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电实验指导书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bd7b8ee83c4bb4cf6ecd152.png)
实验一 直流网络定理一、 实验目的1、 加深对叠加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的理解;2、 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止确性;3、 学习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 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三、 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电工实验装置:DG012T 、DY031T 、DG05IT 四、 实验要求实验前些预习报告,凭预习报告参加实验。
预习聲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
实验中听从 安排,正确使用仪表,记录测量数据,实验后根据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五、 实验原理1、 叠加原理线性电路中,任一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产牛的电 压或电流的叠加。
2、 戴维宁定理-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 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如图1-1所示。
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电阻等于二端网络的金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R 0o图1-1对于已知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其等效电阻R 。
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出。
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一:又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可知:凶此,只要测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c 和短路电流Isc ,R 。
就可得出,这种 方法故简单。
但是,对于不允许将外部电路直接短路的网络,不能釆用此法。
方法二:测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c 以后,在端口处接一负载电阻R L ,然«II I I I I I-■■■■■■■■任意负载「■ ■ ■ • • ■■ ■ • •b)后在测出负载电阻的端电压u RL ,因为:则等效电阻为:R, = (-^ - i )R LU RL方法三:令线性有源二端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然后在断口处加一给定电压U, 测得流入短的电流I (如图l ・2a 所示),则:图 l-2a 图 l-2b也可以在端口处接入电流源I',测得端口电压U‘(如图l ・2b 所示),则:六、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l-3o(1)把K2掷向短路线一边,K 】掷向电源一边,使Us 】单独作用,测量各电流、电压, 并记录在表1-1中;(2)把Ki 掷向短路线一边,也掷向电源一边,使Us2单独作用,测量各电流、电压,并U RLR° + 心Rl无源网络U无源网络I u0 +R 0图1-3rO-O记录在表1-1中;两电源共同作用时,测量各电流、电压,并记录在表1-1 H'o表1-12、戴维宁定理(1)、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特性按图1-4接线,改变电阻R L 值,测量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在表1-2内。
模电实训指导书
![模电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c7637651711cc7931b71679.png)
项目一 稳压电源一、实训目的1、了解新元器件的作用并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万用表、调压器及交流毫伏表的正确使用。
3、掌握稳压电源测试电路的组建及相关点数据的测试。
二、实训仪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调压器和白色水泥电阻(10Ω和15Ω)。
三、实训内容(一)原理图1、降压电路2、桥式整流电路3、滤波电路4、调整电路5、基准电路6、比较放大电路7、取样电路 (二)线路板图(三)接线示意图(四)实训要求1、调试空载输出电压为12V±0.2V(输入220VAC)。
2、测试电压调整率,在输出1A时输入电压198V及242V时,测输出电压,并记录、计算调整率。
3、测试电流调整率,在输入AC 220V时,输出电流在空载和1A时测输出电压,并记录,计算。
4、测试输出纹波电压(在输入为220V、负载电流为1A的额定工作状态下)。
四、调试步骤1、按接线示意图连接电路(空载和加载两种情况)。
2、在空载时(输出端不加白色水泥电阻),调压器接220V电压,调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为220V(万用表700V/AC挡测量),记入数据(此数据为基准)。
3、测变压器输出电压(万用表20V/AC挡测量),记录。
4、取下保险丝,测整流后电压、即A点与GND之间(万用表20V或200V/DC挡测量),记录用。
5、装上保险丝,测输出端电压,调节RP1使输出电压为12V(万用表20V/DC挡测量),记录数据(此数据为基准)。
6、接入负载,测输出电压(万用表20V/DC挡测量,电源输入为220V),记录。
7、调节调压器使电源输入分别为198V、242V,测输出电压,记录。
8、计算电压调整率 S V =220220)242( 198U UU-×100% (取较大值)。
9、求在电源输入电压为220V时,空载时输出电压与加负载时输出电压,即输出电流为1A时的电流调整率 S I =空空A 1 U UU-×100%。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9431e0002020740be1e9b67.png)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一、 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并验证其正确性。
2、学习线性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EWB 的基本操作。
二、 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即01=∑=nk kU式中U k 为回路中第k 个支路电压降。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即01=∑=nk kI式中I k 为回路中第k 个支路电流 三、实验内容1、创建如图1-1所示的电路图,分别设置好参数值(见表1-1),做四次实验,然后测量其电压值,求其总和再与电源电压值相比较看是否相等,从而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图1-1 KVL 的测量电路图2、创建如图1-2所示的电路图,分别设置好参数值(见表1-2),做四次实验,然后测量其电流值,从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
