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MOOD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

大学MOOD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

大学MOOD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日照间距: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围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竖向设计:只为了满足规划区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道路竖向设计与场地竖向设计。

雷德朋系统:即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由车行与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首次在美国的雷德朋小区规划中采用并实施。

城市居住区: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围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由若干居住小区或若干居住组团组成。

公共绿地: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其中包括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活动和休息场地。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建筑小品: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建筑面积毛密度:又称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组团: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二.单选题1.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C)A.RB.C2C.R2D.R32.关于高层住宅的描述不正确的事(B)A.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B.每层户数超过3户时,要设2部电梯C.高层住宅的高度参考防火云梯高度而定D.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等级而定的3.在我国炎热地区的建筑适宜朝向依次是(C)A.南向、东向、西向、北向B.南偏东30°或南偏西15°以、南向、北向、东向、西向C.南向、南偏东30°或南偏西15°以、东向、北向、西向D.东偏南45°与南偏西15°以、南向、东向、北向、西向4.以下选项中,应是坡地住宅规划设计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条件是(D)A.朝向B.通风C.采光D.地形5.根据居住用地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三种形式,分别是(D)A.平坡、台地、台阶B.台地、台阶、混合C.混合、平坡、台地D.台阶、平坡、混合6.为了便于场地排水,场地最小坡度和最大坡度分别为(D)A.3%、8%B.0.5%,8%C.0.3%,15%D.0.3%,8%7.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B)A.电力、给水、热力、煤气、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B.电力、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C.电力、燃气、热力、给水、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D.污水排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电力、热力、燃气、给水8.居住区工程管线规划应结合居住区道路网规划,宜采用(A)A.地下敷设B.架空敷设C.网状敷设D.平行敷设9.对工程管辖干线综合管沟的敷设时,应将其设置在(C)下面A.人行道B.非机动车道C.机动车道D.绿化草坪带10.下列措施中,会减弱建筑物的保温功能的措施是(B)A.加大建筑的进深B.增加外墙长度C.增加外墙厚度D.建筑朝向尽可能南向11.为使建筑产生活跃,醒目的气氛,富有活力,常采用(C)手A.变形B.呼应C.对比D.重复12.居住区竖向规划中,广场兼停车场的适用坡度以及绿地的适用坡度的正确选择应是(B)A.0.2~0.3%;0.5~1.0%B.0.2~0.5%;0.5~1.0%C.0.2~0.5%;0.8~1.5%D.0.1~0.5%;0.5~1.0%13.中小学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间不应小于(D)A.4.0hB.3.0hC.2.5hD.2.0h14.住宅进深在(A)时,每增加1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A.11米以下;1000m2B.12米以下;1200m2C.13米以下;1300m2D.14米以下;1300m215.住宅区容积率是指(A)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C.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D.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16.居住区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但坡长不能超过(B)A.8.0%、50B.8.0%、20C.3.0%、20D.3.0%、5017.起居室布置家具的墙面长度应大于多少(C)A.2.4mB.2.7mC.3.0mD.3.3m18.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公共建筑通道宽度与长度的主要因素(C)A.空间感受B.功能需要C.通道两侧门洞的数量D.防火19.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设计,以下哪一项符合规要求(B)A.宽度不应小于1.2mB.两侧应设扶手C.地面不得有高差D.两侧墙面应设高0.65m的护墙板20.老年人建筑层数为几层时应设电梯(C)A.2层B.3层C.4层D.5层1.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主要考虑(C)方面之间的联系A.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的“大”与“小”B.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与“外”、空间的“大”与“小”C.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与“外”D.空间的“大”与“小”、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与“外”2.下列关于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说法中不妥的是(C)A.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结合周围环境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类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室外空间组合B.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C.采用分散式布局是公共建筑全体组合的最优方法D.要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相互关系,加以合理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3.多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当单幢住宅的宽度超过(B)m时,应设置消防通道A.80B.160C.120D.1504.一般来说,空间是指(B)A.由点、线、面占据、扩展或围台而成的三度虚体B. 由点、线、面、体占据、扩展或围台而成的三度虚体C.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概念D.一个地方所占据的体积5.把社区分为居住社区和精神社区的分类方法是(B)A.从历史发展角度分类B.从空间特征角度分类C.从社区结构和特点角度分类D.从社区生活方式角度分类6.根据社区结构和特点把社区分为(A)A.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B.流动性社区和村舍式社区C.居住社区和活动社区D.流动性社区和汇集式社区7.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为()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下列选项正确的为(C)A.14~24,16~25%B.16~26,18%~30%C.18~28,20%~32%D.20~30,22%~35%8.居住区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得小于(C)A.3.0mB.2.0mC.1.5mD.1.0m9.中国古代居民多以(C)为主,这种情况对居住区的布局形态影响极大A.家族聚居,并采用木结构的低层院落式住宅B.木结构低层院落围合形成城市广场、院落等公共活动中心C.里坊制为居住单位D.“天人合一”、“相天法地”10.下面哪项容不是居住用地选择的必要因素(C)A.有良好的自然条件B.与工业保持环保距离,靠近就业区C.符合居民生活行为规律的设施D.依托现有城区,充分利用原有设施11.居住区级配套公建的合理服务半径为(A)A.800~1000mB.500~700mC.400~500mD.150~200m12.宅间小路用地面积计入到下列哪一项(A)A.住宅用地B.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用地D.公共绿地13.居住区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一下哪项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围之外的要求(B)A.1/2B.1/3C.2/3D.1/414.中高层住宅是指(A)A.7~9层住宅B.10~11层住宅C.11~12层住宅D.12~16层住宅15.小区主要道路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机动车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多少米及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多少米(A)A.150m、80mB.200m、80mC.180m、70mD.160m、80m16.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的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苦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尺寸不宜小于(),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156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小区规划》复习题

