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端口以及端口使用的原理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读引脚及读锁存器

单片机读引脚及读锁存器

51单片机I/O引脚IO口工作原理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 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Hadoop中 常用端口说明和相关配置文件

Hadoop中 常用端口说明和相关配置文件

Hadoop中常用端口说明和相关配置文件Hadoop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可以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和处理。

在Hadoop中,有许多常用的端口和相关配置文件,这些端口和文件对于Hadoop集群的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Hadoop中常用的端口说明和相关配置文件。

一、Hadoop常用端口说明1. Namenode端口:默认端口为8020,是Hadoop集群中的主节点,存储有HDFS的元数据信息,命令行中通过hdfs://<namenode-ip>:8020/访问HDFS。

Namenode的端口负责管理整个集群中文件块的元数据信息,由于这些信息比较重要,建议使用安全的方式进行访问和管理。

2. Datanode端口:默认端口为50010,是Hadoop集群中的从节点,存储有HDFS的数据块。

Datanode的端口用于管理数据块,当文件需要进行读写操作时,客户端会向Namenode请求相应数据块的位置信息,然后直接通过Datanode端口进行读写操作。

3. Secondary Namenode端口:默认端口为50090,是Hadoop集群中的辅助节点,不存储实际数据,但能够定期备份主节点的元数据信息,避免因Namenode节点失效而导致Hadoop集群无法访问。

4. JobTracker端口:默认端口为8021,是Hadoop中的工作节点,负责处理MapReduce任务。

JobTracker的端口负责监控整个Hadoop集群中的运行情况,以及处理MapReduce任务的分配和管理。

5. TaskTracker端口:默认端口为50060,是Hadoop中的工作节点,负责处理MapReduce任务。

TaskTracker的端口负责处理实际的MapReduce任务,将计算结果返回给JobTracker进行处理。

二、Hadoop相关配置文件1. core-site.xml:这个配置文件是Hadoop的核心配置文件之一,主要用于配置Hadoop集群的全局属性。

网络设备原理及应用说明

网络设备原理及应用说明

常用网络设备原理及应用范围1、集线器(HUB)集线器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网络设备之一,主要用来组建星型拓扑的网络。

在网络中,集线器是一个集中点,通过众多的端口将网络中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不同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集线器类型:独立型:具有价低、故障易查、网络管理方便等优点;性能差、速度低等缺陷;模块化:带机架和多个卡槽;每槽可安装一块扩展卡,每卡相当于一个独立型;通常4-14个槽,可管理性好;可堆叠:利用高速总线“堆叠”或短距离连接成整体;(1)集线器的通信特性集线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发,它将一个端口收到的信号转发给其他所有端口。

同时,集线器的所有端口共享集线器的带宽。

当我们在一台10Mb/s带宽的集线器上只连接一台计算机时,此计算机的带宽是10Mb/s;而当我们连接两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的带宽是5Mb/s;当连接10计算机时,带宽则是1Mb/s。

即用集线器组网时,连接的计算机越多,网络速度越慢。

(2)集线器的分类按通信特性分,集线器分为无源集线器和有源集线器。

无源集线器只能转发信号,不能对信号作任何处理。

有源集线器会对所传输的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并转发,并可以扩展传输媒体的传输距离。

目前市面上的集线器属于有源集线器,无源集线器已被淘汰。

按带宽分,集线器分为10Mb/s、10/100Mb/s、100Mb/s集线器。

我们通常选择10/100Mb/s 自适应的集线器。

因为这种集线器可以根椐网卡和网线所提供的带宽而自动调整带宽。

当网线和网网卡为10Mb/s时,集线器以10Mb/s的速率通信。

当网线与网卡达到100Mb/s时,集线器则以100Mb/s的速率通信。

按端口个数分,集线器分为5口、8口、16口、24口等。

(3)集线器的连接集线器通过其端口实现网络连接。

集线器主要有RJ-45接口和级联口两种接口。

RJ-45接接口:集线器的大部分接口属于这种接口,主要用于连接网络中的计算机,从而组建计算机网络。

级联口:级联口主要用于连接其他集线器或网络设备。

了解电脑的网络协议和端口

了解电脑的网络协议和端口

了解电脑的网络协议和端口网络协议和端口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了解电脑的网络协议和端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提高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协议和端口的概念、常见的协议以及它们的作用。

