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合集下载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中文名利他行为外文名altruistic behavior应用学科心理学应用范围社会心理学目录.1什么是利他行为.2利他行为的特征.3巴特森分类.4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5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行为的唤起.▪助人的得与失.▪求助者的特点.6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人格因素.▪利他者的性别差异.▪利他者心境的作用.7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晌.8利他行为理论分析.▪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9利他行为的促进.▪培养移情能力.▪强化利他行为.▪提供榜样示范.▪学习助人技能.10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什么是利他行为编辑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很早就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编辑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

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

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

也含有利己的因素。

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如此说来,利他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行为是以利他为手段、以利己为目的,有些行为有微妙的利己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1]巴特森分类编辑巴特森(Batson)认为,利他行为应该指那些不图日后回报的助人行为,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与纯利他主义取向。

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

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

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3、完全自愿的行为;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

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

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

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

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

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

浅析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浅析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浅析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利他行为是指在行动中关注并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而不只是追求个人利益。

利他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建立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合作、塑造社会公德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利他行为有助于建立社会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利他行为可以体现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以及与他人分享资源等。

这些行为能够表达出个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

当社会成员相互之间具有信任感时,他们更容易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资源,从而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会关系。

而这种社会信任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其次,利他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合作。

社会合作是指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合作行为。

在社会合作中,个人往往需要放弃一部分个人利益来追求整体的利益。

而利他行为的存在可以鼓励和激励更多的个体参与到社会合作中来。

他人的利益被重视和尊重,个人也更愿意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付出努力。

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社会成员可以共同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此外,利他行为有助于塑造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利他行为可以使个人更加关注社会整体利益,遵循社会公德的规范行为。

个人的利他行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好处,也会对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当大多数个体都能够表现出利他行为时,社会公德也会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弘扬。

这有助于创建一个以公德守则为基础的和谐社会。

最后,利他行为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和担当。

利他行为可以通过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来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当个体能够主动展现利他行为时,他们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构建一个社会充满关爱和责任意识的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利他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立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合作、塑造社会公德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利他行为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社会的整体水平和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利他主义浅析

利他主义浅析

利他主义浅析摘要利他主义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善的标准。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最初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创造这个词的。

一般来说,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

一方面,利他主义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另一方面,利他主义往往还利用人的本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即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的这种观点来证明利他本能的存在。

关键词:利他主义;利己主义;无私利他;利他行为;集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真实的反映( 适应) 社会存在,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二是社会意识歪曲反映 ( 背离 ) 社会存在,就会阻碍社会存在的正常发展。

利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下我国正面临着社会道德退化的风险,青年人利他行为的心理意识开始弱化,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鼓励该行为的涌现。

一、利他主义的涵义及特征1、利他主义的涵义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很早就有利他主义思想的内容,但是,都浓浓地打上封建专制思想的烙印,比如“三从四德”,臣子对君主的利他思想已经上升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程度。

这是很狭隘的利他主义思想。

近代哲学思想对利他主义一词的研究源于孔德。

利他主义一词最早是孔德创造的,他希望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给与他人的无私行为【1】。

后来,社会生物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都对利他主义进行了研究,并且各自从自己的学科对利他主义给与了界定。

下面是几位学者对于利他主义的界定:①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惟一准则的伦理观,便是把无私利他奉为道德总原则的伦理观。

(王海明)②将牺牲个体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的适应性的行为原则视为道德总原则。

(威尔逊)③把在利益的分配中优先考虑的是他人,并努力使他人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使利益天平更倾向于他人的行为原则奉为伦理观。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

