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源角度看文明与国家
世界文明史导论
分子逐渐冲破“华夷之辨”的思想禁锢,从“技艺”、“制 度”、“观念”三个层次的学习上层层推进,最终认同了西 方的资本主义“文明”。近代中国的“文明”概念完全是借 鉴西方的语境而来。 在19世纪后期的西方,随着考古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 缘起与确立,开始将“文明”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一种重要领域,这也导致了对“文明”的解读产生了许多内 涵相重叠的定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学术界对“进化” 的观念十分感兴趣,它影响了斯宾塞和美国人类学家路易 斯· 摩尔根等人。他们都认为世界各地区的社会可以按照一个 发展的标准分列在从最低级的野蛮状态到最高级的“文明” 形态序列,并依次划分出“先进的”(“文明的
2、西欧封建化
土地占有的采邑化,自由农民的农奴化,封建主内部关系的 等级化。 查理· 马特的改革,从终身占有到世袭。马尔克公社农民的破 产与沦为农奴。 加洛林帝国的君主查理曼(768-814)的战争对封建化的促 进。 843年,凡尔登条约,帝国瓦解。外敌入侵,内部动荡,封 建化完成。
世界文明史
导 论
一、何谓“文明”
“文明”是世界史、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国际政治学 等许多领域的核心词,也常常在日常用语中出现,其含义众 说纷纭,各取所需,莫衷一是。 从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来追溯,“文明”术语在不同的时 期和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金文中,“文”最初的两个基本含义“文字”和 “纹身”,含有引伸义“修饰”的之意。“文”也特指色彩 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条理、秩序。“明”在古汉语中,有明 亮,彰明的含义。
兰教文明圈、以中国为核心的儒教文明圈,还有佛教文明圈。 这样的划分其实并不那么精确,但或多或少地等够显示个主 要地区的文明特征。 数千年来,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现象林林 种种,千差万别,但各种文明形态都经历了各自的流变兴衰、 新旧交替的历史过程。在近代以前,尽管由于山海阻隔、信 仰歧异、习惯差别的限制与阻碍,各主要文明形态之间大体 处于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到了16世纪,随着西方社会现 代化进程的启动、海道大通和“西力东渐”浪潮的开启,海 道大通和“西力东渐”浪潮的开启,各文明圈之间的碰撞与 交流
第一讲 文明的内涵
第一讲文明的内涵一、文明概念的词源学分析来自西方,起源于拉丁文civis,与公民相关,公民所具有的东西,是作为公民的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以及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
18世纪,这一概念正是产生,指人道的、理性的行为,进步的状态,与野蛮、蒙昧和落后相对立。
19世纪,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野蛮、蒙昧和文明之后,有了文明的复数概念。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一)文明是一种价值尺度。
意味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所达到的状态以及发展的方向。
蕴含三个要素:1、人性的进步:人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包含:人如何对待人自己?如何对待动物?如何对待敌人?2、人类能力的提高: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的智力水平的发展、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人类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首先是打制石器到磨光石器。
然后是农业。
人类文明有三个核心标志:金属的冶炼、城市和国家的出现、文字。
文字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是图形越来越抽象化;一是由表意向表音的发展。
文字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第一是知识存储方面的革命;第二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方面的革命。
第三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概念思维,才有哲学和科学的产生。
人类文明的三个标志,标着人类智力水平、社会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3、社会的发展:包括人类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善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进步。
关键是社会对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的承认和保障。
衡量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的标准:一个是社会组织的规模和范围;一个是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程度;一个是人类社会人性化和理性化程度。
三、文明的形式要素地理环境、民族主体、制度设置、物质创造、精神特征、生活方式、历史传统。
(一)文明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二)宗教和文明的关系宗教是一个信仰体系,是人类对世界的根本性认识,是对人和人生终极意义的理解。
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宗教决定着社会组织的性质和政治制度。
四、人类进步的尺度人类文明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也叫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文明(一)农业文明:农业、青铜器、铁骑、定居生活、城市、文字、城邦或帝国、等级制度、神权政治(二)工业文明:工业化、蒸汽机、电、城市化、普及教育、大众传播、民族国家、代表制政府、宪政、基本人权(三)信息时代文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航天、小众传播(互联网)、普遍社会福利、人权的扩大、弱势群体保护、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全球化和全球意识。
中华茶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
2020年第11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2.2促进社会文化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的互助养老机制社会文化养老作为我国文化社会功能的扩充,需要充分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融合学习和文娱等,建立完善的社会文化互助养老机制。
在农村地区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将社会文化馆贯穿其中,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文化差异,为互助养老提供帮助。
为此,农村地区政府、村委会、企事业应加强合作,利用一定的资源吸引更多文化组织进入到农村社区,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多样文化活动。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设立独立的资金库,利用政策补助、文化互助、改正不足等形式,为老年活动提供经费上的保障。
可将筹集资金作为专项资金,助力茶文化在养老互助中的应用,开展更多文化养老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
其次,农村地区教育机构应发挥其社会价值,可组织学生定期进入到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还可为独具老年人送温暖和帮助。
农村老年社区和老年活动中心,可定期开展茶艺和茶道等教育课程,对老年人开展二次教育,并利用丰富的课程内容吸引老年人的参与。
