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应用的分组交换技术模板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541c0e011ca300a6c390c9.png)
局
NETWORK
域
DL DL
网
PHY PHY
PSTN, DDN, ISDN, ATM, X.25
NETWORK
局
DL DL
域
PHY PHY
网
路由器
Modem, DSU/CSU DTU, NT1
Modem, DSU/CSU DTU, NT1
路由器
.
5
5.2 公共传输系统
• 广域网的基础——电信网络
– 提供公共传输平台
• ISDN: 128kb/s, xDSL: 512kb/s~55Mb/s
.
10
2. SONET光传输网络
• 使用光纤介质的高速WAN通信技术
• 基本速率级别(OC-1)为51.84Mb/s,最高可 达OC-192乃至OC-256(13.271Gb/s),见 p170表5.3
• 能够与ATM(采用定长信元)很好地兼容
– 接入网(本地环路、用户环路)——提供用户接入 – 交换局:端局(CO),汇接局、长途局——提供交换连接 – 传输网(干线、中继线)——交换局间的连接线路
模拟传输
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
端局
长途局
中心交换局
长途局
端局
本地环路 准长途干线
长途干线 .
准长途干线 本地环路 7
• 特点:
– 电路交换,有拨号连接过程,连接后独占信道 – 既可传输模拟信息,也可传输数字信息 – 用户环路为模拟传输 – 数据通信时需要使用MODEM – 收发双方传输速率必须相同,最高为56kb/s – 无差错控制能力
– 810字节(90列×9行),其中:
• 传输开销(3列,共27字节)
– 其中:同步开销3行(9字节),线路开销6行(18字节)
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88de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7.png)
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分组交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组交换技术作为一种传输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之一。
本文将就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其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分组交换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ARPANET网络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使之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分组交换网络。
此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分组交换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早期的分组交换技术早期的分组交换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通信和大型计算机网络。
由于当时网络规模较小,传输速率较慢,分组交换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丢包率较高等问题。
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分组交换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2.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分组交换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现代分组交换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高速、高效率、低丢包率的数据传输,逐渐成为了通信网络中的主流技术之一。
三、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技术特点现代分组交换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灵活性强:分组交换技术可以灵活地根据数据的大小和网络的负荷来调整传输速率,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2.高效率:现代分组交换技术采用了多种优化算法和传输协议,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3.低成本:分组交换技术采用了分布式的数据交换方式,可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较为有效的利用,从而降低了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四、现代分组交换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现代分组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比如公共交换通信方式网(PSTN)、数据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等。
它已成为了各种通信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之一。
现代交换技术_07分组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_07分组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946a2310661ed9ad51f3d5.png)
7.2 X .25简介
在广域网中最先得到使用的分组网协议是 X . 25 , X.25协议定义了数据终端设备DTE和公用分组交换网之间 的接口。目前,传统的分组交换技术显得有些过时,但分 组交换是后来发展的各种数据交换技术(如帧中继、ATM 交换等)的基础,因此了解X.25协议的原理和技术对理 解帧中继、ATM交换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X.25是在传输介质质量较差、终端智能较低、对通 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历史背景下,由ITU-T的前身CCITT制 定的,包含复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措施,能提供中低 速率的数据通信业务,主要用于广域互连
OSI一开始就按照电信网的思路来对待网络,坚持“网络提供 的服务必须是非常可靠的”这样一种观点,因此OSI在网络层(以 及其他的各个层次)采用了虚电路服务。 然而美国 ARPANET 的一些专家则认为,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 不管用什么方法设计网络,网络(这可能由多个网络互连而成)提 供的服务并不可能做得非常可靠,用户主机仍要负责端到端的可 靠性。所以他们认为:让网络只提供数据报服务就可大大简化网 络层的结构。 当然,网络出了差错不去处理而让两端的主机来处理肯定会 延误一些时间,但技术的进步(光纤的出错的概率远小于电缆传 输)传输使得网络出错的概率已越来越小,因而让主机负责端到 端的可靠性不但不会给主机增加更多的负担,反而能够使更多的 应用在这种简单的网络上运行。因特网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 模,充分说明了在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服务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要求因特网不仅要传输数据 信息,还需要传输对时间同步有严格要求的话音业务和视频业务, 这些业务对网络的服务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业务的 要求,在因特网上又出现了将无连接技术和面向连接技术紧密结 合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广域网组网技术
