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及启示

合集下载

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年代,也是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的时期。

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其对外直接投资对亚洲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本文将就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进行探讨。

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之一是,投资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日本当时的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金融、保险、通讯、电子、汽车等领域。

这些投资不仅为日本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和发展空间,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拓展机会。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中国开始逐步完成工业化转型,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之二是,投资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不仅带来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市场,共同研发产品,共享资源,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中日两国经济的互利共赢,也促进了文化、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之四是,投资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挑战和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的适应。

在中国市场,日本企业不仅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更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通过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制度,日本企业才能顺利地在中国市场上开展业务并取得成功。

20世纪8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中日两国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为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借鉴。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形式产生了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用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不通,新贸易保护理论应运而生。

战略性贸易政策引入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论证了政府政策性介入的合理性。

其中,日本就是成功运用了该政策的国家。

因此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相关理论,全面分析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试图从中找到可鉴之处,为我国入世以来的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战略性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政府干预;日本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概述1.1 “利润转移”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观点认为,由于世界市场上存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一国可以通过实行补贴等政策手段来将垄断利润从国外向国内转移,进而增加本国福利。

其中战略性出口补贴、战略性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是“利润转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1.2 “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是指一国政府扶持或保护对本国存的巨大“外部效应”的相关产业,这样既可以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又可通过外部经济的效应使其他相关产业受益,从而促进本国福利的增加。

“外部经济”也可以分为货币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经济。

根据外部经济理论的观点,政府支持和保护对本国有外部经济的战略性相关厂商和产业进行扶持,提升相关厂商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可通过外部经济的效应让其他相关产业受益,拉动本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特点之一是在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对外贸易措施和产业政策,这也是日本的经济之所以可以成功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整体上看,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可以划成三个阶段,分别为战后初期经济复苏阶段(1945年-1955年)、经济快速增长阶段(1955年-1973年)和石油危机后更高层次阶段(1973年-1986年)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2.1 战后初期经济复苏战略性贸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战后的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的经济外交政策

日本的经济外交政策

日本的经济外交政策一、经济外交政策的提出1957年,日本政府发表了第一份《外交蓝皮书》,明确提出包括“经济外交”的三项“重要课题”,从而揭开了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序幕。

1958年通商产业省发表的《通商白皮书》命名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其“前言”指出“经济合作的基点是立足于国际协调的精神,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还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为扩大输出市场和确保重要资源输入市场做贡献”,不仅强调对外经济合作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认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以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东南亚赔偿问题的解决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为背景,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

因而可以将这2个文件视为日本政府开始积极推进经济外交的“宣言书”。

ODA作为日本经济外交的主要方式、重要手段与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和演变与经济外交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并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

对于“经济外交”这一概念,日本学者有表述方式和基本内容不尽相同的各种界定。

有的认为:经济外交是“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国家的诸多经济利益,而由该国政府尽量动员本国资源来推行的对外关系的一种方式”,突出了经济外交的动因、目的和行为主体。

1也有认为:经济外交是“有关贸易、资本、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的市场开放,和随着经济摩擦而导致的进出口限制,以及经济制裁、经济援助等日本政府的各种政策”,强调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外延和结构性的内容。

2中国学者认为:对日本的经济外交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读,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全面理解经济外交,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演变的实质。

在狭义上,经济外交“就是指以实现各种经济利益为目的,借助经济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

是相对于政治外交、军事外交而言的。

”在广义上,经济外交“不仅被日本政府当作追求经济利益的手段,而且被用来弥补其政治、军事外交手段之欠缺,即被用以追求政治、安全上的目的,以至于使整个战后日本外交带上了经济外交的特征。

[整理]战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整理]战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简述战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①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特别是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政策,是日本经贸崛起的重要原因,而20世纪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对日本出口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刺激。

②长期被低估的汇率制度。

长达20年之久的被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促进日本战后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③ 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化。

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能力,日本企业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强化了对经营成本的控制。

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④政府的支持。

战后,日本政府为贯彻实施“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对本国的贸易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干预。

⑤贸易政策的选择。

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本国经济,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对进口贸易实施了严格的限制。

⑥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快技术进步。

日本赶上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更抓住了机遇,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选择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合成材料技术的开发。

⑦重视教育,加速人才的培养。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①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区域经济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区域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化。

