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港口企业管理学_综合复习资料(改版)
![港口企业管理学_综合复习资料(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a674df49649b6648d74736.png)
港口企业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港口操作量:港口操作量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货物的数量。
2、:即平衡船舶各舱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重点舱的装卸时间。
3装卸作业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根据不同货种、船型、车型和不同的装卸作业条件,所规定的不同装卸工艺流程、操作过程、操作程序和搬动方法的标准。
4单位面积堆存定额(吨/平方米):是指同一时间内平均每平方米有效面积上所能堆存的货物吨数,堆存定额分技术定额与使用定额两种。
5、:有一类决策问题,既无法确定未来属何种客观状态,又无法统计或估计出各种可能状态下的概率,这就是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在客观状态的概述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期望值标准。
6港口通过能力:又称港口吞吐能力。
它是指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港口在一定时间(年、月、日)内装卸船舶所载货物的最大数量,即最大吞吐量,单位为吨。
7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起到被新技术淘汰为止(或因无形磨损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
8泊位通过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技术装备条件下,按照先进合理的工艺流程组织装卸生产泊位所允许通过船舶最大货运量。
9吞吐量:在计算期内经水运运进运出港口并经装卸的货物。
10重点舱:是指对某艘船舶进行作业时,装卸难度最大、作业时间最长的货舱。
11机械利用率:是指装卸机械工作台时占日历台时的比重。
【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和储存等功能,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
【装卸过程】,系指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港口所进行的全部作业的综合.它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过程所组成。
【直接方式的装卸过程】货物经过船舶运进(出)港口后,不经过库场堆存,直接换装至其它运输方式出港的装卸过程,【间接方式的装卸过程】货物经过船舶运进港口后,经过库场堆存后再换装至其它运输方式出港的装卸过程,又称非直取方式。
【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车)到另一运输工具(车或船)或库场,即货物在船、车、库场之间每两个环节所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装卸搬运过程。
港口企业管理学 复习资料 - 副本
![港口企业管理学 复习资料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2d9a240af12d2af90242e66c.png)
港口企业管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和储存等功能,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
【装卸过程】,系指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港口所进行的全部作业的综合.它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过程所组成。
【直接方式的装卸过程】货物经过船舶运进(出)港口后,不经过库场堆存,直接换装至其它运输方式出港的装卸过程,【间接方式的装卸过程】货物经过船舶运进港口后,经过库场堆存后再换装至其它运输方式出港的装卸过程,又称非直取方式。
【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车)到另一运输工具(车或船)或库场,即货物在船、车、库场之间每两个环节所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装卸搬运过程。
【指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特征的信息。
【港口指标】是反映港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态、特征的信息。
【货物吞吐量】是指经水运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包括邮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船舶的燃、物料和淡水。
货物吞吐量由出口吞1吐量和进口吞吐量两部分组成。
【装卸自然吨】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一吨货物从进港到出港(包括进港后不再出港,在港内消耗的物资等),不论经过几次操作,均只计算为一个装卸自然吨。
【操作量】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货物数量,计量单位是操作吨。
【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车)到另一运输工具(车或船)或库场,即货物在船、车、库场之间每两个环节所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装卸搬运过程。
它由舱内、起落舱、水平运输、库场(或车)内等若干道工序组成。
【港口通过能力】即港口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内(年、月、日),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所能装卸货物的最大数量。
【港口装卸劳动定额】是装卸过程中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
它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工时定额、产量定额,两者互为倒数,即产量定额越高,工时定额就越低。
【设备有形磨损】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物理磨损而使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设备无形磨损】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出现心得性能更好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的经济效能降低,再是由于生产设备的厂家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使原有设备发生贬值【自然寿命】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到完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由有形磨损引起2【技术寿命】由于科技的进步,市场出现更先进合理的设备,是原有设备在自然寿命未结束前被淘汰,由无形磨损引起【经济寿命】从设备投入使用到因经济上得不偿失而淘汰为止经历的时间,由无形磨损和有形磨损共同引起【战略】凡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决定某组织未来前途命运的重大谋划,是一定历史时期内,政党、国家、企业等某组织总体性的追求目标。
港口管理知识点
![港口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a047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3.png)
港口管理知识点一、港口管理概述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扮演着连接国内外货物、人员和信息流动的重要角色。
