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合集下载

中外100名人谈佛教(二)

中外100名人谈佛教(二)
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的人所说的话,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39、张澄基(1920—1988,旅美博士、佛教居士):
佛教经典《华严经》“其广大精微实非人智及语言所能尽其万一。读《华严》而小古今中外一切宗教.哲学,盖烛火荧光于佛日之下皆隐没其形矣!读《华严》而小古今中外一切宗教.哲学,盖烛火荧光于佛日之下皆隐没其形矣!读《华严》始知佛法之伟大及究竟处,盖宗教之极致必须如此也。”
43、季羡林(当代国学大师、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
我接触到佛教研究,经有50年历史了。不管我的研究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
现在大家都承认,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
“ 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
我在台湾的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等佛教胜地,看到很多早已取得美国博士学位的年轻女子,接受剃度,欢天喜地地在那里工作,又以自己皎然无私的高贵心境感染苦恼的众生。当然,这样做的男性青年就更多了。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巨大自然灾害,第一批到达的救助者总是他们。连我们这里多次急需的骨髓捐赠,都是由他们完成的。总之,这是我们这里的议论者们完全陌生的天地,却还偏要议论。
Hale Waihona Puke 40、尤智表(哈佛大学毕业,浙江大学教授、科学家):
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
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近年来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渐兴盛,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即如我国近年来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视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坚强的理论基础。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布鲁斯·亨德森布鲁斯1915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农场里。

作为他父亲出版社里的一名《圣经》推销员,布鲁斯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而且开局良好。

他获得了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的工程学学士学位,并进入了哈佛商学院。

然而1941年他又选择离开学校,加入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rporation),此时离他毕业仅剩90天。

在西屋公司,他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挑选他参加五人小组,,负责评估马歇尔计划下的外国对德援助项目。

1959年,布鲁斯离开西屋公司,前往主持阿瑟·D·立特尔(Arthur D.Little)的管理服务社。

1963年,他从波士顿平安储蓄信托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 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那里接受了一项难以想象的挑战,着手建立一支为银行业提供咨询的队伍。

这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前身。

他所提出的许多管理理念,如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为战略咨询领域奠定了智力基础。

“三四规则理论”最早的发明者也许是布鲁斯·亨德森。

他创造了咨询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全名: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 12年)。

3亨利·明茨伯格就任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讲座教授,克雷霍恩(Cleghorn)讲座教授和位于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组织学客座教授。

影响中国的十大人物

影响中国的十大人物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历史贡献一、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6]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主要贡献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

二十七个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二十七个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二十七个古今中外名人故事一、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

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

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

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

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分析:居里夫人的失恋是她人生的一次挫折,从挫折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她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话题:“挫折与成功”“意志的力量”“转折”二、贫穷造就了作家年轻时的左拉很穷。

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

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话题:“贫穷是一笔财富”“坚持不懈”“苦难出人才”三、艰难困苦铸人才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

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

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

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

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统招专升本管理学月考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统招专升本管理学月考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统招专升本管理学月考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下列决策中哪一项属于程序化决策()A.突发洪水,确定抢险救灾方案B.企业组织结构调整C.开发新产品D.物料订购2.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A.彼得·德鲁克B.梅尔斯C.迈克尔·哈默D.詹姆斯·钱皮3.控制功能与组织的()密切联系在一起A.计划B.组织C.领导D.激励4.头脑风暴法常用于()A.个体决策B.集体决策C.短期决策D.长期决策5.下列属于内部提升制度的局限性的是()A.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B.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C.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D.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6.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层次中,事业层战略考虑的是()A.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态势B.为完成公司总目标,本部门应该采取什么行动C.公司的使命、方针是什么D.应该有什么样的事业组合7.三国时,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虽然无能,但仍然继承了帝位。

