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明德分校刘辉进

数学家欧拉曾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学生应重走人类掌握数学的历程,从直观具体的实验阶段走入抽象理论阶段。”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亲历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把新的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喜欢富有挑战性、新颖性、开放性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实验,开启学生“数学的眼睛”,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探索数学的新知识,是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发现步入数学殿堂大门的十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精心预设操作难点有效生成

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运用实物操作型的实验方法可以把教学中的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理,突破难点。该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模型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

案例一:“千克与克的认识”

1、认识千克

(1)称一称

请学生用台称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知道1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

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而再称一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找一找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5)猜一猜

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体外形大不一定重。

(6)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

2、认识克

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这个案例表明,动手操作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如果单纯的用讲授的方法,教师很难讲清“1千克”、“克”,学生也很难明白。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二、细心捕捉规律,构建创新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认为要通过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矛盾”,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具体说来我们可以细心设计一些数学思想型的实验教学来达到构建创新课堂的目的。所谓思想型实验是指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创设、改变和控制某种数学情景,在有利的条件下经过思想活动,来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一般由构建基本情境、想象变化过程、猜想规律、检验结论等环节组成。

案例2:

1. 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

2. 将这张纸连续对折6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

3. 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可以超出

你的身高?先猜一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你的猜想符合实际问题吗?

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A4白纸。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纸按要求对折,并记录每一次对折后纸张的层数,计算出它的高度,寻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解决上述问题。

实验结果:问题1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解决问题2时,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份表格:

学生动手操作,找到规律,很快就解决了问题3。

这个案例表明,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三、悉心应用课件,促进思维飞跃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3:

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如果用多媒体来演示:平分一个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接着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跑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形象化的认识,直观的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比起传统的应用教具的展示,更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快更好。

四、尽心反思效果,促进思维发展

1、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不要将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或游戏课,不应以活动的“游戏性”简单地去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知识性。不要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教学的数学味。我们应当注意处理好“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