通过对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养老互助模式中的合理配置,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哦,为老年生活提供帮助和保障。
2.3鼓励老年人表达需求,加强对养老模式的评估和监督老年人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农村老年群体表达自我需求的监督体制,使茶文化和社会文化真正进入到老年活动中,满足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增强老年生活的满意程度,促进互助养老模式的健全。
在农村地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大多为年轻人,对老年人的需求了解较少,他们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不能获得老年人的认可。
因此,需要建立互助养老反馈评级机制,利用调研的方式定期收集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看法和建议,更加全面的了解互助养老模式实施的实际情况。
例如,开展茶文化课堂讲解茶文化内容,可在课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老年人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掌握老年人内心需要。
一旦这种活动不符合老年人的喜好,需要转变活动开展方式,举办茶话会和艺术活动,使老年人边品茶边欣赏文艺演出,增加老年人养老活动的参与度、使他们与活动之间有着加强的互动,解决互助养老模式实施中的问题,提升农村养老的质量。
关于国家定义的重新认识_易建平
,《 范毓周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离不开本 土 化 创 新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报 》2 0 1 1年8月1 1日,第 A 0 5版。 ,《 相似说法又参见范氏 :《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 史学月刊 》2 0 0 8 年第 1 期 。 ,《 易建平 :《 从词源角度看 “ 文明 ” 与 “ 国家 ”》 历史研究 》2 0 1 0 年第 6 期 。 , 杨东 莼 、 马 雍 、 马 巨 译 ,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 馆 ,1 摩尔根 :《 古代社会 》 9 7 7年,第 2 5 6—2 7 5、3 2 2—3 4 0 ,《 页 ; 恩格斯 :《 家庭 、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克思恩格 斯 选 集 》 第 4 卷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2 0 1 2 年,第1 2 3—1 9 5页。 ,《 恩格斯 :《 家庭 、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4 卷 , 第 1 8 4—1 8 8页。 ,《 恩格斯 :《 家庭 、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4 卷 , 第 1 3 2、1 8 7—1 8 8页。 据沈长云说 :“ 仅目前人们用作甲骨文资料集使用的 《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 所 开 列 的 含 有 ‘ 王族’ 的卜 ”( ,《 辞 ,就达 2 沈长云 :《 说殷墟卜辞中的 “ 王族 ”》 殷都学刊 》1 0 余条 。 9 9 8 年第 1 期 ) , 在殷墟甲骨文里 , 出现有商代后期的族名多达数百个 。( 参 见 王 贵 民: 《 试 论 商 代 的 社 会 和 政 权 结 构》 《 中州学刊 》1 9 8 6 年第 4 期 ) 《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1 : 史记 》 卷 4 《 周本纪 》 逸周书· 度 邑 解》 9 5 9年,第 1 2 9页。这 段 话 原 出 自 于 《 “ ” ( 维天建殷 , 厥征天民名三百 六 十 夫 。 弗 顾 , 亦 不 宾 成 , 用 戾 于 今 。 黄 怀 信、 张 懋 镕、 田 旭 东 撰: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 逸周书汇校集注 》 9 9 5年,第5 0 0—5 0 1页)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摘要:随着人类文明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日新月异, 教育已日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中国由传统发展出来的应试教育和西方看中培养个人能力的素质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
下面就从产生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文化土壤、词源角度、教育概念、教学过程的角度做一下探讨。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一、产生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文化土壤教育是文化的重要部分,考察教育的差异必究其文化土壤的差异。
西周灭殷,建立了以农业为主、以血缘为纽带、结构稳定的社会。
这种社会结构等级森严,上下相维,整齐严密;心理上追求稳定,畏惧变化,内向克制;统治者以“礼仪”、“人伦”解释社会与人际,要求人们各安其位,无须知命运之所以然。
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人的心思都用到人与人之间去了,用在人伦关系上去了,诚如是。
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古代教育,就必然是一种完美的伦理道德教育,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孔子的道德理想主义不正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至高标准吗?西方文化是从古希腊及地中海的文化发源而来,海洋文化是它的源头。
海洋,意味着丰富的物产与自由的贸易,由自由贸易而产生互动的异域异质文化,以及互动文化下必须的民主法制的组织行为;海洋,使人们开放而非保守、冒险而非稳定、多元而非单一、交流而非封锁。
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海洋使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具有更多的实际能力,并在内心中具有不断提升能力的要求,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教育果实是理之所然,问题在于当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比较和评价两者的不同时,则似乎别有一种滋味于喉难咽了。
二、从词源的角度看中西方教育差异从词源学的角度解读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能够从影响教育发展的认识论源头发现,二者一开始便有了重要的分歧。
古代人把国家称为什么
古代人把国家称为什么在古代,人们对国家的称呼跟我们现代不同,而且称呼也是有很多种,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人把国家称为什么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古代人称呼国家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
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
”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
”《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
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
”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
词源的主要内容
词源的主要内容词源学是研究词汇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语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词源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词源学的主要内容。
一、意义和作用词源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词汇的来龙去脉和演变过程。