![广域网组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49d8fea216147916112866.png)
OSPF技术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内部网关协议,同一个自治系统内使用 链路状态协议 链路状态播送数据包传送给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
由器,传递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更改 “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
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metric) 路由器根据链路状态计算网络拓扑结构,每个路
ATM标准网络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UNI〕 UNI为ATM网中的用户网络接口,它是用
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接口,直接面向用户。 网络结点接口〔NNI〕 NNI可理解为网络节点接口或网络/网络
之间的接口,一般为两个交换机之间的接 口。
ATM的应用实例
ATM最广泛的使用是作为一个主干网络。
以太网
ATM交换机
建立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终端节点不共享带宽,它们使用自己的虚拟
链路 信元传输时采用统计时分复用
ATM逻辑通道
虚拟通道〔VC〕 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 虚拟路径〔VP〕 每一个虚拟路径都代表一个虚拟通道的集合 如果网络拥塞或崩溃,使得某一条路径出现问题,
该路径内的所有通道将会自动进行调整,弥补该 问题引起的后果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种数字技术, 工作在铜线之上,这些铜线已经为提供 效劳而 延伸到了各个居民区和商业区。
DSL适配器
POTS线路 电话公司处理器
PC
DSL效劳类型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 自适应速率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RADSL〕 高比特速率数字用户线路〔HDSL〕 超高比特速率用户数字线路〔VDSL〕 对称数字用户线路〔SDSL〕
ATM交换机
ATM交换机
ATM主干网络
以太网
计算机一级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一级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cd3c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f.png)
计算机一级复习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是以十六进制数码形式表示的,其单位是比特(bit)。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BIOS是操作系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可执行文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一般,安装Windows应用程序往往是从安装盘中运行setup.exe 文件开始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邮件接收遵守POP协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巨型计算机是指体积巨大的计算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工作站是网络的必备设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音箱属于表现媒体。
B、错误正确答案:A9.DOS是命令行操作系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图灵是对现代计算机贡献颇多的人物之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在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机械式计算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宏病毒可感染PowerPoint或Excel文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RAM中的信息既能读又能写,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1MB的存储空间最多可存储1024K个汉字的内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查询是一个以表为基础数据源的""虚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标准ASCII码是8位码,正好占一个字节。
A、正确正确答案:B17.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CPU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和文件管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计算机硬件的某些功能可以由软件来完成,软件的某些功能也可以用硬件来实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信号的传输媒体称为信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电子商务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1.关系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必须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aef2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e.png)
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电路交换•原理:电路交换是一种建立和保持通信路径的方法,当通信发起者与接收者建立连接时,通信路径将被保持直到通信结束。
•应用:电路交换主要用于传输实时语音和视频数据,如传统电话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
2. 报文交换•原理:报文交换是一种将分组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的方法,数据被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报文,每个报文包含发送和接收的地址信息。
•应用:报文交换是互联网传输数据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网页访问和文件传输等。
3. 分组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是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称为一个分组,每个分组独立发送,并通过网络根据目标地址进行路由选择。
•应用:分组交换主要用于数据通信网络,如局域网和广域网,常见的应用包括互联网传输和即时通讯。
4. 纵横交换•原理:纵横交换是一种将交换机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层连接,每层负责不同的任务,通过纵向和横向的交换机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
