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水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水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范围为保证渝湘高速洪酉段LM1合同段水稳底基层施工达到合同质量要求、提高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完善施工工艺,特编制本施工组织指导书。

其仅适用渝湘高速洪酉段LM1合同段水稳底基层施工。

2.水稳底基层工程简介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渝湘高速公路洪酉段LM1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020~K41+000,路线全长39.98km,包含3座互通立交和2个服务区。

本工程主要为路面工程。

本合同段设计为双向四车道。

本合同段路面底基层设计为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厚度为20cm,工程量为731403m2,约需混合料33万吨。

3.施工组织项目经理:孙国一,项目全面管理项目书记:郑育林,分管安全文明施工办公室、包括地方关系协调项目总工程师:郑育林,全面质量管理。

分管工程部、试验室、测量组项目副经理:张磊、郝俊友,组织施工生产总经济师:王锋林,合同及计量管理各部门及工区主要负责人如下:综合部:王虎山;工程部:江小鹏;材设部:肖传刚;经营部:王锋林;试验室:李世杰;测量组:朱继芒;安保部:冯宝泰;地协办:刘柱华;拌和站:郝俊友;摊铺一工区:张俭成;摊铺二工区:徐永旗;附属工程工区:宋友利。

4.使用主要材料标准根据各种原材料的需用量及规范质量要求,通过试验检测选择确定能够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的料源,并在开工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批准后组织进场,进行备料,分类堆放。

4.1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

水泥的出炉天数大于7天且安定性合格、水泥的到场温度不大于渝湘高速LM1合同段工区分布图二 工 区一 工 区起点:K1+020K20+000终点:K41+000K8+000:洪安冷拌场。

K13+000:雅江热拌场。

K30+000:秀山热拌场、 冷拌场。

里程桩号:K1+020K8+000K13+000K20+000K30+000K41+00050℃;水泥各龄期强度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

水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施工(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计算路段内各点的设计标高。

2、对材料进行试验,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场。

3、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并进行清理。

(二)培路肩1、挂线整形挂出培肩的内外侧边缘线,外侧边缘线为结构顶面,为保证路肩边缘压实,路基边缘加宽10-20cm,内侧边缘线为垫层边缘减10cm,培好的路肩内、外边缘线顺直平行,表面平整顺适纵面无起伏。

培肩土要松散,含水量适宜,最大直径不超过5cm,不许用风化砂、细砂等不可塑土培肩。

2、切槽切槽前用履带式拖拉机、装载机或胶轮压路机进行初压两遍;精确放样出结构层外边缘线;切槽应顺直,不掉肉或掉齿,将切除土倒运到其它段落使用,清理干净培肩完成段落的现场。

3、压实为保证路肩压实度,培肩土应与结构层同时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三)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1、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前由中心实验室按规范或设计推荐的比例进行混合料配合比方案试验,求得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提出各种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配合比在正式施工前需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一般规定:(1)水泥稳定土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符合下表规定: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2)原材料的试验在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前,用于基层的原材料应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标准方法进行试验。

a.颗粒分析b.液限和塑性指数c.相对密度、吸水率d.重型击实试验e.碎石的压碎值f.有机质含量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砂砾等,改善其级配。

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等水泥的常规试验。

2、施工放样(1)在准备好的下承层每10m一个断面准确放样,标出基层每个断面中线和边缘三点桩,分别测出各点标高,并在桩外侧30-50m处加设一个高程,位置与中心桩相适应。

(2)放样钢钎垂直钉入,做到牢固不晃动。

(3)测高程时,水准尺放在横杆上。

(4)钢丝线张力在80-100N以上,保证钢丝线在两钢钎之间不出现挠曲变形。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为确保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规范现场施工管理、作业程序和过程控制标准,指导施工人员在基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2.编制依据1)xx高速公路(xx段)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3.工程概况主路、匝道及六环路加宽路面基层为1层水泥稳定碎石+2层二灰稳定碎石,全厚54cm。

其中,上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18cm,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0MPa,压实度98%。

辅路、东赵村U转路面基层为1层水泥稳定碎石+2层二灰稳定碎石,全厚48cm。

其中,上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16cm,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0MPa,压实度98%。