其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每个词汇的起源、发展和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及其文化价值。
词源学对于解读某些具有历史、文化、法律、哲学、医学等专业特色的术语、俗语、成语等词汇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二、词源的来源1、古代文字古代文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文字,如金文、铜文、甲骨文等。
这些古代文字中所用的词汇便是词源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们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文化、政治、宗教和日常生活等丰富内容。
2、方言和土语方言和土语是某一地区特定的语言和词汇文化表现,是词源学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方言和土语中的词汇对于研究某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有重要的价值。
3、其他语言其他语言中的词汇也是词源学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为世界各地开展交流活动及文化交流,语言在使用中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相互影响,交织影响。
因此在这些变化中,给学者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词汇。
三、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采用现代社会学理论及方法,对社会现实及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调查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方言、口语等方面进行,推导词语的本意和演变规律,为词源研究提供直接数据。
2、历史文献法历史文献法是通过对文献中词汇的成因、演变过程的研究,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文化、社会、政治等历史背景的了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词汇背景及使用情况,推导出词汇的含义和演变规律。
3、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将不同语言、方言或时间的同种或相近词或句子加以比较,从而揭示出词汇的来龙去脉及演变规律。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异同点,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及其演化过程。
四、研究应用词源学的应用可追溯至文言文时代,如《尚书》、《周礼》等典籍中的词汇对于现代汉语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文化的角度看文明
从文化的角度看文明发布时间:2022-10-21T06:05:18.396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4月总第413期作者:陈卫东[导读] 文化和文明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又有重叠的概念。
先有文化,后有文明。
本文概述了它们的起源、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对它们有一个历史发展的了解。
陈卫东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7摘要:文化和文明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又有重叠的概念。
先有文化,后有文明。
本文概述了它们的起源、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对它们有一个历史发展的了解。
关键词:文化文明历史在日常话语中,人们经常使用“文化”一词,例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竹文化”、“文化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希腊文化”、“宗教文化”等等。
在中国古代,有“文”和“化”并联对举的说法。
最接近于“文化”的提法见诸《周易》——“贵”卦《象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以视做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最早提法。
对这一说法,唐人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在这里,所谓“人文”指“诗书礼乐”,它是“圣人”“观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圣人效法之或以之为法,“以化成天下”。
显然,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具有教化的意味。
中国古代的“以文教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
西汉的刘向就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此,可以说文化化成天下的意义被强调得十分明显了。
概括来说,所谓文化是一种作为“文治”上对下的统治过程和方略,与“武功”相辅相成。
近现代意义上的“文化”(culture)一词始由日语转译到中国。
文化在英语里的意思是指一种生活方式 “ a way of life”。
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说的语言都是文化的具体体现。
简单地说,文化就是我们所思所想所做的方式的综合体。
读书心得——《道德经》中“观”的审美意蕴探微
读书心得——《道德经》中“观”的审美意蕴探微“观”作为一个在审美活动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美学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易》中曾提出“观卦”和“观物取象”;老子提出“涤除玄览”,并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观”的内容及其方式、发生发展的条件,并且涉及到了审美性的“观”的态度立场;进而庄子提出“以道观之”,明确了“观”的非功利性的审美态度。
随后“观”的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
《道德经》五千余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之道、哲学意蕴、美学思想等等,遂笔者将从这文字中拈出一个“观”字,体察“观”字的文化内涵、审美要求以及现世的审美价值。
一、《道德经》中“观”的释义“观”一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观,谛视也。
从见雚声。
”《广雅·释诂一》曰:“观,视也。
”在古文字学的相关研究中,“雚”即为“观”的本义,而“雚”像猫头鹰之形,而猫头鹰的眼睛能够洞穿黑夜。
这种“观”不是一般的“观”,不同于“视”“见”,不仅具有“视”“见”的动作,还具有与视觉相关但是超越视觉的意义内容。
吴其昌先生认为,“雚”在卜辞中有本义、引申四训,引申之意为祭祀之意。
古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盛衰之乱与宗庙相关,观察考量帝王治理朝政与祭祀活动也都息息相关。
因此“观”与祭祀相关,也与国家大事有关联。
究其原委,可得知“观”的对象与国家大事有关,不仅仅是普通事务。
“观”的主体可谓不是一般人,更是“圣人”,可以沟通神与人,可“观天之神道”。
因此,从词源学角度看,“观”是一种对客体和主体都有一定要求的主客体互融的意向性活动。
初步统计,《道德经》中“观”,上篇《道经》中出现过四次,分别在第一章、第十六章、二十六章;下篇《德经》中“观”出现在五十四章。
首先,“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提到妙徼双“观”,即是从无中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观照道的端倪,通过观照“有”和“无”达到对道的体悟。
指明了“观”是体认道的一种方式。
第五讲 国家的起源与演变
• • • • •
•
(二)State的原初含义
