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学—第十章社会组织
3.维护利益的功能
维护利益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增强 组织成员的向心力,从而顺利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4.实现目标的功能
组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组织成员的统一力量,而这 种统一力量的形成,需要组织整合和协调功能的有 效发挥作为基础,以利益功能为动力,从而才能使 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2.协调功能
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组织成员尽管都要服从组织的统一要求, 但是,由于他们各自的目标、需要、利益等方面得以实现和满足 的程度和方式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性,因此,组织成员之间或组 织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组织充 分发挥协调功能,调节和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以保持组织成员间 的密切合作,这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3.根据个人和组织关系划分
①强制组织 这种组织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用强迫的方式控制 其成员,而成员对组织采取漠不关心的介入行为, 如监狱、集中营、精神病院、青少年教养所等。 ②功利组织 这种组织以酬劳作为控制其成员的主要工具,以物 质和金钱为手段,诱导其成员为得到某种物质报偿 而结成, 如工业组织和商业组织。 ③规范组织 这种组织对于员工控制,以规范权力为主,以伦理 道德或观念信仰等规范作为控制基础,成员服 从 组织主要靠规范的内化,即自动的遵守规范、接受 组织的目标,如教会等。
(二)我国的组织分类
1.根据产业标准分类
①第一产业组织,主要指农业(包括林、牧、渔、副等)。 ②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等。 ③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重要分流通部门 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商业、饮食、物资供销等; 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 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业、 信息咨询和各类技术服务等; 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 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研、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 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
社会组织的界定课件
社会组织的特征
01
02
03
04
目标明确
社会组织有明确的宗旨和目标 ,旨在实现特定的社会价值或
目标。
结构稳定
社会组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 规章制度,以确保组织的正常
运转。
功能特定
社会组织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 能,以满足社会需求或解决社
会问题。
成员互动
社会组织成员之间存在互动和 协作,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组织在教育、文化、科 技等领域提供服务,培养社 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 社会进步和发展。
补充政府职能
社会组织在政府无法覆盖的 领域提供服务,弥补政府职 能的不足,提高社会治理水 平。
增强社会凝聚力
社会组织通过代表和反映成 员的利益诉求,增强社会凝 聚力,使社会更加团结和稳 定。
社会组织的社会价值
社会组织自律机制包括制定自律准则、建立自律机构、开展自律检查和惩罚违规行为等多个方面,社会 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自律,如建立会员制度、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内部培训等。
05
社会组织的挑战与机遇
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
资金筹措困难
许多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资金 筹措困难。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许
社会组织的界定课件
目录
• 社会组织的定义 • 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 社会组织的职能与作用 • 社会组织的治理与监管 • 社会组织的挑战与机遇 • 案例分析
01
社会组织的定义
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由一定数 量的个体组成的,为 达成特定目标而形成 的团体。
社会组织可以是正式 的或非正式的,有法 律认可或民间自发形 成。
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特征
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是指动物进行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部落、部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那么你对社会组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社会组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社会组织的定义社会组织的产生,其动力来源于功能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正式化的趋势。
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功能性群体自然演化成了正规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一些社会群体的正式化,也造就了组织的形式。
有学者认为,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功能的专门化、社会动员和社会暴力三种原因而形成。
现代人类社会的组织同样具有上述的特点,各有不同。
像各种跨国公司是功能群体演化成的组织,而军队则一直是战斗群体正式化的产物。
那种认为社会组织只能通过社会分工来产生的观点是片面的。
社会组织的形成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共同活动的群体形式最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群、血缘家庭和物理学习集合,以及出现的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社等。
它们都是人类物理发展的初级社会群体形式。
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的出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日趋复杂,社会组织适应物理及社会成员的需要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
但这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共同活动的形式还是以初级社会群体为主。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到21世纪,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生活和物理关系越来越复杂,初级社会群体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
因此,完成特定物理目标和承担特定物理学史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他动物目前绝大多数社会组织情况都与人类社会早期相似,而蜜蜂蚂蚁等膜翅目昆虫则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社会组织——成虫分为繁殖蜂繁殖蚁、工蜂工蚁和兵蚁,而卵、幼虫则不存在社会组织,但其性别和发育情况则共同决定了它们羽化以后加入哪个社会组织——雄性只能是繁殖蜂繁殖蚁,雌性则可以是三种社会组织中任何一种的成员。
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有:①特定的组织目标。
社会学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构成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代表人物是T.帕森斯) 经济生产组织。例如,实业公司 政治目标组织。例如,政府机构和权力组织。 整合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涉及到调解和指导动机,为实 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如 精神病院等。 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 值承载”功能的组织。例如,教会和学校等。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包 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组织:指以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 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 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 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经费实行预算 拨款的国家事业机构。包括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组织, 农、林、水利和气象等生产性组织等。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 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 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等
