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联考数学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会计硕士(MPAcc)考研联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会计硕士(MPAcc)考研联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会计硕士(M P A c c)考研联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年会计硕士(MPAcc)考研联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一艘小船在江上顺水开100km需要4小时,在同样的水速下,逆水开90km需要6 小时,那么这艘小船在静水上开120km需要()小时 A.4 B.4.5 C.5 D.6 E. 72.已知自然数a,b,c的最小公倍数为48,而a和b的最大公约数为4,b和的c最大公约数为3,则a+b+c的最小值是()A.55B.45C.35D.31E.30 3.园林工人要在周长300米的圆形花坛边等距离栽树。

他们先沿着花坛的边每隔 3米挖一个坑,当挖完30个坑时,突然接到通知: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树。

这样,他们还要挖( )个坑才能完成任务.A.43 个 B.53 个 C.54 个 D.55 个 E.604.在右边的表格中,每行为等差数列,每列为等比数列,x+y+z=(A)2 (B) 5/2 (C)3 (D) 7/2 (E)45.如图1,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部有座山,现计划从BC边上的某点D开凿一条隧道到点A,要求隧道长度最短,已知AB长为5km,则所开凿的隧道AD的长度约为(A)4.12km (B)4.22km (C)4.42km (D)4.62km (E)4.92km6.某商店举行店庆活动,顾客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在4种赠品中随机选取2件不同的赠品,任意两位顾客所选的赠品中,恰有1件品种相同的概率是(A)1/6 (B) 1/4 (C)1/3 (D)1/2 (E)2/37.多项式x3+ax2+bx-6的两个因式是x-1和x-2,则其第三个一次因式为(A)x-6 (B)x-3 (C)x+1 (D)x+2 (E)x+38.某公司的员工中,拥有本科毕业证、计算机登记证、汽车驾驶证得人数分别为130,110,90.又知只有一种证的人数为140,三证齐全的人数为30,则恰有双证得人数为(A)45 (B)50 (C)52 (D)65 (E)1009.甲商店销售某种商品,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价90元,若每件定价为100元,则一天内能售出500件,在此基础上,定价每增加1元,一天便能少售出10出,甲商店欲获得最大利润,则该商品的定价应为(A)115元(B)120元(C)125元(D)130元(E)135元10.已知直线ax-by+3=0(a>0,b>0)过圆x2+4x+y2-2y+1=0的圆心,则ab的最大值为(A)9/16 (B)11/16 (C) 3/4 (D) 9/8 (E)9/411.某大学派出5名志愿者到西部4所中学支教,若每所中学至少有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A)240种(B)144种(C)120种(D)60种(E)24种12.某装置的启动密码是由0到9中的3个不同数字组成,连续3次输入错误密码,就会导致该装置永久关闭,一个仅记得密码是由3个不同数字组成的人能够启动此装置的概率为(A)1/120 (B)1/168 (C) 1/240 (D)1/720 (E)3/100013.某居民小区决定投资15万元修建停车位,据测算,修建一个室内车位的费用为5000元,修建一个室外车位的费用为1000元,考虑到实际因素,计划室外车位的数量不少于室内车位的2倍,也不多于室内车位的3倍,这笔投资最多可建车位的数量为(A)78 (B)74 (C)72 (D)70 (E)6614.如图2,长方形ABCD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m和6m,四边形OEFG的面积是4m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32m2 (B)28 m2 (C)24 m2 (D)20 m2 (E)16 m215.在一次竞猜活动中,设有5关,如果连续通过2关就算成功,小王通过每关的概率都是1/2,他闯关成功的概率为(A)1/8 (B) 1/4 (C) 3/8 (D)4/8 (E)19/32二、条件充分性判断;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要求判断每题给出的条件(1)和(2)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z=+2i,则|z|=()A.0B.C.1D.2.(5分)已知集合A={x|x2﹣x﹣2>0},则∁R A=()A.{x|﹣1<x<2}B.{x|﹣1≤x≤2}C.{x|x<﹣1}∪{x|x>2}D.{x|x≤﹣1}∪{x|x≥2}3.(5分)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4.(5分)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3S3=S2+S4,a1=2,则a5=()A.﹣12B.﹣10C.10D.125.(5分)设函数f(x)=x3+(a﹣1)x2+ax.若f(x)为奇函数,则曲线y=f(x)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A.y=﹣2x B.y=﹣x C.y=2x D.y=x6.(5分)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则=()A.﹣B.﹣C.+D.+7.(5分)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2B.2C.3D.28.(5分)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M,N两点,则•=()A.5B.6C.7D.89.(5分)已知函数f(x)=,g(x)=f(x)+x+a.若g(x)存在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1,0)B.[0,+∞)C.[﹣1,+∞)D.[1,+∞)10.(5分)如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直角边AB,AC.△ABC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I,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Ⅰ,Ⅱ,Ⅲ的概率分别记为p1,p2,p3,则()A.p1=p2B.p1=p3C.p2=p3D.p1=p2+p3 11.(5分)已知双曲线C:﹣y2=1,O为坐标原点,F为C的右焦点,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N.若△OMN为直角三角形,则|MN|=()A.B.3C.2D.412.(5分)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江苏卷)(解析版)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江苏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13V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0,1,2,8A =,{}1,1,6,8B =-,那么A B ⋂=________.【答案】{1,8}.【解析】分析:根据交集定义{}A B x x A x B 且⋂=∈∈求结果.详解:由题设和交集的定义可知:{}1,8A B ⋂=.点睛: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2.若复数z 满足i 12i z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进行化简,再根据复数实部概念求结果.详解:因为i 12i z ⋅=+,则12i 2i iz +==-,则z 的实部为2.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i(,)a b a b R ∈的实部为a 、虚部为b 、模为22a b +、对应点为(,)a b 、共轭复数为i a b -.3.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答案】90.【解析】分析:先由茎叶图得数据,再根据平均数公式求平均数.详解:由茎叶图可知,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分别为8989909191,,,,,故平均数为89+89+90+91+91905=. 点睛:12,,,n x x x L 的平均数为12n x x x n+++L .4.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_.【答案】8【解析】分析:先判断6I <是否成立,若成立,再计算I S ,,若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结果.详解:由伪代码可得3,2;5,4;7,8I S I S I S ======,因为76>,所以结束循环,输出8.S =点睛:本题考查伪代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难度较小.5.函数()f x =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非负列不等式,解对数不等式得函数定义域.详解: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则2log 10x -≥,解得2x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 点睛:求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往往需转化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6.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3.10【解析】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详解:从5名学生中抽取2名学生,共有10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方法有3种,因此所求概率为3.10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7.已知函数sin(2)()22y x ϕϕππ=+-<<图象关于直线3x π=对称,则ϕ的值是________. 【答案】6π-. 【解析】 分析:由对称轴得ππ()6k k Z ϕ=-+∈,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2sin π13ϕ⎛⎫+=±⎪⎝⎭,所以2πππππ()326k k k Z ϕϕ+=+=-+∈,,因为ππ22ϕ-<<,所以π0,.6k ϕ==- 点睛:函数sin()y A x B ωϕ=++(A >0,ω>0)的性质:(1)max min ,y A B y A B =+=-+;(2)最小正周期2πT ω=;(3)由ππ()2x k k ωϕ+=+∈Z 求对称轴;(4)由ππ2π2π()22k x k k ωϕ-+≤+≤+∈Z 求增区间; 由π3π2π2π()22k x k k ωϕ+≤+≤+∈Z 求减区间.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c,0)F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其离心率的值是________. 【答案】2【解析】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再根据条件求离心率.详解:因为双曲线的焦点(c,0)F 到渐近线,b y x a =±即0bx ay ±=,bc b c ==所以2b c =,因此22222231,44a c b c c c =-=-=1, 2.2a c e == 点睛: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 ,焦点在渐近线上的射影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a .9.函数()f x 满足(4)()()f x f x x R +=∈,且在区间(2,2]-上,cos ,02,2()1,20,2x x f x x x π⎧<≤⎪⎪=⎨⎪+-<≤⎪⎩则((15))f f 的值为____.【答案】2 【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周期将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再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结果.详解:由(4)()f x f x +=得函数()f x 的周期为4,所以11(15)(161)(1)1,22f f f =-=-=-+=因此1π2((15))()cos .242f f f === 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43【解析】 分析:先分析组合体的构成,再确定锥体的高,最后利用锥体体积公式求结果.详解:由图可知,该多面体为两个全等正四棱锥的组合体,正四棱锥的高为1,2,,所以该多面体的体积为21421(2).33⨯⨯⨯= 点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可以根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中进行判断;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11.若函数()()3221f x x ax a R =-+∈在()0,+∞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结合三次函数图象确定在(0,)+∞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的条件,求出参数a ,再根据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即得结果.详解:由()2620f x x ax '=-=得0,3a x x ==,因为函数()f x 在(0,)+∞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且()0=1f ,所以0,033a a f ⎛⎫>= ⎪⎝⎭,因此322()()10, 3.33a a a a -+==从而函数()f x 在[1,0]-上单调递增,在[0,1]上单调递减,所以()max ()0,f x f ={}min ()min (1),(1)(1)f x f f f =-=-,max min ()()f x f x +=()0+(1)14 3.f f -=-=- 点睛:对于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取值条件.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为直线:2l 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5,0B ,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l 交于另一点D .若0AB CD ⋅=u u u v u u u v ,则点A 的横坐标为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确定圆方程,再利用方程组解出交点坐标,最后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求结果. 详解:设(),2(0)A a a a >,则由圆心C 为AB 中点得5,,2a C a +⎛⎫ ⎪⎝⎭易得()()():520C x x a y y a --+-=e ,与2y x =联立解得点D 的横坐标1,D x =所以()1,2D .所以()55,2,1,22a AB a a CD a +⎛⎫=--=-- ⎪⎝⎭u u u v u u u v , 由0AB CD ⋅=u u u v u u u v 得()()()2551220,230,32a a a a a a a +⎛⎫--+--=--== ⎪⎝⎭或1a =-, 因为0a >,所以 3.a =点睛:以向量为载体求相关变量的取值或范围,是向量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等相结合的一类综合问题.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或求函数值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20ABC ∠=︒,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1BD =,则4a 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ABC ABD BCD S S S =+△△△,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11sin1201sin 601sin 60222ac a c ︒=⨯⨯︒+⨯⨯︒,化简得11,1ac a c a c=++=,因此1144(4)()559,c a a c a c a c a c +=++=++≥+= 当且仅当23c a ==时取等号,则4a c +的最小值为9.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14.已知集合*{|21,}A x x n n N ==-∈,*{|2,}n B x x n N ==∈.将A B U 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n a .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112n n S a +>成立的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7【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确定满足条件的项数的取值范围,再列不等式求满足条件的项数的最小值.详解:设=2k n a ,则12[(211)+(221)+(221)][222]k k n S -=⨯-⨯-+⋅-++++L L()11221212212(12)222212k k kk k ---++⨯--=+=+--由112n n S a +>得2211211522212(21),(2)20(2)140,22,6k k k k k k k -+---+->+-->≥≥所以只需研究5622n a <<是否有满足条件的解,此时25[(211)+(221)+(21)][222]n S m L L =⨯-⨯-+-++++25122m +=+-,+121n a m =+,m 为等差数列项数,且16m >.由25122212(21),2450022,527m m m m m n m ++->+-+>∴≥=+≥,得满足条件的n 最小值为27.点睛:本题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将原数列转化为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分段型(如,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符号型(如2(1)n n a n =-),周期型(如πsin 3n n a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AB =,111AB B 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江苏卷)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江苏卷)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1. 已知集合,,那么__________.2. 若复数z满足,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为__________.3. 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4. 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的值为______.5.