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

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

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

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

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
耶稣:“如果你只爱那些爱你的人,那么你有什么 权力去要求任何信任呢?……我告诉你,爱你的敌 人吧。”
(五)社会教育因素 (六)社会文化因素 (七)性别
五、利他行为的过程
第一,可能的助人者感觉到有人需要帮助;
第二,可能的助人者决定要不要给予帮助;
第三,若助人者决定给与帮助,需要决定提供什么 样的帮助并实施行为。
要不要给帮助?
这个决定需要经历两个判断: 责任归属判断:
判断造成被助者需要帮助的内外在原因
损失酬赏分析:
对损失和内心酬赏做出评价。
其它影响因素:
1、助人者的个人因素
助人者的心理特点; 助人者的生理特点(性别); 助人者的能力特点; 先前的利他经验; 助人者的宗教信仰。
2、当时的情境因素
天气好坏;环境干扰;有没有其它重要的事情;有 没有其它人的示范。
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二、利他行为的分类
(一)按实施情景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二)按责任归属
职责性利他行为 非职责性利他行为
(三)按实施动机
求回报性利他行为 不求回报性利他行为
两种利他主义的行为取向: 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
美国:
一青年男子乘地铁回家时,被歹徒用刀捅伤了腹部, 在歹徒下车后,其他11名乘客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年 轻人因流血过多而致死。 2000年6月,在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酗酒的年轻人 对60名单独出行的妇女进行了性侵犯,旁边数万名 游客、包括警察对此无动于衷。 戴安娜王妃的车祸
1、午夜独自回家,路遇高个男性坐在地上呻吟。
4、规范性的利他行为
顺从社会规范而实施的利他行为
5、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从安·兰德的思维看待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摘要:世俗的自私本质上都是在背叛自己,背叛精神、灵魂。

为了满足他人的目光,用昂贵的材料来粉饰;为了满足他人的利益,去做些“高贵”的工作;为了满足他人的品味,用恶俗的语言来讨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财富并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了社会对你挑剔的眼光。

有些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宣称财富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有多少个敢于说出自己财富是真正的被自己创造的?真正的自我主义者,是无所谓财富的,而是享受产物,以及创造过程。

那种充实的快乐,是没有金钱、权力能给与的。

关键词: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安·兰德这是一个道德崩溃的年代,你们将会为恶行而承担惩罚。

你们的道德标准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也是其寿终正寝前的黑暗时代。

如果你们还想继续生活,并不需要回到旧道德,而是要挖掘出人类道德的新意。

很多情况下,人们并非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只是因为人们总是刻意回避问题的存在,或者说人们一直找不到生活的答案恰恰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答案。

人们费尽心思寻找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要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一切都没有答案。

《圣经》中曾这样描述:“上帝,原谅我吧,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你也不要告诉我。

”2一、什么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安·兰德说,人是理性的,这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还有很多非本质的特征。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是虚伪。

人是最虚伪的动物。

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

人虚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集体主义掩盖自私等种种不正当的欲望和诡计。

世界上的政治、道德、信仰等大都宣扬利他主义,很多个人、团体、组织都宣称是利他的,是为了他人、社会、全人类利益奋斗的。

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必须接受为他人、为社会、为某党和政府牺牲的思想洗脑,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崇高”的、牺牲个人的道德标准。

但是实际生活中,事情却并非如此。

思想教育和现实情况的巨大反差,使每个善于思考的人心里难以平衡甚至痛苦迷茫。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可编辑全文】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可编辑全文】

二、社会文化规范(期望)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 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 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平等规范:人们要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 人。
三、学习模仿理论
通过榜样学习以及强化而建立利 行为。
五、环境因素:
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 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 是不同的。由于他人的在场,个体会抑 制利他行为。 原因:责任扩散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利他行为的榜样能 促进利他行为。
3、噪音、气候、时间等的影响
2004年新年伊始,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 例》在北京全面实施,而一度被树立为 “少年英雄”的赖宁,其照片纷纷从校园 墙上被摘下,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学校各 种活动照片、学生的书画作品和伟人名人 的照片。赖宁照片被摘掉的消息传出来之 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此 议论纷纷,有的说,应该让孩子们学习赖 宁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有的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赖宁这个孩子们见义勇为的典型 已经过时;还有的说,让孩子了解赖宁, 并不一定要让孩子去做。
以情境划分 非紧急情境 紧急情境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二、代价的权衡 三、求助者的特点 四、助人者的特点 五、环境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五个基本的步骤: 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 第二步: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 第三步:假设自己有责任帮助 第四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五步:决定去帮助
二、代价的权衡
一次交通意外后,伤者躺在地上但肇事者却 逃逸了.多人围观但也是没人帮忙.一位路过 的司机看不过去,连忙把伤者抬上车送到医 院。但是那些围观的人怎么指责他呢?家属 怎么说他呢?他们都说:"肯定是你撞的!!你 要负起全部责任!!不是你撞的你怎么这么好 心送伤者到医院去!!!"

