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学重点

合集下载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

口腔黏膜病学第一章概论一、口腔黏膜的分类⑴咀嚼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⑵被覆黏膜:唇颊内侧、舌下,口底,前庭穹隆。

⑶特殊黏膜;舌前部的乳头区,舌后部的淋巴区。

二、※口腔黏膜病的特点(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

(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口腔中有三个危险区:口底-舌腹的U型区;颊黏膜内侧、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包括软腭、咽前柱、舌侧缘的磨牙后垫),发生在这些区域的癌极易恶变。

三、※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1.斑(macule)与斑片(patch):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2.丘疹(papule)与斑块(plaque):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常见疾病为扁平苔藓。

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常见病为白班和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也可有此损害。

3.疱(vesicl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若疱的部位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或棘层内疱;若疱的部位在上皮下,称为上皮下疱或基层下疱。

口腔医生考试-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医生考试-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医生考试-口腔粘膜病讲义一、基本病理变化(一)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

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

在口腔黏膜指正常情况下有角化的区域角化层增厚或正常时无角化的区域出现角化。

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过度角化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两种。

过度正角化是角化层增厚,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形成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有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过度不全角化为增厚的角化层中尚见残留的细胞核,粒层不明显。

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

角化不良有两种情况:良性角化不良:多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细胞分化好;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细胞核,细胞形态有异型性,见于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例题】下列属角化不良的是A.角化层增厚B.角化层变薄C.基底层细胞角化D.透明角质颗粒明显E.角化细胞含细胞核【答案】C【解析】正常的角化层位于上皮最表层,角化不良是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出现个别或成群细胞角化,故选C。

【例题】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A.过度角化B.过度正角化C.过度不全角化D.错角化E.棘层增生【答案】D(二)上皮异常增生与癌前病变有关的个别细胞改变称为非典型性,上皮总的紊乱称为上皮异常增生。

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1.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2.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3.核浆比例增加;4.上皮钉突呈滴状;5.上皮层次紊乱;6.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7.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8.细胞多形性;9.细胞核浓染;10.核仁增大;11.细胞黏着力下降;12.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

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三)棘层松解棘层松解是由于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口腔粘膜病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2、角化不良(错角化)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3、上皮异常增生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多见于天疱疮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6、疱粘膜或皮肤内液体的贮存形成半圆形的突起 口腔粘膜其他地方的庖形成后易破裂,不易结痂皮 分类:按内容物(水疱、血疱、脓疱)按大小(5mm 为标准,大疱、小疱)疱疹:小的水疱聚集成簇. 7、糜烂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引起上皮浅层破坏,未侵及上皮全层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8、溃疡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溃疡累及上皮层,不留瘢痕,累及粘膜下层,可留瘢痕9、斑 是粘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局限,大小不一;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如红斑(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充血)、黑斑(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增多)10、丘疹消失后不留痕迹表现:①上皮增生;②浆液渗出;③炎症细胞浸润肉眼:黏膜或皮肤上突起的小疹,大小不等,针头或粟粒样大,红色或灰白色,质较硬 镜下:上皮增厚,表层可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固有层有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第二节口腔粘膜病一、白斑(P208)癌前病变1、定义: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口腔黏膜病学问答等

口腔黏膜病学问答等

1、单纯疱疹临床表现(重点)(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6个月至2岁儿童多见,临床分期为⑴前驱期:潜伏期为4~7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痛等急性症状,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

患儿流涎,拒食。

1~2天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

⑵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不久破溃,形成溃疡。

⑶糜烂期:破溃形成大面积糜烂,造成感染,形成假膜⑷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唇疱疹):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有两个特征:⑴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疱较少见。

⑵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来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发作过的位置。

治疗:①全身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利巴韦林②口腔黏膜局部用药—漱口液(氯已定、复方硼酸溶液)、糊剂、散剂、(氯已定)含片、软膏(阿昔洛韦)硫酸锌溶液湿敷等。

③对症和支持疗法④中医中药治疗2、带状疱疹特点: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常伴明显的神经痛。

