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摘要: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全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尤其是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后,深化改革,积极进取,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些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向更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探讨南宁市的生态优势,主要从空气、水、噪声,以及城市绿化等方面,对南宁城市生态环境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对于现在南宁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及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南宁环境现状防治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贸易中心。

南宁市介于东经107°45′——180°51′,北纬22°12′——23°32′,地形平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四面山丘环绕,地处亚热带,呈典型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湿冬干,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气温为21℃,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由于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绿化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以“中国绿城”成为城市的代名词。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不得不更多的关注南宁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南宁市生态环境在未来将会如何影响南宁市的发展,那么我们就来就城市生态环境的几个方面来对南宁市的生态环境现状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1、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公布的2013年1月至12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统计,南宁市1月至8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在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靠前,在9月进入秋冬季后排名有所下滑。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是2、4、6月,排在第4位;最差是10月,排22位。与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持平,二氧化氮浓度上升了15.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上升了

30.4%。[1]

南宁市区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

首先是秋冬季节污染严重,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的1月份间。原因是在此期间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静稳天数增多,天气干燥少雨,且容易出现逆温及大雾等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因此城市中持续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难以在大气中扩散,造成在此期间空气质量较差。

其次,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颗粒物。其中,细颗粒物(PM2.5)出现超标的天数为91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出现超标的天数为61天,二氧化氮出现超标的天数为10天,臭氧出现超标的天数为7天。

第三,连续多天污染成为常态。2013年,受多起大雾天气影响,1月、10月、11月、12月,南宁市均曾出现多天连续污染的天气,尤其是12月份,出现了连续13天的污染天气,污染最重时出现了连续3天的重度污染。

2、水环境质量

南宁的水环境主要包括了:以邕江及其支流(朝阳溪、二坑、竹排冲、心圩江、石埠河、亭子冲等),以及两湖-南湖、相思湖,还有南宁市的地下水,一起形成了南宁市的生态动脉。而邕江贯穿市区东西,各条支流直接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渗透进南宁人的生活。从地理区位来看,穿过“绿心”的邕江,也恰似一条供给绿城发展的大动脉,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不断的活力。

(1)南宁市境内江河水质状况

2013年6月份南宁市境内监测的6个断面中Ⅲ类水质达标率为66.7%,除南岸、蒲庙断面评价为Ⅳ类水质外,其余4个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2)水功能区和边界断面水质达标情况

2013年6月份监测的6个断面中除老口、蒲庙、南岸断面外,其余3个断面均能达到水功能区目标要求,达标率为50.0%。与上、下游地市交界的3个断面中,与崇左交界的上中断面为Ⅲ类水质,与百色市交界的右江雁江断面为Ⅱ类水质,均能达到相应边界水质管理要求;与贵港市交界的郁江南岸断面因受溶解氧超标影响评价为Ⅳ类水质,未达到相应边界水质管理要求。

(3)饮用水源

2013年6月份南宁市区共监测邕江三津、陈村、西郊、中尧、河南5个地表水源和清水泉地下水源共计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其中,邕江三津、陈村、西郊、中尧、河南5个地表水源地所监测的64项水质指标中主要指标均达标,邕宁区清水泉地下水源地除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指标均达标。

3、声环境质量

南宁市的噪音主要以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为主,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两者占全市声源构成的88.4%。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5分贝,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4分贝;监测路段超标率为42.8%,较上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国家考核指标要求,属于较高水平。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72.6%,比上年上升9.5%;其中昼间噪声达标率为94.2%,比去年上升36.9%,夜间噪声达标率为29.5%,比去年下降44.2%。

4、城市绿化

全市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1个,自然保护

区面积5.1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2.33%;森林公园16个,面积1.16万公顷;全市森林面积98.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10%。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308.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25%,按城区人口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6平方米。

近5年来,造林绿化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共有346.1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面积达到1830.6公顷,义务植树823.8万株。繁育苗木203.8万株,生产盆花262.7万盆,完成南湖广场、朝阳广场等一批绿地建设。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城市建设“136”目标后,南宁市进一步加快了创建“中国绿城”的步伐。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市区与城郊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体现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相辉映,绿化、美化、香化、彩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南国亚热带地方园林特色和绿城风貌。

5、大气改善措施

(1)控制工业污染

工业厂房排出的废弃物实现全市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尽快实现工业污染源治理由浓度达标转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一步降低工业污染源对市区环境质量的影响。

(2)控制交通污染

大力推广公共交通,控制汽车和摩托车的使用量,采取有效措施,扼制市区摩托车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推广电动车等绿色能源,加强市区机动车尾污染防治工作,使机动车尾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6、水环境改善措施

清理邕江水源保护区内的网箱养鱼和堤岸养鸭,限期治理市区中心区段邕江两岸餐饮业污水,搬迁大坑、北大、上尧码头油库和农药储存仓库,整治水源地周边的环境卫生;加大医院含菌污水治理力度。

7、声环境改善措施

(1)交通噪声的控制

首先从声源入手,标本兼治,主要治本。应采用指向性较强的喇叭,淘汰尾气和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车辆,研制新型高效汽车消声器,减少声源辐射;限定重型车辆、过境车辆的通行路线,禁止机动车辆穿行住宅区,限制汽车鸣喇叭等。

(2)施工噪声的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处理好“扰民”和“民扰”的矛盾。在住宅区规划和建设时,尽可能做到成片建设和各项配套工程同时施工,一次完工,居民住进时,就有了稳定和安静的环境。对于不得不在居民区进行的施工,应对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加以分析,采取相应的降噪和除噪措施。严禁夜间施工等扰民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1]南宁市环保局南宁市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