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总结

西方文化概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定义: 为了应付自然的挑战, 发展出物质的或技术的文化; 为了找出在群体中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乃有社群的文化和各种典章制度; 为了克服自己, 乃有精神的或表意的文化, 如音乐、文学、宗教等.二. 文化的特征:1.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 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遗传。

2.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

文化是社会传承,而不是生理遗传。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文化是动态的,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三. 西方文化:是西方人为适应自然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其功能在于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四、文化与文明五、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六、对待文化的态度: 文化相对主义七、世界八大文化体系1、亚洲太平洋文化体系2、南亚文化体系3、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体系4、中东阿拉伯文化体系5、北美大洋洲文化体系6、拉丁美洲文化体系7、非洲文化体系8、犹太文化体系八、西方文化的组成(23-24)第二章希腊文明第一节. 希腊文明的曙光---爱琴文明一) 克里特文明1.克里特岛的先民(公元前4500---公元前3000)来自北非(埃及)和西亚半岛(两河流域)2. 米诺斯时代(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1)克诺索斯迷宫二)克里特文明的覆灭(公元前1500)三)迈锡尼文明(阿卡亚人) 由迈锡尼人创造的文明通常被视为青铜文化。

1. 狮子门2. 黄金面具3. 特洛伊战争四) 线形文字A 和B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古典时期1.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两万年) →农业文明开始→青铜器时代(公元前6000-3000) →众多的民族来到爱琴还地区(亚细亚民族和印欧语系民族)2. 欧洲文明(文化的欧洲和地理的欧洲)的出发点: 埃及的尼罗河; 亚洲的两河流域; 上古的第三大文明是爱琴文明.3.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古典时期)发展阶段: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最早的文明) →迈锡尼文明(早期的城邦文明,公元前13世纪特洛伊战争)2)荷马时代(多利亚人公元前11-9世纪)3)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前8世纪)→马其顿兴起(公元前4世纪)4)罗马帝国征服马其顿(公元前2世纪)→47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2、米诺斯时代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小说之父;阿普列尤斯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哲学之父:泰勒斯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欧洲绘画之父:乔托摇滚之父:比尔·海利摇滚音乐之王:猫王希腊化时期典型特点:加尔文教核心思想:神学思想的核心是预定论, 它突出强调上帝的绝对主权,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皆为上帝的意志。

它认为信徒在日常一切行动中都对上帝负有责任和义务,必须努力做好尘世的工作,完善自身道德,才能展示上帝的大能与恩典。

而且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

名词解释教父学:早期基督教的理论基础是教父学,也就是神学,它是以后的经院哲学的前身。

教父学的基本观点是一神(上帝是唯一的神)、一主(上帝是唯一的造物主)、一信(信仰上帝才是唯一正确的信仰),上帝是三位(圣父、圣子、圣灵)一体的。

教父学体系中的主要神学思想要点:一切言行都要以《圣经》为准绳,对《圣经》不能有丝毫怀疑。

教父学的代表人物有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

浪漫主义文学: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农村,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实行公民集体专政,也称城市国家,简称城邦。

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是指“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

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

实证主义: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

提出人物:孔德。

解构主义:20实际上半最常使用爱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方法。

弥赛亚运动:“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文,希腊文译作基督,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而生活的痛苦也使民众相信,这就是世界末日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救世主马上就要降临了,但该运动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西方文化概论笔记西方文化是指欧洲及其后裔国家(包括北美、澳大利亚等)所形成的文化体系。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为其奠定了基础,它们重视人的自由、理性和美感,并在政治、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

在政治方面,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为西方国家的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人追求公平、公正和人权,他们主张人人平等,并通过各种手段保障人民的权利。

这在后来的罗马共和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民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哲学方面,西方文化以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等。

这些思想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的哲学思辨精神更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人的智慧,强调理性思考和自由讨论。

在艺术方面,西方文化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形式为基础,如雕塑、绘画、建筑等。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追求人体的完美和自然美感,罗马的建筑艺术注重实用性和壮丽。

这些艺术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再次发展,并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参考。

此外,基督教文化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教义强调爱与仁慈,信奉者视人类生命为神圣,追求公义和道德高尚。

这种价值观念在西方国家的法律、道德规范以及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西方文化的发展还受到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使得西方文化遭受了一定的破坏和停滞。

