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设计与实现
GIS气象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GIS气象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多源气象数据,提高气象信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GIS气象数据融合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该系统的设计要求、技术实现以及相关的挑战。
一、设计要求1. 数据源多样性:系统应能同时融合来自不同观测设备、卫星遥感、雷达、模型预测等多样性的气象数据源。
2. 数据实时性:系统应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气象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
3. 数据准确性:系统应能将各个数据源的不确定性进行合理处理,提高数据准确性,并生成高质量的气象信息产品。
4. 数据可视化:系统应提供直观、易用的数据可视化界面,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气象数据。
二、技术实现1. 数据采集与存储:根据设计要求,系统需要从多个数据源采集气象数据。
采集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清洗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融合。
2. 数据处理与融合:系统需要设计合适的算法和模型,对不同源的气象数据进行融合。
融合需要考虑数据质量、时空分辨率、不确定性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融合后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 数据可视化:通过GIS技术,系统可以将融合后的气象数据以及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可以提供不同的地图图层、标注、符号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
4. 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用于对融合后的气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例如,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可以生成全网格的气象数据。
通过时序分析方法,可以分析气象数据的时序变化规律。
三、挑战与解决方案1. 数据质量问题:不同数据源之间可能存在质量差异,如精度、时空分辨率等。
对于低质量的数据,可以考虑采用数据插值和融合方法进行优化,提高数据的质量。
2. 数据更新和同步问题: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同步,以确保用户获取到最新的气象数据。
可以通过定期获取数据、建立数据更新机制等方式解决该问题。
GIS设计与实现完整版
第一章1.GIS研究内容: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解决和分析、数据输出2.GIS设计含义:遵循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开发的特点规定,对GIS软件从定义、设计、地理模型库设计、GIS实行、GIS测试维护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体系。
3.GIS设计目的:通过改善设计方法,做好项目组织管理,增强实用性,减少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
4.GIS设计的基本原则:标准化、先进性、兼容性、高效性、可靠性、通用性。
5.GIS设计的内容:(1)软件设计:一方面,进行系统的工程管理,保证了系统建设的进度和软件质量;另一方面,针对GIS软件设计特点,采用最适合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保证了系统的用户接受度和系统功能设立的合理性;最后,对系统技术实现方案进行设计,保证软件开发风格的批准和功能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2)数据库设计:取决于设计者的开发经验,工程组织和数据源准备等方面。
同时,数据库设计与整个系统设计的相关环节是紧密结合的,有必要将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数据库设计中。
6.GIS设计的特点:(1)GIS解决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等特点。
(2)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
(3)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第二章1.GIS工程学结构体系:GIS工程学结构体系重要由任务,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组成。
GIS工程三维结构图P272.系统定义:由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工程学特点:①研究的对象是一个表现为普遍联系、互相影响、规模和层次都极其复杂的大工程。
②知识结构复杂,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沿学科。
③工程学是方法学,是泛化系统的研究方法。
④是目的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4.结构法生命周期法:它规定设计过程必须严格的按阶段进行,只有前一阶段完毕之后,才干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同时,它规定在系统建立之前就必须严格地定义和描述用户的需求。
基于GIS的市级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市级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实现旅游信息管理、分析、发布和共享的系统。
本文将以市级旅游信息系统为例,探讨其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对于市级旅游信息系统,首先需要明确其需求。
一般而言,旅游信息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1)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收集、存储、更新和管理各类与旅游相关的数据,如景点信息、酒店信息、交通信息、天气信息等。
(2)空间分析:系统需要支持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如地图显示、路径推荐等。
旅游信息系统中涉及的空间数据主要包括景点分布、交通路网、酒店位置等。
(3)用户交互:系统需要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查询各类旅游信息、规划自己的旅游路线等。
(4)数据安全: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损坏等情况发生。
2.架构设计基于上述需求,可将旅游信息系统分为应用层、数据层和服务层。
应用层主要包括用户界面、功能模块等;数据层则是系统中存储数据的部分;而服务层则是提供针对数据的操作、分析和查询服务的一系列接口和方法。
3.系统实现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具体的实现。
具体而言,系统的实现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采集和处理:涉及到从各类数据源中采集和整理数据的工作。
对于旅游信息系统而言,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官方网站、第三方旅游服务商、地方政府等。
(2)数据库设计和建模:对于承载旅游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而言,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表。
(3)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前面所述的架构设计,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设计出适合的系统框架。
(4)用户界面实现:开发系统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各类查询、规划行程等操作。