156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小区规划》复习题

156青岛理⼯⼤学期末考试⼩区规划》复习题⼩区规划复习题⼀⼀、名词解释(6分*5=30)1.邻⾥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提出了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的邻⾥单位的理论。

试图以邻⾥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改变城市传统居住区的缺陷。

2.千⼈指标:是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积和⽤地⾯积。

3.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设施服务范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4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积/住宅区总⽤地⾯积(平⽅⽶/平⽅⽶)5 雷德朋系统:即⼈车分⾏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由车⾏与步⾏两套独⽴的道路系统组成,⾸次在美国的雷德朋⼩区规划中采⽤并实施。

⼆、选择题(2分*5=10分)1.问卷调查最有效的关键是_B__A 提问⽅式 B问卷设计 C问卷数量 D字体⼤⼩和颜⾊2 居住区级商业中⼼属于哪类⽤地_C__A RB C2C R2D R3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_B__A 30-40分贝B 35-45分贝C 35-40分贝D 40-55分贝4 哪⼀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功能_A__A 美观功能B 使⽤功能C ⽣态功能D 景观功能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纵坡为( ),但坡长不能超过( )⽶。

BA.8.0%;50 B.8.0%;20 C.3.0%;20 D.3.0%;50三、简答题(8分*5=40分)1.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点。

1、⾏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照⼀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线形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效分布,有利于采⽤⾼能效的交通模式。

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穿越交通,产⽣视线⼲扰和阴影遮蔽的问题。

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

特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具有内向集中的空间,有利于邻⾥交往,节约⽤地。

居住区规划试题及答案

居住区规划试题及答案

居住区规划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功能分区C. 交通便捷D. 经济节约答案:D2. 居住区规划中,绿地率的最低标准是多少?A. 25%B. 30%C. 35%D. 40%答案:B3.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居住区配套设施?A. 教育设施B. 医疗设施C. 工业区D. 商业设施答案:C4. 居住区规划中,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是多少?A. 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B. 大寒日不低于3小时C. 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D. 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答案:B5.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居住区交通规划的原则?A. 人车分流B. 交通便捷C. 停车方便D. 交通管制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A. 绿化覆盖率B. 噪音控制C. 空气质量D. 交通流量答案:ABC2.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居住质量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环境D. 增加就业机会答案:AC3.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A. 住宅建设B. 公共设施C. 交通规划D. 绿化建设答案:ABCD4.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可持续发展C. 功能分区D. 经济节约答案:ABC5.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配套设施?A. 教育设施B. 医疗设施C. 工业区D. 商业设施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居住区规划中,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是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

(对)2. 居住区规划中,绿地率的最低标准是30%。

(对)3. 居住区规划中,交通规划不需要考虑人车分流。

(错)4. 居住区规划中,工业区是居住区配套设施的一部分。

(错)5. 居住区规划中,居住区环境质量与绿化覆盖率无关。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居住区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原则。

居住区规划实例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居住区规划实例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1.某房地产开发商拟在滨河地段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50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布局初步设想,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用地设想中主要用地功能及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不必作图)。

(1)低层、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的位置不合适。

低层、多层住宅布置在用地东侧、南侧滨河地段,高层住宅应布置在用地西侧、北侧。

(2)高层住宅布置在用地南侧对低层住宅有日照遮挡,应布置在次干道以北。

(3)小区商服位置不合适,应调整用地西侧的城市次干道两侧。

(4)小学设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安全性不好,同时位置偏西北,服务半径过大,应布置在城市次干道以南中心位置。

