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能平均数课例

合集下载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给定数据的平均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1. 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步骤。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正确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数据和问题,用于学生练习和讨论。

2. 学生准备计算器和笔记本,用于记录和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2. 教师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练习和讨论(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数据和问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并进行小组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巩固和应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解决,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均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观察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平均数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具体是第3.3节统计(平均数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将平均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平均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统计表、计算器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提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了一组数据,表示某班学生去年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这组数据的平均分。

2. 讲解概念:我简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强调了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 例题讲解: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了如何求平均数,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一起计算,并解释了每一步的含义。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5. 应用拓展: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平均数的定义:所有数据的总和÷ 数据的个数求平均数的步骤:1. 列出所有数据2. 将数据相加,得到总和3. 将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23, 45, 67, 892. 你的家庭每个月的用电量是多少?请计算出过去一年的平均每月用电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平均数,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育无痕 成长有迹 ——《平均数练习课》课例分析_说课稿

教育无痕  成长有迹  ——《平均数练习课》课例分析_说课稿

教育无痕成长有迹——《平均数练习课》课例分析_说课稿刘老师的慈眉善目看一眼就如春风拂面,安神静心;刘老师的课听一次就会佩服敬仰,眼界大开。

有幸又一次在李付晓老师的带领下,与工作室的小伙伴共同研讨了刘德武老师的《平均数练习课》,这次练习课的研讨,如同拨云见日,给迷茫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刘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不仅对“平均数”的概念突出了本质,丰富了内涵,扩大了外延,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更是“教育无痕,成长有迹”。

一起再现精彩设计,感受教育智慧。

刘老师这节《平均数练习课》共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一、生活激趣,唤醒回忆。

刘老师让学生猜猜自己多少岁?(70岁),因为一则报道: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2岁而感到郁闷,求学生开导。

此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童言无忌,随着学生“你再过2年就去世了”,“平均寿命72岁不代表只能活到72岁”单纯的对话交流,孩子们对平均寿命的理解逐步明晰。

此环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活跃。

二、基本练习,突破难点。

本环节设计了两道练习,求48、49和53的平均数,通过“总和除以总份数”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唤起学生求平均数意义的方法。

再出示王叔叔射击场的成绩:6、2、0、5、7环,求平均成绩是几环。

根据学生的汇报,刘老师在此巧妙设疑:“0环算不算?除以4还是除以5?”这一核心的追问,引发起学生的矛盾冲突,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总结出0在数学中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占位、0在统计中是一个重要的数据,而突出“平均数”的本质。

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却是易错点,也足可以看出刘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变式练习,发现捷径。

课件出示:5根电线杆,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70米、271米、271米、273米、275米。

它们的平均长度是多少米?此题数据较大,用总和除以总份数的方法很麻烦,爱思考的孩子们除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外,还想到了用找基准数的方法简单地求出了平均数。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教学案 平均数及其估计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教学案 平均数及其估计