用户界面的实现需要考虑到用户习惯、易用性等方面的因素。
二、系统实现基于上述设计,实现了一款基于GIS的市级旅游信息系统。
GIS设计与实现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以及在不同用户、不同系统、不同地点之间传输地理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GIS设计目标就是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内聚跟耦合:内聚纸模块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耦合是指模块之间的联系内聚度跟耦合度相互联系此消彼长。
地理建模主要是运用数学语言、地理知识和程序设计工具,对地理信息(如地理现象、地理数据等)加以翻译和归纳。
地理坐标系:也可称为真实世界的坐标系,是用于确定地物在地球上位置的坐标系。
一个特定的地理坐标系是由一个特定的椭球体和一种特定的地图投影构成,其中椭球体是一种对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而地图投影是将球面坐标转换成平面坐标的数学方法。
空间元数据: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它特征。
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几何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组件:是一个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即插即用的独立对象,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它可以跨越网络、应用、语言、工具和操作系统。
1、结构化的概念最早是由E.W于1965年提出来的,GIS工程学体系的三维结构是由A.D.Hall 提出的,地理信息科学是由Good Child于1992年提出的,Grady Booch是面向对象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Jacobson提出了OOSE方法;Y ourdon提出了进行GIS总体的结构图;基本E-R模型由Peter Chen于1976年提出的。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优化利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土地利用冲突、土地承载力超载等。
而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开发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GIS技术可以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这些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土地承载力等。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和分析,生成专题图层,方便决策者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2. 可视化展示和分析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将大量的地理数据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地图、图表等。
这样,决策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情况等,并通过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3. 智能决策支持GIS技术可以根据土地资源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GIS技术可以模拟不同方案下的土地利用情况,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方案。
三、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系统之前,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模块和功能。
2. 数据建模和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功能和需求,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包括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存储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它能够通过地图表示地理空间分布的各种属性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关联性分析的支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地理空间问题。
本文将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1.需求分析在设计地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包括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两个方面。
用户需求是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系统需求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与相关用户沟通和调查,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2.数据采集与存储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地理数据来支持分析和展示功能。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现场调查、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
处理涉及数据清洗、转换、修复等过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存储可以选择关系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或者文件系统等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系统架构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架构设计涉及到软件和硬件的选择、系统模块的划分和交互等方面。
在选择软件和硬件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性能和稳定性。
模块划分和交互的设计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定义,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良好体验。
4.功能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是基于用户需求和系统架构进行的。
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基础功能和扩展功能。
基础功能包括地图展示、查询、分析、编辑等功能,扩展功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添加。
功能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应用场景和业务特点,以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模块。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1.数据库设计地理信息系统需要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
数据库设计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gis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is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篇一:gIs软件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gIs软件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姓名:王兴平班级:测绘1103班学号:0145110620指导老师:李光强20XX/1/5实验一数据加载与图层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组件Arcengine9.3开发环境的构建,以及相关软件的安装;2.掌握Ae组件实现数据加载、缩放、平移等简单的功能;3.掌握程序代码实现数据加载、缩放、平移、拉窗放大等功能;4.掌握使用程序代码控制图层可视性、图层移动、图层移除等操作。