•应用:纵横交换通常用于大型局域网中,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和降低延迟。
5. ATM交换•原理:异步传输模式(ATM)交换是一种将数据划分成固定长度的小单元(细胞)并以异步方式传输的交换技术,每个细胞包含一个头部和有效载荷。
•应用:ATM交换主要用于高速宽带网络,如视频传输、数字电视和在线游戏等。
6. 数据包交换•原理:数据包交换是一种将数据分割成称为数据包的小块并进行传输的交换技术,每个数据包包含源和目标地址以及有效载荷。
•应用:数据包交换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包括传输文件、发送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等。
7. 多路复用交换•原理:多路复用交换是一种将多个通信信道复用到一个物理链路上的技术,通过分时或分频将不同的信号传输到目标节点。
•应用:多路复用交换常用于电话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提高链路利用率和通信质量。
8. 统计交换•原理:统计交换是一种根据网络流量和路由状态进行动态调整的交换技术,根据实时数据流量和路由选择进行分组交换。
第六章-广域网技术
![第六章-广域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47c366caaedd3383c4d3c3.png)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电路交换
HDLC, PPP, SLIP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分组交换
X.25, FrameRelay, ATM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租用专线
HDLC, PPP, SLIP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也称为POTS 普通旧式电话服务), POTS( ),是 network, PSTN),也称为POTS(普通旧式电话服务),是 目前普及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公用通讯网络, 目前普及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公用通讯网络,它在网络互 连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连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特点为: 其特点为: 电路交换,有拨号连接过程,连接后独占信道 即可传输模拟信息,也可传输数字信息 用户环路为模拟传输 数据通信时需要使用MODEM 收发双方传输速率必须相同,最高为56kb/s 无差错控制能力
广域网采用的协议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工作在OSI/RM的下三层, OSI/RM高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工作在OSI/RM的下三层, OSI/RM高 OSI/RM的下三层 层的功能由资源子网完成。 层的功能由资源子网完成。 物理层:定义了通信线路的电气和机械特性。 ① 物理层:定义了通信线路的电气和机械特性。 EIA/TIA-231; EIA/TIA-449; V.24,V.35; ; ; , ; HSSI,G.703;EIA-530。 , ; 。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数据的通信协议。 ②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数据的通信协议。 LAPB;FrameRely;HDLC;PPP;SDLC。 ; ; ; ; 。 网络层: ③ 网络层:由于分布在广域网中的任意两台主机之间 都可能存在多条通信线路,因此, 都可能存在多条通信线路,因此,网络层提供能在 多条通信线路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的功能。 多条通信线路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的功能。 IP,ICMP,IGMP,IPX,SPX。 , , , , 。
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传送网的应用发展探讨
![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传送网的应用发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34a49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e.png)
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传送网的应用发展探讨PTN技术(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传输技术,适用于广域网传输应用。
目前,PTN技术已经在铁路通信传送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传送网中的应用发展,并对其潜在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传送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网络传输效率:PTN技术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相比于传统的电路交换,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网络带宽,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在铁路通信传送网中,这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提高通信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2.提供多业务接入:PTN技术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光纤接入、电信业务接入等。
这使得铁路通信传送网能够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如数据传输、语音通信等。
同时,PTN技术还支持多种服务质量(QoS)的管理,能够保证不同业务的传输质量和带宽需求。
3.增强网络安全性:PTN技术在传输过程中采用了数据包封装和隧道加密等安全机制,有效地提高了铁路通信传送网的网络安全性。
铁路通信传送网通常承载着重要的运营和调度信息,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PTN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目前,PTN技术在铁路通信传送网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铁路网络的复杂性和大规模部署使得PTN技术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具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PTN技术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也要求铁路通信传送网具备更高的性能和容错能力。
未来,随着铁路通信传送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PTN技术也将取得更大的应用前景。
首先,随着铁路通信传送网的加速升级,PTN技术将更好地满足大容量和高速率数据传输的需求。
其次,PTN技术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网络性能和带宽利用率。
此外,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PTN技术也将在支持铁路无线通信传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域网技术介绍