2.3.1平均数及其估计引入新课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查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2/s m )9.62 9.54 9.78 9.94 10.01 9.66 9.88 9.68 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9.72 9.93 9.94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问题: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 (其中)21(n i a i ,,, =为n 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最理想”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 .设这个近似值为x ,那么它与n 个实验值)21(n i a i ,,, =的离差分别为1a x -,2a x -, 3a x -,…,n a x -.由于上述离差有正有负,故不宜直接相加.可以考虑离差的平方和,即22221)()()(n a x a x a x -+⋯+-+-=22221212)(2n n a a a x a a a nx ⋯+++⋯++-.所以当=x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 故可用 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 说明:1.平均数最能代表一个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就是说它与样本数据的离差最小;2.数据n a a a ,,, 21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na a a a n⋯++=21__;3.若取值为n x x x x ,,,, 321的频率分别为n p p p ,,, 21, 则其平均数为n n p x p x p x x +++= 2211.例题剖析例1 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如下(总分:150分),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甲班 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 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 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 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 92 102938494941009084114乙班 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 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 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 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 107 11111410610410495111111110例2 下面是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抽样频率分布表(单位:h),试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例3 某单位年收入在10000到15000、15000到20000、20000到25000、25000到30000、30000到35000、35000到40000及40000到50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分析:上述百分比就是各组的频率.巩固练习1.若一组数据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x ,则另一组数据4321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 .2.若M 个数的平均数是X ,N 个数的平均数是Y ,则这N M +个数的平均数 是 .3.如果两组数n x x x x ,,,, 321和n y y y ,,, 21的样本平均数分别是x 和y , 那么一组数1122,,,n n x y x x y ++⋯+的平均数是 .4.从某校全体高考考生中任意抽取20名考生,其数学成绩(总分150分)分别为: 102,105,131,95,83,121,140,100,97,96,95,121,124,135,106, 109,110,101,98,97,试估计该校全体高考考生数学成绩.课堂小结能根据需要合理选取样本,从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课后训练一基础题1.8个数据1,2,4,5,7,8,10,11的平均数是..1米,求第11个人身高为多少,使得房间中人的2.某房间中10个人平均身高为74.1米?平均身高为783.某工厂一个月(30天)中的日产值如下:有2天的产值为5.1万元,有3天的产值是5.2万元,有6天的产值5.3万元,有8天的产值是5.4万元,有7天的产值是5.5万元,有3天的产值是5.6万元,有1天的产值是5.7万元.试计算该厂这个月的平均日产值.二提高题4.一份共三题的测试卷,每题1分,全班得3分、2分、1分、0分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50%,10%和10%(1)若全班共10人,则平均分是多少?(2)若全班共20人,则平均分是多少?(3)如果该班人数未知,能求出该班平均分吗?5.某生选修三门课程:信息技术每周2课时,数学每周5课时,语文每周6课时,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5分,80分,75分.①.如果不考虑各科每周上课的课时数,计算该生三科的平均成绩;②.如果考虑各科每周上课课时数,计算该生三科的平均成绩;③.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是否相同?你认为哪种计算结果更为合理.6.某养鱼场为了要估计鱼塘中鱼的总数量,第一次从中网出100条,•把这100条带有标志后全部放回.过1~2天,估计这群带标志的鱼已完全混杂到塘中,再从中网出200条,假定在第二次网出的200条中,带有第一次做标志的20条,这时是否能估计塘中有鱼多少条?。

顾志能平均数心得体会

顾志能平均数心得体会

顾志能平均数心得体会平均数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指标。

在学习和研究平均数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平均数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我对平均数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平均数是对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进行描述的重要指标。

当我们面对一个数据集时,想要了解其整体水平或者集中趋势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求取平均数。

例如,我们可以用平均数来描述班级的平均成绩、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等。

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快速了解一个数据集中的大致水平或者水平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平均数能够将复杂的数据集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数值。

随着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集。

而这些数据集可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噪音,使得我们难以从中抽取有效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数可以将数据集中的复杂性大幅简化,将众多数据转化为一个单一的数值。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平均数来进行快速的信息提取和数据比较。

再次,平均数在决策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们面临决策的时候,如果能够清晰地了解当前情况的平均水平,就能够更好地做出科学决策。

例如,企业在制定销售策略时,可以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的平均数来了解产品的销售水平,从而制定更加精准和可行的销售计划。

又例如,个人在制定理财计划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投资产品的历史平均收益率来进行选择。

由此可见,平均数能够提供决策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明智和合理的决策。

最后,平均数也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可信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情况下,数据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而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当数据的平均数较为稳定时,说明数据的波动较小,可信度较高;相反,当数据的平均数波动较大时,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数据的稳定性。

这样,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数据的可信度和稳定性,为数据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平均数》教学案例及反思

《平均数》教学案例及反思

《平均数》教学案例及反思作者:梁素云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2期一、案例背景《平均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旧教材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一般习惯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

新教材则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基于这一认识,在设计中,我以具体情境中的平均数为主线,着重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提高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与分析(一)创设情境1.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

(活动一)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现在白板上有两行磁铁,个数不相同,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一行的数量一样多。

(这教学片段是整节课的开始,前后总2分钟时间,我创设了两排个数不一样的磁铁,让学生通过观察、移动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数,这一设计渗透教学思想:移多补少。

目的是唤起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

)2.感知课题。

(活动二)这个活动是活动一的复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的印象。

分三点进行。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重现活动二,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掌握“移多补少”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

)3.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4.谈话引入。

这次段考我们班数学平均分是72分,老师想问问,你的实际成绩是多少?哪位同学是“移多”?哪位同学是“补少”?(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方法1.投影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平均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平均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平均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平均数这一课在本次教材改革时,从三年级下册调到了四年级学上册。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一些生活经验,因此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并不难理解,所以,教师只需关注学生对移多补少的方法和平均数的取值范围的理解。

对于这两条学生在观察统计图时不易发现,缺乏感性认识,与文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并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其在情境创设时的高效性,解决重点时的直观性,练习反馈时的即时性。