二、实验准备完成时间:2学时预备知识:实验的操作系统环境为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要基于Arcengine进行应用开发,系统中需要安装有:ArcgIs9.3、Arcengine9.3和c#20XX以上版本相应软件。
实验数据:文件夹“中国地图”三、实验步骤及方法1.创建c#工程,添加窗体及相关Ae组件,窗体设计如下图所示:运行程序,并点击工具栏上按钮,记录各功能按钮的操作。
2.利用程序代码添加shp文件,并完成shp加载、地图缩放、全图、平移、拉窗放大等操作,设计界面如下图所示:要求:1)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功能是通过打开文件对话框,允许一次加载多个shp文件,而且在对话框中仅显示shp文件;2)平移、放大、缩小功能按钮的操作顺序过程必须是用户先点击按钮,然后再点击地图时才完成相应功能操作;3)工具栏上的最后一个按钮为拉窗放大,即用户点击该按钮时,在地图可以画出一个矩形,然后将矩形内的地图放大。
3.使用程序代码控制图层可见性及移动图层,界面设计如下图所示:注意:1)工具栏后四个按钮依次为:上移选中图层、下移选中图层、移除选中图层操作;2)图层列表里,依据图层是否选中而设置图层的可见性。
4.为地图添加右键菜单,在右键菜单中实现全图、平移、放大、缩小、信息(identity)功能,使用鼠标中键实现地图平移。
五.实验主要代码privatevoidLoadFile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openFileDialogdlg=newopenFileDialog();dlg.Filter="shapefile(*.shp)|*.shp";dlg.Title="打开shape数据文档";dlg.multiselect=true;//定义存放打开IFeatureclass的字符串数组string[]Filepath;if(dlg.showDialog()==DialogResult.oK){Filepath=newstring[dlg.Filenames.Length];Filepath=dlg.Filenames;if(Filepath.Length>0){stringworkspacepath=system.Io.path.getDirectoryname (Filepath[0]);string[]shapeFilepath=newstring[Filepath.Length];//获得打开IFeatureclass的字符串数组for(inti=0;i {shapeFilepath[i]=system.Io.path.getFilename(Filepat h[i]);}IworkspaceFactorypworkspaceFactory=newshapefilework spaceFactoryclass();Iworkspacepworkspace=pworkspace Factory.openFromFile(workspacepath,0);IFeatureworkspacepFeatureworkspace=pworkspaceasIFea tureworkspace;for(inti=0;i {IFeatureclasspFeatureclass=pFeatureworkspace.openFe atureclass(shapeFilepath[i]);IDatasetpDataset=pFeat ureclassasIDataset;IFeatureLayerpFeatureLayer=newFeatureLayerclass();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pFeatureclass;=;ILayerpLayer=pFeatureLayerasILayer;this.axmapcontrol1.map.AddLayer(pLayer);this.axmapcontrol2.map.AddLayer(pLayer);}}}}篇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报告gIs设计与开发实验报告姓名:郭伟学号:x21114003班级:11级地理信息系统p2.2使用控件创建第一个桌面应用程序 (3)p2.3访问地图范围及属性表 (13)p2.4命令、工具与命令条 (21)p2.5创建几何对象和空间参考 (41)p2.6空间数据库相关开发 (49)p2.7空间数据读取与输出 (62)p2.8空间查询................................................. (73)p2.9空间分析.................................................。
GIS设计与实现大学考试复习资料(老师划重点版)
GIS设计与实现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一、什么是GIS(只考填空)1。
GIS研究内容: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输出2。
GIS软件技术经历的五个阶段:集成式GIS、模块式GIS、核心式GIS、组件式GIS、万维网GIS二、GIS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处理1。
硬件计算机硬件环境包括从GIS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乃至数据输出所涉及到的所有硬件设备。
具体分类如下:(1)数据采集、输入设备1)采集设备:测绘仪器、遥感设备2)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计算机的输入设备(2)数据存储、处理设备1)存储设备:磁盘、磁带机等磁存储介质以及一些光存储介质2)处理设备:计算机、图像处理器、网络设备(3)输出设备1)通常是标准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2)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或是外界的高分辨率显示装置(如投影仪等)进行输出。
2。
软件(1)GIS软件的作用提供了一系列功能模块用来存储、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2)对GIS软件的要求1)提供显示、操作地理数据的常用工具2)提供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3)提供图形与属性数据同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4)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3)GIS软件的分类(大类):工具型软件、应用型软件3.数据(1)地理数据概念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2)GIS数据来源普通地图、影像、遥感数据、其他图形软件的结果数据或相关的数据资料(3)GIS数据分类1)空间数据:是表征空间实体位置的数据,一般采用“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不规则三角网”等数据结构进行管理和存储。
2)属性数据:是表征空间实体属性的数据,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4.人员人员在GIS中,作用如下:(1)对GIS软件进行开发、维护和升级(2)对GIS数据进行搜集、入库和管理(3)应用GIS进行生产生活实践,实现GIS的价值第二章GIS设计思想、内容、标准一、GIS设计目标及其特点1.GIS设计目标(考)GIS 设计目标就是通过改进系统的设计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目的。
深度探讨城市GIS的设计与实现