但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西方文化得到了复兴和发展,人文主义、科学革命等思潮在思想、文化和艺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而言之,西方文化是一个多元而丰富的文化体系,它的发展源远流长,承载着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它以民主、自由、理性、美感等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石,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

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我们加深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①: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宗教专制代替民主制度,宗教制
度到政教分离,经历了宗教专制、宗教理性化和宗教改革
②:拜占庭文化和斯拉夫文化 ③:《罗马民法大全》《斯提芬· 杜尚法典》 ④:神殿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艺术 ⑤: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采邑;世俗政权与神权斗争 激烈;基督教与世俗王权对抗,还要应对更为有力的宗教异端; 中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王朝建立后,原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德意志 帝国
一、三大逻辑
墨经逻辑:中国古典逻辑的代表 因明逻辑:是印度古典逻辑中最为重要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西方形式逻辑代表
二、百年翻译: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也叫翻译运动,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开 展翻译介绍古希腊和东方科学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有组织的 学术活动。
三、西方古典文化中的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四、西方文化的特征: 精神支柱、政治原则、社会道德导向、经济手段
1.罗马王政时代2.罗马共和国时代3.罗马大帝国时代
六.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律
十二铜表法
七.古罗马第一位皇帝
屋大维号称奥古斯都
八.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专制滋生腐败,腐败酿成了政治混乱和分裂,内外交困的政
治经济形式,加之基督教宣扬来世不关心现实世界的教义,
外部蛮族的入侵,就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第三章 欧洲中古封建文化
二.爱琴文明的分支
1.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
三.古希腊的民族性ຫໍສະໝຸດ 特点1.崇尚勇敢,热爱自由2.尊重理性,推崇科学3.重视体育, 团结统一4.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四.雅典大殖民运动是什么形式及其意义
1.形式:移民2.意义:实现了东西文明之间的大规模的交
流,缓解了雅典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2、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

3、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基督教的圣徒们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折磨自己的肉体,以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思冥想来与骄奢淫逸的罗马生活方式抗衡。

4、因信称义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B、“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

5、前三头同盟A、前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B、前三头同盟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骑士阶层开始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并且逐渐控制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

6、弥赛亚运动:“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文,希腊文译作基督,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领导犹太人进行反抗运动。

7、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指的是在欧洲和北美洲传统上流行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

它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启蒙运动等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相互交织而成的。

以下是关于西方文化的一些概括性介绍:1. 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奠定了西方文化的许多基础。

古希腊是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和艺术的发源地,其民主政治和理性思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则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推动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2.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基督教教义、道德观念和礼仪习俗贯穿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组织、法律和伦理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

它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自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和原则,例如人权、民主、平等和自由主义等。

4. 科学和技术:西方文化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

西方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兴起,从而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西方的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5. 艺术和文学:西方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和文学作品而闻名。

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再到现代的文学和电影,西方艺术和文学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创作领域。

总的来说,西方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概念,其中包含着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遗产。

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文化力量。

西方文化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的名词解释西方文化是指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古代文明,并随后在欧洲各国演化发展的文化体系。

它与东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价值观、社会结构、艺术风格等方面。

下面将对一些西方文化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5至16世纪的欧洲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的萧条状态被打破,重新唤起了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艺术家、学者和人文主义者开始研究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尤其是其艺术和哲学思想。

通过对人体解剖、透视和光影的研究,文艺复兴艺术家创造了以真实主义和立体感为特点的艺术风格。

2.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是指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它强调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束缚。

启蒙思想家们主张人类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提倡个人权利、言论自由和民主制度。

这一运动对后世的西方社会和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中叶开始发生在英国的一场重大变革。

它以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为特征,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和经济结构。

工业革命使得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技术进步大幅提升,推动了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也衍生出了新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

4. 民主(Democracy)民主是指一种政治制度,其中政权由公民通过选举或其他参与形式来共同决策。

民主强调个人权利、法律平等和政府责任,代表了一种人民参与政治的方式。

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制度包括议会制、总统制和宪政制度等。

5. 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科学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论。

它强调实证和可重复性,将科学知识从主观偏见和信仰中解放出来。

科学方法的应用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世界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深入。

