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电化学实验报告

电化学实验报告
冲刷腐蚀速率,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的特点。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采用自制旋转圆柱电极冲刷腐蚀装置,电化学测试采用上海辰华 CHI660E 电化学
工作站,铂为辅助电极,Ag/AgCl 为参比电极,20#碳钢为工作电极。试样为内径 10mm、
外径 15mm、高度 8mm 的同心圆柱体,有效工作面积 3.82 ,其化学成分见表 1。利
律,腐蚀电流密度与失重速率呈正比,因此可通过腐蚀电流密度判断腐蚀的严重程度。
公式为
式中:B 为 Stern-Geary 系数,V/dec; 为阳极斜率,V/dec; 为阴极斜率,V/dec;
J 为腐蚀电流密度,/2 ; 为极化电阻,/2 。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到较大的阴极保护度,消除介质的腐蚀影响。纯腐蚀的试验条件见表 3。其中,流速取
集输经济流速 2 m/s,砂粒粒径和含砂量根据现场实际出砂情况选取。
试验结束后,进行电化学测试。为了减少溶液 IR 降,用鲁金毛细管与参比电极相
连。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速率为 0.5 mV/s,扫描范围为自腐蚀电位 ±500 mV,电化学
ISO8407—2009 标准对腐蚀产物进行清除,风干后称重,计算失重速率。为了量化不
同变量对总冲刷腐蚀的影响程度,分别进行纯腐蚀(动态)、纯冲刷和冲刷腐蚀试验,
其中纯冲刷与冲刷腐蚀试验的区别为纯冲刷试验采用阴极保护抑制腐蚀。纯冲刷和冲
刷腐蚀的试验条件见表 2。控制流体中试样的电位低于自腐蚀电位 250 mV 以上,以达
1 为 CPE1 的弥散系数;2 为点蚀坑内极化电阻,2 为 CPE2 的等效导纳,2 为 CPE2
的弥散系数。由于常规电化学测试对局部腐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考虑1 的变
化,当 NaCl 浓度为 0.5 %时,1 最大,容抗弧的半径也最大,腐蚀速率最小;随着

电线耐化学腐蚀性能试验报告模板

电线耐化学腐蚀性能试验报告模板

电线耐化学腐蚀性能试验报告模板
1.背景和目的
本试验旨在评估电线在化学腐蚀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通过化学腐蚀试验,我们可以了解电线的耐受性能以及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备和材料
电线样品:使用符合相关国际或行业标准的电线样品。

化学腐蚀试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化学腐蚀试剂。

试验设备:使用适合进行化学腐蚀试验的设备,例如腐蚀槽、试验箱等。

2.2 试验步骤
1.准备电线样品:根据标准要求,准备指定长度和数量的电线
样品。

2.实施化学腐蚀试验:将电线样品放置于腐蚀槽或试验箱中,
注入适当的腐蚀试剂,在指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试验。

3.观察和记录:定期观察和记录电线样品的表现,包括外观变化、损坏程度等。

4.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对电线样品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进
行评估和分析。

3.数据分析与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和观察所得的数据,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总结:
1.耐腐蚀性能评估:根据观察结果,对电线样品在化学腐蚀试
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通常包括腐蚀程度、变形、破损等
指标。

2.性能对比:将试验中得到的电线样品性能与标准要求或已有
的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其符合性能要求的程度。

4.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结论: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电线样品在化学腐蚀环境下的耐受性能。

2.建议:根据电线样品的表现和所需应用的特定环境,在电线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中建议相关的改进措施。

5.参考文献
列出本报告所引用的相关文献。

材料腐蚀实验报告

材料腐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腐蚀的基本原理及腐蚀类型;2. 掌握材料腐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分析不同腐蚀条件对材料腐蚀速率的影响;4. 探讨材料腐蚀防护措施。

二、实验原理材料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由于化学、电化学或物理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和破坏。

根据腐蚀机理,材料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

1. 化学腐蚀:指材料与周围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2. 电化学腐蚀:指材料在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的腐蚀,如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等;3. 物理腐蚀:指材料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由于材料内部缺陷或组织结构变化而导致的腐蚀。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铁、铝、铜等常见金属;2. 实验设备:腐蚀实验箱、腐蚀液、pH计、电子天平、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铁、铝、铜等金属样品清洗干净,并晾干;2. 配制腐蚀液: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腐蚀液;3. 设置实验条件:将金属样品分别放入腐蚀液中,设定不同的腐蚀时间;4. 腐蚀实验:在实验箱中,按照设定条件进行腐蚀实验;5. 观察腐蚀现象:记录金属样品在不同腐蚀时间下的腐蚀情况;6. 分析腐蚀速率:根据腐蚀前后金属样品的质量变化,计算腐蚀速率;7. 探讨腐蚀防护措施:分析腐蚀原因,提出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不同腐蚀液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在相同腐蚀时间内,腐蚀液浓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2)不同pH值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在相同腐蚀时间内,pH值越低,金属腐蚀速率越快;(3)不同腐蚀时间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在相同腐蚀液条件下,腐蚀时间越长,金属腐蚀速率越快。

2. 分析:(1)腐蚀机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金属腐蚀类型为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2)腐蚀速率分析:通过腐蚀速率的计算,可以了解不同腐蚀条件下金属的腐蚀程度;(3)腐蚀防护措施:针对不同腐蚀类型,提出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如表面处理、涂层保护、阴极保护等。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腐蚀电化学分析杨聪仁教授编撰一、实验目的以电化学分析法测量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

二、实验原理2-1 腐蚀形态腐蚀可被定义为材料受到外在环境的化学侵蚀而导致退化的象。

大多数材料的腐蚀包含了由电化学引起的化学侵蚀。

我们可根据被腐蚀金属的表面,简便地将腐蚀型态分类,如图一。

有许多类型易被辨识,但各种腐蚀类型彼此间都有某种程度的关连。

这些类型包括: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应力腐蚀化学或两金属腐蚀冲蚀腐蚀孔蚀腐蚀涡穴损伤间隙腐蚀移擦腐蚀粒间腐蚀选择性腐蚀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当金属处于腐蚀环境时,金属整个表面会同时进行电化学反应。