城 市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设 计 方 法 与 一 般 信 息技 术 ( 设计 类 似 , 早 期 的地 理 信 息 I T) 故 系统设计大致 照搬I T的 设 计 方 法 , 生 命 如 周期法、 块设计法、 据分析法等。 中, 模 数 其 生 命 周 期 法是 将 整个 信 息 系统 的开 发 过 程 划分为若 干阶段 , 先规 定每一 阶段的 目 预 标 和 任务 , 一 定 准 则 顺 次 完 成 。 些 传 统 有 这 方 法 大 都 采 用 线 性 模 型 , 把 系 统 的 设 计 即 与 实 施 视 为 没 有 反 复 、 能 回 归 的 单 一 发 不 展 过 程 , 缺 点 在 于 分 析 与 设 计 的过 程 较 其 长 , 效 迟 。 易把 握 用 户 需 求 的 变 化 。 见 不 这 些 方法 一 般不 适 用 于 城 市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设计 , 因为 城 市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服 务 对 象 ( 用户群) 多种多样 的, 逐渐参 与的, 即 是 是 用 户 需 求 也 是 逐 渐 变 化 和 发 展 的 , 此 初 因 期拟 定 的 系统 目标 和 数 据 规 模 等 不 可 能 保 持 一成 不 变 , 要 不 断 地 进 行修 改和 完善 。 需 此 外 , 理 信 息 系 统 技 术 和 计 算 机 软 硬 件 地 技 术 发 展 很 快 。 跟 上 技 术 的 最 新 发 展 也 要 要求对原有设计进 行修改和补充 。 与早期 的不 同 , 目前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设 计 常 采 用 原 型 法 。 型法 的 原 则 是 先 确 定 原 分基 本 需 求 , 择 一 个试 验 区 , 计 出一 个 选 设 初 步 方 案 , 用 较 短 时 间 开 发 出 一 个 能 满 并 足用 户基 本 要 求 的 实 验 性 和 示 范 性 的 系 统 雏形 ( 原 型 ) 经 用 户试 用 , m该 原 型的 即 。 技 缺 点和 不 足 , 后 进 行 修 改 雨I 觅 , 向用 然 、 再 户演 示 , 取 他 们 的 意 见 并 修 改 补 充 , 听 如此 反复 , 渐 建 成较 为完 善 的 系统 。 样 的 系 逐 这 统 设 计 和 开 发 过 程 实 际 上 是 一 个 迭 代 过 程 , 不 是 多 数 传 统 方 式 那样 的 线性 过 程 。 而 这种 设 计 方 法 较 适 应 于 城 市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建 设 特 点 。 的 好 处 是 通 过 一 个 示 范 系 它 统, 于用户理解 、 用和提 出意见 , 引 便 试 吸 用 户 参 与 系统 设 计 工 作 。
GIS设计与实现
论述题1、GIS的发展趋势?GIS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GIS软件技术体系也得到很大发展。
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化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WebGIS应运而生。
WebGIS 的发展使得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万维网浏览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
近年来,Web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伴随着Web2.0的兴起,WebGIS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在Web2.0环境下,WebGIS不仅是信息发布的工具。
而且通过用户社会化、集成、志愿式的参与,WebGIS提供的信息可以被用户编剧和扩展,Goodchild将其形容为公共参与GIS或志愿GIS。
在这种情况下,整合不同网络数据源到同一应用中的混搭技术已成为目前WebGIS开发的新趋势,代表性的开发方式有Google Map API、Bing Map API。
集GI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讯三大技术于一体的移动GIS,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移动GIS利用GPS进行定位和跟踪,利用PDA完成数据获取,利用GIS完成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完成图形、文字、声音等数据的传输。
它能够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位置的服务,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GIS发展离不开空间分析功能的发展。
空间分析的发展包括三个层次:1、二维地图操作;2、将计量地理学的内容引入,进行空间模型、空间结构、空间关系的分析与预测;3、空间数据挖掘、空间过程与相互作用建模。
2、GIS应用系统开发的流程?简答题1、什么是GIS设计,其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GIS设计就是在GIS开发的整体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 开发的特点、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从系统定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模型库设计、GIS实施、GIS软件测试已评价、直到GIS维护的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方法体系。
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来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是指将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扩展到Web平台上,通过网络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交互和可视化展示。
本文将就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通过将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与地图相结合,将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数据以数值形式进行描述、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体系。
利用GIS,我们可以进行空间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进而获得有关地理现象和态势的空间关系和发展趋势。
二、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意义1. 数据共享和交互: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通常需要安装专业软件和获取数据授权,而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供便捷的数据获取和查询服务。
2. 空间可视化展示: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地图形式展示,利用可视化手段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地图,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地理现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3. 跨设备和平台使用: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多种终端设备上进行访问和使用,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地理信息。
三、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1. 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地理数据,如卫星遥感、GPS定位、无人机等。
然后对地理数据进行清洗、处理、融合等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与管理: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合适的数据模型进行管理,以满足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3. 地图可视化展示:利用地图引擎和前端技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地理数据以地图形式展示出来。
可以使用开源地图引擎如OpenLayers或Leaflet,结合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进行开发。