(5)托幼位置不好,服务半径过大,应布置2处托幼,城市次干道南北各一处,位置居中。

(6)小区出入口过多,不便管理,应集中于支路上设置。

(7)缺少集中绿地。

2.图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hm2,周边为已建成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万人左右,分设为3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1200m2).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

(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3个小区,联系方便。

3.Ⅱ号小区的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近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沿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3.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详见现状示意图)。

1、小学在城市主干道另一侧,学生上学不方便2、组团出入口开在主干道上,影响交通和安全3、组团出入口距两侧道路交叉口太近且仅有一个出入口4、变电所位置不合理,对环境有影响5、没有停车场地6、商业及公司的机动车出入口不应开在宅前小路上(或小区路)4.图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购得一宗商住开发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复习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复习

《居住区规划设计》复习提纲及作业第一章1、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主要形式?2、邻里单位的规划原则和特点是什么?3、21世纪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趋势有哪些方面?28第二章1、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的情况。

292、居住区用地分类的构成及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情况。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方面?成果表达有哪些内容?315、在基地条件分析中要注意哪些不良地质现象的鉴别?336、居住区地形、地貌分析包括哪些方面?第三章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4—542、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的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方面?如何进行这些方面的图解分析?3、居住区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居住区道路系统布置的有关技术要求?55第四章1、简要说明我国住宅选型的要点。

632、住宅日照间距和侧面间距的概念和规定?64—66000。

03、住宅群体空间组合的基本原型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694、宅旁绿地根据不同领域属性及其使用情况可分为哪几部分?75第五章1、公建设施按功能性质分类分成哪几类?按配建层次分类的情况又如何?872、公建设施的规划布置形式主要有哪几种?88—993、什么是公共服务设施规模的千人指标?各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宜服务半径是多少?102-106第六章1、居住区各类道路的最小宽度是多少?道路转弯半径和道路尽端的处理方式.107—1082、道路交叉口安全视距的有关规定是什么?1093、各级居住区道路的红线宽度和道路断面图。

11-1124、道路无障碍设计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盲人路引的地面块材有哪两种?1155、机动车车辆停放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166、汽车库的竖向交通主要有哪几种形式?汽车库的净高和疏散口的技术规定要求是什么?121第七章1、居住区绿地基本布置形式有哪几种?1262、居住区各级公共中心绿地的设置要求和规模要求是什么?3、居住区公共绿地指标和技术要求是什么?138第八章1、掌握居住区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居住区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居住区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居住区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52367)一、单选题1、居住小区的人口为()户A、3000—6000B、3000—5000C、3000—4000D、1000—30002、下列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人类需要层次,正确的组合是()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游憩需求4)工作需求5)社会需求6)自我实现A、1);2);4);6)B、1);2);3);6)C、1);2);3);4)D、1);2);5);6)3、住宅群体空间基本组织形式不包括()A、行列式B、自由式C、点群式D、周边式4、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中,其中组团级别的道路用地指标为()A、7%~15%B、9%~15%C、9%~17%D、10%~17%5、当用地受限制时候,起居室开间的经济尺寸常采用()mmA、3400B、3500C、3600D、38006、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住800—1200人,有公共厨房及幼儿园,对后来的住区规模有一定影响。

A、新协和村B、邻里单位C、太阳城D、小区7、露天地面停车场为()m2/停车位A、16~20B、20~25C、25~30D、30~358、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满足()的日照标准A、底层满窗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B、底层满窗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C、底层满窗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D、底层满窗大寒日不小于3小时9、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的宽度一般为( )米A、2~2.2B、2~2.5C、2.5~2.8D、2.5~3.510、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上,应以()的爬坡能力来确定道路的最大纵坡A、机动车B、非机动车C、小汽车D、载重汽车11、8班幼儿园的用地面积应大于等于()m2。