图1-2 KCL 的测量电路图表1-2 KCL 的测量数据四、仪器和设备1、电压表4个2、电流表4个3、电压源1个4、电流源1个5、电阻4个五、实验步骤与操作1、按图1.2.51接好电路;2、按表1.2.16设置好参数;3、分别设置元件参数值,测量电压值并填表;4、按图1.2.52接好电路;5、如表1.2.17设置好参数;6、分别设置元件参数值,测量电流值并填表;7、比较结果。
六、分析与讨论1、分析数据结果,验证KVL、KCL是否正确?2、电压、电流方向如何确定?3、总结联接电路和电压、电流测量的操作过程。
实验二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一、实验目的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能的认识和理解;2.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3.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预习要点1. 什么情况下可用叠加原理,如何应用;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如何测量,并作相关的计算。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47e9b47852458fb770b56b6.png)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计算机通信工程系2011年2月目录第一章电工测量基本知识 11.1 测量的概念和分类 11.2 数字式仪表 11.3 有效数字 21.4 测量结果的表示 21.5 实验设备的选择 3第二章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设备 42.4 实验进行 42.5 实验总结与实验报告 62.6 实验数据处理 62.7 实验曲线绘制72.8 实验安全7实验课题一直流电路的电位测量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验证9 实验课题二直流电路的电流测量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验证12 实验课题三叠加定理的验证14实验课题四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16实验课题五 RC一阶线性电路暂态过程的观测19实验课题六 RLC串联谐振电路22实验课题七二极管、三极管的测量24实验课题八单级交流放大电路28实验课题九射极跟随电路32实验课题十比例求和运算电路35实验课题十一有源滤波电路39实验课题十二整流滤波与并联稳压电路42第三章电路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元器件453.1 电流插座453.2 MOS-620CH 双踪示波器453.3 SP1641B 函数信号发生器 473.4 KHDL-1电路原理实验箱493.5 THA-JDZ1交流电路综合实验箱50第一章电工测量基本知识1.1 测量的概念和分类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通常测量结果的量值由两部分组成:数值(大小及符号)和相应的单位名称。
测量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
1.1.1 从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组合测量法。
1.1.1.1 直接测量法——从测量仪器上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的特点是简便。
此时,测量目的与测量对象是一致。
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1.1.2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才能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
例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当被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或测量很复杂,或采用间接测量比采用直接测量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时,采用间接测量。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6569a0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9.png)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1000字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和测试方法。
一、实验内容1. 用电阻和电压表组成电压分压器,在不同档位和频率条件下测量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
2. 用电容和电阻组成的RC电路,观察电容充电和放电过程的波形,并测量波形参数。
3. 用放大器和电容器组成简单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测量其截止频率。
4. 用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测量共振频率及谐振幅度。
二、实验设备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电阻、电容、电感及其线圈3. 信号源4. 示波器5. 功率计6. 数字万能表及电压表三、实验步骤1. 用电阻和电压表组成电压分压器将电阻串联起来,连接输入信号源和地线,将电压表连接输出端和地线,调整信号源,改变档位,并记录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2. 用电容和电阻组成的RC电路将电容串联在一个电阻上,连接输入信号源和地线,将示波器连接电容两端,调整信号源的频率,记录电容充电和放电的波形及参数。
3. 用放大器和电容器组成简单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将放大器连接到信号源、电容和负载电阻上,调整信号源的频率,记录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并测量截止频率。
4. 用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将电感和电容串联,连接输入信号源和地线,将示波器连接到电感和地线上,调整信号源频率和输出信号源的振幅,记录谐振电路的振幅和共振频率。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前,请确认实验箱、仪器和试验元件的连接正确。
2.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仪器操作时请遵守相关规定。
3. 实验前应确认所需仪器、元件是否完好。
4. 实验完成后应将仪器归位、清理试验元件,并关闭实验箱电源,确保实验室安全。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编制图表或流程图,总结实验内容。
2. 对于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理解、比较实验结果,发现规律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3. 在实验报告中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模电实验指导书(不含答案)