跨国公司是区域经济中最活跃的要素。

②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与相互融合。

企业管理日本在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选择与成功因素

企业管理日本在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选择与成功因素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为成功 的少数国家之一。 无论从投资流出国还是投资流入国的角度,日本对华 直接投资在西方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中都占有数一 数二的重要地位 。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二、文献综述
Roth,Johnson以及Taggart等均认为分析全球 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可采用一体化-本 地化框架(Integration-Responsiveness Framework,称之为IR模型)。
表4统计分析表明,日本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返销母国 市场的比例和来自母国市场的筹供比例均与管理模式 和控制程度显著相关。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比例与 目标实现显著负相关,而出口到第三国的比例与目标 实现显著正相关。
结果表明愿意在华再投资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母公司 控制程度;愿意在华再投资的公司表现出更低的中国 情况的适应程度 。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四)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1、专属优势 与全球竞争者相比,日本跨国公司在技术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平均 值为2.20;与本地竞争者相比,其技术优势非常明显,平均值为 1.47。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表3 日本在华跨国公司对区位因素的评价
中国的区位因素
M*
成功变量
目标实现
再投资决策
法规的完善与执行
4.02
许可证的获得手续
3.70
环境法
3.63
官员的廉洁
3.52
0.15*
0.02+
政府效率
3.46
外资法规
3.42
0.22**
中方履行合同的状况
3.38

第三节日本的对外贸易

第三节日本的对外贸易

8.4
8.9 9.9 10.1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3100 3795 3491 3372 3829 4545
4174 4792 4035 4167 4718 5657
7274.0 8587.0 7526.0 7539.0 8547.0 10202.0
43687.3 46674.5 40954.8 39183.3 42291 46059.4
On my
二、对外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
1.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出口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外汇资金, (2)刺激日本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 (3)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进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On my way
(1)资源进口,克服日本资源严重匮乏的制 (2)促进了国内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现代 化。 (3)影响国内的消费结构
On my way
年份 1990 年 1991 年 1992 年
进口总额 (亿美元)
1990~2009年日本对外贸易数据
出口总额 (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 (亿美元) 进口依存 度(%) 出口依存 度(%)
对外贸易依 存度(%)
2354.0
2372.9 2332.7 2416.5 2752
11108.0
12245.0 13365.0 15446.0 11326.8
45521.9
43625.8 43779.6 48869.5 50688.9
பைடு நூலகம்
11.3
14.3 14.2 15.6 10.9
13
14.8 16.3 16 11.5
24.4
28 30.6 31.6 22.3

日元汇率政策变革及对中国的启示作用和价值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

日元汇率政策变革及对中国的启示作用和价值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

日元汇率政策变革及对中国的启示作用和价值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一、引言美国财政部在2013年4月12日发布全球汇率问题报告中称:自中国2010年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10%,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大幅下降。

此次美国财政部虽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仍表示人民币被“显著低估”,仍有进一步升值的理由。

报告指出中国央行每天只允许人民币汇率在1%左右的范围内浮动。

报告呼吁中国进一步提高本币汇率弹性,增加“透明度”。

报告中这样的言论,目的是敦促中国汇率更加灵活化。

讨论汇率政策最好的方法是国际案例研究。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日元一直呈升值趋势,直至近日实施量化宽松新政并在二十国集团(G20)央行默许下才开始阶段性走低。

对日本而言,自1973年实施了新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怎样避免或者应付快速的日元升值成了最重要的政策问题之一。

本文就意在观察日元政策过去40年的转变历程并根据日本案例总结我国应该汲取的经验。

二、影响日元汇率政策的主要事件(一)“尼克松休克疗法”和日元投机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日本经济一直是收支盈余状态,而美国陷入长期的通胀和赤字。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改善收支状况的措施,包括单方面终止黄金可自由兑换。

