相互支持,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5C”学习目标不仅是《标准》
的核心内容,而且体现了当代最新语言习得理论,代表了美国21世
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