![模电实验指导书(不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03eba561252d381eb6e4f.png)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https://img.taocdn.com/s3/m/7a94ec7c27284b73f24250bb.png)
Rb
+ Vi
-
+EC=12V
Rp
RC
+ Rb1
3DG
VO
RL
-
图2-1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Ec=12V Rp =820kΩ~1MΩ
Rb1=100kΩ Rb=Rb1+Rp
Rc=2KΩ
RL=27KΩ C1=C2=10Μf/15V
T=3DG
β =80~100
三.验内容和步骤: (1) 电路板熟悉元件位置,按要求接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2) 调整静态工作点 此电路实际上是由一个偏置电阻构成的固定偏置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 只要改变Rp就可改变Rb也就改变了静态工作点。为调整最佳工作点可借助 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 1KHZ,5mV的低频信号,调整 Rp使输出波形不失真,输出幅度最大,这时的工作点是最佳工作点。一般 Vc在 4~6V之间。这时去掉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出Vc、VB和VE(均对地) 然后按下式计算静态工作点。
2、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测试
Rf R1
U0
R2
RL
图2
UI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R1=10K,R2=10K,Rf=100K,
(1)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 500HZ,0.1V的正弦波。 RL=∞时,测量其VO的值,求出AOF,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AOF=1+Rf/R1 (2)测量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入 500HZ,0.1V 的正弦波,分别测量 V+、VRIF′=R2*V+/(VI-V+) RIF=RIF′+R2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本实验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数字万用表等, 具体的仪器性能、指标等请参阅附录。 它们的主要用途及相互关系可用图 1—1 所示
模电实验指导书1
![模电实验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c2930a81cc22bcd126ff0c82.png)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YB1610 函数信号发生器具有高稳定性、高线性、低失真和直接可显示输出信号频率和 电压的特点,它能产生正弦波、方波、脉冲波、斜波及扫描波。由 5 位 LED 显示输出频率, 3 位 LED 显示输出电压,读数方便且精确。 YB1610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范围从 0.1~10MHz,分为八个频段,每个频段从 0.1~×1.0 均可连续调节频率。 输出信号幅度连续可调 0~20 Vpp(1M) 0~10 Vpp(50) ,并且有—20dB 和—40dB 的衰减器,输出阻抗 50。 直流偏置连续可调可达+10V(1M) 或+5V(50,对称度调节可从 20%~80% “TTL/COMS”输出为固定值 扫描波信号输出有线性式和对数式两种。扫描周期从 5s~10ms 连续可调,其调制可大 100: 1, 可覆盖整个音频范围。 扫描信号 可输出。 若需外部电压控制调节频率, 则可从 “VCF” 输入。 计数式频率计能显示内部信号频率, 也可外测, 范围从 0.1Hz~10MHz。 闸门时间 10s、 1、0.1s 灵敏度为 200 mV,分辨力 1Hz。 该仪器开关功能与说明均于面板布局编号相对应。 电压开关:将电源线接入,按电源开关,以接通电源。 LED 显示窗口:此窗口指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当“外测”开关接入,显示外测信号的 频率。如果超出测量范围,溢出指示灯亮。 频率调节旋钮调节此旋钮改变输出信号频率,微调旋钮可以微调频率。 占空比:将占空比开关按下,占空比指示灯亮,调节占空比旋钮,可改变波形的占空 比。 波形选择开关:按对应波形的某一键,可选择需要的波形。 衰减开关:两档开关组合为 20dB、40dB、60dB。 频率范围选择开关(并兼频率计闸门开关) :根据所需要的频率,按其中一键。 计数、复位开关:按计数键,LED 显示开始计数,按复位键,LED 显示全位零。 计数/频率端口:计数、外测频率输入端口。 外测频开关:此开关按入 LED 显示外测信号的频率或计数值。
模电实验指导书
![模电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c6ffde83c4bb4cf6ecd150.png)
模电实验指导书(共3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模电实验指导书电气工程系电工实验室基础教研室编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晶体管单管放大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RC正弦波振荡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串联型稳压电源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集成稳压器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功率放大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万用电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53495ecf84b9d528ea7a64.png)
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指导书课程编号:1038181007前言一、实验总体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掌握典型的电子线路的装配、调试和基本参数的测试,逐渐学习排除实验故障,学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并在实验中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之风。
二、适用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或《电路》。
网络化模拟电路实验台:36套(72组)主要配置:数字存储示波器、dds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模块化单元电路板等。
六、实验总体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组装各种典型的应用电路,并用常用电子仪器测试其性能指标,掌握电路调试方法,研究电路参数的作用与影响,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1、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对一些主要的基本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应能较熟练地使用。