损害不越中线。

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增强治疗、抗菌消炎镇痛、局部治疗、中医中药3、手足口病【病因】柯萨奇A16、埃克病毒、肠道病毒71型【临床表现】①潜伏期3-4天,多无前驱症状。

②1-3天的持续低热,口腔和咽喉部疼痛③多在第2天发疹(离心性分布:手指、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手掌、足底、会阴及臀部)开始为玫红色斑丘疹,1天后形成小水泡。

2-4天吸收干燥,结薄痂。

④口内粘膜:散在红斑、小疱疹,极易破溃形成溃疡面,上覆灰黄色假膜。

⑤病程:5-7天自愈【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局部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4、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鹅口疮):【临表】病损可发生在口腔粘膜任何部位,表现为乳白色绒状假膜。

重时周围粘膜发红。

菌丝深入粘膜下使假膜不易擦掉,用力擦可擦掉,基底遗留充血面。

自觉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

【治疗】(抗真菌治疗)①局部治疗:⑴2%~4%碳酸氢钠溶液⑵制霉菌素⑶氯已定⑷西地碘又名华素片⑸咪康唑又名达克宁②全身抗菌治疗: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

口腔粘膜病PPT课件

口腔粘膜病PPT课件
• 临床表现:男性多见,颊粘膜最好 发,临床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
• 病理变化特征 • 过度角化 • 基底膜完整 • 固有层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 上皮异常增生 • 主要掌握定义、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 溃疡 • 假膜 •斑 • 嗜碱性变性
一、过度角化
过度角化(角化亢进)
过度正角化 均质红染
过度不全角化 有固缩的细胞核
过角化临床表现为白色斑块
一、过度角化 (Hyperkeratosis)
1. 概念 角化层的过度增厚
2. 临床表现 乳白色/灰白色
3. 组织学分类 过度正角化 过度不全角化
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第十三章
细胞溶解破坏,基底膜不清
• 液化 • 水肿严重、细胞溶解、基底膜不清


1. 概念 粘膜/皮肤内液体积聚
2. 分类 根据大小
大疱:>5mm 小疱:1~3mm-疱疹
水疱:疱液-清亮 根据疱液性质 血疱:疱液-血性
脓疱:疱液-粘稠脓液
疱的组织学分类
第十三章
疱的部位模式图
溃疡型
– 均质型: – 均一白色,

– 非均质型:红白 间杂、高低不平
– 疣状型:不规则 尖头/钝头突起
• 颗粒型:圆形、红 色/白色、稍突起 的颗粒
• 溃疡型:溃疡形成
四、病理变化
1. 上皮厚度 均质型:上皮均匀增生
– 非均质型:
– 上皮局部增生、 局部萎缩
2. 表层 过度正角化 过度不全角化
• 过度正角化(Hyperorthokeratosis) • 核消失、粒层明显
• 过度不全角化(Hyperparakeratosis) • 核未消失、粒层不明显
第十三章

口腔粘膜病教学大纲

口腔粘膜病教学大纲

口腔粘膜病学教学大纲(供5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粘膜病学(Or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6 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粘膜病学是研究口腔粘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 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临床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系统科学地阐述口腔粘膜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灵活、创新的钻研精神并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粘膜病临床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

学生通过听课、电教图像观摩、临床见习、自学、临床病案讨论、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有下划线的内容为须掌握的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一)理论部分第一章口腔黏膜病概论第一节概述一、学科介绍:学科研究领域,发展史简介二、口腔粘膜病的涵盖范围三、口腔粘膜病临床特点:性别、部位、病损、治疗、转归。

四、疾病分类:以临床特征为主干,兼顾病因及病理学特征。

第二节口腔粘膜的结构与功能一、口腔粘膜的结构1. 上皮层: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角化层2. 组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3. 固有层、粘膜下层二、口腔粘膜的功能:保护、感觉、其他第三节口腔粘膜的代谢与更新*一、上皮细胞的分化二、细胞循环周期:G1期, G2期, M期三、口腔上皮更新时间第四节口腔粘膜的增龄性变化第六节口腔粘膜临床病损特点第二章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一、病因:单纯疱疹病毒的结构特点;单纯疱疹病毒两个亚型的差异。