就重量而言,均匀腐蚀是金属所面临的最大腐蚀破坏,尤其是对钢铁来说。

然而,它很容易藉由保护性镀层、抑制剂及阴极保护等方法来控制。

化学或两金属腐蚀由于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位,因此当要将不同金属放在一起时,必须格外小心,以免产生腐蚀现象。

两金属化学腐蚀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阳极与阴极的比率,也就是面积效应(area effect)。

阴极面积大而阳极面积小是一种不利的面积比率,因为当某特定量的电流经过金属对时,例如不同尺寸的铜极及铁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会远大于大电极,因此小阳极将会加速腐蚀。

所以大阴极面积对小阳极面积的情形应尽量避免。

孔蚀腐蚀孔蚀是会在金属上产生空孔的局部腐蚀类型。

此类型的腐蚀若造成贯穿金属的孔洞,则对工程结构会有相当的破坏效果。

但若没有贯穿现象,则小蚀孔有时对工程设备而言是可接受的。

孔蚀通常是很难检测的,这是因为小蚀孔常会被腐蚀生成物覆盖所致。

另外蚀孔的数目及深度变化也很大,因此对孔蚀所造成的破坏不太容易做评估。

也因为如此,由于孔蚀的局部本质,它常会导致突然不可预测的破坏。

蚀孔会在腐蚀速率增加的局部区域发生。

金属表面的夹杂物,其他结构不均匀物及成份不均匀处,都是蚀孔开始发生的地方。

电化学腐蚀测试铁和甲基磺酸实验报告

电化学腐蚀测试铁和甲基磺酸实验报告

电化学腐蚀测试铁和甲基磺酸实验报告
以下是一个电化学腐蚀测试铁和甲基磺酸实验报告的框架: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甲基磺酸对铁材料的腐蚀程度,并检测其腐蚀速率及腐蚀机理。

二、实验原理
电化学腐蚀实验是利用电化学原理研究材料在电解质中腐蚀反应规律的实验方法。

本实验选用甲基磺酸作为腐蚀液体,通过对铁材料进行恒电位或动电位扫描实验,测得铁材料的腐蚀程度,进而分析材料的腐蚀速率及腐蚀机理。

三、实验步骤
1.制备甲基磺酸溶液;
2.将测量样品铁材料的工作电极埋入甲基磺酸溶液中;
3.通过电位扫描,分别得到样品的极化曲线;
4.根据极化曲线,分析样品的腐蚀速率和腐蚀机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样品的极化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腐蚀速率等参数,并结合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综合分析样品的腐蚀机理。

五、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利用电化学腐蚀实验方法,研究了甲基磺酸对铁材料的腐蚀程度,并得出了其腐蚀速率及腐蚀机理。

实验结果对于铁材料的腐蚀防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是一个电化学腐蚀测试铁和甲基磺酸实验报告的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验情况和结果进行填写。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腐蚀电化学分析杨聪仁教授编撰一、实验目的以电化学分析法测量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

二、实验原理2-1 腐蚀形态腐蚀可被定义为材料受到外在环境的化学侵蚀而导致退化的象。

大多数材料的腐蚀包含了由电化学引起的化学侵蚀。

我们可根据被腐蚀金属的表面,简便地将腐蚀型态分类,如图一。

有许多类型易被辨识,但各种腐蚀类型彼此间都有某种程度的关连。

这些类型包括: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应力腐蚀化学或两金属腐蚀冲蚀腐蚀孔蚀腐蚀涡穴损伤间隙腐蚀移擦腐蚀粒间腐蚀选择性腐蚀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当金属处于腐蚀环境时,金属整个表面会同时进行电化学反应。

就重量而言,均匀腐蚀是金属所面临的最大腐蚀破坏,尤其是对钢铁来说。

然而,它很容易藉由保护性镀层、抑制剂及阴极保护等方法来控制。

化学或两金属腐蚀由于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位,因此当要将不同金属放在一起时,必须格外小心,以免产生腐蚀现象。

两金属化学腐蚀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阳极与阴极的比率,也就是面积效应(area effect)。

阴极面积大而阳极面积小是一种不利的面积比率,因为当某特定量的电流经过金属对时,例如不同尺寸的铜极及铁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会远大于大电极,因此小阳极将会加速腐蚀。

所以大阴极面积对小阳极面积的情形应尽量避免。

孔蚀腐蚀孔蚀是会在金属上产生空孔的局部腐蚀类型。

此类型的腐蚀若造成贯穿金属的孔洞,则对工程结构会有相当的破坏效果。

但若没有贯穿现象,则小蚀孔有时对工程设备而言是可接受的。

孔蚀通常是很难检测的,这是因为小蚀孔常会被腐蚀生成物覆盖所致。

另外蚀孔的数目及深度变化也很大,因此对孔蚀所造成的破坏不太容易做评估。

也因为如此,由于孔蚀的局部本质,它常会导致突然不可预测的破坏。

蚀孔会在腐蚀速率增加的局部区域发生。

金属表面的夹杂物,其他结构不均匀物及成份不均匀处,都是蚀孔开始发生的地方。

腐蚀极化实验报告

腐蚀极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腐蚀极化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腐蚀极化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分析腐蚀极化曲线,研究腐蚀速率与极化参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腐蚀极化实验是研究金属腐蚀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溶解。

腐蚀极化实验通过测量金属在不同电极电势下的腐蚀电流,绘制腐蚀极化曲线,分析腐蚀速率与极化参数的关系,从而了解金属的腐蚀行为。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纯铁片、饱和食盐水、pH=7的蒸馏水、饱和硫酸铜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硫酸锌溶液、pH=1的盐酸溶液、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电极、甘汞电极、腐蚀池、腐蚀电流测量仪、恒电位仪、数字万用表、电极线、砂纸等。

2. 实验仪器:腐蚀池、恒电位仪、数字万用表、腐蚀电流测量仪、玻璃电极、甘汞电极、电极线、电极夹具、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秒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纯铁片用砂纸打磨至表面光滑,清洗并晾干。