港口管理是指对港口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港口运营安全、高效、顺畅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二、港口管理的目标1.提高港口运营效率,降低货物换装时间,提高货运吞吐量;2.保障港口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3.节约港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4.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港口管理的内容1.港口规划管理•港口布局规划•港口资源配置规划•港口发展战略规划2.港口经营管理•港口经营计划制定•港口营销管理•港口船舶管理3.港口设施管理•港口设备维护管理•港口码头管理•港口堆场管理4.港口安全管理•港口安全检查•港口安全培训•港口应急预案制定5.港口环境管理•港口环保政策执行•港口环境监测•港口环境污染防治四、港口管理的挑战1.国际贸易波动性大,要求港口灵活应对突发情况;2.新技术快速发展,港口需要不断更新设施和管理方式;3.港口安全压力大,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4.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港口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和治理。
五、港口管理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技术在港口管理中的应用将逐渐普及;2.绿色港口建设将成为主流,环保意识将逐渐深入人心;3.港口信息化管理将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4.港口间合作和联动增加,促进国际贸易合作。
以上是关于港口管理知识点的内容介绍,港口管理作为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需求和挑战。
港口管理复习整理
![港口管理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50a06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1.png)
港口管理复习整理1.从平面布置图上看:港口由水域(港池、航道、锚地)和陆域(码头、泊位、仓储、加工、保税区等)两大部分组成。
2.港口水域主要设施:进出港航道、港外锚地、港内锚地、码头前沿水域、船舶调头区及防波堤等。
3.港口陆域主要设施:码头与泊位、仓库与堆场、铁路与道路、装卸机械、辅助生产设施等。
4.港口的水工建筑物是指大部分处于水中,或经常与水接触,特别是遭受海水的侵蚀等有害作用的水工建筑物。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将水工建筑物分为:防护建筑物(防波堤的类型:斜坡式、直立式、混合式、透空式、浮式、喷气消波设备、喷水消波设备;防波堤的平面布置可分为单突堤式、双突堤式、岛式、混合式)、码头建筑物(码头按平面布置分,有顺岸式码头、突堤式码头和墩式码头;按断面形式划分的直立式、斜坡式、半直立式、半斜坡式、多级式;按结构形式划分的重力式、板桩式、高桩码头和混合式码头)、护岸建筑物(护坡、护墙)5.港口按用途分类:商业港、工业港、军用港、渔港、避风港;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湖港、水库港;按港口在水运网中的功能分类:支线港、中转港、腹地港6.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贸易基础论认为,港口是由于贸易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港口生长点理论认为港口的存在促进了贸易的增长。
7.中心——边缘理论:港口的生长点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港口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港口具有扩散效应、聚集效应、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
8.资源禀赋差理论:资源禀赋差异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产品价格上的差异;港口城市与内地城市资源禀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港口资源。
9.从任一角度论述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10.区域港口一体化:区域内各港口通过创造良好开放的港口发展环境,通过建立有效的的协作机制,部分改善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的约束,各自优势和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局面,实现港口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港口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不断增强与有效利用的发展过程。
港口管理复习题
![港口管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fb7a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2.png)
港口管理复习题港口管理复习题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内外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
港口管理是确保港口运作高效、安全、可持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复习题,来回顾港口管理的关键知识点和实践应用。
一、港口基础知识1. 港口的定义是什么?港口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港口是指为海上航运提供装卸货物、集散货物、转运货物、停泊和修理船舶等服务的地方。
港口的主要功能包括货物装卸、货物集散、航运服务、船舶修理和管理运输。
2. 港口的分类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各类港口的特点。
港口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港口、按照功能划分的港口、按照货物类型划分的港口等。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港口可以分为内河港口、沿海港口和深水港口。
内河港口位于内陆水域,主要服务于内河航运;沿海港口位于沿海地区,连接内陆和海洋,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门户;深水港口是指可以容纳大型船只停靠的港口,通常位于海湾或海峡等深水区域。
按照功能划分,港口可以分为主港、支港和港口群。
主港是指规模较大、功能较全面的港口,拥有完善的设施和服务;支港是指为主港提供辅助服务的港口,通常位于主港的附近;港口群是指由多个港口组成的区域,相互协作,形成整体的港口网络。
按照货物类型划分,港口可以分为散货港口、集装箱港口和油气港口等。
散货港口主要负责散装货物的装卸;集装箱港口是指专门处理集装箱货物的港口;油气港口是指专门处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港口。
二、港口规划与设计1. 港口规划的目的是什么?港口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港口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港口资源,提高港口运营效率,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和物流需求。
港口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2. 港口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简要介绍。
港口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航道条件、泊位布局、装卸设备、码头设施、堆场规划、交通联络等。
港口复习资料整理
![港口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0b7a3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3.png)
港口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港口的定义:是指具有相应设施,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相关服务,并按照一定程序划定、由具有明确界线的水域和陆域构成的经济活动场所。
货物吞吐量:指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或集装箱数量。
货物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能力的最重要标志。
港口物流的定义: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通关、商检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程供应链服务。