3重点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

理解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平均数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四年级的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

出示统计图二、自主探索,理解平均数1、出示:小刚6个,小娟4个图。

谈话:男女生第一位同学已套圈完毕,哪个组领先?出示:小杰6个,小芳4个图。

谈话:现在又是哪个组领先?出示:4男5女全部套圈结果。

(1)、提问:你觉得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姓名小刚。

教研活动记录 基于应用意识的《平均数》案例研究综述

教研活动记录 基于应用意识的《平均数》案例研究综述

教研活动记录基于应用意识的《平均数》案例研究综述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8-4-2722:36编辑《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应用意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曹培英:所谓数学应用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应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自觉的心理倾向。

吴正宪:数学应用意识是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形成正确数学观的过程。

金水研究团队针对《平均数》进行了同课异构,三节课三位老师针对应用意识进行了不同的解读。

任庆涛老师由自己的计数情况:每次都是记住7个(可以用7表示任老师的计数水平)到淘气的计数情况,每次记住的个数都不一样。

(淘气的计数水平应该用数字几表示?)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找出能合理的表示淘气计数水平的数字,特别是最后一个练习的设计:全国男性的平均寿命72岁,现在老师71岁了,你能劝一劝老师吗?这个练习让学生对自己刚学习的“热乎乎”的平均数的知识进行了应用。

陈老师则是让学生自己参加“眼疾手快”的游戏,但是显然老师的设计是很高明的,学生计数4次,但是淘气却计数5次。

“你觉得你和淘气比怎么样?”有的学生想到用总数比较,但是通过讨论很容易得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淘气计数5次,而自己计数4次,怎么比较,用什么比较?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平均数的产生必要性学生的体会就会特别强烈。

而且陈老师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落实从课堂评价语上能明显的看出来:“(首先...其次...然后...)学完数学就应该有这样的数学素养”“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是最有魅力的”那平均数6怎么来的,陈老师借助ppt 演示移多补少,特别是用坐标轴的形式表示出淘气每次的计数个数,6就是一个平均水平,而且通过坐标学生能看出平均水平以上的和平均数水平以下的进行抵消了,就是这一抵消我们得到了6能代表淘气的计数的平均水平尽管每次淘气都没记住6个,同样陈老师最后的练习设计也很好的体现了应用意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平均数》说课稿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平均数》说课稿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平均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4、平均数》一课,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和求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新知的理解。

4.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024年《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2024年《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2024年《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平均数”。

具体内容包括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本章主要围绕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运动会跳远比赛成绩,请学生计算平均成绩。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5. 知识巩固(10分钟)出示巩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定义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某班有40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男生平均成绩为70分,女生平均成绩为80分,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2. 答案:(1)平均数 = (3+7+5+9+11)÷5 = 35÷5 = 7。

(2)设男生人数为x,则女生人数为40x。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70x+80(40x)=75×40,解得x=20,即男生20人,女生20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优化教学设计,拓展数学思维——《平均数》课例分析

优化教学设计,拓展数学思维——《平均数》课例分析

【案例与叙事】An li yu xu shi《平均数》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下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会通过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自然过渡到“通过求出平均每人的数量,再作比较”的思路上来。

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教学思路,实现了从“比总数不公平”到“比人均数公平”的自然转折,顺势教学平均数。

但这种教法侧重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容易将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从而忽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

而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什么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如何将算法水平的理解与统计学水平的理解整合起来?张齐华老师用他独特的设计,巧妙的引导,自然的建构,从容的驾驭,作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一、在教材挖掘上用功张老师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对《平均数》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地重组,做到了合理地二度开发,体现了用教材教,但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和思想。

开课伊始,张老师有意设计“小明三次均投中5个球”的特殊数据组,以此促进学生自然建立起“用5代表他的一般水平最合适”的心理倾向,接着又设计“亮亮分别投中3个,4个,5个”的阶梯数据组,让学生体会“移多补少”可以使几个不同的数变得相同,从而建立起“用4代表他的一般水平最合适”的思维模型,同时再次让学生体验了平均数的代表性,且主动避开了“求总数”的思想。

随后洋洋也加入比赛,他三次分别投中3个,7个, 2个,水平不太稳定,这次又应该“用几来代表他的投篮水平呢?”,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均分”这两种思维方法,找到了3、7、2这几个数据的代表值是4,从而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建立了平均数概念,实现了教师优教,学生优学的目标。