利他主义行为背后神经机理初探

利他主义行为背后神经机理初探

利他主义行为背后神经机理初探利他主义是指个体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而不是自私地追求个人的利益。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帮助别人、分享资源、关心他人的幸福和福祉等。

尽管利他主义行为在人类社会中非常普遍,但是背后的神经机理仍然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利他主义行为的背后神经机制,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在理解利他主义行为的神经机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他人利他主义行为”。

他人利他主义行为是指个体在见到他人受到困扰、感到痛苦或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表现出帮助、安慰或支持的行为。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奖赏系统在他人利他主义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奖赏系统包括一系列互相联系的脑区,如杏仁核、腹侧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等。

在利他主义行为中,这些脑区的活动被认为与产生积极情绪和满足感相关。

例如,研究发现,参与捐赠活动的人们的奖赏系统活动比没有参与的人更加活跃。

此外,一项研究还发现,被认为是利他主义行为的诸如分享金钱等行为时,奖赏系统的活动水平与行为的利他主义程度呈正相关。

此外,利他主义行为还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镜像神经元是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当我们执行某项动作时,它们会激发类似的神经元群体,使我们能够模拟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感受。

研究发现,当人们观察到他人受到伤害或需要帮助时,镜像神经元系统会启动,进而促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去帮助他人。

另外,一些神经递质也在利他主义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催产素被认为是调节社会行为的重要神经递质之一。

研究表明,催产素与利他主义行为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

一项研究发现,当参与者接受催产素注射后,他们在社会合作实验中更倾向于采取利他主义的行为。

此外,多巴胺也可能在利他主义行为中发挥一定作用,因为多巴胺与奖赏系统密切相关。

除了上述神经机制外,个体的道德判断和社会情境也会对利他主义行为产生影响。

道德判断是指我们对某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判断和决策。

利他主义的盲点和扭曲

利他主义的盲点和扭曲

利他主义的盲点和扭曲利他主义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文明,它强调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利益置于社会的利益之上,即个人应该为了他人的福利而行动。

这个道德理念影响了无数人,令他们做出了很多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行为和贡献。

然而,利他主义也有它的盲点和扭曲,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利他主义的一大盲点在于它往往过于强调个人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人自身的权益和需求。

当个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时,往往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个人发展受限、自由和权力被剥夺、身心健康受损等。

如果过分追求利他主义,反而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崇利他主义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个人的权益和需求,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力。

其次,利他主义的另一个盲点在于它往往把个人和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简单二分。

利他主义主张个人应该把集体和社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但这么做的结果可能会太过简单化。

个人和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很难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划分。

另外,利他主义忽视了集体和社会对个人的回报,集体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有个人的共同努力和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在利他主义的基础上理性思考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探寻更好的平衡点。

最后,利他主义的扭曲主要表现在其过度强调自我牺牲而忽视了其他行为和素质。

利他主义并不等同于完全的自我牺牲,更多的是要求人们以关爱和同情、体谅和支持等非物质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如果人们仅仅以自我牺牲或者物质资助来证明自己的利他主义,那么这种行为很难维持下去,反而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安全问题。

因此,利他主义应该是一个全面和复杂的道德理念,需要人们从多个维度去实践和弘扬,从而真正实现人类的利益和福利。

综上所述,利他主义虽然是一个有益的道德理念,但也存在着各种盲点和扭曲。

为了正确理解和实践利他主义,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重视自己的权益和需求,理性思考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全面、复杂、多维度的方式去表达和实践利他主义的价值和精神。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能听到“利他主义”这个词,那到底啥是利他主义
行为呢?
简单来说,利他主义行为就是那种一心为了别人好,不怎么考虑自己得失
的举动。

比如说,有人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毫不犹豫地跑过去扶起来,也不怕被讹诈,这就是利他主义行为。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一个小朋友的气球飞走了,他
急得大哭。

这时候,你二话不说,噌噌噌爬上树,帮他把气球拿下来。

这一过
程中,你可能会弄脏衣服,甚至可能会从树上摔下来,但你没想那么多,只想
着让小朋友不再伤心。

这,就是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行为可不只是在大事上才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里也到处都是。