一、网络协议和端口的概念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标准,用于规定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包的格式、通信过程中各种控制和管理操作的定义等。

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和核心。

2. 端口端口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逻辑概念,用于标记不同的网络应用程序。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每个网络应用程序都需要使用一个特定的端口进行通信。

端口号是一个16位的整数,范围从0到65535,其中0到1023为被常用端口号,1024到49151为登记端口号,49152到65535为动态和/或私有端口号。

二、常见的网络协议和端口1. HTTP协议(端口号:80)HTTP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通过HTTP协议,我们可以在网页浏览器和网站之间传输信息,浏览网页、发送请求和获取网页内容都是通过HTTP协议来进行的。

HTTP协议使用的默认端口号是80。

2. HTTPS协议(端口号:443)HTTPS协议是在HTTP协议的基础上加入了SSL/TLS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Transport Layer Security)进行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安全协议。

HTTPS协议使用的默认端口号是443。

3. FTP协议(端口号:20和21)FTP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

通过FTP协议,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包括上传、下载、删除和重命名等操作。

FTP的数据传输使用的是端口20,而控制连接使用的是端口21。

4. SMTP协议(端口号:25)SMTP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上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

通过SMTP协议,用户可以发送电子邮件给其他用户。

SMTP协议使用的默认端口号是25。

telnet通信原理

telnet通信原理

telnet通信原理Telnet是一种用于远程登录主机和互联网上计算机的协议。

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连接登录到远程计算机,并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命令。

Telnet使用基于文本的通信方式,将用户输入的命令发送到远程计算机上,并将远程计算机的响应返回给用户。

Telnet通信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层协议:Telnet通信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作为传输层协议。

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端口号:Telnet为远程主机和本地主机之间建立连接时使用了默认端口号23。

端口号用于标识进程或服务,Telnet服务器监听在端口23上,等待客户端连接。

3.会话建立:Telnet客户端应用程序向Telnet服务器应用程序发起连接请求。

Telnet服务器监听在端口23上,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一旦连接建立,双方就可以进行通信。

4.字符编码:Telnet使用了ASCII字符编码来传输文本数据。

当用户在本地主机上输入命令时,客户端将命令转换为ASCII码,并将其作为数据段通过TCP连接发送到服务器。

同样,服务器将响应(文本)数据转换为ASCII码并发送到客户端。

5.命令行解析和执行:远程计算机上的Telnet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命令后,将其解析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服务器将响应数据(文本)返回给客户端。

然后客户端将这些响应数据转换为Unicode 字符并显示给用户。

6.用户输入与显示:Telnet客户端将用户在本地主机上输入的命令转换为ASCII码并发送到远程计算机上的Telnet服务器。

服务器执行命令并将响应数据发送回客户端。

然后客户端将响应数据转换为Unicode字符并在本地主机上显示给用户。

7.会话终止:当用户结束Telnet会话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终止会话的命令,服务器收到该命令后终止与客户端的连接。

尽管Telnet是一个简单而且常用的协议,但它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常用协议对应的端口号

常用协议对应的端口号

常用协议对应的端口号常用协议对应的端口号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们用于标识和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协议以及它们对应的端口号。

1.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端口号:80HTTP 是用于在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传输文本、图像和其他多媒体文件的协议。

通过输入 URL,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并通过 HTTP 响应返回请求的数据。

2. HTTPS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 端口号:443 HTTPS 是 HTTP 的安全版本,它通过使用 SSL/TLS 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 端口号:20 (数据传输) 和 21 (控制)FTP 是一种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

它使用两个不同的端口,一个用于数据传输,另一个用于控制和命令。

4. SSH (Secure Shell) - 端口号:22SSH 是一种通过加密来保护远程连接的协议。

它用于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终端会话。

5.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端口号:25SMTP 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它定义了如何将电子邮件从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

6.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 端口号:110POP3 是一种用于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电子邮件的协议。