德国在1967年升了币值,日本仅是放松了资本流出控制并使进口商品和劳务进一步自由化,这些举措对缓解日元低估远远不够。

很快就被迫放弃固定制度。

日元兑美元马上由360:1升到了340:1,虽然进行了很严重的外汇市场干预,但是在当年年底还是升到了315:1,并且在东京市场上货币的投机十分严重。

投机者通过经常项目交易积累日元权益和美元负债,比如,在外贸收支中预付、缓付货款,多开、少开发票等等。

1971年12月18日,各国经过漫长的多边磋商达成协议,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下调7.89%,并且大部分其他的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也要做出调整,特别是日元需要调整16.88%,将兑美元汇率调至308:1。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3.80年代以来,日本把建立政治 大国作为战略目标
• 1982年,中曾根上台伊始,提出了一个“战后 总决算”的口号,主张清算战后以来的经济主 义政治,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
• 90年代,小泽一郎提出“普通国家论” ,加 速向政治大国迈进。
PPT文档演模板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 首先,日本将联合国作为提高其国际地位的重 要舞台,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其次,加强日美关系,强调日美安全合作。 • 第三,加强防卫力量,争取成为军事大国。 • 第四,修改和平宪法,成为“正常国家”。 • 最后,推行“价值外交”。
PPT文档演模板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03年6月6日,日本参议 院全体会议投票表决,通 过了被称为“有事三法案” 的《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 案》、《自卫队法修改案》 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 修改案》。此前的5月15日, 该法案已获众议院通过。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 2003年6月6日,上千名日本市民在国会前举 行游行示威,抗议国会通过“有事三法案”。
•2011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京与日本首相菅 直人举行会谈 。
PPT文档演模板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 2011年11月12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中国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夏威夷会见日本首相野田 佳彦。
PPT文档演模板
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 自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 太郎提出“购买”钓鱼岛以来,中日之间
•日美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 1951年9月,《日美安全保 障条约》签订,日美结成战略同 盟。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干预产业或部门间的资源配置、以及干预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来影响该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纵观全球,产业政策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明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有效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兴、发展、高速增长,引领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的产业政策愈来愈引起西方世界各国的重视,也对于当前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日本实施的主要产业政策1、“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1945-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国民经济基本上陷入瘫痪状态,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恢复生产,通过大力扶持基础工业部门,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资设备和能源的支持,带动其他行业恢复生产。

煤炭和钢铁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政府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两个部门的“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

“倾斜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努力增加煤炭生产,并将其重点分配给钢铁部门,以增加钢材生产;然后又将钢材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进而增加煤炭生产;以这两个基础工业部门相互促进、循环恢复和扩大生产规模为核心,为其他工矿业的恢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再以此逐步推动电力、农业化肥、运输等其他基础工业部门的恢复,逐步带动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倾斜生产方式”的效果: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好转,重要基础工业部门产量明显增长,由此形成了基础雄厚、扎实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为改变日本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对下一阶段采取的产业政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产业政策。

2、“产业合理化”的产业政策(1950-1955年)1949年后日本经济重新出现了不稳定局面,“倾斜生产方式”宣告结束。

日本学术界通过展开“开发主义”和“贸易主义”以及“静态国际分工理论”和“动态国际分工理论”两场大争论,确立了“贸易立国”发展战略。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一、日元国际化的进程第一阶段:日元国际化的起步(1960~1980年)。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重建初期,由于外汇短缺,采取了严厉的外汇管制措施,日元不可兑换。

1958年12月,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瑞士等西欧国家缔结了恢复货币可兑换的措施,促使日本加快日元可兑换的步伐。

1960年7月,大藏省将日元列入对外结算指定货币名单,并允许非居民在日本的外汇银行开立可自由兑换和转账的“自由日元账户”,标志着日元国际化的正式起步。

此后,日本于1964年4月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1973年2月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并逐步放松资本管制。

1970年至1980年,在日本的出口、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了29.4%和2.4%。

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日元需求。

日元面临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

第二阶段: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1980年~90年代初)。

《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政策报告的提出,正式拉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

其后,日本政府在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如建立东京离岸市场,对外开放日元CP市场和外汇CP市场等。

1990年在日本出口、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

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也升至8.0%,超过了英镑3.0%的2倍以上。

由此,世界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

第三阶段:日元国际化的最新进展(90年代至今)。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对东亚货币体系的反思,特别是对日元的作用给予新的关注。

对此,大藏省设立了“外汇和其他交易委员会”,研究日元国际化问题,并于1999年4月发表《面向21世纪的日元国际化》的报告书,强调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日元国际化有利于推动东京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亚洲经济,并提出了一整套措施。

关于日本贸易政策的理论思考

关于日本贸易政策的理论思考

关于日本贸易政策的理论思考1李建军作为一篇研究日本贸易政策的论文,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是围绕日本贸易政策的历史发展、逻辑演进和原因探寻而展开的。