GIS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目录设计背景与目标......................................................1.设计背景:.......................................................2.设计目标.........................................................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1.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1.系统设计的方法...................................................2.系统定义:.......................................................四、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体系、模块设计)..............................结构体系设计:......................................................2.系统模块设计:...................................................五、数据库设计.....................................................1.概述.............................................................2.需求分析........................................................3.概念设计........................................................4.逻辑模型.........................................................5.物理设计.........................................................6.数据字典设计.....................................................六、系统实施计划....................................................七、总结...........................................................设计背景与目标1.设计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日益扩展,传统的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资源,大学校园的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
基于GIS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集成了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新型应用系统。
本文以GIS为核心,探索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GIS技术2.1 GIS概述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一个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为支持的,能够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显示等一系列功能的系统。
2.2 GIS组成GIS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
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GIS 核心软件和应用软件。
2.3 GIS数据GIS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描述地理对象;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像素,像素值代表地表属性。
第三章: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3.1 系统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显示等功能,以及用户角色、用户管理等。
3.2 系统架构设计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架构包括了GIS核心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GIS核心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和GIS核心应用程序等组成,应用软件则是根据实际需求开发的地理信息服务应用。
3.3 数据库设计地理信息的数据量大、复杂,需要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设计数据库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可靠性等因素,确保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4 应用程序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采用B/S架构或C/S架构进行开发。
应用程序需要支持数据的采集、浏览、查询、分析、展示等功能。
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可定制的分析工具或模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四章: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实现4.1 硬件环境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需要进行服务器配置,包括批处理器、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网络接口卡等硬件设备。
4.2 软件环境实现软件环境实现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以及GIS核心应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部署。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D GI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理信息以三维形式呈现的一种空间信息系统。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军事指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3D GIS的重要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
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环境,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交互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在3D GIS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的地理环境信息。
在3D GIS系统设计中,一般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集成,包括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下面我们将从这些方面来详细介绍3D GIS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技术。
一、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是3D GIS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可以将计算机中的三维地理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目前,三维可视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渲染技术:渲染技术是指将一个三维场景中的所有结构以照相机的形式进行投影,通过光源、材质等参数对场景进行着色并输出到屏幕上。
2.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是制作3D模型时所需的技术。
三维建模主要包括几何建模、材质贴图、纹理映射等技术。
3.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将所需显示的图像通过特定的程序转化为实际呈现给用户的图像。
虚拟现实技术包括头戴式显示器、手套、感应器等辅助设备。
二、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3D GIS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的地理环境信息。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虚拟现实建模:虚拟现实建模可以为3D GIS提供更加真实的地理环境信息。
