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 精品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1)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0354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f.png)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血液与血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医学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作业完成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不求甚解,缺乏钻研精神。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血液与血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出血液与血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管理上,我尽力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课堂纪律的监管不够严格,或者是因为课堂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管,并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血液与血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然而,部分学生在血型鉴定和输血原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8054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a.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73ce927d3240c8547ef1a.png)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xYzKw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学
优中考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学优中考网xYzkw]
课时安排:2课时学优中考网xYzKw]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xYzKw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1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1](https://img.taocdn.com/s3/m/62953b5b680203d8cf2f2441.png)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384480168884868662d61e.png)
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难点:
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ppt
教学程序和内容
【含导入、新授、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设计、知识要点等,根据学科特点】
个性修改
(二次复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X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
个性修改
(二次复备)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展示几X化验单,分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
讲解什么是发炎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
巡回演示比较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0第1节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1)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0第1节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aa1d16d1daef5ef7bb0d3c35.png)
血液和血型【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目标达成:1、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佳的减肥方法()A 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B 到药店买减肥药C 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 D适量的锻炼加合理膳食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每日三餐按时进食,晚饭不能吃得太饱B 已变质的食物必须在锅内蒸煮后,才能食用C 饭后不能立即进行体育锻炼D 新鲜的蘑菇一般含有毒的物质较多3.下列不符合饮食习惯的是()A.食物多样性,不挑食B.不暴饮暴食,按时进餐C.饭后加强运动,以帮助消化D.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创境激趣】【自学导航】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阅读教材38—39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2. 白细胞有什么功能?3. 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4.什么叫贫血?5.红细胞的组成?6.血小板的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合作探究】1、血液的功能学生阅读教材39—40页,观察血涂片,血常规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血液的功能及异常情况。
2、血液的成分【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分析诊断结果,哪项异常,提出合理化建议。
患者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诊断结果A 红细胞计数(R BC) 3.0×1012/LB 白细胞计数(WBC)15×109/LC 血小板计数(PLT)0.5×1011/LD 血红蛋白(HB)90 g/L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强化训练】1、各种血细胞的作用、数量、功能等2、教材课后习题1、2、3【归纳总结】1、指出重点2、归纳整理【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1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1 (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93e744561252d380eb6ead.png)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三、教学难点: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四节输血和血型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课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75206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4.png)
第 10 章人体内物质运输和能量供应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 1 课时)教课目标:1、说出血液的构成和功能。
2、认识血惯例检核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试试解读血惯例化验数据,培育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
要点、难点:1、说出血液的构成和功能。
2、运用所学知识试试解读血惯例化验数据。
一、导入新课。
[ 前言 ] :现代社会离不开七通八达的公路网,知识经济的时代离不开信息高速公路。
你可曾想到,在你的身体里也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为组织细胞运送着氧气和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发问 ]:你知道这条运输线是什么?里面流动着什么吗?二、检查预习。
三、血液的构成。
[表达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构成物质。
它在人体内不断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浑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发问 ]:想知道血液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吗?[表达 ]: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结,那么如何观察血液的成分呢?说出在血液中放入少许的柠檬酸钠溶液,可以防范血液凝结。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鲜血液10 毫升,放入盛有少许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动画)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想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物质构成?血浆血液构成白细胞血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发问:没有加抗凝剂的血液是如何的呢?出示图片,观察(经过比较认识血浆和血清的差别)四、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 图示 ]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 55%,此中 90%以上是水,其他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发问 ]: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
[小结 ]: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
[出示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血细胞。
学生分小组谈论,填表,并展现成就。
细胞种类形态数目大小有无细胞核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播放视频,理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发问:红细胞为何呈红色?讲解血红蛋白的构成,进一步论述贫血的原由及症状。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0fb27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78.png)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说出ABO血型系统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关注自愿无偿献血。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输血的原则。
【教学难点】