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好发年龄及原因;病程及病损特点(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特征;诱因四、病理五、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了解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六、鉴别诊断:与口炎型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多形红斑鉴别*。

口腔粘膜病—概论(口腔内科学课件)

口腔粘膜病—概论(口腔内科学课件)

(6)咽:咽前后柱 是否充血 扁桃体是否肿大
(7)牙龈: 形态 色泽 起疱 上皮剥脱 白色斑纹
二、检查
2.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查 血清铁、叶酸 红细胞(3) (4) (5)
• 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诊断、排除恶变 • 部位:与正常组织相连的损害边缘 • 深度:达到粘膜下层
(2)唇、颊粘膜: 系带位置、形态 腮腺乳头:颊粘膜 隆起、正对上颌第 二磨牙冠。
(3)口底及舌腹:舌 系带、舌下腺及舌下 腹 舌系带:位于口底中 份 颌下腺、舌下腺导管 开口:沿系带两侧或 舌下肉阜。
(4)舌: 伸舌检查:对称性、 有无歪斜或震颤 舌背乳头:增生或萎 缩
二、检查
1.口腔粘膜检查
(5)腭:腭皱壁、 腭乳头、腭小凹 软腭:活动性及悬 雍垂的形态
能源物质
• 葡萄糖、脂肪
上皮组织
• 糖酵解(无氧分解)
上皮下结缔组织 • 有氧氧化供能
二、细胞周期与组织更新
角质层
脱落角化层细胞 新生细胞
动态平衡
新 生
颗粒层
特定区域细胞
细 胞
进 一
棘层
步 分

基底层
新生细胞
母体细胞
二、细胞周期与组织更新
(一)角朊细胞的成熟
细胞
结构形态 变化
成熟
微丝 微管 中间丝
口腔黏膜病的检 查与诊断
Oral health care
主诉: 现病史:症状的特征、程度、性质、发作时间的规律、加剧或减轻的因素、部位等 既往史:妊娠与疾病的关系 治疗史:药物过敏及其疗效是否用过免疫抑制剂等 家族史:遗传因素与家族患病 检查 诊断 治疗
二、检查

第一章 口腔黏膜病学 PPT课件

第一章 口腔黏膜病学 PPT课件

口腔黏膜基本病损类型如下:
1.斑:它的含义是指黏膜或皮肤上的局限
性颜色异常损害。斑的颜色、大小、形状各不
相同,不高于粘膜表面,也不变厚。其颜色比
周围正常黏膜为深。若为黏膜固有层血管扩张、
增生或充血引起的称为红斑。
① 红斑(ergthemaous macule),红斑
压之褪色。
② 若为出血引起的称为淤斑(ecchymosis),
六、口腔黏膜病的分类 口腔黏膜病分类的目的是,反应病变本质, 便于诊断,指导治疗。但本病的病种繁多,有 常见的、少见的及罕见的,病因也较复杂,甚 至其病因不明确,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多 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在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 时重叠发生。如:扁平苔藓、白塞氏病、疱类 疾病等均不易分清,目前各家分类也不一致, 论点也不同。
二、口腔黏膜分类
人类的口腔黏膜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其结
构和功能上有一定差异。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类
(这是由Orban和Sicher提出来的),即:①
咀嚼粘膜;② 被覆粘膜;③ 特殊黏膜。
三、口腔黏膜的功能
我们知道,口腔黏膜是由上皮层、固有层、
黏膜下层和基底膜构成。
四、口腔黏膜病与全身的关系
口腔黏膜病是整个机体的一部分,和体内
但是,这一名词目前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 式下各学科的需要,也极易造成口腔界的分 歧与概念上的混乱,所以及早地将其从口腔 内科学中分离出来将更加有利于这一新学科 的研究与发展。
一、口腔粘膜的结构 口腔粘膜是口腔的湿润衬里,在唇部、口 腔粘膜与皮肤相连,向后延续为咽部粘膜,涎 液腺开口于口腔,涎液流入口腔使口腔粘膜保 持湿润。口腔粘膜的结构与皮肤相似,主要由 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口腔粘膜的结缔组织称 固有层,相当于皮肤的真皮,但唯一与皮肤不 同的是粘膜没有皮肤附属器。那么口腔粘膜的 上皮是借基膜与固有层相连,部分粘膜深部还 有粘膜下层。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名词解释1、口腔粘膜病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较多的疾病总称2、斑macule 为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其大小不定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直径小于2mm。