A、2000B、2200C、2400D、260012、在厨房设计中,单列式布置式厨房的橱柜距离墙面的最小距离为()mmA、800B、900C、1000D、120013、楼栋的总进深不是越大越好,应适度掌握,一般以()米为宜(不含阳台)A、11~13B、10~13C、10~12D、11~1514、单人卧室、厨房及餐厅的采光口宽度不宜小于()米A、1.2B、1.1C、1.0D、0.915、根据相关规范,幼儿园的层高设计中,最低净高宜为()米A、2.7B、2.8C、2.9D、3.016、居住区规划的市政管线布局中,给水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为()mA、0.7B、0.8C、0.9D、1.017、小康卫生间低限面积(使用面积)不得小于()m2A、3B、4C、5D、618、在一般混合结构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以降低( )A、1%~2%B、2%~3%C、1%~3%D、2%~4%19、幼儿园的阳台设计,屋顶平台护栏净高不应小于()米,垂直线饰间距小于()米A、1.05;0.12B、1.2;0.12C、1.05;0.11D、1.2;0.1120、多层住宅的楼梯平面设计中,楼梯梯段净宽应大于等于()m,踏面宽度大于等于()m,踏步高度小于等于()mA、1.20;0.25;0.15B、1.10;0.26;0.15C、1.10;0.26;0.175D、1.20;0.25;0.17521、居住区的人口为()人A、10000—15000B、15000—30000C、3000—40000D、30000—5000022、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中,其中居住区级别的道路用地指标为()A、7%~15%B、9%~15%C、10%~18%D、10%~25%23、家庭活动室的理想空间尺寸为()A、3.6M × 4.8 MB、4.2M × 4.8MC、3.6M × 4.2 MD、4.2M × 6.0M24、停车设置的设计中,当车位数大于100个时应设()个出入口A、1~2B、3~4C、4~5D、大于525、小学的教室应满足()的日照标准A、底层满窗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B、底层满窗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C、底层满窗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D、底层满窗大寒日不小于3小时26、室外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米A、1B、1.5C、2D、2.527、幼儿园建筑设计中,音体室、活动室的侧窗、窗地比应大于等于()A、1/8B、1/6C、1/5D、1/428、6班幼儿园的用地面积应大于等于()m2。

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B答案

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B答案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卷B班级姓名一、名词解释(6分*5=30)1.社区:不是一个行政和规划概念,它既指居住地界也包含社区文化与社区管理。

它更强调的是人们的社会关系。

按社会学的解释,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ze)提出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1.一定的社会关系;2.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地域;3.有一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2.访谈调查:一种由调查人员(访谈员)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直接提问并回答的调查方式。

3.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4. 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5.道路用地指在住宅区界线内所有道路的红线或路幅界线内的用地,并除去应该计入住宅建筑用地内的宅间通路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用地范围内的专用道路用地。

二、选择题(2分*5=10分)1. 城市道路应分为(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答案:B2. 工程管线干管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 ),敷设工程管线支管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 )。

A.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机动车道下面B.机动车道下面;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C.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面;非机动车道下面D.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下面;人行道下面答案:B3 ()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答案:C4、邻里关系是一种以()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

A、社会道德B、小区规划要求C、地缘关系D、相互交往答案:A5、下列不属于规划设计着意塑造的、供居民活动使用的积极空间是()。

居住区试题及答案(1)

居住区试题及答案(1)

居住区试题及答案(1)1.1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特点里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有坊墙、坊门,每晚实行宵禁,坊门关闭,禁止出入。

街巷: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条件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

邻里单位: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邻里单位内设有小学,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保证充分绿化,各住宅都有充分日照、通风和庭院。

居住小区:有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其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

综合居住区:以居住区用地为主体,附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地段,以节约上下班的时耗,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生活,利于工作和生产1.2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异同1.3 什么是社区?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四个条件是什么?社区: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交往的社会群体。

条件:1、有一定的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2.1 概念: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人们日常生活、居住、游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

(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区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规划复习资料 (2)

居住小区规划复习资料 (2)

居住小区规划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居住区的用地规模为(B)A10-35公顷B 50-100公顷C250-300 公顷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为(A)A 10-35公顷B 50-100公顷C250-300公顷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C)A生活居住用地B.小区用地C.居住区用地D. 新村用地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A.7-9层B. 10-11层C11~12层D. 12-16层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为(B)A10-35公顷B 4-6公顷C 50-100公顷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是指( A )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B.住宅基底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A.大于等于10层B.大于等于12层C大于等于16层以下属于外部空间的辅助构成要素的是BDA)建筑物B)院门C)高大的乔木D)灌木住宅院落空间一般应属于CA)公共空间B)半公共空间C)半私密空间D)私密空间道路应属于ABCA)公共空间B)半公共空间C)半私密空间D)私密空间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B)A1000-3000人B30000-50000人C100000-150000 人居住组团的人口规模为(A)A1000-3000人B4000-6000人C10000-15000 人二、简述题简述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要点:社区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生态优化原则--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生态共享社区原则--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

社区发展理论的核心一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简述建筑间距应如何确定与建筑间距有关的因素保证每家住户均能获得基本的日照量和住宅的安全要求考虑一些户外场地的日照需要,如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他一些公共绿地.原因:任何一种建筑形式和建筑布置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会产生终年的阴影区。

居住区规划原理的复习题答案,十五 道题1

居住区规划原理的复习题答案,十五  道题1

1.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各项用地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含路面、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绿地(指公园、小游园、运动场等集中绿地)。