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6. 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7. 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为__________.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右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其离心率的值是__________.9. 函数满足,且在区间上,,则的值为__________.10.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11. 若函数在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__________.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为直线l: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以AB 为直径的圆C与直线l交于另一点若,则点A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 13. 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4. 已知集合,将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使得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______.15. 在平行六面体中,,求证:平面;平面平面16. 已知,为锐角,,求的值;求的值.17. 某农场有一块农田,如图所示,它的边界由圆O的一段圆弧为此圆弧的中点和线段MN构成.已知圆O的半径为40米,点P到MN的距离为50米.现规划在此农田上修建两个温室大棚,大棚Ⅰ内的地块形状为矩形ABCD,大棚Ⅱ内的地块形状为,要求A,B均在线段MN上,C,D均在圆弧上.设OC与MN所成的角为用分别表示矩形ABCD和的面积,并确定的取值范围;若大棚Ⅰ内种植甲种蔬菜,大棚Ⅱ内种植乙种蔬菜,且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4:求当为何值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过点,焦点,,圆O的直径为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②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19. 记,分别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称为函数与的一个“S点”.证明:函数与不存在“S点”;若函数与存在“S点”,求实数a的值;已知函数,对任意,判断是否存在,使函数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并说明理由.20. 设是首项为,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设,,,若对,2,3,4均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若,,证明:存在,使得对,3,…,均成立,并求d的取值范围用,m,q表示21. 如图,圆O的半径为2,AB为圆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过P作圆O的切线,切点为若,求BC的长.22. 已知矩阵求A的逆矩阵;若点P在矩阵A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求点P的坐标.23. 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方程为,曲线C的方程为,求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弦长.24. 若x,y,z为实数,且,求的最小值.25. 如图,正三棱柱中,,点P,Q分别为,B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P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6. 设,对1,2,……,n的一个排列……,如果当时,有,则称是排列……的一个逆序,排列……的所有逆序的总个数称为其逆序数.例如:对1,2,3的一个排列231,只有两个逆序,,则排列231的逆序数为记为1,2,…,n的所有排列中逆序数为k的全部排列的个数.求,的值;求的表达式用n表示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交集运算得答案.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属于基础题.【解答】解:,,,故答案为:2.【答案】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解答】解:由,得,的实部为故答案为:3.【答案】9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茎叶图计算平均数的问题,是基础题.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即可.【解答】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知,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为89、89、90、91、91,它们的平均数为故答案为:4.【答案】8【解析】【分析】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值.本题考查了程序语言的应用问题,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是解题的常用方法,属基础题.【解答】解: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如下;,,,,,,,,此时不满足循环条件,则输出故答案为:5.【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数函数的性质,考查求函数的定义域问题,是一道基础题.解关于对数函数的不等式,求出x的范围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函数的定义域是故答案为:6.【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典概率的问题,属于基础题.设2名男生为a,b,3名女生为A,B,C,则任选2人的种数为ab,aA,aB,aC,bA,bB,bC,AB,AC,BC共10种,其中全是女生为AB,AC,BC共3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2名男生为a,b,3名女生为A,B,C,则任选2人的种数为ab,aA,aB,aC,bA,bB,bC,AB,AC,BC共10种,其中全是女生为AB,AC,BC共3种,故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故答案为:7.【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建立方程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建立方程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当时,,故答案为:8.【答案】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利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列出方程,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双曲线的右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可得:,可得,即,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故答案为:9.【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的计算,根据函数的周期性结合分段函数的表达式利用转化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函数的周期性,进行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得函数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则,,即,故答案为:10.【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将多面体看做两个正四棱锥,然后利用体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为2,中间四边形的边长为,八面体看做两个正四棱锥,棱锥的高为1,多面体的体积为故答案为11.【答案】【解析】【分析】解:,,①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没有零点,舍去;②当时,的解为,在上递减,在递增,又只有一个零点,,解得,则,,,的解集为,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解答】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导数的运算及其应用,同时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中档题.推导出,,当时,,,在上没有零点;当时,的解为,在上递减,在递增,由只有一个零点,解得,从而,,,利用导数性质能求出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12.【答案】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是中档题.设,,求出C的坐标,得到圆C的方程,联立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求得D的坐标,结合求得a值得答案.【解答】解:设,,,,则圆C的方程为联立,解得解得:或又,即A的横坐标为故答案为:13.【答案】9【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面积关系建立条件等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利用1的代换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即,得,得,当且仅当,即,亦即,时,取等号,故答案为:14.【答案】27【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以及数列的分组转化求和,属于拔高题.根据题意说明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符合题意,求出n的最小值. 【解答】解:集合A是由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集合B是由组成的集合,所有的正奇数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在数列中,前面有16个正奇数,即,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符合题意.故使得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5.【答案】证明:平行六面体中,,又平面平面;得平面;在平行六面体中,,得四边形是菱形,在平行六面体中,,又,平面,平面得面,且平面平面平面【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六面体的性质,及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属于中档题.由平面;可得四边形是菱形,,由面,平面平面16.【答案】解:由,解得,;由得,,则,,,则【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由已知结合平方关系求得,的值,再由倍角公式得的值;由求得,再由求得,利用,展开两角差的正切求解.17.【答案】解:,,当B、N重合时,最小,此时;当C、P重合时,最大,此时,的取值范围是;设年总产值为y,甲种蔬菜单位面积年产值为4t,乙种蔬菜单位面积年产值为3t,则,其中;设,则;令,解得,此时,;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时,取得最大值,即总产值y最大.【解析】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构造函数以及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是较难题.根据图形计算矩形ABCD和的面积,求出的取值范围;根据题意求出年总产值y的解析式,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求的最大值,即可得出为何值时年总产值最大.18.【答案】解:由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焦点,,椭圆C过点,,又,解得,椭圆C的方程为:,圆O的方程为:①可知直线l与圆O相切,也与椭圆C,且切点在第一象限,因此k一定小于0,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由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圆半径,可得,即由,可得,,可得,,结合,,解得,将,代入,可得,解得,,故点P的坐标为②设,,由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得,,O到直线l的距离,,的面积为,解得,正值舍去,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方程,直线与圆、椭圆的位置关系,属于较难题.由题意可得,,又,解得,,即可得到椭圆C的方程和圆O的方程;①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可得,即,由,可得,,解得,,进而可得P点坐标;②设,,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得,根据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得距离公式可解得,正值舍去,,即可得到直线方程.19.【答案】解:证明:,,则由定义得,得方程无解,则与不存在“S点”;,,,由得,得,,得;,,,由,假设,得,得,由,得,得,令,,设,,则,,得,又的图象在上不间断,则在上有零点,则在上有零点,则存在,使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根据条件建立两个方程组,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S点”的定义解两个方程,判断方程是否有解即可;根据“S点”的定义解两个方程即可;分别求出两个函数的导数,结合两个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判断即可.20.【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对任意,2,3,4均成立,,,,解得即且对,3,…,均成立,,…,,即,…,,…,,,…,,又,…,,存在,使得对,3,…,均成立当时,,设,则,…,,设,,单调递增,,设,且设,则,,,,在上恒成立,即单调递减,又,,对…,均成立,数列,…,单调递减,的最大值为,的最小值为,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以及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根据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不等式组即可;根据数列和不等式的关系,利用不等式的关系构造新数列和函数,判断数列和函数的单调性和性质进行求解即可.21.【答案】解:连接OC,因为PC为切线且切点为C,所以因为圆O的半径为2,,所以,,所以,所以,所以为等边三角形,所以【解析】连接OC,由题意,CP为圆O的切线,得到垂直关系,由线段长度及勾股定理,可以得到PO的长,即可判断是等边三角形,BC的长.本题主要考查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应用,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答案】解:矩阵,,所以A可逆,从而:A的逆矩阵设,则,所以,因此点P的坐标为【解析】本题矩阵与逆矩阵的关系,逆矩阵的求法,考查转化思想的应用,是基本知识的考查.矩阵,求出,A可逆,然后求解A的逆矩阵设,通过,求出,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23.【答案】解:曲线C的方程为,,,曲线C是圆心为,半径为得圆.直线l的方程为,,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弦长为【解析】将直线l、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利用互化公式可得直角坐标方程,利用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公式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24.【答案】解:由柯西不等式得,,是当且仅当时,不等式取等号,此时,,,的最小值为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求的最值,利用柯西不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柯西不等式进行证明即可.25.【答案】解:如图,在正三棱柱中,设AC,的中点分别为O,,则,,,故以为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P为的中点.,,异面直线BP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为BC的中点.,,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可取,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解析】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向量法求空间角,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设AC,的中点分别为O,,以为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可得异面直线BP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可得,即可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6.【答案】解:记为排列abc得逆序数,对1,2,3的所有排列,有,,,,,,,,对1,2,3,4的排列,利用已有的1,2,3的排列,将数字4添加进去,4在新排列中的位置只能是最后三个位置.因此,;对一般的的情形,逆序数为0的排列只有一个:12…n,逆序数为1的排列只能是将排列12…n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得到的排列,为计算,当1,2,…,n的排列及其逆序数确定后,将添加进原排列,在新排列中的位置只能是最后三个位置.因此,当时,……因此,当时,【解析】由题意直接求得的值,对1,2,3,4的排列,利用已有的1,2,3的排列,将数字4添加进去,4在新排列中的位置只能是最后三个位置,由此可得的值;对一般的的情形,可知逆序数为0的排列只有一个,逆序数为1的排列只能是将排列12…n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得到的排列,为计算,当1,2,…,n的排列及其逆序数确定后,将添加进原排列,在新排列中的位置只能是最后三个位置,可得,则当时,…,则的表达式可求.本题主要考查计数原理、排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是中档题.。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B卷)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B卷)