它允许用户将邮件从服务器上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的邮件客户端。

7. IMAP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 端口号:143IMAP 是一种用于从邮件服务器上接收和管理电子邮件的协议。

常用由路由器端口映射(一)2024

常用由路由器端口映射(一)2024

常用由路由器端口映射(一)引言概述:常用由路由器端口映射是指在进行网络通信时,通过配置路由器端口映射,将外部网络的请求映射到内部网络中的指定设备或服务上。

这种技术在家庭网络、小型办公网络以及游戏服务器等场景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由路由器端口映射的方法。

一、静态端口映射1.1 理解静态端口映射的基本概念1.2 配置静态端口映射的步骤1.3 静态端口映射的优缺点1.4 静态端口映射的适用场景1.5 静态端口映射的注意事项二、动态端口映射2.1 理解动态端口映射的基本原理2.2 配置动态端口映射的方法2.3 动态端口映射的优缺点2.4 动态端口映射的适用场景2.5 动态端口映射的注意事项三、UPnP端口映射3.1 了解UPnP协议及其工作原理3.2 配置路由器开启UPnP功能3.3 使用UPnP进行端口映射3.4 UPnP端口映射的优缺点3.5 UPnP端口映射的适用场景四、DMZ主机设置4.1 理解DMZ主机设置的作用4.2 配置路由器的DMZ主机4.3 DMZ主机设置的优缺点4.4 DMZ主机设置的适用场景4.5 DMZ主机设置的注意事项五、虚拟服务器设置5.1 理解虚拟服务器设置的原理5.2 配置虚拟服务器的步骤5.3 虚拟服务器设置的优缺点5.4 虚拟服务器设置的适用场景5.5 虚拟服务器设置的注意事项总结:通过对常用由路由器端口映射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端口映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静态端口映射适用于长期稳定映射,动态端口映射适用于临时需求,UPnP端口映射方便易用,DMZ主机设置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虚拟服务器设置则能满足灵活的网络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端口映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交换机镜像端口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

交换机镜像端口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

交换机镜像端口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交换机镜像端口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对于高级网管员来说,在进行网络故障排查、网络数据流量分析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网络节点或骨干交换机的某些端口进-行数据流量监控分析,而在交换机中设置镜像端口,对某些可疑端口进行监控,同时又不影响被监控端口的数据交换,已成为常用的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以Cisco Catalyst4006交换机为例介绍“交换端口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

1.SPAN工作原理SPAN(Switched Port Analyzer)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给某种网络分析器提供网络数据流。

它既可以实现一个VLAN中若干个源端口向一个监控端口镜像数据,也可以从若干个VLAN向一个临控端口镜像数据。

源端口的5号端口上流转的所有数据流均被镜像至10号监控端口,而数据分析设备通过监控端口接收了所有来自5号端口的数据流(见图1.1.3)。

2.SPAN的配置方法在配置SPAN任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的设备应搭接在监控端口上;(2)在一个基于VLAN的SPAN任务中不能同时存在源VLAN和过滤VLAN (3)冗余链路端口只能作为SPAN任务的源端口;(4)SPAN任务中所有的源端口的被监控方向必须一致;(5)在设置端口为源端口时,如果没有指定数据流的监控方向,默认为双向; (6)当SPAN任务含有多个源端口时,这些端口可以来自不同的VLAN; (7)取消某一个SPAN任务的命令是:no monitor session任务号;(8)取消所有SPAN任务的命令是:no monitor;(9)SPAN任务的目的端口不能参与到生成树的距离计算中,但由于源端口的BPDU 包可以被镜像,所以SPAN目的端口可以监控到来自源端口的BPDU数据包。

配置SPAN的源端口,应遵循表1.1-3的格式。

表1.1-3命令解释说明Switch(config)_[no]monitorsession{session_number}{source(interface type/num)|{vlan vlan_ID}}[,|-|r_|t_| both] 命令包含SPAN任务号(1——6),源端口(FastEthernet或者GigabitEthernet口),或Vlan号(1——1005),以及被监控数据流的方向;使用no作为恢复命令以下语句显示如何配置源端口为FastEthernet 5/l的SPAN任务,其监控对象为双向数据流:Switch(config)_ 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fastethrnet 5/l 配置SPAN的目的端口,应遵循表1.1-4的格式。