4.施工方法4.1材料准备力磊混合料公司的水稳碎石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5:100京联鑫材料公司的水稳碎石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954.2机具准备加强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无故障运转,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主路(标准段水稳最宽19.95m)施工机械投入计划表4.3现场准备施工前,将施工区域用围挡封严,在进出口及施工部位处,设置相应的明显警示标志和施工标志,围挡搭设要牢固,并设专人进行巡视看护。

检查并整理下承层,在其宽度、厚度、压实度、强度、横坡、标高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进行适当洒水,使下承层湿润,不得有积水。

清除工作面上的松散材料、泥土和其他杂物。

下承层缺陷应及时换料处理并补充碾压。

4.4施工测量1)摊铺前要进行测量放样,提前在下承层上恢复路线中线,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导向控制支架布设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上为5m,做出标记,并打设好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控制好高度,挂好控制线。

水泥稳定碎石基(底)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基(底)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枣庄至菏泽段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山东葛洲坝枣菏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枣庄至菏泽段总监理办公室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枣庄至菏泽高速公路技术咨询组二〇一八年九月0 总则为了进一步提高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枣庄至菏泽段工程路面结构的工程质量,改善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的性能,根据山东省近几年来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综合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原则,优化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确定推荐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技术要求,特提出《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枣庄至菏泽段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为技术要求的补充部分供各方参考。

本指导书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未提及部分以招标文件和现行交通部行业技术标准为准。

1 材料1.1 集料1.1.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集料是经过人工轧制的各种尺寸的碎石,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控制集料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

集料以4.75mm为分界点,大于4.75mm为粗集料,实践证明,粗集料颗粒含量对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收缩特性有利,因此在混合料设计中应控制细集料含量。

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碎石,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

压碎值是衡量集料力学性质的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到基层强度的大小,应不大于26%。

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接近立方体,不得含有软质和其它杂质。

1.1.2粗集料应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基层推荐采用不少于4个等级公称粒径备料。

推荐分级至少为:0~5mm、5~10mm、10~20mm、20~30mm四种规格。

细集料包括机制砂、天然砂、石屑。

采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生产的硬质岩集料经过筛选的小于5mm的部分具有较好的角砾性,可以作为机制砂使用。

所有人工生产的细集料生产过程中须采用除尘装臵以控制粉尘含量,保证其满足规范要求。

严把材料准入关,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原材料进场需严格按照规定频率进行质量检验。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泥稳定碎⽯底(基)层施⼯作业指导书.⽔泥稳定碎⽯底(基)层施⼯作业指导书1 、⽬的明确⽔稳基层施⼯相关⼯程施⼯⼯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艺标准,指导、规范⽔稳基层施⼯。

2、编制依据《公路⼯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路⾯基层施⼯技术规范》《XX施⼯技术指南》《XX⾼速公路XX标合同段施⼯图》3、适⽤范围适⽤于XX⾼速公路XX标合同段⽔稳底(基)层施⼯。

4、职责(1)⼯程技术部负责本指导书的编制、修改并指导实施。

(2)安质部负责对本作业全部⼯序的检查。

(3)材料部、试验室配合负责对本作业材料质量的控制。

(4)现场技术员、领⼯员或施⼯员负责实施。

5、施⼯⼯艺及技术要求5.1 施⼯准备5.1.1 路⾯底基层施⼯,必须在经过验收合格的路床上进⾏。

5.1.2 底基层摊铺前应将路床洒⽔湿润,基层施⼯前应在底基层顶⾯撒布⽔泥净浆,洒布量折合⽔泥为1.0-1.2Kg/m2,⽔灰⽐0.6-0.7。

5.1.3 铺筑基层前,对底基层应进⾏彻底清扫,清除浮⼟、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保持表⾯整洁。

基层摊铺时,要保证下承层表⾯湿润。

5.1.4 侧模准备在已交验合格的下承层上,按(底)基层摊铺宽度在两侧⽴长*⾼=300cm*18cm的钢模,每块模板采⽤三根三⾓或斜梯形⽀架钢钎固定,b.进料⽃应不少于6个,料⽃间加设⾼度不⼩于50cm的隔板以防窜料;c.配臵2个容量80~100t⽔泥罐,2个容量80~100t粉煤灰罐;罐仓内应配有⽔泥破拱器以防⽔泥起拱停流;d.料⽃、罐仓应装配⾼精度电⼦动态计量器,加⽔量使⽤⾼精度流量计控制。