说明: 1. 评阅试卷时,请严格按照本评分标准的评分档次给分. 2. 如果考生的解答方法和本解答不同,只要思路合理、步骤正确,在评卷时可 参考本评分标准适当划分档次评分,10 分为一个档次,不得增加其他中间档次.
一、(本题满分 40 分)设 a, b 是实数,函数 f (x) = ax + b + 9 . x
知,满足条件的情况数为 36 × 2 =72 种.从而所求概率为= 72 7= 2 1 . 6! 720 10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通过原点, n (3, 1) 是 l 的一个法向
量.已知数列{an}满足:对任意正整数 n ,点 (an1, an ) 均在 l 上.若 a2 6 ,则
11.(本题满分 20 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 坐 标 系 xOy 中 , A 、 B 与 C 、 D 分 别 是 椭 圆
x2 y2 : a2 b2 1 (a b 0) 的左、右顶点与上、下顶 A 点.设 P, Q 是 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的两点,满足
y
R
P
C
M
Q
O
Bx
OQ ∥ AP , M 是线段 AP 的中点,射线 OM 与椭
是 0 1 2 4 8 16 31 .
2. 已知圆锥的顶点为 P ,底面半径长为 2 ,高为1.在圆锥底面上取一点 Q ,
使得直线 PQ 与底面所成角不大于 45 ,则满足条件的点 Q 所构成的区域的面积