依据行政组织理论,刘禅继位的权威基础是()A.超凡权威B.传统权威C.理性权威D.自然权威8.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某种职权,这是()A.职能职权B.直线职权C.参谋职权D.下属分权9.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认为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是等级、行政制和()A.权威B.尊严C.道德D.惯例10.由外部或内部的审计人员对管理政策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审计为()A.外部审计B.内部审计C.管理审计D.经营审计11.古今中外对管理的概念有众多解释,错误的是()A.管理就是借他人之力把事情办好B.协调一个组织的活动以达到其目标C.运用各种权力来源,以便达成个人目标D.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12.用于听取专家对某一问题意见的集体决策方法是()A.德尔菲技术B.名义小组技术C.畅谈法D.头脑风暴法13.在集体决策中,可以使群体成员正式开会但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的决策方法是()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技术C.名义小组技术D.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14.组织可以通过()等变革方式彻底改变组织所依存的环境从而保持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A.建立战略联盟B.通过广告树立组织形象C.并购或剥离D.选择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士加入董事会15.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布鲁斯·亨德森布鲁斯19‎15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农‎场里。

作为他父亲‎出版社里的‎一名《圣经》推销员,布鲁斯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而且开局良‎好。

他获得了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的工程‎学学士学位‎,并进入了哈佛商学院‎。

然而194‎1年他又选‎择离开学校‎,加入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rpo‎ratio‎n),此时离他毕‎业仅剩90‎天。

在西屋公司‎,他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挑选他‎参加五人小‎组,,负责评估马歇尔计划‎下的外国对‎德援助项目‎。

1959年‎,布鲁斯离开‎西屋公司,前往主持阿‎瑟·D·立特尔(Arthu‎r D.Littl‎e)的管理服务‎社。

1963年‎,他从波士顿‎平安储蓄信‎托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那里接受‎了一项难以‎想象的挑战‎,着手建立一‎支为银行业‎提供咨询的‎队伍。

这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前身。

他所提出的‎许多管理理‎念,如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为战略咨询‎领域奠定了‎智力基础。

“三四规则理‎论”最早的发明‎者也许是布‎鲁斯·亨德森。

他创造了咨‎询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全名: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

古今中外经典领导案例分析

古今中外经典领导案例分析

案例1、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权变思想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体现领导权变的思想和案例,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

其中,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

三国时代,魏文帝太和三年(22)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布阵于渭水沿岸的祁山,从西边进攻魏国。

魏文帝曹丕为了抵御蜀国大军,把大本营迁到长安,同时起用名将司马懿作为统率,率兵迎战。

司马懿足智多谋,是当时唯一能够与诸葛亮一比高低的将领。

诸葛亮打听到由他来担任统率,就派手下大将马谡,率兵前往固守处于粮道关口的街亭。

马谡精通兵法,才华横溢,他所献的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所采纳,深得诸葛亮的赞赏和信任。

马谡到了街亭之后,不顾诸葛亮在出发前的一再叮嘱,必须在当道下寨,而是按照熟读的兵书,擅作主张,将营盘设置在山顶上。

按照兵书上所讲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占领高处,可以从高处轻易地观察到敌人的行动,并且由上往下,可以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击败敌军。

司马懿率领大军,向街亭进发。

可听说蜀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诸葛亮的谋略。

但当他看见蜀军在山顶上安营扎寨时,却大笑起来,立即派兵包围了蜀军下寨的小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

马谡的军队由于被切断了水源,又看到被魏军重重包围,于是军心大乱,终于在三天时间内,土崩瓦解。

蜀军痛失街亭,演出了一幕让世人不胜惋惜、发人深省的“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由于马谡军事失误丧失街亭战略要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准备撤退。

就在诸葛亮分拨已定,先引5000兵去西城三县搬运粮草,身边只留有2500人之际,忽然报说司马懿率15万大军往西城蜂拥而来,处在这个弹丸之地的2500人马,听到这个消息后尽皆失色,皆感死期将至。

但是诸葛亮却号令四门大开,旌旗藏匿,只叫几个老人四处打扫卫生。

自己鹤氅纶巾,引二童登上城楼,“焚香操琴”,神情自如,悠然自得。

司马懿见状之后,以为城里埋伏着重兵,诸葛亮城上弹琴是诱兵之计。

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14篇)

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14篇)

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14篇)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14篇)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1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

居里一起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周年前,居里夫妇为了钋和镭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来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他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支起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炼化然后送到废弃的破棚子里溶解、沉淀、分析。