• • • • • (一)西方:State一词的起源 State一词起源于14-15世纪的西欧。其最初的起源蕴含着三个不同的词源学主题: 1、在位置(Station)、身份(Standing)、等级(Rank)、状况(Condition)等意 义上,表示地位(Status)或等级(estate)。如“我们的血统和国家的荣誉”; 2、在显赫(Splendor)、夸示(Display)、尊严(Dignity)、风采(Presence)等 意义上,表示荣耀(Pomp)或威严(stateliness),如“在荣耀中昂首阔步;因为惟 有荣耀方为伟大,而陛下因国家而得其体面”; 3、在执政(Regnancy)、政权(Regime)、支配(Domination)、掌控(Mastery) 等意义上,表示治理(Governance)或管理国家的技艺(Statecraft),如“应被视为 公理的是,国家的管理权不能置于少数人手中,亦不能将立法机关分散到太多人手 中”。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的是:现在西方所使用的state一词,主要来自于第三种用法的 引申,但是同时也第一和第二层意思的延伸。政权体系本身也意味着是荣耀和等级。 三种意义上的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汇集,它表明:此时在意大利出现 了一种新的政治组织—领主及其同伙依赖于暴力而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了社会的最 高等级 当这种政治组织形式在西欧扩展时,逐渐将等级、地位、荣耀和威严溶为一体,领主 及其同伙的地位也得到巩固。路易十四所说的“朕即国家”所表明的显然是一种“宫 廷国家”
一、国家的词源学意义
• • • (一)中国:“家”到“国”,再到“国家” 1、在汉语中,“国”的原型是“或”,意指用戈(武器)来守卫“口”(城邑)。 2、后来在外面加上方框,表示相对固定的疆域;金文用“域”来表示国,意味着土地 的重要性;方框内的“玉”字,有时也被换成“民”或“众”字,强调人口的重要性; 有时只有“戈”,表示以武立国的氏族。 3、国在古代常指比天子统辖范围要小的诸侯国。天下、国、家分别代表三层统治体系 国有时也指国都,如去国怀乡。进入帝制时代之后,国有时也指皇帝的直接统治范围, 如:精忠报国 4、中国一词,起自西周,缘自于周部落起自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 5、从“国”到“国家” 近代以降,从“国”和“家”的分开使用到合二为一,所表明的是,无论在制度上还 是观念上,国都是家的放大。天子既可以行使以暴力为基础的权力,也可以行使父家 长的教化权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国早期国家的兴起过程中,氏族和部 落的血缘关系并未完全打破,统治群体为一个氏族的整体(国人与野人与区别)。 古代中国人所理解的国,含有人口、土地、暴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
(三)“文化”的释义及其扩 展
• 1、“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 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 ( tuàn《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 ) 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 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引文释义
• (1)这段话中的“文”,即从纹理之义 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以天,即 “天文”,也就是天道自然规律。人文, 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 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等 等。
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
钱。”这里,是指带方孔的铜制钱。自纸币代替金属
制钱以来,便改用红纸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
写诗描绘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百十钱
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锡萧价,添得
娇儿一夜忙。”
传说,春节贴“福”字源于 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姜 子牙封神时,他老婆也来讨 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 家,让我穷了一辈子,看来 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 吧!”姜子牙的老婆不高兴 了,说:“封我为穷神,叫 我蹲在啥地方呀?”姜子牙 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 。”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 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 到门窗上,用以驱赶穷神。 从此,贴“福”字便成了一 种传统的习俗。
• 2、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 义是“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 范围。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 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 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 里的文化,也属于狭义文化。
(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适用 范围
• 1、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 究工作者多持广义文化界说。
“福”字倒贴据说源于清代。 有一年正值春节除夕,恭亲王 府的大门上竟将“福”字贴倒 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 恼,欲鞭罚惩戒那个目不识丁 的贴字人。幸好大管家是个能 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 来,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 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 今福真的到了!吉语千遍,金 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 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福晋 听罢,转怒为喜,遂赏管家和 那个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 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 传入陌巷人家。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一、文化的概念从词源学的角度探寻“文化”的原初意义,1、“文化”一词并非古已有之。
无论是古希腊文字,还是中国的甲骨文中也找不到它的痕迹。
虽然文字中无,但并不等于他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在其时尚不自觉,尚不认识。
要认识它,研究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大论战,但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统一定义。
在汉语的工具书中,“文”和“化”是两个不同的词类。
前者为名词,而后者为动词。
“文”是一个原创个体字。
在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错画也”。
《周易》里说:“物相杂,故曰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
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论语》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
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
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见之于《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
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
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维探赜