![广域网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ae30500f78a6529647d5326.png)
(一)、SDH技术1、SDH技术简单介绍SDH业务是指客户直接租用传输的线路来提供点到点的通信服务,该业务的提供只能按照SDH体系中的模块信号速率来提供,基本的速率提供范围为:2Mbit/s ,155Mbit/s ,622Mbit/s,2.5Gbit/s,提供点到点的专线连接。
SDH网是由一些SDH网元(NE)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分插和交叉连接的网络。
它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NNI),从而简化了信号的互通以及信号的传输、复用、交叉连接和交换过程;它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并具有一种块状帧结构,允许安排丰富的开销比特(即网络节点接口比特流中扣除净负荷后的剩余部分)用于网络的OAM;它的基本网元有终端复用器(TM)、再生中继器(REG)、分插复用器(ADM)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等等,其功能各异,但都有统一的标准光接口,能够在基本光缆段上实现横向兼容,即允许不同厂家设备在光路上互通。
它有一套特殊的复用结构,允许现存准同步数字体系、同步数字体系和B-ISDN信号都能进入其帧结构,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大量采用软件进行网络配置和控制,使得新功能和新特性的增加比较方便,适于将来的不断发展。
另外,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通信的依赖越来越大,通信网络的生存性已成为至关紧要的问题。
利用ADM的分插能力和智能构成的自愈环是SDH的特色之一。
所谓自愈网(Self-healing network)就是无需人为干预,网络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失效故障中自动恢复所携带的业务,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已出现了故障。
其基本原理就是使网络具备替代传输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
在SDH网中,在净负荷区可以封装各种信息(如PPP帧、ATM信元等) ,因此,在SDH传输网上可以直接实现IP over SDH技术,也可以间接承载ATM业务。
由于IP直接承载在SDH上时,SDH业务不涉及协议,且不需在每个网络节点进行缓存和处理所传输的数据,从而使专线电路的网络具有高速、低时延的特点。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2fbd24431b765ce04081422.png)
国务院直接组织的“三金”工程,于1993
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三金”工程指“金桥”、
“金卡”和“金关”工程。“金桥”工程就是
要建设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平台。“金桥”工程
是“三金”工程的基础。“金卡”工程是指电
子货币工程,是银行信用卡支付系统工程。它
是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将与银行、内贸等部门紧密配合实施。
“金关”工程是指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工
程,当前主要推广电子数据交换,实现无纸贸
易。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我国Internet的建立
目前,我国有可以与因特网互连的八个
全国范围的主要互联网,它们是:中国公
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 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网通控 股)CNCNET、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宽带中国CHINA169网(网通集团)、中 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和中国移 动互联网CMNET。
组织和软件的重新包装所构成的各种网络 虚拟系统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多媒体网络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是必
然的趋势。目前多媒体处理控制技术的蓬 勃发展,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电信网、电视 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也在更高层 次上体现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 趋势。21世纪的计算机网络必定是融合包 括电信、电视等更广泛功能,渗入到千千 万万家庭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114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3a7ba1312b3169a551a4ee.png)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
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2、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补充实例)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
且它们具有同步性.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1)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3.33.3广域网技术
![3.33.3广域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903034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c.png)
网络层 光适配层 物理层
IP封装 SDH帧封装或Ethernet帧格式封装 物理层(光纤、WDM)
PDH技术
PDH技术的基础是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对模拟信号进 行采样,采样频率为8000次每秒,每个样值为8个二进制位,所以一个话路的速率为64kbps( =8bit*8000 /s),64Kbps是数字化语音的标准速度,也称为DS0(Date Signal 0),代表一个 标准的PCM数字语音话路。
根据传输速率不同,广域网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窄带网络,包括PSTN网络、ISDN网络、X.25网络、DDN网络、FR网络。 二是宽带网络,包括ATM网络、SDH网络和WDM网络。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广域网,它采用TCP/IP协议体系,分组交换技术,是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联形成的网络。用于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广域网包括X.25网络、FR网 络、ATM网、DDN网络、SDH网络、WDM网络等网络。
1广域网络分类 2 PDH技术 3 SDH技术 4 WDM技术
广域网络分类
根据网络主要支持的业务来分,网络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主要支持电信语音业务的电路交换网络,包括PSTN网络和ISDN网络。 二是主要支持数据传输业务的分组交换网络,包括X.25网络、FR网络、ATM网络。 三是支持多种业务的物理层网络,包括DDN网络、SDH网络、WDM网络,是传输网,支持多业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343c1376c66137ee0619e6.png)