尽管破棚子很破但居里夫妇也只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当化验室了。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居里夫妇终于从成堆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

1克镭,镭拥有极美丽的颜色,是晶莹的的蓝色,在黑暗的化验室里闪着微弱的荧光,尽管只有0。

1克,可这对科学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玛丽。

居里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的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居里夫人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6个名誉头衔,特别是曾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

但她却把奖金捐赠、奖章供自己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一头扎进科学研究的工作上,直至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女儿和实验室。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的释放。

居里夫人高尚的品德宛如黑暗丛林中优美的百合,是黑暗中灿烂耀眼的阳光,满谷飘逸着美德的馨香。

她的科学精神永驻于我们的心中。

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2张伯苓的理想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

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

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

古今中外世界名人前100名排行榜

古今中外世界名人前100名排行榜
74巴赫(1685-1750)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结构深刻而复杂。75老子(约-4世纪)中国,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
76费米(1901-1954)意大利,第一台核反应堆的设计者。
77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他的《人口论》提出人口会无限增长的趋势导致后来提倡计划生育和避孕。
古今中外世界名人前100名排行榜
篇一:世界100伟人排行榜
世界100伟人排行榜
1.穆罕默德(1570――631)阿拉伯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人,伊斯兰教的先知。他将一个散漫无纪的阿拉伯民族统一起来了,并将一个伟大的宗教带来给他们。
2.艾萨克·牛顿(1642――1727)英国历史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的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15.列宁(1870――1924)俄国;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主要政治领袖。他用实际行动在俄国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府。
16.摩西(约――13世纪)犾太希伯来人;是埃及的政治领袖。
17.查理·达尔文(1809――1882)英国;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改变了人类对世界位置的看法。
18.秦始皇(―259――210)中国;伟大的中国皇帝,他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格局。
19.奥古斯都·凯撒(―63――41)古罗马;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开创了罗马的黄金时代。
20.毛泽东(1893――1976)中国;现代中国的统一者和缔造者。他结束了近代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从文化、行政体制和心里方面对中国进行深度的统一,,他的文化大革命和政治运动影响当时中国的每一个家庭。
21.成吉思汗(1162――1227)中国;建立了远跨欧亚的蒙古帝国。他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也是千年来世界最富裕的人。
47克伦威尔(1599-1658)英国,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人物。

领导力-古今中外经典领导案例分析(doc29页)

领导力-古今中外经典领导案例分析(doc29页)

ANC案例1、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权变思想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体现领导权变的思想和案例,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

其中,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

三国时代,魏文帝太和三年(22)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布阵于渭水沿岸的祁山,从西边进攻魏国。

魏文帝曹丕为了抵御蜀国大军,把大本营迁到长安,同时起用名将司马懿作为统率,率兵迎战。

司马懿足智多谋,是当时唯一能够与诸葛亮一比高低的将领。

诸葛亮打听到由他来担任统率,就派手下大将马谡,率兵前往固守处于粮道关口的街亭。

马谡精通兵法,才华横溢,他所献的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所采纳,深得诸葛亮的赞赏和信任。

马谡到了街亭之后,不顾诸葛亮在出发前的一再叮嘱,必须在当道下寨,而是按照熟读的兵书,擅作主张,将营盘设置在山顶上。

按照兵书上所讲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占领高处,可以从高处轻易地观察到敌人的行动,并且由上往下,可以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击败敌军。

司马懿率领大军,向街亭进发。

可听说蜀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诸葛亮的谋略。

但当他看见蜀军在山顶上安营扎寨时,却大笑起来,立即派兵包围了蜀军下寨的小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

马谡的军队由于被切断了水源,又看到被魏军重重包围,于是军心大乱,终于在三天时间内,土崩瓦解。

蜀军痛失街亭,演出了一幕让世人不胜惋惜、发人深省的“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由于马谡军事失误丧失街亭战略要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准备撤退。

就在诸葛亮分拨已定,先引5000兵去西城三县搬运粮草,身边只留有2500人之际,忽然报说司马懿率15万大军往西城蜂拥而来,处在这个弹丸之地的2500人马,听到这个消息后尽皆失色,皆感死期将至。