虚拟现实建模技术包括三维扫描、照片测量等。
2.手势交互:手势交互技术是指用户通过手势来控制虚拟现实环境以及对3D GIS系统中的三维模型进行编辑、查看等操作。
GIS数据与气象资料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GIS数据与气象资料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GIS(地理信息系统)和气象资料在当今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GIS通过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结合起来,提供了可视化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而气象资料则提供了天气预报、气象监测等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种将GIS数据与气象资料融合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2.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与实现GIS数据与气象资料融合系统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采集:从不同的数据源中获取GIS数据和气象资料。
-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筛选等。
- 数据存储: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 数据分析:基于融合后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
-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如地图、图表等形式。
3. 系统设计与实现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系统的基础工作,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多个数据源获取GIS 数据和气象资料。
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爬取方式,如API接口、FTP下载等。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验证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格式化和数据整合等工作。
对于GIS数据,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化,如去除重复数据、填充缺失值等。
对于气象资料,需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格式转换等处理。
最后,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整合到一起,以便后续的数据存储和分析。
3.3 数据存储对于大量的GIS数据和气象资料,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
可以选择如MySQL、Postgre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合理的表设计,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操作。
3.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可以基于融合后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可以包括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可以包括气象资料的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GIS设计与实现4.总体设计
在总体设计阶段,所有模块都处于黑盒子状态
设计人员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思考软件的体系结 构,确定模块和模块间的关系,不考虑模块具体的实 现细节(条件逻辑、算法和过程步骤等)。
返回
二、总体设计主要任务
确定系统总体架构与软、硬件配置 根据系统分析成果进行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 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 设计数据库总体结构
(4)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
◆模块的作用域: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 模块的集合。
◆模块的控制域:模块本身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 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图中A的控制域是A、B、C、D、E、F。
(5)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下面两个模块都是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后者的 接口较简单。
◆模块一: Quad_Root(ABC(),X())
如果某模块只有一个上级模块调用它,可以 把它合并到调用它的上级模块中。
(2)模块规模应该适中
模块规模不应过大,规模过大,不易理解;规模也不 宜过小,模块过小,模块数量将增大,使得模块接口变 得复杂;
适当的模块规模一般其编码能写在一页纸上(通常在 60行左右)
返回
(3)深度、宽度、扇出、扇入都应当适中
规划辅助 编制
专题查询 与分析
系统 维护
规划公众 参与
统文现规分建项规规年年年经用统土建规新规用动地意其 规
计档状划析设目划划度度度济地计地设划增划户态类见他 划
数
图图图用跟修期新土挂社综数利项修建指安表代模参 公
据
地踪改指增地钩会合据用目改设标全单码板数 众
审监管标建开周发分查现用情项查管查管管管 参
◆内聚(cohesion) 内聚是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如果模块的内聚度
基于GIS规划道路红线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规划道路红线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而在道路规划中,红线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红线是指城市中规划好的道路所占用的地块的范围,它对道路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红线的规划,需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IS)技术来进行设计与实现。
首先,在使用GIS进行道路红线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特性。
通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该区域的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土地利用、建筑利用和其他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视化地显示,让我们得以确定道路在何处开始、结束及其跨越到什么地方。
通过GIS空间分析工具,我们可以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并根据相关因素建立公路的红线。
其次,在进行道路红线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需要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多层次的信息管理和处理。
这些因素包括交通流量、环境影响、建筑法规、人口密度等。
在考虑这些因素时,GIS优势得以发挥。
通过对空间信息的处理,将数据可视化,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不同的因素在什么地方存在冲突,为道路规划提供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评估依据。
因此,GIS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道路红线,提高道路的效益和城市的发展水平。