答案: 3 .
解:圆锥顶点 P 在底面上的投影即为底面中心,记之为 O .由条件知, OP tan OQP 1 ,即 OQ 1 ,故所求的区域面积为 22 12 3 . OQ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真题及答案(江苏卷)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真题及答案(江苏卷)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已知集合,,那么________.【答案】{1,8}【解析】分析:根据交集定义求结果.详解:由题设和交集的定义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2. 若复数满足,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的实部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进行化简,再根据复数实部概念求结果.详解:因为,则,则的实部为.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复数为.3. 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答案】90【解析】分析:先由茎叶图得数据,再根据平均数公式求平均数.点睛:的平均数为.4. 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的值为________.【答案】8【解析】分析:先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再计算,若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结果.详解:由伪代码可得,因为,所以结束循环,输出点睛:本题考查伪代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难度较小.5.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非负列不等式,解对数不等式得函数定义域.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得,即函数的定义域为.点睛:求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往往需转化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6. 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详解:从5名学生中抽取2名学生,共有10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方法有3种,因此所求概率为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7. 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双曲线的右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其离心率的值是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再根据条件求离心率.点睛: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焦点在渐近线上的射影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a. 9. 函数满足,且在区间上,则的值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周期将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再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结果.详解:由得函数的周期为4,所以因此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分析组合体的构成,再确定锥体的高,最后利用锥体体积公式求结果.详解:由图可知,该多面体为两个全等正四棱锥的组合体,正四棱锥的高为1,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所以该多面体的体积为点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可以根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中进行判断;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11. 若函数在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结合三次函数图象确定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的条件,求出参数a,再根据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即得结果.详解:由得,因为函数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且,所以,因此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点睛:对于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取值条件.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为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以AB为直径的圆C与直线l交于另一点D.若,则点A的横坐标为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确定圆方程,再利用方程组解出交点坐标,最后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求结果.详解:设,则由圆心为中点得易得,与联立解得点D的横坐标所以.所以,由得或,因为,所以点睛:以向量为载体求相关变量的取值或范围,是向量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等相结合的一类综合问题.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或求函数值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13.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14. 已知集合,.将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使得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7【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确定满足条件的项数的取值范围,再列不等式求满足条件的项数的最小值.详解:设,则由得所以只需研究是否有满足条件的解,此时,,为等差数列项数,且.由得满足条件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将原数列转化为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分段型(如),符号型(如),周期型(如).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在平行六面体中,.求证:(1);(2).【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行六面体得线线平行,再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先根据条件得菱形ABB1A1,再根据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以及已知垂直条件,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线面垂直,最后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详解: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 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又因为A 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 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点睛:本题可能会出现对常见几何体的结构不熟悉导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无法得到运用或者运用错误,如柱体的概念中包含“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且对应边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再如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中都是已知条件,缺少对这些条件的应用可导致无法证明.16. 已知为锐角,,.(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先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再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得结果;(2)先根据二倍角正切公式得,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得结果.详解:解:(1)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此,.(2)因为为锐角,所以.又因为,所以,因此.因为,所以,因此,.点睛:应用三角公式解决问题的三个变换角度(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配凑”.(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升幂与降幂”等.(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 17. 某农场有一块农田,如图所示,它的边界由圆O的一段圆弧(P为此圆弧的中点)和线段MN构成.已知圆O的半径为40米,点P到MN的距离为50米.现规划在此农田上修建两个温室大棚,大棚Ⅰ内的地块形状为矩形ABCD,大棚Ⅱ内的地块形状为,要求均在线段上,均在圆弧上.设OC与MN所成的角为.(1)用分别表示矩形和的面积,并确定的取值范围;(2)若大棚Ⅰ内种植甲种蔬菜,大棚Ⅱ内种植乙种蔬菜,且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求当为何值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答案】(1)矩形ABCD的面积为800(4sinθcosθ+cosθ)平方米,△CDP的面积为1600(cosθ–sinθcosθ),sinθ的取值范围是[,1).(2)当θ=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解析】分析:(1)先根据条件求矩形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结果,最后根据实际意义确定的取值范围;(2)根据条件列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求极值点,再根据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取法.详解:解:(1)连结PO并延长交MN于H,则PH⊥MN,所以OH=10.过O作OE⊥BC于E,则OE∥MN,所以∠COE=θ,故OE=40cosθ,EC=40sinθ,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2×40cosθ(40sinθ+10)=800(4sinθcosθ+cosθ),△CDP的面积为×2×40cosθ(40–40sinθ)=1600(cosθ–sinθcosθ).过N作GN⊥MN,分别交圆弧和OE的延长线于G和K,则GK=KN=10.令∠GOK=θ0,则sinθ0=,θ0∈(0,).当θ∈[θ0,)时,才能作出满足条件的矩形ABCD,所以sinθ的取值范围是[,1).答:矩形ABCD的面积为800(4sinθcosθ+cosθ)平方米,△CDP的面积为1600(cosθ–sinθcosθ),sinθ的取值范围是[,1).(2)因为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4∶3,设甲的单位面积的年产值为4k,乙的单位面积的年产值为3k(k>0),则年总产值为4k×800(4sinθcosθ+cosθ)+3k×1600(cosθ–sinθcosθ)=8000k(sinθcosθ+cosθ),θ∈[θ0,).设f(θ)= sinθcosθ+cosθ,θ∈[θ0,),则.令,得θ=,当θ∈(θ0,)时,,所以f(θ)为增函数;当θ∈(,)时,,所以f(θ)为减函数,因此,当θ=时,f(θ)取到最大值.答:当θ=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点睛: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步骤一般有两步:一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利用数学内部的知识解决问题.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过点,焦点,圆O的直径为.(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②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两点.若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答案】(1)椭圆C的方程为;圆O的方程为(2)①点P的坐标为;②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易得圆的半径,即得圆的标准方程,再根据点在椭圆上,解方程组可得a,b,即得椭圆方程;(2)第一问先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得一方程,再根据直线与椭圆相切得另一方程,解方程组可得切点坐标.第二问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得三角形底边边长,再结合①中方程组,利用求根公式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列方程,解得切点坐标,即得直线方程. 详解:解:(1)因为椭圆C的焦点为,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又点在椭圆C上,所以,解得因此,椭圆C的方程为.因为圆O的直径为,所以其方程为.(2)①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则,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由,消去y,得.(*)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因为,所以.因此,点P的坐标为.②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所以,从而.设,由(*)得,所以.因为,所以,即,解得舍去),则,因此P的坐标为.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点睛: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的处理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设出点的坐标,运用“设而不求”思想求解;二是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交点坐标,适用于已知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情况.19. 记分别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称为函数与的一个“S点”.(1)证明:函数与不存在“S点”;(2)若函数与存在“S点”,求实数a的值;(3)已知函数,.对任意,判断是否存在,使函数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a的值为(3)对任意a>0,存在b>0,使函数f(x)与g(x)在区间(0,+∞)内存在“S点”.【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S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根据方程组无解证得结论;(2)同(1)根据“S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解方程组可得a的值;(3)通过构造函数以及结合“S 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再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函数f(x)=x,g(x)=x2+2x-2,则f′(x)=1,g′(x)=2x+2.由f(x)=g(x)且f′(x)= g′(x),得,此方程组无解,因此,f(x)与g(x)不存在“S”点.(2)函数,,则.设x0为f(x)与g(x)的“S”点,由f(x0)与g(x0)且f′(x0)与g′(x0),得,即,(*)得,即,则.当时,满足方程组(*),即为f(x)与g(x)的“S”点.因此,a的值为.(3)对任意a>0,设.因为,且h(x)的图象是不间断的,所以存在∈(0,1),使得,令,则b>0.函数,则.由f(x)与g(x)且f′(x)与g′(x),得,即(**)此时,满足方程组(**),即是函数f(x)与g(x)在区间(0,1)内的一个“S点”.因此,对任意a>0,存在b>0,使函数f(x)与g(x)在区间(0,+∞)内存在“S点”.点睛:涉及函数的零点问题、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函数图象交点个数问题,一般先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变化趋势等,再借助函数的大致图象判断零点、方程根、交点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极值,然后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到解题的思路.20. 设是首项为,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设,若对均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2)若,证明:存在,使得对均成立,并求的取值范围(用表示).【答案】(1)d的取值范围为.(2)d的取值范围为,证明见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十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联考数学答案123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十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联考数学答案123