但是诸葛亮却号令四门大开,旌旗藏匿,只叫几个老人四处打扫卫生。

自己鹤氅纶巾,引二童登上城楼,“焚香操琴”,神情自如,悠然自得。

司马懿见状之后,以为城里埋伏着重兵,诸葛亮城上弹琴是诱兵之计。

略谈古今中外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现实意义

略谈古今中外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现实意义

略谈古今中外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现实意义作者:别敏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对管理的渊源以及古今中外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以及实践经验进行了历史考察与分析,指出管理对于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意义,特别是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无论什么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医院等等都需要通过好的管理才能发展。

关键词:管理管理经验教训启示管理活动的产生由来已久,只要存在集体活动,就存在管理活动,它几乎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可谓源远流长。

了解前人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对于学习管理学的人及从事企业管理和事业单位管理的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了解管理的过去和现在,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一、管理思想的渊源管理活动和实践自古以来就存在,它是随着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而产生的。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

两千年前,人类就能够完成如此规模浩大的、由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工程。

中国万里长城的建筑使用了30多万人力连续干了10多年,建筑一座金字塔则需要10万人干20年。

那么谁来安排每个人应该干什么,谁来保证工地上有足够的石料让每个人有活干,如果不考虑当时的暴政统治,答案就是管理。

有关管理思想最早的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希伯来人的领袖摩西在率领希伯来人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的过程中,他的岳父叶忒罗对他处理事务事必躬亲、东奔西走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说:“你这种做事的方式不对头,你会累垮的。

你承担的事情太繁重,光靠你个人是完不成的。

现在听我说,我要给你提个建议,你应当从百姓中挑选出能干的人,封他们为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让他们审理百姓中的各种案件,凡是大事都呈报到你这里来,所有的小事由他们自己去解决,这样他们会替你分担许多容易处理的琐事。

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事,这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你就能在位长久,所有的百姓将安居乐业”。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叶忒罗的建议最早体现了现代管理中的建立管理制度、授权管理和例外管理的思想。

管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贵州财经学院院级考试《管理学》试题题型:问答题所属章节:1 难易程度:一般分值:6为什么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知识点:管理的性质参考答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首先指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要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其次,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是一门科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存在并在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性指的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则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具有创造性。

管理总是在一定环境中的管理,管理没有一成不变,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模式。

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感情,因此,管理者只有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创造性地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管理才可能成功。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管理工作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体。

题型:问答题所属章节:1 难易程度:一般分值:6简述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管理作用参考答案:管理对于组织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表现在组织对管理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的重要职能。

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在组织的那一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工作。

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在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但是,离开了管理,这些要素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在生产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力的高低就直接取决于管理。

管理对于每个组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题型:问答题所属章节:1 难易程度:简单分值:6管理有那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知识点:管理职能参考答案: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是管理者要发挥作用的四项基本工作。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思想史》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思想史》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思想史》综合试题1-2参考答案综合试题1一、填空题1、“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是管子所强调的管理者应有的创新精神。

2、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

3、工业革命之前,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4、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观点对早期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

5、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管理。

二、名词解释1、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考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

2、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十五世纪威尼斯企业组织的一种主要类型。

合伙企业主要是为工商业公司设计和使用的,许多大公司是一种组织紧密的合伙企业。

在这种合伙企业中,一个有着大量资本的人同一个或几个力量和资本较小的人合伙。

合伙契约详细说明了一个合伙企业会维持多久。

威尼斯的家族式合伙企业有时成为一种联合投资信托公司和控股公司。

他所拥有的财物包括不动产,政府债券,商品和商业应收账款。

拥有巨大权力和财富的家族式合伙企业常常能施加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3、行会:行会最早在10世纪的意大利出现,后来相继出现于法国、英国和德国。

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为保障自身利益而成立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首先行会规定了一套等级制度,并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一套人事等级,即“行东一帮工一学徒”;其次,行会对产品质量做了规定;第三,限制外来同行的竞争。

4、10人编队制":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迈克利先在军队中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罗马军队实行"10人编队制",骑兵有"10人组",即由10名骑兵组成一个小组,3个"10人组"组成一个骑兵队,10个骑兵队(300名骑兵)组成一个骑兵团。