最后,为了实现规划出来的道路红线,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与需求,在红线设计时充分考虑道路现状、交通流量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并给出必要的空间参数、图表等工具,以便后续的建设工作中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
总之,GI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道路红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设计结果的干扰,同时可以让更多人对城市发展之路有更清晰的认识。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致力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原理,开发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
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项核心内容,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一、需求分析与规划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需求分析是首要步骤。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系统所涉及的空间数据范围和相关功能需求。
这需要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制定详细的系统规划,包括系统的整体架构、数据结构与模型、功能模块等。
二、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理信息系统依赖于大量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在设计与实现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现场调查、遥感卫星影像、地理测量等手段进行。
而数据处理则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系统转换等工作,以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三、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需要依托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对系统所需数据进行组织和建模的过程。
在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时,应根据系统需求和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如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等。
数据库管理则涉及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地理信息系统建模与算法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建模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要素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映射的过程。
通过合适的地理信息模型,可以更好地对地理要素进行管理和分析。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也需要实现一些地理算法,如空间分析、地图投影转换、路径规划等,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需求。
五、用户界面设计与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用户对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设计与实现GIS构成由4个基本要素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一硬件计算机硬件环境包括从GIS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乃至数据输出所涉及到的所有硬件设备➢数据采集、输入设备•采集设备包括测绘仪器和遥感设备•输入设备包括数字化仪、扫描仪以及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包括磁盘、磁带机等磁存储介质以及一些光存储介质•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图像处理器、网络设备等➢输出设备•输出设备通常是标准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或是外接的高分辨率显示装置(如投影仪等)进行输出二软件➢GIS软件可以分为工具型软件和应用型软件➢➢矢量数据结构➢不规则三角网(TIN)•属性数据是表征空间实体属性信息的数据,一般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四人员➢人员是GIS的重要构成因素➢人员在GIS中•对GIS软件进行开发、维护和升级•对GIS数据进行搜集、入库和管理•应用GIS进行生产生活实践,实现GIS的价值GIS用户:GIS最终用户、GIS专业人士、GIS开发商/系统集成商GIS设计特点➢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实体种类繁多、实体间的关联复杂等特点➢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位驱动➢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GIS工程学体系主要由任务、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组成➢任务•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实现GIS工程的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运行,以求得系统总体最优化➢基础理论•系统学•地理信息科学•系统工程学•……➢方法论•根据理论形成的一系列程序化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1992年GoodChild首次提出•研究地理信息的本质特征与运动规律•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地理信息科学被划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地理信息科学信息资源共享要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数据资源的储备➢要有技术支撑系统的保障➢共享规则的制订、被广泛采纳和遵循,主要包含标准、规范、政策和相关法律。
GIS设计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根据其系统开发思想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自顶向下方法➢自底向上方法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利用原型来提炼用户需求➢修正和改进原型原型的种类及构造方法➢原型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丢弃型原型和进化型原型➢从应用目的和场合出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原型;试验型原型;进化型原型➢研究和试验型原型被认为是丢弃型,因为当真正的系统实现后,这些原型就会被丢弃。
➢在进化型原型中,原型将进化成最终产品,实际上,原型已变成了最终系统。
原型构造方法研究型原型构造方法、试验型原型构造方法、进化型原型构造方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主要类型➢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简称OMT)➢统一建模语言(简称UML)OMT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等来描述一个系统。
系统功能与性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三种:➢GIS结构化分析方法➢GIS面向对象分析方法➢GIS快速原型化分析方法GIS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系统分析方法来定义GIS系统的需求。
GIS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通过自底向上提取对象并进行对象的组合来实现系统功能和性能分析。