像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邻居搬搬重物,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一些自己的
零花钱等等。

这些小小的举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大大的
温暖和帮助。

有人可能会想,那些做利他主义行为的人是不是傻呀?自己啥好处都没捞着,还可能会给自己添麻烦。

但其实,利他主义者可不这么想。

他们从帮助别
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感,这种内心的愉悦,可比物质上的东西珍贵多啦!
而且,利他主义行为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就像传染病一样,会一个传
一个。

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受到感染,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样一来,整
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充满了爱和温暖。

所以说,利他主义行为可不是什么傻事,而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魔法棒。

让我们都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好吧!。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利他的字面意思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利他行为的性质(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

利他者认为帮助别人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利他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独自一个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

这是由于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导致责任扩散。

如果情境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时间紧张时会难于利他。

(4)利他对象的特点:被帮助者与利他者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或更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让人产生利他。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的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补偿,以减少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

(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

利他感悟心得体会(3篇)

利他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仁者爱人”的传统美德,而“利他”则是这一美德的体现。

利他,即以他人的利益为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利他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弘扬。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有幸亲身参与了利他活动的实践,对利他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利他精神的内涵利他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包含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关爱社会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利他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爱他人:利他精神要求我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的疾苦,以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人。

2. 无私奉献:利他精神要求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将个人的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他人和社会无私奉献。

3. 乐于助人:利他精神要求我们主动帮助他人,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伸出援手。

4. 关爱社会:利他精神要求我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二、利他活动的实践与感悟近年来,我积极参与了多项利他活动,如志愿服务、爱心捐赠、关爱弱势群体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利他精神的力量。

1. 志愿服务:我曾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热心肠的志愿者,他们不求回报,只为给社区居民带来便利。

通过志愿服务,我学会了关爱他人,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2. 爱心捐赠:我曾参与过爱心捐赠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当我看到他们收到捐赠物品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我深刻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喜悦。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3. 关爱弱势群体:我曾参与过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为流浪汉、孤寡老人等提供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关爱弱势群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三、利他精神的意义1. 培养道德品质:利他精神是道德品质的体现,通过参与利他活动,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从安·兰德的思维看待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摘要:世俗的自私本质上都是在背叛自己,背叛精神、灵魂。

为了满足他人的目光,用昂贵的材料来粉饰;为了满足他人的利益,去做些“高贵”的工作;为了满足他人的品味,用恶俗的语言来讨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财富并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了社会对你挑剔的眼光。

有些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宣称财富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有多少个敢于说出自己财富是真正的被自己创造的?真正的自我主义者,是无所谓财富的,而是享受产物,以及创造过程。

那种充实的快乐,是没有金钱、权力能给与的。

关键词: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安·兰德这是一个道德崩溃的年代,你们将会为恶行而承担惩罚。

你们的道德标准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也是其寿终正寝前的黑暗时代。

如果你们还想继续生活,并不需要回到旧道德,而是要挖掘出人类道德的新意。

很多情况下,人们并非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只是因为人们总是刻意回避问题的存在,或者说人们一直找不到生活的答案恰恰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答案。

人们费尽心思寻找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要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一切都没有答案。

《圣经》中曾这样描述:“上帝,原谅我吧,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你也不要告诉我。

”2一、什么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安·兰德说,人是理性的,这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还有很多非本质的特征。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是虚伪。

人是最虚伪的动物。

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

人虚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集体主义掩盖自私等种种不正当的欲望和诡计。

世界上的政治、道德、信仰等大都宣扬利他主义,很多个人、团体、组织都宣称是利他的,是为了他人、社会、全人类利益奋斗的。

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必须接受为他人、为社会、为某党和政府牺牲的思想洗脑,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崇高”的、牺牲个人的道德标准。

但是实际生活中,事情却并非如此。

思想教育和现实情况的巨大反差,使每个善于思考的人心里难以平衡甚至痛苦迷茫。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浅析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从安·兰德的思维看待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摘要:世俗的自私本质上都是在背叛自己,背叛精神、灵魂。

为了满足他人的目光,用昂贵的材料来粉饰;为了满足他人的利益,去做些“高贵”的工作;为了满足他人的品味,用恶俗的语言来讨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财富并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了社会对你挑剔的眼光。