文化软实力!"#$"%&#'()$*(+,%-.-/年第0期123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维探赜蒋海蛟,孔玉洁[摘 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原创性命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根基、中华民族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自觉与世界眼光。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考察和洞悉其生成动因与思想蕴涵,形成有效的实践路径,进而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构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作者简介]蒋海蛟: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孔玉洁: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极具辨识度和号召力的重大命题被习近平反复提及,并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等一道成为新时代党的文化使命。
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时代化拓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中华文明“母体”中孕育而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同时又具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化”及“现代化”表征。
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动因、思想意蕴及实践路径,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把握和规律性认识,推动中华文明的当代发展。
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动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形态寻求转型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两个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精神主动和力求打破西方文明束缚的实践能动,因此,必须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考察纳入中华文明转型、中国文化建设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的多重语境中,才能对其形成更为科学的认知。
(一)内在驱动:中华文明形态的辩证性转型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辩证性转化的产物,其内涵也在中华文明内在发展驱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中西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概念(一)古汉语“文化”的含义1. “文”的含义●原义: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①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并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②由伦理之说导出人为装饰,教化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③在前两层意义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以及通过某种改变使之更完善的意思。
2. “化”的含义●本义:变化,改动,生成●引申义:造化,大化等意思,并由自然万物的生成、变易引申出伦理德行的化成。
3. “文化”的含义●《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最初就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义。
●《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不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文化”是“以文化之”的意思。
(二)古西语“文化”的含义1. 源自拉丁语Cultura,原有耕种、掘垦、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与物质生活相关的多种含义。
2. 西赛罗:耕耘智慧;伏尔泰: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趣味的结果和状态;《法语词典》(1878):文学、科学和美术的修养。
●两者的差异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一开始就仅仅专注于精神领域,专指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出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三)近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1. 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是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全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称为“大文化”或“广义文化”。
2. 文化指人类精神方面的创造及其成果,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而不包括物质生长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又称为“小文化”或“狭义文化”。
3. 沿袭了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化,是人类“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一部分生活方式”。
(四)“文化”与“文明”的区别1. 从词源上看:“文化”早于“文明”2. 从词义上看:“文化”大于“文明”二、文化的特性(一)系统性从形态划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从意义划分:表层文化现象;深层文化要素。
以文化认同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浅析
以文化认同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浅析摘要: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各种矛盾凸显期,既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需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其中如何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民族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认同对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性,提出以文化认同为纽带,来不断推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观点。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危机民族凝聚力国家认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思潮、新思想不断涌入国内,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我们每个人不管处于哪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组织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各种文化的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现代的国人一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却也表现出极大的病理性焦虑和文化迷茫。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造成的。