在构建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理论模式的同时,也引发出了一些关于贸易政策理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这些思考,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不仅具有了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而且通过对贸易政策理论框架外扩的尝试,希望理论的探讨更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第一节日本贸易政策演进的历史回顾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经历了传统型贸易政策、国际协调型贸易政策和贸易政策重建三个主要阶段。

目前来看,日本贸易政策依然处在重建之中,“构建主义”战略是这一阶段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

一、传统型贸易政策日本传统型贸易政策继承和发展了明治维新以后“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产业立国”战略,确立了以“贸易立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采取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控制资本和货币自由流动的政府干预政策来培育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日本传统型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1.保护贸易政策战后初期,为了恢复生产、遏制通货膨胀,日本政府实施了“倾斜生产方式”。

尽管这是一种改善经济的产业调整政策,但进口贸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倾斜生产方式实为日本政府在不具有独立对外经济主导权下的一种“进口替代政策”。

朝鲜战争以后,日本渡过了战后初期的经济危机,确立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

为此,日本政府以《外汇法》为主要手段,实施了限制外汇兑换和限制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

贸易保护政策对日本新兴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起1本文为李建军博士论文《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现实经验研究和理论模式构建》第六章的内容。

到了决定性作用。

2.贸易自由化政策到了50年代末,由于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及日本重化工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双重压力,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保护贸易政策,采取了贸易自由化政策。

1960年6月,以《贸易、汇兑自由化大纲》为基础,日本政府提出了分阶段自由化的原则。

2024年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4年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一、战略目标:1.提高进出口贸易额度:目标为在2024年实现比2024年增长20%的进出口贸易额度。

2.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寻找新的进出口贸易市场,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3.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二、战略实施方案:1.加强市场调研:深入研究不同市场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有潜力的进出口贸易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计划。

2.扩大供应商网络:寻找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质量的保障。

3.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控制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

4.创新营销策略: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加市场曝光度,吸引更多的客户。

5.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组织参加国内和国际贸易展览,加强企业在行业内的宣传和推广。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7.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货物流通的效率,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8.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好的融资和投资支持,提升资金实力。

三、经营计划:1.营销计划:-研究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

-制定营销策略和计划,包括渠道选择、促销活动等。

-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组织参加行业贸易展览,进行产品展示和推介,拓展客户群体。

2.供应链管理计划:-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质量。

-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3.财务计划:-制定年度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收支计划。

-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财务控制。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得更好的融资和投资支持。

四、预期成果:1.实现进出口贸易额度增长20%的目标。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理论及启示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理论及启示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理论及启示从古典贸易理论到现代贸易理论均表明: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其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也应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转型。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主要受国内分工模式(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政策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应该遵循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内在规律,在坚持现有比较优势原则的同时主动寻求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多利益。

标签: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内涵;理论解释;启示1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的理论解释1.1古典贸易理论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认为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应该是:出口其劳动生产率绝对低的产品而进口其劳动生产率绝对高的产品。

此后,李嘉图完善了斯密的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而进口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

古典贸易理论所形成的分工模式是完全专业化分工,这就意味着贸易模式一旦形成,就成为永久的模式,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贸易模式的发展与转型了。

但是,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说过:“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

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斯密特别强调后天因素对绝对优势的影响,也赋予了绝对优势理论动态的含义。

李嘉图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以两国间天生的技术差别为贸易基础,而斯密则注重根源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内生(后天)绝对优势,从而使其绝对优势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具有一般性。

“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其实,李嘉图也意识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他在1815年所写的文章《论谷物法对股票利润的影响》中就曾分析过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1.2要素禀赋理论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上的古典理论及其所形成的完全专业化分工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H-O理论放松了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这一假设,得出即使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差异,国际贸易也会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是: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1. 引言说到中日对外贸易,那真是一段充满故事的旅程。

中日两国,像是两个好朋友,从早年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亲密无间,贸易关系越发紧密。

要说这条贸易之路,可真是波澜壮阔,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今天咱们就来轻松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对“好朋友”是如何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的。

2. 中日贸易的历史回顾2.1 起步阶段一开始,中日贸易并不是那么顺利,像是两个人刚认识,互相都带着些许戒备。

早在唐朝时期,丝绸、陶瓷就开始在两国间流通,但那时候的贸易规模小得可怜,更多的是个体商人之间的交易。

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明治维新,日本迅速现代化,贸易才开始逐步上升。

哎,那时候的日本就像是一个刚刚长大的孩子,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新鲜事物。

2.2 逐渐发展进入20世纪后,中日贸易渐渐走上了正轨。

尤其是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两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变得频繁。