2、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牢固掌握基本电路的调整和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其中还要掌握电路的设计、组装等技术。
3、综合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实验工作作风的培养。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电路的正确连接、仪表的正确使用、数据测试和分析;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电路的设计方法和综合测试与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
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与使用????????????????1 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4 实验三多级放大电路的综合实验?????????????????6 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rc差动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0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综合实验?????????????12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与实现???????????????18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与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doc_62010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doc_62010](https://img.taocdn.com/s3/m/c3c3825e0b1c59eef9c7b429.png)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实验指导书杨智张新军编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017年9月广州目录前言 (3)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6)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 (11)实验三叠加定理 (13)实验四戴维南定理 (16)实验五运算放大器和受控源 (21)实验六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30)实验七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34)实验八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39)实验九 BJT 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44)实验十 OTL 功率放大电路 (52)实验十一差分式放大电路 (57)实验十二负反馈放大电路 (63)实验十三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 (68)实验十四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二--电压比较电路 (74)实验十五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三--波形发生电路 (79)附录一 SS-7802型示波器使用介绍 (85)附录二 CS-4135型示波器使用说明 (104)附录三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简介 (111)附录四用万用电表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118)附录五电阻器标称值及精度色环标志法 (123)附录六放大器干扰和噪声的抑制及自激振荡的消除 (125)前言《电路与电子学实验》是配合《电路与电子学》理论课的教学而开设的,其目的是:1、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电路理论知识;2、熟悉电路中常用元件、器件的各种性能;3、学习各种常用电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4、熟悉电子电路的测量技术和调试方法;5、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6、培养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实验项目包括电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部分的内容,分别在电路基础实验室和电子技术实验室进行。
电路基础实验所用的大部分元、器件已经固定在实验装置上,实验时只需作正确的连线就可组成实验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则除了正确连线组成电路之外,还要考虑元件的合理布局等,才能构成良好的实验电路。
在电路基础实验中,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如直流稳压电源、交、直流电压表及电流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已经固定安装在实验装置上,示波器则是另外独立放在实验台上,这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贯穿于各个实验内容中,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附录中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70d7eb6f1aff00bed51e97.png)
实验一、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一、数字万用表(使用时,要按下右上方电源开关,使用完毕后切记弹起电源开关。
)1、测电阻(用Ω档)量程选择好后不需调零,直接读数,不需要乘以任何系数。
如果屏幕显示为“1 .. .”,则表示量程选小了,需要加大量程。
2、测交流电压(用ACV 档)表笔不分正负,并接在被测电压两端,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如果不知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选择高量程档,要是读数偏小,再适当调小量程。
3、测直流电压(用DCV 档)红表笔接高电位(或正极)黑表笔接低电位(或负极),并接在被测电压两端,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如果不知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选择高量程档,要是读数偏小,再适当调小量程。
4、测直流电流(红表笔改插“A”插孔,用DCA 档)测直流电流时,先将电源关断,再将被测电路断开,红表笔接电流的进端,黑表笔接电流的入端,开启电源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如果不知被测电流的范围,应该选择高量程档,要是读数偏小,再适当调小量程。