“霍桑实验”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 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 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 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 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 研究。
心理学家梅奥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 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工人生产效率与疲劳和单调感 等有关,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 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 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 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 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 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 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初中教案认知我国的社会组织
初中教案认知我国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广泛组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营利为目的,由社会成员自愿组成的、依法独立开展活动的各种社团团体,它们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扶贫济困、环保等各类公益活动,为提高社会民生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社会组织的分类和特点1. 分类(1)专业社会团体:以代表和组织特定职业、行业、学科的人员为主体,如中国记协、科协等。
(2)公益慈善组织:以救助、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目标,如红十字会、壹基金等。
(3)行业协会商会:以代表和组织特定行业、商业领域的人员为主体,如中国建筑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
(4)社区组织: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促进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如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
2. 特点(1)自愿性:社会组织的成员参与和活动都是自愿的,没有强制性。
(2)独立性: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机构,有自己的法人地位和管理权限。
(3)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经营活动主要以公益为目的,没有盈利目的。
(4)群众性:社会组织代表和组织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员,反映和服务社会群众的利益和需要。
二、社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1. 代表和维护会员利益社会组织作为会员的代表,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维护会员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2. 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通过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向社会提供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
3. 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会员素质,促进社会知识和文化的进步。
4. 参与社会管理社会组织通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咨询和监督等方式,为社会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
截至2018年,我国注册社会组织已超过800万个,社会组织会员总数超过1亿人。
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等。
社会组织的名词解释
社会组织的名词解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组织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组织,简而言之,是指以一定形式组织起来,依法独立运作的民间组织。
社会组织的种类繁多,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对社会组织的概念及其分类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 社会组织的概念社会组织,顾名思义,是由一群人组成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团体。
社会组织的成员可以是自愿参加的个人,也可以是依据共同利益聚集起来的团体或机构。
与政府机构不同,社会组织是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行使自主权力的独立实体。
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自愿性、独立性、非营利性和民间性。
首先,社会组织的参与者是自愿加入,没有强制性。
其次,社会组织在组织和活动中享有独立自治的权利,与政府机构相对独立。
再次,社会组织的目标不是为了牟取利润,而是追求公益、社会福祉等非经济性目标。
最后,社会组织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并通过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社会服务和参与。
二. 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根据其性质、目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 行业组织行业组织是按照不同的行业或领域划分的社会组织。
例如,工会、商会、行业协会等都是属于行业组织。
这些组织的目的是保护和代表特定行业的利益,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并为行业内从业人员提供相关服务。
2. 公益组织公益组织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为宗旨的组织。
这类组织包括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NGO)、社会福利机构等。
其主要目标是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并通过资金募捐等方式来筹集资源。
3. 文化艺术组织文化艺术组织是以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组织。
美术馆、博物馆、剧团、音乐团体等都属于这一类别。
这类组织的目标是保护、传承和推广文化遗产,以及提供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
4. 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自治组织是指依照地方自治原则,在社区、村庄等基层地区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
这些组织通常由居民、农民等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组成,目的是共同管理和维护自己居住的环境和利益。
《社会组织》课件
非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
未经正式注册但具备社会 组织的属性,如民间组织 和志愿者团体。
其他组织形式
一些具有社会组织性质的 组织,但没有法人资格, 如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
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安排和组织社会服务
社会组织承担并协调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满 足社会需求,如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
提供社会公益服务
社会组织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公益服 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领域,如公益、环保、教育等。它们