这种组织制度体现了管理幅度的思想。

古今中外管理学名著

古今中外管理学名著

三、管理学《彼得.德鲁克》系列《工业人的未来》《管理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管理未来》《德鲁克论管理》《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21世纪的管理挑战》《曾仕强》系列《中国式管理》《胡雪岩的启示》《中国式团队管理》《家庭教育》《人生只做三件事》《管理思维》《人际关系学》《胡雪岩的经营管理》《人性管理》《中道管理》《易经的奥秘》《余世维》系列《赢在执行》《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中层危机》《软实力》《企业发展的转折点--在动荡中生存》《管理者的情商EQ》《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有效沟通》《卓越管理者的辅导与激励技巧》 《打造职业化团队》《成功经理人》《人才的使用与风险规避》《领袖性格》《领导有方》《林伟贤》系列《成功十则》《时间管理系统》《习惯制富》《形象行销》《创意思考》《心灵程式》《成功的14堂必修课》《做我生命中的第一》《创意点亮生意》《谈判艺术》《感恩》《魅力口才》《人其实很爱哭》《商业系统之商业模式》《你就是钱》《成功梦想家》《经典》系列《杰克•韦尔奇自传》《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绝对成交》《定位》《一分钟经理人》《麦肯锡方法》《顾客就是总裁》《工作与激励》《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 《犹太人经商系列》《思想和行动的语言》《松下辛之助系列》《只有偏执才能生存》《海尔是海》《兰德决策》《戴明人性管理学》《世界创业大师管理创新学》《管理圣经》《时间管理》《商道.人道》《李嘉诚自传》《大趋势》《公司财务管理》《汤姆.霍普金斯》《蒙牛方法论》《蒙牛内幕》《水煮三国》《管理未来》《品牌决定成败》《张瑞敏谈管理》《松下幸之助》《经营的本质》《经营沉思录》《自来水哲学》。

论古今中外“会计名人”

论古今中外“会计名人”

论古今中外“会计名人”古今中外,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会计教育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令接受过正统会计专业教育的大师级人物自叹弗如的成就。

本文介绍的这些‘会计名人’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证明了非会计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作出卓越的会计成就。

一、孔子尝为委吏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但家道中落。

三岁丧父,更加重了生活的负担,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为了生存,孔子不得不一边自学,一边从事各种能够养家的工作。

孔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教育,史书中也没有孔子接受会计教育的记载。

可以说,孔子是自学成才的优秀会计工作者,这可以从下面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据《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分析,‘当’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会计工作中对于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财制,处理得当;其二是对会计事项的计算、记录要正确;第三是从统治者方面讲,要善于选择合格的、适当的会计人才。

这不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会计定义,也足以证明孔子的委吏工作做得很出色,他不仅做了会计工作,而且将会计工作提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在2500年前能够有这样的高深会计理论深度,这不可不说是惊人的会计创举。

二、宋代文豪都精通会计宋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文学家队伍更是超群脱俗,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各个精通会计、善于理财。

曾巩(公元1019~1083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

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散文见长,也能诗。

曾巩不仅文采出众,对会计也非常精通,他曾写《经费议》一文,论述了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宋神宗看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之要,目前谈论财政者,都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易致也。

”曾巩在议论经费时,不是空洞地进行说教,而是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对景德、皇佑和治平三朝费用开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景德户七百三十万,垦田一百七十万顷;皇佑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治平户一千二百九十万,垦田四百三十万顷。

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

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

《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内容提要《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共分十三讲,每讲50分钟,主要讲解各章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管理思想史》作为教育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从学科的视角,以历史年代为序,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典型的管理实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从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实现这一过程的社会生产方式、政治、文化以及思想家们的作用,揭示了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作用及其辨证关系。

第一讲、绪论及第一章“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学习《绪论》,是为了让学员们了解《管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以及学科特点,认清学习管理思想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而增强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认识论、方法论基础。

(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1.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

管理实践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实际管理活动。

管理实践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组织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与作用。

管理实践体现着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的表现形式,因而是管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维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里各种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管理思想史正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