有些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宣称财富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有多少个敢于说出自己财富是真正的被自己创造的?真正的自我主义者,是无所谓财富的,而是享受产物,以及创造过程。

那种充实的快乐,是没有金钱、权力能给与的。

关键词: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安·兰德这是一个道德崩溃的年代,你们将会为恶行而承担惩罚。

你们的道德标准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也是其寿终正寝前的黑暗时代。

如果你们还想继续生活,并不需要回到旧道德,而是要挖掘出人类道德的新意。

很多情况下,人们并非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只是因为人们总是刻意回避问题的存在,或者说人们一直找不到生活的答案恰恰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答案。

人们费尽心思寻找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要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一切都没有答案。

《圣经》中曾这样描述:“上帝,原谅我吧,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你也不要告诉我。

”2一、什么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安·兰德说,人是理性的,这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还有很多非本质的特征。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是虚伪。

人是最虚伪的动物。

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

人虚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集体主义掩盖自私等种种不正当的欲望和诡计。

世界上的政治、道德、信仰等大都宣扬利他主义,很多个人、团体、组织都宣称是利他的,是为了他人、社会、全人类利益奋斗的。

一个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必须接受为他人、为社会、为某党和政府牺牲的思想洗脑,每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崇高”的、牺牲个人的道德标准。

但是实际生活中,事情却并非如此。

思想教育和现实情况的巨大反差,使每个善于思考的人心里难以平衡甚至痛苦迷茫。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

对利他主义行为有什么理解的作文
在繁杂的世界里,利他主义就像那个默默照亮前方的灯,它告诉我们,要善良,要和气。

这种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把别人的幸福看得比自己还重要,不计较自己付出多少,就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

说到利他主义,我就想起了那些大灾大难时冲在前面的人。

他们不求回报,只想着怎么帮别人。

这种精神,真的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

但你知道吗?利他主义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

得靠我们平时一点点去做,去帮助别人。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举,都能让人心里暖暖的。

这些小事加起来,就像是很多小溪汇成大海,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丰富、更美好。

从心理上说,帮助别人真的能让人感到开心。

那种满足感,不只是别人说了声谢谢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成长和满足。

所以,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最后我想说,利他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
种生活方式。

它告诉我们,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也别忘了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浅论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变动

浅论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变动

【论文关键词】非理性均衡点;利他行为;利己行为;理性;非理性??【论文摘要】利他行为会因一决定性因素变动到非理性均衡点而转变成为利己行为,但非理性均衡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在均衡点附近的点随时都有可能由于某些非决定性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偏转。

而且每个人的非理性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均衡点都不总是一样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点都是在总体的均衡点成正态分布。

????一、引言??亚当?斯密是在18世纪末期提出“经济人”的利己性假定,按照斯密的观点,自利是人的本性。

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体现利己主义本性的人。

虽然这个假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200多年,但在所有关于“经济人”的定义中,都是认可自利是人的本性。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并不全是或并不一直都是理性的,在一些情况下人就会做出一些非理性选择。

比如:现在有A和B两个选择供一个人选??A:100%的可能性赢1000元??B:50%的可能赢2100元;50%的可能一分也拿不到??用主流经济学的期望值来分析,B的期望值(2100元)大于A的期望值(1000元),那这个人就会选择B。

但事实上在真正面临这两种选择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A,因为人在面对风险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是风险规避的。

这个结果与传统的期望值理论分析得出的结果截然相反。

??经济人是理性的、自利的就是两大基本假设之一。

而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不总是自利的,在某些时候会有利他行为的表现。

??二、文献回顾??叶航教授把人类行为归结为三大行为类型:纯粹利己;纯粹利他;为己利他。

??这三种典型的利他行为分别是:??第一,亲缘利他,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做出牺牲。

在生物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二,互惠利他,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

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而帮助另一个与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是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一、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行为美国大百科全书①这样写道:“利他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发展而来。

他以egoisme(自利)为模式,artrui(他人)为基础,创造出altruisme这个法国单词。

”孔德利用该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

继孔德之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究这种人类行为,并试图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定义。

社会学家特里弗斯②将利他主义行为定义为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③则把利他主义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损的行为”。