(2)每天开始拌和前,应检查集料的含⽔量,计算当天的施⼯配合⽐。

⾼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拌和含⽔量要有区别,应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保持现场摊铺碾压含⽔量接近或略⼤于最佳含⽔量。

(3)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按“品”字型分多次装料,减少粗细集料离析。

(4)拌和机每天停拌后,应对拌锅内壁、搅拌桨叶及出料⼝进⾏彻底清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定稿)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定稿)

目录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内容1.1施工机械1.2 质量检测仪器1.3底基层、基层的检查与验收1.4混合料组成设计1.4.1材料要求1.4.2无侧限抗压强度1.4.3标准击实1.4.4试件养护要求1.5铺筑试验段1.6审批开工申请报告1.7复核承包人施工放样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与监理要点2.1一般要求2.2混合料的拌和2.3混合料的运输2.4混合料的摊铺2.5混合料的碾压2.6横缝设臵2.7养生及交通管制2.8检测、验收评定3试验检测中若干问题的说明3.1 集料配比和级配检验3.1.1集料配比检验3.1.2集料级配检验3.2水泥剂量的检测3.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3.3.1试件取样3.3.2试件的试验室内成型3.3.3试验室内制件的时间3.3.4养生及试验附录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监理程序(施工工艺程序DL03)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检测汇总表(表1)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验收检测允许偏差(表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路面底基层、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之一。

在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施工中要防止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确保路面底基层、基层的工程质量。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和《佛山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管理手册》、《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检测工作指南》、设计文件的相关要求,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施工准备阶段1.1.施工机械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南惠高速公路NHB2合同段(K23+850—K56+03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惠高速公路NHB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07月01日1. 适用范围南惠高速公路NHB2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

2. 编制依据2.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8)2.3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支线(南安至惠安)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路面)3. 施工准备3.1材料储备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必须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进行材料储备,以满足施工要求。

3.1.1 碎石:碎石质量要严格控制,入场前应做(压碎值、含泥量)等相关试验,不合格禁止进入场地。

碎石储备必须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一般储备应为碎石总量的1/3,经筛分后,隔仓放置。

碎石级配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和料不离析。

3.1.2 水泥:采用福建龙岩三德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47分。

入场前试验室应按批次检测水泥的稳定性、强度等相关试验,禁止不合格水泥入场。

3.1.3 取具有代表性的碎石、水泥做相应的试验,得出其相关资料,确定适宜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和料配比,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备用。

最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配合比如下:各种规格石料质量比为1#料:2#料:3#料:4#料=23:26:16:35,水泥剂量为3.0%(外掺),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5.3%,最大干密度为2.3g/cm3。

3.1.4供电:采用外接电源或发电机供电,合理配置供电量,并有备用供电装置。

3.2 机械配置:根据工程量选配机械。

3.2.1 选择摊铺机根据工期,可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机型。

采用两台徐工952摊铺机前后相距5~10米成梯队作业,水稳分2层摊铺,每层厚16cm。

3.2.2 选择拌和设备摊铺机选定后,拌和设备必须满足摊铺机的要求,不得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否则会出现由于待料而停机,导致基层不平整,同时也影响工期。

水稳碎石作业指导书最终版

水稳碎石作业指导书最终版

滨德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滨德高速公路总监代表处2010年8月目录一、准备工作 (1)1.施工机械 (1)2.质量检测仪器 (2)3.拌和站场地建设 (3)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3)1.材料要求 (4)2.混合料组成设计 (5)三、试铺 (7)四、施工 (9)1.一般要求 (9)2.混合料的拌和 (10)3.混合料的运输 (12)4.混合料的摊铺 (12)5.混合料的碾压 (15)6.横缝设置 (16)五、养生及交通管制 (16)六、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7)根据交通部标准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和《德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按照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保工艺、工艺保质量”的原则,对山东省德滨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准备工作1.施工机械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故障。

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2台拌和站尽可能安装在同一场地内)、摊铺机摊铺、分层施工,要求各施工单位配备足够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机械等。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其中上、下基层摊铺纵逢应错位1米以上,每层分别按单幅梯队摊铺作业。

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机械。

(1)拌和机根据招标文件规定,每单位应配置产量大于500T/H的拌和机2台,要保证其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力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

拌和机必须采用定型产品,至少要有四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拌和机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2)摊铺机应根据路面摊铺层的宽度、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