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社会生产方式,是管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管理艺术的知识点及案例

管理艺术的知识点及案例

管理艺术的知识点及案例一、基本概念1、管理:就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管理者(广义):泛指的所有执行管理职能,并对组织目标实现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

3、管理艺术:是指管理活动中的一种高超的手段和方法,它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有创造性的管理技巧。

5、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6、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7、沟通:使两方能通连。

在管理学中的沟通是指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8、人际沟通过程:是指一个信息的传送者通过选定的渠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9、授权:是指领导者将自己一定的职权授予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其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内有权处理问题,作出决定,为领导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10、管理者有效性:是指管理者具有使其管理活动取得有用成效的性质。

11、决策:狭义:指在几种行动的方案作出选择的过程。

广义:组织在特定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借助于科学方法和手段,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二、基本知识点: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组织学派,从而标志着管理学以一门科学形式出现。

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称作经典管理理论。

2、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管理理学的代表人物。

韦伯最早提出一套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3、管理者的沟通技巧从方向上分类: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平行沟通。

4、授权的类型有模糊授权、刚性授权、柔性授权、惰性授权。

5、综合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英国林德尔·厄威克、美国的卢瑟·古利克。

6、权变理论的主要意思是:权宜应变,该理论又被称为“情景管理论” “情况决定论”。

古今中外经典管理500律例三

古今中外经典管理500律例三

古今中外经典管理500律例(三)注:wamoga根据有关网络管理资料编辑整理而成41、雷鲍夫法则《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诺亚领着他的后代乘着方舟来到了一个地方。

居住在这块平原上,他的子孙打算造一座通天塔以扬名显威。

上帝知道后深为不悦,他并非直接组阻止他们造塔,而是搅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语言不通,结果由于缺乏共同语言,无法协作配合,通天塔始终未能建成。

这一故事充分道出了语言在人们交往中的重要功能。

职场中的人经常遇到两类沟通:一是阻止沟通,一是人际沟通。

所谓组织沟通指企业按照组织程序进行的沟通。

一个企业如果制度完善,有健康的企业文化,它的组织沟通就会运行顺畅。

人际沟通概念比组织沟通更为宽泛,人际沟通既发生在组织内部,也发生在组织外部。

与上司、同时、下属、供应商、经销商、家人、朋友等的沟通,都是人际沟通。

“雷鲍夫法则”多年来被推崇为管理、销售人员的笺言,一下8 条中,有6条是由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总结提炼的,只有第1条和第4条是别人补充。

管理界将这种语言交往中应注意的8条,统称为“雷鲍夫法则”。

也有人将“雷鲍夫法则”称为“建立合作与信任的法则”,“交流沟通的法则”。

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你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雷鲍夫法则”从语言交往的角度,言简意赅的揭示了建立合作与信任的规律。

在我们着手建立合作与信任的时候,将雷鲍夫法则自觉灵活地运用到我们交流与沟通之中,自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2、特里法则是指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提出的: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领导者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吃五谷生百病,人不是神,总有自己的缺点,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布鲁斯·亨德森布鲁斯1915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农场里。

作为他父亲出版社里的一名《圣经》推销员,布鲁斯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而且开局良好。

他获得了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的工程学学士学位,并进入了哈佛商学院。

然而1941年他又选择离开学校,加入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rporation),此时离他毕业仅剩90天。

在西屋公司,他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挑选他参加五人小组,,负责评估马歇尔计划下的外国对德援助项目。

1959年,布鲁斯离开西屋公司,前往主持阿瑟·D·立特尔(Arthur D.Little)的管理服务社。

1963年,他从波士顿平安储蓄信托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 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那里接受了一项难以想象的挑战,着手建立一支为银行业提供咨询的队伍。

这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前身。

他所提出的许多管理理念,如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为战略咨询领域奠定了智力基础。

“三四规则理论”最早的发明者也许是布鲁斯·亨德森。

他创造了咨询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全名: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 12年)。

3亨利·明茨伯格就任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讲座教授,克雷霍恩(Cleghorn)讲座教授和位于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组织学客座教授。

获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斯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前,他在多伦多的麦吉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