不过,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很好地界定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行为中获得与付出的代价之外,利他的动机因素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而上述这两种定义在强调利他主义行为的代价的同时恰恰都忽略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动机要素。

鉴于上述考虑,威尔逊④把利他主义又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纯粹利他主义)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互惠利他主义)。

并认为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具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的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往往不求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出无私的忘我。

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的实质则是为求自利的“利他主义”,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同社会中的远亲或不相干的个体交往时常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约定来实现这种互惠互利。

不过,由于有条件的利他主义者往往在行动前考虑个人的得失(例如指望在将来获得回报),所以人们并不习惯于将其视为真正的利他主义行为。

因此,大多数学者在谈到利他主义行为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前一种利他主义—即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因此,巴尔一塔尔⑤认为,以利他动机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使他人获利;(2)必须是自愿行为;(3)行为必须是有意识且有明确目的意图的;(4)他人所获利益必须是行为目的本身;(5)必须不期望有任何回报。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利他行为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摘要:利他行为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于人的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使他人受益。

利用动机理论来对利他行为做了实际的论述;研究表明,培养利他行为在幼儿时期作用最大,利用模仿,表扬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利他行为的教育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关键字:利他行为,动机,作用,规范1利他行为的概述利他行为是指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无偿的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其中包括援助,救济,捐赠等等。营救被埋者,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等等都是利他行为。这些行为的表现方式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和利益,而不指望任何回报.这是区别于一般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助人行为包括要求回报的行为,如做志愿者是为了获取高额的补助;都照顾老人,希望过后得到回报等,都是在做出行为之前就对回报有一定的期望,所以助人行为不能等同于利他行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动物的保姆行为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在动物社会,有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真亲”,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做“假亲。动物学者经常观寨到,猿猴在失去母亲之后常常由其他猩猩抚养,或由它们的哥哥蛆蛆照看:日本猴当母猴走失后其幼仔就由猴群中地位较高的雄猴照顾,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在黑猩猩和猿猴的群体当中还可以观察到与此相类似的另一种情况:有的猿猴或猩猩把爱倾注在车不是自己亲生的幼仔身上去背、去抱别人的孩子带别的幼仔玩耍,给它们梳理毛,关怀备至。动物的保姆行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非亲非故却去帮助育儿这种在一旁帮助别人育儿的个体叫做助手。世界上约有8600多种鸟,已知当助手的约300多种助手围着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鸟忙这忙那,所有的行动都和鸟的繁殖有荧。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得到了强化.当利他行为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除了直接经验外,人们是否做出利他行为,还受到个体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期望的影响,例如能否得到社会或周围人的赞赏,自己内心是否感到受到安慰等.因此,利他行为都是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强化作用而学习而来的.当一个人做出某种利他行为后,如果内心感到非常愉悦,在后来的相似情境中,自然会再一次做出利他行为;反之,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受到他人的非议或其他惩罚,他很可能就不会再做出类似的行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见别人有困难也会主动的进行帮助.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且不应该伤害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只有少数人才不受回报规范的约束,他们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人------年幼的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等.对于这些人,社会责任规范教育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俗话说的“知恩图报”。“好人有好报”就是回报规范的具体表现2利他行为的动机理论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里媒介。2.1动机是一种内部激素:它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一种力它在主体内部驱使着主体向着某一目标而行动,因此,动机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支配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始终是相互联系的,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了解后,就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行为。2.2动机为人的行为提出目标它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所以动机所一起的行为总是指向满足需要着一方向,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是并不一定需要动机,如婴儿对饮食的需要,由于没有形成真正心理,没有目标意识,因此不能形成动机,相反,当机体有饥渴的需要,但一个人集中做某事时也会废寝忘食,因此,动机的意识性是人的动机的主要特点。2.3人的动机也有无意识的成分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会下意识地躲开,这种动机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下引起的,属于人的本能。3本能论,学习论,需要理论3.1本能论是指个体与生具有的或不学而会的行为,由于这种本能是“自发”的无需考虑或思考就会起作用,所以是一种在无意识领域起作用的一种心理力量。如当人的手触电时会立刻把手收缩回来,这个行为是没经过任何考虑的,通常被称为本能的反应。3.2学习论学习论有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联结论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是刺激与反应间建立前所未有的联结的过程,经过学习,使一种刺激能引起某种反应这种新联结的过程句是学习。这一理论把学习动机成习惯的行成。