2018年初三年级联考数学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567 8 9 10 11 12 答案CDADBBBBCCAC11. 解:连接OT 、OC ,可求得∠COM =30°, 作CH ⊥AP , 垂足为H ,则CH=1,于是,=OAC S S S ∆+=阴影扇形COB 13π+.12. 解:选C.如上图,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或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易得①正确;设过点B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交AC 于点G (如右图),则ABC AGB BGC S S S ∆∆∆=+,易得:1,2AED S ∆=△AED ∽△AGB 且相似比=1,所以,△AED ≌△AGB ,所以,1,2AGB S ∆=又,易得G 为AC 中点,所以,1,2AGB BGC S S ∆∆==从而②正确;易知,BG =DE =1,又13BG CG EF CE ==,所以,EF =3.即OF =5,所以,③正确;易知,点B 的位置会随着点A 在直线1x =上的位置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所以④错误.16. 解:如下图,过点D 、E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 、G ,则2OBC OEG OADF S S S k ∆∆===矩形, 又,△O EG ∽△O BC ,所以,2OB OE =,于是2,OBC OEC S OB S OE ∆∆==所以,2,12k=12 2.k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题号13 141516答案-112012122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其中第17小题5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9分,共52分) 17.解: 原式=()2212242--⨯+- ---------------------1+1+1+1分 =21224--+----------------------4分 =-3. ---------------------5分(注:只写后两步也给满分.) 18.解: 原式=2()()()a b a b a b aa b a b a b+--⋅--++ ---------------------3分=ba b+ ---------------------4分 方程组的解为2,3.a b =⎧⎨=⎩,---------------------6分当2,3a b ==时,3.5b a b =+ --------------------7分19.解:(1)10,50; ----------------------------------------------------2分(2)树状图如下:--------------------------------------------------------------5分从上图可以看出,共有12种可能结果,其中大于或等于30元共有8种可能结果, 因此P (不低于30元)=82123=.-----------------------------------------------7分20.解:(1)证法一:如图1所示,由旋转性质可知:CD =CG 且∠DCG =90°, ∴∠DGC =45°, ---------------------1分 从而∠DGF=45°, ∵∠EFG =90°,∴HF=FG=AD, ---------------------2分 又由旋转可知,AD ∥EF, ∴∠DAM =∠HFM,, 又∵∠DMA =∠HMF ,∴△ADM ≌△FHM , --------------------3分 ∴AM =FM . --------------------- 4分证法二:延长BA 、GD 交于点N , 如图2所示, 通过证△ANM ≌△FGM ,得到AM =FM 亦可。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试题解析

