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八年级地理_黄河的治理与开发_课件
专家会诊
黄河的治理 1、加固堤坝 治标
2、疏通河道
3、兴修水利
4、分流
治本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小结
概况
源地:巴颜喀拉山 入海:渤海 流经的省份、地形区 河段的划分
功
黄河
过
治标——治理——治本
黄土高原的概况
河口 游 中
小浪底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
游
上
游 孟津
下
读出黄河沿线的省级行政单位
青川陇、宁内蒙、晋陕河 南和山东。
水资源灌溉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水能
旅游资源
三、黄河的“过”1、水土流失严重
资料一:“世界上含 沙量最大的河”:黄 河每立方千米水的年 平均含沙量约为35千 克,高峰时达570千克。 每年输入下游泥沙达 16亿吨。古人称黄河 “一石水,六斗泥”。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 长宽各一米的沙坝, 其长度是到月球长度 的3倍。
思考:
“悬河” 造成的隐 患是什么?
资料二:“痛苦的记忆”:从公 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2000 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 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 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的改道。 每次灾难都夺去了千万人的生 命,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其数。 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汹 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 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 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 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 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思考: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 产生的泥沙最多?为什么?
6。67
河口
24。7
3。4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津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任务一(问检室一黄河体检信息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5-P57,完成问题,并在图上标出黄河的个人信息(3分钟)
任务二(体检办——黄河体检报告)
1.上游体检报告
(1)河段特征:多峡谷,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段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2)病症分析:“脱发”——气候干旱,过渡放牧,导致荒漠化;
“动脉堵塞”——甘肃刘家峡至内蒙古包头河段初春初冬时,冰坝堵塞河道,易形成凌汛。
2.中游体检报告
(1)河段特征中游穿梭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急剧增大。
(2)病症分析:“腹泻”——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急剧上升。
3.下游体检报告
(1)河段特征: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病症分析:“腿肿”——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动脉阻塞”——凌汛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突破本节课教学重点)
任务三(医师办——专家)
学以致用,以长江就诊为线索,预习长江的流域概况。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问题:
“地上河”
成因: 黄河从中游带来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 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 泥沙大量淤积在河床上,以致下游的河 道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
措施: 冲挖泥沙,加固黄河大堤
为什么黄河下流流域面积狭小?
源流概况 黄河 冲积平原 黄河的奉献 黄河的忧患 水能开发 存在问题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华北平原是中国 古代文化摇篮,亦为现 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黄河奉献
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建立水电站的原因。
黄河忧患
问题: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成因: 大部分流经青藏高原和气候干旱区,生态 环境脆弱;人为因素有修建大坝、砍伐森 林等人类活动 措施: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 冰坝阻塞水流,形成凌汛源自成因: 初春第三节
河 流
一、黄河概况
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 区,主要的支流以及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
黄河概况
思考: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 径流量却相差14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黄河奉献
河套平原降水稀少, 农业发达,被誉为“塞 上粮仓”。
宁夏平原水 稻产区集中,河 湖众多,被称为 “塞上江南”。
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 河水结冰。
.
纬度较低, 气温较高, 河水融化。
.