二、在细节处理上用力当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后,婷婷闪亮登场了,她投了4次,分别为4个,6个,5个,1个,张老师没有让学生立即用“移多补少”或“先求和再均分”的方法来求这一组数的平均数,而是让学生先估一估,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接着追问怎么不估为6?或者估为1?巧妙地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的特点,当学生动笔计算出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4以后,张老师又问: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婷婷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投中的个数吗?”“那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明白了平均数不是代表哪一次投中的个数,而是代表婷婷多次投篮的平均水平,再次强化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为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为学生优学搭建了脚手架,智慧,灵动,精彩!三、在操作体验中用劲学生建立平均数概念后,也基本学会了用“先求和再均分”方法来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张老师又安排了一个套圈比赛,甲组8人参加,乙组7人参加,哪组的成绩更好呢?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又从“比较的维度”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顺势揭示出“比总数不公平”,可以“比人均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及评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及评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者:浙江省特级教师顾志能教师课堂实录整理与评析:清水路小学秦奕教师远东学校陈明静教师4天的杭州学习,让咱们一睹了30多位名师的风度,切实感受到了他们对数学教学独具匠心的试探,对数学教学的执著追求。

特级教师顾志能教师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虽没有精美绝伦的课件,但在朴实无华的教学中,让咱们感受到他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学进程:一、情境引入,温习旧知1.问题情境。

依照五天的训练成绩,选拔一名同窗去参加学校的1分钟跳绳竞赛。

张明:201 205 208 213 217王星:206 204 210 209 202师:谁去更适合?生:张明,因为从数据的转变趋势中发觉张明在不断进步,而王星起伏不定。

教师板书“数据的转变趋势”。

2.引导转换,温习旧知。

师:若是咱们要想更清楚直观地看出两人成绩的转变趋势,还能够用什么方式来表示?生:咱们能够统计图表示。

师:咱们已经学过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感觉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适合呢?学生讨论,得出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并说理“能够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转变情形”。

3.简单读图,感悟趋势。

呈现张明和王星跳绳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图一、图2),学生读图。

师:王星成绩如何?生:忽上忽下。

师:张明呢?生:步步升高。

二、学习新知,初步感悟一、设疑问难,引发试探一(1)呈现刘辉的成绩(图3),分析其进步趋势。

(2)设问:若是张明和刘辉要一决高低,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课件切换,将张明和刘辉两人的折线统计图并排呈此刻一路,学生交流。

(3)学生都以为张明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为他们两人的成绩尽管都在上升,但张明的折线要斜得厉害,说明他上升的趋势更明显。

(4)引发试探。

师:咱们能不能再想个方法,对这两张图作个处置,使得咱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张明比刘辉进步得更快?2.唤醒旧知,初步感悟。

生:咱们能够把两张统计图归并在一路。

师:以前咱们学过把两张条形统计图归并在一路,今天你们想把两张折线统计图也归并在一路。

2024年《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2024年《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2024年《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数学》第二章第二节《平均数》。

内容包括: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组数据,提问: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 例题讲解(1)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拓展延伸:探讨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定义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5,7,9,11,13(2)10,20,30,40,50答案:(1)平均数:8(2)平均数:302. 作业题目: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抓住概念本质,凸显统计价值——《平均数》教学实录与思考

抓住概念本质,凸显统计价值——《平均数》教学实录与思考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请看大屏幕。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红队得了41分,蓝队得了38分。

师:红队领先,蓝队落后,还有吗?生:蓝队有一名队员摔倒了。

生:下一个派谁上场。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蓝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又有一名队员受伤了,教练员准备根据7号、8号两名替补队员小组赛的成绩,挑选一名优秀队员上场。

【设计意图:创设篮球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借助两名替补队员的小组赛成绩,为研究学习平均数奠定了基础。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体会运用平均每场得分进行统计的必要性。

师:这就是7号、8号队员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

看看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7号、8号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生:7号第2场和第5场没有上场。

师:他观察到这条横线是表示没有上场。

那7号和8号各上了几场?生:7号上了3场,8号上了4场。

生:7号总得分是33分,8号总得分是40分。

师:现在要让大家比一比谁的小组赛成绩好?你打算怎样比较?生:8号的成绩好,8号的总分比7号的多一些。

师:大家觉得这样合理吗?生:不合理,8号上了4场,7号上了3场,8号比7号多上场一次。

师:那怎样比较才合理呢?生:用总得分数除以上场的次数。

师:你这是比的什么分?生: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把握关键信息“上场次数不同”,为学生探索比较的方法做了铺垫。