宜选用大功率抗离析型摊铺机单机半幅全宽作业摊铺或双机梯队作业摊铺,单机摊铺时必须保证铺面均匀、基本无明显离析。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工作业指导书

第1页 共2页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路面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水稳底基层(或基层)铺筑前场工人按正确方法进行路面施工,以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内威荣高速公路项目LM1合同段水稳底基层(或基层)前场施工人员。

3、措施与方法
3.1认真负责,精心施工
3.2在摊铺机正常铺出的混合料上一般不用人工修整,当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进行找补及换料、整平工作:
3.2.1 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时,应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刮料、填料及整平工作;
3.2.2 构造物接送部位缺料时应及时填补;
3.2.3 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需随时进行填补;
3.2.4 表面明显不平整时须及时刮料、填料并整平;
3.2.5 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淅时,应马上用细料填补后打刮子整平。

3.3 缺陷部位填料应马上打刮子整平,不能撒料后就不管。

填料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远甩锹。

3.4 每天在压路机压完所有铺筑路段后,采用3米直尺纵、横向检测,将末端高程、厚度、平整度不合适的混合料予以清除,按照要求做出接头。

3.5 覆盖养生膜时,应采用土或砂子在薄膜接缝处压实并打成2m ×2m
方格,薄膜接缝搭接不小于20cm。

3.6 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摊铺机前待路段的异常情况,遇到灰尘、灰石、飞石、杂物、坑函或垒包时应马上清除及处理。

如有局部路床、底基层坑陷、软弹处应铲水稳料补平,人工夯实;底基层若有开裂现象,应及时向现场工程师汇报,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完毕确认合格后再行铺筑。

第2页共2页。

LSLM水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LSLM水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洛栾高速公路洛嵩段路面建设项目底基层实验段施工作业指引书洛嵩路面LSLM.1标项目经理部-3-11前场准备作业指引责任部门:质检部、工程部、实验室、测量队㈠路槽交验验收内容: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估原则》(JTG F80/1-)对路槽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进行检查,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经总监代表处或驻地办书面签认,我部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不合格规定路基单位进行解决。

㈡打扫、立模、打钢钎、挂线,责任部门:工程部、水稳作业队1、对实验段内旳建筑垃圾、浮土等进行清理和打扫,保证路面干净整洁。

并且在摊铺作业前适量洒水保持表面湿润。

2、底基层主线半幅设计宽度为12.45m,根据中桩、边桩,根据侧钎长度,定出两侧钢钎位置,人工打牢夯实,避免钢钎松动歪斜;根据实验段长度人工布钢绞线,然后用紧线钳拉紧,松紧限度以两钢钎中间部位旳挠度不不小于1mm为宜。

3、模板支设时重点控制模板线形和接头。

线形与路线一致,且顺直畅通,无错台和弯折现象;模板支设牢固,外侧用三角支架和钢钎钉紧,内侧必要时用2-3根钢钎固定,混合料铺筑后,碾压前及时拔除;模板接头部位搭接平顺,无错台,用木楔或插销联接,并靠紧钉牢。

后场拌和作业指引责任部门:第一水稳拌和厂、实验室㈠拌和机调试一方面保证电路系统畅通,各部位电机工作正常。

对各料斗旳出料状况、皮带传播系统、加水系统、搅拌锅工作状况、成品料仓阀门、操作室旳批示灯、指令信号等系统进行调试。

干拌几锅混合料,实验人员取样筛分,检查混合料级配状况,如与设计级配相差较大,根据多种料旳比例对拌和机进行调节;级配符合规定后,再湿拌混合料,检查含水量和水泥用量,直至配合比满足施工规定。