GIS快速原型化分析方法是在系统分析员和系统用户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方法,用来明确用户对GIS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系统目标分析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用户类型分析➢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分析➢明确系统服务对象➢用户研究领域现状调查系统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部分➢数据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可行性评估➢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评价系统分析工具(一)GIS数据流模型◇一般采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来表示。
◇GIS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加工、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及基本成分备注◇按分层的思想将GIS数据流图划分为顶层DFD、中间层DFD、底层DFD三种。
(二)GIS数据字典◇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简称DD)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
◇数据字典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
◇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一起构成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字典的组成:1、数据项2、数据结构3、数据流4、数据存储5、处理过程◇实现数据字典的方法:全人工过程、全自动过程和混合过程。
(三)加工逻辑说明加工逻辑说明的表达方法➢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判定表包括四个要素:基本条件、基本操作、条件项、操作项。
➢判定树判定树是判定表的变形,本质完全一样,所有用判定表能表达的问题都能用判定树来表达。
总体设计的任务和方法总体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实现。
结构化设计强调软件总体结构的设计,是一种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分阶段实现的设计策略。
总体设计的准则评价软件设计质量的主要准则包括:➢模块化➢抽象和信息隐蔽➢模块独立性模块独立性有两个定性的标准来度量,即内聚(cohesion,又称块内联系)和耦合(coupling,又称块间联系)。
内聚是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模块的内聚度大,模块的独立性则会提高。
耦合是指模块间的联系,耦合度是对模块独立性的直接衡量,很显然,块间联系越小,模块的独立性则会越高,耦合度就会降低。
在系统中,内聚度和耦合度是相互联系的,模块的内聚度越高,则耦合度就越低。
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有五种形式,按照耦合程度由低到高排列为:数据耦合、特征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系统总体设计工具(一)层次图层次图是在软件总体设计阶段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用来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
(二)HIPO图HIPO图是由美国IBM公司发明的“层次+输入/处理/输出图”的英文缩写。
HIPO图实际上由H图(即层次图)和IPO图两部分组成。
(三)结构图Yourdon提出的结构图是进行软件结构化设计的另一种有力的工具。
地理建模过程地理建模的一般过程。
➢建模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假设是最易导致结果有误的环节。
➢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详细设计的具体任务➢细化总体设计的体系流程图,绘出程序结构图,直到每个模块的编写难度可被单个程序员所掌握为止。
➢为每个功能模块选定算法。
➢确定模块使用的数据组织。
➢确定模块的接口细节,及模块间的调度关系。
➢描述每个模块的流程逻辑。
➢编写详细设计文档。
主要包括细化的系统结构图及逐个模块的描述,如功能、接口、数据组织、控制逻辑等。
详细设计与总体设计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在总体设计阶段,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比较抽象的方式描述,详细设计要确定用什么数据结构来表示。
➢详细设计要提供关于算法的更多细节,在详细设计阶段为每个模块增加足够的细节,使得程序员能够以相当直接的方式对每个模块编码。
详细设计的表达工具(怎样画)详细设计的表达工具可分为图形、表格和语言三种。
(一)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Program Flow Chart,简称PFC)又称为程序框图(起始框)(处理框)(判断框)(输入输出框)(连接点)(流程线)(二)N-S盒式图N-S(Nassi-Shneiderman)盒式图是另一种用于详细设计表达的结构化图形设计工具。
最初由Nassi和Shnei derman开发,后经Chapin扩充改进,所以又叫N-S图或Chapin图。
(三)问题分析图问题分析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简称PAD)是由日本日立制作所研究开发的,综合了流程图、盒式图和伪码等技术的一些特点,在Pascal 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系统详细设计工具。
问题分析图采用自顶而下、逐步细化的结构化设计的原则,力求将模糊的问题解的概念逐步转换为确定的和详细的过程。
(四)类程序设计语言类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 Design Language 简称PDL)又称“伪码”(Pseudo code)空间数据有三大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包括比例尺、坐标系和投影类型等➢时间特征➢属性特征空间数据库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地理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数据的逻辑预处理(一)分幅(二)分层(三)分专题要素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分为五个步骤:➢空间数据需求分析➢定义实体及其关系➢实体空间类型的识别表达➢选择适当的数据模型➢组织空间数据集其中,前三步为概念设计,后两步为逻辑设计。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设计E-R模型➢组成:实体类(简称实体)、关系类(简称关系)和属性➢分类:基本E-R方法、扩展E-R方法、空间E-R方法空间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传统数据模型的类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特征➢封装性: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所有的实体都可以模型化为对象。
对象是由描述该目标状态的一组数据和表达它的行为的一组操作(方法)组成,即某种相关的数据和行为的组合,这种行为就是对象的封装性。
➢类:它是同类对象的集合,即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目标的组合。
类描述了该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和共同的操作(方法),避免了对象的重复定义工作。
➢超类和继承:超类的概念是为了减轻类的重复定义问题,方便类的管理。
继承的概念是为了在超类和子类之间,使子类能够获得超类的属性项和操作。
空间数据模型类型➢混合数据模型➢全关系型空间数据模型➢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的功能设计(一)空间数据输入设计(二)空间数据检索设计(三)空间数据输出设计(四)空间数据更新设计(五)空间数据共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