此外,工业、非配套公建等其他用地不属居住区用地用地面积之中。

2.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人口一般为多少?居住区:3~5万人、小区:5000~15000人、组团:1000~3000人3.居住区规划结构有几种基本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一般有三种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由几个小区组成居住区。

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即由若干个组团形成居住区。

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即居住区由若干个组团形成的若干个小区组成。

4.住宅组合有几种基本方式?其优缺点是什么?行列式: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现行布局有利于服务实施的高效分布,线路的连续性可以减少出行距离,并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

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周边式: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但这种布置方式部分住宅朝向较差,对于炎热地区较难适应。

另外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工程。

点群式: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

院落式:有利于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提高容积率布局具有设施共享、可识别性和领域感强等,但东西两侧转角部分容易产生阴影遮蔽混合式:空间丰富,适应性广自由式: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5.居住区、小区、组团应配备哪些公共服务设施?其合理服务半径是多少?1.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

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居住区规划原理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居住区规划原理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居住区规划原理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住宅区的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要求按“ ”设置与布局即所谓的“公建配建”。

参考答案:分级2.下面哪一项距离不适合选用步行交通?()参考答案:1500m3.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请问该项目的容积率是多少?()参考答案:2.04.幼儿园、托儿所的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外。

参考答案:1/25.在住宅单元组合方式中,最常见的也是最便于施工的为哪种组合方式?()参考答案:平直组合6.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为4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请问该项目的容积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4.07.某城市居民小区,有居住户数1000户,居住人口3200人,小区车位比为1:1.5,请问该小区有多少停车位?()参考答案:15008.当建筑物总长度超过 220米,或沿街部分长度超过()米时,应在适合位置设置消防通道,如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环形消防车道用以解决。

参考答案:1509.在北方城市中,哪种住宅形式使用的数量占比最大?()参考答案:普通单元式住宅10.15分钟生活圈内的配套设施的距离应为多少公里范围内?()参考答案:1公里11.一般而言,越接近市中心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土地资源越紧张的城市其住宅区的居住密度(),环境质量标准越高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参考答案:越高、越高、越小12.在城市中心,如想住宅建筑每一层均有较大的室外活动空间,同时又能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可采用哪种住宅形式?()参考答案:退台式住宅13.在住宅区规划中充分地考虑如何()是社区发展原则的基本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14.以下哪些选项不可作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来源?()参考答案:甲方的个人喜好15.根据住宅防火间距的要求,两栋高层住宅建筑,层数均为18层,两侧间距应最小满足()的安全距离。

居住区规划测试试卷1

居住区规划测试试卷1

《居住区规划》试卷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新建居住区,应满足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同期投入使用的要求;旧区可遵循规划匹配、建设补缺、综合达标、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改造。

()2、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2h。

()3、中学是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必须配建的设施。

()4、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应考虑地域气候的影响,南方应侧重考虑设置遮阳场所;而北方应侧重考虑设置冬季避风场所。

()5、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含居住街坊指标。

()6、配套设施应遵循配套建设、方便使用,统筹开放、兼顾发展的原则进行配置。

()7、学校体育设施是城市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是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应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

()8、居住区内的步行系统应连续、安全、符合无障碍要求,应便捷链接公共交通站点、并连通城市街道、室外活动场所、停车场所、各类建筑出入口。

()9、少于100个车位的停车场,至少要有一个无障碍停车位。

()10、当同一座建筑既有平屋面、也有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各自按照平屋顶和坡屋顶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之后,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居住街坊是实际住宅建设开发项目中最常见的开发规模,一般以()户为宜。

A、200—800B、300—1000C、500—1000D、1500—40002、按国家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的住宅类型为(),节约用地,节省市政投资,可以争取较多的公共绿地和场所,丰富城市景观;但用钢量大,远离地面,对人们心理、生理有不良影响。

A、低层住宅B、多层住宅C、中高层住宅D、高层住宅3、初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A、500mB、800mC、1000mD、1200m4、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满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小时的日照标准。

居住区规划期末复习题69页文档

居住区规划期末复习题69页文档
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城市住区规划课程考试资料

城市住区规划课程考试资料

复习资料(1)一.填空1.2.住宅组群有、、、、五种平面组合形式。

3.居住区公共绿地按绿地对居民的使用功能分为、、,按其设计为、、。

4.邻里关系是一种以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的社会关系,它不同于关系。

5.影响日照艰巨的两个因素是、。

6.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米时应设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米的消防车通道,建筑物长度超过米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满足有关消防规范的有关要求。