中国的农产品、日本的电子产品,大家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互相“搭伙”。

说实话,这种互补的关系,让人觉得双方就像是一对珠联璧合的搭档,缺一不可。

3. 现代中日贸易现状3.1 当前规模如今,中日贸易规模真的是大到让人咋舌,成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数据显示,202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几千亿美元,真是让人目瞪口呆!日本的汽车、机械设备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而中国的电子产品、纺织品也在日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合作,就好比是两个人一起开了一家店,互相帮衬,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3.2 未来发展当然,前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最近几年,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中日关系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不过,贸易依旧是两国关系中的重要纽带。

比如说,环保、科技等领域,双方都有合作的潜力。

这就像是两个老朋友,虽然偶尔有争执,但依然愿意坐下来聊聊,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4. 结论综上所述,中日对外贸易的发展,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代的选择。

就像人生的旅途,坎坷不平却又充满希望。

面对未来,我们期待这对“好朋友”能够继续携手同行,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日本对外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是

日本对外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是

日本对外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是日本是一个岛国,一直以来在对外战略中注重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稳定,并与国际社会保持紧密联系。

然而,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和国际环境的调整,日本对外战略也面临着调整的需求。

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的战略利益、维护国民安全以及促进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首先,日本的对外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国家的战略利益。

作为一个自卫国家,日本致力于保护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特别是钓鱼岛等争议岛屿的安全。

面对中国和韩国等邻国的不断冲突和紧张局势,日本采取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外交手段和多边合作来解决争端,并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定的关系。

此外,日本还注重通过经济合作和外交努力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确保国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与其他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其次,日本的对外战略调整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维护国民安全。

日本一直是亚洲地区的重要安全保障力量,与美国建立了密切的安全合作关系。

日本希望加强与美国以及其他盟友之间的合作,通过军事技术交流、情报分享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国防能力和反恐能力。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加强自身的防务能力,提升海空军力量,建设更加强大和现代化的自卫队,以应对来自各种威胁的挑战。

此外,日本还希望建立稳定的地区与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作为一个亚洲大国,日本在区域经济、贸易和安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日本一直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地区论坛(ARF)和东亚高峰会议等多边机构,推动地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此外,日本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权保护等全球性议题,并与其他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

总之,日本对外战略调整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的战略利益、维护国民安全以及促进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建立稳定的关系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合作,日本致力于解决争端、维护领土安全,同时提升国防能力和防务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

另外,日本还通过加强区域和全球的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促进地区和全球的和平、繁荣与稳定。

开题报告- 日本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对中国跨国企业的影响

开题报告- 日本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对中国跨国企业的影响

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1、2009 年 12 月 6 日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 2、2009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10 年 3 月 20 日前独立完成初稿撰写。 4、2010 年 4 月 30 日前独立完成论文第二稿撰写。 5、2010 年 5 月 20 日前定稿。
3
无法彻底说明大型跨国公司为何必须采取建立海外子公司的方式占领市场,而 不是通过产品出口或出售技术专利以达到获利的目的。雷蒙德·维农运用营销 学的学说来解释他的理论,提出了与国际投资密切相关的产品创新阶段、产品 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不同的产品阶段决定了公司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 产区位的选择。 d.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 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 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对外直接投资由于按照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开 始的原则,因此可以扩大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比较成本差距,使两个国家在直接 投资中都受益,形成新的互补格局。因此,小岛清的理论将国际贸易与对外直 接投资建立在共同的综合的理论基础之上。 e.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为了其 自身利益,为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灵,以及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 的存在导致的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 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通 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3.我国学者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 。 《人民 日报》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谭介辉博士于 2003 年 5 月曾发表论文《论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论文指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 体的跨国公司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资源开发型、市场寻求型和高新技 术研发型。我们应该紧紧围绕这三类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跨国企业发展的良好 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国 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要走工贸、技贸、产融相结合的路子,发展综 合商社型跨国公司。 ”还指出“选择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海外直接投 资成功的重要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可分为购并当地企业和创建新企业两种 方式; 而按照股权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创办独资企业和组建合资企业两种形 式。中国跨国企业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应结合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 境,权衡各种方式的优劣利弊以及投资的区位和行业结构,作出正确的投资方 式选择。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郑晴普教授在 2006 年发表论文《中国跨国公司 发展模式选择研究》 ,指出不同的制约条件造就了不同的跨国公司发展模式。而 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功的发展模式总能坚持自 身不断变革和完善,始终保持对市场敏捷、准确的最佳反应能力。令人颇感兴 趣的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市场竞争 的日趋激烈,欧美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和日韩综合商社模式均实施了相应的战略 调整和管理创新,两者之间出现了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同态势。因此,我