6.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和社会理念,强调个体的自由、独立和个人权利的尊重。

西方的概论名词解释

西方的概论名词解释

西方的概论名词解释西方,作为一个概念,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

它涵盖了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等地区,是历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源泉。

本文将对西方概念中的几个关键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

一、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是欧洲18世纪时期的一场思想运动,它强调理性、科学和自由。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倡导人们解放思想,摒弃迷信和无知,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追求真理。

这一运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法治、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观的发展。

二、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强调个人自由、平等和民主。

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角色应尽量减少,给予人民最大程度的自由。

它主张市场经济、人权保护和法治等原则,支持个人自主权和表达自由。

自由主义在西方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三、资本主义(Capitalism)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强调私有财产权和市场经济。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生产和分配资源是由市场自由决定的,个人自由选择和私人企业主导了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注重利润追求和市场竞争,鼓励创新和投资。

它在西方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对全球的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人文主义(Humanism)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文化运动,强调人类的价值和尊严。

人文主义追求人类智慧和艺术的发展,倡导关怀他人、尊重多样性和个体自由。

西方文学、艺术和教育体系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影响深远,强调个人和社会的人性和情感。

五、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早期的一场文化和艺术运动,对传统观念和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新定义。

现代主义强调创新、自由和个人表达,主张摒弃过时的艺术和文化形式,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现代主义影响了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等领域,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

六、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社会和政治理念,强调多样性和包容性。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二)文化概念: 无论在中外都没有确定的定义。 在最广义上,它被用来指称人的一切行为,除了像 笑话和排泄等自然现象,发生哎哎人身上的所有活 动都是文化活动。 狭义上,常常只用来指称个人的道德和知识修养。 我们指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高级精神 活动及其产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 交……”,概括地说,就是指宗教、哲学、科学和艺 术等领域。 (三)世界上两大(东西)文化系统 西方文化系统:起源于 古希腊罗马和古希伯来( ” 两希”文化) 东方文化系统:起源于中国和印度
古希腊人是“爱智”的,追求超越的理想,对纯粹 只是充满神圣渴望,都热衷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以寻找有关真善美的普遍原则,因为长期思考,古 希腊在理论方面大有建树。

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 为起因,希腊军进攻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古希腊神话
迷宫里的米诺陶诺斯
宗教意识浓厚,民族凝聚力强

大卫
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时期(公元前10133-前 933年),是希伯来文化的黄金时期。大卫王死后, 其儿子所罗门王继位。他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 的神殿。耶路撒冷由此成为希伯来民族心目中的宗 教中心,“圣城”的地位从此确立。从该圣殿的建 成到它的毁灭在希伯来民族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一 圣殿时期”。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万神 之王,主管天空,第三代神王。极 为好色,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 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无数
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 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 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 是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 所生之子。他掌管音乐、 医药、艺术、寓言,是 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 也是最美最英俊的神祇, 同时是男性美的典型。

古罗马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

《奥德赛》描写伊萨卡国王、远征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荷马史诗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而且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

2、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公元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会议。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辩和皇帝的最终裁决,确定了圣子与圣父本体同一的正统教义,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基督教内部的分歧和分裂。

3、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古代文明的总称,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是指爱琴海区域公元前3000后半期—公元前12世纪的出现青铜文化。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两大中心,这一时期,原始氏族制度逐步解体,奴隶制国家随之产生,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为目前已知的欧洲古文明的渊源。

4、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许多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相互混杂和历史演化的结果,是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宗教的组成部分之一。

5、赫西俄德的《神谱》:赫西俄德他在《神谱》这首长诗中把民间流传的纷繁凌乱的原始神话缀集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连贯性的体系神话,将一幅清晰明白的神族血缘谱系和人间英雄根源呈现于后世人们的眼前。

它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6、希腊悲剧:希腊悲剧基本上取决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从剧情上看,希腊悲剧与此前的系统叙事诗所表现的古老家族的不幸遭遇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反映了那些显贵家族内部的伦理冲突。

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名词解释引言:西方文化概论课是许多大学教授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

这门课程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关键词进行简要解释,以帮助读者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文化(Culture)文化是一种包括信仰、价值观、行为模式、艺术表达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内的综合性概念。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艺术传统的总和。