7.居住区用地的组成要素包括、、、四种。

8.住宅区交通组织的方式有、二种。

二.名词解释1.居住密度2.公共绿地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住宅间距5.居住区三.问答题1.简述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以及其各自特点?2.简述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宽度与断面形式?3.居住小区小游园有哪几种布置形式,并分别简述各自特点?4.如何组织建筑组群组合与通风防风的关系?5.住宅区道路规划中,规划采用人车分行的道路交通时应遵循哪些原则?6.影响住宅朝向有哪些因素以及选择朝向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四.论述题你认为住宅区规划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复习资料(2)一.填空1.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创造、、、、的居住环境。

2.多层住宅的平面布置有、、、、钟类型。

3.规模达到人口人,户数户,用地公顷的社区为居住区。

4.影响住宅朝向主要有、、、四个因素。

5.住宅组群有、、、、五种平面组合形式。

6.住宅区道路规划中,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超过米,在尽端处应设平方米的回车场地。

7.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其中,居住区级为米,居住小区级为米,居住组团级为米。

8.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学的布置形式有、、三种。

二.名词解释1.居住小区2.服务半径3.千人指标4.日照间距5.自然通风6.自然通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三.问答题1.在住宅组群设计当中如何争取日照,防止西晒?2.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学位置的选择有哪几种形式,并简述各形式的特点?3.住宅区道路规划中,规划采用人车分行的道路交通时应遵循哪些原则?4.对于居住组团绿地的规划布置,其位置选择有哪几种方式,并简述各方式的特点?5.住宅区路网布局规划应在住宅区交通组织规划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于相应交通组织方式的路网形式,在设计中应遵循哪些原则?6.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类型有哪几种分类,并简述各分类的特点?四.论述题作为一名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师谈谈南昌地铁建设将会给城市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居住小区规划+17专本城规复习资料

居住小区规划+17专本城规复习资料

居住小区规划+17专本城规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居住区的用地规模为(B)A10-35公顷B 50-100公顷C250-300 公顷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为(A)A 10-35公顷B 50-100公顷C250-300公顷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C)A生活居住用地B.小区用地C.居住区用地D. 新村用地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A.7-9层B. 10-11层C11~12层D. 12-16层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为(B)A10-35公顷B 4-6公顷C 50-100公顷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是指( A )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B.住宅基底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A)A.大于等于10层B.大于等于12层C大于等于16层以下属于外部空间的辅助构成要素的是BDA)建筑物B)院门C)高大的乔木D)灌木住宅院落空间一般应属于CA)公共空间B)半公共空间C)半私密空间D)私密空间道路应属于ABCA)公共空间B)半公共空间C)半私密空间D)私密空间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B)A1000-3000人B30000-50000人C100000-150000 人居住组团的人口规模为(A)A1000-3000人B4000-6000人C10000-15000 人二、简述题简述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要点:社区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生态优化原则--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生态共享社区原则--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

社区发展理论的核心一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简述建筑间距应如何确定与建筑间距有关的因素保证每家住户均能获得基本的日照量和住宅的安全要求考虑一些户外场地的日照需要,如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他一些公共绿地.原因:任何一种建筑形式和建筑布置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会产生终年的阴影区。

小区规划2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区规划2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区规划复习题2及答案一、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1、小区的用地构成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类。

(√)2、小区绿地率在新区建设中不应低于25%.(×)3、居住环境的变迁经历了街坊、里弄、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等四个阶段。

(×)4、小型机动车停放方式包括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5、水景景观设计要满足适宜性、观赏性、亲水性。

(√)6、林缘线是指树木或树丛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

(×)7、林冠线是指树林或树丛边缘树冠投影的连线。

(×)8、常见的庇护类景观包括亭、廊架、膜结构、座椅等。

(×)9、中国传统园林讲究小中见大、意境的营造。

(√)10、植物种植的基本形式有孤植、对植、丛植、群植、列植、林植、篱植片植等。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一般要满足使用要求、健康要求、安全要求、美观要求、特色要求。

2、小区规划的空间形态有中心型、均好型、带状型、节点型。

3、居住小区的景观有道路景观、场所景观、水景景观、植物景观、其他类景观。

4、居住小区的建筑应当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两部分。

5、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

6、小区中常见的静水景观有倒影池、生态水池、涉水池、景观泳池。

7、居住小区绿地类型有公共绿地、宅间绿地、道路绿地、其他绿地。

8、植物的艺术功能包括软化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烘景作用。

三、单项选择1、选出下列不是居住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组织原则( C )A、统一性B、趣味性C、完整性D、尺度与比例2、下列属于居住小区道路功能的是( A )A、导向功能B、游览功能、C、构图功能D、装饰功能3、不属于动水景观的是( D )A、喷泉B、瀑布C、流水D、倒影池4、下列哪项不是小区中常见的桥的类型( D )1。