对拌和机旳调试过程也是对配合比进行优化旳过程,实验人员根据原材料旳含水量,微调配合比,供拌和机调试用,使混合料配合比最大限度地接近设计配合比。

㈡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厂拌水稳碎石混合料,每由后场专职实验人员在早上、中午、下午分别测定多种集料旳含水量,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旳最佳含水量指标,结合当天旳气温、湿度、运距状况拟定混合料拌和时旳用水量,一般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旳±(0.5~1.0)百分点。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9-
①摊铺机起步时,要注意缓慢调节夯锤频率与摊铺速度成一 定比例关系。摊铺时注意含水率大小,及时反馈。
②采用双联合阶梯摊铺作业,两台摊铺机型号应相同,前后 相距 5-10m。摊铺宽度应重叠 5-10cm。每台摊铺机宽度,应根据 混合料摊铺情况不出现离析确定。
③双机摊铺时,前后摊铺机采用路侧钢丝和设置在路中的导 梁控制高程,后台摊铺机路侧采用钢丝、路中采用滑靴控制高程。
-1-
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尽快碾压 密实。基层施工前在下承层两侧支设钢模板(或方木做模板)后 方可进行摊铺施工。模板要线条顺直,内侧竖直,并保持湿润。 本项目要求先施做土路肩。
4.基层应按设计分层铺筑,每层的压实厚度20cm,最小不应 小于10cm。压实度检测时开挖的坑洞应及时回填夯实。
6.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的内容包括:用于施工的原材料、集 料级配和混合料配合比;机械组合及性能(机械的技术性能、工 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以及安全、环保等要求);摊铺速度、 振幅、频率;压实机械规格、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最佳含水率及碾压时含水率允许偏差等。
(二)施工工序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序如(图 3-2)所示
②对不同水泥应分别试验其延迟时间,以确定混合料最晚碾 压时间。
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最佳水泥剂量,建议依据设计要 求,在 3.0%-5.0%之间通过试验进行确定。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和 本项目合同文件相关要求。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4.5Mpa ≥ R0.95 ≥ 3.5Mpa , 其 中 下 基 层 7 天 无 侧 限 抗 压 强 度 不 小 于 3.5Mpa,上基层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4Mpa。

滁马高速公路路面水稳作业指导书

滁马高速公路路面水稳作业指导书

滁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路面半刚性底基层、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滁马高速公路总监办2014年10月19日目录第一节准备工作第二节混合料组成设计第三节试验路段第四节施工管理第五节养生及交通管制第六节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第七节安全文明施工滁马高速公路路面半刚性底基层、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准备工作一、施工设备(一)拌和楼1.拌和楼产量不低于500t/h,拌缸长度不小于4.5米。

拌和楼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对于加水量的计量,应采用流量计的方式。

2.至少要有五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各个料仓之间的挡板高度应不小于1m,避免各档料的掺混。

水的流量数值应在中央控制室的控制版面上显示,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实时显示和调整。

3.试验段前应标定拌合楼流量曲线,用以确定生产配合比,并将流量曲线标定纳入试验段总结报告中。

4.罐装水泥的料仓应密闭、干燥,同时内部装有破拱装置,防止由于水泥遇潮,导致水泥流量不均匀。

同时,水泥料仓应满足由拌和楼生产能力决定其容量,配备计重装置,以准确计量水泥的添加量(不能通过电机转速计量水泥的添加量)。

(二)摊铺机水稳摊铺机不少于5台,并行摊铺的两台摊铺机功率一致、新旧程度相近,以保证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路面基层厚度一致,完整无缝,平整度好。

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二次搅拌的均匀性,摊铺机功率必须大于120KW。

(三)压路机压路机的吨位和台数必须与拌和楼及摊铺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每一施工作业点至少应配备不小于21吨的振动压路机3台,30吨胶轮压路机3台。

为进一步加强骨架密实型级配的碾压效果,减少重型钢轮压路机对集料的破碎和细集料由于振动导致的向上聚集和迁移现象,本项目采用2台30吨胶轮压路机,以增强粗集料的横向移动分布和细集料与粗集料的密实效果,以及水泥胶浆与骨料之间的粘结性能,凸显胶轮压路机的压实作用。

山西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厂拌法拌合).docx

山西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厂拌法拌合).docx

十天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陕西路桥十天高速HL-M01标项目经理部-0-0年十一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施工人员、机械设备与试验检测仪器(二)原材料及技术指标(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四)下承层整修(五)侧模准备二、施工阶段(一)试验路段铺筑及1公里标准段施工(二)施工工艺1、混合料拌制工艺流程2、摊铺碾压工艺流程3、施工放样4、混合料拌和5、混合料运输6、混合料摊铺7、混合料碾压8、接缝处理9、养生及封闭交通三、过程质量检测及成型段质量检验评定(-)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项目及频率(二)质量检验评定实测项目四、施工控制要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采用厂拌法拌和,摊铺机分两层摊铺施工的作业方法。

