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咨询理论的关联与渊源大家都知道心理咨询是从西方传入中国,主流的心理咨询理论,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催眠等也是由国外心理学家所发明,但是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大家可能没有注意,那就是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的鼻祖在中国,而不是西方!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新鲜,甚至有一些颠覆的味道,但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下面我从四个角度来说明一下我这个观点的理由:1、从心理咨询目标来看:心理咨询的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来访者人格的成长完善和升华上,达到个人内心的和谐和与周围人事务的和谐,个人的和谐带来家庭的和谐,家庭的和谐带来社会的和谐,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是通过促成个人内心的成长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个目标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佛家、道家理论的目标---用来安邦定国,使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幸福和谐的理念是相同的。
所以从心理咨询目标这个角度讲,现代心理咨询理论实在是一个太年轻的理论,好比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沃土中长出的一颗新苗。
他的土壤和种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2、从中国文化核心理念来讲,儒家思想提倡人要讲仁义礼智信,应该从仁义礼智信几方面来修身,身修则家齐,每个家庭成员修为、修养提高了,那么家庭就幸福了;家齐则国治,每个家庭幸福了,整个国家也就和谐了,就安定了;国治则天下平,每个国家安定和谐了,人民安居乐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里清晰的说明,天下太平的关键是每个人内心的修为,是每个个体的内心和谐,如何才能做到每个人内心的和谐,儒家有一套严格严谨的提高个人修养的理论,已被流传几千年,甚至在今天,还有多少仁人志士,在振臂高呼,他们强烈推荐提倡学习国学。
儒家思想可以独到的解释所有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根源;也有如何化解内心问题、社会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做人做事之道。
所以是一套完整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理念以及技巧。
再看道家的理念,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道家提倡尊重自然,顺其自然。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观后感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观后感在本次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的看法以及心理健康的实践方法。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平和”被视为人类内在的标准。
“道德经”中的“至柔者,好生之德”、“不争不扰,可以长久”等思想理念都是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柔性的生活态度和平和的内心状态。
这种平和的状态使人们更容易实现自我修养、身心健康,以及无拘无束的人生追求。
与此同时,这个理念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心理健康和身心平衡的推崇。
其次,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有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倾向于追求更加平和,暗示着一种对内心的控制和不扰的饱和。
这种“平和的中间性”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是与“正义”和“德行”相关联的,促进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理智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不扰”,指的不是思考和行动的不活跃,而是在一种平和的精神状态、固有的和谐中获得了心灵的休息,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
如果你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观点,你就会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中国文化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平和的内心状态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中国人通常认为,谦虚是人生贵得的品德之一。
谦虚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判断和更正确的评价,在各个领域表现更出色。
同时,它也与身心健康的保持有关。
中庸之道中的“恬淡寡欲”,表现出的是一种心灵的充实和对物质欲望的克制。
当我们把主要精力耗费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我们就会感到精力充沛,并能够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和危机。
这种情况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重视与自然界的相处与融合,也是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的。
中国文化在集体记忆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水墨画、诗歌和文学的文化中,中国人倾向于表现出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和谐与一体化。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打鼓,想着这会不会是那种晦涩难懂、充满学术大词的“催眠神器”。
没想到还真不是。
作者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友,拉着我走进中国文化那博大精深的世界,去探寻隐藏在其中的心理学宝藏。
中国文化里有太多关于人心的智慧了。
比如说,咱们老祖宗特别强调的“和”。
这个“和”字可不得了,在人际关系里就是一团和气,大家相互尊重、包容,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你想啊,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和和睦睦的环境里,心情自然就舒畅,心里也不会总是紧绷着。
这就好比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大家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而是相互体谅,这种氛围滋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还有“孝道”这个传统观念。
这可不是简单的要求子女对父母好,这里面包含着复杂的情感纽带和心理传承。
从心理学上讲,孝道是一种代际之间的情感连接和价值传递。
它让我们懂得感恩,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变快了,家庭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但这种传统的孝道观念依然有着积极的心理意义。
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亲情的珍贵,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关心家人,这种亲情的维系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实和稳定。