准备不同pH值的溶液,将电极分别浸泡在相应溶液中。

2. 测量腐蚀电流:将铁片作为工作电极,玻璃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甘汞电极作为辅助电极,将电极连接到腐蚀电流测量仪上。

调节腐蚀电流测量仪,使腐蚀电流为1mA。

记录此时腐蚀电流值。

3. 测量极化参数:逐渐改变腐蚀电流,每次改变0.1mA,记录相应的腐蚀电流值。

重复步骤2,共测量10次。

4. 绘制腐蚀极化曲线:以腐蚀电流为横坐标,电极电势为纵坐标,绘制腐蚀极化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腐蚀极化实验,得到了纯铁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腐蚀极化曲线。

2. 结果分析:(1)腐蚀速率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在腐蚀极化曲线上,腐蚀电流随电极电势的增大而减小,说明腐蚀速率与电极电势呈负相关。

(2)腐蚀速率与pH值的关系:在pH=7的溶液中,腐蚀速率最小;在pH=1和pH=14的溶液中,腐蚀速率较大。

这表明金属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腐蚀速率较小,而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腐蚀速率较大。

金属腐蚀的实验报告(3篇)

金属腐蚀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金属腐蚀实验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情况。

4. 研究金属腐蚀防护措施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性能退化与破坏的现象。

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1. 化学腐蚀:金属与周围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不产生电流的腐蚀过程。

2. 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离子导电性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腐蚀过程。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有:金属的活泼性、金属在特定介质中的电极电势、环境的酸度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铁片、铜片、锌片、碳棒、硫酸铜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 实验仪器:腐蚀实验箱、电化学工作站、电极、搅拌器、计时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化学腐蚀实验:将铁片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腐蚀情况。

2. 电化学腐蚀实验:将铁片、铜片、锌片分别与碳棒连接,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腐蚀情况。

3. 腐蚀防护实验:在铁片表面涂覆防腐涂层,如油漆、电镀层等,观察防腐效果。

五、实验步骤1. 化学腐蚀实验:a. 将铁片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记录浸泡时间。

b. 观察铁片表面腐蚀情况,记录腐蚀程度。

c. 分析腐蚀原因。

2. 电化学腐蚀实验:a. 将铁片、铜片、锌片分别与碳棒连接,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记录浸泡时间。

b. 观察铁片、铜片、锌片表面腐蚀情况,记录腐蚀程度。

c. 分析腐蚀原因。

3. 腐蚀防护实验:a. 在铁片表面涂覆防腐涂层,如油漆、电镀层等。

b. 将涂覆后的铁片浸泡在腐蚀溶液中,观察腐蚀情况。

c. 分析防腐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腐蚀实验结果:a. 铁片在盐酸溶液中腐蚀最快,硫酸溶液次之,氢氧化钠溶液中腐蚀最慢。

b. 腐蚀原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高,腐蚀速度快;硫酸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腐蚀速度次之;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高,腐蚀速度慢。

环境腐蚀因素的电化学测定综合实验报告

环境腐蚀因素的电化学测定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 4.1: 环境腐蚀因素的电化学测定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常用金属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的腐蚀性强弱和主要腐蚀形态2.掌握影响材料环境失效的主要腐蚀因素3.掌握主要环境腐蚀性因素强弱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选取不同材料、不同介质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用酸度计测量所选介质的pH值;2.采用浸泡实验观察试验材料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形态, 判断腐蚀类型;3.测量发生均匀腐蚀材料的失重或增重, 计算腐蚀速度;4.测量试验材料在不同介质中的φ-t曲线三、实验原理金属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称之为金属腐蚀。

也就是说, 金属腐蚀发生在金属与介质间的界面上。

材料究竟发生什么样的腐蚀、腐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材料及其周围介质的性质。

不同的材料或不同设备工艺的同一种材料在同一介质中其腐蚀性不同;同一材料在不同环境中(如温度、pH值、浓度不同)其腐蚀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腐蚀类型很多, 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果按材料腐蚀后的外观特征分类: 当腐蚀均匀地发生在整个材料表面, 称为均匀腐蚀或全面腐蚀;当腐蚀集中在某些区域, 则称为局部腐蚀。

局部腐蚀又可分为电偶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剥蚀、选择性腐蚀等。

金属腐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其热力学上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即金属及其合金较某些化合物原子处于自由能较高的状态, 这种倾向在条件具备时, 就会发生金属单质向金属化合物的转变, 即发生腐蚀。

发生化学腐蚀时, 被氧化的金属与介质中被还原的物质之间的电子是直接交换的。

发生电化学腐蚀时, 金属的氧化和介质中某物质的还原是在不同地点相对独立地进行的两个过程, 并且和流过金属内部的电子流和金属所处介质中的离子流形成回路, 即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通过腐蚀电池进行的, 它是金属腐蚀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

在腐蚀过程中发生的腐蚀电池反应如下:阳极反应: M-ne- → M n+阴极反应: Ox+ne- → R总反应: M+Ox → Mn++R式中: Ox 为氧化剂, R为还原剂在大多数情况下, 氧化剂通常由水中溶解的氧或氢离子承担, 阴极反应为:1/2O2+H2O+2e → 2OH-或 H++e → 1/2H2金属与电解质接触时, 在金属与溶液界面将产生一电位差, 这一电位差值会随时间不断变化, 最后达到一稳定值, 通常称之为稳态自腐蚀电位Ecorr。

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1. 引言金属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遭受电化学腐蚀的威胁,这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研究金属元素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以及防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选择一种金属样品,例如铁、铝或镀锌钢板,作为实验的对象。

准备一定浓度的腐蚀介质(酸、盐的溶液等)。

准备电化学测量设备,包括电化学细胞、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计时器。

2.2. 实验步骤2.2.1. 清洗样品将金属样品用酸或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样品,并用乙醇擦干。