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输血的原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血液化验单;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模拟配置的“A型血”、“B 型血”、“O型血”、“A型血清”、“B型血清”,载玻片,滴管;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红细胞(输送氧)
血细胞白细胞(防御和保护)
血液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
二、输血和血型
1. 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与血型(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与血型(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1abb32941ea76e59fa04a8.png)
血液与血型自学展示15min 活动一:认识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要求:1、识别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2、总结人体血液组成成分的功能;总结:功能血细胞红细胞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者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凝血浆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人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含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属于结缔组织,其功能是营养、连接、支持、保护。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图一图二探究展示15min 活动二:分析血常规化验数据要求:做一个小医生诊断病症,说明原因患者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正常范围A 红细胞(RBC) 3.0×1012个/L 3.5×1012--5.5×1012B 白细胞(WBC) 1.5×1010个/L 5.0×109--10.0×109C 血小板(PLT) 5.0×1010个/L 1.5×1011--3.5×1011D 血红蛋白(Hb)90g/L 110--160g/L 讨论:1、化验单中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分别说明人体患有什么疾病?红细胞低于正常值,说明患有贫血症;血小板低于正常值说明患有异常出血;2、化验单中白细胞的数值高于正常范围,说明人体可能患有什么疾病?白细胞的数值高于正常范围,说明人体患有炎症;考题反馈下图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玻片标本,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③】红细胞。
该细胞数量过少时,容易引起贫血。
贫血的人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在显微镜下看到个体比③大,数量较少的血细胞是【①】白细胞,当人体有炎症时,该种细胞数量多。
(3)形状不规则,在低倍显微镜下看不到的血细胞是【②】血小板。
(4)脓液是死亡的血小板。
(5)能促进止血和凝血的是白细胞。
(6)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血浆。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new)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d66af50c102de2bd97058845.png)
《第一节血液与血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血液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通过血液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说明人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血液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爱护生命、敬畏生命二、教学重点:血液组分的功能三、教学难点:血液组分的功能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2m i n 导入观看血液分层实验(土豆视频),回答问题:血液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血液的各个组成成分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血液与血型》回忆知识点,回答问题:观看视频了解血液分为三层: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并且最多的是红细胞。
最上层的是血浆,中层血小板和白细胞,最下层是红细胞,并且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及时巩固,通过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7 m i n 一、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
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活动一: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人血液涂片中的血细胞总结人体血液不同成分的功能红细胞: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传输者。
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加速止血,促进凝血。
通过视频的形式,学生比较陌生的血液,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而且直观。
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3 m i n 二、分析血常规化验数据化验单中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分别说明人体患有什么疾病?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依据血常规数据对照正常范围得到:1、红细胞的数量偏少,所以患有贫血症min七、作业问题解决与导学方案p54-55小结展示,基础反思,能力测控(5不做)八、附录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76682b8b9d528ea81c7796c.png)
《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知道血液的组成;2.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列表比较几种血细胞。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相关视频图片素材;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素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章前引入。
【教师】要致富先修路,条条交通运输线满足了人员及货物往来的需要。
其实,在我们人体内也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
它们将我们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呼吸系统中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从这节课起我们将进入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学习。
二、新课讲解(一)血液的组成课前布置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完成有关于血液分层的实验,课上展示实验,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并回答讨论题,从而总结出血液的组成。
小实验:将一定量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1号和装有抗凝剂的2号试管,静止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1.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2号试管分了几层? 各层呈什么颜色?3.通过你们的预习能说出各层血液的名称吗?4.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5.分析血浆的成分与功能。
【教师】展示图片资源《血浆的成分及功能》并进行总结。
(二)血细胞的种类、形态、功能1.红细胞展示实验视频素材《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交流讨论:(1)人血永久涂片中有几种类型细胞?(2)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什么特点?(3)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教师总结:红细胞的特点及功能: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且富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能够帮助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9260bd02d276a200292ed8.png)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1、了解输血的意义及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2、说出ABO血型类型及鉴定过程。
教学重点:1、了解输血的意义及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2、掌握ABO血型的类型。
3、说明血液鉴定过程并完成实验。
教学难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
教学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会了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这样,我们便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病措施。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一次旅途中,由于交通事故致使一位B型血的旅客受伤急需输血你能为受伤旅客献血吗?三、提出问题1、分组讨论。
2、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1)献血者的年龄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
(2)需要进行血型鉴定,确定献血者的血型是否能献给伤者?(3)人的一次性输血量的范围是多少?(4)献血对人体有影响吗?四.解决问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性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影响,如果一个人一次性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mL)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1997年12月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十八至五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图10一4),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要进行血液鉴定。