为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社会组织将继续发展壮大, 为社会进步和改革提供更多有力的支 持。
社会组织管理
相关律法规
社会组织管理涉及多个法律法规,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社会组织公开募捐 管理办法》。
登记注册
社会组织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注册,取得独立法人资格,确保合法运作。
调节社会矛盾
社会组织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并帮助解决社 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参与社会治理和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组 织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1
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经历了
中国社会组织现状
2
快速发展,从无到有,逐步成为社会 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社会组织众多,涵盖多个
《社会组织》PPT课件
社会组织是指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由成员自愿组成的团体组织,拥有独立法 人资格,可以代表成员的共同利益。
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由自愿的成员组成,以追求非营利目的为主的团体。它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能代表成员 的共同利益。
社会组织的分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社会组织——第十二章 社
第十章社会组织10.1 复习笔记一、社会组织概述1.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1)社会组织的含义①社会组织的两种理解: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社会组织的特征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①规范。
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是组织与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
②地位。
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即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
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
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
③角色。
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
社会组织就是由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
④权威。
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章 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十章 社会组织一、填空题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细密的分工二、选择题测定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A.有效性B.效率C.责权对等D.分工协作E.人文关怀【答案】ABE三、概念题1.社会组织(北科大2011年研;中财2009年研)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科层制(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吉林大学2005年研)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
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3.泰罗制(人大2006年研)答: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社会组织的公共责任课件PPT
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确 保公众能够方便地获取组织的 相关信息。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及时回应 社会关切,增强公众对组织的 信任感。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制定详细的信息披露政策和程序,明 确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要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披 露的效率和效果,方便公众获取信息。
建立健全的内部信息收集、整理和报 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公共责任的重要性
社会组织的使命
履行公共责任是社会组织的基本使命 和职责所在,也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和 价值所在。
提升社会信任
社会组织通过履行公共责任,提升社 会信任度,增强社会公信力,树立良 好形象。
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组织履行公共责任有助于促进社 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 进步。
推动可持续发展
社会组织通过履行公共责任,关注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 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社会组织具有目的性、组织性、 专业性和社会性,它们通过集体 行动来达到特定目标,并对社会 产生影响。
社会组织的类型
01
02
03
04
政府机构
执行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 的组织。
非政府组织
独立于政府之外,致力于公益 事业、慈善救助、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社会组织。
营利组织
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公司等 经济组织。
维护稳定
社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缓 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社会组织的公共责任
公共责任的内涵
01
公共责任是指社会组织在实现自 身目标和履行职能过程中,对社 会、公众和环境所承担的义务和 责任。
02
社会组织的公共责任包括法律、 道德和舆论等多个层面的要求, 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 正。
社会学部分课件第十章 社会组织
(二)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1.概念: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 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 2.非正式结构的性质和存在的原因。 首先,组织的职位规范狭隘,不能满足成员兴趣、爱 好等多方面的需要。组织的职位规范只考虑如何保障 组织活动,而很少考虑个人的需要,在某些方面甚至 限制个人的需要,但是那种完全按职位办事,彻底摒 除个人感情、理性的“组织人”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 在的。 其次,组织规则和活动非个人化,妨碍了成员间的感 情交流。组织正式结构的规则与规定的角色纯属公事 公办的非人格化的,组织成员被视为组织体系上的一 环。但是,人非机器,他除了按规则和角色要求活动 外,还需要思想、感情的沟通,所以组织中就不可避 免地出现人际关系团体以补充正式沟通与控制的不足。
一、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 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 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二、组织管理理论(课堂自习) (一)传统组织理论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三)现代组织理论
三、组织管理方式 (一)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三)官僚主义问题
3.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正向作用: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 组织的稳定性。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不仅生产活动紧 张、节奏快,而且组织也是非个人化的,不注重成员 感情需要,这就很容易使人们感到沉闷、单调、生活 毫无情趣,而非正式结构的存在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 决;非正式结构还可以联络成员感情,使大家感受到 友谊、忠诚,从而增强组织的内聚力,提高组织的稳 定性。 负向作用: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对组织有促进作用, 同时也有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就是它的负向功 能。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论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时 已涉及到,在此不再赘述。