通过比较方法合理性的讨论,帮助学生比较好地体会到了运用平均每场得分进行比较的必要性。

】2.探索平均每场得分的方法。

师:看,老师给每个人准备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它用直条的长短代表得分的多少。

仔细看看,———《平均数》教学实录与思考文|于霞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第1场第2场第3场第4场第5场7号9———1113———8号713———128教例反思6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小学教学计·数学2021/04一个小格代表几分?现在大家可以在图上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到7号队员的平均每场得分,同桌合作完成。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平均数练习课(第6课时)》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课时,主要内容是平均数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及其求法。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平均数的定义,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 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及其求法,难点是能够将平均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

2. 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

3. 计算器,用于辅助计算。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3.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逐一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4. 应用与拓展:在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求法后,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平均数进行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1.5米,请问这个班级的总身高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定义:总数÷ 个数 = 平均数2. 平均数的求法:加法 + 除法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求他们的平均数。

答案:6个苹果,平均数1.5个苹果。

2. 一个班级有15名学生,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请问这个班级的总体重是多少?答案:15名学生,总体重600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熟练地计算平均数,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顾志能《平均数》课例

顾志能《平均数》课例

直面重难点巧构学习路——“平均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平均数”的教学,早已从以前的单纯追求“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转向至更为正确更有价值的方向——“理解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样的转变,在还原了平均数本真面貌的同时,也清晰了教师们教学研究的思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因为这不仅是本课教学数学内涵的体现,也是让学生学习平均数计算方法、感受其生活应用的思想基础。

所以,把“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作为教学重点,大家都很认可。

然而,这个重点想要突出,却并不容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有教师按教材提供的情境为例,呈现男生队五人的成绩和女生队四人的成绩后(如图1),提出核心问题:哪个队的成绩好?理想的情况,是学生有人说“比总数”,有人说“比最高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比法都不合理,因此需要产生一个新的量——平均数。

教学就沿着美好的设想进行下图1去了……可学生的想法却不合教师的意。

学生提出:人数不一样多,这不公平,根本不能比;要不去掉一位男生,大家都是四人,然后比总数,或者再派一位女生参加,大家五个人,还是比总数;等等。

总之,学生对于这个情境就是不认可。

教师往往很无奈,最终只能借着少数学生对平均数的已知,生硬地引出这个概念。

这样的教学,重点尚谈不上突出,但困难却是显而易见了。

虽然我们知道,若呈现人数一样多的情境,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对平均数这个统计量的需求。

但若静下心来一想,上述的情境的确也太怪了——为何不选派一样多的选手参加,偏偏要生出这等“不合理”的事来?这样的体育比赛,学生没见过,我们教师,难道见过?要解决这个难题也是有办法的,如教材就提供了一种思路——先通过简单的情境,把平均数这个概念以及计算的方法教掉(如图2),让学生头脑里具备“平均数”的意识。

然后等到学生再遇见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时,或许就会方向明确而不会心生它想了。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数学 平均数及其估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3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数学 平均数及其估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3
方法.
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查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 )
9.62 9.54 9.78 9.94 10.01 9.66 9.88 9.68 10.32
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
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
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
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
分析:我们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衡量这组数据的集中水平,因此,分别求出甲、乙两个班的平均分即可.
答: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
例3.某单位年收入在10 000到15 000、15 000到20 000、20 000到25 000、25 000到30 000、30 000到35 000、35 000到40 000及40 000到50 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
9.76 9.45 9.99 9.81 9.56 9.789.729.93 9.94
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
2.问题:
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
二、学生活动
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 (其中 为n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最理想”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
解:用计算器分别求出甲班的平均分为101.1,乙班的平均分为105.4,故这次考试乙班成绩要好于甲班.