书里还提到了中国文化里的艺术,像书法、绘画这些。
咱就说书法吧,那一笔一划可都是书写者内心状态的一种映射。
心情平静的时候,写出来的字可能就规规矩矩、圆润流畅;要是心里憋着一股气,说不定字就写得龙飞凤舞、笔锋锐利。
这就是中国文化艺术和心理学的奇妙交融,通过外在的艺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这就好像是心灵开了一扇窗,让别人能透过这扇窗看到你的内心世界。
再说说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
儒家的积极入世、倡导人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这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读着这些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充满了奋斗的动力。
而道家的那种洒脱、顺应自然的思想呢,又像是在你疲惫不堪、压力山大的时候,给你一个宁静的港湾,让你能放松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学科。
它探讨了人的心理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人际关系、孝道文化和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这些价值观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个体间的互相关怀和帮助。
在心理学中,仁爱被视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义和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强调个体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个体的智慧和聪明才智的培养。
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个体的诚信和信任的重要性。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社会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环境。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孝顺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在心理学中,孝顺被视为个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了友谊、亲情和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亲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也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诗歌、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独特感受。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还能够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心理学中,审美情趣被视为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研究了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它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启示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广泛,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其历史遗产对于现代生活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中,对心理学的启示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从道家、儒家、佛家三个方面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启示。
一、道家对心理学的启示道家思想强调“道”之“无为”,路标式地构建了心理学的“放下自我、安静内心”思路。
首先它指引人们放下自我,以行于道,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治疗误区思维、修正自我评价方面很有帮助。
其次,安静内心为道家常识。
道家认为修炼内心是更高级的呈现。
修炼内心是身心平衡的生命形态、有助于我们升华心境。
同时,经过道家思想的列正南方,纵向统合,也能为心理学现代认知论的禅定形态和情绪调节容器提供改善思路,其启示对现代社会利用媒体力量即刻调节情绪有所助益。
二、儒家对心理学的启示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思想体系,其对心理学的启示亦是不可忽略。
首先,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强调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的作用。
这为心理学带来了循序渐进的教育问题,也为教育创业和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引导指导。
其次,儒家思想宣扬诚信与尊重,提倡对社会他人的尊重和公平。
这启示了我们,关注内外部身心平衡并尽量按照社会常态规范行事。
最后,儒家思想也注重防止压抑情感。
儒家思想认为情感也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以少的一部分,应当尊重人性本质。
这就为现代心理医学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三、佛家对心理学的启示佛家思想强调通过冥想以及思考存在,探索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层次意义,这为心理学带来了启示。
首先,佛家思想强调要对人性做出正确的判断,让人们具备自知之明。
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可以遵循这个思路,不断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更加深入地认知。
其次,佛家思想提倡“解脱”-成就内心归一,实践之后可以避免消极思想在情感、行为方面的影响与不必要的压力。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启示强调了内心与外生的联系,注重人性关怀。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髓所在,而不同文化又相互作用,连结一心。
中国文化心理学
《中国文化心理学》读书有感姜永志汪凤炎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可以说是所读过的难度最大的一本心理学著作,书中充满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著作者的文学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对于这样一本研究中国人文化心理的著作,作者从不同的文化层面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古哲学,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原来是与中国古代文化关系如此密切,尽管读完此书我了解的只是中国文化心理中的凤毛麟角,但我已经明显的感受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更进一步,收益颇多,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介绍。
一、走进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于中国以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是本书作者汪凤炎和郑红两位博士对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开创性探索,在这里作者对中国文化心理学做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作者主张把中国文化心理学为底蕴,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认为中国文化只是起到一个背景作用,“心理学”才是视觉对象,这样一种研究可以凸显出中国特色的心理与文化观。
