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2013年物理化学甲真题合集 高清打印版
中科院2003-2009物化试题
![中科院2003-2009物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2ee949e518964bcf847cd4.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普朗克常数h = 6.626 × 10-34 J·S;玻兹曼常数k B = 1.381× 10-23 J·K-1;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mol-1·K-1;法拉第常数F = 96500 C·mol-1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气体的压力是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在单位表面上的分子所发生的动量的变化。
2、公式PVγ=常数,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变化。
3、一定量的某实际气体,向真空中绝热膨胀以后,系统的P和V的乘积变小,温度降低,则此过程的ΔU < 0,ΔS > 0 。
4、将低沸点的A和高沸点的B两种纯液体组成液态完全互溶的气液平衡体系。
在一定温度下,将液体B加入体系中时,测得体系的压力增大,说明此系统具有最大正偏差。
5、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6、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稀溶液。
7、当反应A(s)→B(s)+D(g)达到化学平衡时,系统的自由度f = 3。
8、在合成氨反应中,惰性气体的存在不影响平衡常数,但影响平衡组成。
9、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则内能的值也不同。
10、无论是定位系统或非定位系统,最概然分布的公式是一样的。
11、对任一种有液接的浓差电池,加盐桥比不加盐桥的电动势大。
12、反应A + B = 2 C + 2 D 不可能是基元反应。
13、在同一温度下的同一基元反应,随着不同浓度单位,k (速率常数)有不同数值,从)exp()exp(RTH R S h T k k m r m r B θθ≠≠Δ−Δ=看,主要是因所取的标准态不同所引起的。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考研真题-619物理化学(甲)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考研真题-619物理化学(甲)](https://img.taocdn.com/s3/m/4f637fec0242a8956bece461.png)
4. 关于封闭体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dU = TdS - pdV,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 可适用于单组分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2) 对于无非体积功的过程,等式右边第一项代表热,第二项代表功 (3) 可适用于无非体积功的可逆过程 (A) (1),(2) (B) (2),(3) (4) 只适用于单组分体系 (D) (2),(4)
24. Donnan 平衡可以基本上消除,其主要方法是: (A) 降低小离子的浓度 (B) 升高温度,降低粘度
(C) 在无大分子的溶剂一侧,加入过量中性盐 (D) 调节 pH 值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状态 25. ∆U = Q - p 外 ∆V 适用于 W'=0 的封闭体系的: (A) 一切过程 (B) 恒外压过程 (C) 可逆过程 (D) 等压过程
(C) (3),(4)
5. 热温商表达式 δQ/T 中的 T 是什么含义: (A) 体系的摄氏温度 (C) 环境的摄氏温度 6. (B) 体系的绝对温度 (D) 环境的绝对温度
298 K 时, HCl(g, M = 36.5 g·mol-1) 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数为 245 kPa·mol-1·kg, 当 HCl(g)在甲苯溶液中的浓度达 2 %时, HCl(g)的平衡压力为: (A) 134 kPa (B) 11.99 kPa (C) 4.9 kPa (D) 49 kPa
14. 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 P 小于 1 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 (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 (B) 空间的位阻效应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甲)
第3页 共7 页
15. 以下是三个需要酶催化的反应 a--酶 1→b b--酶 2→c c--酶 3→d
∆Gθ(1) = 12.5 kJ·mol-1 ∆Gθ(2) = -25 kJ·mol-1 ∆Gθ(3) = -37.3 kJ·mol-1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724730be23482fb5da4c11.png)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 如右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有一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若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A)W=0,Q<0,∆U<0;(B)W<0,Q<0,∆U>0;(C)W=0,Q>0,∆U>0;(D)W<0,Q﹦0,∆U>02.1mol,373.15K, p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15K, p下的水汽:(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向真空蒸发。