3、丘疹papule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高于黏膜面直径1- 10mm不等尖形、圆形、扁平形?4、疱vesicie是一种圆形突起内有液体潴留直径小于 1 cm。

如脓、血、水疱口腔粘膜病常见的疱为水疱.5、溃疡ulcer 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

6、糜烂erosi粘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on7、萎缩atrophy 上皮组织变薄伴有结缔组织的细胞体积变小。

8、皲裂rhagades 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于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pseudomembra ne 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有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9.、假膜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起形成可以被擦掉。

2-3周潜伏期好发口咽、舌、回盲、肺部小结可发展为顽固10、结核初疮原发性性溃疡周围有硬结无11、结核性溃疡继发性或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常见舌部疼痛明显溃疡界清线形浅表、微凹而平坦的溃疡基底暗红色桑椹样肉芽肿。

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向中卷曲形成潜掘状边缘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预后差12、寻常狼疮好发于无病灶且免疫好的青少年早期损害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绿豆大小结节压诊实验中央圆形苹果酱色周围为苍白皮肤继发感染可发生坏死造成组织缺损形似狼噬名狼疮1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抗原 antigen)或半抗原 hapten)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原物质再次刺激后发生。

15、虹膜状红斑(iris lesion)直径为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的水疱又称靶形红斑多见于腕部、踝部及手背开始为淡红色 1-2日后中央部位红色转暗并发送水疱边缘呈鲜红色环状。

口腔黏膜病学--溃疡医学课件

口腔黏膜病学--溃疡医学课件

编辑版ppt
34
编辑版ppt 35
编辑版ppt 36
编辑版ppt 37
诊断:急食史或咀嚼不当误伤黏膜的病史, 单侧性血疱,发生迅速,疱壁易破 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后者无急食 史,凝血异常。
治疗: 1、排除血液疾病 2、未破血疱 (排淤血): 抽、刺 3 、已破血疱: 修剪疱壁 4、防腐消毒的散剂、甲紫涂布
五、鉴别诊断: 1.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2.干燥综合征相鉴别
编辑版ppt 47
六、治疗:
1.治疗原则:减轻症状、促进愈合、防治合并
感染。
2.口腔黏膜损害的处理: 3.黏膜疼痛的处理: 4.口干症状的处理: 5.合并感染的处理:
七、预防: 1.掌握辐射剂量,加强非照射区的防护。 2.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照射。
4.中医治疗 5.手术治疗
编辑版ppt
33
第三节 创伤性血疱和创伤性溃疡
一.创伤性血疱
定义:是由机械刺激、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 引起的病因明确的黏膜病损。 二、病因:过烫食物、仓促咀嚼、过硬食物
外力挫伤、咬伤
三、临床表现 1.急食擦伤血疱较大(可达3cm ) 常发生于咀嚼一侧的软腭腭垂 痛轻、色紫
2.因咀嚼不慎误伤血疱较小
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溃疡灼痛明显。
编辑版ppt 2
病因:
1.免疫因素 2 . 遗传因素 3.系统性疾病因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月
经紊乱。
4 . 感染因素 : 5 .环境因素 : 包括心理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6.微量元素缺乏:锌、铁、硒、维生素 B族、叶酸等 7. 其他因素: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2.重型阿弗他溃疡(MjAU): --- (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腺周口疮) 溃疡:大而深,弹坑样 10-30mm,深及粘膜下层直至肌层 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边缘 整齐清晰 发作期 一月至数月,自限性 疼痛较重 愈后瘢痕 组织缺损