2.2.2. 构建电化学细胞将清洗好的金属样品作为工作电极,将参比电极放入腐蚀介质中。

连接电化学测量设备,确保电路连接正常。

2.2.3. 进行电化学实验用计时器控制实验时间,在一定时间内记录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腐蚀速率等相关参数。

3. 实验结果分析3.1. 腐蚀速率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金属样品的腐蚀速率,即单位时间内金属的损失量。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不同环境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3.2. 析出产物分析腐蚀过程中,金属会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各种化学物质。

可以通过质量分析仪器(如质谱仪、能谱仪等)对析出产物进行分析,以了解腐蚀机理和化学反应过程。

3.3. 表面形貌观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显微观察仪器,观察金属在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差异。

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的微观结构变化。

4. 防腐方法研究4.1. 表面处理通过涂覆保护层、表面镀层、阳极保护等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性质,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4.2. 添加抑制剂在腐蚀介质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抑制剂,可以阻止金属与介质发生反应,从而有效减缓金属腐蚀速率。

4.3. 电化学防腐利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阻挡层,阻止腐蚀介质进一步侵蚀金属。

5. 结论通过电化学腐蚀与防腐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金属元素的腐蚀行为,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腐蚀机理。

探究铁生锈实验报告

探究铁生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铁生锈的化学原理,并尝试寻找有效的防锈方法。

二、实验原理铁生锈是一种电化学腐蚀过程,其主要原因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

在潮湿环境中,铁表面形成的水膜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电解质,加速了铁的腐蚀。

三、实验材料1. 铁钉2. 烧杯3. 蒸馏水4. 植物油5. 盐水6. 纯净水7. 干燥剂8. 玻璃片9. 铁丝网10. 铅笔四、实验步骤1. 将铁钉分为三组,分别编号为A、B、C。

2. 组A:将铁钉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铁钉部分浸入水中。

3. 组B:将铁钉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在水面滴入几滴植物油,使铁钉与水隔绝。

4. 组C:将铁钉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盐,使铁钉部分浸入盐水中。

5. 将三组铁钉分别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铁钉生锈情况。

6. 使用铁丝网包裹铁钉,观察并记录铁钉生锈情况。

7. 使用干燥剂吸收铁钉表面的水分,观察并记录铁钉生锈情况。

五、实验现象1. 组A:铁钉部分浸入水中,生锈速度较快。

2. 组B:铁钉与水隔绝,基本不生锈。

3. 组C:铁钉部分浸入盐水中,生锈速度较快。

4. 使用铁丝网包裹铁钉,铁钉生锈速度减慢。

5. 使用干燥剂吸收铁钉表面的水分,铁钉生锈速度减慢。

六、实验分析1.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在潮湿环境中,铁钉表面形成的水膜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电解质,加速了铁的腐蚀。

2. 植物油和干燥剂可以隔绝铁钉与水蒸气的接触,从而减缓铁钉的生锈速度。

3. 盐水中的氯离子可以加速铁的腐蚀,使铁钉生锈速度加快。

4. 铁丝网可以减缓铁钉的生锈速度,但效果不如植物油和干燥剂。

七、结论1.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接触,潮湿环境会加速铁的腐蚀。

2. 植物油、干燥剂和铁丝网可以减缓铁钉的生锈速度,但效果不同。

3. 盐水中的氯离子会加速铁的腐蚀。

八、防锈措施1. 避免铁制品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腐蚀材料的实验报告

腐蚀材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腐蚀材料的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2. 掌握腐蚀材料的检测方法;3. 分析腐蚀材料的腐蚀速度和耐腐蚀性能。

二、实验原理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在环境介质中因化学反应而发生的破坏现象。

腐蚀材料的腐蚀速度和耐腐蚀性能是衡量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线性极化法测定金属Fe在稀H2SO4中的腐蚀速度,并通过塔菲尔斜率计算腐蚀机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属Fe、稀H2SO4溶液;2. 实验仪器:电化学工作站、极化池、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移液器、秒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溶液:将稀H2SO4溶液配制成0.1M浓度;2. 组装实验装置: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分别插入极化池中,确保电极与溶液充分接触;3. 稳定电极: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设置扫描范围和扫描速率,待电极稳定后进行实验;4. 测定极化曲线: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扫描金属Fe电极,记录极化曲线;5. 计算腐蚀速度:根据极化曲线,求出金属Fe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计算腐蚀速度;6. 计算塔菲尔斜率:以十为底的对数,计算塔菲尔斜率,分析腐蚀机理;7. 分析腐蚀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对比不同腐蚀材料的腐蚀速度和耐腐蚀性能,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腐蚀速度:金属Fe在0.1M稀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度为0.5mm/a;2. 塔菲尔斜率:金属Fe的塔菲尔斜率为0.022V;3. 腐蚀机理:根据塔菲尔斜率,金属Fe在稀H2SO4溶液中的腐蚀机理为阳极溶解和阴极还原反应;4. 耐腐蚀性能:通过对比不同腐蚀材料的腐蚀速度和耐腐蚀性能,得出以下结论:(1)金属Fe的耐腐蚀性能较差;(2)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较好;(3)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

六、实验结论1. 金属Fe在稀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度为0.5mm/a;2. 金属Fe在稀H2SO4溶液中的腐蚀机理为阳极溶解和阴极还原反应;3. 金属Fe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不锈钢和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

铝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铝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添加标题
铝的电化学腐蚀:铝在空气中与氧 气和水反应,形成氧化铝膜,保护 内部金属不被腐蚀
添加标题
氧化铝膜的性质:氧化铝膜具有绝 缘性和耐腐蚀性,可以保护内部金 属不被腐蚀
添加标题
防护措施:通过添加保护剂或涂层, 提高氧化铝膜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防止内部金属被腐蚀
添加标题
氧化铝膜的形成:铝与氧气和水反 应,形成氧化铝膜,阻止内部金属
添加标题
在酸性环境中,铝的腐蚀速率 较快,而在碱性环境中,铝的
腐蚀速率较慢。
添加标题
实验结论表明,铝的电化学腐 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
06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事项
穿戴防护装备:实验过程中必须穿戴防 护眼镜、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皮肤和 眼睛受到伤害。
保持实验室清洁: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 实验室清洁,避免因实验室环境污染导 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发生危险。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铝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汇报人: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实验目的
探究铝的电化学腐蚀现象
实验目的:了 解铝的电化学 腐蚀现象
01
实验原理:铝 在电解质溶液 中发生电化学 反应,产生腐 蚀现象
铂电极等。
项标题
实验装置:需要准 备实验所需的装置, 如电解池、电源等。
项标题
测量仪器:需要准 备测量实验数据的 仪器,如电位计、
电流计等。
项标题
防护用品:需要准 备实验所需的防护 用品,如手套、护
目镜等。
实验装置搭建