(二)优缺点: 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可提高工作 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 忽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强调照章办事, 缺乏灵活和应变,易导致官僚主义。
第十章社会组织
第十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一、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狭义的组织。
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性的章程地位角色权威的领导体系物质基础社会组织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1)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
为了进行经常性、稳定性的合作,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工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等。
(2)人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之中,哪怕是儿童和老人也都多多少少地与社会组织相联系。
(3)现代社会中人们根本离不开社会组织,不管是生老病死,还是日常生活。
(4)组织之网笼罩着整个社会,它满足着人们的需要,也对人们形成约束。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1、社会组织的类型(1)根据社会组织在社会生产中承担功能划分: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根据组织运行的受惠者的角度划分: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3)根据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划分: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4)根据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划分: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5)根据组织的人数多少划分:小型组织(3-30人) 中型组织(30-1000人)。
成员间能直接彼此互动,不用借助他人。
大型组织(1000-*****人)成员间彼此不能全部认识,但组织中的主要人物能为大多少人所认识。
巨型组织(5万以上)任何人都无法与其他一切成员作直接互动。
象我国的工会、妇联、青年团即属巨型组织。
社会组织章程
社会组织章程第一章名称和性质第一条本组织定名为[组织名称]。
第二条本组织为非营利性、自愿结成的社会团体,致力于[组织主要领域]的推广与实践。
第二章宗旨和目标第三条本组织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组织主要领域]的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第四条本组织的目标是:提升[组织主要领域]的公众认知度和影响力;组织并开展与[组织主要领域]相关的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推动[组织主要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为会员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第三章组织结构第五条本组织设有: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为本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在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其决议,领导本组织工作;监事会:负责对理事会工作进行监督;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第四章成员资格第六条凡承认本组织章程,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申请成为本组织会员:在[组织主要领域]内有显著成绩和影响的单位或个人;热衷于[组织主要领域]的推广与实践,愿意为本组织贡献力量的单位或个人。
第五章会员权利第七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享有本组织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优先参加本组织的各项活动;优先获得本组织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对本组织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监督;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六章会员义务第八条会员应履行以下义务:遵守本组织章程,执行本组织的决议;维护本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声誉;积极参与本组织的各项活动,完成本组织委托的任务;按规定缴纳会费;向本组织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七章活动范围第九条本组织的活动范围包括:举办或参与[组织主要领域]相关的研讨会、论坛、展览等活动;组织会员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发起或参与与[组织主要领域]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编辑出版与[组织主要领域]相关的书籍、资料;其他符合本组织宗旨和目标的活动。
第八章决策程序第十条本组织的决策程序如下: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决策,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理事会的决策,须经到会理事半数以上表决通过;监事会对理事会决策有监督权,如发现问题,可提议重新审议;重大决策须经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社会学概论新修 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
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第十章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学第十章非政府公共组织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各类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显著特征是民间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
公共企业组织,是指以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企业营利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一类特殊的企业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中介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
从社会中介组织的经济属性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非营利性中介组织;营利性中介组织。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民间自治组织是指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世界各国的公共企业主要分布在以下一些领域: (1) 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领域(2) 基础工业领域(3) 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一些支柱性产业(4) 某些高科技产业(5) 对国民经济起重要调节职能的部门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两类,即传统途径与现代途径。
简答题1、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中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有哪些类型?答:概念: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各类社会组织。
特征: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七大基本特性(1)组织性。
指有正式的组织机构,组织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等。
(2)民间性。
又称非政府性,指非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属于政府或受政府支配。
社会组织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社会组织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这篇长文时,我将探讨社会组织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组织是指在社会中以一定形式和目的组织起来的一群人,他们志同道合,为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而联合起来。