措施: 爆破
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兰州到陕县段,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 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 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土高原是我 国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 措施: 植树种草,打坝淤 地,开展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和开发措施。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治理黄河的意义和挑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黄河的历史变迁和治理开发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但对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开发策略可能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掌握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和开发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关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
2.难点: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开发策略的PPT。
2.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治理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讨论题目和材料,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思考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对黄河有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另一座重要防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悬河入地——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河口段河床,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就会被水冲移而下,使 整个中下游河床逐年降低。
二者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纽工程;
具体措施
上游:梯级开发水能,修建大型水利枢
具体措施
修建水利枢纽,控制水量和沙量:1957开始兴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此工程可控制黄河下游水量的89%和沙量的98%,使治沙和防 洪并举,还可发电、灌溉等,取得综合经济效益;
纽工程;
二者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另一座重要防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 修建水利枢纽,控制水量和沙量:1957开始兴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此工程可控制黄河下游水量的89%和沙量的98%,使治沙和防 洪并举,还可发电、灌溉等,取得综合经济效益;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具体措施
上游:梯级开发水能,修建大型水利枢 纽工程;引水灌溉
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 种草——治黄的关键
下游:培修加固大堤;引黄淤灌
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 前 景 与 展 望(2) 前 景 与 展 望(1)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悬河入地——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河口段河床,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就会被水冲移而下,使 整个中下游河床逐年降低。
二者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另一座重要防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初二地理学案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概况:发源于山,流入海,全长千米,是中国第长河,黄河干流轮廓呈“”字形。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和半湿润区,降水蒸发量。
年径流量只有长江的、而且70-80%集中在季,所以汛期易发生灾害。
黄河含沙量,使黄河下游成为“河”。
思考1: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为什么不是我国第二大河?2.黄河之利:①黄河塑造了上游的、平原,也是下游平原的主要塑造者。
资料: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河套平原位于黄河上游内蒙古境内,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美称。
思考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为什么被称为塞上江南?②黄河为沿岸土地提供水源,提供工农业和用水,被称为“中华母亲河”。
③黄河在上中游地区高山高原峡谷中穿流,形成丰富的资源,为水力发电提供必要条件。
国家对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进行了开发,相继建成了青铜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
思考3:黄河能不能不能通航,为什么?3.水文特征上游(→):落差,峡谷众多,资源丰富,含沙量。
中游(→):自向流经高原,多,含沙量。
下游(→):河道变,流速,泥沙,河床,形成地上河。
思考4: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集中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思考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 ,为什么?4.黄河之害:洪水威胁: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决口。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例如花园口决口事件。
黄河区别于其它河流的最大特点是,泥沙主要来自河段(占90%)。
因此,治黄的关键在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调水调沙,即冲刷下游河道,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有利于缓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局面。
黄河多泥沙的主要原因:黄河流经高原,植被稀少,黄土土层,夏季7、8月又多 (天气),极为严重。
每年时节,黄河较南河段开裂的冰块,北流拥堵在境内部分河段,形成冰坝,致使黄河水位急涨,危及沿岸民众,这就是凌汛。
一般由空军轰炸机炸冰清除冰坝。
5.黄河流域生态问题:思考6:黄河凌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请解释。
上游:草地、严重;原因:中游:严重;原因:下游:“”问题突出,存在洪灾威胁。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黄河全流域的智能化监 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生态修复技术
研发和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恢复、水生植物种植、水土保持 等,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对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 划,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推广清 洁能源和节水技术,促进可持续发 展。
地区间水资源分配的矛盾
水资源分配
黄河水资源有限,而沿黄各省区对水 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导致地区间水 资源分配的矛盾。
利益冲突
对策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合 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调 度和监管,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 。
黄河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河洛文化、河东文化等著名文化。
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黄河有关 。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龙门石窟等。
黄河的现状与问题
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 短缺和水污染。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 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游 河道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土地整治
通过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 生态效益。
04
CATALOGUE
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资源开发
黄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可用 于发电、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
等。
环境保护
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的同时,必须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水土 流失等环境问题,确保生态平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教案标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流经的省份;2. 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3. 了解黄河的历史治理和开发情况;4. 掌握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教学重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治理;2.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
教学难点:1.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的理解和分析;2.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电子教具:电脑、投影仪;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份,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Step 2:讲解黄河的特点和历史治理(15分钟)使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向学生介绍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历史治理情况,包括黄河的泥沙淤积、洪水灾害等问题,以及历史上的治理成果和失败经验。
Step 3:分组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例如修建水利工程、生态恢复等,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Step 4:小组汇报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对黄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思考。