认知论中的强化论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外界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强化,一个人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决定个体特定行为是否再次出现。强化论不强调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的制约作用,只是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自我强化论不同的是班度拉的自我强化论他,他认为,一是:强化论完全由个体掌握和控制,当个体想要对自己进行强化时,随时随地可以利用强化物来奖励或惩罚自己。在某中情况下,个体的自我强化所利用的强化物可能与由他人实施强化所利用的强化物有所不同。二是;个体是否对自己强化的标准和依据也是由个体自己决定的,及个体内心已经确立了一定的规范。按照这种规范,个体先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然后才决定是否对自己进行强化,以及进行积极的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同样由于对行为评价取决于个体的自我判断,因此,是否继续某一种行为是完全由个体自己所决定的。3.3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自身内部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人要求潜能的满足或得到实现是马洛斯需要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他看来内在价值是一种本能的潜能或基本需要,它的存在是通过潜能的要求而体现出来的,而潜能的发挥和实现依赖于需要的满足。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基于满足一定需要的动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如衣食,睡眠,排泄等;然后是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惧和焦虑,对体制,秩序,法律,规范的依赖,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第三个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即人们渴望与他人维持有感情的关系,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具有一定的位置,第四个层次是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及个体要求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4培养利他行为的途径和方法行为是由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决定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利他行为的发生,与个体内部因素及外部情境因素有很大相关。人们如能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对于社会则大有益处。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利他行为,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在儿童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儿童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人格中有利于利他动机形成的部分加以塑造,就会实现使他长大后表现出利他行为的目的.首先是家长,教师和对儿童有教大影响的人的口头引导,例如,告诉他要在生活中多帮助别人,尊重老人等等,但是,只有口头的教导有时候并不起作用,原因是儿童没有看到相应的利他行为的榜样,在他的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形象记忆,无法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利他动机。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为他们树立榜样,如家长,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常注意做出助人行为,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助人行为的信息等,给儿童提供一种最真实的榜样。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儿童利他动机的早期社会化才能完成。5讨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得到积极强化时,他就会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消极强化时,利他行为就会减少.年幼的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使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如何使他们打破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更多地显示出利他行为,则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是以行为的情境性和依赖性为特征的,如何针对其特点寻求一条合适的途径来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洛克指出:由于儿童通过榜样比通过告诫学得更多,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好的典范来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儿童会热切地模仿有道德的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我们赞许他们这样的做法时。例如,一个人在做出利他行为后受到了他人的奖励和称赞,那么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就会再次做出相应的利他行为;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利他行为受到了批评和嘲笑,那么他在以后的相似的情境中就不会再做出利他行为。有人曾经作过一个实验:把幼儿园的儿童分成三组,并使他们都做出一定的利他行为,如把自己的玩具让给比他小的儿童.第一组儿童被称赞为慷慨的人,第二组儿童只是受到单纯的普通的表扬,第三组儿童未受到任何表扬和鼓励.一段时间之后,经过观察发现,第一组儿童做出利他行为的最多,第三组儿童最少.原因在于第一组儿童的利他行为得到了积极的强化。如果整个社会形成对利他行为进行积极强化的环境和局面,那么,利他行为就会蔚然成风。6结论因此,幼儿从榜样身上看到的直观行为,是不用经过分析、提取就能直接影响简单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复杂认识的提高,必须具有从榜样的行为上抽取出其内涵的能力,然后才能导致复杂认识的提高。而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欠缺这样的能力。因此,此研究也揭示出,榜样的作用,更适合于幼儿简单认识和行为的提高与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一、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行为
美国大百科全书①这样写道:“利他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发展而来。

他以egoisme(自利)为模式,artrui(他人)为基础,创造出altruisme这个法国单词。


孔德利用该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

继孔德之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究这种人类行为,并试图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定义。

社会学家特里弗斯②将利他主义行为定义为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
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③则把利他主义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损的行为”。

不过,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很好地界定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行为中获得与付出的代价之外,利他的动机因素同样是
不容忽视的—而上述这两种定义在强调利他主义行为的代价的同时恰恰都忽
略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动机要素。

鉴于上述考虑,威尔逊④把利他主义又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纯粹
利他主义)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互惠利他主义)。