5、测交流电流(红表笔改插“A”插孔,用ACA 档)测交流电流时,先将电源关断,再将被测电路断开,表笔不分电流的正负端,一个表笔接电流的进端,另一个表笔接电流的入端,开启电源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如果不知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选择高量程档,要是读数偏小,再适当调小量程。
6、测三极管β(用h FE档)将PNP型三极管或NPN型三极管的e、b、c三个电极对应插入标有“PNP”区域或“NPN”区域的e、b、c小插孔里,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7、测频率(用HZ档)测不平衡信号时(信号有一端接地),红表笔接信号端,黑表笔接地,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测平衡信号时表笔不分正负,并在被测信号两端,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8、测电容(用F档)将被测电容插进“CX”插孔里,直接从屏幕上读数。
二、直流稳压电源(仪器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当输出端电路出现短路时,保护电路启动,输出电压为零,此时应关断电源、排除故障、重新启动电源。
)1、JWY—30F型双路稳压电源两路独立的0---30V稳压输出。
实验指导书-《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17fa3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9.png)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1)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
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
(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 fe较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路部分)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路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2509b4be518964bcf847cbc.png)
实验课题一直流电路的电位测量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验证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万用表,学会测量电路中的电位、电压。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电路中电位和电压的概念。
3、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二、实验设备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直流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数字直流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原理1、在电路中任意选定一点为参考点,令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电路其他各点的电位就是各点与参考点间的电压。
参考点不同,各点的电位也不同(电位的相对性)。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该两点间的电位差,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电压的单值性)。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任何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即∑U=0,它说明了电路中各段电压的约束关系,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四、实验步骤1、测量电位:(1)按图1-1所示接线(不接入R4支路),将开关S1、S2置于电源输入端。
电路中电源U S1=12V采用12V直流稳压电源,U S2=6V采用0~30V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进行调节得到,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
(2)在电路中选定d为参考点,令其电位为0,将数字直流电压档置于适当的量程,“-”端接参考点,“+”端接被测点,注意电位值的正、负值。
分别测量表1-1中的各点电位并记录。
(3)在电路中选定c为参考点,重测各点电位并记录于表1-1中。
表1-1 电位(V )项 目V a V b V c V d d 为参考点计算值测量值 c 为参考点计算值测量值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KVL )(1)线性电路:取回路abda ,用直流电压档分别测量回路中各支路电压,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1-2中。
测量过程中注意数值的正与负。
(2)非线性电路:按图1-1所示接线(接入R 4支路),重新测量支路电压并记录于表1-2中。
测量过程中注意数值的正与负。
表1-2项 目回路:abda (V )U abU bd U da ∑U 线性 电路 计算值 测量值 非线性电路测量值五、预习要求1、复习电位、电压的概念,复习基尔霍夫定律。
模电实验指导书2
![模电实验指导书2](https://img.taocdn.com/s3/m/1d9a4e3f5a8102d277a22f0d.png)
实验一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一)1.实验目的(1)掌握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掌握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3)识别和检测电阻的色环、数值、标称值、额定功率、精度。
2.实验仪器万用表、直流稳压源DH1718D、电阻。
3.实验原理1)直流稳压源本实验采用直流稳压源DH1718D双路稳压稳流(CV/CC)跟踪电源是实验室通用电源。
具有恒压、恒流工作功能,且这两种模式可随负载变化而进行自动转换。
另外DH1718D具有串联主从工作功能,左边为主路,右为从路,在跟踪状态下,从路的输出电压随主路而变化。
这对于需要对称且可调双极性电源的场合特别适用。
使用方法如下:(1)左边的按键为左路仪表指示功能选择,按下时指示该路输出电流,否则指示该路输出电压。
(2)中间按键是跟踪/常态选择开关,将左路输出负端至右路输出正端之间加一短路线,按下此键后,开启电源开关,整机即工作在主----从跟踪状态。
(3)输出电压的调节亦在输出端开路时调节;输出电流的调节亦在输出短路时进行。
2)电阻的伏安特性电阻元件是一种对电流呈现阻力的元件,有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能。