Step 5: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和意义(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讨论黄河治理对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黄河治理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关于黄河治理的海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让他们亲身感受黄河的治理成果;2. 鼓励学生开展关于黄河治理的调研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汇报环节的参与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黄河治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点归纳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点归纳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你知道吗?黄河那可是咱中国的母亲河,但它也有自己的小脾气。
以前啊,黄河经常闹水灾,给沿岸的百姓带来了好多麻烦。
这是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的土质疏松,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就被冲进黄河,让黄河的含沙量超高。
那怎么治理呢?这就得多种树啦,把黄土高原的植被保护好,让树根把土抓住,减少泥沙流入黄河。
还有啊,修建水库也很重要,能调节水流,减轻洪水的危害。
再说开发,黄河的水力资源可丰富啦!建了好多水电站,给咱们带来了好多电。
而且黄河还能灌溉农田,让庄稼长得棒棒的。
不过,治理和开发黄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爱护环境,保护好咱们的母亲河。
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有了点新认识呀?稿子二嘿,朋友们!咱们来唠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啊,脾气有时候挺倔的。
它带来的泥沙太多,河道都容易淤积,这可不好。
那咋办呢?咱们聪明的人们想了好多招。
比如在黄河边上搞水土保持工作,不让那么多土跟着水流跑。
还有呢,加固大堤,就像给黄河穿上坚固的铠甲,让它乖乖流淌。
开发黄河也有不少门道。
它的水可以用来搞航运,让货物顺着黄河跑得欢。
而且黄河周边的风景美啊,可以发展旅游业,让大家都来欣赏黄河的壮观。
不过哦,在治理和开发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破坏黄河的生态。
要让河里的鱼儿能快乐生活,水边的鸟儿有地方安家。
黄河是咱们的宝贝,得好好照顾它,让它一直为咱们服务,给咱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流域水系
(2)水量 黄河流域降水较少,蒸发量大→黄河水量较小、年径流量较小。
降水少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黄河流域水系
(3)汛期、枯水期
汛期短、有枯水期。
7—8月
济南
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黄河花园里水文站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4)结冰期
流域内1月平均气
温在0℃以下,有
结冰期。
水土保持治理、 加固黄河堤坝、
调水调沙、退 疏浚河道,炸毁
耕还林还草
冰坝
黄河的治 理与开发
概况
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域面积 上、中、下游河段划分,主要支流 流经省区,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
上中游流速最快,水能资源丰富
水文特征 流量小,汛期短,有枯水期
有结冰期,有凌汛,含沙量大
塑造平原、提供水源、蕴藏水能资源
(1)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黄河年平均流量的演变特点是:先减少,再
增加,后减少;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是:先逐渐上升,再急剧上升, 后逐渐降低。
任务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急剧上升;下游因部分泥沙沉积, 使河流含沙量逐渐降低。上游少有支流汇入,加上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河流流 量逐渐减少;中游有众多支流汇入,使河流流量增加;下游为“地上河”,无支 流汇入,因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以及河水蒸发等原因,使河流流量减少。
0℃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5)凌汛
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包头
初春或初冬。 凌汛发生条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掌握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4)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3)运用比较法,探讨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黄河的认识,提高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3)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问题的成因;(2)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和策略;(3)黄河治理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起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2)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介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2)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其对黄河治理的影响;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认识到治理黄河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概况: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2. 黄河治理的必要性:分析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洪水等,说明治理黄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 黄河治理的措施: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黄河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如小浪底水库、南水北调等。
4. 黄河的开发与利用:讲述黄河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黄河旅游资源的开发。
5. 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未来展望:展望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未来,讨论如何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黄河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黄河治理的必要性、措施、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黄河治理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南水北调等,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未来展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小组汇报: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黄河治理与开发未来展望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治理工程等。
2. 视频:黄河治理工程的介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等。
3. 资料:关于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最新动态。
六、教学活动: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如水土流失、污染等。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以及黄河的治理措施等方面。
通过对黄河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在认知方面,学生对黄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黄河的具体情况和治理开发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在学习能力上,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等概况;掌握黄河的贡献,如灌溉、发电等;理解黄河存在的忧患及产生的原因;知道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河各忧患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课件
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 水土流失和河道
淤积
河流治理需要解决水 土流失和河道淤积等 环境问题。
2 区域协调的难度
治理黄河需要各级政 府、各行业的协调合 作,面临不同利益的 平衡问题。
3 生态保护与经济
发展的平衡
黄河治理需要在保护 生态环境的同时,促 进经济发展。
结论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集中调度和联合调度
引入先进的水资源调度技 术,实现黄河流域的综合 调度和联合调度。
黄河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利用黄河水资源开展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利用黄河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 黄河流域的地理背景和历史渊源 • 黄河治理和开发的法规政策 • 中国黄河水利总局的官方网站及相关报道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PPT课件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治理和开发黄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至关重要。
概述
• 为什么需要治理黄河? • 黄河治理的历史沿革 • 黄河治理的现状
黄河治理的技术手段
堤防的建设与加固
通过加固和修建堤防,有 效控制黄河水流,减少洪 水灾害。
水库的建设与管理
建设水库用于调节黄河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问 上游
题
治理措施
荒漠化 凌汛(上、下游) 水土流失 地上河、洪水
中游 下游
还林还草 爆破冰层 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兴修水利 加固大堤 疏通河道
黄河源头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资料:“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 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 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 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 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悬河
地 面
下游——“地上河”
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 时随处都有决口危险。
纬度较低, 气温较高, 河水融化。
.