明茨伯格是第一位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社会学协会会员的管理学研究方面的学者,他曾四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其中两次获得"麦肯锡奖"。

1988年至1989年间,他曾经担任战略管理协会主席,就在他的领导地位得到肯定之后,他却宣布了战略管理衰落的概念。

明茨伯格的身上充满了悖论,他因此获得了"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的头衔。

4.亨利·法约尔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

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工程师资格。

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

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

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司总经理。

他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Henri Fayol,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

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工程师资格。

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

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

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司总经理。

他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5. 哈罗德·孔茨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孔茨担任过企业和政府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学教授、公司董事长和董事、管理顾问,给世界各国高层次管理集团人员讲课。

他是许多著作和论文的作者。

6. 哈林顿•埃默森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西方管理学界所公认的传播效率主义的一位先驱者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研究工作者,从1903年起就同泰罗有紧密的联系,并独立地发展了科学管理的许多原理。

如他对效率问题作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即①明确的目的;②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虚心请教;④严守规章;⑤公平;⑥准确、及时、永久性的记录;⑦合理调配人、财、物;⑧定额和工作进度;⑨条件标准化;10 工作方法标准化;11手续标准化;12奖励效率。

在组织机构方面,提出了直线和参谋制组织形式等等。

另外,他还在职工的选择和培训、心理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工时测定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7.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现代管理大师,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8李拓1996年郑州大学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北京大学毕业获法学 (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北大读博期间担任博士生会长),毕业后到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学理论、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独立主持承担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到德国、加拿大、韩国、葡萄牙、英国、瑞典、挪威、意大利、希腊等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发表主要著作有:《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变动研究》、《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工人阶级》、《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等7部,论文:“企业家如何提升领导能力”、“论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论中国现代化与精神革命”、“中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等50多篇。

9曾仕强曾仕强,男,1934年8月28日出生,祖籍福建省漳州市,现居台湾省。

中国式管理之父,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人伦关系与企业伦理;著有《中国管理哲学》、《二十一世纪易经管理法》、《胡雪岩成功秘笈》等百种管理著作。

现任国立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建设促进会理事长,人力资源发展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管理基础会董事,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

10阿里·德赫斯阿里•德赫斯1930年生于鹿特丹,从1951年到989年在英荷壳牌石油集团工作了38年,退休之后,一直是伦敦商学院的访问学者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组织学习中心的董事成员。

得益于自身长期丰厚的管理实践经验,德赫斯推出的一系列论著以兼备管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闻名。

他曾经在荷兰、土耳其、比利时、巴西和英国工作过,并且在世界很多国家讲学。

并且是荷兰Nij enrode Learning Center的董事11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钱德勒1918年生于美国特拉华州。

“二战”期间,他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五年。

他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

自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后,他一直在那里工作,直至近80岁退休。

2007年5月9日,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逝世,享年88岁。

钱德勒在哈佛求学期间,曾经直接受到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影响。

熊彼特以强调“企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动力”而著称,钱德勒则比任何学者都更多地为这个主题提供了实质内容。

同任何学者一样,钱德勒的一些观点也受到质疑和批评。

例如,有人批评他把产生组织创新的原因全部归结为技术;也有人质疑:“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是否已经过时?还有论者批评他只关注高层管理,而忽视了劳工问题。

这些意见各有其道理,但无人否认钱德勒的贡献。

12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出版的著作很多,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

《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

伯法认为,在一定生产系统的成功管理依赖于以下因素:计划、关于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管理者对需求、库存状况、进度、质量水平、产品和设备革新等方面的变化所做出的决定。

13阿尔伯特·班杜拉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14爱德华·劳勒爱德华·劳勒(Edward E. Lawler):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大师。

曾被《人力资源主管》杂志评为“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

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他是最优秀的六个管理大师之一,美国《人力》杂志则把他誉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25位高瞻远瞩的人,塑造了当今的工作场所"。

劳勒教授在布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0年),196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和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劳勒任教于耶鲁大学.1972年,劳勒转到密歇根大学,是该校社会研究院调研中心的心理学教授和项目主任.兼任西雅图的巴特勒纪念研究所人类事务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