在电路中,线性电阻元件的值不随电压或电流大小的变化而改变,其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线性电阻元件R的伏安特性满足欧姆定律,在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相关联的条件下,U=IR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还可以用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形来表示,其伏安特性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斜率的倒数即为电阻值,它是一个常数。
3)色环阻值读值方法电阻的阻值或直接标注在元件的外壳上,或是用不同的颜色的色环标注在元件的外壳上。
色环电阻分为四色环和五色环,所谓四色环就是用四条有颜色的环代表阻值大小。
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字:四色环各色环表示意义如下: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条色环:10的幂数;第四条色环:误差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和电位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通过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测量加深对电位、电压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
3.通过实验加强对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4.训练电路故障的诊查与排除能力。
二、原理与说明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集中参数电路中任一可以分割开的独立部分的端子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I=0 或ΣI入=ΣI出式(3-1)此时,若取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则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它反映了电流的连续性。
说明了节点上各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要验证基式电流定律,可选一电路节点,按图中的参考方向测定出各支路电流值,并约定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为正,将测得的各电流代入式(3-1),加以验证。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按约定的参考方向,在任一时刻,集中参数电路中任一回路上全部元件两端电压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U=0 式(3-2)它说明了电路中各段电压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式(3-2)中,通常规定凡支路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3.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对应关系参考方向是为了分析、计算电路而人为设定的。
实验中测量的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由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端所标明。
在测量电压、电流时,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端与参考方向的“正”方向一致,则该测量值为正值,否则为负值。
4.电位与电位差在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选择不同,各节点的电位也相应改变,但任意两节点间的电位差不变,即任意两点间电压与参考点电位的选择无关。
5.故障分析与检查排除(1) 实验中常见故障①连线:连线错,接触不良,断路或短路;②元件:元件错或元件值错,包括电源输出错;③参考点:电源、实验电路、测试仪器之间公共参考点连接错误等等。
(2) 故障检查故障检查方法很多,一般是根据故障类型,确定部位、缩小范围,在小范围内逐点检查,最后找出故障点并给予排除。
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用万用表(电压档或电阻档)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
①通电检查法: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在接通电源情况下,根据实验原理,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万用表测不出电压;某两点不应该有电压,而万用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即在此两点间。
②断电检查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或欧姆表),在断开电源情况下,根据实验原理,电路某两点应该导通无电阻(或电阻极小),万用表测出开路(或电阻极大);某两点应该开路(或电阻很大),但测得的结果为短路(或电阻极小),则故障即在此两点间。
三、实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1直流稳压电源 1台0~30V可调1台1组+15V固定2.万用表1台3.电阻4只100Ω*1 150Ω*1220Ω*1 510Ω*14.短接桥和连接导线若干P8-1和501485.实验用9孔插件方板1块297mm×300mm四、实验步骤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的实验线路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验证(1)按图3-2接线,Us1、Us2用直流稳压电源提供。
(2)用万用表(电流档)依次测出电流I1、I2、I3,(以节点b为例),数据记入表3-1内。
(3)根据KCL定律式(3-1)计算ΣI,将结果填入表3-1,验证KCL。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验证(1)按图3-2接线,U S1、U S2用直流稳压电源。
(2)用万用表的电压档,依次测出回路1(绕行方向:beab)和回路2(绕行方向:bcdeb)中各支路电压值,数据记入表3-2内。
(3)根据KVL定律式(3-2),计算ΣU,将结果填入表3-2,验证KVL。
表3-2 验证KVL实验数据4.电位的测定(1)仍按图3-2接线。
(2)分别以c、e两点作为参考节点(即Vc=0、Ve=0;也即黑表笔分别放在c、e点,红表笔测a , b,c,d,e点),测量图3-2中各节点电位,将测量结果记入表3-3中。
(3)通过计算验证: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表3-3 不同参考点电位与电压五、注意事项1.使用指针式仪表时,要特别关注指针的偏转情况,及时调换表的极性,防止指针打弯或损坏仪表。
2.直流电压源输出时,须首先将交流调压器调至20V以上,才可保证直流电压满量程(0~30V)输出。
4.验证KCL、KVL时,电压端电压都要进行测量,实验中给定的已知量仅作为参考。
5.测量电压、电位、电流时,不但要读出数值来,还要判断实际方向,并与设定的参考方向进行比较,若不一致,则该数前加“-”号。
6.优化电路接线图,尽量清晰明了。
六、分析和讨论1.测量电压、电流时,如何判断数据前的正负号?负号的意义是什么?2.电位出现负值,其意义是什么?3.计算表3-2中的ΣU是否为零?为什么?4.对表3-3中的计算值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电路实验—04实验二 叠加原理验证一. 实验目的1. 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叠加原理的测定方法。