文化的确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如作者所言,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另一种是以社会为取向的人文研究。
而从人文的角度来说,就必须要研究文化心理。
鉴于普通读者产生的一些问题,二位博士还对几个文化问题做了很好的解释,如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国文化心理学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异同,中国文化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史的异同,中国文化心理学是否在鼓吹“文化本位”等等,作者进行了较具体的讨论,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是必要的,而且要用适合于中国人的方法来研究,避免以西方心理学为参考框架来证明现象的思想存在,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位,应该是研究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门学科。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于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作者认为这是有利于揭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深层次内涵,通过文化心理的研究来寻求解决中国人价值层面的心理的文化机制,只有揭露出这些机制,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才能促进我们从传统的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素质转变,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我们的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同时本书作者的类似冰山理论的解释也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学
嘿呀,朋友们!今天来唠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学这事儿呀,可有意思了呢,这里头藏着不少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听我给你们讲讲我自己经历的事儿,你们就能更明白了。
有段时间我心情特别低落,做啥都提不起劲儿来,整个人就挺迷茫的。
这时候我奶奶就跟我说:“孩子呀,你得学学咱老祖宗那套,心要放宽点儿呀。
”我就挺好奇,奶奶就给我讲起了传统文化里那些和心理相关的事儿。
她提到了“知足常乐”这个说法,说人要是老盯着自己没有的,那肯定不开心,得多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呀。
然后就给我讲以前的日子,那时候吃穿都没现在好,可大家也都乐呵呵的,每天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行。
我听着听着,脑子里就开始回想自己的生活,确实呀,我有疼爱我的家人,有一帮好朋友,其实已经挺幸运了呢,心里好像一下子就敞亮了点儿,这时候我就感觉这传统文化里的道理还真挺管用的。
还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奶奶说做人就得有这样的心境,别因为得到点好东西就太得意,也别遇到点挫折就一蹶不振。
她还给我讲村里以前有个伯伯,做生意失败了,
可人家没灰心,就靠着一股劲儿重新开始,后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就是心里有这么个信念在呢。
我想着自己因为一点儿不顺就消沉,还挺惭愧的,慢慢也就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学那可是充满智慧的,那些简简单单的话语里,藏着让咱们保持好心态、应对生活各种事儿的诀窍呢,咱平时多琢磨琢磨,真能让自己心里更舒坦、活得更明白呀,哈哈,大家不妨也多去了解了解哦。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汪凤炎教授和郑红教授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其中《中国人的心理测量观》这一章节对我的启示很大,传统文化教育观后感。
我国古代没有严格科学意义的心理测量,却有着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那时用此种方法来选拔优秀人才以充当“公务员”。
西方学者从中国此种思想中吸取精华并为其所用。
中国反而忘掉了自己的根本,盲目到国外“寻宝”。
本章的心理测量包括品德考评和能力鉴定,介绍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及其这种测量思想对当代心理测量的启示。
关于品德考评方法本章介绍了他评法和自评法两大考评方法。
他评法主要介绍了四种,自评法介绍了两种。
察言观行法由孔子提出的方法,主要指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来对此人进行考评。
在对人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被评价者说什么,还要看其行为表现,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孔子所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 《吕氏春秋.论人》中的八观法,即八种察言观行法对孔子的看法有所发展。
其中主张根据被试的身份和所处情境不同决定相应的考核内容。
此后此种方法继续发展。
比如《大载礼记.文王官人》提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进行不同的考核内容,执行不同的标准。
《史记.魏世家》中记载了“五视”法,与上文八观法有相通之处。
此后刘提出“八观”,不过与上文提及的有所不同,同时他提出应在一个人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才性鉴定。
同时他强调评定者本人的德行,这样才能防止考评时“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的偏差。
总之,这种察言观行法一种经验型考评方法,是在先哲与弟子日常生活学习情境下进行的,评价较客观,但是他们缺少对弟子的长期观察。
问答鉴别法通过主考官提问被试作答的方式考评品行。
这种方法也始于孔子,并被历代学者继承。
例如王安石、王守仁、诸葛亮等人均提倡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也具有客观性,是在较自然情境下进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偶然性特征。
只有教师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学生才可能如实回答,这同样是一种经验型考评。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心得体会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逐渐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心理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自己在课堂上感受最深的还是“心境”一词,正如《金刚经》中的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论述的一样,过去、现在、未来三心,都是由人执著而生,认为过去、现在及未来都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烦恼无尽,这里我觉得人的执著与心境是分不开的。
人心俱是一个世界,虽然客观的物质东西不能改变,但是把自己的心与这个世界相处融洽,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还是很有必要。
正如上课之前的那段音乐,总是能让人感到一种久违放松和平衡。