口腔黏膜病学教材

口腔黏膜病学教材

一:名词解释。

1:口腔黏膜病:是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被称为口腔黏膜的危险区域。

这些区域的损害发生恶变的危险性较高。

(P1—P2)。

2:斑与斑片: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

如果直径小于2cm 的局限性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 的损害,称之为斑片。

斑与斑片一般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也无硬结改变。

其颜色,常较周围正常黏膜为深,可呈红色、红棕色或粽黑色。

(P12—P13)。

3:丘疹:是指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一般直径小于1cm。

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或扁平行。

口腔黏膜的丘疹,一般都由大量排列不一的针头大小的病损组成,颜色呈灰白色或为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

(P13)。

4: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

(P13—P14)。

5:疱:黏膜内贮存液体而形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P14)。

6:大疱:若疱的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

大疱壁的厚薄,取决于大疱的部位是上皮下还是上皮内。

大疱被膜的紧张或松弛度,取决于疱内液量多少。

大疱性病损,可直接发生或数个邻接的小疱融合而成。

(P14—P15)。

7:脓疱: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除脓性口炎外,口腔黏膜的脓疱是较少见的。

8: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其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较浅。

(P16)。

9: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P15)。

10:萎缩:为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

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流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微凹陷,其特有的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标准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标准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15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修课方式:限选教学时数:16学时总学分数:1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黏膜病学是研究口腔黏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它所研究的疾病种类繁多,而且与机体的全身状态之间联系密切,它主要是探讨与口腔疾病有关的内科学原则以及采用药物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规律。

2.课程性质:这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型课程。

本课程注重实用知识的讲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临床具体病例诊断与治疗能力的培养,推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的临床案例教学。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口腔黏膜病学》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临床课程,是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牙周病学等专业临床知识的基础上开设。

4.课程作用:课程以培养能够阐述口腔黏膜病学的发展史、基本概念及理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熟悉主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初步具有口腔黏膜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初步具有诊疗口腔黏膜疾病常用相关技术的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黏膜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良好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一、口腔黏膜病学概述 口腔黏膜病学是一门研究口腔黏膜疾病的学科。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口腔的外观、功能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章节将介绍口腔黏膜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最新进展。

二、口腔黏膜病的症状与诊断 口腔黏膜病的症状多样,包括疼痛、肿胀、溃疡、斑块等。

本章节将介绍如何通过观察、检查和诊断口腔黏膜病,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三、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四、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的异常反应。

本章节将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五、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口腔黏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本章节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溃疡及其治疗方法,并讨论溃疡的预防措施。

六、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是指口腔黏膜上出现的水疱或大疱。

本章节将探讨大疱类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并介绍一些特殊类型的大疱病。

七、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是指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的各种斑纹和色素沉着。

本章节将探讨斑纹类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斑纹类疾病。

八、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章节将介绍肉芽肿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并讨论肉芽肿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九、口腔黏膜其他疾病 除了上述疾病外,口腔黏膜还可能发生其他多种疾病。

本章节将简要介绍一些较为少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以便读者对各种口腔黏膜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十、口腔黏膜病的治疗与预防 最后,本章节将总结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替代疗法等,并讨论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来预防口腔黏膜病的发生。