顾志能《平均数》课例

顾志能《平均数》课例
1.现实的情境,体现了知识的特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深刻理解打下基础。
平均数,是统计领域内的一节课,自然应当能体现出统计知识或统计教学的特征,如解决真实的统计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等。为此,本课选择了跳山羊打分这个相对现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产生)、整理、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产生,体验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及价值。同时,跳山羊、男女生比赛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热情。教学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师生又能合成一股力,知识的深刻理解就有了最好的基础。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醒悟,应该用平均数来比,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师请学生口算平均数,得出男女队都是8分,所以男女队应“一样厉害”。
三、知识运用
1.模拟现实,真实经历统计过程,再次体验平均数的应用。
师:男女队平均成绩都是8分,难以分出胜负。小虹知道了,她说,要不我再跳一次,如果得分能超过8分的,就算我们女生队获胜,如果不到8分的,就算男生队获胜。
二、新知探究
(一)男生队比赛——引出概念。
1.视频播放小华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9,9,9,9。
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学生有认为45分(用总分表示),也有认为应该为9分(每个评委都打了9分,这就是这个动作的真实水平——离10分差一点点)。教师引导可用9分表示。
2.播放小刚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7,9,6,9。
3.清晰的引领,聚焦了概念的本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使深刻理解变为现实。
平均数是数据集的中心值,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辞海)在小学教材中,不涉及到平均数概念的描述,但有些教师把“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作为概念,而在教学时突出“求和均分”以显现概念教学的特征,这恐怕不对。在我看来,对平均数概念的真正理解,体现在学生能否体会到它是“数据的中心值”,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觉得“整体水平”比“一般水平”可能好理解一些),即能否感受到它虽然是一个虚拟的数但却有着现实的意义。

“生问课堂”典型课例15:顾志能-笔算除法(视频、课件)

“生问课堂”典型课例15:顾志能-笔算除法(视频、课件)

“生问课堂”典型课例15:顾志能-笔算除法(视频、课件)顾志能,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优课”评比小学数学专家组组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编委,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设计说明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我常自豪地称之为是我的“成名课”。

2005年我参加浙江省优质课比赛时,创造性地处理了42÷2和52÷2两个例题——不教十位除后没有余数的42÷2(例1),而是先教十位除后有余数的52÷2(例2)。

之所以这么处理,是因为例2更具一般性,更能让学生体会这种除法竖式分两层书写的原理,然后可让学生以此认识和技能,自主迁移解决例1。

这样“由一般至特殊”的计算教学处理方法,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

(详情可见拙著《创新照亮课堂》)总体而言,我以前的教法,可称之为“先算理后算法”——先给出情境,让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开展操作等活动,理解计算原理,获得计算结果;基于此,再引导学生将“理”转化为“法”,也就是“创造”出与之相符的计算程序。

近几年,在“生问课堂”的理念下,对此课的教学,我萌发了新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算法,学生不能列出(也有可能出现丰富情况),求知欲自然萌生;教师将正确算法呈现,可强烈刺激学生,学生关注度高,思考点多;正确算法(或不同算法)引发学生产生了针对算法的疑问,而这些疑问恰恰指向于其背后的算理,所以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探究算理的过程。

这样的教法,即为“先算法后算理”。

美妙的想法,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呢?实践证明,如此教学,课堂形式更朴素,过程展开更大气;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学习过程思维充盈;学生对算法的印象更深刻,对算理的理解更充分。

(详情可阅读链接文章“突发奇想改老课学生提问显魅力”)教学视频能够更清晰地展现文章中的意思,感兴趣的老师,不妨仔细观看视频,体验我所讲的课堂教学思路及特点。

(此视频为本学期最新版)我及我们团队,将这种教学思路拓展到了很多的计算课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应的课例以后会逐步推出,敬请老师们关注。

4年级数学《立足真实世界,感受数据力量——平均数》课例

4年级数学《立足真实世界,感受数据力量——平均数》课例

在4年级数学中,“立足真实世界,感受数据力量——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此课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从真实世界中收集数据并运用平均数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下面是一个相关的参考内容。

课例内容:一、引入:教师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今天是星期天,你们都做过什么事情呢?请你们说出来。

”学生们举手发言,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二、收集数据: 1. 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活动整理成一个列表,例如:“玩游戏、看电视、写作业、和家人一起外出、和朋友玩耍、读书、练习乐器等等”。

教师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活动都说出来,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大家一天中做的活动的时间都是一样长的吗?为什么?”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逐一发言。

三、计算平均数: 1. 教师解释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整体状况。

”2.教师指导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步骤:a.将所有活动的时间相加,得到总时间。

b.统计活动的个数。

c.用总时间除以活动的个数,得到平均数。

3.教师示范如何计算平均数,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计算:a.假设活动的总时间为8小时,活动的个数为4个,那么平均数为8/4=2小时/个。

b.让学生用实际数据进行计算。

四、分析结果: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平均数的含义:“我们计算得出的平均数2小时/个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逐一发言。

2.教师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根据我们的结果,你们觉得同学们一天里做什么活动的时间长短是怎样的?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逐一发言。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结论:“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一天里做不同活动的时间大致是相等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的活动时间可能更长,有些同学的活动时间可能更短。