同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庄子主张“忘情”、“忘我”,超然于物外,从而达到大彻大悟、豁然开朗、悠闲自得的“心游入天”之境界,这也是融合与平衡的体现。
当然,课堂上所讲的坐禅、瑜珈,也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它们不求改变环境,而是让人通过自我暗示,排除杂念,放松入静,达到消除焦虑、烦恼等不良心境。
人的心理既然是社会化的产物,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烦闷而无法排解的时候,我觉得这时候安静地去审视自己的心境非常重要,如果没能保持心境的平衡,情绪的失常很可能导致行为方面的的歪曲。
同时在课堂上,自己也了解很多禅师和文化名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更加具体有形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修身养性,如达摩禅师入少林面壁九年,慧可为求法而久立雪中,而最终体会到“觅心了不可得”的境界。
这也让我想起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认为这种“大丈夫”人格形象所表现的是一种难能可贵浩然正气。
同时从后面一句可以看到,自我发展虽然与能力、先天条件有关,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俞的,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发展潜力是相似的,不管任务是多么艰巨,只要一个人努力去做,就会成功,这对现在的我们也具有很好启示作用,我们处在一个患得患失的时代,总是在一味追求结果与成功,利用各种外力急于求成,往往忘掉自己原本的内心,而变得另类畸形。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一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心
理学内涵,探讨中华文化的解题思路,让读者重新认识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更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心理学素材和
思路。
书中探讨的主题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学派的精髓,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民间文化的民俗传统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解释和理解,书中
指出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讲究“和为贵”,这也是中国人不善于表达个人
情感、常常抑制自己内心情感的原因之一。
同时,书中也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
些矛盾和缺陷,例如儒家文化过于强调礼仪规矩,造成了个人创造性和自由思考的局限。
我认为,本书点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也让我们更
加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同时,本书还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理论之间
的联系,在追寻人类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也互相印证、相得益彰。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如今的中国,已
经处于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时代,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
这个大背景下,回顾和研究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对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极大的
作用。
中 国文化与心理学
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观念,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引导。
“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
这种观念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平和心态,减少过度的欲望和焦虑。
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不刻意去追求违背自然之道的事物时,内心往往能够获得一种宁静与满足。
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也是中国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意味着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在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环境中,个体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并非是指完全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刻意去干预,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
在心理学上,这可以被理解为减少过度的控制欲和强迫心理。
当人们能够放下过度的执念,接受事物的自然变化,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确定性,降低心理压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追求平衡与适度。
在心理层面,它教导人们避免极端的情绪和行为,保持内心的稳定。
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过分狂喜或极度悲伤。
这种平衡的心态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应对生活变化的能力。
在家庭观念方面,中国文化重视家族的团结和传承。
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为个体提供了情感上的依靠和安全感。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和榜样作用对个体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出自信、乐观、有责任感的个体。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疗愈功能。
诗词可以抒发情感,让人在文字的表达中找到内心的共鸣和宣泄;书法和绘画则通过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帮助个体集中注意力,进入一种专注和宁静的状态,从而达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效果。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观后感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观后感篇一: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观后感作为一名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我有幸参观了中国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和实践。
在这次参观中,我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是基于“道”和“德”的理念建立的。
“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无形的,而“德”则是人们在遵循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文化中,心理健康被视为一个人道德和人格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更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