铝的电化学腐蚀性实验

铝的电化学腐蚀性实验

项标题
电化学腐蚀定义: 指金属在电解质溶 液中发生化学腐蚀 的过程中,有电流
产生的腐蚀。
项标题
腐蚀过程:阳极反 应(金属溶解)和 阴极反应(氧化剂 还原)同时进行。
项标题
影响因素:电解质 溶液的性质、金属 的种类和状态、环
境因素等。
项标题
腐蚀类型:析氢腐 蚀和吸氧腐蚀是两 种主要的电化学腐
蚀类型。
铝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氧气浓度:氧 气浓度越高, 铝的腐蚀速率 越快。
电流密度:电 流密度越大, 铝的腐蚀速率 越快。
铝的纯度:铝 的纯度越高, 其抗腐蚀性能 越强,腐蚀速 率越慢。
实验时间:实 验时间越长, 铝的腐蚀速率 越快,但随时 间推移,腐蚀 速率逐渐减缓。
01
02
03
04
05
06
铝的电化学腐蚀机制验证
实验目的:验证 铝的电化学腐蚀
分析实验结果, 找出影响铝腐 蚀的主要因素。
根据实验结果, 提出有效的防 护措施,延缓 铝的腐蚀过程。
为铝制品的设 计和制造提供 理论依据,延 长其使用寿命。
通过实验数据 的积累和分析, 为铝的防护技 术提供科学依 据,推动相关 领域的进步。
01
02
03
04
05
03 实验原理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概念
面粗糙度等
停止实验:关闭电源,取出 铝片,清洗并干燥
准备实验器材:铝片、电解 液、电源、电极等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现 象和数据,分析铝的电化学
腐蚀性
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时间 等
绘制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压-电 流曲线
数据处理: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 处理和分析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措施实验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措施实验

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措施实验电化学腐蚀对于许多材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导致设备和结构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取了各种防腐措施。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并验证不同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实验一:阳极和阴极的腐蚀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个电极:一个作为阳极,一个作为阴极。

我们还将使用一种称为NaCl的电导液体来模拟腐蚀环境。

实验材料:- 金属片(可以选择铜、铁或铝)- NaCl溶液- 电导仪- 电源实验步骤:1. 准备金属片,并优先清洁表面以确保无杂质。

2. 将一个金属片置于NaCl溶液中,作为阳极。

3. 将另一个金属片也置于NaCl溶液中,作为阴极。

4. 将电导仪的阳极引线连接到阳极金属片上,阴极引线连接到阴极金属片上。

5. 打开电源,并逐渐增加电压,记录下电流的变化。

6. 观察金属片表面是否出现腐蚀痕迹,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阳极的金属片的电流逐渐增加,而阴极的金属片的电流变化较小。

此外,阳极金属片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腐蚀痕迹,而阴极金属片的表面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坏。

实验二:防腐措施的有效性比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比较不同的防腐措施对于减缓金属腐蚀的效果。

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防腐措施进行比较:喷涂防锈漆、热镀锌和电镀。

实验材料:- 金属片(同实验一)- NaCl溶液- 喷涂防锈漆- 热镀锌液- 电镀液- 电导仪- 电源实验步骤:1. 准备金属片,并分别涂上喷涂防锈漆、热镀锌和电镀。

2. 将这些金属片置于NaCl溶液中,并进行相同的电流测试。

3. 观察每个金属片的腐蚀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腐蚀环境下,喷涂防锈漆和电镀均有效地减缓了金属片的腐蚀速度,而热镀锌效果较差。

金属片上喷涂了防锈漆的部分几乎没有腐蚀痕迹,而电镀处理的金属片也只有轻微的腐蚀痕迹。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验证了电化学腐蚀对金属的破坏性,以及不同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喷涂防锈漆和电镀被证明是较为有效的防腐方法,可以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电化学测试实验报告

电化学测试实验报告

电化学测试实验报告电化学测试实验报告引言:电化学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可以揭示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电化学系统的测试,探究其电化学性质及其在能源转换、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一:电化学腐蚀测试腐蚀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金属材料中的现象,通过电化学测试可以了解金属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性质。

本实验选择了铁和铜作为测试材料,分别将其置于含有盐酸和硫酸的溶液中,测量其在不同电位下的腐蚀电流。

结果显示,铁在酸性环境中腐蚀速率较快,而铜则相对稳定。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材料的选取和防腐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电化学催化测试催化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现象,通过电化学测试可以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实验选择了铂和铜作为催化剂,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还原反应为模型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铂催化剂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铜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较弱。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催化反应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实验三:电化学能源转换测试电化学能源转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方式,通过电化学测试可以研究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电化学性质。

本实验选择了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作为测试系统,测量其在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锂离子电池在高电流下电压衰减较快,而燃料电池则相对稳定。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电池的设计和能源转换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四:电化学传感器测试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技术,通过电化学测试可以研究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本实验选择了氧气传感器和pH传感器作为测试对象,测量其在不同气氛和溶液中的电流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氧气传感器对氧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pH传感器对酸碱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结论:通过电化学测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为材料的选取、催化剂的设计、能源转换的优化以及传感器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综合实验一原电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综合实验一原电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综合实验一原电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一、实验目的1.通过原电池实验,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2.通过制作氢氧燃料电池,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发生,并能用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4.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电池的化学原理,能根据已知的电池总反应式,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

