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鬼谷子_中的心理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谷子》 , 发现其心理学思想十分丰富, 遂尝试进行整理 , 以 求教于方家。
一、 类知论
在知虑心理方面, 《 鬼谷子》 主张类知论。知指感觉, 属感 性认识阶段; 虑指思维, 属理性认识阶段。知虑就是感知与思 维的问题。 首先, 《 鬼谷子》 把人的认识过程分为 “知” 与 “虑” 两个 阶
收稿日期: !""#$"%$"!

要: 《 鬼谷子》 蕴涵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主要表现在: 知虑心理 学 思 想 方 面 , 主张见微知类与以类知之的类知论; 情欲心
Baidu Nhomakorabea
理学思想上, 提出喜、 怒、 忧、 恐、 病的五情说; 志意心理学思想方面, 率先提出 “志意” 概念, 认为意志受到欲望支配, 并与应对处于 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思想方面, 提出远亲近疏、 同情相亲等人际关系的原则; 在心理探测方面, 提出揣摩等心理探测方 法。 《鬼谷子》 立足纵横理论提出的心理学思想, 与先秦其他诸子相比有独特之处,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鬼谷子; 心理学; 先秦思想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1"&$"")%$")
二、 五情说
情感类型一直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先秦 时期关于情感类型的说法主要有 “四 情 说 ” 、 “六 情 说 ” 和 “七 情说” 。 “四情说” 见于 《中庸》 , 其情感类型分 “喜、 怒、 哀、 乐” 四种; “六 情 说 ” 由 《荀 子 》 所倡导, 《正 名 》 篇说: “性 之 好 恶 喜 怒哀乐, 谓之情。” 即把情感分为 “好、 恶、 喜、 怒、 哀、 乐” 六种, 比 《中庸》 多出 “好、 恶” 两种。 《礼记》 则视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为七情。 首先, 与上述情感划分不同的是, 《鬼 谷 子 》 提出 “五 情 说” 。 《权》 篇云: 故曰辞言有五: 曰病、 曰恐、 曰忧、 曰怒、 曰喜。病者, 感衰 气而不神也; 恐者, 肠绝而无主也; 忧者, 闭塞而不泄也; 怒 者, 妄动而不治也; 喜者, 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 精则用 之 , 利则行之。 这里, 把情感分为五类: 喜、 怒、 忧、 恐、 病。心理学认 为 , 人的情绪、 情感既是内心体验, 又有外部表现。关于这五种情 感类型, 陶宏景注曰: “ 病者恍惚, 故气衰而言不神也; 恐者内 动, 故肠绝而言无主也; 忧者怏悒, 故闭塞而言不泄也; 怒者 故妄动而言不治也; 喜者摇荡, 故宣散而言无要也。” 总 " 勃, 之, 各种情感、 情绪都发自内心体验, 而内心的心境又 通 过 外 在的语言表现出来。 其次, 关于情感产生的生理基础, 《 鬼谷子》 认为, 人之情 感产生于五脏, 五脏的变化, 引起人的五种情感。病, 是气衰 引起; 恐, 是肠引起; 忧, 是肺引起, 故气闭塞; 怒, 是肝引起, 故行为失控而妄动; 喜, 由心引起, 心思摇荡而无主。 从 人 体 的脏器来探讨人的情感的本质, 从情感的生理机制 来 揭 示 情 感的实质, 这是 “对 脏 器 的 变 化 与 情 感 发 生 的 关 系 作 出 了 解
!""# 年 $ 月 第 !! 卷第 ) 期
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 0&-1+-2 3-456’7418 9:;,<&14+- =<46-<67 :;414+->
%&’(!""# ?+.(!!@0+()
《 鬼谷子》 中的心理学思想
(南通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通 !!-""’ )
!$# 释。”
最后, 主张 “情二端说” 。人对有关事物的态度, 不外乎积 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反映到人的情感, 也就有好恶两种最基 本的情感。 《韩非子・八经》 曰: “ 凡治天下, 必因人情。人情者 有好恶, 故赏罚可用。” 心理学史家, 将其归为 “情二端说 。 ” 《鬼谷子》 早于 《韩非子》 认识到这一点。 《捭阖》 篇曰: “ 故言长 生、 安乐、 富贵、 尊荣、 显名、 爱好、 财利、 得意、 喜欲, 为阳曰 始。故言死亡、 忧患、 贫贱、 苦辱、 弃损、 亡利、 失意、 有害、 刑 戮、 诛罚, 为阴曰终。” 这里明确指出人的情感体验无 论 呈 现 什么状态, 总归为情感的积极反应与消极反应。 “这也充分反
+&,