港口物流的地位和作用(1)现代港口物流是综合物流中心(2)现代港口成为海陆间国际物流通道的枢纽和节点(3)现代港口物流为增值服务提供了便利港口物流的功能运输中转功能,装卸搬运功能,仓储功能,堆场功能,配送功能,加工、包装、分拣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保税功能,其他服务功能第二章:世界十大集装箱港港口吞吐量1、上海2907万TEU 2、新加坡2843万TEU 3、香港2363万TEU 4、深圳2251万TEU 5、釜山1428万TEU 6、宁波-舟山1314万TEU 7、广州1212万TEU 8、青岛1201万TEU 9、迪拜1150万TEU 10、鹿特丹1110万TEU 排名港口国家年货运量(百万吨)1 上海中国537.0 2 新加坡新加坡448.5 3 鹿特丹(Rotterdam)荷兰378.4 4 宁波中国309.7 5 广州中国302.8 6 天津中国257.67 香港中国238.28 青岛中国224.29 釜山(Busan)韩国217.910 名古屋(Nagoya)日本208.0一、世界主要港口物流的基本情况(选择题,了解最大,欧洲最大港口什么的)(一)鹿特丹港鹿:1、特丹有700多年的历史,1283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到了14世纪中叶,随着荷兰海上强国地位的确立,鹿特丹发展成为重要港口。
此后,它加速发展港口建设,使城市迅速发展成为荷兰仅次于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商业中心。
港口期末复习题
![港口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9c9d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1.png)
港口期末复习题港口期末复习题港口是一个重要的物流枢纽,承载着国际贸易的重要任务。
在港口运营管理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港口运营中的各种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下面将提供一些港口期末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港口基础知识1. 港口是什么?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港口的分类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各种类型的港口。
3. 港口的地理位置对其运营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4. 港口运营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各自的利益是什么?二、港口运营管理1. 港口的运营管理包括哪些方面?请详细描述每个方面的内容。
2. 港口的货物装卸操作是如何进行的?请描述整个过程。
3. 港口的仓储管理是如何进行的?请列举一些常见的仓储管理方法。
4. 港口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请介绍一些港口安全管理的措施。
三、港口物流1. 港口物流的概念是什么?它与传统物流有何不同?2. 港口物流的主要流程是什么?请详细描述每个环节。
3. 港口物流中的关键问题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列举一些当前港口物流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趋势。
四、港口运输1. 港口运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港口运输中的货物装卸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3. 港口运输中的运费计算是如何进行的?请描述其中的计算方法。
4. 港口运输中的运输合同有哪些要素?请分别介绍合同的要素和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
五、港口经济与发展1. 港口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是什么?请列举一些港口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 港口的发展对周边环境有何影响?请描述港口发展对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3. 港口的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请分析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4. 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请介绍一些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实践案例。
以上是一些港口期末复习题的示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港口管理复习资料
![(完整版)港口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d607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1.png)
1、港口代际划分:第一代港口: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港口。
其功能除第一代港口功能外又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商业功能。
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第四代港口: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2、港口的作用: ①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② 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③ 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④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⑤ 港口具有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4、港口的分类:按用途分:商业港;工业港;军用港,避风港。
按地理条件分:海港;河港;河口港;湖港;水库港。
按运输角度分:支线港;中转港(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腹地港(大连、釜山) 5、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① 产品的特殊性:(位移,在生产过程中即被消费) ② 生产的不平衡性:(运输工具、货物等的数量、品种、流向的随机性) ③ 生产的连续性:(装卸采用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方式) ④ 装卸组织的协作性:(港口生产的多部门、多工种多环节的内外协作) ⑤ 货运信息的集聚性: ⑥ 生产调度的层次性:(两层管理模式:港务局/港口集团公司—装卸公司。
不同层次 上的生产调度职能有明确分工) 6、 英国的港口管理模式:一、政府的港口管理主要职责: ①制定法规;②推行私有化(强调港口自身的经济效益、港口设施私人投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③任命港口管理人员;④指派监督员 ⑤航道管理;⑥安全管理 ;⑦建设项目的协调和审批。
二、港口类型:①托拉斯港(信托港口);②地方港 (政府管理港)③公司港;④国家港。
三、港口投资:①英政府向欧洲大陆国家施加压力,限制欧洲大陆港口得到补贴 ; ②1995/1996年度结束地方当局向港口提供贷款; ③港口设施是由私人提供的,政府不管。
④航道建设和维护通过收费维持国家不投资 (国家总原则是对航道不投资) 7、港口营业性收费 :① 引航、移泊费:引航和移泊费的起码计费吨为500马力;② 拖船费:拖船使用时间为实际作业时间(拖船抵达作业地点至作业完毕的时间)+辅助;3、港口的定义: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
港口管理复习
![港口管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2c6138ed0d233d4b14e695c.png)
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具有水路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以及货物和旅客集散,并为船舶提供补给、修理等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的运输枢纽。