文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环境创造的一种模式,有助于交流、互动和理解。

二、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社会和政治观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它主张在一个社会中接受和欢迎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存在。

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贡献,而且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启蒙时代(Enlightenment)启蒙时代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变革运动。

这一时期的欧洲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倡理性、自由和人权,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

启蒙运动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并为后来的法治社会和民主体制奠定了基础。

四、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和哲学观点,强调个人自由、政治权利和私有产权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个人在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上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

自由主义对于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是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场跨国范围的经济和技术变革。

它标志着从传统手工业到机械工业的转变,通过使用机器替代人力和利用化石燃料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革命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对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西方文化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西方文化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1、如何认识古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1)、地域范围: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2、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从第一方面来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

这种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来说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过程的神话思维图景,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从第二方面来看,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这种维持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而在背后决定着诸神的兴衰泰否的就是那个不出场的“命运”。

这种通过“命运”的“看不见之手”来实现神系更迭和自然进化的思想,构成了希腊神话中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第二节1、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第一,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这是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希腊人的神是人性的神,希腊人的宗教是人性的宗教.使得希腊人带有很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的特征.自然崇拜主要表现对人的自然形体的崇拜,感觉主义则主要表现对美的事物和现实生活的热爱.第三,”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希腊和谐之美的文化精神,这一精神成为西方人心中失落而难以复返的精神家园,滋润着被种种功利要求、上帝呼唤和道德命令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灵魂的清纯之泉。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精选3篇)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精选3篇)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精选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西方文化概论笔记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篇一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荷马史诗中所歌颂的正是阿卡亚人的那些以征服和宴饮而著称的神与英雄。

它是征服者的神话。

三、赫西俄德的《神谱》将逐渐黯淡的克里特、迈锡尼神话传说传给希腊人的主要是赫西俄德的《神谱》和荷马的两部史诗。

在希腊人眼里,神与神的后裔是神,而神与人的后裔则是英雄,这些英雄往往又被当作王者的始祖。

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所记载的故事都是对迈锡尼时期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和航海活动的一种神话化的渲染,是对阿卡亚人已往的英雄业迹的赞美讴歌。

“系统叙事诗”是古希腊史诗之一,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的时期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二百年间,城邦国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这种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

大多数希腊城邦都在公元前8-6世纪之间完成了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或僭主政治的转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雅典。

二、斯巴达与雅典斯巴达维持着一种强有力的寡头统治形式。

斯巴达社会分为三个阶层,居统治地位的是斯巴达人(Spartans);柏里伊赛人(Perioikoi),即边民或邻人;希洛人(helots),即在斯巴达人的征服活动中沦为奴隶的土著民族。

雅典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城邦,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此后梭伦,,僭主庇西特拉图和民主派领袖克利斯梯尼又先后进行了政治改革,到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制使其成为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和最强大的城邦。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梳理与解析引言西方文化概论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对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

主题词汇总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涉及众多主题词,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的汇总:1、古希腊文明:包括神话、哲学、艺术、政治制度等方面。

2、古罗马文明:包括建筑、法律、文学、宗教等方面。

3、中世纪文明:包括基督教文化、封建制度、骑士精神等方面。

4、文艺复兴:包括人文主义、艺术风格、科学进步等方面。

5、启蒙运动:包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科学思想等方面。

6、现代主义: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建筑等方面。

7、后现代主义:包括解构主义、消费文化、多元文化等方面。

核心思想分析每个主题词都代表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它们的核心思想也是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核心思想的解析:1、古希腊文明:强调人类智慧和自由,倡导民主和人的尊严。

2、古罗马文明:注重秩序和法律,强调国家意识和公共利益。

3、中世纪文明:强调信仰和神秘主义,重视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

4、文艺复兴:推崇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化,倡导自由和创新。

5、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自由主义,推动科学和进步。

6、现代主义: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关注科技和工业发展。

7、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倡导多元文化和反讽。

历史渊源了解每个主题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是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历史渊源的梳理:1、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繁荣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之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开始,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3、中世纪文明: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经历了黑暗时期、封建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简介西方文化是指以希腊和罗马文化为起源,经历了漫长发展和演变的文化体系。

它涵盖了欧洲大陆、美洲和大洋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被认为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起源西方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文化以其哲学、艺术和民主政治而闻名于世。