”五、拓展活动: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数据的收集和计算,并让学生自主分析结果。

2.学生将自己一周的活动时间记录在表格中,然后计算平均数,并写下自己的分析和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实的情境,体现了知识的特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深刻理解打下基础。
平均数,是统计领域的一节课,自然应当能体现出统计知识或统计教学的特征,如解决真实的统计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等。为此,本课选择了跳山羊打分这个相对现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产生)、整理、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产生,体验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及价值。同时,跳山羊、男女生比赛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热情。教学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师生又能合成一股力,知识的深刻理解就有了最好的基础。
呈现另两位男生的得分(图8),要求学生求“最终得分”。(反馈时引导理解小杰最终得分的7分与评委五的7分数值相同,意义不同)
(二)女生队比赛——巩固认知。
呈现女生队参赛信息:小虹、小慧、小芳、小丽。因小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因此只有女队只有三名选手参赛。
呈现打分表,如图9,请学生通过观察口答平均分(引导用移多补少的法)。
4.精巧的练习,巩固了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应用的意识,把深刻理解用力夯实。
练习不多,但衔接巧妙,意蕴精致。尤其是小虹的补赛,顺应学生的需求,既让学生完全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法的掌握(包括估算),还在不知不觉间拓展了本课学习的涵——直观地体验平均数的一些特征,如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敏感性,等等。后续的习题,无论是学生比平均身高的例子,还是教师呈现的一个现实问题,都能巧妙地衔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步步夯实所学知识,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地理解它的意义。
直面重难点巧构学习路
——“平均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平均数”的教学,早已从以前的单纯追求“掌握求平均数的法”,转向至更为正确更有价值的向——“理解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法,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样的转变,在还原了平均数本真面貌的同时,也清晰了教师们教学研究的思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本课教学数学涵的体现,也是让学生学习平均数计算法、感受其生活应用的思想基础。所以,把“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作为教学重点,大家都很认可。
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1)展现学生观点。一般就是9分、6分、7分、8分等情况,教师请学生说理由。
9分:因为有三位评委打了9分。
6分:最低是6分,说明这个学生的水平就可能只有6分。
7分:因为7分不高不低,是中间数。
8分:因为五个分数加起来是40,40÷5=8分,8分是平均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完整的算式)
男女同学都赞成,教师邀请学生担任评委,现场打分。请五位女生当评委,男生不乐意,所以男女同学各请五位,共十人担任评委,发放打分表。现场播放小虹跳山羊视频,学生打分。
回收分数,录入电脑,如下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平均分是比8分高还是低。再电脑计算验证,宣布比赛结果。
若出现极端数据,讨论处理法(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再算平均分)。
(2)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分数更合理?
(3)反馈分析。
讨论后,很多学生会倾向于8分,教师质疑,引发思考。
师:都认为要选8分,那么,其它几个分数为什么就不合理?
生1:9分是最高分,选最高分不合适,太高了。
生2:虽然有三位评委打9分,但不能代表所有评委的意见。
生3:如果只听这三位评委的意见,那另两位评委不是白来了吗?
教学重点没有好的办法得以突出,往往意味着它原本就是一个教学的难点。
教学的重点难点合二为一的时候,虽然对教学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也可使研究的思考点、用力点更为集中。瞄着“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个教学重难点,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情境:小学生跳山羊。
教师告知:学校男女体操队各有四位队员,要举行跳山羊比赛,为了公平起见,邀请五位教师担任评委,每个动作满分为10分。
3.清晰的引领,聚焦了概念的本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使深刻理解变为现实。
平均数是数据集的中心值,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辞海)在小学教材中,不涉及到平均数概念的描述,但有些教师把“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作为概念,而在教学时突出“求和均分”以显现概念教学的特征,这恐怕不对。在我看来,对平均数概念的真正理解,体现在学生能否体会到它是“数据的中心值”,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觉得“整体水平”比“一般水平”可能好理解一些),即能否感受到它虽然是一个虚拟的数但却有着现实的意义。
虽然我们知道,若呈现人数一样多的情境,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对平均数这个统计量的需求。但若静下心来一想,上述的情境的确也太怪了——为不选派一样多的选手参加,偏偏要生出这等“不合理”的事来?这样的体育比赛,学生没见过,我们教师,难道见过?