《符言》 曰: “ 目贵明, 耳贵聪, 心贵智。 ” 目视、 耳听是感知 段 +!,。 过程, 心虑则是思维过程。在知虑的器官方面, 耳、 目是 “知 ” 的器官, “ 心” 是 “虑” 的器官。知虑器官是知虑心理产生的 生 理基础。 《符言》 篇曰: 目贵明, 耳贵聪, 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 则无不见; 以 天下之耳听者, 则无不闻; 以天下之心思虑者, 则无不知 。 辐 辏并进, 则明不可塞。 一曰长目, 二曰飞耳, 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 隐微之 中, 是谓洞天下奸, 莫不谙变更。 心为九窍之治, 君为五官之长。 不同的感知依赖不同的感觉器官, “ 目贵明” , “耳 贵 聪 ” , 目耳是视听器官, 心是思虑器官, “知 ” 的器官受到 “心 ” 的器 官的制约和控制。这与古人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 (主心说) 是一致的, 反映了古人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其次, 在推理形式上, 《鬼 谷 子 》 特别强调 “类 ” 的概念。 篇云 “故曰不见其类 《权》 篇曰 “不失其类而事不乱。” 《内 !》 而为之者, 见逆; 不得其情而说之者, 见非。” “ 得情” 是 《鬼谷 子》 核心理论之一, 把 “见类” 与 “得情” 并列, 提到与 “得情” 同 等重要的位置, 可见 “见类” 是多么重要! 在具体的表现上, 《鬼 谷 子 》 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的 “见 微知类” 的方式。 《反应》 篇说: “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 察其事, 论万物, 别雄雌。 虽非其事, 见微知类。 ” 陶宏景注曰: “ 谓所言 之事, 虽非时要, 然观此可以知彼, 故曰见微知类也。” 所谓见 微知类, 就是从事物的细微迹兆, 认识其类别、 实质和发展。 《易・彖》 曰: “ 万物睽而其事类也。” 王弼 《明爻通变》 释 俞 #引 之云: “ 睽而知其类, 异而知其通。” 此言非事知类也。 《韩非・
作者简介: 许富宏 (&%’!$ ) , 男, 安徽全椒人, 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 ・ )%
说林篇》 曰: “ 圣人见微以知萌, 见端以知末。” 此之谓知类。 与此相反, 《鬼 谷 子 》 还提出了从一般到特殊的 “以 类 知 之” 的推理方式。 《本经阴符》 “ 盛神法五龙” : “ 圣人者, 以类知 之。” 在如何知类的问题上, 《 鬼谷子》 主张 “知类在窍” , 即知 类的器官为人的七窍。 窍是人的口、 鼻、 耳、 目等感觉器官。 但 感知要内通于心, 即若 “有所疑惑” , 必 “通于心术” , “ 九窍、 十 二舍者, 气之门户, 心之总摄也。” 与上文所述是一致的。 再次, 《鬼 谷 子 》 提出 “反 应 ” 的思虑认识事物的新的方 式。 《反应》 曰: “ 反以观往, 覆以验来; 反以知古, 覆以知今; 反 以知彼, 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 不合来今, 反古而求之。” 篇曰: “ 有近而不可见, 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 不察 《抵 ! 》 其辞也; 远而可知者, 反往以验来也。” “ 反往” 才可以 “验来” 。 思虑的过程, 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 才能完成。这种思维模式 是经验思维模式, 通过经验的积累来认识事物。 最后, 对知虑与言、 意、 象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明。 现 代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心理过程中的感知、思维跟记忆 、 注 意、 言语、 意思、 形象等密切相关, 这反映了人的心理现象与 《鬼谷 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子》 在论述知虑心理时, 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对知虑与言、 意、 象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明。 《反应》 篇说: 言有象, 事有比。 其有象比, 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 比者 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 其钓语合事, 得人实也。……其不 言无比, 乃为之变。以象动之, 以报其心, 见其情, 随而牧之。 已反往, 彼复来, 言有象比, 因而定基。 欲开情者, 象而比之, 以牧其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这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言语 与 思 维 的关系。 