它的学者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则在法律、工程和政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方文化的特点个人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个人主义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责任。

科学精神西方文化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科学哲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也源于西方文化。

科学精神的推动使得西方文化在科技、医学和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化多样性尽管有着共同的起源,西方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等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这种文化多样性使得西方文化成为一个丰富而多元的体系。

解放思想西方文化倡导思想的自由和开放,容纳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西方各国以言论自由和民主制度为基石,鼓励人们自由表达和交流。

这种解放思想的氛围为科学、艺术和创新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土壤。

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以下是一些例子:政治制度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制度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国家都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政治体系中。

技术创新西方文化在科技领域的创新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一直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文化输出西方文化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形式不断输出到全世界。

好莱坞电影和西方音乐成为了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美文化概论之名词解释大全

英美文化概论之名词解释大全

01. Humanism(人文主义)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2> it emphasizes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life. Humanists voiced their beliefs that man wa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man did not only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present life, but had the ability to perfect himself and to perform wonders.02. Renaissance(文艺复兴)The word “Renaissance”means “rebirth”, it meant the reintroduction into westerm Europe of the full cultural heritage of Greece and Rome.2>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is Humanism. Attitudes and feelings which had been characteristic of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persisted well down into the era of Humanism and reformation.3> the real mainstream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is the Elizabethan drama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 being the leading dramatist.03. Metaphysical poetry(玄学派诗歌)Metaphysical poetry is commonly used to name the work of the 17th century writers who wro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ohn Donne.2>with a rebellious spirit, the Metaphysical poets tri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onventional fashion of the Elizabethan love poetry.3>the diction is simple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lizabethan or the Neoclassical periods, and echoes the words and cadences of common speech.4>the imagery is drawn from actual life.04. Classism(古典主义)Classism refers to a movement or tendency in art, literature, or music that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manifested in the art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Classicism emphasizes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universal, and places value on reason, clarity, balance, and order. Classicism, with its concern for reason and universal themes, is traditionally opposed to Romanticism,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emotions and personal themes.05. 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movement was a progressive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movement which flourished in france and swept through wester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2> the movement was a furtherance of the Renaissance from 14th century to the mid-17th century.3>its purpose was to enlighten the whole world with the light of modern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ideas.4>it celebrated reason or rationality, equality and science. It advocated universal education.5>famous among the great enlighteners in england were those great writers like Alexander pope. Jonathan swift.etc.06.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义)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brought about a revival of interest in the old classical works.2>this tendency is known as neoclassicism. The Neoclassicists held that forms of literature were to be modeled after the classical works of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writers such as Homer and Virgil and those of the contemporary French ones.3> they believed that the artistic ideals should be order,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and accuracy, an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be judged in terms of its service to humanity.07. The Graveyard School(墓地派诗歌)The Graveyard School refers to a school of poets of the 18th century whose poems are mostly devoted to a sentimental lamentation or meditation on life. Past and present, with death and graveyard as themes.2>thomas Gra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eading figure of this school and his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is its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08. Romanticism(浪漫主义)In the mid-18th century, a new literary movement called romanticism came to Europe and then to england.2>i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protest against the bondage of neoclassicism, which emphasized reason, order and elegant wit. Instead ,romanticism gave primary concern to passion, emtion, and natural beauty.3>in the histiry of literature. Romanticism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thought that designates a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theory which tends to see the individual as the very center of all life and experience.4> the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is an