港口的组成:1.水域:进港航道、锚泊地、港池2.陆域:进港路上通道、码头前方装卸作业区、港口后方区3.港口水工建筑物:防波堤、码头、修船和造船水工建筑物港口的技术特征:1.港口水深:港口的重要标志之一,表明港口条件和可供船舶使用的基本界限2.码头泊位数:根据货种分别确定3.码头线长度:根据可能同时停靠码头的船长和船舶间的安全间距确定4.港口陆域高程:根据设计高水位加超高值确定,要求在高水位时不淹没港区港口按运港性可分为基本港和非基本港。
港口企业的生产过程:1.生产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1.港口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和比例性2.港口生产的复杂性和协作性3.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国际港口管理模式的改革趋势:1.港口管理职能政企分开2.港口资源进行重新整合3.港口产权多元化发展4.港口企业集团化、联盟化、网络化5.港口民营化趋势加快中国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1.中央交通主管部门管理时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央政府对经济实行集权化管理。
大型海港——交通部内河主要港口——交通部派出机构小型港口——地方交通厅(局)、航运管理局特点: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一家独办,全国垄断2.中央交通主管部门与地方双重领导:港口义务管理——交通部为主,地方政府为辅基本建设——中央下达,地方政府管理,以港养港人事组织——地方政府为主,交通部为辅港航监督从港务局中分离,归交通部统一管理政企合一3.政企分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实行“一城一港一政”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我国港口行政管理职能:1.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2.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3.地方港口主管部门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港口发展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港口建设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的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运输网规划、地区性开发计划、内外贸易发展前景、主要客货流量流向以及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加以制定,明确港口的性质、功能,统筹安排,远近结合,分层次地进行规划和建设2.综合平衡,合理布局,大、中、小港口综合建设3.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水域条件,合理使用岸线4.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农田5.充分注意港口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各环节的同步建设6.建立完善通畅的集疏运系统,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集疏运方式港口布置的基本类型:1.自然地形布置(成本最低)2.填筑式布置 3.挖入式布置港口规划按层次可分为:1.港口布局规划(全国性)2.港口总体规划(某一个港口)3.港口分区规划(某个港口中的某一个港区)全国沿海港口的5个港口群体:1.环渤海: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2.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3.东南沿海地区:以厦门、福州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省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4.珠江三角洲: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中国港澳地区的交流5.西南沿海地区:有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港口企业经营管理职能:1.船舶服务2.为发货人和收货人提供的服务3.港口内货物装卸和搬运4.港口经营辅助性业务5.港口业务信息的协调6.港口设施的管理集装箱标准化:20英尺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中国港口经营市场的竞争格局:现状,多种竞争格局并存的市场。
港口航道项目期末复习资料
![港口航道项目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fad5b6daef5ef7ba0d3c2b.png)
考试时间:1月18号,二十周周二,上午9:00~10:45地点:3B 501 503 505题型:1.填空(26’13道) 2.计算(40’3道) 3.简答(34’ 4道)第一章1.港口定义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路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和路域范围。
2.港口水域由哪几部分组成港口水域包括锚地、航道、船舶掉头水域和码头前水域,还有导航、助航标志等设施。
3.按地理位置分,港口分为哪几种类型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港第二章1.什么叫做操作吨、自然吨、吞吐量操作量:每个操作过程中装卸货物的数量,用P表示。
自然吨:无论是路转水,水转陆或水转水的货物,1t装卸量均计为1个自然吨。
装卸自然吨是衡量港口装卸任务大小的主要数量指标。
港口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2.吞吐量的预测方法1)判断法:经验判断法、特尔菲法2)数学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法、回归预测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和产销平衡法3.容积吨、重量吨定义,把船舶吨换算成容积吨的方法容积吨:以体积折算的吨位,用于船舶登记,又叫登记吨位1)总吨位(GT):船舶内部所有封闭容积。
总吨位表明船舶尺度大小,有关船舶的各种统计也大都一次作为标准。
2)净吨位(NT):从总吨位中减去机舱、船员生活舱室、压载舱等,即减去直接供船舶航行需用部分的吨位后,余下的称为净吨位。
净吨位是计算吨税、停靠船费等各种手续费和税款的标准。
重量吨:1)排水量(Displacement Tonnage ,DT):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t),分为满载排水量和空载排水量。
2)载重吨位(Dead Weight Tonnage ,DWT):分为总载重吨和净载重吨。
总载重吨=满载排水量一空船排水量,是最大载重,包括货,燃料,滑油,淡水等储备消耗物资。
港口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港口管理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f35b317375a417866f8fe7.png)
绪论第一代港口(20C50Y以前)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储存场所、发货等。
第二代港口(50——80Y)增添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
港口是装卸和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80Y以后)一方面,港口商业化,政企分开;另一方面加强了港口与用户、港口与城市经济间的联系,服务范围扩大,增添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综合系统(信息设施)。