二战后日本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二战后日本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昔日的敌人,今朝的对手摘要作为我国昔日的敌人,日本在二战后发展迅速,令世界震惊。

在如今这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日本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的日本由于及时制定发展方针、政企分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重视教育和积极引进并研发高新科技而取得了重大发展,却也因主权不独立而深受《广场协议》的沉重打击。

对于日本的发展经验,我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战后日本发展中国启示引言资源匮乏、经济萧条,这是二战刚结束时的日本面临的艰难局面。

经过长年的战争,日本国内甚至出现饥荒,以至于大肆捕杀鲸鱼充饥,引来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一片谴责。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辛的局势下,只经过了42年的发展,到了1987年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尽管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有不少短板与弱项。

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昔日敌人的发展有着独到之处。

今日的中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尽管今天的日本在慢慢衰退,但仍然是我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强劲对手。

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中国有必要从日本的发展中学到一些有用的启示。

正文一、继续保持主权独立1985年9月,在美国的策划下,美、日、英、法、西德等5个发达工业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协议。

协议生效后,日方拥有的美元资产大缩水,而升值的日元过剩金融资本海外盲目扩张,接着房地产、股市泡沫严重,最终泡沫破裂,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日本之所以同意《广场协议》,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政府的盲目,另一方面则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毕竟美国还在日本有着驻军。

近期,人民币升值也是一大热门话题。

人民币升值确实有着不少好处,诸如: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资本到海外投资,引进技术;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3.人民币升值使进口原材料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三来一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

日美贸易战的启示

日美贸易战的启示
最后,不走日本金融自由化过快、制度衔接 不畅的老路。数据显示,1984 年到 1989 年日本全 国银行贷款增幅达到 57%,非制造业增幅为 72%, 住宅贷款增幅甚至达到 150%,而制造业却下降 2%。 8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一方面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 另一方面却在“住专”等问题上接连失策,造成 日本资本市场和资金流动性的管控失当,产生日 本经济结构及制度转型期的制度缺位现象。由此 可见,金融自由化的节奏以及政策操作水平是改 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首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出口市场多 元化,避免出口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由于日美特 殊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日本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 在美国,日美贸易摩擦升温对日本出口型经济的负 面性影响较大,且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有效的改善。 因此,中国应充分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改善出 口区域性结构,避免出口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
Strategy 大行策略
日美贸易战的启示
李立峰 / 文
日美贸易摩擦绵延三十余年,总体来说,日 美及中美贸易摩擦基本围绕“低端产品对美出口 增加 - 遭到美国遏制 - 产业升级 - 中高端产品出 口增加 - 遭到美国更激烈的反击 - 对美贸易摩擦 激化 - 形成更为复杂的复合摩擦”的逻辑。
这两次贸易战的相似点之一是,摩擦的起源 以及升温,源于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之二 是贸易摩擦升级时期中日两国都处在产业结构升 级的关键阶段。之三是贸易摩擦使得外需的不确 定性增加,内部方面,中日两国均面临着“国内 高房价、较高杠杆与不良债堆积”的问题。外部 方面,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的日本与现阶段的中国 都面临着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之四是日本与中国 分别施行“雁阵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战略, 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雁阵发展模式”和“一带 一路”战略本质上都是通过建立以本国为主导的 区域性经济分工体系,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做出战 略性反应,但最终都加深了美国的不安,引起了 更激烈的摩擦和对抗。最后一点相似是,日美与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都发生在美国逐步走出金融危 机的负面影响之后。80 年代中期美国刚刚走出“滞 胀危机”,而 2018 年本轮中美贸易战也发生在美 国逐步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资源★★★摘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面,临着转变对外贸易战略的压力。

对此,日本采取了拖延的做法。

直到80年代中期,国内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基本成熟,才开始着手将“外需主导型”战略转变为“内需主导型”战略。