age of poetry. Which prevailed in england from 1798 to 1837. the major romantic poets include wordsworth, Byron, shelley.09. Byronic Hero(拜伦式英雄)Bronic hero refers to a proud, mysterious rebel figure of noble origin.2> with immense superiority in his passions and powers, this Byronic Hero would carry on his shoulders the burden of righting all the wrongs in a corrupt society. And would rise single-handedly against any kind of tyrannical rules either in government, in religion, or in moral principles with unconquerable wills and inexhaustible energies.3> Byron’s chief contributio n to english literature is his creation of the “Byronic Hero”10. Critical Realism(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 is a term applied to the realistic fiction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2> It means th tendency of writers and intellectual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875 and 1920 to apply the methods of realistic fiction to the criticism ofsociety and the examination of social issues.3> Realist writers were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the common people and described what was faithful to reality.4> charles Dicke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critical realist.11. Aestheticism(美学主义)The basic theory of the Aesthetic movement--- “art for art’s sake” was set forth by a French poet,Theophile Gautier.the first englishman who wrote about the theory of aestheticism was Walter Pater.2> aestheticism places art above life, and holds that life should imitate art, not art imitate life. 3> According to the aesthetes, all artistic creation is absolutely subjective as opposed to objective. Art should be free from any influence of egoism. Only when art is for art’s sake, can it be immortal. They believed that art should be unconcerned with controversial issues, such as politics and morality, and that it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contributing beauty in a highly polished style.4> This is one of the reactions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and commercialism of the Vi ctorian industrial era, as well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victorian convention of art for morality’s sake, or art for money’ssake.美学运动的基本原则”为艺术而艺术”最初由法国诗人西奥费尔.高缔尔提出,英国运用该美学理论的第一人是沃尔特.佩特.美学主义崇尚艺术高于生活,认为生活应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在美学主义看来,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绝对主观而非客观的产物.艺术不应受任何功利的影响,只有当艺术为艺术而创作时,艺术才能成为不朽之作.他们还认为艺术不应只关注一些热点话题如政治和道德问题,艺术应着力于以华丽的风格张扬美.这是对维多利亚工业发展时期物质崇拜的一种回应,也是向艺术为道德或为金钱而服务的维多利亚传统的挑战.12.The victorian period(维多利亚)In this period, the novel became the most widely read and the most vital and challenging expression of progressive thought. While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of the 18th century realist novel, novelists in this period carried their duty forward to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fense of the mass.2> although writing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with different techniques, they shared one 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hey were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y were angry with the inhuman social institutions, the decaying social morality as represented by the money-worship and Utilitarianism, and the widespread misery, poverty and injustice.3>their truthful picture of people’s life and bitter and strong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had done much in awakening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to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in the actual improvement of the society.4> Charles Dickens is the leading figure of the Victorian period.13. Modernism(现代主义)Modernism is comprehensive but vague term for a movement , which begi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which has had a wide influence internationally during much of the 20th century.2> modernism takes the irr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as its theoretical case.3> the term pertains to all the creative arts. Especially poetry, fiction, drama, painting,music and architecture.4> in england from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in America from shortly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on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 modernist tendencies were at their most active and fruitful.5>as far as literature is concerned, Modernism reveals a breaking away from established rules, traditions and conventions.fresh ways of looking at man’s 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universe and many experiments in form and style.it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language and how to use it and with writing itself.14. Stream of consciousness(意识流)(or interior monologue)In literary criticism,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denotes a literary technique which seeks to describe an individual’s point of view by giving the written equivalent of the character’s thought processe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ri ting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rnist movement. Its introduction in the literary context, transferred from psychology, is attributed to May Sinclair.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riting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pecial form of interior monologu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ssociative leaps in syntax and punctuation that can make the prose difficult to follow,tracing as they do a character’s fragmentary thoughts and sensory feelings.famous writers to employ this techniqu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clude James Joyce and William Faulkner.学术界认为意识流是一种通过直接描述人物思维过程来寻求个人视角的文学写作技巧。

