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S脉冲平顺性仿真问题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AMS脉冲平顺性仿真问题小结
一、问题的提出
现由于需要根据平顺性能来匹配减震器,而不是简单的评价整车平顺性的好坏,所以对平顺性仿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不仅最大加速度要与实验数据相符,而且仿真的振动波形也应正确——其振动加速度的时间历程,都可以在物理上得以解释,不一定与实验中的波形相符的很好,但其误差可以得以较为准确的判断。这样好为后续的评价和优化工作做准备。
图1为孙胜利师兄在其毕业论文《位移相关减震器动力学建模及对车辆性能影响的研究》中,对于脉冲平顺性仿真结果(障碍物为国标中三角凸块,我们采用的也是这种工况,详细内容可参见论文72页)。我们认为,此仿真结果很理想,与简单的分析结果没有大的出入,也没有在物理上解释不了的振动。
图1 模型未知车速20km/h 步长未知
二、关于此类工况下振动的简单分析
现就图1中所示的振动,进行简单的分析:
1、第一阶段:经过一段平路后,前轮接触到凸块,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向下的加速度,表现为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
2、第二阶段:前轮着地,在重力、弹簧力和阻尼力的综合作用下,产生欠阻尼的衰减振动。在这里要提到两点:a)一般来说,damper的压缩阻尼都要小于其复原阻尼;b)这一过渡阶段的长短取决于轴距和车速,如果车速较高这个阶段会消失。
3、第三阶段:后轮接触到凸块,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向下的加速度,表现为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
4、第四阶段:后轮着地,在重力、弹簧力和阻尼力的综合作用下,产生欠阻尼的衰减振动,最后整体趋零。
另外,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一、三阶段为能量输入阶段,二、四阶段为能量耗散阶段,所以二、四阶段的振动幅值应小于相应的前一阶段。图1所示的仿真结果与以上的分析没有矛盾,即其振动波形在物理上是可以解释的,所以我们认为其仿真效果是理想的。
最后,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考察整车质心处的acc_normal。我们认为,在凸块形状一定且的情况下,其时间历程仅与车速、前/后轮的载荷、等效spring刚度和等效damper阻尼有关,
而与悬架类型无关。
三、仿真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仿真中,我们发现仿真结果与上面所分析的内容有矛盾,主要有三种问题。
问题1,如图2所示,蓝圈A所标出的部分:在非平衡位置(这里是向下加速度到达峰值处)出现了振动,在物理上我们无法解释。
图2 吉利远景车车速80km/h 1000步/秒
问题2,如图2所示,蓝圈B所标出的部分:在后轮接触凸块后到达第三阶段,而后进入第四阶段。但是我们注意到,第四阶段开始时的波峰很小,但是波谷较大,甚至比第三阶段的波谷都大。从能量的观点看,这是无法解释的。
问题3,如图3所示,蓝框A所标出的部分:在第四阶段,振动没有较为快速的收敛,而是出现了比较奇异的振动形态。
图3吉利远景车车速50km/h 500步/秒
前面所提到仿真模型是公司数据库中提供的吉利远景车的模型,车辆的各项参数包括轴距、轮距、K&C特性、减震器特性、弹簧特性等,都是由厂家提供的,并使用了ADAMS 自带的Ftire轮胎模型。我们又对另一整车模型zqing和ADAMS中Demo车模型进行了类似的仿真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如图4、5所示。
图4 中气车模型车速60km/h 1000步/秒
图5 Demo车模型车速20km/h 1000步/秒、2000步/秒
四、有关问题的分析
对于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相关实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找到较为详细深入介绍平顺性仿真的文献,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分析的主要依据是ADAMS.Help和《MSC.ADAMS技术与工程分析实例》所提供的一些信息。
对于问题3,我们可以较为容易的判断,其异常振动是由数值计算产生的。我们首先想到是,此问题可能与积分器和仿真步长有关。根据《MSC.ADAMS技术与工程分析实例》所提供的内容,我们没有发现比默认积分器更好的设置方案,所以,我们力图调整仿真步长来改善仿真结果。Excel文档《整车脉冲平顺性仿真分析》中,详细的介绍了这一过程。我们发现,仿真结果确实与步长有关:
1)会有一些较为合适的步长与不同的车辆行驶速度相对应,即合理的仿真步长与车辆
的行驶速度有关;
2)根据《MSC.ADAMS技术与工程分析实例》中对于Ftire轮胎模型的阐述,我们尽
量把步长取小(即把步数取多),但如果把步长取得过小,会出现异常的高频振动;
3)调整步长,并没有解决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变得严重,这也从
侧面证实了ADAMS整车模型在高频激励下的仿真确实存在问题。
ADAMS.Help中提到ADAMS在多柔体仿真时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又猜测问题的产生可能与模型中的柔体有关。在吉利远景模型中,我们调整了前后稳定杆和扭转梁的模态,发现仿真结果变化很小;在中气车模型中,我们调整了纵臂的模态,发现对于振动的波峰波谷有较大的影响,如图6所示当将其置为刚体时幅值相差了20%,但基本波形变化不大——
两个结果的不同,主要与悬架形式有关,在本文的最后,附有两种车型的悬架形式。
图6 中气车模型车速40km/h 1000步/秒mm40中将纵臂置为刚体
至此,以我们现阶段的能力没有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有一些猜想和疑问:
1)前面所提到的三种问题,猜想是由于数值计算产生的,而与整车模型模型关系不大:模型参数(包括柔性体的模态)应该只是影响振动的幅值、相位和振动衰减速度,而不会产生无法在物理上解释的“异常”振动;
2)如果是由于数值计算产生的,那么应该怎样调整仿真参数使得仿真结果得以改善呢?对于仿真步长的影响,我们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没有得到满意的结论;至于其他的仿真参数,我们没有找到合理的调整方案,主要也是因为对于ADAMS的内部算法知之甚少;
3)脉冲平顺性实验,对于多体系统仿真来说,应该是非常恶劣的工况,是否ADAMS 本身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换言之现阶段关注acc_normal的时间历程是没有意义的?在大多数文献中,只是把最大加速度的绝对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但是在孙胜利的《位移相关减震器动力学建模及对车辆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中的仿真波形是很理想的。对于仿真的误差,是否能有办法给予估计和修正?
附件
图7 吉利远景前、后悬架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