则(1)、(2)两个不同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注:体系对外做功为负值)(A)W1<W2,Q1>Q2;(B)W1<W2,Q1<Q2;(C)W1=W2,Q1=Q2;(D)W1>W2,Q1<Q23.对于下列四种表述(1)因为∆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2)因为∆H=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3)公式∆H=Q p 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Q p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A)(1)(4);(B)(3)(4);(C)(2)(3);(D)(1)(2)4.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 U=(C p-nR)dT进行计算的是:(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1)对外作功,同时放热;(2)体积不变,而温度上升,并且是绝热过程、无非体积功;(3)恒压下绝热膨胀;(4)恒温下绝热膨胀;可能发生的是:(A)(1)(4);(B)(2)(3);(C)(3)(4);(D)(1)(2)6.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H:(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不能确定7.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0.2㎏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为4000kJ)。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物理(甲)考研试题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物理(甲)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f81ff1d15abe23482f4da7.png)
第 3 页,共 4 页
五、 (共 20 分) 一长为 L 的电容器由圆柱形导体和同轴导体圆筒构成, 圆柱导体 半径为 R1 ,圆筒内半径为 R2 ( R2 > R1 )。圆柱导体与圆筒间充满了介电常数为 ε 的 均匀介质。设沿轴线方向,圆柱导体上单位长度电荷为 λ ( λ > 0 ),圆筒上单位长 度电荷为 −λ 。假设 L >> R2 。求: v v v (1) 介质内的电位移 D ,电场强度 E 及电极化强度 P 的大小和方向;
7. 真空介电常数 ε 0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量纲是
(A) L−2 M −1T 4 I 2 ; (B) L−2 M −1T 3 I 2 ; (C) L−3 M −1T 4 I 2 ; (D) L−3 M −1T 3 I 2 。
8. 卢瑟福散射过程中 α 粒子以能量 E 入射固定原子核靶,α 粒子电荷为 Z ′e ,原 dσ 子核电荷为 Ze , α 粒子散射角为 θ ,则以下卢瑟福散射截面 与下列哪个 dΩ 物理量无关
的碰撞属于完全弹性碰撞;
(B) 在相同的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C) 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密度成正比,与平均平动动能无关; (D)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在相同的体积内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科目名称:普通物理(甲) 第 1 页,共 4 页
5. 有一点电荷 A 带正电量 Q ,距其不远处放入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小球 B, 平衡后,电荷 A 的电势为 U A ,导体球 B 的电势为 U B ,无穷远处电势为 U 。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2. (10 分)空间中存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但不存在任何导体。该空间是否有感
科目名称:普通物理(甲) 第 2 页,共 4 页
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和答案
![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e9d7e3186bceb19e8bbf6.p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物理化学)□√需使用计算器□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p A和V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p A和V A的变化为()(A) p A和V A都变大 (B) p A和V A都变小(C) p A不变,V A变小 (D) p A变小,V A不变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出发,经等温可逆膨胀或绝热可逆膨胀,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4. 对于可逆变化有⎰=∆BAR T QSδ下述各说法中,哪一个正确()(A)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B)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C)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D)可逆变化熵变为零5.用力迅速推动气筒活塞而压缩气体,若看作绝热过程,则过程熵变( ) (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6. 将固体NaCl投放到水中,NaCl逐渐溶解,最后达到饱和。