西方文化概论连线题

西方文化概论连线题

西方文化概论连线题西方文化概论连线题的参考内容:西方文化是指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开始,经历了中世纪基督教影响的欧洲文明,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而向全球传播。

它包括了欧洲的各种艺术、文学、音乐、哲学、法律、政治、科学等方面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基本概念的连线以及它们的相关内容。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重视人的自主性和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并且有助于翻译、传播和扩展古代罗马和希腊的知识。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闻名于其艺术家、学者、建筑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布鲁内莱斯基等。

2.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哲学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运动,它强调理性和人的自由。

在这个运动中,许多哲学家,如伏尔泰、卢梭和休谟,提出了关于人类权利、权力分立、民主和宗教自由等重要观点,对后来的西方社会和政治体系影响深远。

3.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技术和经济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场革命,这一时期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增长。

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发明,推动了大规模工厂制造业的崛起,从而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并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力量。

4. 运动与体育(Sports)- 娱乐与健康运动与体育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们不仅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存在,还被视为身体健康和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足球、篮球、网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源自西方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5. 女性解放运动(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社会和性别平等女性解放运动是20世纪西方的一场重要运动,旨在争取女性的社会和政治权益,并消除性别歧视。

在这一运动中,妇女开始争取投票权、教育权、工作机会,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这一运动对于妇女权益的保护和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是指源自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文化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神文化。

西方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权利。

其社会制度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础,注重人权保障和法律尊严。

西方文化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既尊重传统又鼓励创新,注重个人成就和社会进步。

西方文化的分支西方文化可分为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近代欧洲文化等多个分支。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奠定了民主、理性、审美等概念的基础;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形成,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欧洲文化则以启蒙运动为代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

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本土各国,还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传播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西方文化的语言、艺术、音乐、时尚等元素被广泛接受和模仿,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反思尽管西方文化具有许多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创造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个人主义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人际关系冷漠;文化输出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排斥的问题;西方理性主义可能忽视传统智慧和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因此,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评是有必要的,以求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语西方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它不断演变和创新,与全球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通过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近代理性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现当代的非理性文化。

2。

什么是爱琴文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先后形成了两大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因此通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

3. 神话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称《奥德修纪》4.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5。

神普作者:赫西俄德.《神谱》的文化学意义第一,通过生殖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这对古希腊自然神学和自然哲学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第二,蕴含了以否定性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机制。

(中国则讲究子承父业,连续性肯定性的进化机制。

)6。

神话人物太阳神爱与美神酒神战神天神智慧女神缪斯女神古希腊神话阿波罗阿佛洛狄忒狄奥尼索斯阿瑞斯宙斯雅典娜卡莫拉姊妹古罗马神话阿波罗维纳斯玛尔斯朱庇特弥涅尔7.宗教:多神教,酒神崇拜8。

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寓言:《伊索寓言》9.梭伦立法意义:打击了氏族贵族制度,为雅典从贵族政治发展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制的逐步完善。

伯利克利立法:民主制的黄金时期10。

对雅典城邦民主制的评价1。

贡献(1)为以后西方代议制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反对强大而专制的国家制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重视个人思想独立.2.局限:(1)范围有限:只针对雅典的自由民中成年男性,排除女性、外邦人、奴隶。

(2)操作过程中的客观限制11.传统的宗教庆典活动:来自酒神祭祀12.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希腊三大柱式: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集中表现在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的是以祀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雕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菲狄亚斯,雅典娜神像,帕特农神庙和装饰,波力克利特《持矛者》人本主义哲学:柏拉图:“理念化”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诗学》唯物主义历史学:“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历史》又名“谎言之父”第二章1. 古罗马的文化特征(1)受扩张的影响,具有世界性.(2)实用功利主义是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早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构筑了古罗马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后期功利主义堕落为物欲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2、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

3、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基督教的圣徒们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折磨自己的肉体,以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思冥想来与骄奢淫逸的罗马生活方式抗衡。

4、因信称义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B、“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

5、前三头同盟A、前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B、前三头同盟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骑士阶层开始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并且逐渐控制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

6、弥赛亚运动:“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文,希腊文译作基督,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领导犹太人进行反抗运动。

7、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8、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9、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

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

10、阿维农之囚: A、公元1305-1377年,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从此开始了长达70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

B、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经历的一次奇耻大辱,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绝对权威开始发生动摇,民族国家开始崛起。

1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它为资产阶级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对未来的资产阶级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合理论上的准备。

12、哥特式建筑A、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体现为哥特式教堂建筑;B、哥特式建筑以纤巧诡异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种交织着痛苦与希望的宗教精神,充分展现了基督教的救赎理想。

13、天职观念:上帝接受唯一的生存方式,不是用修道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这就是他的天职。

在西方,天职观念将世俗职业看作神所安排的神圣使命,从而使世俗行为有了宗教意义。

14、自然神论: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

又称理神论。

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15、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化是在米诺斯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迈锡尼文化以迈锡尼城而得名。

实际上,它是指公元前1600---1100年(相当于中国的商朝)希腊南部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地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或较发达的青铜文化的通称,迈锡尼则是最强大并起主导作用的国家,所以史学上一般称起为迈锡尼文化。

前16世纪,伯罗奔尼撒平原东北角,阿卡亚人(印欧语系)。

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前12世纪末期,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多利亚人冲入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300多年)”。