总的说,日本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并无问题,但后续的政策调整出现了很多失误,因而导致了经济的长期停滞。

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调整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外需主导型:内需主导型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外需主导型”战略立国的日本成功地完成了经济“追赶”的任务,经济实力跃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此时,日本面临着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和开放市场的压力,“外需主导型”战略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日本为什么没有在70年代中期就转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而延迟至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这一转变呢客观地说,相对而言,70年代中期的日本并不具备从“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战略转变的条件,而到了80年代中期,条件基本具备、时机也基本成熟。

回顾这一转变的过程,不难发现,这既是日本在当时面临巨大国际压力情况下的被动选择,也是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而做出的主动调整,是内外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日本进行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并无问题,但后续的政策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因而导致了经济的长期停滞。

一、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国内经济条件从经济总量指标看,早在70年代初期,日本就成功地实现了追赶的任务。

据统计,1965年时日本GDP还落在美国、原西德、英国、法国之后,而到了1970年,日本GDP达到2035亿美元,超过了原西德、英国和法同,不过与美国的差距仍较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5。

⑴1975年,日本的GDP达到4988亿美元,1980年首次超过一万亿美元,1985年为13422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2/5。

总的来说,70年代中期,就GDP总量看,日本经济已基本完成追赶任务,不过,日本当时的各项分类经济指标与现今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类似,只有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才成为一个较成熟的经济发达国家,基本具备了实施“内需主导型”战略的各项条件。

从经济景气指标看,1971年到1980年的10年问,日本的景气变动比较频繁70年代中期则经历了较长的不景气时期,即从1973年11月到1977年10月的四年间先后遭受了石油危机的冲击和第一次日元升值而带来的不景气,1974年日本的GDP实际增长率下降了1.2%,这在战后的日本是非常罕见的。

1974年和1975年,代表景气变动的重要指标工矿业产值与前一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和ll%:企业产品库存剧增,1974年12月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6.2%;设备投资迅速减少,1974年度私人企业设备投资比上年度减少了13.4%,1975年7月民需机械订货额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53%。

,2]与此同时,1974年和1975年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工人剧增、股票价格也急剧下跌。

在此情况下,日本尽管面临着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和开放市场的巨大压力,但并无改变贸易发展战略的条件。

进入80年代后,日本除了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而经历了短暂的不景气之外,剩余时间都处于景气上升时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2月到1985年6月的经济景气是由于内需扩大而导致的。

从1978年到1985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其中主要是制造业生产指数大约增加了20个百分点:工资价格指数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完全失业率则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从国内总固定资本形成看,1975年到1985年间大约增长了82.9%。

80年代中期,日本的各项景气指标处于良好的水平上,经济增长较快、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较快,已经具备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各项条件。

从经济增长的潜力指标看,与70年代中期相比,日本80年代中期的数据也较理想,见表l。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的义务阶段教育入学率均保持在超过99%的高水平上,1975年到1985年间,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继续上升,此期间的财政支出教育经费增长超过一倍,公立教育经费增长了约87%,科研人员使用研究经费增长了2.9倍,投入的教育和科研经费均大幅度增加,增长比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日本的专利申请件数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专利登记件数的增长则非常有限,这从侧面说明日本在此期间的自主创新能力增长缓慢,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不大。

不过,考虑到科研经费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效应,日本最近几年来在办公自动化、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不能不说当时的高投入在20年后露出了高产出的曙光。

二、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对外经济条件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就此结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局面。

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和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但日本顶住了压力,并没有放弃“外需主导型”战略。

直到80年代中期,日本的国内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着上升,原先有利于实施“外需主导型”战略的外部条件不复存在时,才逐渐确立了“内需主导型”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

从对外贸易状况看,自从确立了“外需主导型”战略以来,日本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一直较高,结构提升也较明显。

从1950年到1973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1.8倍,其中出口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1.96倍。

1974年到1985年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了约2.5倍,年均增长22.6%,其中出口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28.5%。

从外贸依存度看,1975年约为22%,远低于同期原西德、英国和法国的水平,80年代前半期,日本的外贸依存度达到峰值,但均未超过28%。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日本60年代初期的主要出口商品依次为钢铁、棉织品、船舶和衣着类,70年代初期则变为钢铁、船舶、汽车和收音机,1980年为汽车、钢铁、船舶和光学仪器,1985年变为办公用机械、汽车、民用电器机械和一般机械,出口商品结构提升的步伐快速而明显。