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实践也充分体现了内在的修养和自我完善。
例如,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方式,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内在修养。
此外,中国文化中的冥想、禅修等实践也强调了内在平静和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和实践更加注重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
这种观念与现代心理健康理念不谋而合,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独特见解和实践经验。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为现代心理健康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总之,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为现代心理健康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概念和实践,为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二: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在参观科技馆的《心理与健康》科普展览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展览中的一些游戏和体验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况,也让我更加重视心理健康的保护。
首先,我玩了一款类似于游戏机的机器,它是一个能够测量时间的游戏。
屏幕上会播放动画片,当我们感觉到一分钟过去了,就可以按下结束键。
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近年来,传统文化心理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传统文化心理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还能够培养我们的修养和情操。
首先,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思维方式都受限于外界的干扰,很难有独立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们的智慧和智识,从而扩宽我们的思维视野,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
其次,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态度。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竞争压力往往让我们心理上感到疲惫和焦虑。
而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仁爱之道”。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培养出平和、宽容、乐观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面对艰难和挫折。
此外,传统文化心理教育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追求物质享受,但忽视了内心的美学追求。
传统文化强调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欣赏古代文人的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对我们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拓宽思维方式,培养情感态度,提升审美情趣。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将会在更多人的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 国文化心理学
中国文化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文化,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
而心理学,作为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科学,当它与中国独特的文化相遇,便绽放出了别具一格的绚烂花朵——中国文化心理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中国文化心理学正是以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去探寻中国人的心理规律和行为模式。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种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尊重与关爱,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互助,都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心理状态,让人们追求和睦的人际关系,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中庸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并非是指平庸、妥协,而是一种恰到好处、平衡适度的处事原则。
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中国人往往倾向于寻求中间的解决方案,避免极端和过度。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心理层面上,使得人们在情绪表达和行为决策上更趋于稳重和内敛,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压抑。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观念。
家族的荣辱兴衰与个人紧密相连,这种紧密的联系给人们带来了归属感和责任感。
家族中的传统、规矩和礼仪,塑造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
同时,家族的支持和期望也对个人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为了家族的荣誉而努力奋斗。
在教育方面,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理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家长们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而“尊师重道”的传统,则让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含了情感的交流和道德的传承。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都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哲学思想成为了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也影响着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以前我觉得心理学嘛,就是研究那些个外国人弄出来的理论,什么弗洛伊德啦,荣格啥的。
可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挖掘者,在咱自家文化的大院子里,挖出了一堆闪闪发光的心理学宝藏。
书里讲到的好多概念,像儒家的“仁”,乍一看觉得这是个讲道德的词儿,但是深挖下去,这里头的心理学意义可太丰富了。
“仁”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都给牵扯在一起。
比如说,咱们中国人注重面子,为啥呢?其实和这个“仁”的思想就有点关系。
在人际关系里,大家都想在别人眼里是个“仁人”,有好的形象,这面子也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这就好像是一种不成文的社交密码,大家都在这个密码规则下进行着心理上的互动。