2018年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试题解析

一等奖,则参加竞赛的人数为( )
A.300
B.400
C.500
D.550
E.600
【答案】B
【解析】获奖总人数为:10 1 3 8 120. 参加竞赛人数为120 30% 400 .
2. 为了解某公司员工的年龄结构,按男、女人数的比例进行了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男员工年龄(岁) 23
26 28
全部员工平均年龄为: 23 26 28 30 32 34 36 38 41 23 25 27 27 29 31 30 . 15
另解:观察男员工的数据,可得一前一后相加为 64,所以男员工平均年龄为 32,观察女员
工数据可得一前一后相加为 54,所以女员工平均年龄为 27,可得全体员工的平均年龄为 30.
B.65 元
C.75 元
D.85 元
E.135 元
【答案】B
【解析】这个月小王应交费:101103 55 65 元.
4. 如图,圆 O 是三角形 ABC 的内切圆,若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与周长的大小之比为 1:2,
则圆 O 的面积为( )
Born to win
A
O
B
C
图.1
A.
【答案】A 【解析】
B. 2
C. 3
D. 4
A
a1
b1
E. 5
a2
rO
b2
B
c1
c2
C
S
1 2
a1r
1 2
b1r
1 2
a2r
1 2
b2r
1 2
c1r
1 2
c2r
1 2
r
a1
b1
a2
b2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A.{0}B.{1}C.{1,2}D.{0,1,2} 2.(5分)(1+i)(2﹣i)=()A.﹣3﹣i B.﹣3+i C.3﹣i D.3+i3.(5分)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A.B.C.D.4.(5分)若sinα=,则cos2α=()A.B.C.﹣D.﹣5.(5分)(x2+)5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A.10B.20C.40D.806.(5分)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2,6]B.[4,8]C.[,3]D.[2,3]7.(5分)函数y=﹣x4+x2+2的图象大致为()A.B.C.D.8.(5分)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p,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X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DX=2.4,P(x=4)<P(X=6),则p=()A.0.7B.0.6C.0.4D.0.39.(5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A.B.C.D.10.(5分)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为9,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A.12B.18C.24D.5411.(5分)设F1,F2是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过F2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PF1|=|OP|,则C的离心率为()A.B.2C.D.12.(5分)设a=log0.20.3,b=log20.3,则()A.a+b<ab<0B.ab<a+b<0C.a+b<0<ab D.ab<0<a+b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年北京市高三数学联考(全国卷)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三数学联考(全国卷)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三数学联考(全国卷)试题解析第l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13,|30A x x B x x x =<≤=-≥则如图所示表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1,0B.(]3,0C.)3,1(D.[]3,1 【答案】C 【分值】5分【解析】{}|13,A x x =<≤{}{}2|30|03B x x x x x x =-≥=≤≥或,∁R B ={}|03,x x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R B )∩A={}|13.x x <<故选C【解题思路】1.先求出集合A 中的不等式,2.用集合表示出图中阴影部分即可得出结果。

【易错点】用集合表示出图中阴影部分容易出错。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容易题;有关集合运算的考题,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试题难度不大,多为低档题,对集合运算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1.离散型数集间的交、并、补运算;2.连续型数集间的交、并、补运算;3.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集合;4.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的值(或求参数的范围2. 已知向量()(),2,1,1m a n a ==-,且m n ⊥ ,则实数a 的值为( )A .0B .2C .2-或1D .2- 【答案】B 【分值】5分【解析】因为m n ⊥ ,所以2(1)20m n a a a ⋅=+-=-=,即2a =,故选B.【解题思路】把向量垂直关系转化为数量积为零,代入坐标运算即得出结果。

【易错点】容易混淆两向量垂直与平行的坐标运算公式。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

3.设复数z 满足()3112(i z i i +=-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分值】5分【解析】试题分析:因为()3112i z i +=- ,所以12(12)(1)311(1)(1)22i i i z i i i i ++-===+++-,即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第一象限,故选A.【解题思路】先把z 化为分式,再利用复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A卷)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A卷)


2,
4,
6,,
48

故 B C 的元素个数为 24 . 2. 设点 P 到平面 的距离为 3 ,点 Q 在平面 上,使得直线 PQ 与 所成
角不小于 30 且不大于 60 ,则这样的点 Q 所构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答案:8 .
解:设点 P 在平面 上的射影为 O .由条件知,OP OQ


tan
OQP



3, 3求的区域面积为 32 12 8 .
3. 将1, 2, 3, 4, 5, 6 随机排成一行,记为 a, b, c, d , e, f ,则 abc + def 是偶数的
概率为

答案: 9 . 10
在[9,) 上严格递减,且 f (3) 0, f (9) 1,故结合图像可知
a (0, 3) , b (3, 9) , c (9, ) ,
并且 f (a) f (b) f (c) (0, 1) .
…………………4 分
由 f (a) f (b) 得 1 log3 a log3 b 1,
注意到 f ( 2) f () 1, f (8 2) f (2) f (2) 2 ,
所以 1 f (x) 2 f ( 2) f (x) f (8 2) ,
而1 2 8 2 2 ,故原不等式组成立当且仅当 x [ 2, 8 2] . 6. 设复数 z 满足 z 1,使得关于 x 的方程 zx2 2zx 2 0 有实根,则这样
证明: (1) 约定 S0 0 .由条件知,对任意正整数 n ,有
1

an
(2Sn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真题答案以及解析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真题答案以及解析

A.300
B.400
C.500 D.550
E.600
解析:比例问题应用题。由总量=分量÷分量百分比可得参赛总人数为:10÷(30%÷12)=400 人,选
B。
2.为了解某公司员工年龄结构,按男女人数比例进行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男员工年龄(岁) 23 26 28 30 32 34 36 38 41
女员工年龄(岁) 23 25 27 27 29 31
10.96 顾客至少购甲、乙、丙 3 种商品中一种,经调查同时购甲、乙两种的有 8 位,同时购甲丙的有 12 位,同购乙、丙的有 6 位,同购 3 种的有 2 位,则仅购一种的有()位.
A.70
B.72
C.74 D.76
E.82
解析:集合问题应用题,购买两者以上的商品共有 8+12+6-2-2=22,仅购买一种商品的顾客有 74 种,
C。
9.圆 C : x2 ( y a)2 b ,若圆 C 在点(1,2)处的切线与 y 轴及点为(0.3)则 ab =().
A.-2
B.-1
C.0
D.1
E.2
解析:解析几何问题。圆过点(1,2)可得1 (a 2)2 b ,切线方程为 x y 3 0 ,由圆到切线
的距离等于半径可得, a 3 b, 解得 a 1, b 2 ,选 E。 2
解析:均值不等式问题。设甲乙丙三人的年收入分别为 a, b, c ,则 b2 ac 。对于条件(1),由 b ac a c 可得,当 a c 的值确定时,即可确定 b 的最大值,充分;对于条件(2),已知 a c
2 的值,则 b 的值是确定的,不充分。选 A。
19.设 x, y 为实数,则| x y | 2 .()

2018年华侨港澳台联考数学真题答案

2018年华侨港澳台联考数学真题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1,2,3,4,5,6U =,{}1,2,6A =,{}2,4,5B =,则()U C A B =(A ){}4,5(B ){}1,2,3,4,5,6(C ){}2,4,5(D ){}3,4,5【点评】考查补集和交集的概念、集合的简单运算,属于简单题。