中国现代的文化认同问题自“五四”以来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民族问题的冲突,道德伦理的丧失,行为规范的混乱,心理的自卑等这些都是文化认同丧失的表现。
美国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也提到,人们越来越需要寻找一种文化认同,无论她是塑像还是旗帜。
因此新形势下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一种群体文化被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感觉,是一种“自我认同”。
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华夏文明是世界文化上的一朵奇葩。
古代中国就是以自己辉煌灿烂的文化影响了四周的民族,可以说中华文化是“根”,维系着中华民族长期的稳定与发展。
但是近几年,我国民族问题又成为一个焦点,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民族认同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有56个民族。
从词源意义上讲,民族国家意味着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国家,民族与国家是重合的。
这种思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无疑具有潜在分裂的危险。
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
一个在自我反思与自我否定中重新梳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阶 段(30年建设探索之后)
其二,以‚中国特色‛所内涵的独特意蕴与其他国家 独特的理论与实践脱钩,也就是完成了哲学上所说的 特殊与特殊、个性与个性之间的区别。这里的关键是 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我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对社会主义的多维度认识
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社 会制度。由于理解者的角度不同、意识形态不 同等原因,使得社会主义这一术语呈现多变性 和多义性。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认识阶段: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中国人对社会主义 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的自我界定 逐渐由“他指”转向“自指”,即社会主义在进行自我确证 的过程中,首先不再以对“它者”即资本主义的否定的形式 出现,而是以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现。 过去,社会主义的自我确证不过是资本主义批判和否定形态 的延伸;而现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否定则是社会主义自 我肯定形式的逻辑推衍。社会主义不再为批判资本主义而存 在,相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是为了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
首先,我们坦然承,‚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还在摸索之中‛‚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 清醒的。‛不仅如此,‚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 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怎样搞社会主义, 它也吹不起牛皮。‛ 也就是说,中国人长期没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没弄清楚。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教学设计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1-04-07T11:36:41.0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作者:张秋菊[导读] 阐述文化的含义,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张秋菊辽宁省抚顺二中一、教育教学目标1.阐述文化的含义,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与文明作出区分,知道文化载体的含义。
2.在对“文化”进行词源考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发展进步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等的影响,阐明文化的功能。
二、学科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文化与文化建设。
2.科学精神:辩证分析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3.公共参与: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学习优秀文化提升自己,发挥文化的功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文化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习语诵读学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中华民族有着5000 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教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进行新课:1.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基本内涵阅读与思考教材P88:议题一:1. 天山、三江源、滇池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令人心驰神往,这些自然景观能不能称为文化?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提取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西方文明通论
文明的内涵丛日云一文明概念的词源学分析19世纪,史学家们开始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阶段:野蛮时期、梦寐时期、文明时期。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1 文明是一种价值尺度,它意味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所以达到的状态以及发展的趋向。
2文明作为价值尺度的内涵分解为三个内在要素:人性的进步、人的能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1)人性的进步①印第安人的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人信奉太阳神教。
②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时列克星敦小桥③迈阿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迈阿密是美国犹太人最集中的地方(2)人类能力的提高①人类能力的提高,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②人类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③人类文明有三个核心标志:(三个标志,标志着人类智力水平、社会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
)一是金属冶炼二是城市和国家的出现三是文字的出现,其中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有两个线索:即图形的抽象化和表意向表音的发展。
④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城市化⑤1500BC人类文字史上重大进步是产生了闪米特字母,其中最大影响的是腓尼基字母。
人类大多数文字都起源于腓尼基字母和希腊字母文字的出现对社会影响是巨大的:第一它是只是存储方面的革命;第二它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方面的革命。