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社会组织是由志同道合的个人或团体自愿组成的,他们共同追求某种利益、目标或愿景。
其次,社会组织是组织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集合体。
它们通常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
再次,社会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需要有固定的组织成员、组织会员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的持续开展和发展。
最后,社会组织是相对独立于社会政府机构的,它们在特定领域内发挥着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作用。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社会组织的定义和特点,并从分类和功能两个角度来分析社会组织。
在社会组织的定义和特点部分,将具体介绍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在分类和功能部分,将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通过研究社会组织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组织的性质和作用,加深对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部分,将重点探讨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总之,本文将对社会组织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以期能够对社会组织的定义、特点、分类、功能、作用、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组织方式来展开论述的方式。
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引言部分概述了社会组织的知识点,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来介绍社会组织的相关知识。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十章 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一、概念题1.社会组织[北科大2011年研]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泰罗制答:泰罗制是由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简答题1.社会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中财2010年研]答: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1)规范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规范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它指个人或团体应如何思考、感觉与信仰,在各种情况与关系当中应如何行动。
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
(2)地位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
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
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
在现代社会,人际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地位之间的互动。
社会组织的互动也是经由地位而建立的,社会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组织性的互动。
(3)角色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角色的地位,也不存在无地位的角色,角色表现地位,地位规定角色的范围。
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十章 社会组织
(三)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 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 通常规模比较小) 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2.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一)改革前后组织结构的变化 (二)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 第一,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第一,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 第二, 第二,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系 第三, 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 第三,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 (三)转型期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
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一)制定原则 (1)互惠原则 (2)评估原则 (3)选择原则 (1)互惠原则 (2)评估原则 (3)选择原则 (二)组织目标的实施 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一)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二)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 (三)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其评估 (1)有效性(2)效率(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 (1)有效性 效率 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 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 题。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 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1)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1)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2)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 (2)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 特征。 特征。 (3)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 (3)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 征。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 2.地位 3.角色 4.权威 1.规范 2.地位 3.角色 4.权威
公共关系学第十章 社会组织形象的塑造
1、理念识别系统
IBM公司的创始人在谈到组织理念时,曾说:“任 何一个组织要想生存、成功,首先就必须拥有一套 完整的信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其 次必须遵循那些信念。处于千变万化的世界里,要 迎接挑战,就必须自我改变,而唯一不能变的就是 组织信念。换句话说,组织的成功主要是跟它的基 本哲学、精神和驱策动机有关。信念的重要性远远 超过技术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创新和时效。”
②应用要素:包括办公事务用品、产品包装、广 告传播、建筑环境、车辆标识、服装制式、展示规 划、接待用品、环境标识、规范手册等。这些是将 基本要素应用到具体的表现物上,要求所有的标识 要规范,统一,不能出现变形。
③基本要素组合规范:包括基本要素组合规定、 基本要素组合系统的变体设计、禁止组合规范等。
26
第三,色彩的渲染功能,大面积的、同一的色彩能 强烈的营造一种氛围和渲染整个环境。
30
③标准色、标准字及造型、徽章图案 在确定标准色时还应该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标准色的选择不要太多,一两种颜色足矣; 其二,标准色的选择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体现企
业独特的形象; 其三,不要悖于公认的色彩寓意。
16
图11-1 CIS五要素形象树
17
1、理念识别系统
(1)理念识别系统的含义 理念识别系统(MIS,即mind identity system),
也称为理念统一化,是“企业的心”。 所谓企业理念是一种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和经营