二、实验器材1.锌片、铜片、铝片、橡皮筋、二极管(或蜂鸣器、电流计)、碳棒、低压电源、砂纸、音乐集成电子元件、塑料薄膜(或保险袋)2.6%H2O2 溶液1∶3的硫酸溶液、稀醋酸、K3[Fe(CN)6] 溶液、饱和食盐水、铁钉、酚酞、2mol·L-1 KNO3溶液三、实验步骤(一)原电池实验1.在锌片和铜片之间放一块海绵,用棉线或橡皮筋固定好。

用导线把二极管(或蜂鸣器、灵敏电流计)和锌片、铜片连接起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加入5~10mL6%H2O2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3.改用Al—Cu为电极材料,与稀盐酸组合成原电池,按照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二)燃料电池的制作1.把两根碳棒表面包上一层薄海绵用橡皮筋扎紧。

2.将包有海绵的两根碳棒插入U型管里2mol·L-1 KNO3溶液中,并与16V直流电源连接,电解约1分钟,使两电极的碳棒上海绵中吸附很多小气泡。

3.切断电源,在两极之间接上二极管或蜂鸣器(原来连接直流电源正极的碳棒应该与二极管或蜂鸣器的正极相连接,若用贺卡的音乐集成电子元件效果更好),观察并记录现象。

4.将U型管中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重复2、3两步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三)金属的腐蚀1.析氢腐蚀(1)取两根3~5cm长的铁钉,用砂纸打磨后再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用水冲洗干净。

(2)把上述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水和1滴K3[Fe(CN)6]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Fe(CN)6]溶液,观察比较铁钉表面是否粘附气泡,哪支铁钉表面周围先出现蓝色沉淀(Fe2+能与[Fe(CN)6]3-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实验报告

腐蚀电化学分析杨聪仁教授编撰一、实验目的以电化学分析法测量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

二、实验原理2-1 腐蚀形态腐蚀可被定义为材料受到外在环境的化学侵蚀而导致退化的象。

大多数材料的腐蚀包含了由电化学引起的化学侵蚀。

我们可根据被腐蚀金属的表面,简便地将腐蚀型态分类,如图一。

有许多类型易被辨识,但各种腐蚀类型彼此间都有某种程度的关连。

这些类型包括: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应力腐蚀化学或两金属腐蚀冲蚀腐蚀孔蚀腐蚀涡穴损伤间隙腐蚀移擦腐蚀粒间腐蚀选择性腐蚀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当金属处于腐蚀环境时,金属整个表面会同时进行电化学反应。

就重量而言,均匀腐蚀是金属所面临的最大腐蚀破坏,尤其是对钢铁来说。

然而,它很容易藉由保护性镀层、抑制剂及阴极保护等方法来控制。

化学或两金属腐蚀由于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位,因此当要将不同金属放在一起时,必须格外小心,以免产生腐蚀现象。

两金属化学腐蚀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阳极与阴极的比率,也就是面积效应(area effect)。

阴极面积大而阳极面积小是一种不利的面积比率,因为当某特定量的电流经过金属对时,例如不同尺寸的铜极及铁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会远大于大电极,因此小阳极将会加速腐蚀。

所以大阴极面积对小阳极面积的情形应尽量避免。

孔蚀腐蚀孔蚀是会在金属上产生空孔的局部腐蚀类型。

此类型的腐蚀若造成贯穿金属的孔洞,则对工程结构会有相当的破坏效果。

但若没有贯穿现象,则小蚀孔有时对工程设备而言是可接受的。

孔蚀通常是很难检测的,这是因为小蚀孔常会被腐蚀生成物覆盖所致。

另外蚀孔的数目及深度变化也很大,因此对孔蚀所造成的破坏不太容易做评估。

也因为如此,由于孔蚀的局部本质,它常会导致突然不可预测的破坏。

蚀孔会在腐蚀速率增加的局部区域发生。

金属表面的夹杂物,其他结构不均匀物及成份不均匀处,都是蚀孔开始发生的地方。

当离子和氧浓度差异形成浓淡电池时也可产生蚀孔。

间隙腐蚀是发生于间隙及有停滞溶液之遮蔽表面处的局部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实验——铝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

电化学腐蚀实验——铝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
实验步骤
盐酸:浓度10%,体积100ml
恒温水浴锅:温度可调,精度±0.1℃
量筒:精度1ml
磁力搅拌子:直径1cm
计时器:精度1s
铝片:纯度99.9%,厚度1mm
磁力搅拌器:转速可调,功率50W
电子天平:精度0.001g
烧杯:容量100ml
温度计:精度±0.1℃
准备实验材料:铝片、盐酸、量筒、烧杯、磁力搅拌器等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绘制曲线图
结果分析:根据曲线图分析铝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
结论:铝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与实验条件有关,如温度、浓度等。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本实验为电化学腐蚀实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望未来: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其他金属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以及如何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
盐酸溶液:浓度为10%,体积为100ml
恒温水浴:用于控制反应温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计时器:用于精确测量反应时间,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和样品,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容量瓶:用于精确测量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和样品的体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电极:用于测量电解池中的电流和电压,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铝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铝在盐酸中的消耗规律: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铝的消耗速率逐渐加快。
实验条件: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可能存在操作误差或数据采集不准确的问题
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结果不够准确
改进方向:优化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数据采集精度等
组装实验装置:将铝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连接磁力搅拌器

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实验报告(一)

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实验报告(一)

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实验报告(一)
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实验报告
1. 研究目的
•探究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和机制
•分析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
2. 实验设计
•设计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使用标准样品和船舶轴系材料进行比较实验
•进行电化学测试和分析
3. 实验过程
选取样品
•选择船舶轴系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确定标准样品作为对照组
实验装置
•搭建电化学测试装置,包括电解槽、电极等设备•调整实验装置的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
实验步骤
1.准备样品,清洗干净,并避免污染
2.将样品放入电解槽中,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
3.进行电化学测试,记录实验数据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4. 实验结果和分析
•分析实验中不同条件下样品的腐蚀情况
•比较标准样品和船舶轴系材料的腐蚀差异
•探讨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的可能机制
5. 结论
1.船舶轴系材料存在电化学腐蚀的问题
2.不同条件下腐蚀情况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3.进一步研究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机制,有助于提出有效的防腐措