同时,还将介绍口腔黏膜病的康复和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9口腔粘膜病

9口腔粘膜病

二.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按病因、病种、病理分类,或混合分类
混合分类即按症状、病理/病因分类,如:
斑纹类疾病 变态反应疾病
溃疡类疾病 大疱类疾病
色素障碍
性传播疾病
全身疾病的口腔表征
三.白斑(Leukoplakia)
指口腔粘膜表面以白色为主的病变(擦不 掉的白色斑点或斑块),在临床和病理上 均不能诊断为其它疾病。
(3)白斑的诊断不能单纯依赖于组织病理学 检查,因后者常常是非特征性的,必须结 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4)白斑的组织学特点是上皮增生、过度角 化,伴有或不伴上皮异常增生。
(5)如果活检发现存在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则“暂时性口腔白斑”的诊断应更改。
[病因] 不完全清楚,可能相关的因素有:
(1)化学因素:烟草(Tobacco,最常见的病因, 吸烟者白斑发病率为9.62%,不吸烟者0.28%, 有报道前者比后者发病率高30倍;重度吸烟者白 斑数量和范围比轻度吸烟者大,而且病变部位与 烟刺激部位相应)、酸碱、诱变物,维生素(A、 B)缺乏等
(4) 内分泌紊乱或其它全身性疾患:①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更年期加重;②与糖尿病、肝炎、高血压病及消化道功能 紊乱等疾病的存在有关
(5) 遗传因素:HLA
(6) 感染:细菌、病毒
六.天疱疮(Pemphigus)
为慢性皮肤、粘膜大疱性疾病,临床上分为 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及红斑型,侵犯口 腔粘膜者属于寻常性天疱疮。据统计,65% 以上的寻常性天疱疮病例先累及口腔粘膜, 然后累及皮肤。
[临床特征] 好发年龄:40~50岁 好发性别:女性稍多于男性 好发部位:颊、舌、龈、唇等口腔粘膜;
皮肤以四肢屈侧、腕肘部、踝、股内侧居多, 常为对称性,多发性。

口腔知识 口腔粘膜病

口腔知识 口腔粘膜病

第十三章口腔黏膜病第一节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一)角化相关病变1.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白色或灰白色。

(1)过度正角化(hyper-orthokeratosis):角化层异常增厚,细胞界限不清,胞核消失,形式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颗粒层异常增厚,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2)过度不全角化(hyperparakeratosis):角化层增厚,胞核未分解消失,粒层亦不明显。

2.角化不良(dyskeratosis),也称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在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1)良性角化不良:可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2)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胞核,伴有异型性,常见于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

(二)上皮增生坏死相关病变1.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指上皮总的紊乱,而个别细胞的改变称为非典型性(atypical),可发生以下变化:(依出现的项目数划分轻中重)(1)基底细胞变化:①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升高;(2)上皮总体变化:①上皮钉突呈滴状②上皮层次紊乱③上皮个别或成团细胞错角化;(3)细胞个体变化:①有丝分裂相增加并可见少数异常分裂②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③细胞多形性④核深染⑤核仁增大⑥细胞黏着力下降。

2.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死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程序性细胞自杀过程,为生理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

表现为细胞皱缩,胞质嗜酸性深染,染色质边聚,细胞间失去连接,细胞核碎裂后形成凋亡小体,周围无炎症反应。

3.糜烂(erosion):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可由药物、机械刺激引起,或继发于水疱破溃后。

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上皮细胞增生后可痊愈。

4.溃疡(ulcer):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的凹陷。

浅层溃疡破坏上皮层,痊愈后不留瘢痕;深层溃疡可达粘膜下层,愈合后留溃疡。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单纯疱疹组织病理:由于上皮细胞发生气球样变和网状液化而在上皮内形成疱。

气球状细胞的胞核内有病毒包涵体(嗜伊红性病毒小体),常位于水疱底部。

上皮下方结缔组织中有水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

早期水疱基底部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毛玻璃样核,多核合包体、核内包涵体。

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①前驱期: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史;潜伏期4-6天,后有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1-2天后,口轻黏膜广泛性充血水肿、附着龈和龈缘也常出现急性炎症。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可发生成簇小水疱,邻近乳磨牙(成人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较明显;水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后形成痂壳。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病程约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成簇的疱。

②常复发于原先发作过得位置或邻近发作过的位置。

治疗原则:①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②局部治疗(口腔黏膜局部用药:洗必泰;物理疗法:复发感染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③对症和支持治疗。

④中医中药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组织病理:增厚的不全角化上皮,其中有念珠菌菌丝侵入。

病损常在棘细胞层上方,接近上皮表面,棘层常有增生,固有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念珠菌性口炎)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 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新生儿最多见;②新生儿鹅口疮多发生于出生后2-8天,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黏膜充血,有散在雪白小斑点,后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可扩大蔓延,严重者波及扁桃体及咽部;早期充血明显,陈旧病损充血减退,斑片呈淡黄色,斑片用力可擦去。

③成人患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易复发,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为乳白色绒状假膜不易剥离(自觉症状: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

医学知识一口腔粘膜病(全)