开始溶解时溶液中的NaCl 的化学势为μ(a) ,饱和时溶液中NaCl的化学势为μ(b) , 固体NaCl的化学势为μ(c),则:( )(A)μ (a)=μ (b)<μ (c) (B)μ (a)=μ (b) >μ (c)(C)μ (a) >μ (b)=μ (c) (D)μ (a) <μ (b) =μ(c)7. 恒温恒压下,在A与B组成的均相体系当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8. 两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p B∗,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若p A∗>p B∗,则:( )(A)y A>x A(B)y A>y B(C)x A>y A(D)y B>y A9. 在温度T 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μA*,并且已知在PΘ下的凝固点为T f*,当A中溶入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A、T f则( )(A) P A* < P A,μA*<μA,T f*<T f(B) P A*> P A ,μA*<μA ,T f*< T f(C) P A*< P A,μA*<μA,T f*> T f(D) P A*> P A ,μA*>μA , T f*> T f10. 在PΘ下,用水蒸汽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A)必低于373.2K (B)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C)必高于373.2K (D)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11. 对于相律,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D) 平衡的各相中,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12. 在300K下,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A(s),发生下列反应A(s) B(s)+3D(g)p=1.02kPa。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7476bd7f1922791688e8d6.png)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I =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中科院-中科大1999到2007试卷及答案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合集
![中科院-中科大1999到2007试卷及答案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合集](https://img.taocdn.com/s3/m/13fc30bf5a8102d277a22f23.png)
2
Pt|H2 (p1)|HCl(m)|H2 (p2 )|Pt 设氢气符合状态方程 pVm=RT+ p。式中 =1.48110−5 m3 mol-1 ,且与温度,压力无关。 当氢气的压力 p1=20.0 p ,p2= p 时,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电池在温度为 293.15K 时的电动势;
8.(1)
负极反应: H2 (p1)-2e- → 2H+ (m)
正极反应: 2H+ (m) + 2e- → H2 (p2 )
电池反应: H2 (p1) → H2 (p2 )
(2) ΔrGm=
p2
Vmdp
p1
=
p2
p1
RT p
+
dp
=
RT
ln
p2 p1
+ ( p2
-
p1)
E=
−rGm zF
∴
U V
T
=T
nR V − nb
−
p
=
n2a V2
0。
3. H2O(g)
G
H2O(l)
25℃. p
25℃. p
G1
G3
H2O(g) 25℃. 3167Pa
G2 = 0
H2O(l) 25℃. 3167Pa
设水蒸汽是理想气体,则
G1 = nRT
ln
p2 p1
= 18.314 298.15 ln 3167 101325
(1)哪种金属首选在阴极上析出?为什么? (2)第二种金属刚折出时,首选析出金属的浓度是多少?
10.(9 分)气相反应 H2 (g)+Br2 (g) ⎯k⎯→2HBr(g) 的反应历程(基元反应)为:
中科院-中科大2000试卷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2000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321a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d.png)
中科院-中科大2000试卷及答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科目:物理化学一、选择、真空题(共20分)1.(2分)从统计热力学观点看,功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热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
2.(2分)有理想气体反应达化学平衡A (g )+B (g )=3C (g ),在等温下维持体系总压不变,向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平衡____移动;若将气体置于钢筒内加入惰性气体后平衡____移动。
3.(4分)离子迁移数(t 1)与温度、浓度都有关,对BaCl 2水溶液来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t (Ba 2+)应______ ,t (Cl -)应___;当温度升高时,t (Ba 2+)应____,t (Cl -)应____(填入增大或减小)。
4.(2分)I 2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为0.43J 2010-?。
在25℃时,某一能级i 与其较低能级上分子数的比值1/i i N N -=________________5.(2分)298K 时正丁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对正丁醇浓度作图。
其斜率为-0.103-11N m mol kg -。
正丁醇在浓度为0.1mol 1kg -?时的表面超量Γ为:_____________6.(5分)混合等体积的0.08-3mol dm KI ?和0.1-33mol dm AgNO ?溶液所得溶胶。
(1)试写出胶团结构式:_______________(2)指明电泳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4242MgSO ,Na SO ,CaCl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________。
7.(3分)用渗透压测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属于____均摩尔质量;用光散射法得到的摩尔质量属于____均摩尔质量;沉降速度法得到____均摩尔质量。