第三它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⑥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又称新月沃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它的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3)社会的发展①社会的发展,包括人类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善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进步。
关键是社会对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的承认和保障。
②用什么来衡量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一是社会组织的规模和范围二是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程度三是人类社会的人性化和理性化程度③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民训话统治者三文明形式要素1地理环境2民族主体3制度设置4物质创造5精神特征6生活方式7历史传统1文明有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和草原文明之分2人类文明有初始文明和派生文明之分。
初始文明是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直接自然地成长起来的,派生文命是从其他文明的传播形成的318世纪启蒙学者孟德斯鸠非常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他讲“法的精神“就是一个国家各种因素对法律制度的影响4魏特里夫《历史研究提出》“挑战——应战“5宗教于文明,基督教分为三大派,其中天主教和信教塑造了西方文明,东正教是斯拉夫——东正教文明的母体,天主教是拉美文明的基础。
civilization词源
civilization词源Civilization 词源Civilization 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词汇,与人类历史和进化息息相关。
该词的词源可以追溯至拉丁语的 civitas,意为“城市、社会组织和政府管理”。
以下是一些有关 civilization 词源的内容,以及该词对现代意义的影响。
1. 思想家的解释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civilization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
许多思想家都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的解释。
其中,英国哲学家 Thomas Hobbes 认为 civilization 是“战争、贫困与人类自然状态的逆转”;法国哲学家 Jean-Jacques Rousseau 则主张人类应当回归自然状态,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
2. 文明的发展Civilization 一词最初是用来描述城市和城市文化的,但其定义很快扩展到了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有些历史学家将civilization 定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涉及到了农业的出现、城市化、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3. 意义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civilization 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该词在许多情况下可被理解为“高度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例如,“发达国家”就是指拥有高度文明的国家。
然而,这种定义可能会引起争议,因为它涉及到了文化的主观评估。
总结Civilization 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至拉丁语的 civitas,意为“城市、社会组织和政府管理”。
它最初被用来描述城市和城市文化,但现在通常被理解为文化和社会的高水平发展。
虽然 civilization的定义和意义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人类历史和未来的进化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从词源角度看“文明”与“国家”易建平【英文标题】 The Origin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tate"Civilization" and "State" as Seen from Perspective of Etymology 【作者简介】易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考古学家都更愿意以文化来论文明、论国家。
与之相对,社会学家与文化人类学家注意到的更多的,却是在文明或国家概念下社会结构与管理或治理结构的变化。
原因很简单。
考古学家每天打交道的就是文化,就是某个具体的发掘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使用四维方式具体描述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墓葬、聚落、城址,等等。
社会学家与文化人类学家研究的却直接是社会本身,并且,他们多半会深入到某个活生生社会的内部去,观察它的结构与运行方式,观察有血有肉的人们的具体生活。
传统上,与考古学家相比,他们也更愿意使用比较的方法,因而往往会更自觉地跳出自己的田野调查视野,将研究对象与其他类似的对象进行比较,然后抽象概括,提出自己的“类”的定义。
考古学家与社会学家或者文化人类学家这种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最终导致他们研究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方法也不相同。
需要对尽可能多的同类现象先归纳后概括才能提炼出来的“文明”或“国家”之类概念,所有权多半属于社会学家或者文化人类学家。
考古学家在研究文明与国家起源时,一方面需要使用类型学上的“文明”与“国家”之类的概念,对发掘对象进行归类。
另一方面,由于那些概念往往是社会学家或者文化人类学家提出来的,概括的多半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现象,考古学家在使用时常常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最初的文明与国家产生前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物中往往缺乏足够的文字或者根本就没有文字,考古学家难以对它们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
理所当然地,考古学家也不得不使用自己的语言,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文化”材料,对“文明”与“国家”一类概念进行修订,将其内涵具体化,在进化论的视野下,将不同类型的考古实物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概念一一对应起来。
在当今中国史学传统的理论源流上,摩尔根与恩格斯(以及马克思)在研究早期社会演变时,虽然自己的身份不是考古学家,而是社会学家或者文化人类学家,但恰恰又在这方面开了个头,以可以使用具体事物来表征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等,来指标各个社会发展阶段。
比如,高级蒙昧社会被界定为:始于弓箭的发明,终于制陶术的发明;高级野蛮社会被界定为:始于铁器的制造,终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使用文字来写文章。
这就使得中国的考古学家更有理由这么做了。
如今,中国许多考古学家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将文明与国家分作内涵不同但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来看,认为文明更多的是指某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如城址、青铜器、大型建筑、文字,等等,国家则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