6. 参考文献
•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标明出处。

以上就是关于船舶轴系电化学腐蚀实验报告的简要内容,具体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撰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蚀电化学分析杨聪仁教授编撰一、实验目的以电化学分析法测量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

二、实验原理2-1 腐蚀形态腐蚀可被定义为材料受到外在环境的化学侵蚀而导致退化的象。

大多数材料的腐蚀包含了由电化学引起的化学侵蚀。

我们可根据被腐蚀金属的表面,简便地将腐蚀型态分类,如图一。

有许多类型易被辨识,但各种腐蚀类型彼此间都有某种程度的关连。

这些类型包括: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应力腐蚀化学或两金属腐蚀冲蚀腐蚀孔蚀腐蚀涡穴损伤间隙腐蚀移擦腐蚀粒间腐蚀选择性腐蚀均匀或一般侵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当金属处于腐蚀环境时,金属整个表面会同时进行电化学反应。

就重量而言,均匀腐蚀是金属所面临的最大腐蚀破坏,尤其是对钢铁来说。

然而,它很容易藉由保护性镀层、抑制剂及阴极保护等方法来控制。

化学或两金属腐蚀由于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电位,因此当要将不同金属放在一起时,必须格外小心,以免产生腐蚀现象。

两金属化学腐蚀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阳极与阴极的比率,也就是面积效应(area effect)。

阴极面积大而阳极面积小是一种不利的面积比率,因为当某特定量的电流经过金属对时,例如不同尺寸的铜极及铁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会远大于大电极,因此小阳极将会加速腐蚀。

所以大阴极面积对小阳极面积的情形应尽量避免。

孔蚀腐蚀孔蚀是会在金属上产生空孔的局部腐蚀类型。

此类型的腐蚀若造成贯穿金属的孔洞,则对工程结构会有相当的破坏效果。

但若没有贯穿现象,则小蚀孔有时对工程设备而言是可接受的。

孔蚀通常是很难检测的,这是因为小蚀孔常会被腐蚀生成物覆盖所致。

另外蚀孔的数目及深度变化也很大,因此对孔蚀所造成的破坏不太容易做评估。

也因为如此,由于孔蚀的局部本质,它常会导致突然不可预测的破坏。

蚀孔会在腐蚀速率增加的局部区域发生。

金属表面的夹杂物,其他结构不均匀物及成份不均匀处,都是蚀孔开始发生的地方。

当离子和氧浓度差异形成浓淡电池时也可产生蚀孔。

间隙腐蚀是发生于间隙及有停滞溶液之遮蔽表面处的局部电化学腐蚀。

若要产生间隙腐蚀,必须有一个间隙其宽度足够让液体进入,但却也可使液体停滞不流出。

因此,间隙腐蚀通常发生于开口处有百万分之几公尺或更小宽度的间隙。

粒间腐蚀粒间腐蚀是发生在合金晶界及晶界附近的局部腐蚀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若金属均匀腐蚀时,晶界的反应只会稍快于基地的反应。

但在某些情况下,晶界区域会变得很容易起反应而导致粒间腐蚀,如此会使合金的强度下,甚至导致晶界分裂。

应力腐蚀金属的应力腐蚀破裂(SCC)是指由拉伸应力及腐蚀环境结合效应所导致的破裂。

在SCC期间,金属表面通常只受到很轻微的侵蚀,但局部裂缝却很快沿着金属横断面传播。

产生SCC所需的应力可以是残留应力或施加应力。

裂缝会开始于金属表面上的蚀孔或其他不连续处。

在裂缝开始成长时,其尖端会开始向前,此时作用在金属上的拉伸应力会在裂缝尖端处形成高应力,当裂缝尖端向前传播时,在裂缝尖端处也会产生电化学腐蚀而使阳极金属溶解。

裂缝会沿着垂直于拉伸应力的方向成长,直到金属破坏为止。

若应力或腐蚀其中任一停止,则裂缝将停止成长。

冲蚀腐蚀冲蚀腐蚀可被定义为由于腐蚀性流体与金属表面相对运动而导致金属腐蚀速率加速的现象。

当腐蚀性流体的相对运动速率相当快时,机械磨擦效应将会相当严重。

冲蚀腐蚀的特征为金属表面具有与腐蚀性流体流动方向相同的凹槽、蚀孔与圆孔等。

涡穴损伤此类型的冲蚀腐蚀是由接近金属表面之液体中的气泡及充气孔穴破灭所造成的。

涡穴损伤通常发生在具有高速液体流动及压力改变的金属表面。

移擦腐蚀移擦腐蚀发生在材料承受振动及滑动负荷的界面处,它会形成具有腐蚀生成物的凹槽或蚀孔。

当金属发生移擦腐蚀时,磨擦表面间的金属碎片会被氧化且某些氧化膜会因磨擦动作而剥落,因此摩擦表面间会累积可当研磨剂用的氧化物颗粒。

选择性腐蚀选择性腐蚀是指固体合金内某一特定金属被优先去除的腐蚀过程。

此类型腐蚀最常见的例子是黄铜内之脱锌作用。

圖一腐蝕的形態2-2 腐蚀速率之测试在实验室中一般用来评估材料的耐蚀性及腐蚀行为有下列几种方式:(1)计划性间歇测试法(Planned-interval tests)腐蚀反应是涵括环境反应与金属反应两者。

计划性间歇测试法(ASTM G31)可显示两件事:环境之侵蚀性(corrosivity,reactivity)是如何随时间在改变,以及金属腐蚀度(corrodibility)是如何随时间在改变,溶液侵蚀性是由于腐蚀生成物浓度增高,溶液中所含原侵蚀性物种逐渐消耗短缺,或因微生物在溶液中生长或死亡等原因而随时间在改变。