1、计算机世界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以()和()存储的正确答案:【0 1 】2、二进制的101010.11对应的十进制数字是()正确答案:【 42.75 】3、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正确答案:【 1946 】4、西文字符常用的编码方式是()正确答案:【 ASCII 】5、()实质上是一种认为制造的入侵计算机系统的有害程序正确答案:【病毒】6、硬盘属于()存储器。
正确答案:【外部】7、计算机系统由()系统和()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正确答案:【硬件软件】8、()是指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正确答案:【字长】9、内存按存储方式可以分为()存储器(RAM)和()存储器(ROM)正确答案:【随机只读】10、十进制的38对应的二进制数是()正确答案:【 100110 】11、软件系统主要由系统软件和()软件组成正确答案:【应用】12、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正确答案:【机器语言】13、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和()两大部件正确答案:【运算器控制器】14、存储器分为()存储器和()存储器正确答案:【外部内部】15、()是windows面向用户的第一界面,也是放置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平台正确答案:【桌面】16、当同时按下ALT+Tab键之后,就会出现任务列表框;当有多个任务时,按( )键定位到要使用的应用程序上再按回车即可。
正确答案:【 Tab 】17、按()组合键可以打开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对话框。
正确答案:【 CTRL+ALT+DEL 】18、 windows支持通配符,其中()代表任意多个字符,()代表任意某一个单个字符正确答案:【*? 】19、 windows提供了两套管理计算机资源的系统,它们是“我的电脑”和()。
正确答案:【资源管理器】20、若要选定或取消选定不连续的两项或更多项文件,可以先按住()键,然后单击各个文件或文件夹。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d5a9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c.png)
计算机应用基础简答题1、计算机世界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以()和()存储的正确答案:【0 1 】2、二进制的101010.11对应的十进制数字是()正确答案:【 42.75 】3、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正确答案:【 1946 】4、西文字符常用的编码方式是()正确答案:【 ASCII 】5、()实质上是一种认为制造的入侵计算机系统的有害程序正确答案:【病毒】6、硬盘属于()存储器。
正确答案:【外部】7、计算机系统由()系统和()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正确答案:【硬件软件】8、()是指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正确答案:【字长】9、内存按存储方式可以分为()存储器(RAM)和()存储器(ROM)正确答案:【随机只读】10、十进制的38对应的二进制数是()正确答案:【 100110 】11、软件系统主要由系统软件和()软件组成正确答案:【应用】12、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正确答案:【机器语言】13、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和()两大部件正确答案:【运算器控制器】14、存储器分为()存储器和()存储器15、()是windows面向用户的第一界面,也是放置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平台正确答案:【桌面】16、当同时按下ALT+Tab键之后,就会出现任务列表框;当有多个任务时,按( )键定位到要使用的应用程序上再按回车即可。
正确答案:【 Tab 】17、按()组合键可以打开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对话框。
正确答案:【 CTRL+ALT+DEL 】18、 windows支持通配符,其中()代表任意多个字符,()代表任意某一个单个字符正确答案:【*? 】19、 windows提供了两套管理计算机资源的系统,它们是“我的电脑”和()。
正确答案:【资源管理器】20、若要选定或取消选定不连续的两项或更多项文件,可以先按住()键,然后单击各个文件或文件夹。
国家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三级资料,考试复习提纲,重点资料,复习归纳
![国家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三级资料,考试复习提纲,重点资料,复习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15b1dd87f1922791688e847.png)
看书第一遍:第二遍:详细,理解,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解决所有课后题。
第三遍:理解所有内容,熟悉课本→做历年真题前4套→结合真题看课本→做剩下几套真题→看书、真题→过关。
自2009年3月28日的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采用09年版新版笔试教材,部分内容有改动;上机考试采用在xp操作系统下Visual C++环境的C语言编程,您可以认为无变化;另,考试大纲没有变化,虽然称09年新大纲,但继续采用的04年版(您也可以认为是08年版)考试大纲。
笔试教材部分变动主要如下:1、删除第七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但大纲上明确表示有这一章,不敢保证不考,所以您应该有保留旧版本教材的必要);2、拆分第五章因特网基础为第五章第六章;3、原来第六章网络安全顺延到第七章,部分内容有更新;4、改动第八章网络技术展望为网络应用技术(组播技术、P2P网络、即时通信系统、IPTV、VoIP、网络搜索技术);5、其他章节部分有改动,比例约为20%;不影响以前的知识点。
6、笔试教材习题改动较大(新版习题也将是09年3月考试的重要题目);7、虽然新教材部分变动,如您能保证自02年笔试历年真题都会做且理解,保证您09年3月28日及格,但更好成绩需要您努力…。
8、SunnySmile尽力为您整理,因能力有限,如有疏漏,敬请原谅!第一章计算机基础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6个的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此条不需要知道)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 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应用
现阶段作用
概述
发展历史
技术特点
网络结构 网络现状
技术应用
现阶段作用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除了打电 话直接沟通,分组交换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
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 标志,将她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进行分组交换的 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从交换技术的发
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