道家的思想在书里也特别有趣。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这个理念放到心理学里,就像是给那些整天焦虑忙碌的现代人开了一剂心灵的良药。
咱现在好多人啊,整天忙得像个不停转的小陀螺,压力大得不行。
道家就告诉咱们,别太较劲了,顺着自然的节奏走。
就像大自然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有它自己的时间和规律,人也一样。
这种思想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拼命去追求一些东西,结果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可能就是没有顺应自己内心的“自然”。
还有那些传统的民间故事、习俗啥的,原来都暗藏着心理学的玄机。
就说过年的时候贴春联、放鞭炮这个习俗吧。
春联上那些吉祥话,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写在那红红的纸上,感觉新的一年就充满了希望。
放鞭炮呢,噼里啪啦的声音赶走了所谓的“年兽”,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让人们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有了一种掌控感。
我觉得这本书最牛的地方,就是把那些高大上的中国文化经典和咱们日常生活里的小细节、小情绪、小想法都给联系起来了。
以前我读那些文言文的经典,总觉得离自己十万八千里,可这本书就像一个翻译官,把这些古老的智慧翻译成了我能懂的现代心理学语言。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毛病”。
有时候那些文化概念太多太杂了,读着读着我就有点晕头转向,感觉像进了一个迷宫。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以前总觉得心理学是个很西方化的东西,满脑子都是弗洛伊德那些外国大佬的理论。
但是这本书让我惊掉了下巴,原来咱中国老祖宗在心理学这事儿上,早就有超级多的智慧宝藏了。
书中讲到的很多概念,就像从咱们日常生活里挖出来的宝贝一样。
比如说“面子”,这可是咱们中国人生活里绕不开的东西。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看,“面子”可不只是简单的虚荣。
它背后包含着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地位的体现,还关系到个人的自尊和群体中的归属感。
就像我以前和朋友出去吃饭抢着买单,表面上是争着付钱,实际上就是在顾自己和朋友的“面子”,既想显示自己对朋友的大方和尊重,也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小气。
这背后的心理因素被书里分析得透透的,感觉自己那些小行为背后的大秘密一下子就被揭开了。
还有“孝道”,咱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顺父母。
在书里,这“孝道”也有着深厚的心理学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把家庭里的几代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孝顺父母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定和满足感,违背“孝道”往往会遭受内心的谴责。
这让我想到自己身边那些家庭和睦、子孙孝顺的例子,那里面可不仅仅是亲情的自然流露,还有文化在心理层面上的深刻影响。
书中对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剖析也特别有趣。
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整体思维,看问题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把事物拆得七零八落的。
就像中医看病,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身的气血、经络等方面来综合判断病情。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生活中,就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更注重全局,考虑一件事往往会联系到它周围的很多因素。
比如说我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不仅会考虑这个职业本身的收入和前景,还会考虑它对家庭的影响,对自己社交圈子的影响等等。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文化概念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又很深奥。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像在走迷宫,晕头转向的。
但是每次坚持读完一个章节,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迷宫里找到了出口,看到了一片新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的交叉与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的交叉与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的交叉与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和应用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为当代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念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理观念和心理健康观。
在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健康,更强调个体内外和谐的状态。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互动,佛教的“慈悲”观念注重个体内心的平静与善良。
这些观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二、传统文化在心理调适中的应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对心理健康调适的积极作用。
例如,中医药理论注重身体与心灵的统一,通过药物、运动和音乐等方式调节身心平衡,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太极拳等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则通过舒缓紧张情绪、修身养性,达到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这些传统文化的应用在当今世界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心理学家提供了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新视角。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心理学家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心理的本质和复杂性,从而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相互融合,能够为当代人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例如,传统的冥想和正念练习与现代的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能够帮助个体调节情绪,提升专注力和幸福感。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也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提供了参考。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读后感这本书一打开,就感觉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者在给我唠嗑,唠的还都是关于咱老祖宗那些超酷的心理智慧。
以前我总觉得心理学是那种充满洋味儿的东西,满是西方那些复杂的理论和实验。
可这中国文化心理学就像一股清流,告诉我,咱自家文化里藏着的心理学宝藏那也是大大的。
从儒家思想里,我看到了那种积极入世、对人际关系重视到骨子里的态度。