金属腐蚀度通常会因腐蚀生成物有趋势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而随时间在减缓。

但若腐蚀过程会大幅增高表面粗糙度,或保护层被破坏时,则腐蚀会随时间增长而增高。

测试之结果以腐蚀速度表示时,有两种方法可实行。

其一为以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因腐蚀而减少之重量来表示腐蚀度,其最常用之单位为每天每平方公寸金属损耗之毫克数(mdd),另一方式是以单位时间的侵蚀深度来表示侵蚀度,而其最常用之单位为每年所侵蚀之mils(mpy)。

当然此二种方式可因选择单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腐蚀度(mdd)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重量的变化量而已,计算可说是甚简单,只是所得数值即使是相同,侵蚀深度却会因材料密度之差异而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侵蚀度(mpy)是一定期间中之侵蚀深度,不管材料之种类如何,可于同一基准下做比较,所以在同一环境中,对各种材料之腐蚀速度做相对评价时会方便许多。

以侵蚀度或腐蚀度表示腐蚀速度在腐蚀形态为全面腐蚀时是很合适,然而对孔蚀、延晶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呈现局部腐蚀形态者而言,并非有效之表示法。

此类腐蚀之程度或状态不能用同样之表示方式决定之,有些场合可能需要以语言或照片来表现它。

例如孔蚀可用(A)单位面积之平均孔数(个/cm2)(B)平均孔面积(mm2)(C)最大或平均深度(mm)等表示。

(2)电化学测试法(electrochemical tests)恒电位法(potentiostatic)或动电位(potentiodyhamic)极化法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电化学分析技术。

图二为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包括恒电位仪(potentiostat)、工作电极(working electrode,WE)、参考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REF)、辅助电极(counter electrode,AUX)。

圖二工作电极为欲测量的试片,参考电极的功用是量测试片在目前环境下的电位,种类有饱和甘汞电极(calomel electrode)、银/氯化银电极(Silver-Silver Chloride)、铜/硫酸铜(Copper-Copper Sulfate)、标准氢电极(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等,而辅助电极功用为与试片形成回路供电流导通,通常是钝态的材料,如白金或石墨。

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输出的电流、电压大小,由恒电位仪(potentiostat)来控制,整个实验装置如图三。

圖三由恒电位法或动电位极化法纪录实验过程中,电位值或电流值之变化情形,可得一典型的极化曲线,如图四,图中曲线可分为阴极极化曲线(cathodic polorization)与阳极极化曲线(Anodic polorization),阴极极化曲线代表整个实验过程中,氢气的还原:2H ++2e -→H 2,而阳极极化曲线为金属的氧化(试片)M →M n+ +ne -【参考附录Ⅰ】。

阴极极化曲线与阳极极化曲线的交点为金属的腐蚀电位(Ecorr),即为金属开始发生腐蚀的电位;腐蚀电流的求得有两种方法:塔弗外插法(Tafel extrapolation)和线性极化法(Linear polarization) 又称为极化电阻法(polarization resistance),塔弗外插法在腐蚀电位±50mv 区域附近,可得一线性区域,称为塔弗直线区(Tafel region),阴极与阳极极化曲线的塔弗直线区切线(βa 、βc)外插交于横轴,即为腐蚀电流(Icorr),可代表腐蚀速率。

然而,大部分的情况并不是如此单纯,在腐蚀电位±50mv 的极化曲线区域,可能不是线性关系,所以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线性极化法,在低电流时,电压与电流的对数有塔弗公式的线性关系,而在电流更低时,大约在腐蚀电位±10mv 的范围内,外加电压与电流密度也会呈线性关系,如图五,可由下列公式来表示,由此可求得腐蚀电流(Icorr)。

Rp =I E ∆∆=)(3.2c a Icorr c a ββββ+⋅ Rp :极化电阻 βa :阳极曲线塔弗斜率圖四βc:阴极曲线塔弗斜率圖五三、实验设备及材料恒电位仪、五口瓶、参考电极、碳棒、单蕊铜导线、氮气、AB型混合胶、三用电表、化OH)、碳钢片、不锈钢片、铜片学药品(NaCl、NH4四、实验方法1.研磨:将试片研磨至砂纸#1200以上。

2 .工作电极的制备:在试片正面刻划上1㎝x 1㎝的区域,试片背面与单蕊铜导线接合,然后在整个试片及铜线表面涂上AB胶,只裸露出1㎝x 1㎝刻划的区域,接着使用三用电表测试铜导线与试片之间是否导电。

3.将参考电极、碳棒、工作电极依序放入五口瓶中,并调整其相对位置,装入腐蚀液,通氮气除氧30分钟。

4.在开始动电位极化测试法之前,先测量试片的开路电位(ocp),并纪录之,然后设定扫描范围,扫描速率为1 mv/s。

5.将实验数据绘制成电压与电流的对数关系图,求出腐蚀电位(Ecorr)、腐蚀电流(Icorr)。

五、实验结果1纪录实验操作程序与相关技巧。

2准确纪录实验数据。

3观察并探讨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

六、问题与讨论1.何谓腐蚀?腐蚀的型态大致上有哪些?2.下列为碳钢在0.5N H2SO4中的阴极极化数据,请画出极化曲线图并决定其极化电阻(Rp)。

3.比较塔弗外插法与线性极化法的优缺点。

4.在腐蚀工程上,用来测量腐蚀速率的方法有哪些?七、参考文献1.“电化学”,熊楚强、王月着,文京图书有限公司2. “腐蚀控制”,鲜祺振着,徐氏基金会3. “腐蚀及其防制”,柯贤文,全华科技图书有限公司4. “防蚀技术”,刘富雄,全华科技图书有限公司5. Denny A.Jones, “Principles And Prevention of Corrosion” 2nd ed. (Prentice-Hall,Inc.1996)附录Ⅰ早期对腐蚀现象的解释均是依据局部电池的观念,假设金属表面有无数的阳极和阴极,以腐蚀环境为电解液,金属本身为电子的通路,完成电流的流动,极化现象则为其阻抗。

由于这些阳极和阴极存在于同一金属上,在巨观上必然会有同一电位。

因此最近对腐蚀现象多以混合电位的观念来解释,但两者并不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