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
血型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血型。
血型可分为A型、B 型、AB 型和O 型四种。
可以利用A型标准血清(即A型血液的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即B型血液的血清)鉴定人的血型。
10.1 血液和血型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10.1 血液和血型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9fd3f9f88e9951e79a89272a.png)
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
血永久涂片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第 - 1 - 页演示实验:从活家禽或家畜体内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的试管A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再抽取5ml血液,放入试管B里,静止半小时后再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
(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求学生注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
)师:试管A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比例大致是多少?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
师:这是血浆。
生:下层是暗红色、不透明。
师:这是红细胞。
师:两层之间有什么?生: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师: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师:血液由什么组成?(出示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挂图。
)师: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含少量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物质。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生: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师: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哪些形态特点?(提示观察要点)生: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圆饼状。
师:白细胞与红细胞有什么区别?生: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93c7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3.png)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型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将学习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每种血细胞的功能。此外,学生将了解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学习如何鉴定血型以及血型在医疗输血中的重要性。
二、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加深对血液与血型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视频的内容,讨论实验原理和血型的鉴定方法。
3.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例如,在家中尝试鉴定自己的血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5.邀请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与血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虚拟实验室: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学生可以模拟实验操作,加深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血液成分的分离实验。
3.互动式教学: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提问、讨论和解答疑问。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起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血型的看法和理解。
教学流程
答案:血型的鉴定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玻片法是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的反应来鉴定血型;试管法是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在试管中的凝集反应来鉴定血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检测基因来鉴定血型。
6.组织学生参观血站或医院输血科,了解血液采集、分离和输血的过程。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5c13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3.png)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说明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3.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4.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在实验室适时采集新鲜血液,进行血液分层实验,以便课上学生亲自观察。
2.显微镜、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每两人一张)、纱布、镜头纸等。
(若制作人血临时涂片进行观察)消毒针、消毒载玻片、脱脂棉签、75%酒精等。
3.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4.相关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5.制作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
2.搜集有关血液的信息资料。
3.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教学流程及分析】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在实验室上为最佳)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二、新课教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思考:血液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些成分各占血液总量的多少?观看PPT加入抗凝血剂的血液人的血细胞彩图归纳总结:血液的组成观看PPT演示血浆Ⅰ.血浆的主要成分Ⅱ.血浆的主要功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目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观察结果红细胞(红色,量最多,圆饼状)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红细胞结构特点: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平均直径约7.7μm。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b9a4965f0e7cd18525362f.png)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一、能力: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讨论,交流,进入课题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导实验:观察血涂片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2、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精品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
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血涂片
学生准备:收集血管种类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展示
导入新课:视频:车祸
活动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三、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四、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
血管里流动的是什
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
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
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
识和图10—2人的血
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
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
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
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
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
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三:合作探究
1、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
2、人体的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浆的成份及功能?
血细胞有哪三种?它们是否有细胞核?数量有何不同?正常值是多少?数量异常时会患什么病?功能分别是什么?
展示:
1、血液循环的作用是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3、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数量较多。
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3、书后自我评价3
反馈:
1、作业:自我评价1,2,3题
2、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1)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和血细胞
1、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
2、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3、血小板:止血加速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