居住区规划 期末总复习

居住区规划 期末总复习

居住区规划设计
越来越多的商业文化活动选择在建外SOHO亮相,每年持 续4个月的夏日狂欢节引来众多明星在此举办露天演唱会, 诗人在广场举办诗歌朗诵会,艺术家在街头展示当代先锋 艺术,时尚品牌在这里发布新产品,文化人群在这里做主 题沙龙……建外SOHO平均每年举办四十多场极具风格的 各类活动,吸引了众多时尚精英人士在此流连。 建外SOHO所带来的不单是突破性的建筑概念,更提倡一 种北京新生代的居住模式。《时代》杂志上曾这样评价: "SOHO的生活方式能否给住宅区以新的活力,众多建筑 师们的巨型建筑能否改变中国的面貌,这是谁都无法断言 的。但这些新的建筑确实影响了中国的年轻一代。中国也 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时代"。 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含地下面积) 物业种类:20栋塔楼,4栋别墅 总设计师:山本理显(日本) 开发商:SOHO中国
居住区规划设计
北宋仁宗时,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来 的坊里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代替,坊墙为商 店所代替、宵禁被取消,夜市纷列,住宅直接面向街巷多 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东京(汴梁)就是典型的代表, 《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即汴梁城街巷的景象。 欧洲封建时代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在罗马营寨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多以道路分隔成小坊的组织形式一 直延续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17到19世纪,欧美国家一 些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均采用这种方式。 我国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建国,住宅建设一直混 乱无序,缺门严重,一些通商口岸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地 价昂贵,出现了二、三层联排式为基本类型的里弄式住宅, 实际上是街巷、三合院在空间压缩中的变态。所谓里弄, 其一般形式即城市街道两侧分支为弄、弄两侧分支为里; 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 绿化,空间呆板单调。上海、天滓两地的里弄大致可对我 国南方和北方的里弄作一概括表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居住区规划整体布局
• • • • 1.片块式布局 2.轴线式布局 3.向心式布局 4.围合式布局
居 住 区 规 划 整 体 布 局
• 片块式布局 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 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 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 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居 住 区 规 划 整 体 布 局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道 路 与 建 、 构 筑 物 的 关 系
道路级别
居住区道路
与建、构筑物的关系 无出 入口 高 层 多 层 5.0 3.0 — 4.0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 小路
2.0 2.0 2.5 1.5
3.0 3.0 5.0 2.0
建筑物面向道 路
有出入口 高 层 多 层 1.5
道 路 等 级 与 人 车 组 织
• 居住区各类道路的最小宽度: • 机动车行道——单车道宽3~3.5m,双车 道宽6~6.5m。 • 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单车道宽1.5m, 双车道宽2.5m。 • 人行道——设于车行道两侧或一侧的人 行道最小宽度为1m。
停 车 设 施 与 无 障 碍 设 计
• 停车方式—— 平行式、垂直式、 斜列式。
我 国 居 住 区 规 划 组 织 形 式 的 演 进 历 程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佩里提出了“邻里单 位”的概念,以小学的服务半径控制邻里单位 的人口规模,并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 构成城市的“细胞”。50年代出引入我国,并 在上海曹阳新村的建设中得到体现。 – 50年代末按照苏联的小区理论先后建设了不少 居住小区,并且一直延用至今,影响深远,并 不断发展完善。近年来在国家建设部门的指导 下,我国居住区组织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住• 宅 群 体 空 间 组 织
点群式——
日照和通风条 件较好,对地形 的适应能力强, 可利用边角余地, 缺点是外墙面积 大,太阳辐射较 大,视线干扰较 大,识别性较差。
住 宅 设 计 的 技 术 要 点
• 日照间距:在住宅群体组合中,为保证 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 量而要求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的 距离。 •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满窗日 照2小时的标准。 •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 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 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满窗日照1 小时的标准。
三、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 • • • 1.住宅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2.道路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3.公建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4.公共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1.住宅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 住宅群体空间组织 ◇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 • 住宅设计的技术要求 • 住宅建筑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
住 宅 群 体 空 间 组 织
居 住 区 规 划 的 相 关 概 念
• 规模:以人口和用地规模来表示, 主要以人口规模为依据进行分级。
居 • ◇住宅用地——包括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 住 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包括宅旁绿地、宅 区 间小路、家务院等)。 用 地 • ◇公建用地——与人口规模向对应的配建公 构 共设施用地,如幼儿园、中小学、百货商店 成 等。
• 行列式—— 日照通风条件较优越,利于管 线敷设和工业化施工;但形式单 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
住 宅 群 体 空 间 组 织
• 周边式—— 具有内向集中空间,便于绿 化、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 防风防寒;但东西向比例较大, 转角单元空间较差,有漩涡风、 噪音及干扰较大、对地形的适 应性差等。
尽端式— 尽端式道 路长度不 应大于 120m,并 应设不小 于 12mx12m 的回车场。
道 路 等 级 与 人 车 组 织
• 人车混流(车流量小的基层道路)、人车分流和 局部分流(常用的方式: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 居住区一级道路——整个居住区的主干道,是居 住区与城市道路网相衔接的中介性道路,在大城 市它可视为城市的支路,在中小城市可作为城市 次干道。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车行道宽度不 应小于9米。 • 居住区二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对居住 小区来说则是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关系。 路面宽度宜为6~9米。 • 居住区三级道路——是居住小区的支路,对居住 组团来说是主路,用以沟通组团内外关系。路面 宽度按单车道加上行人的正常通道,一般为3~5米。 • 宅间小路——是进出住宅及庭院空间的最末一级 道路。路面宽度为2.5~3米。
2.பைடு நூலகம்路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 • • • 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道路等级与人车组织 停车设施与无障碍设计 关于出入口
路 网 布 置 的 基 本 形 式
• 贯通式— 主要道路 贯穿整个 地段。
路 网 布 置 的 基 本 形 式
• 环通式— 适于较方 正的地块, 道路的可 达性好。
路• 网 布 置 的 基 本 形 式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
住 宅 设 计 的 技 术 要 点 方位 折减 值 0°~15° 15°~30 (含) °(含) 1.00L 0.90L 30°~45 45°~60 > °(含) °(含) 60° 0.80L 0.90L 0.95 L
•正南向为0°,表中方位为正南向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的条式住宅之间。
• 轴线式布局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 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 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空间 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 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 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 聚集性和导向性。
居 住 区 规 划 整 体 布 局