医学知识一口腔粘膜病(全)
口 腔 粘 膜 结 构 示 意 图
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正常口腔粘膜〔咀嚼粘膜〕
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正常口腔粘膜
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舌背粘膜
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一、根本病理变化
▪ 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
▪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 棘层增生(acanthosis)
均质性嗜酸性小体,称胶样小体,或Civatte 小体。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扁平苔藓
〔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细胞CD45RO阳 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病因 :不明
▪临床表现:
▪ 患病率 0.5%
年 龄 40~49岁好发
▪ 性 别 女性多见
部 位 颊,舌,唇,牙龈〔常为对称性〕
▪ 体征
▪ 1、白色或灰白色条纹呈网状线状,环状
〔五〕天疱疮 (Pemphigus ,天疱瘡)
▪ 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疱性疾病。
▪ 四型
寻常性 增殖性
落叶性
红斑性
第九十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牙龈、口唇粘膜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
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腭粘膜为好发部位,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
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腭部上皮剥脱,广泛糜烂。
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棘层增生
Acanthosis
棘細胞症
由棘层细胞肥大 或数目增加所致棘细 胞层肥厚。
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上皮性異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粘膜病学李茜1名词解释 1各异、种类较多的疾病总称2macule小于2mm。

3papule直径1- 10mm.4vesicie 1 cm。

如脓、血、.5ulcer落形成凹陷。

6erosion胞层。

7atrophy8rhagades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9.pseudomembrane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10、结核初疮 2-3周潜伏期痛11潜掘状边缘预后差12、寻常狼疮狼疮1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antigen)hapten)受同一种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发生。

14erythema multiforme)病。

15、虹膜状红斑(iris lesion)0.5cm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1-2色环状。

16、斯-Steven-Johnson syndrome ---多腔孔糜烂性外胚层综合23痊愈后可复发17Behcet’s disease BD-眼-生殖器三联征。

以反复发作的眼、口、生殖器和皮肤的损害为基本特征。

还可出现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

以口腔溃疡为最基本的100%。

20-40岁男性多见18BednarRiga-Fede 的溃疡。

因过短舌系带和过锐的新萌中切牙摩擦引起。

19、.RS)典型症状为关节炎、尿道炎、结床表现。

20、天疱疮pemphigus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

21、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PNP)子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而诱发的皮肤黏膜疾病。

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23、盘状红斑狼疮 DLE于皮肤及口腔粘膜24sarcoidosis系统及组织发生的非干酪样上皮样细胞慢性肉芽肿性25Crohn’s disease以淋巴组织最为丰富的末端回肠发病最多见26cheilitis glandularis李茜2征的唇炎27、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舌裂三联症为临床特点。

28、口角炎angular cheilieis以皲裂和糜烂为主要症状,又称口角糜烂(perleche)29、地图舌(geographic glossitis)又称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tis)。

30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又称舌痛征(glossdynia)期妇女发病率高。

3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填空 1、口腔粘膜危险区域口底—舌腹的U型区、颊粘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软腭复合体2、口腔黏膜上皮层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3、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型主要引起腰以下皮肤及生殖器的感染4-16 71型5、念珠菌性唇50岁以上67、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病变范围涉及口腔粘膜、皮肤及甲床8、口腔软组织结核病损包括结核初疮寻常狼疮9口炎1011特异性12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13但消退亦较迅速。

1415复发16性生殖器溃疡、眼疾17、.RS)最突出的症状突发严重的急性大关节炎和韧带肌腱附着点炎症18、天疱疮根据皮肤损害特点分为19、天疱疮损害特点“棘层松解”。

组织病理学改变都是以上皮内棘细胞层松解和上皮内疱为特征20为剥脱性龈炎样的损害。

直接免疫是本病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21粘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22、扁平苔藓典型病例表现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23IgG、IgM及补体C3沉积24OSF)胶原纤维变性25疮口腔粘膜病学李茜326、化脓性肉芽肿病理特征血管增生性肉芽肿27、局限性口面部肉芽肿病病理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28X线肺门淋巴结肿大。

29、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以淡黄色痂皮覆盖的局限性损害伴阵发性剧烈瘙痒为特征。