(A )质均(B )数均(C )Z 均(D )平均二、计算题(共80分)1.(9分)已知1mol 氢气的物态方程为:P (V -b )=R T ( b 为大于0的常数),若该气体经一个绝热的自由膨胀过程由始态(T 1,V 1)到达终态体积V 2,求:(1)终态的温度T 2;(2)过程的?U 、?H 、S ?(3)计算说明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如何变化?2.(8分)在308.15K 乙醇(1)和氯仿(2)组成二组分溶液,该溶液的蒸气压p 与液相组成x 气相组成y 之间的关系,由实验测得列表如下:假定蒸气为理想气体,当乙醇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6时:(1)以纯液为标准态,计算乙醇和氯仿的活度及活度系数;(2)以极稀溶液为标准态,计算氯仿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462dcae2bd960591c67794.p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高等数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3——2005(1993——2004有答案)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4——1998(1996—1997有答案)(注:1997年的答案共4页,缺P3-P4)概率统计(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4——2007(2004——2007有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8(2008有答案)数学系数学分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8(注:2008年试卷为回忆版)数学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3,1996——1998高等代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8(注:2008年试卷为回忆版)线性代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7——1999物理系普通物理(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8,2000普通物理(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4——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乙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1998,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8(1997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理论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0——200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1996,1998,2000——2001(1996,2000有答案)半导体材料物理(半导体研究所命题试卷)2002——2003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2,2004(2002有答案)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命题试卷)1995——1996,1998(1996,1998,1999有答案)模拟集成电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7有答案)半导体物理(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半导体物理(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试卷)2007半导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2004(1997——2002有答案)半导体物理[试卷抬头标注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命题试卷]2004原子核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原子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6(2003——2006有答案)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2,2007——2008(2007——2008有答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5——2008(2005——2008有答案)化学物理系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87,1995——2008(1995——2008有答案)物理化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物理化学(C)(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4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9——2008(2001,2003——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8,2000普通物理(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4——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乙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1998,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8(1997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理论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0——2002 