思想,指经营观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其目的就是 告诉员工和社会: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生存, 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将怎么做。通常组织理念主要 包括四个基本内容:组织使命、组织精神、组织价 值观和组织目标。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口号、标 语、守则、歌曲、警语、座右铭以及组织高层人员 的精神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科层制的局限性——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不等于科层制,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 活动偏离目标或组织功能失调的现象。
官僚主义是在科层制的负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
主要表现有:
①信息失真; ②训练无能; ③文牍主义; ④保守主 义; ⑤压抑个性; ⑥相互推诿; ⑦产生腐败。
三、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产生并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工业化 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管理理论试图创造出一种理性技术,以便建构那些能
使组织各分支之间关系协调的结构和过程。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如果找到确定的理性技术和方法,组织 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 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里德里克· 泰罗(1856— 1917)、弗兰克· 加尔布雷斯、亨利· 法约尔(1841—1925) 等。
总之,社会上的各种组织错综复杂具独立性。
四、现代中国社会组织
1.现代中国社会组织概况:
我国的社会组织(也叫单位)是指社会成员所依存的、获取生
活资料来源的工作或劳动单位。 a.改革前组织结构的特征
资源的独占性、功能的全面性、控制的严密性
b.改革后组织结构的变化 (1)性质与作用:出现了许多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新型 组织市场化 (2)自主性增强;开放度增加
(4)权力分层体系和科层化管理体制
(5)一定的物质条件
二、社会组织的功能
社会组织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随着社会生产 和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组织与人们的社会关系
愈加密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1.整合功能 2.协调功能 3.维护利益的功能
四种功能不是相互割裂的,
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发挥作用。
其内容具体包括: (1)总体结构(整合) (2)职务工作结构(分化)
2.社会组织正式结构
含义: 即指组织成员根据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形成的一
种规范的群体结构。 表现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参谋制/直线职能参谋制/事 业部制/矩阵制 3.社会组织非正式结构 含义: 即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
五、组织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以及与总的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况” 。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 摩尔斯和伊杰· 洛斯哥创立了 “Y”理
论,其基本观点是:
1.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 2.不同的人对组织的管理方式要求不一。 3. 组织目标、职工素质、工作性质等与组织结构和领导 方式有很大关系。
3.控制与参与
正式控制: 运用正式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条例、奖惩手段运用
组织等对组织成员进行控制,又叫硬控制。
非正式控制: 通过一些观念和意识如职业道德等的灌输对组织 成员实行一种非强制性的控制,又叫软控制。 控制三种手段:自发、诱发和强制。
第三节 社会组织理论流派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科层组织理论 三、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四、组织系统理论 五、组织权变理论 六、组织经济理论
第十章 社会组织
组织是一个用规章制度限制外人进入的封闭的团体。
——韦伯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 第三节 社会组织理论流派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1.社会组织的含义 即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而有意 识地组织起来,以一个相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 (1)特定的目标和目标体系 (2)组织成员角色化 (3)严格的规章制度
志愿者协会或称自愿结合组织,是指组织、 协调志愿者活动的民间组织。
参加这类组织的人通常是自发的、自愿性
的,而且其活动总是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 间里进行。 这类组织有慈善组织、义工组织、青年会 等。
第二节 组织结构和过程
一、社会组织结构
1.社会组织结构的含义
即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使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起 来的、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霍桑实验”
1.人是“社会的人”;
2.正式组织中非正式 结构的积极作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麦克雷戈“X、Y理论”
四、组织系统理论
组织的系统理论是指运用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研 究方法去分析、研究组织和组织行为过程的理论。
该理论不仅强调了组织内部关系对组织存在和发
展的影响,而且还强调了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外 部环境的关系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影响,从而把影响 组织生存的生态环境拓展到它的外部世界。
(3)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市场配置
2.社会团体
a.社会团体的含义: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
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社会组织。
我国的社会团体的范围包括各种协会、学会、联 合会、研究会、基金会、商会等。 b.社会团体的特征: ①群众性; ②民间性;③社会性。
3.志愿者协会 (Voluntary Associations)
1.领导与决策
2.沟通与交往
3.控制与参与
1.领导与决策
领导----组织的核心 决策----择出最优方案 经验决策/科学决策
赫伯特· 西蒙之决策的四阶段:
情报阶段
设计阶段
抉择阶段
审查阶段
2.沟通与交往
沟通与交往是组织进行合理决策和控制的基本前提。
原因:
严格的角色分工、规范的科层化管理 组织沟通的方式: 垂直沟通----信息过滤 / 信息下达 水平沟通---- 单位内沟通 / 单位间沟通
二、科层组织理论
1.产生的历史背景 :
工业革命 城市化、工业化
2.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科层组织是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 袭”的方式进行管理的。 “理想类型”的科层组织有以下六个特征:基本职能的 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明确的职权等级、稳定不变的规章制 度 、官员的非人格化、量才用人、 行政效率 。
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功能: 缓冲角色压力、丰富控制及沟通形式、推动改革、
有损系统有效性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设人) 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只对一个上级负责)
5.责任对等原则
6.精简与效率原则 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
三、组 织 过 程
六、组织经济理论
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 交易费用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应用社会学之窗
学校组织剖析
本章完
4.实现目标的功能
三、组织类型划分
(一)根据规范程度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二)根据社会功能
政治、经济、整合和维护组织 (三)根据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强制性、功利性和规范性 (四)根据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 互利组织、营利组织、服务性组织和公益组织
此外还有诸多划分方法: 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组织 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