第4章 80C51单片机IO端口及应用最终

第4章  80C51单片机IO端口及应用最终
23
24
参考程序:
#include <reg51.h>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 P2=0xff; for(;;) { i=P2; P1=i; } }
25
4.6单片机I/O口控制电磁继电器
在控制系统中,常常存在电子电路与电气电路的互 相连接问题,需要电子电路控制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 例如电动机、电磁铁、电灯等,同时实现电子线路与电 气电路的电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身的安全,继电 器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控制
T1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读引脚
D P0.x Q 锁存器 Q
BUF2
MUX
P0.x引脚 T2
图4-1 P0口的位电路结构
4
2.P0口工作原理 (1)P0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口
当80C51单片机外部扩展存储器或者I/O接口芯片,需要 P0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分时使用时,“控制”信号输出高 电平;转换开关MUX 将T2与反相器输出端接通,同时“与 门”开锁,“地址或数据”信号通过与门驱动T1管,并通过 反相器驱动T2管,使得P0.x引脚的输出状态随“地址/数据” 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输出过程如下。
注意,当P0口作输出口使用时,输出级属开漏电路,在 P0.x引脚应外接上拉电阻。
6
② P0口作为I/O口输入时,端口中的两个三态缓冲器用于读 操作。有2种读操作:读锁存器和读引脚。
“读引脚”:当执行一般的端口输入指令时,引脚上的外部 信号既加在三态缓冲器BUF2的输入端,又加在场效应管T2 漏极上,若此时T2导通,则引脚上的电位被钳在0电平上。 为使读引脚能正确地读入,在输入数据时,要先向锁存器置 “1”,使其Q反端为0,使输出级T1和T2两个管子均被截止, 引脚处于悬浮状态;作高阻抗输入。“读引脚”脉冲把三态 缓冲器打开,于是引脚上的数据经缓冲器到内部总线;

单片机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单片机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单片机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 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

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端口扫描是网络安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探测目标主机开放的网络端口来获取目标系统的信息,并用于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在端口扫描中,攻击者发送特殊格式的网络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不同端口,根据不同的回应结果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从而获取端口和服务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攻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其原理:1.TCP扫描TCP扫描是最常见的一种端口扫描类型。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TCPSYN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ACK或者RST数据包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返回RST数据包,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返回ACK或者没有任何回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因此,TCP扫描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分析TCP协议栈产生的不同响应状态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2.UDP扫描UDP扫描是通过向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发送UDP数据包,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由于UDP协议的特性,该扫描类型相对于TCP扫描更加难以检测。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一个ICMP端口不可达错误,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任何响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UDP扫描的原理就是通过分析UDP数据包产生的不同响应状态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3.SYN扫描(半开放扫描)SYN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端口扫描类型,也称为半开放扫描。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TCPSYN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ACK或者RST数据包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与TCP扫描的不同之处在于,SYN扫描中攻击者不会发送接受或者完成的ACK数据包,而是即使在接收到目标主机的ACK数据包之后返回一个RST数据包,以便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没有留下任何跟踪痕迹。

4.NULL扫描NULL扫描是一种探测目标主机端口开放情况的方法,其原理是发送一个无任何标志位的TCP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一个RST数据包,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任何响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并行端口详解课件

并行端口详解课件

总结词
数据传输的监控与调试是确保并行端口稳定 运行的关键步骤。
详细描述
通过监控工具可以实时查看并行端口的数据 传输状态,包括数据流量、错误率等关键指 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调试,检查 端口参数设置是否正确、驱动程序是否正常 运行等。此外,定期对并行端口进行性能测 试和优化也是必要的维护工作。
05 并行端口常见问 题及解决方案
数据传输错误
数据传输错误是并行端口使用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导 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数据传输错误通常是由于硬件故障、信号干扰或电缆问题引 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更换电缆、确保连接稳 定并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端口兼容性问题
端口兼容性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确识别或通信。
端口兼容性问题可能是由于设备驱动程序不匹配、端口规格不同或设备型号差异 引起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更新驱动程序、确保设备支持所需的端口规格, 或使用转接器来匹配不同设备的端口类型。
双向传输
并行端口支持数据的双向传输, 即数据既可以由主机发送到设备, 也可以由设备发送到主机。
数据传输协议
EPP协议
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协议是一种并行端口的数据传输协议,它通 过优化数据传输的时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ECP协议
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协议是另一种并行端口的数据传输协议, 它扩展了并行端口的功能,支持更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复杂的数据控制。
特点
并行端口的数据传输速率较快,但随 着外部设备接口标准的多样化,其应 用范围逐渐缩小。
并行端口的类型
01
02