前8世纪开始,一个崭新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16、神人同形同性:A、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多神教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自然宗教的朴素特征,使得希腊诸神具有十足的感性魅力(3分);B、同形是指诸神具有人的形体,同性是指诸神具有人的性情(2分)。

简答题1、希腊神话的三个基本文化特征①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古希腊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们具有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

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

“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

②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

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

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③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2、简述近代西方文化的文化起点。

哲学:怀疑论和经验论科学:理性的勃兴宗教:自然神论文学:古典主义时代精神:人性的觉醒3、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意象主要就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所写。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君王。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了害。

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4、简述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的联系和区别。

1, 联系罗马神话继承了希腊神话首先两个民族几乎是兄弟民族,其次,罗马文化首先受埃特鲁蒂亚文化影响,而埃特鲁蒂亚又受希腊影响;之后罗马更是直接师承希腊。

尽管罗马征服了希腊,但是希腊文化却反过来征服了罗马,富裕的罗马人家中往往都有希腊来的奴隶教师。

而罗马青年也总是前往希腊求学,著名的罗马政治家,文学学,雄辩家西塞罗都把其子送去了希腊,现在还有〈论义务〉传世,就是写给他在希腊的儿子的。

2,区别内容上表面看是一样的,但是广义的神话不仅仅是说文学,而且是说一种宗教信仰和文化.罗马的神话,几乎就是一种法权的延续,各种神被人们安排各司其职,并且国家正规祭祀,根本原因不外乎通过迷信控制人民.这反映了罗马人的实用主义。

如果尼看过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一定会记得吉本的那句话:流传于罗马世界的总总迷信,人民一概信以为真,哲学家一概斥之为虚妄,而罗马官员一概认为有用。

呵呵,“有用”是什么意思?不外乎就是说可以拿来作工具罢了。

但是希腊神话却真正是一种文化载体,并且拥有很多哲理,思辨的东西在里面。

这个你只要多去看看学术性的论文就不难体会。

5、简述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演化过程。

6、简述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与内在矛盾。

犹太教的一神教与罗马思想之间存在不可避和的冲突,这就为基督教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起初,罗马人严酷迫害基督教,强调博爱、平等、反抗压迫,故其势力不降反增,并最终成为罗马国教。

在罗马的推广下,基督教遍布欧洲,进而同政权相结合,十分强调本教的一统性,残酷地迫害异教异端。

随着罗马与君士坦丁堡两大基督教中心的不断斗争,到1054年欧洲的基督教分裂成东西两派。

这一时期,基督教强调教会的神圣性和权力,基督教的衰落和腐败成为必然。

故而从16世纪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最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教派,呈现出普世化、自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从这样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基督教的教义存在着许多矛盾。

从基督教宣扬博爱、平等,却在实际上造成了更严重的屠杀和压迫。

与此同时,一神论必然最终要和政权相结合才有滋生蔓延的市场。

当和政权结合起来时,基督教俨然成为了肮脏的政治斗争的华丽外衣,从而堂而皇之的粗尘垢周的混战,创制了比之前罗马文化时代更加残酷的迫害手段,为封建势力压迫人民提供了思想枷锁。

起初基督教被利用作为反抗罗马残暴统治的工具,使广大苦难民众的要求。

但是,基督教的一神论和排斥异教使得其自身倾向于集权,最终审判思想使得基督教文化必然的赞成独裁专制。

恰恰是原罪说从思想上镇压了反抗基督教势力的一切力量。

基督教信封禁欲主义,同时强调教会权力。

实际高级教职人员裹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这根源于一神论和天使说。

作为上帝的代言人,高级职员顺理成章的有权享乐。

这最终导致其衰落和腐败。

基督教文化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对世界的严重歪曲是最主要的内在矛盾。

基督教从一出生就沦落为斗争、纷乱、屠杀、压迫、剥削的工具,同时愚化了百姓阻碍了其他文化的发展。

7、简述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主要派别和历史意义原因;经济上,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严重束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意识形态上,文艺复兴中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以天主教会为精神支柱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资产阶级不得不借助于宗教神学的方式进行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主要流派;加尔文宗、路德宗和安立甘宗历史意义;欧洲宗教改革带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果: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