31-罗综和征的主要表现之一32、口角炎根据病因分为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感染性口角炎、接触性口角炎、创伤性口角炎33、舌乳头炎包括丝状乳头炎、菌状乳头炎、轮廓乳头炎、叶状乳头炎。

除丝状乳充血、红肿、疼痛为主。

34syphilis(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3536、尖锐湿疣诊断醋酸白试验阳性37、AIDS口腔表现口腔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口腔卡波西肉瘤、牙周炎、牙龈炎、200/mm3AIDS的指标(3) CD4/CD81AIDS的指标39、系统性疾病就诊于口腔科的常见症状出血、口角炎、舌痛、溃疡40、黑色素沉着异常粘膜黑斑、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多发性骨纤维发育异常、黑棘皮病41问答 1、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1.a、6个月至2岁儿童多见b、12日发热、头痛等前驱症cdabc 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abc 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d 可累及三叉神经一支或两支 3、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ab 1-3天)口腔和咽喉部疼痛c玫de5-7天自愈 4 Aab片、可擦掉cBa成年人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有消耗性疾病口腔粘膜病学李茜4b弥散红斑、口角炎、舌乳头团状萎缩c味觉异常、口干、灼痛C(a有报告发生在6 5%老年上总义齿携带者b男女比例为1 3cd与义齿基托相吻合的黏膜发红 , 多伴舌乳头萎缩及口角炎Dabc 5、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临床表现A a42078天发病b2410小时Ba部位---唇、颊、舌前2/3、上腭假膜、易出血、剧烈疼痛、唾液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Ca部位---唇周、b表现---D固定性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10天左右消退、有色素沉着。

好发部位---口唇及口周皮肤E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Lyell syndrome痛等症状,重者昏迷bcd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

6、变态反应性接触性口炎临床表现 a2-3天发生bc可向邻近部位扩展 7、血管神经性水肿临床表现 ABCD12较长时间 8ROU RAU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A RAU病人中约占80%。

a 13-5个病损。

22-4mm散在分布。

34溃疡有“凹、红、黄、痛”特征。

b7-14B PMNR口腔粘膜病学李茜特点:10—30mm1-21—2月C.1-2mm。

数目10% 9、白塞病临床表现 A常见症状和体征15mm75%a65%1-2cm30%新发病损周围有1cm红晕现象有较高的辅助诊断意义。

7-14天后可再次出现。

b65%-反应结合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1回盲部肠道粘膜溃疡多见预后差。

6 10、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表现1皮肤同时发生。

ab疱壁薄而透明c)de留下一鲜红的创f1-2留色素Nikolsky征。

出现于急性期的寻常型和落叶型天疮疮其他部位粘膜均可发生 11、扁平苔藓临床表现Aa多种形状、多样病损b病损区粘膜可正常或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疱等cdB素沉着或减少C 12、口腔白斑临床表现 A中年以上的男性BC粗涩感、局部发硬、溃烂时刺痛口腔粘膜病学李茜6Da无症状b白念感染c彩图de 13、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A列aDLEb射状短条纹B疮C14A慢性脱屑性唇炎abc持续数月至数年15、可癌变A唇红白薄痂、浸润性肥厚BC1、2型反复脓肿、瘘、瘢弥漫性肥厚增大16、萎缩性舌炎病因及治疗A a贫血b烟酸缺乏c干燥综合征d白色念珠菌感染。

B a VitCVitB12针剂b Bc2%中药 17、灼口综合征临床表现 A麻木、刺痛、味觉迟钝等。

B70%C口腔伴随症状有口干、舌乳头萎缩、粘膜充血、水肿。

D患者常精神紧张、抑郁、忧心忡忡。

一般有失眠、疲乏、潮热、易怒、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

E协调。

18、梅毒临床表现 A后天梅毒a、一期梅毒(primary syphilis)(chancre)b、二期梅毒(secondary syphilis)斑。

c、三期梅毒(tertiary syphilis)B先天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桑椹牙与哈钦森牙(Hutchinson tooth)是晚期先天梅毒的特征之一。

若有哈钦森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