I2C,SPI,USB,UART常见接口的原理简析

I2C,SPI,USB,UART常见接口的原理简析

常见接口电路介绍一、I2C总线简介1. 什么是I2C?NXP 半导体(原Philips 半导体)于20 多年前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双向二线制串行通信总线,这个总线被称为Inter-IC 或者I2C 总线。

目前I2C 总线已经成为业界嵌入式应用的标准解决方案,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基于微控器的专业、消费与电信产品中,作为控制、诊断与电源管理总线。

多个符合I2C 总线标准的器件都可以通过同一条I2C 总线进行通信,而不需要额外的地址译码器。

由于I2C 是一种两线式串行总线,因此简单的操作特性成为它快速崛起成为业界标准的关键因素2. I2C总线的基本概念1)发送器(Transmitter):发送数据到总线的器件2)接收器(Receiver):从总线接收数据的器件3)主机(Master):初始化发送、产生时钟信号和终止发送的器件4)从机(Slave):被主机寻址的器件其线路结构图如下:如上图示,I2C 总线具有如下特点:1)I2C 总线是双向传输的总线,因此主机和从机都可能成为发送器和接收器。

不论主机是发送器还是接收器,时钟信号SCL 都要由主机来产生2)只需要由两根信号线组成,一根是串行数据线SDA,另一根是串行时钟线SCL3)SDA 和SCL 信号线都必须要加上拉电阻Rp(Pull-Up Resistor)。

上拉电阻一般取值3~10KΩ4)SDA 和SCL 管脚都是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输出结构3. I2C总线的信号传输1)3种速率可选择标准模式100kbps、快速模式400kbps、最高速率3.4Mbps2)具有特定的传输起始、停止条件a)起始条件:当SCL 处于高电平期间时,SDA 从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时产生起始条件。

起始条件常常简记为Sb)停止条件:当SCL 处于高电平期间时,SDA 从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时产生停止条件。

停止条件简记为P3)数据传输从确定从机地址开始a)多个从机可连接到同一条I2C 总线上,它们之间通过各自唯一的器件地址来区分b)一般从机地址由7 位地址位和一位读写标志R/W 组成,7 位地址占据高7 位,读写位在最后。

网络端口原理

网络端口原理

网络端口原理网络端口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不同应用程序或网络服务的逻辑地址。

它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通过端口号可以确定数据包的目的地。

每个端口号都对应着特定的网络服务,这样数据包就能够被正确路由到相应的程序或服务上。

在计算机网络中,端口号是16位的无符号整数,范围从0到65535。

其中,0到1023的端口号被称为已知端口或系统端口,主要预留给一些已知的网络服务使用;1024到49151的端口号被称为注册端口或用户端口,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49152到65535的端口号被称为动态或私有端口,通常由操作系统临时分配给应用程序使用。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这些设备会根据源和目标IP地址以及端口号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后,操作系统会根据目标端口号来确定将数据包交给哪个应用程序处理。

网络端口的实现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使用端口来建立连接、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断开连接,每个连接都会有唯一的源端口和目标端口。

UDP协议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数据包通过端口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但不保证可靠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网络服务通常在计算机上使用不同的端口号,例如Web服务常用的是80端口,邮件服务常用的是25端口,FTP服务常用的是20和21端口。

网络管理员和开发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常用端口号,以方便配置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并确保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行。

总之,网络端口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多应用程序间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端口号可以实现数据包的源和目标识别,从而确保数据正确路由到相应的程序或服务。

端口映射的原理 -回复

端口映射的原理 -回复

端口映射的原理-回复端口映射是一种网络技术,它允许网络上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将外部IP地址和端口号映射到内部网络的特定设备和端口上,从而实现在公共网络上访问私有网络设备和服务。