第二章1、港口的作用①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②货物、旅客的集散及其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转乘③货物的临时存储④为车、船、货、客等提供技术服务活动⑤仓储加工------现代物流中心2、港口的组成①港口水域包括航道、锚地、港池②港口陆域包括码头岸线、泊位、仓库、堆场等陆上一切建筑所占据的陆地面积,即自港口岸线至陆上港界③港口工程建筑,包括陆上工程建筑:仓库房屋、道路、客运站等;水上工程建筑:航道、防波堤、护岸、码头(包括引桥)、浮筒、航标等等④港口装卸、起重、搬运机械及其为装卸生产服务的各种配套设施⑤港口管理与装卸生产组织机构3、港口的基本任务①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速车、船、货的周转②完成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卸、换装作业③为货物的集散、存储,为旅客的食、宿、上下船等需要提供必要条件和服务④为船舶提供技术供应服务,如引航、装卸、航修、燃料、淡水、食品供应和其他补给等⑤恶劣天气时为船舶提供隐蔽场所⑥海难救助⑦为开展国际间的文化、科技、经济、贸易、旅游等往来与交流活动提供服务4、港口的功能①运输中转的功能船舶的运输能力一般用吨海里表示f (q .l )=∑q i L i =n q L n =T营/t 航次式中: q i ,q---第 i 航次载货量、平均载货量L i ,L ---第 i 航次运输距离、平均运输距离n ---营运期航次数T 营---营运期t 航次---一个航次时间t航次= t航行+ t 技+ t装卸+t 非 t装卸=q /mp式中: t航行---船舶航行时间t 技---船舶的技术作业时间t装卸---船舶的装卸作业时间t 非---船舶的非生产性停泊时间m ---同时作业线数p---每条作业线的小时生产率(吨/小时)②服务的功能③商业贸易功能④工业的功能⑤国防军事的功能5、港口生产的基本过程港口生产包括:①货物的装卸、储存和港内运输生产②以船舶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性生产对船舶的技术服务,如:引航、移泊、航修;燃料、淡水、食品、船用备品的供应、船舶污水处理等。
港口企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港口企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997b4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6.png)
港口管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其一是,港口行政管理其二是,港口企业管理港口行政管理主要包括:1、港口规划与建设管理2、港口市场管理3、港口资源和资产管理4、港口生产安全管理港口企业管理主要包括:1、港口企业经营管理2、港口企业生产管理3、港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港口企业财力资源管理5、港口企业物力资源管理6、港口企业货运质量管理7、港口企业战略管理港口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1、港口生产基本过程:主要是货物的装卸、贮存和港内运输;2、服务性生产过程:以车、船,尤其以船舶为主要服务型对象的生产过程,如引航、移泊,航修,燃料、谈水、食品、船用备件的供应,船舶污水处理等;3、辅助性生产过程:为装卸生产服务的辅助性生产,包括装卸设备维修,库场、码头和道路等工程建筑物的维护修理,装卸工属具的加工、制作、保养和维修。
港口生产三个基本过程的关系:以装卸为主所谓装卸过程,系指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港口所进行的全部作业的综合。
它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过程所组成。
直接方式的装卸过程:货物经过船舶运进(出)港口后,不经过库场堆存,直接换装至其它运输方式出港的装卸过程,间接方式的装卸过程:货物经过船舶运进港口后,经过库场堆存后再换装至其它运输方式出港的装卸过程,又称非直取方式.操作过程一般划分为:船--船,船——车,船——库,车——库,车-—车,库——库。
装卸工序: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能起独立作用的部分。
通常港口装卸工序由以下工序组成:港内作业、起落舱作业、水平搬运作业、堆垛作业、上下坡作业、车(舱)内作业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特征有:1、港口生产能力的超前性;2、港口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和比例性;3、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与储备性;4、港口生产的复杂性。
港口生产不平衡性是指在一年的某个时期内,到港船、货数量较大,港口能力一定,导致能力不足.港口生产效益较好,船、货在港停时延长。
港口管理复习资料
![港口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c28c55312b3169a451a41a.png)
港口代际划分:第一代港口: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那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港口。
其功能除第一代港口功能外又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商业功能。
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功能除了第二代港口功能外,更加强了与所在城市和用户的联系,增添了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是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
第四代港口: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作业和敏捷的服务,以形成柔性港口。
2、港口的作用:①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②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③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④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⑤港口具有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4、港口的分类:按用途分:商业港;工业港;军用港,避风港。
按地理条件分:海港;河港;河口港;湖港;水库港。
按运输角度分:支线港;转港(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腹地港(大连、釜山)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产品的特殊性:(位移,在生产过程中即被消费)生产的不平衡性:(运输工具、货物等的数量、品种、流向的随机性)生产的连续性:(装卸采用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方式)装卸组织的协作性:(港口生产的多部门、多工种多环节的内外协作)货运信息的集聚性:生产调度的层次性:(两层管理模式:港务局/港口集团公司—装卸公司。
不同层次上的生产调度职能有明确分工)6、英国的港口管理模式:一、政府的港口管理主要职责:①制定法规;②推行私有化(强调港口自身的经济效益、港口设施私人投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③任命港口管理人员;④指派监督员⑤航道管理;⑥安全管理;⑦建设项目的协调和审批。
港口类型:①托拉斯港(信托港口);②地方港(政府管理港)③公司港;④国家港。
港口投资:①英政府向欧洲大陆国家施加压力,限制欧洲大陆港口得到补贴;②1995/1996年度结束地方当局向港口提供贷款;③港口设施是由私人提供的,政府不管。
《港口企业管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港口企业管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7283e998fcc22bdd10d8c.png)
(2)作业船舶工班计划开工舱口数、配工人数,机械配备的各种类型和数量等;
(3)船舶装卸量计划和昼夜装卸量计划;
(4)单船装卸量计划;
(5)单船计划开工和作业完了时间;
(6)船舶靠泊后中途中断一工班以上的原因;
(7)安全质量措施。
《港口企业管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港口操作量
2.重点舱
3.港口通过能力
4.工时定额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任何设备都存在着两类磨损,一是,二是。
2.港口装卸工作量指标包括、和货物起运量。
3.船舶在港停泊的时间有、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停泊时间三部分组成。
4.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装卸一吨货物所需的时间消耗。
二、填空题
1.有形磨损无形磨损
2.装卸自然吨操作量
3.生产性停泊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
4.类推比较法技术测定法
5.港口设施与设备港口的自然条件
三、简答
1.答:港口是运输链上的一个环节,是运输网络的枢纽,具有如下功能:
(1)运输、中转的功能。这是港口的首要功能。货物到达港口可能并不是目的地、而只是为了能继续运输而集中贮存、分配、分流等作业的完成,为了实现运输的继续。港口必须完成在相同或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换装和转载。
5.简述昼夜轮班作业计划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港口企业管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港口操作量:港口操作量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货物的数量。
2.重点舱:一般是指装卸作业延续时间最长的舱口。
3.港口通过能力:港口通过能力又称港口吞吐能力。它是指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港口在一定时间(年、月、日)内装卸船舶所载货物的最大数量,即最大吞吐量,单位为吨。
港口复习资料
![港口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10a1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港口复习资料港口复习资料港口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节点,是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关键环节。
港口复习资料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港口相关知识而整理的学习材料。
本文将从港口的定义、分类、功能、发展历程以及港口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港口的定义和分类港口是指为海上船舶提供停泊、装卸货物、修理船舶以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地点。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功能,港口可以分为内河港口、沿海港口和深水港口等。
内河港口位于河流或湖泊沿岸,主要服务于内陆地区的贸易活动;沿海港口位于海岸线附近,是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重要枢纽;深水港口则是指水深适宜大型船舶停泊和装卸货物的港口。
二、港口的功能港口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纽带,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港口是货物的集散地,通过港口可以实现货物的装卸、仓储和分配等环节。
其次,港口是船舶的停泊地,提供船舶修理、燃料补给、人员换乘等服务。
此外,港口还承担着海关检验、船舶安全、海事救援等职责,确保港口运营的安全和顺畅。
三、港口的发展历程港口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海洋贸易活动。
古代的港口多为自然形成的天然良港,如亚历山大港、威尼斯港等。
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的到来,港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现代港口的建设不仅注重港口设施的完善,还要考虑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港口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四、港口管理港口管理是确保港口运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港口管理主要包括港口规划、港口建设、港口运营和港口安全等方面。
港口规划是指根据地理、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港口的位置、规模和功能。
港口建设涉及到港口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码头、堤坝、航道等。
港口运营则是指港口的货物装卸、船舶停泊和服务等活动。
港口安全是确保港口运营的重要保障,包括船舶安全、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总结起来,港口复习资料涵盖了港口的定义、分类、功能、发展历程以及港口管理等多个方面。
港口复习资料整理
![港口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9de1ba8762caaedd33d457.png)
第一章港口与港口物流1、港口的定义:具有一定设施和条件,供船舶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安全进出、靠泊,及进行旅客上下、生活资料供应、货物装卸与必要的编配加工等作业的场所。
2、港口的构成:港口由一定范围的水域、陆域所构成,并有相应的港口腹地和集疏运系统相配套。
3、港口陆域的构成:1) 码头2)仓库3)港口货场4)码头前沿作业区5)港内道路6)港货物装卸、堆存、转载与编配加工等的各种设备7)附属设施4、港口水域的构成:1) 进出港航道2)港池3)港口锚地5、港口腹地:又称港口的吸引范围,即港口集散旅客和货物的地区范围。
对某港口而言,其港口腹地是该港口所服务和被服务的地区。
即港口货物(或旅客)运来、运出或中转的地区和直接为该港口提供后勤、经济支撑等服务的地区。
6、港口集疏运系统:与港口相互衔接、主要为集中与疏散港口吞吐货物服务的交通运输系统。
由铁路、公路、水路、城市道路、空路及相应的交接站场组成。
7、港口的技术经济特征:规模经济特征;范围经济特征;结构经济特征8、港口物流的定义: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建立货物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加工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利用港口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多式联运等为一体的特长,发挥其由点(港口)到线(陆路、水路、空路运输)、面(港口腹地及相关经济区域)的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优势,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物流活动。
9、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国际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10、港口物流的功能:运输中转功能;装卸搬运功能;仓储功能;加工、包装、分拣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保税性质的口岸功能;其他服务功能。
11、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可以分为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与战略1、港口管理模式:①私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指港口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以及营运管理都是由私人企业进行的管理模式。
港口期末复习题
![港口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1625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6.png)
港口期末复习题港口期末复习题港口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节点,承载着货物的进出口、人员的往来以及信息的传递。
港口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物流、安全、环境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与港口管理相关的期末复习题,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货物运输与装卸1. 请简要介绍陆运、水运和空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什么是多式联运?其优势和应用场景是什么?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货物装卸设备,并简要介绍其功能和应用。
4. 请解释什么是集装箱运输?列举其优势和劣势。
二、港口物流管理1. 请解释什么是港口物流?2. 港口物流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请列举几个主要的管理要素。
3. 请简要介绍港口物流管理中的配载优化和仓储管理。