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前觉得就是封建老一套,现在才明白这背后是一套关于社会角色、责任和人际和谐的深刻理解。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超级大的团队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啥,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这样的社会心理模式要是能完美运行,那可不得是一片和谐盛世嘛。
就像在家庭里,长辈慈爱,晚辈孝顺,大家各司其职,家庭氛围那叫一个温馨美满。
这儒家的思想,感觉就是给中国人的心理上了一层“人际和谐”的底色。
道家呢,那又是另一种洒脱。
“无为而治”,刚看到的时候我想,啥?啥都不干就能治理天下或者管理自己啦?后来才慢慢悟出来,这可不是消极怠工,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瞎折腾。
就像我们现在说的,不要过度焦虑,要顺应事情发展的节奏。
比如说学习,要是一天到晚死磕,不按照自己的吸收能力和学习规律来,那肯定累得够呛还没效果。
道家就像是在教我们一种心灵的放松术,在忙碌的生活里给自己找个喘息的小角落。
还有佛家,那对心灵的洞察可真是深刻得让人惊叹。
什么因果轮回之类的概念,抛开宗教意义不谈,从心理学角度看,就像是在提醒我们,做事情是有后果的,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而且佛家强调的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感觉就是给那些在生活的苦海里挣扎的人抛去一个救生圈。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像佛家那样去审视自己的内心,说不定就能找到一种平和的力量,不至于被困难一下子就打趴下。
书里还讲到了好多中国传统的艺术,像书法、绘画、戏曲这些,这里面都藏着心理学的秘密呢。
就拿书法来说,一笔一划的书写过程就像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当你静下心来写字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犯嘀咕,这心理学加上中国文化,会不会特别高深难懂啊?结果一看起来,就像跟一位特别亲切又知识渊博的长辈聊天似的。
书里讲的那些中国文化里的元素和心理学联系起来的时候,真的特别有趣。
比如说,咱们老祖宗的那些诗词啊,原来不只是用来吟诗作对的,还能反映出人的心理状态呢。
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面体现的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从心理学的角度一分析,就觉得古人可真有智慧啊。
这就好像在一幅古画里发现了隐藏的密码一样,突然就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再说到咱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在心理学上的体现,那可真是太贴切生活了。
咱们中国人家庭观念重,这种观念对个人的心理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
书里详细地剖析了家庭关系里的长幼尊卑、亲情的羁绊等等,在咱们日常生活里,不就是这些东西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吗?比如说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团聚的时候,那种复杂的情感氛围,既有温馨,可能也会有点小矛盾小摩擦,这些背后都是中国文化下的心理在作怪呢。
而且这本书的风格也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学术论述。
作者举了好多特别接地气的例子,就像是发生在隔壁邻居家的故事一样。
我读着读着经常会忍不住点头,心想:“这事儿我也见过,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啊。
”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调皮”的地方。
有些地方的理论还是有点复杂,就像走进了一个弯弯绕绕的小巷子,得停下来好好琢磨一下才能走得通。
但是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啦,就像攻克一个游戏里的难关一样,当你把那些复杂的部分想通了,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汪凤炎教授和郑红教授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其中《中国人的心理测量观》这一章节对我的启示很大,传统文化教育观后感。
我国古代没有严格科学意义的心理测量,却有着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这可以追溯到公
元前2200年,那时用此种方法来选拔优秀人才以充当“公务员”。
西方学者从中国此种思想中吸取精华并为其所用。
中国反而忘掉了自己的根本,盲目到国外“寻宝”。
本章的心理测量包括品德考评和能力鉴定,介绍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及其这种测量思想对当代心理测量的启示。
关于品德考评方法本章介绍了他评法和自评法两大考评方法。
他评法主要介绍了四种,自评法介绍了两种。
察言观行法由孔子提出的方法,主要指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来对此人进行考评。
在对人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被评价者说什么,还要看其行为表现,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孔子所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吕氏春秋.论人》中的八观法,即八种察言观行法对孔子的看法有所发展。
其中主张根据被试的身份和所处情境不同决定相应的考核内容。
此后此种方法继续发展。
比如《大载礼记.文王官人》提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进行不同的考核内容,执行不同的标准。
《史记.魏世
家》中记载了“五视”法,与上文八观法有相通之处。
此后刘提出“八观”,不过与上文提及的有所不同,同时他提出应在一个人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才性鉴定。
同时他强调评定者本人的德行,这样才能防止考评时“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偏差。
总之,这种察言观行法一种经验型考评方法,是在先哲与弟子日常生活学习情境下进行的,评价较客观,但是他们缺少对弟子的长期观察。
问答鉴别法通过主考官提问被试作答的方式考评品行。
这种方法也始于孔子,并被历代学者继承。
例如王安石、王守仁、诸葛亮等人均提倡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也具有客观性,是在较自然情境下进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偶然性特征。
只有教师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学生才可能如实回答,这同样是一种经验型考评。
准情境测量法通过有目的设定某中特殊情境,观察被试在其中的反应,从而对其才性作出鉴定。
例如庄子提供用“九征”法来鉴定人的品行。
他认为人心虽然难测,但只要方法适当只要设定合适的情境仍是可以测量的。
《吕氏春秋》中的“六验”、《文王官人》之中的“六征”都类似今天的情境测验法。
《大戴礼记》主张用多种方法,包括察言观行法、问答鉴别法等,从而对人进行综合考评。
诸葛亮的“七观法”较全面,既可以测定一个人的才能,也能鉴定他的品性。
他的方法其实与前面提到的“六验”、“九征”的方法是一脉相
承的。
由于这种方法不用文字去做,有是一种超文化的测验。
中国传统方法所用的情境测验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创设一定情境诱发被试的行为反应,从而测定其品行。
但由于它缺少相关的控制条件,与现代意义上的测验相比又缺少科学性。
观人类推法通过观察此人的德行类推彼人德行的一种品德考评方法。
有两种变式:①由观察自己品行来类推他人品行。
此种方法的假设是人有相似的心理和行为。
②通过考察经常与之交往的人的品行来推测其品行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性习论。
但是这种方法也易发生张冠李戴的错误。
通过对自己德行的自我反省来进行自我考评的一种方法,观后感《传统文化教育观后感》。