端口映射的原理涉及到网络地址转换(NAT)和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概念。

下面将逐步解释端口映射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原理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将一组IP地址转换为另一组IP地址的技术,它主要用于将本地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进行互联网访问。

NAT的主要原理是将网络中的数据包重新封装,修改其源或目的IP 地址和端口号。

NAT通过实现两个主要功能来实现地址转换。

首先,它维护一个“转换表”或“映射表”,其中记录了内部私有IP地址和外部公共IP地址之间的关联。

其次,它通过重新封装数据包中的源和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转换数据包。

二、TCP/UDP协议的原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Internet上常用的两种传输层协议。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通过连接的建立、数据的分段、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的释放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以较低的开销提供简单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TCP/IP协议栈中,端口号用于标识特定应用程序或服务。

TCP和UDP 使用不同的端口号范围,例如,TCP的端口号范围是0-65535,而UDP 的端口号范围是0-65535。

端口号与IP地址的组合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上的设备和应用程序。

三、端口映射的工作原理端口映射通过NAT和TCP/UDP协议的组合来实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端口映射的工作过程。

1. 请求发起首先,当外部网络中的设备或用户需要访问内部网络中的设备或服务时,它们会向公共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请求。

这些请求被发送到网络边界设备,如路由器或防火墙。

2. NAT处理接下来,网络边界设备上的NAT组件接收到请求。

端口攻击原理

端口攻击原理

端口攻击原理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攻击方式层出不穷。

端口攻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攻击手段之一,它利用计算机通信中的端口来进行非法访问或攻击。

本文将深入探讨端口攻击的原理,包括其背后的基本概念、攻击类型、攻击手段以及防御方法。

概述端口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网络中的端口进行非法侵入、破坏或窃取信息的行为。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端口是一种逻辑通道,用于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每个端口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数字,称为端口号。

常见的端口号有FTP (端口号21)、HTTP (端口号80)、SMTP (端口号25)等。

端口攻击类型端口攻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端口扫描攻击端口扫描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扫描目标主机上的开放端口,获取目标主机的网络服务信息,为后续的攻击做准备。

常用的端口扫描工具有Nmap、SuperScan等。

端口炸弹攻击端口炸弹攻击是指通过大量的请求占用目标主机的端口资源,导致目标主机无法正常工作。

攻击者可以向目标主机发送大量的连接请求,使其资源耗尽。

端口暴力破解攻击端口暴力破解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尝试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组合,来破解目标主机上的开放服务。

常见的目标服务包括FTP、SSH、Telnet等。

端口反射攻击端口反射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存在放大效应的服务,向目标主机发送伪造的请求,使其产生大量的响应数据,最终导致目标主机的网络带宽耗尽。

