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育部审定)部编本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

4.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

3.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难点:

1.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

2.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板书:伯牙鼓琴

生齐读,质疑。

结合注释,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准节奏。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听范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

出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

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生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

抽读,学生评价。

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1.指名读课文,读准节奏。

2.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出示:①鼓:弹。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乎若太山:向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⑥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⑧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

出示:(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奏。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巍高山的心志,锺子期说:“琴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过了一会儿,琴声弹出了流水激荡的境界,锺子期又说:“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4.学生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师: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能把故事讲得完整、生动。

四、研读感悟。

1.文中哪句话最能扣动你的心弦?画出来,读出你的感动。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提现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入境体会: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

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象感悟:根据“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想象说话。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

3.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联系上下文想象:锺子期死后,伯牙会回到怎样的音乐生活?

美妙的琴声无人欣赏,痛苦煎熬。

联系上下文思考:“破”“绝”“终生不复”“无足”表现了伯牙怎样的心情?

写出了伯牙不再鼓琴的决绝,从中我们体会到伯牙失去知音后的悲痛欲绝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建立在互相了解、互相欣赏的基础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

美妙的琴声无人欣赏,痛苦煎熬的伯牙,最后以极端的方式——“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现出来。这既反映了音乐的艺术魅力,又表现了古人的高尚情操。

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袋”,交流感受。

出示: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思考: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锺子期的死而“终身不复鼓琴”,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和“资料袋”内容,写一写你想对伯牙说的话。

4.感悟启示。

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出示:知音难得

知己难求

珍爱友情

珍惜知己

5.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图片展示《斗牛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唐代画家戴嵩非常善于画牛,笔下的牛无不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文学家苏轼据此写下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个小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简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