【解析】补集就是剩余的元素,交集就是共同的元素,由已知得{}3,4,5U C A =,而{}2,4,5B =,故()U C A B = {}4,5。

【答案】A(2)要得到cos y x =,则要将sin y x=(A )向左平移π个单位(B )向右平移π个单位(C )向左平移2π个单位(D )向右平移2π个单位【点评】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诱导公式,但要注意平移的次序,属于简单题。

【解析】法一,平移前先利用诱导公式化成同名同符号,由cos sin 2y x x π⎛⎫==+ ⎪⎝⎭,由博飞重点强调过的平移口诀:左加右减,得要将sin y x =向左平移2π个单位。

法二:博飞重点强调过的如果感觉化成同名三角函数有困难,则不同名的三角函数平移过程中,只需要把最大值(最高点)平移过去可以了,就像两座一样的山,只需山峰重叠就可以了,sin y x =在2x π=有最大值,而cos y x =在0x =有最大值,故2x π=向左平移2π个单位变成0x =。

【答案】C(3)设122z i =-+,则2z z +=(A )1-(B )0(C )1(D )2【点评】考查复数的简单运算,属于简单题。

【解析】直接套公式得()22213133*********z z z z i i ⎛⎫⎛⎫⎛⎫⎛⎫+=+=-++=-=- ⎪⎪ ⎪ ⎪ ⎪⎪ ⎪⎝⎭⎝⎭⎝⎭⎝⎭。

【答案】A(4)若函数()21f x ax =+图像上点()()1,1f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21y x =+,则a =(A )1-(B )0(C )14(D )1【点评】考查导数的应用,切线方程的求法,属于简单题。

2018年MBA联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MBA联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MBA联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1/15)问题求解第1题学科竞赛设一、二、三等奖,比例1:3:8,获奖率30%,已知10人已获一等奖,则参赛人数为______A.300B.400C.500D.550E.600下一题(2/15)问题求解第2题为了解某公司员工年龄结构,按男女人数比例进行随机抽样,结果如下:男员工年龄(岁) 23 26 28 30 32 34 36 38 41女员工年龄(岁) 23 25 27 27 29 31据表中数据统计,该公司男员工的平均年龄与全体员工平均年龄分别是______A.32,30B.32,29.5C.32,27D.30,27E.29.5,27上一题下一题(3/15)问题求解第3题某单位分段收流量(单位:GB)费:每日20(含)GB以内免收,20到30(含)GB每GB收1元,30到40(含)GB每GB收3元,40GB以上每GB收5元,小王本月用45GB,应该交费______元A.45B.65C.75D.85E.135上一题下一题(4/15)问题求解第4题圆O是△ABC的内切圆,△ABC的面积与周长比1:2,则图O的面积为______图片A.πB.2πC.3πD.4πE.5π上一题下一题(5/15)问题求解第5题实数a,b满足|a3-b3|=26,|a-b|=2,则a2+b2=______A.30B.22C.15D.13E.10上一题下一题(6/15)问题求解第6题6张不同卡片2张一组分别装入甲、乙、丙3个袋中,指定2张要在同一组,不同装法有______种A.12B.18C.24D.30E.36上一题下一题(7/15)问题求解第7题四边形A1B1C1D1是平行四边形,A2,B2,C2,D2分别是A1B1C1D1四边的中点,A3,B3,C3,D3分别是A2B2C2D2四边的中点,以此类推,得到四边形序列AnBnCnDn(n=1,2,3,…)。

设AnBnCnDn面积为Sn,且S1=12,则S1+S2+S3+…=______图片A.16B.20C.24D.28E.30上一题下一题(8/15)问题求解第8题甲、乙比赛围棋,约定先胜2局者胜,已知每局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为0.4,若第一局乙胜,则甲赢得比赛的概率为______A.0.144B.0.288C.0.36D.0.4E.0.6上一题下一题(9/15)问题求解第9题圆C:x2+(y-a)2=b,若圆C在点(1,2)处的切线与y轴交点为(0,3),则ab=______A.-2B.-1C.0D.1E.2上一题下一题(10/15)问题求解第10题96位顾客至少购甲、乙、丙三种商品中的一种,经调查同时购甲、乙的有8位,同时购甲、丙的有12位,同时购乙、丙的有6位,同时购三种的有2位,则仅购一种的有______位A.70B.72C.74D.76E.82上一题下一题(11/15)问题求解第11题函数f(x)=max{x2,-x2+8}的最小值为______A.8B.7C.6D.5E.4上一题下一题(12/15)问题求解第12题某单位检查三个部门的工作,由这三个部门主任和外聘的三名人员组成检查组,每组由一个主任和一个外聘人员组成,规定本部门主任不能检查本部门,则不同的安排方式有______A.6种B.8种C.12种D.18种E.36种上一题下一题(13/15)问题求解第13题从标号1到10的10张卡片中随机抽2张,而它们的标号之和能被5整除的概率为______A.B.C.D.E.上一题下一题(14/15)问题求解第14题圆柱体底面半径为2,高为3,垂直于底面的平面截圆柱体所得截面为矩形ABCD,若弦AB 所对圆心角是图片,则截去部分(较小那部分)体积为______图片A.π-3B.π-6C.D.E.上一题下一题(15/15)问题求解第15题羽毛球队有4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从中选出2对参加混双比赛,不同的选派方式有______种A.19B.18C.24D.36E.72上一题下一题(16~25/共10题)条件充分性判断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第16题设{a n}为等差数列,则能确定a 1+a 2+…+a 9的值(1)已知a 1的值(2)已知a 5的值A.AB.BC.CD.DE.E第17题设m,n为正整数,则能确定m+n的值(1)图片(2)图片A.AB.BC.CD.DE.E第18题甲、乙、丙三人年收入成等比,则能确定乙的年收入最大值(1)已知甲、丙两人年收入之和(2)已知甲、丙两人年收入之积A.AB.BC.CD.DE.E第19题设x,y为实数,则|x+y|≤2(1)|x 2+y 2|≤2(2)xy≤1A.AB.BC.CD.DE.E第20题矩形ABCD中AE=FC,则△AED与四边形BCFE能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图片(1)EB=2FC(2)ED=2EF A.AB.BC.CD.DE.E第21题设a,b为实数,则圆x 2+y 2=2y与直线x+ay=b不相交(1)图片(2)图片A.AB.BC.CD.DE.E第22题如甲公司年终奖总额增加25%,乙公司年终奖总额减少10%,两者相等,则能确定两公司的员工人数之比(1)甲公司的人均年终奖与乙公司相同(2)两公司的员工数之比与两公司年终奖总额之比相等A.AB.BC.CD.DE.E第23题已知点P(m,0),A(1,3),B(2,1),点(x,y)在△PAB上,则x-y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和1(1)m≤1(2)m≥-2A.AB.BC.CD.DE.E第24题甲购买了若干A玩具,乙购买了若干B玩具送给幼儿园,甲比乙少花了100元,则能确定甲购买的玩具件数(1)甲与乙共购买了50件玩具(2)A玩具的价格是B玩具的2倍A.AB.BC.CD.DE.E第25题. 设函数f(x)=x 2+ax,则f(x)最小值与f(f(x))的最小值相等(1)a≥2(2)a≤0A.AB.BC.CD.DE.E上一题交卷交卷答题卡答案及解析(1/15)问题求解第1题学科竞赛设一、二、三等奖,比例1:3:8,获奖率30%,已知10人已获一等奖,则参赛人数为______A.300B.400C.500D.550E.600答案解析:[解析] 由总量=分量÷分量百分比,可得参赛总人数为:10÷(30%÷12)=4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0
B.22
C.15
D.13
解析:由题干可得
������ = 3,������ = 1 ∴ ������2 + ������2 = 10 ∴ 选E
E.10
6.有 96 位顾客至少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中的一种,经调查:同时购买了甲、乙两种
商品的有 8 位,同时购买了甲、丙两种商品的有 12 位,同时购买了乙、丙两种商品的有 6
������ ������
解析:对于(1),������ = 2, ������ = 6、������ = 4, ������ = 4
对于(2),������ = 2, ������ = 4、������ = 3, ������ = 3
∴ 选D
������ + ������ = 8 ������ + ������ = 6
女员工年龄(岁) 23 25 27 27 29 31
根据表中数据估计,该公司男员工的平均年龄与全体员工的平均年龄分别是(单位:岁)( )
A.32,30
B.32,29.5
C.32,27
D.30,27
E.29.5,27
解析:十大公式之平均数的定义
根据题意可得
23 + 26 + 28 + 30 + 32 + 34 + 36 + 38 + 41 288
∴ 选D
12.从标号为 1 到 10 的 10 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2 张,它们的标号之和能被 5 整除的概率为
()
A.1
B.1
5
9
解析:“M-W”模型
C.2
D. 2
E. 7
9
15
45
由题意可得
M=1+4,1+9,2+3,2+8,3+7,4+6,5+10,6+9,7+8
W=
������120
=
10×9 2
B
C
则有,������1
+
������2
+
������3
=
1 2