在实际施工中重点防止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 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表面提浆形成镜面,养生不及时不到位等。

特制定此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供参考。

一、施工准备阶段1 X每作业面人员配备分工表2、每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套表(二)原材料及技术指标k水泥:采用42. 5号缓凝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窑天数,刚出窑炉的水泥,要停放7d,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

夏季高温作业时, 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C;髙于这个温度,又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

2、碎石规格:拌合场粗集料存放必须分层堆放,每层高不超过1米,汽车紧密卸料,然后用推土机推平。

禁止汽车自料堆顶部往下卸料,以减少集料离析。

3.水路面基层用水和养护用水,一般采用人畜能饮用的水,如非采用其他用水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⑴硫酸盐含量应不大于2. 7mg/cm?,o⑵含盐量不得超过5mg/cm3o⑶PH值不得小于4。

⑷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沼泽水、酸性水不得使用。

十天高速HL-M01标采用的原材料为:碎石:采用汉中勉县宏远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宁宿徐高速公路sa标设计以水泥稳定土作为路面底基层,为了规范该项目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结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及省高指关于底基层施工的指导意见,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准备工作1.1材料1.1.1水泥1.1.1.1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1.1.2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应使用。

1.1.2土1.1.2.1所有可以经济粉碎的土壤都可以用水泥稳定。

1.1.2.2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不应单用水泥稳定。

如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

1.1.2.3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得使用。

1.1.2.4清理符合要求的取土场(或取土坑)表面,清除表面的耕植土、树木(根)等不适宜材料。

1.1.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1.2混合料组成设计。

1.2.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合料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水泥与土的比例,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2原材料试验:对水泥土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进行试验,并使用符合第1.1条要求的材料。

1.2.3取工地实际使用的土和水泥,按不同的配合比(以质量计)制备五组混合料,本次设计水泥剂量为9%,按5%、7%、9%、11一%、13%掺配进行试验。

1.2.4通过重型压实法确定每组混合物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5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根据压实度制备混合料试件(≥ 95%),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泡1天后测量无侧限抗压强度。

每组试样数量:偏差系数为10%-15%时为9个,偏差系数为15%-20%时为13个。

1.2.6水泥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量后,应立即放到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内养生,养护温度20±2℃。

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天),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 (1)
5、施工要求 (1)
6、劳动组织 (4)
7、材料要求 (4)
8、设备机具配置 (4)
9、质量控制与检验 (5)
10、安全环保要求 (5)
高速公路水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施工作业指南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水稳基层施工。

2、作业准备
2.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技术规范和标准。

2.2配置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水稳基层和运输设备,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3配备齐全施工需要的机具器械、夜间施工需要的照明设施。

2.4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备齐应急物资。

3、技术要求
外观鉴定:
1)、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

2)、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4、施工程序与工艺
支模、培土模→拌和站拌料→混合料运输→摊铺→压实→横缝处理→养生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 技术准备
5.1.1.1 在水稳基层正式开工之前,首先对砂砾底基层进行验收,其各项技术指标均需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5.1.1.2 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 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5.2下承层准备
经验收合格的底基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开始施工,在基层施工前,工区技术员对准备施工作业面进行检查,清除表面的杂物,对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如搁置时间较长,应洒水复压。

5.3 测量准备工作
5.3.1 测量人员提前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米设一个中桩,平曲线每10米设一个中桩,在两侧外边缘距基层设计宽度30~40cm处打木桩并进行高程测量,由此来推算施工路段挂线高度,所测数据必须交底到现场测量技术员。

结构物范围内基层标高要根据桥面实测标高进行适当调整。

5.3.2 设置标高控制线
5.3.2.1 铺筑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标高控制线采用Φ2~3mm的钢丝作为基线,张拉长度以100~200m为佳,且须在两端用紧线器同时拉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为1KN。

5.3.2.2 钢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18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

固定架采用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在直线段每间隔10m布设,曲线段每间隔5m布设,且应钉设在离铺设宽外30cm~40cm 处。

5.4水稳料的拌和和运输
每次拌和前,试验人员对各种集料取样测定含水量,然后根据测定的材料含水量换算施工配合比,并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拌和站操作员,为了能检验混合料中集料配比是否准确,有必要在拌和时对各种集料的配比进行试验检测,同时也是对秤量系统的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