通过此种方法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素养,提升自己人生境界,这是中国传统心理考评思想的特色之一,也彰显出中国传统德育的主体性特征。
总体来说,先哲运用了内省式自我考评的方法和关照式自我考评法。
内省式自我考评法由孔子最先提出,即通过自我反省方式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正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
其目的是通过反省自己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并改正。
这种方法也是孟子、荀子提倡的。
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可激发道德修养者的主动性,易提高品行,但是此种方法对品德修养不高的人难以奏效。
观照式自我考评法以他人为镜子进行自我观照,以检验自己德行高低的一种品德自评法。
孔子在《论语.里仁》明确提出了观照式自我考评法。
他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
”这里“贤者”和“不贤者”是个体进行考评的外在评判标准,以观看自己是否有类似优点以及类似缺点。
另外,法家、杂家以及很多著名政治家都赞成运用此法自评。
传统心理测量方法对当代品德测量有重要启示。
本文介绍了7个方面,包括应将测量放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测量方法设计要巧妙;适当运用经验型测量方法;适当运用非文字的测量方法;应加强自评的力度;适当运用定性方法分析测量结果;品德测量从总体上要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道路。
智力测验与能力测验方法除了上文提到的用于品德测量的方法,还另外提到了三种方
法,包括动作测验、单项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中国传统的智力测验和能力测量方法在施行步骤、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属于经验型,也没有严格按科学规则进行,但仍有借鉴之处。
例如测量方法设计要做到生动有趣,智力测验要适当多用非文字测验。
学了本章觉得收获不少,也有一些感悟。
我国古代先哲在品质考评方法上多采用非文字的考评法,如察言观行法和准情境测验法
等,即使是问答鉴别法也多用口头问答法而不用书面问答法。
这表明他们在对人的才能与品质进行考评时,不太注重其是否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而注重其实际的言行表现,这就将品行考评落到了实处,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双重人格的人的产生。
其实就道德修养而言,与其掌握一大堆的空洞、抽象的道德知识,还不如在实际的生活中踏踏实实地做人。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实际的知识,学些空洞的道德知识,学生的学习多是道德类目的学习,不注重应用,所学的知识很快被学生忘掉。
即使不忘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可以机械地说出许多道德要求,但是却从来没有实施过。
道德知识只有转换为实际行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德育。
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最终是在其行为上表现出来的。
另外,设计一些虚拟场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其道德品质,但是场景毕竟是虚拟的,它与实际生活联系有多大?如果这种场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即使学生在其中表现得再好,又能说明什么呢?比如设置大量的“两难问题”,实际生活中学生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吗?也许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道德提高有帮助,但是学校中处理这种问题所花时间是否太多而相应地忽视了日常行为的道德要求?我们每每可以听到学生叙述道德知识时可谓是头头是道,但是我们注意一下他们的表情,那种冷酷、漠然、麻木的表情不能说不令人心酸。
这种德育造就了大量两面性
人格,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道德作为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道德教育应加入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而这种真实体验的获得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
道德教育并不是神秘深奥知识的获得乃至背诵!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势在必行!
当前新课程改革可谓取得了一些成效,新教材的编定、学校教育方法和内容都体现出道德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来保证这些二者的联系。
一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认为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入日常生活中,这些都体现了二者的结合。
人的心理深藏于人的脑海中,尽管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科学家仍未发现一种能将人的心理直接测量出来的仪器,这导致目前的任何心理测量只能是间接地测量,通过人的行为去间接推测其背后的心理状态。
因为行为与心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就难以对别人的品行作出准确的考评。
但是,一个稍微有自我意识的人,自己对自己的言行往往心知肚明。
只要善于自我评价,极易发现自己的不足。
于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通过自评法来考评自己品德的得失。
当前我国品德测量多推崇他评法,易造成道德只是给别人大看的误解。
因此,一些人在无人“监视”时表现出极差
的道德性,而在别人面前却是“君子”似的的人物。
他们的做法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作秀”,品德成了一种给自己增添光彩的工具,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这就造成了品德的“功利化”倾向。
当品德也有了“功利化”倾向,我们的世界将是十分可怕的!
可以说,先哲重视品德自评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希望的源泉。
自评其实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它可以使人时时刻刻检测自己的品行,发现自己品行上的不足进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只限于有自知之明的人,只对有自我羞耻感和有一定毅力的人有用!因为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无力去做,缺少这方面的意志也难以提高道德修养。
对那些自我意识薄弱的人更是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何谈改进!因此这种方法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他评法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以期使其能做到自评。
因此,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上文已经详细地叙述了本文提到的参照式自我考评法,这种方法对我国当前品德测量仍
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它是我国宝贵财富。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传统,而一味崇洋媚外。
我国的参照式评价往往被人忽视了。
我们知道这种方法和美国学者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极其相似。
“镜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