������

������
=
S
∴ ������ = 2������ = 1
������
∴ 选A
∴S=π
5.设实数������, ������满足|������ − ������| = 2, |������3 − ������3| = 26,则������2 + ������2 =( )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16.设������, ������为实数,则|������ + ������| ≤ 2.
������̅ =

9
= 9 = 32
∴ 选A
288 + 23 + 25 + 27 + 27 + 29 + 31 450
������̅ =

15
= 15 = 30
3.某单位采取分段收费的方式收取网络流量(单位:GB)费用:每月流量 20(含)以内免
费,流量 20 到 30(含)的每 GB 收费 1 元.流量 30 到 40(含)的每 GB 收费 3 元,流量
3
A.π − 3
B. 2π − 6
C. π − 3√3
2
D. 2π − 3√3
E. π − √3
A
B
C D
解析:由题意可得
������
=
4������ 6

1 2

2

2

√3 2
=
2������ 3

√3
∴ 选D
15.函数������(������) = ������������������{������2, −������2 + 8}的最小值为( )
切 0−1
∴ ������ = 1
(0, ������) ⟹ (1,2) ∴ ������2 + (������ − 1)2 = ������
������ = 1 = 2−������
1−0
∴ ������ = 1
将(1,2)代入可得:1 + 1 = ������ = 2 ∴ ������������ = 2
������3, ������3, ������3, ������3分别是四边形������2������2������2������2四边的中点,依次下去,得到四边形序列������������������������������������������������(������ =
1,2,3, ⋯ ).设������������������������������������������������是面积为������������,且������1 = 12,则������1 + ������2 + ������3 + ⋯ =( )
A.8
B.7
C.6
D.5
E.4
解析:图像法
由图像可知在实线处取最小值,联立可得最小值为 4 ∴ 选E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第 16~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要求判断每题给出的条件⑴
和条件⑵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A、B、C、D、E 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
一项符合试题要求的判断,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子母涂黑.
A.16
B.20
C.24
D.28
������1 ������3
������2
������3 ������1
������2 ������2
������1 ������3
������2
������3 ������1
E.30
解析:看成正方形
������1
=
12,
������
=
1 2
则������ = ������1 = 24
解析:根据题干可得
������9
=
9(������1 + 2
������9)
=
9������5
∴ 条件(1)不成立
条件(2)成立
∴ 此题选 B
18.设������, ������是正整数.则能确定������ + ������的值.
(1)���1���
+
3 ������
=
1
(2) 1 + 2 = 1
3,4 在 A 1,2 在 B 3×6=18 ∴ 选B
9.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胜 2 盘者赢得比赛,已知每盘棋甲获胜的概率是 0.6,
乙获胜的概率是 0.4,若乙在第一盘获胜,则甲赢得比赛的概率为( )
A.0.144
B.0.288
C.0.36
D.0.4
E.0.6
解析:0.6×0.6=0.36
等奖,则参加竞赛的人数为( )
A.300
B.400
C.500
D.550
E.600
解析:根据题干可得,获奖人数一共为 10+30+80=120 人
又∵获奖率为 30%
∴ 总人数=120÷30%=400 人
∴ 选B
2.为了解某公司员工的年龄结构,按男、女人数的比例进行了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男员工年龄(岁) 23 26 28 30 32 34 36 38 41
B.18 种
C.24 种
D.30 种
E.36 种
解析:押题卷二 第 12 题原题
指定卡片可以在甲、乙、丙任意一组,最后 x3
剩余 4 张在 2 个袋中全排列
1,2 在 A 3,4 在 B
1,3 在 A 2,4 在 B
1,4 在 A 2,3 在 B
2,3 在 A 1,4 在 B
2,4 在 A 2,3 在 B
形. (1)������������ = 2������������ (2)������������ = ������������
(1)������2 + ������2 ≤ 2
(2)������������ ≤ 1
解析:押题卷一 第 22 题原题
图像法 |������ + ������| ≤ 2 ⟹ −2 ≤ ������ + ������ ≤ 2 对于条件(1)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2 ≤ ������ + ������ ≤ 2
1−������
∴ 选C
(������������
=
������1(1−������������) , ������
1−������
=
1 时,������������
2
=
0)
8.将 6 张不同的卡片 2 张一组分别装入甲、乙、丙 3 个袋中,若指定的两张卡片要在同一
组,则不同的装法有( )
A.12 种
成立 成立
19.甲、乙、丙三人的年收入成等比数列.则能确定乙的年收入的最大值.
(1)已知甲、丙两人的年收入之和
(2)已知甲、丙两人的年收入之积
2
解析:条件(1)甲+丙已知,乙 = 甲 ∙ 丙
2
甲 + 丙 ≥ 2√甲 ∙ 丙 ∴ 甲 ∙ 丙 ≤ (甲+丙)
2
∴ 乙 ≤ 甲+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