原子核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原子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6(2003——2006有答案)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2,2007——2008(2007——2008有答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5——2008(2005——2008有答案)近代物理系普通物理(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1998,2000普通物理(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4——2008有答案)普通物理(乙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7——2002(1998,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8(1997有答案)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1999量子力学(实验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有答案)量子力学(理论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1990——2002 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命题试卷)1998电动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9电动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电动力学(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3——2008有答案)电动力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5电子学基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5,2008(2004——2005,2008有答案)原子核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原子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6(2003——2006有答案)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1——2002,2007——2008(2007——2008有答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0——2002,2005——2008(2005——2008有答案)力学和机械工程系理论力学(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5理论力学(B)(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4——2005机械设计(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命题试卷)2003——2008(2005——2008有答案)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信号与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题试卷)1990——1999(1996——1999有答案)(另:有《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11份,每份3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科目:物理化学一、 选择、真空题(共20分)1.(2分)从统计热力学观点看,功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热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
2.(2分)有理想气体反应达化学平衡A (g )+B (g )=3C (g ),在等温下维持体系总压不变,向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平衡____移动;若将气体置于钢筒内加入惰性气体后平衡____移动。
3.(4分)离子迁移数(t 1)与温度、浓度都有关,对BaCl 2水溶液来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t (Ba 2+)应______ ,t (Cl -)应___;当温度升高时,t (Ba 2+)应____,t (Cl -)应____(填入增大或减小)。
4.(2分)I 2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为0.43J 2010−×。
在25℃时,某一能级i 与其较低能级上分子数的比值1/i i N N −=________________5.(2分)298K 时正丁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对正丁醇浓度作图。
其斜率为-0.103-11N m mol kg −⋅⋅⋅。
正丁醇在浓度为0.1mol 1kg −⋅时的表面超量Γ为:_____________6.(5分)混合等体积的0.08-3mol dm KI ⋅和0.1-33mol dm AgNO ⋅溶液所得溶胶。
(1)试写出胶团结构式:_______________(2)指明电泳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4242MgSO ,Na SO ,CaCl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________。
7.(3分)用渗透压测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属于____均摩尔质量;用光散射法得到的摩尔质量属于____均摩尔质量;沉降速度法得到____均摩尔质量。
(A )质均(B )数均(C )Z 均(D )平均二、 计算题(共80分)1.(9分)已知1mol 氢气的物态方程为:P (V -b )=R T ( b 为大于0的常数),若该气体经一个绝热的自由膨胀过程由始态(T 1,V 1)到达终态体积V 2,求:(1) 终态的温度T 2;(2) 过程的ΔU 、ΔH 、S Δ(3) 计算说明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如何变化?2.(8分)在308.15K 乙醇(1)和氯仿(2)组成二组分溶液,该溶液的蒸气压p 与液相组成x 气相组成y 之间的关系,由实验测得列表如下: x0.0000 0.0100 0.0500 0.2000 0.4000 0.5000 1.0000 y0.0000 0.0414 0.2000 0.5754 0.7446 0.7858 1.0000 p/Pa 13706 14159 16212 25358 34291 36930 39343 假定蒸气为理想气体,当乙醇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6时:(1) 以纯液为标准态,计算乙醇和氯仿的活度及活度系数;(2) 以极稀溶液为标准态,计算氯仿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3.(6分)氩气的标准态摩尔熵(Ar)m S \与温度的关系为:-1-1/J K mol 36.3620.79ln m S T ⋅⋅=+\ (T 为绝对温度),计算1mol 氩气在标准压力p \下温度从25℃变为50℃时的G Δ。