或者,有些学者将文明分作两大部分,一是某种特定的文化,一是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后者相当于国家。
不过,不管哪种做法,它们遭遇的困难都一样,都与前面提到的摩尔根与恩格斯的时代划分标准一样,会遇到同样的文化对应的却并非同样发展阶段的社会这样根本性的问题,因而,标准很容易被自己所暂时不知道或忽略的一些地区的情况所否定。
比如,从考古学家柴尔德以来便被当作文明重要标志之一的城市,在遇到古希腊的斯巴达时候便出现了大的问题。
我们知道,斯巴达已经进入了文化人类学家所说的成熟国家社会,但在公元前2世纪之前它却不仅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筑有城墙的城,而且根本就没有城市——它只是由许多村落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关于青铜文化的标志也是一样。
商代国家建立在青铜文化基础之上,斯巴达国家却是建立在铁文化基础之上。
又比如文字。
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都愿意将文字当作社会进入文明的前提或者标志物。
但是,南美洲巨大的印加帝国,却是建筑在一个没有书写文字社会基础之上的。
又比如,以文字为标志,也无法解释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进入了国家社会的夏代,甚至不好解释甲骨文字大量出现之前的商人的社会性质。
关于大型建筑也是如此。
中国考古学家往往将大型建筑当作一个社会进入国家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物之一。
但是,塞维斯告诉我们,一般来说,在酋邦社会里,酋长也有力量规划、组织与部署劳动力,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①从现存的一些遗址来看,结合其他材料来推论,有些大规模的系统化的工程,的确可以没有国家社会的复杂中心而建设起来。
中美洲前国家时期奥尔梅克(Olmec)文化中的拉文塔(La Venta)遗址就是这样一个证明。
在那里,最大的建筑物为一座金字塔,底部面积达240×420英尺,整个塔身有110英尺高,它是奥尔梅克文化形成时期的最大建筑。
②据海泽(Robert Heizer)估计,仅仅建造拉文塔大金字塔一项,可能就需要80万个劳动日。
③这足以说明,一旦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大型建筑,就认定它(们)证明了国家社会出现的看法,理由恐怕还不够充分。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文化基础相同但社会结构与管理结构却大不相同的社会,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人们通常都认为,进入铁器时代的社会即进入国家社会;但是,不仅仅使用铁器,而且使用了现代热兵器的一些共同体,如凉山彝族,却没有进入国家社会。
看来,将文明与国家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将文明主要视作某种特殊的文化,将国家视作某种特殊文化基础之上的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或者,将文明概念本身划分做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更多地在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明,来确立国家产生的文化标志,这都不一定对研究工作能有多大帮助。
何况,在欧美文化人类学界的主流那里,文明本来就几乎是国家的同义词。
从西方文字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
在中国文献中,“文明”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乾》);“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同人》);“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大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明夷》);“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革》)。
又见于《尚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从字义上看,“文”是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明”与“暗”相对,指光明,明亮;合起来,指错杂艳丽的色彩,是文采光明之意。
按照黄兴涛的研究,在中国古代,“文明”一词引申开去,大致是指“文”(文教)之“明”,即文教昌明、发达之意,主要用来说明社会或族群所达到的发展水平,它具有与茹毛饮血、野蛮、洪荒、草昧、夷狄等相对的意义;这与现代西方所使用“文明”概念的基本含义具有某种相通之处。
这也许就是后来都使用“文明”一词来翻译“Civiliz(s)ation”的缘故。
当然,这样翻译是比较晚近的事情。
据黄兴涛研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一些英汉词典陆续列出有关“Civilization”、“Civilize”和“Civilized”的条目,其中,动词“Civilize”较多,名词“Civilization”较少;但直到戊戌维新以前,无论来华传教士还是中国人自己编纂的英汉词典,一般都以“教化”一词对译上述英文词。
在晚清英汉词典中,直接译“Civilization”为“文明”,那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
④“Civiliz(s)ation”一词本身的出现,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大致可以描述为“Civis”(古拉丁文)→“Civilis”(古拉丁文)→“Civilizare”(中古拉丁文)→“Civiliser”(法文)→“Civilize”(英文)→“Civiliz(s)ation”(法文、英文)。
“Civiliz(s)ation”在拉丁文中最为接近的词是15世纪以后才出现的“Civilizatio”,那是动词“Civilizare”的完成被动时态“Civilizatus”加上后缀“—io”而成的一个动名词。
“Civilizare”又源自于当时尚在使用的古拉丁文“Civilis”,“Civilis”源自于“Civis”;“Civis”另外一个重要的派生词是“Civitas”(复数“Civitates”)。
“Civilizare”现在的意思是“教化、开化、文明化”之类,但早期只是“使刑事(criminal)事件变成民事(civil)事件”之意,并由此引申为“使……进入一种社会组织”。
⑤“Civilis”是形容词,基本含义是“市民的、公民的”;次义是“公共的、政治的”;再次意思是“有礼貌的”。
“Civis”是名词,意思是“市民、公民或国民”(Citizen),对应于古希腊文的“Πολíτη”(Politēs)。
“Civilizatio”的古希腊文对应词是“Πολιτισμó”(Politismos),后者的基本意思是,“公共事务的管理”。
“Civitas”的意思是,“公民身份、公民权、公民集体、城市、城邦、国家”等,其古希腊文的对应词是“Πóλι”(Polis)。
“Πóλι”(复数“Πóλει”)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荷马与赫西俄德(Hesiod)时期(公元前8世纪),也就是希腊城邦社会的创始时期,自那时以后,城、城市、城邦、公民这些概念逐渐形成。
“Πολíτη”的原义是城、城堡,后来意思扩大,发展为以一个城市为中心(也有例外)包括周围乡村的所谓城邦(City-state),城中有公民集会的开放场所;它又用作集市,称作“'Αγορá”(Agora)。
在有城也有乡村的城邦里,公民既居住在城里,也居住在乡村,但政府都在城里。
到那个时代,“Πολíτη”的核心内容演变成为公民集体,“Πολíτη”实际上等同于整个公民集体。
所以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说,是人,而不是城墙或者没有人的空船,创建了城邦。
⑥这一点,在罗马,在拉丁文“Civis”与“Civitas”两个词的关系中看得更加清楚:后者正是从前者派生出来的。
在古希腊人的城邦社会中,整个公民集体或者说集团本身就是统治阶级;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他们内部也经常不平等。
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神祇,做这个城邦的公民,意味着他们都信奉这些神祇,拥有各项公民权利,尤其是宗教、政治与经济权利,享有福利,并对这个城邦履行自己的军事与经济义务。
在城邦中,公民又分属于不同的亲族团体、祭祀团体与地方团体。
在数百年的历史当中,希腊有过数百个这样的城邦。
这是大概的情况。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城邦斯巴达,在公元前2世纪之前却没有城墙或城市;它只是由各个村落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