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 河水结冰。
黄河凌汛分布河段:
上游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下游山东境内。
中游景观
俗称: “一碗水, 半碗泥; 跳进黄河洗不清”。
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 六斗泥”。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壶口瀑布
支流多,水量大。 含沙量大。 河道上下段为峡谷落 差大
第三节 河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 与开发
概况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 ---------李白 黄河从哪里来?又流入哪里?
“天”:巴颜喀拉山 “海”:渤海
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 海
5500千米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华北平原是中国 古代文化摇篮,亦为现 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河套平原降水稀 少,农业发达,被誉 为“塞上粮仓”。
黄河贡献之三:蕴藏丰富水能资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01
中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
03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珠江
05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02
中国汛期的最长的河流 黄河
04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
连线题:
黑龙江
辽
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 江
珠 江
青 藏 高 原
云 贵 高 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项 目
长 江
黄 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长 度
上、中、下游 的分界处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贡献
上 游
忧患 与 治理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
东 海
渤 海
第一,6300多千米
第二长河
宜 昌 、 湖 口
湖 南
湖 北
重庆
云 南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上海
东 海
唐古拉山
长江水系图
岷 江
宜宾
乌 江
嘉 陵 江
重庆
洞庭湖
武 汉
宜昌
汉 江
湖口
鄱阳湖
赣 江
上 海
湘 江
雅砻 江
沱沱河
通天河
金沙江
虎跳峡
南京
瞿塘峡
巫峡
6
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关键在于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首要任务——治沙。
母亲河 SOS!
治理与开发
?
黄河大堤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哎呀,黄河这条母亲河,真是个传奇啊!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都在她身边吟诵,画卷里、诗词中,她都是个绝对的主角。
想想,黄河那滔滔不绝的水流,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相连。
说起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毕竟,这可不是简单的“修水渠”“搭大坝”的事儿。
治理黄河,简直就像给孩子洗澡,既要洗得干干净净,又要防止他在水里打滚儿,弄得一身泥。
先说说治理,大家都知道,黄河流经的地方,地形复杂,水流也特别调皮。
水量一多,河水就像开了闸的水库,奔腾而下,连个招呼都不打;干旱又让河床露出真面目,河水少得可怜。
这就像家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小朋友,时而欢天喜地,时而情绪低落,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所以治理黄河,得想办法让她乖乖听话,不能让她随心所欲,横冲直撞。
要不然,真的是“家徒四壁”,一旦发生洪水,后果不堪设想。
而治理黄河的工程,那可真是大手笔。
想想那些高高的堤坝,气势磅礴,简直就是给黄河穿上了一件“铠甲”,让她不再那么肆意妄为。
还有那些水库,像个巨大的“水瓶”,把多余的水收集起来,等到干旱的时候再慢慢释放。
真是个聪明的办法,既解决了水患,又能保证周边的农田灌溉,真是“好事成双”,让人倍感欣慰。
治理不仅仅是硬性措施,得有软实力。
这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光靠管着是不行的,得多沟通、多理解。
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合作,真是特别重要。
人家农民辛辛苦苦种田,水分儿一旦不够,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
可如果相关部门能跟他们好好沟通,提前告知水情变化,咱们农民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你想,这就像是和朋友一起去旅游,提前说好路线,大家心里有数,能避免很多麻烦。
再说说黄河的开发,嘿,这可是一块宝藏。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农田灌溉,养殖业也蓬勃发展。
可是,开发不能光想着眼前的利益,得考虑长远。
这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得稳,房子才能住得舒心。
过度开发,就像是把地基打得摇摇欲坠,最后得不偿失。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水污染治理
污水治理
加强工业、城市污水治理,减少 污水排放量。
水质监测
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对黄河水质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生态修复
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河道的生 态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河道治理
河道疏浚
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保持河道 的通畅。
河道清淤
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减少 河道的淤积。
河道监管
水电开发规划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未来将继续在黄河干支流上建设水电站, 以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灌溉
农业灌溉的重要性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水源。 通过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农产品 的产量和质量。
灌溉面积
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广阔,涵盖了多个省份,如河南、山 东、山西等,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得益于黄河的灌溉。
总结词
科技创新是推动黄河治理和开发的重要动力,通过引进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治理和开发的效率和效果。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治河技术和经验,提高黄河治理和 开发的科技含量,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推广智能化技术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对黄 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治理和开发的效 率和效果。
生态保护屏障
黄河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 的核心,对于维护我国生 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面临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
随着黄河流域人口增长和 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量 不断攀升,导致水资源短 缺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