4.(9分)已知A 、B 二组分体系在p \下的相图(T -x 图)如图1。
(1) 标出各区(1-6)的相态,水平线EF 、GH 及垂线CD 上的体系的自由度是多少?(2) 画出从a. b. c.点冷却的步冷曲线(可在图2上作)。
5.(8分)1atm 下24N O 的离解度在60℃时为54.4%,在100℃时为89.2%,试求反应24N O (g)=2NO 2(g)的标准态摩尔反应函r m H Δ\及摩尔反应熵r m S Δ\。
设在60-100℃温度范围G D F A B 61b c 2354610510a P E HC X B 0.4T/K a b c t (时间)内反应的r m H Δ\、r m S Δ\可视为常量。
6.(6分)求298K 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和温度系数:2242Pt|H (g,)|H SO (aq)|O (g,)|Pt p p \\已知此时H 2O (l )的生成热为-285.84-1kJ mol ⋅,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237.19-1kJ mol ⋅。
7.(8分) 通过计算说明25℃时被CO 2饱和了的水能否被还原成甲酸HCOOH ,(1)以铂片为阴极;(2)以铅为阴极。
已知在铂片上的氢超电势为0,而在铅片上氢超电势为0.6V ,查表可知: -1(298)/kJ mol r m H Δ⋅\ -1-1(298)/J mol k m S ⋅⋅\ H 2(g) ----130.67 O 2(g) ----205.10 H 2O(l) -285.8570.082 CO 2(g) -393.42213.76 HCOOH(l) -416.43138.0728.(8分) 二甲醚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3342CH OCH (g)CH (g)+H (g)+CO(g)→,设反应能进行完全,813K 恒温下把二甲醚充入真空刚性反应球内,测量球内的压力随时间的,数据如下:t /s 390 777 1587 3155 ∞p /kPa 40.8 48.8 62.4 77.9 93.1 试计算该反应在813K 时反应速率常数k ,半衰期t 1/2(理想气体假设)9.(6分)实验测得气相反应A(g)2B(g)→的速率常数171210exp(349000/)k RT s −=×−;-1-18.314J m o l KR =⋅⋅,温度为1000K 时131/210B k T h s −=×试求1000K 时,该反应的活化熵r m S ≠Δ\。
10.(6分) 水在293K 时的表面张力为2-17.2710N m −×⋅,密度为988-3kg m ,⋅计算水在293K 、内半径为m 3101−× 及m 5101−×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
已知g=-79.81m s ⋅,接触角°=0θ。
11.(6分) 在298.15K 时,F 2分子的转动惯量17232.510kg m ,I −=×⋅求F 2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和F 2气体的摩尔转动熵。
(23-1341.3810J K , 6.62610J s)B k h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招科目:物理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填空题:(共20分)1. 改变分子的能级(1分)改变分子能级上分布的分子数(1分)2. 向右(1分);不(1分)3. 减小(1分);增大(1分);增大(1分);减小(1分)。
4. exp(/)B k T ε−Δ=0.3525. 6-24.1610mol m −×⋅(2分)6. ()++--33m AgI nAg (-)NO NO x n x x ⎡⎤⋅⋅⋅⎣⎦(2分); 向负极运动(1分)2442Na SO >MgSO >CaCl (2分)7. B (1分);A (1分); C (1分)二、计算题:(1)0T VU p R T p T p p p V T V b ∂∂⎛⎞⎛⎞=−=⋅−=−=⎜⎟⎜⎟∂∂−⎝⎠⎝⎠ dU =(0)V v V TU U dT dV C dT C T V ∂∂⎛⎞⎛⎞+=>⎜⎟⎜⎟∂∂⎝⎠⎝⎠恒容热容 由dU -,Q w δδ=∵绝热0,Q δ=自由膨胀0,w δ=∴dU =0,⇒dT =0,即为一恒温过程∴T 2=T 1 (3分)(2)∵dU ∴=0, 0=ΔU (1分)1122112121()R T R T H U pV p V p V V V V b V bΔ=Δ+Δ=−=⋅−⋅−−=12121()()()b V V RT V b V b −−− (1分) 由V V T V C S S p dS dT dV dT dV T V T T ∂∂∂⎛⎞⎛⎞⎛⎞=+=+⎜⎟⎜⎟⎜⎟∂∂∂⎝⎠⎝⎠⎝⎠ =0V C R R dV dV T V b V b⋅+=−− 2121ln V V V b R S dV R V b V b −Δ==−−∫ (1分) (3) ()1/p p H T T T pV T H U C p p C p p μ⎧⎫∂⎡⎤⎛⎞⎛⎞⎛⎞∂∂∂⎪⎪==−=−+⎨⎬⎢⎥⎜⎟⎜⎟⎜⎟∂∂∂∂⎝⎠⎝⎠⎝⎠⎪⎪⎣⎦⎩⎭∵U =U (T ∴), 0TU p ⎛⎞∂=⎜⎟∂⎝⎠ 代入上式: 2110pp T V RT V p V p C p C p μ⎡⎤⎡⎤⎛⎞⎛⎞∂=−++=−−−⎢⎥⎢⎥⎜⎟⎜⎟∂⎝⎠⎝⎠⎣⎦⎣⎦ 1[()]0(0,0)p p pb V V b C b C C =−−−=−<>>Q (2分) 节流膨胀dp <0,∴dT >0即节流膨胀后温度升高。