3. 加深对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与说明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是各个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各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图4-1所示实验电路中有一个电压源Us 及一个电流源Is 。
设Us 和Is 共同作用在电阻R 1上产生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 1、I 1,在电阻R 2上产生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 2、I 2,如图4-1(a)所示。
为了验证叠加原理令电压源和电流源分别作用。
当电压源Us 不作用,即Us=0时,在Us 处用短路线代替;当电流源Is 不作用,即Is=0时,在Is 处用开路代替;而电源内阻都必须保留在电路中。
(1) 设电压源Us 单独作用时(电流源支路开路)引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U 、'2U 、'1I 、'2I ,如图4-1(b)所示。
(2) 设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支路短路)引起的电压、电流分别为"1U 、"2U 、"1I 、"2I ,如图4-1(c)所示。
这些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已在图中标明。
验证叠加定理,即验证式(4-1)成立。
"1'11U U U +="2'22U U U +="1'11I I I +=式(4-1)"2'22I I I +=三. 实验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1. 直流稳压电源 1台 0~30V 可调 2. 固定稳压电源 1台 +15V 3. 万用表 1台4. 电阻 3只 51Ω*1 100Ω*1 330Ω*1 5. 短接桥和连接导线 若干 P8-1和50148 6. 实验用9孔插件方板 1块 297mm ×300mm四. 实验步骤1. 按图4-2接线,取直流稳压电源U S1=10V ,U S2=15V ,电阻R 1=330Ω,R 2=100Ω,R 3=51Ω。
2. 当U S1、U S2两电源共同作用时,测量各支路电流和电压值。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及接入电路的极性。
用短接桥(或导线)将“5”和“2”连接起来。
接通电源U S1;用短接桥(或导线)将“6”和“4”连接起来,接通电源U S2,分别测量电流I 1、I 2、I 3和电压U 1、U 2、U 3。
根据图4-2电路中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确定被测电流和电压的正负号后,将数据记入表4-1中。
3. 当电源U S1单独作用时,测量各电流和电压的值。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确定接入电路的极性。
用短接桥(或导线)将“5”和“2”连接起来,接通电源U S1;将“6”和“3”连接起来,使电源U S2不作用。
分别测量电流'1I 、'2I 、'3I 和电压'1U 、'2U 、'3U 。
根据图4-2中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确定被测电流和电压的正负号后,将数据记入表4-1中。
4. 当电源U S2单独作用时,测量各电流和电压的值。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确定接入电路的极性,用短接桥(或导线)将“5”和“1”连接起来,使电源U S1不工作;将“6”和“4”连接起来,接通电源U S2。
分别测量电流"1I 、"2I 、"3I 和电压"1U 、"2U 、"3U 。
根据图4-2中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确定被测电流和电压的正负号后,将数据记入表5-1中。
表4-1 验证叠加原理实验数据五. 注意事项1. 进行叠加原理实验中,电压源Us 不作用,是指Us 处用短路线代替,而不是将Us 本身短路。
不可使用稳压源和可调电压源自身的开关代替K 1 、K 1。
2. 测量电压、电流时,要根据图4-2中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来判断实际方向,若不一致,则在该数值前加“-”号。
六. 分析和讨论1. 在进行叠加原理实验时,不作用的电压源、电流源怎样处理?为什么? 2. 根据本实验的原理,根据给定的电路参数和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分别计算两电源共同作用和单独作用时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值,和实验数据进行相对照,并加以总结和验证。
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判别三个电阻上的功率是否也符合叠加原理? 4. 把U S2用恒流源代替,思考如何安排电路原理图?电路实验—05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验证和有源一端口网络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 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南定理2. 掌握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和入端等效电阻的测定方法,并了解各种测量方法的特点3. 证实有源一端口网络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二. 实验原理与说明 1. 戴维南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受控源和线性电阻的一端口网络,其对外作用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串联电阻的等效电源代替,其等效源电压等于此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内阻是一端口网络内部各独立电源置零后所对应的不含独立源的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或称等效电阻)如图5-1所示。
2. 开路电压的测定方法 (1) 直接测量法当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入端等效电阻i R 与万用表电压档的内阻V R 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该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
如图5-3所示。
(2) 补偿法当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入端电阻i R 较大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开路电压的误差较大,这时采用补偿法测量开路电压则较为准确。
图5-4中虚线框内为补偿电路,'S U 为另一个直流电压源,可变电阻器P R 接成分压器使用,G 为检流计。
当需要测量网络A 、B 两端的开路电压时,将补偿电路'A 、'B 端分别与A 、B 两端短接,调节分压器的输出电压,使检流计的指示为零,被测网络即相当于开路,此时电压表所测得的电压就是该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