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是在植物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分类系统进行监理,以阐述被子植物之间的演化关系[1]。自19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根据各自对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相关理论,对被子植物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等方面知识和证据的不足[2],截至目前,被子植物的分类尚无完美的分类系统,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3-5]。
1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类型
1.1恩格勒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是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提出的,其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有所描述,是被子植物分类史上第1个较为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该系统的提出是在假说的基础上,认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特征是单性、无花瓣、风媒传粉、木本等,而其进化特征有两性、花瓣、虫媒传粉等,为此,恩格勒认为最原始的被子植物类型为葇荑花序类植物,而较为进化的类型为毛茛、木兰等科。上述假说是在艾希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很多植物学家认为该理论不合理。因此,经过对恩格勒系统的多次修订,在1964年出版的第12版《植物分科志要》上,认为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要原始的理论是错误的,并进行了修改,仍将双子叶植物分为合瓣花亚纲和古生花被亚纲,基本系统大纲内仍将植物界划为17门,并未作多大改变,其中被子植物独立成被子植物门,共包括2纲,62目,344科。
1.2哈钦松分类系统
该系统是1926年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提出的,其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描述,1973年相应地做了修订,将被子植物的分类科数增加了,由原来的332科增加到411科。哈钦松系统认为与单性花相比,两性花更为原始;多数、各部分分离的花,比定数、连合的花更为原始;与轮状排列的花相比,各部分螺旋状排列的花更为原始;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更为原始。该系统还认为被子植物为单元起源,双子叶植物的起点是毛茛目与木兰目,该系统认为毛茛目与木兰目这2支是平行发展的:一支木本植物从木兰目中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从毛茛目种演化出;在被子植物的后来演化过程中,单花被、无被花逐渐蜕化而成;从金缕梅目中逐渐分出葇荑花序类各科。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中逐渐演化出单子叶植物,并在演进的早期就分化为3个进化线,即瓣花群、萼花群及颖花群。
1.3塔赫他间分类系统
塔赫他间系统于1954年公布。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从种子蕨中演化而来;从木本植物中演化出草本植物;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植物(具单沟舟形粉的睡莲
目莼菜科)中演化出单子叶植物。塔赫他间系统主张被子植物单元起源说,认为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为木兰目,毛茛目及睡莲目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从狭义的睡莲目中演化出所有的单子叶植物;从金缕梅目中演化出葇荑花序,而金缕梅目又与昆兰树目等有相互关联,共同组成金缕梅亚纲、金缕梅超目。
1966年、1969年、1980年塔赫他间分类系统多次经过修订,在1980年,塔赫他间分类系统将被子植物分成2纲,10亚纲,28超目,其中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包括3亚纲,8超目,21目,77科,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包括7亚纲,20超目,71目,333科;总计共92目,410科。
1.4克郎奎斯特分类系统
克郎奎斯特分类系统是1958年美国学者克郎奎斯特提出的。该系统与塔赫他间系统较为接近,经过1981年的修订,其将被子植物——木兰植物门分为百合纲和木兰纲,前者有5亚纲,19目,65科,后者有6个亚纲,64目,318科,合计为11亚纲,83目,383科。虽然克郎奎斯特系统与塔赫他间系统较为相近,但在个别分类上,差异仍然较大,如从木兰亚纲中将大花草目移出,放在蔷薇亚纲檀香目之后;从蔷薇亚纲鼠李目中移出木犀科,放在紫菀亚纲玄参目内等。此外,克郎奎斯特系统还对塔赫他间系统进行了简化,压缩了科的数目。
2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的特点
2.1恩格勒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的特点是:将被子植物分单子叶植物和植物2个纲,单子叶植物纲在前(1964年的新系统改为双子叶植物纲在前)。双子叶植物纲分离瓣花和合瓣花2个亚纲,离瓣花亚纲在前。离瓣花亚纲中,按无被花、单被花、异被花的次序排列,因此葇荑花序类(无被花和单被花类)作为最原始的双子叶植物处理,放在最前面。在各类植物中又大致按子房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的次序排列。目与科的范围较大,直到1964年修订后作了一些合理的调整。由于恩格勒等人的著作极为丰富,其系统较为稳定而实用,是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植物分类史上第1个比较完整的自然系统,在世界各国及中国北方多采用。
2.2哈钦松分类系统
哈钦松系统具如下特点:被子植物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2个纲,双子叶植物纲在前。双子叶植物纲分目本和草本植物两大群。木本群以木兰目为起点,草本群以毛茛目为起点。木本植物较草本植物原始,木本群在草本群前。认为双被花、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的木兰科、毛茛科较之无被花植物原始。又认为木麻黄科、杨柳科等的无花被的特征是演化上较为进化的现象。目和科的范围较小,如将原豆科分为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3个科。认为进化路线为:花各部离生→花各部合生;花部螺旋状排列→花部轮状排列;花具多数分离雄蕊→花具少数合生雄蕊;两性花→单性花;单叶→复叶;叶互生→叶对生;心皮离生→心皮合生。哈钦松系统有着时代性的错误,系统很难被人接受。但是,也有
一些人认为哈钦松系统较为合理,因其将无被花为特征的类型认为是较进化的类群。
2.3塔赫他间分类系统
塔赫他间系统有下列特点: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木兰目最原始,毛茛目起源于木兰目,反映出毛茛目较木兰目进化,草本植物来自木本植物。这一点与哈钦松系统不同,能为许多学者接受。以金缕梅目为中心,演化出葇荑花序类各目,但杨柳目已被划出,归入五桠果亚纲内。芍药属以单独从毛茛科中分出,成立芍药目(单科单属的目),属于五桠果亚纲,为这一亚纲中的原始类型。与其他多目共同起源于木兰目,但芍药目为一小侧支。单子叶植物中原始的泽泻亚纲与其他2亚纲共同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木兰目,而且与睡莲目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4克郎奎斯特分类系统
克郎奎斯特系统也是较为完整的自然系统,该系统与塔赫他间系统有相似处,但又不相同。如1979年发表于《植物系统学》一书中的系统图的各亚纲间,没有直接演化联系,即现今生存的种类中,没有1个亚纲直接起源于任何其他亚纲,而是直接起源或共同起源于原生被子植物,但在1981年的系统又更改了此观点。塔赫他间系统(1980)和克郎奎斯特系统(1981)是以形态为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综合了近代科研成果,如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孢粉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吸收了其中合理的部分以充实系统而得出的,其内容较之以前的系统新颖。
3参考文献
[1] 吴征镒,路安民,汤彦承.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朱相云.中国豆科植物分类系统概览[J].植物研究,2004,24(1):20-27.
[3] 路安民,汤彦承.被子植物起源研究中几种观点的思考[J].植物分类学报,2005,43(5):420-430.
[4] 汪劲武.种子植物分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5] 新疆八一农学院.植物分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