(1分)2.(1) 1112134291(10.7446)/(1)/0.639013706a p p p y p −==−==\\ (1分) 22222//342910.7446/393430.6490a p p py p ===×=\\ (1分)065.16.0/6390.0/111===x a γ (1分) 6225.14.0/6490.0/222===x a γ (1分)(2)以极稀溶液为标准态:当1/,02222→=→x a x γ即:亨利常数22220x p k x →⎛⎞=⎜⎟⎝⎠ 取x 2=0.0100实验值,22220.01141590.041458618Pa 0.01X p K x =⎛⎞×===⎜⎟⎝⎠ 当x 2=0.4时: 222/342910.7446/586180.4356a p K ==×= (1分)09.14.0/4356.0/222===x a γ (1分)3.dG SdT Vdp =−+ (1分)=SdT − (1分)2211T T m T T G SdT S dT Δ=−=−∫∫\ (1分) =21(36.3620.79ln )T T T dT −+∫ (1分)=-[36.36T +20.79(Tln T-T )21]T T=-[15.57T+20.79TlnT 21323298]T K T K ===-[15.57×25+20.79(323ln323-298ln298)]=-[389.25+20.79×168.4]=-3891 -1J mol ⋅=-3.891 -1kJ mol ⋅ (2分) 4.(1)相区 1 2 3 4 5 6 相态 L (熔化物) L +S AL +S C L +S B S A +S C S C +S B *C 为不稳定化合物 (3分) EF 、GH 线上:*12130f C P =+−=+−=CD: *11111f C P =+−=+−= (3分)(2)见右图5.60℃时,()()()2242222/2/1411/1NO p N O p p K p p αααααα+===−−+\\\681.1544.01544.0422=−×=(1分) ln 8.314333ln1.681r m p G RT K Δ=−=−×\\(1分)=-1438(J -1mol )⋅ 100℃时,2240.89215.5810.892pK ×==−\(1分) -18.314373ln15.588515(J mol )r m G Δ=−×=−⋅\ (1分)由于60-100℃间,r m r m H S ΔΔ\\为常量,由ΔG =ΔH -T ×ΔS T/K14383338515373r m r m r m r mH S H S ⎧−=Δ−Δ⎨−=Δ−Δ⎩\\\\ (2分) 解:-157.5J mol r m H K Δ=⋅\-1-1176.9J K mol r m S Δ=⋅⋅\ (2分)6.电池反应:2221H ()O ()H O()2p p l +=\\ -12(H O,)237.19kJ mol 2r m f m G G l EF Δ=Δ=−⋅=−\\ (2分))(229.1V E =-12(H O,)285.84kJ mol r m f m H H l Δ=Δ=−⋅\\r m r m T S G =Δ+Δ\\∴3285.84(237.19)10298r m r m r m H G S T Δ−Δ−−−Δ==×\\\-1-1163.26J mol K =−⋅⋅ (1分)P F E F ⎟⎠⎞⎜⎝⎛∂∂=2 (1分) 4-11163.268.4610V K 2296500r m P E S T F−∂−⎛⎞⇒=Δ==−×⋅⎜⎟∂×⎝⎠\ (1分) 7.对反应:2221H O()H ()O ()2l g g →+ (298) 1.229(V)22r m r m r m G T S H E K F FΔΔ−Δ=−==−\\\\ (2分) 2221:CO ()H O()HCOOH()O ()2g l l g +→+对反应 (298K)..... 1.429(V)2r m G E F Δ=−==−\\(2分) (1) 以Pt 为电极时,电解2H O 需加电压 1.229V ,而生成HCOOH 时需加电压0.059161.429log 2HCOOH a + 即使510HCOOH a −=,也需电压:1.281V >1.229V (1分)∴总是先电解2H O 而非生成HCOOH (1分)(2) 以铅为阴极时,由于有氢超电势,电解2H O 需加压:1.229+0.6=1.829(V)>1.429(V) (1分)∴2CO 能被还原成HCOOH (1分)8.3342CH OCH ()CH ()H ()CO()g g g g →++ 总压pt =0 0p 0 0 0 0pt =t 0x p p − x p x p x p 2o x p p + Q 反应能进行完全:03p p ∞=,33CH OCH 0011111()()32323x p p p p p p p p p ∞∞∞∴=−=−−=−− 1() (2)p p ∞=−○1 (2分) 3333CH OCH CH OCH ;()dp r kp dt k p p ∞=−==−反应速率①式代入:dp 或dt(1分) 1212:ln()p p k t t p p ∞∞−=−−积分 (1分) 4112390s,777s, 4.2910s t t k −−===×取:则4112777s,1587s, 4.5310s t t k −−===×41121587s,3155s, 4.4810s t t k −−===×41: 4.4310s k −−=×平均值 (2分)12ln 21564s t k== (2分) 9.1722ln ln[210exp(349000/)]:a d k d kT E RT RT dT dT×−==反应活化能 -1349000(J mol )=⋅ (1分)由过渡态理论:////r m r m r m a S R H RT S R E RT B B k T k T k e e e e e h h≠≠≠Δ−ΔΔ−=⋅⋅=⋅⋅⋅\\\ (将a r m E H RT ≠=Δ+\代入上式) (1分)exp(/)a k E RT ×−17此式与测量值:=210作比较: 117131210,210s r m S B B R k T k T e h h≠Δ+−⋅=×=×将代入\ 4exp[1]10r m S R≠Δ+=\ (2分) -1-168.26J mol K r m S ≠⇒Δ=⋅⋅\ (1分)10.1N m γ−×⋅-2水表面张力=7.2710 2cos /,0R g h γθρθ=⋅⋅Δ=o (2分)23327.2710110m 2/0.01485m 1109989.81R h R g γρ−−−××∴=×Δ===×××时, (2分) 25527.2710110m 1.485m 1109989.81R h −−−××=×Δ==×××时, (2分) 11.228/B q Ik T h πσ=r 转动配分函数 (2分)(1分),ln m r r S R R q =+摩尔转动熵: (2分)-1-18.314(1ln120.24)48.13J K mol (1)=×+=⋅⋅分24723342832.510 1.3810298.15/(6.62610)2120.24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 如右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有一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若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A)W=0,Q<0,∆U<0;(B)W<0,Q<0,∆U>0;(C)W=0,Q>0,∆U>0;(D)W<0,Q﹦0,∆U>02.1mol,373.15K, p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15K, p下的水汽:(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向真空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