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认识锦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区六:慢性荨麻疹治疗反应一样
分析:约半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例有活跃的血管性水肿且对H1抗组胺 药反应良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由明确的环境因素触发,80%~90%的患 者对H1抗组胺药有反应。对H1抗组胺药治疗反应最差的慢性诱导性荨麻 疹亚型是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
误区七:慢性荨麻疹将持续终生
分析:有数据显示,50%仅有风团(无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在1年内自发 消退,80%在5年内出现消退,20%具有风团合并血管性水肿的患者症状 可持续20年以上。针对儿童慢性荨麻疹的数据显示,67%在5年内自行消 退。
2020
慢性荨麻疹的 认识误区集锦
演讲人:彭丹
2020-08-30
01
皮科新观察丨慢性荨麻疹的认识误区集锦
荨麻疹这一术语目前更多地被用于定义一种可呈急性或慢性病程的疾病, 而非简单的描述性术语。荨麻疹可表现为风团、血管性水肿或两者共存, 约40%病例与血管性水肿有关。
此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值得我们加强对 此病的理解和重视。在此结合近两年的相关文献等资料盘点有关慢性荨 麻疹的认识误区。
误区二:病程超过6周就是慢性荨麻疹
分析:简要地说,急性荨麻疹持续时间不足6周,其中一部分患者经过一 段时间后变成慢性,通常定义为6周或以上。不过,“慢性荨麻疹”更常 用于指代那些停止治疗后每周至少反复发作两次的病情。若荨麻疹经过 较长时间发作不再频繁,则最好称之为“间歇性荨麻疹”或“复发性荨 麻疹”,这种表现更像由某种特定的外界原因所致。
通常将慢性荨麻疹分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与慢性诱导性荨麻疹 (CIndU)。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也称为特发性,不涉及特定的诱发因素,约占 75%。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涉及特定的诱发因素,比如机械刺激(迟发性压力性 荨麻疹)、热刺激(热接触性荨麻疹)、寒冷刺激(寒冷性荨麻疹)、出汗 (胆碱能性荨麻疹)、应激(肾上腺素性荨麻疹)、运动(热接触性荨麻疹、 冷接触性荨麻疹)、接触(接触性荨麻疹)、日光(日光性荨麻疹)、水(水 源性荨麻疹)。
总结
慢性荨麻疹是一类常见的异质性疾病,这体现在年龄、分类、治疗反 应等多个方面。了解慢性荨麻疹的认知误区,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个 体化治疗策略,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感谢聆听
误区十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分析:尽管缺乏大规模的对照研究,但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对多种难治性 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基本可以使皮损完全消失,但减量时常有复发, 而且不宜长期应用。总体来说,应避免或慎用糖皮质激素,如果使用, 时间尽量<10~14天。
糖皮质激素主要作为抢救措施短期用于那些危及生命的荨麻疹和严重的 喉头水肿,通常一次给药或者用药数日,并规律使用抗组胺药物以控制 病情。
孟鲁司特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可能有 效,因为在其发病机制中有白三烯的参与,对其他类型荨麻疹疗效不佳。
误区十三:慢性荨麻疹都要忌口
分析:饮食控制疗法(俗称忌口)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颇为流行。但是, 目前普遍认为,食物过敏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很罕见,除非病史上有强有 力的证据。
总体来说,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均可通过治疗来控制疾病,病程长短 的预测因素为是否存在物理性诱因、血管性水肿和自身抗体等。
误区八:一代H1抗组胺药更安全、有效
分析:多个国际协会已发表指南,其中关于荨麻疹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 一代H1抗组胺药安全性不如二代,一线药物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安全 性和有效性高。不过并非所有患者均有效果。必要时需要药物加倍(最 高4倍)、联合其他药物或者选择其他替代治疗,后者包括糖皮质激素、 奥马珠单抗、环孢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第一代H1抗组胺药等。
误区三: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病因一样
分析:急性发作可能有明确病因,如食物、药物或病毒感染,尤其是儿 童。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往往很难确定。
误区四:慢性荨麻疹只是一种疾病
分析:荨麻疹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了解不同慢性荨麻疹亚型之间的临床 差异,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
图1. 荨麻疹 临床表现
误区一: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分析:血管性水肿是发生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或黏膜下组织的肿胀, 甚至可能累及口咽,自觉疼痛而非瘙痒。血管性水肿可伴发于荨麻疹, 属于荨麻疹的一部分表现,但是也可单发而无荨麻疹,后者可能代表一 个不同的临床疾病,往往需详细评估是否有缓激肽途径等异常。
儿童荨麻疹治疗与成人患者类似。在儿童中,应使用第二代而不是第一 代H1抗组胺药。必要时亦可增加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误区十:慢性荨麻疹不痒就停用抗组胺药物
分Biblioteka Baidu:抗组胺药物主要作用是减轻瘙痒、使风团消退、缩短风团持续时 间及减少风团数量。根据抗组胺药物的半衰期,一般主张一天口服一次。 换言之,不仅是当患者有症状时才服用药物,也不宜快速停药。
当需要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时,或许应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 其他治疗。已有多种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其中研究 最多的是环孢素。
误区十二:常规使用H2抗组胺药、多塞平或孟鲁司特等
分析:H2抗组胺药物对组胺导致的瘙痒没有作用,比如雷尼替丁、西咪 替丁,不主张常规使用。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强烈的嗜睡和抗胆碱作用,主要适 用于成人慢性荨麻疹患者夜间使用。
误区九:妊娠期、哺乳期和儿童患者首选扑尔敏
分析: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的荨麻疹治疗与非妊娠期成人基本相同。主 要使用H1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左西替利嗪属于传统的妊娠 B类。妊娠期必要时可优先考虑使用,尤其是妊娠中期和晚期。不过应在 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有效剂量使用抗组胺药。
扑尔敏(氯苯那敏)虽然临床应用得多,但是对幼儿可能有镇静作用, 在近邻分娩和哺乳期内应当避免使用。
误区五:荨麻疹与年龄及性别无关
分析:儿童急性荨麻疹比慢性荨麻疹更常见,慢性荨麻疹在成人则更为 常见。同时,慢性荨麻疹更好发于女性,约占60%,且以血清自身反应 阳性者为主,这类患者疾病较为活跃。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年 龄较小,血管性水肿少见,抗组胺药疗效好。迟发性(≥65岁)慢性自发 性荨麻疹与特应性体质和血清自身反应关系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