4. 港口物流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港口安全管理1. 港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请列举几个常见的港口安全威胁。
2. 港口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有何作用?3. 港口安全管理中的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有何区别和联系?4. 港口安全管理中的应急响应措施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项。
四、港口环境保护1. 港口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请列举几个常见的港口环境问题。
2. 港口环境保护中的污染物控制和能源节约有何重要性?3. 港口环境保护中的绿色港口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何关联?4. 港口环境保护中的环评和监测措施有何作用?请简要介绍其中一项。
五、国际港口合作与发展1. 港口合作的意义是什么?请列举几个国际港口合作的方式。
2. 港口发展中的港口城市建设和港口物流园区有何重要性?3. 港口发展中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有何作用?4. 港口发展中的国际竞争和合作有何关系?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全面回顾和巩固港口管理的相关知识。
港口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其管理和发展对于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港口管理者需要关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以适应和引领港口发展的需要。
港口管理复习整理
![港口管理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69376325c52cc58bd6be1a.png)
仓储管理复习(港口)
![仓储管理复习(港口)](https://img.taocdn.com/s3/m/07c3cf0b4a7302768e99393f.png)
2、论述一个合理的仓库总平布置应满足的条件 答:首先,仓库总平面布置应该适应生产的作业 流程。 库房、货棚、场所等储放场所的数量和比例要与 储存物资的数量和保管要求相适应,也就是要保证: ① ② ③ ④
第二,仓库总平面布置要有利于仓储的经济效益。 ① ② ③
第三,仓库总平面布置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① ②
消费仓储是一种特殊的仓储形式,具有与保管仓储相同的性质。 消费仓储以种类物作为保管对象,仓储期间转移所有权于保管人。
消费仓储以物的价值保管为目的。
14
第三章
3、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仓储合同的保管方须是专门经营仓储保管业的人
仓储合同为诺成性合同
仓储合同是有偿、双务合同
仓储合同的仓储物为动产。
4、订立仓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的原则 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愿与协商一致的原则 合法、不损害其他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15
5、仓单的概念及性质是什么? 仓单就是指仓储保管人在收到仓储物时向存货人签发 的表明已收到一定数量的仓储物,并以此来代表相应 的财产所有权利的法律文书。 仓单的性质: 1)仓单是代表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利的法律文书 2)仓单是提货凭证 3)仓单是有价证券 6、仓单的功能有哪些?如何实现仓单的转让? 仓单的功能有: 仓单是保管人承担责任的证明 是物权的证明 物权交易 金融工具 实现仓单转让的条件(1)背书转让; (2)仓单转让须经保管方签署。
9
第一章
1、仓储的任务有哪些? (一)物资存储 (二)数量质量管理 (三)流通加工 (四)配送 2、仓库具有哪些功能? 保管和储存功能 调节功能 流通 配送功能
10
第二章
1、简述货架的作用及功能? 货架在现代物流活动中,起着相重要的作用。仓库管理 实现现代化与货架的种类、有直接的关系,货架的作用 与功能具体可以如下几个方面: 货架可以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提高库容的利用率,扩 大仓库储存能力 存入中的货物互不挤压,货损耗小,可完整保证物资本 身的功能。 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 先出。 可保证存储货物的质量,可以防潮、防尘、防盗、防破 坏措施。 很多的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 和自动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第一代港口(20C50Y以前)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储存场所、发货等。
第二代港口(50——80Y)增添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
港口是装卸和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80Y以后)一方面,港口商业化,政企分开;另一方面加强了港口与用户、港口与城市经济间的联系,服务范围扩大,增添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综合系统(信息设施)。
第二章1、港口的作用①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②货物、旅客的集散及其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转乘③货物的临时存储④为车、船、货、客等提供技术服务活动⑤仓储加工------现代物流中心2、港口的组成①港口水域包括航道、锚地、港池②港口陆域包括码头岸线、泊位、仓库、堆场等陆上一切建筑所占据的陆地面积,即自港口岸线至陆上港界③港口工程建筑,包括陆上工程建筑:仓库房屋、道路、客运站等;水上工程建筑:航道、防波堤、护岸、码头(包括引桥)、浮筒、航标等等④港口装卸、起重、搬运机械及其为装卸生产服务的各种配套设施⑤港口管理与装卸生产组织机构3、港口的基本任务①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速车、船、货的周转②完成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卸、换装作业③为货物的集散、存储,为旅客的食、宿、上下船等需要提供必要条件和服务④为船舶提供技术供应服务,如引航、装卸、航修、燃料、淡水、食品供应和其他补给等⑤恶劣天气时为船舶提供隐蔽场所⑥海难救助⑦为开展国际间的文化、科技、经济、贸易、旅游等往来与交流活动提供服务4、港口的功能①运输中转的功能船舶的运输能力一般用吨海里表示f (q .l )=∑q i L i =n q L n =T营/t 航次式中: q i ,q---第 i 航次载货量、平均载货量L i ,L ---第 i 航次运输距离、平均运输距离n ---营运期航次数T 营---营运期t 航次---一个航次时间t航次= t航行+ t 技+ t装卸+t 非 t装卸=q /mp式中: t航行---船舶航行时间t 技---船舶的技术作业时间t装卸---船舶的装卸作业时间t 非---船舶的非生产性停泊时间m ---同时作业线数p---每条作业线的小时生产率(吨/小时)②服务的功能③商业贸易功能④工业的功能⑤国防军事的功能5、港口生产的基本过程港口生产包括:①货物的装卸、储存和港内运输生产②以船舶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性生产对船舶的技术服务,如:引航、移泊、航修;燃料、淡水、食品、船用备品的供应、船舶污水处理等。
③为装卸生产服务的辅助性生产这一类生产是指:港口装卸机械设备的修理;库场、码头道路等工程建筑设施的维护、修理;装卸工属具的加工、制造、保养、维修等。
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互为依存的关系。
港口以装卸生产为其主要生产任务,同时,它也是确定服务性生产和辅助性生产规模的依据。
服务性生产和辅助性生产是保证装卸生产连续进行的技术基础和物质保证。
6、港口生产的主要特征①港口生产能力的超前性------产品特征②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与储备性------生产周期特征③港口生产的复杂性------生产过程特征a、输入信息量大、构成复杂b、多重的约束条件c、多环节的复杂作业过程d、生产过程的随机特征第三章第三节港口生产力因素的组合方式一、质态组合1、定义:质态组合,亦称属性组合,指港口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通过能力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的联系状态。