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
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 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
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线路利用率高
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要
小,而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 原理,
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
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实现数据的分
组传送。
分组交换网具有如下特点:(1)分组交换具有多逻辑信道的
能力,故中继线的电路利用率高;(2)可实现分组交换网 上的不
分组交换技术
百科名片
分组交换技术也称包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 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经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 技术。它是经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
传输线路质量不高、 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一种交换技术。
概述
发展历史
技术特点
网络结构
a贰知.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由Don aid Davies和保罗 巴兰在I960年代早期创 造。有人认为伦纳德克兰罗克也是分组交换的创造者,可是
Davies在去世之前争辩这一点并指出,克兰罗克的研究实际上
是关于 排队论,也就是分组交换的关键理论基础。克兰罗克出 版的著作中未显著提到过把用户消息分割成段,并经过网络分
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
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 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
因此AT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 ”
存储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
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 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 一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
结束后用拆线程序拆除虚电路。永久虚电路如同专线一样,在
分组网内两个终端之间在申请合同期间提供永久逻辑连接,无
需呼叫建立与拆线程序,在数据传输阶段,与交换虚电路相同。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由分组 交换机、网路管理中心、远程
集中器、 分组装拆设备以及传输设备等组成。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J
CO
ff
二□£ SJ出
V'1B 7■<
用率高,能够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
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 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 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 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
信,如公用电报网。
分组交换
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
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
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报文交换
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
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
—— 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
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
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 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 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 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
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
交互性好。
分组交换网是继 电路交换网 和报文交换网之后一种新型交
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
换方式,它将用户的 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为存
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 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 ”存储一转
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 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 小段的数据 一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 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
别发送她们,这是巴兰和Davies最重要的创新。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
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
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
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
同码型、速率和规程之间的终端互通;(3)由于分组交换具有差
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故电路传送的 误码率 极小;(4)分组交换 的网络管理功能强。
分组交换的基本业务有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
(PVC)两种。交换虚电路如同电话电路一样,即两个数据终端要
通信时先用呼叫程序建立电路(即虚电路),然后发送数据,通信
异步传输模式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
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 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
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TM是在分组交换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