要解决这个难题也是有办法的,如教材就提供了一种思路——先通过简单的情境,把平均数这个概念以及计算的法教掉(如图2),让学生头脑里具备“平均数”的意识。然后等到学生再遇见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时,或就会向明确而不会心生它想了。
然而,这个重点想要突出,却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有教师按教材提供的情境为例,呈现男生队五人的成绩和女生队四人的成绩后(如图1),提出核心问题:哪个队的成绩好?
理想的情况,是学生有人说“比总数”,有人说“比最高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比法都不合理,因此需要产生一个新的量——平均数。教学就沿着美好的设想进行下去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讨论的向、教师的启发等,都是清晰地往这个向走的。如“最终得分”的提法,指向于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体的分析;分数线从9分移到6分,然后移到两者之间,讨论哪个更合理,体现的就是向数据中心值的聚焦;“没有人打8分的,8分究竟有什么好的?”“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来,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就是在努力地传达着“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层含义;等等。
(三)男女队成绩比较——强化理解。
小结比赛情况,呈现男女队成绩单(如图10),引发思考:哪个队水平更高?
生1:男生队水平高。他们总分是32分,女生队才得了24分。
生2:女生队厉害,女生最高有10分,男生最高才9分。
生3:那女生最低有个6分,你怎么不讲了。
……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大家又都不认可,关键在于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求,我们要比的是——男生队、女生队。要比整个队的,而不是比一两位同学的。这到底怎么比才合理呢?
(4)揭示概念。
师:8分这个分数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来,反映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揭题,板书课题)
(5)小结法。
根据图示和前面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两种求平均数的法:移多补少、求和均分,并对求和均分的原理作简单说明。
3.尝试练习。
生1:因为7分离6分只差1分,但离9分却差2分,而且9分有3个。所以,用7分代表,浪费了5分,还是太低了。
生2:7分只有一位评委打的,用7分作代表,其他评委都有意见。
师:那么,难道8分就好了?我发现根本没有一个评委打8分的呀?8分究竟有什么好的呢?(教师将课件中的红线上移到8分,引导学生再观察)
生:第一个9分拿出1分来给7分,两个都是8分;还有两个9分,各拿出1分来给6分,三个分数也都变成了8分。所以用8分作代表,不浪费,也不缺出,正好。
二、新知探究
(一)男生队比赛——引出概念。
1.视频播放小华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9,9,9,9。
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学生有认为45分(用总分表示),也有认为应该为9分(每个评委都打了9分,这就是这个动作的真实水平——离10分差一点点)。教师引导可用9分表示。
2.播放小刚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7,9,6,9。
教师再请其他学生复述,根据回答,在课件中演示这个过程(如图6),并将学生的意思通过板书呈现(如图7),同时得出“移多补少”的说法。
师:用8分作代表,不多不少正好。除此之外,8分还有什么好的呢?
生:8分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教师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尽管没人打8分,但8分来自于每一位评委的分数,用8分作代表,是尊重了每一位评委的意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醒悟,应该用平均数来比,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师请学生口算平均数,得出男女队都是8分,所以男女队应“一样厉害”。
三、知识运用
1.模拟现实,真实经历统计过程,再次体验平均数的应用。
师:男女队平均成绩都是8分,难以分出胜负。小虹知道了,她说,要不我再跳一次,如果得分能超过8分的,就算我们女生队获胜,如果不到8分的,就算男生队获胜。
存在的问题是显见的——“铺路搭桥”,消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学生再面对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就会“顺畅”地解决问题,但如此,怎谈教学重点的突出?若说重点已转移至了这个准备题的教学上,但这个准备题的教学,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价值,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呢?显然,这样的突出重点,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了!
2.精准的定位,凸显了用力的向,加深了探索的力度,让深刻理解成为可能。
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定位,目标清晰,突出主体。第一个例题不再是知识铺垫(准备)性质的,而是放大升格为融平均数的价值、意义、求法于一身的主要例题。教学的向就是把解决这个例题作为教学的关键,以此影响乃至统率本课后续所有容。这种重难点前置且放大的策略,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始思维灵活的特点,集中力量,有效突破。我们可看到,在教学中,教师瞄准“9,7,9,6,9,最终得分应为几分”这个认知冲突点,暴露认知,引发碰撞,直观支撑,理性思辨,形式丰富灵活,步骤层层推进,使得学生的思维一直沿着一个正确的向,不断深入,逐步清晰。
2.男女队比身高(课件呈现,如图1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呈现一个关于身高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价值。(略)
4.简要介绍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运用。新意和多好的效果,但可以说是直面了教学的重难点,努力地创新着教学的思路,以追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