言, 即言语, 意, 意思、 思想, 属思维范畴。 语言 (言) 可 以描述形象 (象) , 再根据形象认识各种事物的本质 (意 ) 。知 虑的过程就是由 “言” 到 “象” 再到 “意” 的过程, 是形象思维的 过程。人的思想是言语的内容, 言语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但二 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鬼谷子》 提出言语通过象来表达思 想的看法,涉及到思维一定要以语言为载体的心理学问 题 。 这种以 “象 ” 为中介的思维方式, 是典型的运用经验或表象、 联想、 想象的方式构成的思维模式, 是形象思维模式。在 《鬼 谷子》 看来, 知虑过程实质上是形象思维。这涉及到文艺心理 学思想问题。与 《周易》 “ 由数而生象, 因象以指事, 言事以寓 理” 的思维模式有相通之处, 体现中国传统的思维与抽象思 维方式不一致的地方。 在思虑的过程中, 内心保持虚静的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本 经 阴 符・实 意 》 : “心 欲 安 静 , 虑欲深远。 心安静则神策生, 虑深远则计谋成。……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 错, 神自得矣。 ” “无 为 而 求 安 静 五 脏 , 和通六腑, 精神魂魄固 守不动, 乃能内视、 反听、 定志。” 内心的虚静状态是进行思 维时必备的心理条件。 “心 欲 安 静 ” 、 “安 静 五 脏 ” , 在心理学 上的解释就是冷静思考, 排 除 干 扰 。只 有 冷 静 思 考 才 会 产 生 计谋; “精 神 魂 魄 固 守 不 动 ” , 是说集中注意的问题。只有注 意力集中, 思考、 决策才能正常进行。这些都是十分精辟的 见解。
《鬼 谷 子 》 是战国中期纵横家著作, 其作者是鬼谷先生。 、 《抵 "》 、 《飞 箝 》 、 《忤 合 》 、 《符 全 书 《捭 阖 》 、 《反 应 》 、 《内!》 言》 、 《 本经阴符七术》 等篇, 多用先秦古韵。这些篇中, 鱼部与 侯部, 脂部与微部, 真部与文部, 物部与质部, 支部与歌部, 幽 部与宵部均是分立的, 符合罗常培、 周祖谟 《汉魏晋南北 朝 韵 部演变研究》 所列的先秦音与两汉音不同的六种情况 。 这 就 是说 《鬼谷子》 的用韵完全符合先秦时期的特点。其为先秦时 期作品是可以肯定的。 《鬼谷子》中蕴涵有丰富的心 理 学 思 想。 但因其被疑为是伪书, 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 如高觉敷主 , 燕国材 编的 《中 国 心 理 学 史 》 (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 年 版 ) , 杨鑫辉主 著 《中 国 心 理 学 史 》 ( 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 年 版 ) 编的 《心 理 学 通 史 》 第一卷 (山 东 教 育 出 版 社 !""" 年 版 ) 等, 都没有列专章或专节研究讨论 《鬼谷子》 心理学思想。由燕国 材主编的 《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 第一卷 (人民教育出 版 社 , 首列 《鬼谷子》 心理学思想。 摘录资料 )* 条, 但缺 &%(( 年版) 乏系统的论述, 不免有些缺憾。潘菽先生教导我们: “我 国 古 代思想家关于心理学的光辉见解的整理阐述, 这是建 立 我 国 心理学体系的一项必要的研究工作。” 笔者近年来集中研究
!"# 《鬼谷子》 的归纳具有普 映了情二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遍意义, 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 意志论
志意心理思想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意志问题的理 论观点。 《鬼谷子》 中对志意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首先, 就现有的材料看, 《鬼 谷 子 》 是最早把 “志 ” 与 “意 ” 联系, 提出 “志意” 一词的。 《本经阴符・养志》 曰: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 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 思虑不达则 志意不实, 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 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 气 虚 , 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