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 素围绕占主导地 位的要素组合排 列,表现出强烈 的向心性,易于 形成中心。这种 布局形式山地用 得较多,顺应自 然地形布置的环 状路网造就了向 心的空间布局。
公 建 布 置 形 式
• 沿街布置——
街道具有购物、交通和人际交往 等多种功能。街道空间的限定元素主 要是各类公共建筑,通过空间的层次 限定,功能组织,景观塑造等创造良 好的街道交往空间。 沿街布置的形式可分为双侧布置、 单侧布置以及步行街等 。
公 建 布 置 形 式
• 成片布置——
我 国 居 住 区 规 划 组 织 形 式 的 演 进 历 程
– 社区——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引入我国的,但社区 真正得到关注和发展还是近些年的事情。 ◆社区的含义很丰富,简单地讲,社区是指“聚 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 同体”。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社区形成的四个条 件:①有一定社会关系;②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 立;③有比较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④有相近的 文化、价值认同感。
居 住 区 规 划 相 关 概 念
–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 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并不为城市 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 居住区——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 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还设有更加完善的居 住区级公共中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 可以在居住区内得到解决,居住区实际已 具备小型城市的功能。
住 宅 设 计 的 技 术 要 点
建筑气候区划 日照标准日 日照时数(h) 有效日照时间 带(h) 日照时间计算 起点
Ⅰ、Ⅱ、Ⅲ、Ⅶ 气候区
Ⅳ气候区
大城市 小城市 大城市 小城市
Ⅴ、 Ⅵ气 候区
≥2
大寒日 ≥3 8~16 底层窗台面
冬至日 ≥1 9~15
※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住区规划
内容提要


一、居住区规划概述
二、居住区规划整体布局

三、居住区主要用地规划要点
一、居住区规划概述
• 1.我国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进 历程 • 2.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
我 国 居 住 区 规 划 组 织 形 式 的 演 进 历 程
– 我国最早的居住环境组织形式出现在周代,是一 些规模比较小的单一的组织形式,被称为“里”。 – 里坊制:秦汉时期出现了面积约为1平方里(约17 公顷)的“闾里”;三国时期,曹魏邺城的居住 单元称为“里”,面积约30公顷左右,发展到唐 代的“坊”,面积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里坊制的 居住组织形式与早期运用井田制路网的规划理念 是分不开的。 – 街巷制:北宋时期,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里坊的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替代, 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
• ◇道路用地——除宅间小路和公建专用车道 以外的各级车行道、停车场、回车场等。 • ◇公共绿地——安排有一定游憩活动场地的 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 区的小游园、组团绿地等。
居住区各类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作用:通过指标平衡和控制居住区用 地,是衡量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经济的重要 居 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居住区的环境水平,可以作 住 为规划设计方案评定和建设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依据之一。 区 用 地 构 成
关 于 出 入 口
• 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至少要有 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x4m的消防车通道。 • 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 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 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 宜小于75°。
居 住 区 规 划 整 体 布 局

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 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 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 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 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 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围合式布局可有宽 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风和视 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适当的建 筑层数。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