80年代初期,日本出口市场的地区结构上也变得日趋合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大下降,1980年约为24.4%,而对亚洲市场的依赖程度上升到38.3%,同期对欧洲的市场依赖程度为19.4%。

1986年以前,日本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在“维持3个月进口”的安全线左右,日元大幅升值后才有较明显的增加。

日本虽然在货物贸易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技术贸易方面,则从战后开始到2001年一直持续逆差局面,2002年日本第一次实现了技术出口大于技术进口,2002年日本技术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139亿日元和137亿日元,2003年分别为144亿日元和129亿日元。

这说明直到2l世纪初,日本才真正实现了从“技术吸收型”国家到“技术创新型”国家的转变,而这还是在几十年连续不断的教育和研究经费高投入的情况下取得的。

可见,对于赶超型国家来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费的高投入、数量众多的研究开发人员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做后盾。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冲击了原有的国际市场格局,使其与主要贸易对象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五六十年代日美就出现了纺织品和钢铁贸易摩擦,70年代日本与美欧国家发生了家用电器、机床等产品的贸易摩擦,80年代初期日美、日欧贸易摩擦则进一步升级为汽车、半导体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涉及到的产品越来越多、贸易额越来越大。

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进入80年代后美国国内需求增长缓慢,企业面临困境,贸易保护主义思潮高涨,国会内酝酿对日本进行贸易****的法案日益增多。

日本虽然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然而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从根本上消除贸易摩擦的必要性已经出现,这就是实行“内需主导型”战略,减少国民经济发展的外部依赖性。

日本“内需主导型”战略也是在面临日元升值的巨大国际压力下实施的。

在70年代,日美两国之间已经出现了贸易不平衡问题,但当时美国的贸易逆差总额较少,向日本施加的压力有限。

但是,80年代后,日美贸易不平衡屡创新高,引起了国会和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

美国认为美元兑日元升值是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遂提出日元升值的要求。

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到1995年,日元汇率不断震荡升值,1995年4月达到1美元兑79日元,创出了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最高记录。

实践证明,日元升值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日本出口贸易依然增长较快。

但在日元短期急剧升值的背景下,日本必须做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准备。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也曾经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引发了“日本威胁论”。

这一说法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现,当时日本的家用电器以质量优良而着称于世,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小汽车以节能的优势大举进军国际市场,更引起了北美和西欧国家的关注,当时美国国内也曾经出现过日本究竟能否构成“威胁”的讨论。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经济和贸易实力的日渐增强,美国的媒体不断渲染“日本威胁论”,民众对此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压缩了日本“外需主导型”战略的空间。

⑶总而言之,日本在80年代中期从“外需主导型”战略转为“内需主导型”战略,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更大的程度上则体现着一种必然性。

也就是说,其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状况决定了战略转换的时机。

三、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经验与教训日本从“外需主导型”战略转为“内需主导型”战略的过程中,有三点经验值得肯定。

首先,尽量为这种转变提供理论和政策上的依据。

7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经济学界和产业界对日本今后一二十年经济的发展前景和出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逐步确立了“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其中,前通商产业省(现为经济产业省)1980年公布了《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科学技术厅1980年度出版的《科学技术******》,野村综合研究所提出的《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日本的对策》,1982年日本经济审议会长期经济展望委员会制定了《2000年的日本》,国土厅编制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等,都是“内需主导型”理论在政策层面上的反应。

1986年4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的咨询机构提出的《前川报告》则为“内需主导型”战略定下了基调,即日本的大规模的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今后必须不断地开发和扩大国内市场。

⑷其次,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本身并无不当之处。

从日本的经济态势和对外经济贸易指标看,80年代中期确实具备了弱化“外需主导型”战略而实施“内需主导型”战略的基本条件,时机选择并没有问题,而且在初期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据统计,1981年到1985年经济增长中外需贡献率分别为1.2,0.5,1.6,1.2和0.8,1986年到1990年的这一数值则分别降为1.0,-0.9,-1.1,-0.7和0.1:1981年到1985年经济增长中内需贡献率为2.1,2.7,2.1,3.9和3.7,1986到1990年的这一数据分别上升为3.9,5.8,7.0,5.5和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