常见的反射攻击包括DNS放大攻击、SNMP放大攻击等。

端口攻击手段端口攻击者通常运用以下手段进行攻击:1.端口扫描器:攻击者可以使用端口扫描器工具对目标主机进行扫描,以获取目标主机上的开放端口信息。

2.暴力破解工具:攻击者可以使用暴力破解工具对目标主机上的开放服务进行破解,从而获取非法访问权限。

3.DoS/DDoS攻击:攻击者可以向目标主机发送大量的请求,以耗尽目标主机的网络带宽和资源。

4.反射攻击工具:攻击者可以使用反射攻击工具发送伪造的请求,从而造成目标主机的资源浪费。

单片机并行端口

单片机并行端口
4
1.位电路结构 P0口某位的电路包括: (1)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用于数据位锁存。 (2)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分别是用于读锁存器的输入
缓冲器BUF1和读引脚的输入缓冲器BUF2。 (3)一个多路转接开关MUX,一个输入来自锁存器的端,另
一输入为地址/数据信号的反相输出。MUX由“控制”信号 控制,实现锁存器的输出和地址/数据信号之间的转接。 (4)数据输出的控制和驱动电路,由两个场效应管(FET) 组成。
4.2 并行I/O端口的C51编程举例 本节通过几个应用举例,介绍片内I/O端口的应用以及C51的编 程。
27
4.2.1 从左到右的流水灯的制作 片内I/O端口作为输出使用时,最常用的应用是控制相应的
I/O引脚上的LED点亮与熄灭。 【例4-1】 如图4-6所示,8个发光二极部上拉电阻,没有高阻抗输入状态,故为准双向
口。作为输出口时,不需要在片外接上拉电阻。 P1口“读引脚”输入时,必须先向锁存器写入1。
4.1.3 P2口 P2口是一个双功能口,字节地址为A0H,位地址为 A0H~
A7H。P2口某一位的位电路结构如图4-3所示。
14
一般情况下,P0口大多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这时就不 能再作为通用I/O口使用。
10
4.1.2 P1口 单功能I/O口,字节地址为 90H,位地址为 90H~97H。P1
口某一位的位电路结构如图4-2所示。 1.位电路结构 位电路由3部分组成: (1)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用于输出数据位的锁存。 (2)两个三态的数据输入缓冲器BUF1和BUF2,分别用于
9
(1)当P0口用作地址/数据复用口时,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 用作与外部存储器的连接,输出低8位地址和输出/输入8位 数据。

帮你了解网络端口转发原理与用途(三)

帮你了解网络端口转发原理与用途(三)

网络端口转发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实现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传输和共享。

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端口转发的原理与用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技术。

一、什么是网络端口转发?网络端口转发,即将一个网络端口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端口的过程。

在网络通信中,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号,端口是计算机与外界通信的接口。

而端口转发的功能就在于将特定的数据包导向指定的目的地。

二、网络端口转发的原理网络端口转发通过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路由规则来实现。

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路由器或者防火墙进行配置。

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路由器或防火墙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判断,确定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端口,然后将其转发到相应的设备。

具体来说,网络端口转发包括两个主要的步骤:目标地址的转发和端口号的转发。

在目标地址的转发中,通过修改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将数据包导向目标设备;而在端口号的转发中,通过修改数据包的目标端口号将数据包导向目标服务。

三、网络端口转发的用途1. 代理服务器网络端口转发可以实现代理服务器的功能。

代理服务器作为中间人,将客户端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转发给对方,可以实现隐藏真实IP地址、加速访问、负载均衡等功能。

2. NAT穿透由于嵌入式设备等特殊网络环境的限制,有时候无法直接访问某些设备。

利用端口转发技术,可以实现将外部网络请求转发到局域网中的特定设备上,实现NAT穿透。

3. 远程访问网络端口转发还可以用于实现远程访问。

通过将本地设备的端口转发到外网,并通过外网访问,可以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4. P2P通信对于P2P通信而言,由于设备之间可能存在防火墙或NAT等限制,使得直接通信变得困难。

利用网络端口转发技术,可以将设备之间的通信导入到公网上,解决了直接通信的问题。

5. VPN应用虚拟私有网络(VPN)使用网络端口转发技术,可以使用户通过公用网络(例如互联网)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隧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端口以及端口使用的原理
展开全文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常用的软件端口有哪些?
端口21 FTP文件上传下载服务
端口23 Telnet主机连接服务
端口25 SMTP发信服务
端口80 HTTP网页服务
端口110 POP3收信服务
端口119 NNTP新闻服务
端口139 NetBIOS网上邻居资源管理器连接服务
端口443 HTTPS SSL 加密网页服务
端口1234 27374 木马程序使用
端口5631 PCAnywhere使用
端口12345 NetBus 木马程序的使用
这些端口使用的原理是什么呢?
当我们打开计算机软件执行上网操作的时候就是相当于向服务器请求各种服务
这个时候就需要打开某个端口,在TCP/IP 协议的控制下进入因特网
按照理论来说每个软件可以打开任何端口但是为了互联网连接的时候更加的畅通
我们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将那些常用的软件和端口常态化就是说某个软件以后就对应这个端口
端口就是电脑进出因特网的大门
大家可以进入DOS界面查看自己打开了那些端口命令式netstat
或者是netstat -a 都可以哦、
这个就是这台计算机开放的所有端口了
请大家仔细观察下和你的有什么不同的以及自己现在正在打开的有哪些软件
当你关闭了这些软件之后这些端口有什么变化呢?自己百度搜索下有哪些端口是Windows默认开启的
相信在打击努力探索下一定会有更多的进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