2、这里主要的适应关系有:(1)人力因素同物力因素的适应例如:港口的每一个生产力发展阶段都必然有相应的劳动者类型与之配合,否则,港口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便不可能(2)物力因素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适应如:不同种类的货物适应不同种类的机械(3)人力因素内部各部分劳动者之间的适应如:上层领导与下层技术人员间的适应等3、制约港口结构经济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经济腹地以及自然条件(气象、水文、地质等)(2)技术因素:筑港技术、造船技术等(3)经济因素:影响运输需求二、量态组合1、定义:指生产力因素在构成港口生产力系统时的数量配比。
例如:1台机械 1人/次 8小时工作制则机械:人=1:32、影响港口规模的因素:(1)自然条件(2)科学技术条件(3)经济条件(4)社会政治条件三、空间组合1、定义:港口生产力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和关联状态。
例如:船舶——泊位——库场——集疏运2、港口布局要解决的问题:(1)港区水、陆域布局规划的方向性(2)港区布局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3)港口生产力系统的“乘数效应”问题(4)港口生产力系统的比较利益(5)港口基础设施与生产力系统相适应的原则(6)港区平面布置规划合理性四、时间组合1、定义:港口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其进入或退出生产力运行过程时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各自在运行中所持续的时间长短。
2、生产力因素时间组合的现实形态就是时序经济。
时序经济的基础在于港口生产力因素经济寿命的相对延长。
港口在实际经营中如果能充分运用时序经济的思想,则可减少排队、提高经济效益等。
第四章港口指标第一节一、指标的分类1、从性质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力规模及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和应达到的数量水平,他们通常是用绝对数表示的。
质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所应达到的或已经达到的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水平。
他们通常是用相对数表示的。
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
2、从作用可分为统计指标、计划指标、考核指标统计指标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面控制所设立的基本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包括计划指标和考核指标,它的统计范围最广。
计划指标是企业生产计划中规定必须达到或完成的生产目标。
考核指标是对企业或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好坏进行评比、奖惩的衡量标准。
统计指标包括考核指标和计划指标第二节吞吐量吞吐量是港口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产量指标,它分为旅客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1、旅客吞吐量:指水运乘船进出港区范围的旅客人数,其计量单位为人次。
2、货物吞吐量:指经水运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包括邮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船舶的燃料、物料和淡水。
由出口吞吐量和进口吞吐量两部分组成。
3、货物吞吐量的计算方法:①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口的货物,计算为出口吞吐量;②由水运运进本港卸下的货物,计算为进口吞吐量;③由水运运进港口,经卸下后又装船运出的转口货物,分别按进口和出口各计算一次吞吐量;④货物吞吐量必须以该船需要在本港装卸的货物全部装妥并办完交接手续后一次进行统计。
上述货物中包括邮件、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运输船舶的燃料、物料和淡水。
4、不能计算为货物吞吐量的情况:①由同一船舶运载进港、未经装卸又运载出港的货物(包括原驳换拖);②自同一船上卸下随后又装到同一船上的货物,或装船后未出又卸回本港的货物;③本港港区范围内的轮渡、短途运输行货物以及运输船舶装卸服务的驳运量和各码头之间的驳运量;④港口进行疏浚运至港外抛弃的泥沙及其他废弃物;⑤在同一市区港与港之间的货物运输;⑥路过的竹、木排,在港进行原排加固、小排该大排,或大排改小排等加工处理;⑦渔船或其他船舶直接资江、海、湖泊中捞进港口的水产品及挖掘的河泥。
5、吞吐量的统计范围包括港区范围内所有从事运输生产的码头、浮筒、锚地等泊位。
不论隶属关系而全部统计的吞吐量,叫全港吞吐量,包括港务局码头、货主码头的吞吐量。
6、统计截至时间:一律以统计期末的最后一天的18时整为截止时间。
二、换算吨换算吨就是以某一种货种(如石油)为基数,即以装卸1吨石油为1个换算吨,其他货种则依照其难易程度比例换算为相当于装卸石油的吨数,这个比例就是换算系数。
换算吨就是各种货种的实际吨数与换算系数的乘积。
例1:某万吨轮满载20000吨货物抵达A港,在锚泊时卸1000吨至驳船运往B港,卸1000吨货至另一驳船运往A港区内的某货主码头,靠码头后卸下18000吨货物,其中有3000吨卸下后直接由汽车运出A港区,5000吨货卸下后堆在A港区的仓库中,4000吨货物卸下后由火车运至A港区的某港务局码头,余下的6000吨货卸下后又装回该轮,同时,该轮还在A港装货7000吨,补充燃油、淡水1000吨,问进出口吞吐量及总的吞吐量。
解:进口=1000+1000+3000+5000+4000 =14000出口=1000+7000+1000=9000吞吐量=14000+9000=23000第三节、装卸工作量指标与装卸效率指标一、装卸自然吨1、定义:指进出港区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一吨货物从进港到出港(包括进港后不再出港,在港内消耗的物资等),不论经过几次操作,均只计算为一个装卸自然吨。
2、装卸自然吨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定义不同;水水换装时,2吞吐吨=1自然吨Q 自=Q 吞/(2-α) Q 吞=Q 自*(2- α)式中: Q 吞------吞吐量Q 自------装卸自然吨α------货物水陆换装比重3、统计装卸自然吨时的注意点:除进港后不再出港(即在港内消耗的建港物资)的货物在进港时统计外,其余一律在装船或装车出港时统计。
这样统计首先是符合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即当货物装运出港时才完成港口的生产过程,才是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其次也可以促进港口不仅重视卸货,而且更重视装货,有利于提早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货物在库场的积压,保持港口的畅通 问题:同一统计期内,吞吐量与自然吨的大小。
1、1吨货物由汽车运至港区内在港内消耗,则Q 自=?, Q 吞=?2、某港口在某营运期内,货物都是经由水运,其中水水换装比重为20%,在营运期内Q 吞=600万吨,求Q 自解:20% Q 自*2+80% Q 自= Q 吞 则Q 自=500万吨或者:水水换装比重=20% 则水陆换装比重=80%Q 自=Q 吞/(2-α)=500万吨二、操作量吞吐量、装卸自然吨只能反映港口装卸工作的社会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港口的装卸工作量。
1、定义: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货物数量,计量单位是操作量。
2、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车)到另一运输工具(车或船)或库场,即货物在船、车、库场之间每两个环节所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装卸搬运过程。
它是由舱内、起落舱、水平运输、库场(或车内)等若干道工序组成。
3、操作过程一般划分为: 船——船;船——车;船——库场;车——库场;库场——库场4、装卸自然吨、货物吞吐量和操作量之间的关系:见书P56表4-2第四节 装卸效率指标1、装卸工时效率定义:装卸工人(包括机械司机及其助手)每人每小时所完成的操作量(即完整的操作过程)。
公式:)工时操作吨(工时操工时N Q =P式中: Q 操——与装卸工时数相对应的操作量N 工时——装卸工时数2、装卸工日产量定义:装卸工人(包括机械司机及其助手)平均每个装卸工日所完成的操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