沿岸地区的工业废水、生 活污水等对黄河水质造成 严重污染,威胁流域生态 环境和人类健康。
河道淤积与防洪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了诸多的水患和困扰。
因此,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直是我国水利事业的重要任务。
黄河的特点决定了其治理与开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这不仅增加了洪水泛滥的风险,也给河道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黄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这些都制约了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治理黄河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黄河下游的洪水,减轻了泥沙淤积,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淤、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
此外,还通过加固堤防、整治河道等工程措施,提高了黄河的防洪能力。
非工程措施在黄河治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能够及时掌握洪水的动态,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从源头上控制泥沙的产生。
在黄河的开发方面,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键。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巨大。
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发展水电事业也是黄河开发的重要方向。
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通过合理开发水电,可以为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此外,黄河的旅游资源开发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黄河沿线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壶口瀑布、三门峡大坝、郑州黄河风景区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可以促进黄河流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然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也对黄河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了黄河的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湿区) ,但因为引黄灌溉,被称为“塞上江南” 。 游多在高山、 高原的峡谷中穿行, 蕴藏着丰富的 资
互助策略
1、讨论黄河有哪些贡献。 2、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源,因此黄河的许多大型水电站都建立在 的 资源实行 ,中游河段的 开发。 、
河段,如上游河段 。国家对黄河的水能
4、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 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 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案
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
第 5 课时
班 一、学习目标: 1、黄河的贡献。 姓名: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组名: 编号: NO.18
2、黄河的忧患、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学习策略 导学流程
学习流程与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自研提示、互助策略、展示 方案 自研提示
第一关:自研自探(12 分钟) 主题一:黄河的贡献。
展示二: 展示方案:
①结合课本 36 页的图 2.22, 分析 黄河上游的问题、原因及治理措 施。 ②结合课本 53 页的图 2.45 分析 中游的问题、原因及治理措施。
展示三:
③结合 23 页的图 2.2 和 53 页的 d 图分析下游的问题、原因及治理 措施。 ④结合课外拓展的内容,分析什
圆 25 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 治理措施 ④凌汛( 、 游) ,治理措施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么是凌汛、凌汛发生的河段。
(根据课外拓展完成)
安化县江英学校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第三关:训练反馈
1、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是( A、中游治沙 B、开挖河道 ( ) C、下游 ) D、中下游 ) C、修建水库 D、加固堤坝
2、黄河实行水能梯级开发的河段在 A、上中游 B、中游
3、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A、下游是地上河 C、下游地区多丘陵、山地 4、黄河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A、上、中游 B、上、下游
1、 在上游干旱的宁夏、 内蒙古境内, 黄河塑造了 到了下游,黄河是 和
研读:课本 49-53 页内容。 , 勾画:
1、黄河的主要贡献。 2、黄河的忧患。
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除了黄河,还有淮河、海河,因此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 ) 2、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 于 3、 黄河 、 之利,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
展示方案 展示一:黄河的贡献。
展示方案:①用最简洁的词语概 括黄河的贡献,并写成知识网络 图。②结合课本 23 页的图 2.2, 分析第 1 题。 ③在课本 36 页的图 2.22 上,找 到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所在的干 湿区,分析黄河水对宁夏平原和 河套平原的重要灌溉作用。④结 合课本 23 页的图 2.2,分析展示 华北平原的形成。
第二关: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主题二:黄河的忧患、原因及治理措施。
根据课本 51 页和 53 页的图 2.45 回答问题: ①上游:问题: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②中游:问题:中游流经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③下游:问题:进入 成了“ 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 ” 。历史上,黄河曾多次 ,形 ,形成方 。 地区, 严重。 、 严重。
B、下游地区降水量较少 D、下游地区用水量大 ) C、中、下游 ) B、上游河段兴修防洪工程 D、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 D、下游
5、有关黄河的利用和治理正确的是( A、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6、黄河是我国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措施是( A、在下游加高、加固堤坝 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 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
【课外拓展】 凌汛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简言之,淩汛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1、有结冰期。 2、较明显的南北流向,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纬度低气温高,下游纬度较高气温低,解冻时上段早 于下段。当上游的冰水向下游传播时,遇上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坝,使上 游水位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