并认为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
具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的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往往不求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出无私的忘我。

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的实质则是为求自利的“利他主义”,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同社会中的远亲或不相干的个体交往时常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约定来
实现这种互惠互利。

不过,由于有条件的利他主义者往往在行动前考虑个人的得失(例如指望在将来获得回报),所以人们并不习惯于将其视为真正的利他主义
行为。

因此,大多数学者在谈到利他主义行为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前一种利他主义—即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因此,巴尔一塔尔⑤认为,以利他动机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使他人获利;(2)必须是自愿行为;(3)行为必须是有意识且有明确
目的意图的;(4)他人所获利益必须是行为目的本身;(5)必须不期望有任何回
报。

这一归纳几乎考虑到了利他主义行为的所有方面,也为人们鉴别利他主义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标准。

不过,利他主义行为的复杂性似乎超出了巴尔一塔尔的设想。

有人就提出,利他主义行为确实不需要任何外部奖励,但也不可排除来自于行为者自身内部的奖赏(如:做好事带来的满足感)①—鉴于这一问题的
复杂性,有关它的探讨将在本章的第二节被加以展开。

综上说述,利他主义行为不同于利他行为的关键之处在于,利他主义行为重
在考察行为的动机,而利他行为则只在意行为的结果;一个利他的行为如果不具
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即便在行为结果上呈现为利他,也不能被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利他主义行为。

此外,由于大多数利他主义行为都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因此,那些不具备亲缘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就显得尤为可贵,也更值得对其加以研究。

二、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主义
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更多的就利他主义的具体行为展开研究,并试图从中获
得利他主义行为据以产生的规律。

因此,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并不对“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这两者加以严格区分。

但在道德哲学领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伦理学工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区分“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
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研究利他主义行为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辨析这种行为能否被
当作一种行为规范,进而上升到“利他主义”的高度—即把无私利他奉为衡量
行为道德与否的唯一标准。

换言之,伦理学意义上的“利他主义”是指:只有无
私利他才是善的、道德的,只要目的利己便是不应该和不道德的。

事实上,有不
少人都持有类似的主张。

儒家伦理观的核心范畴“仁”的定义便是无私利他。

因为历代儒家都把“仁”
界说为“爱人”:爱人是无私利人的心理动因,而无私利人则是爱人的行为表现。

朱熹对此有更为清晰的表述:“公而无私便是仁”。

②墨家③的核心范畴“兼爱”也是无私利他:“文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无私。

”①西方的基
督教的核心范畴“爱”更是无私利他的:“爱的本质,是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
三章所说,不求自己的益处,反求别人的益处。

”②类似地,康德也曾言:“责任
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③“尊重是使利己之心无地自容的价值
觉察。

”④
从善恶原则来看,伦理学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强调:凡是自爱为我、目的利己
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既有害于社会和他人,又有害于自我品德的完善,因而
便都因其违背道德目的而是不义的、不道德的、恶的,都是小人行为;只有爱人
无私、目的利他的行为,才真正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有利于自我品德的完善,才
符合道德的目的,因而才是道德的、善的、义的,才是君子行为。

所以,孔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⑤墨家也言:“品行是:所干的事不图个人名利;
所干的事为个人名利,便是巧诈,犹如为盗”⑥
利他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在中国尤其如此。

虽然中国
所秉承的儒家传统宣扬“爱人”,却始终认为“爱有差等”—即对熟人的爱要
甚于对生人的爱,但这点却并不为墨家所支持,墨家的“兼爱”观就是最好的例
证。

而到了新中国建国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被提到了一个无
以复加的高度,这种伦理观不仅认为人不应该“爱有差等”,而且比墨家的“兼
爱”更进一步。

它主张: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关心陌生人的利益比关心
有亲缘关系的人的利益更加值得推崇。

那么,利他主义是否果真值得如此高扬
呢?事实上,反对利他主义的努力从利他主义诞生之日起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批判利他主义的学说纷繁复杂,其中,王海明⑦的观点较具代表性。

他认为
利他主义的弊端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利他主义侵犯、否定一
切目的利己的欲望和行为,妄图使人的一切行为都达到无私利他的至善峰峦。


这种做法的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损人和虚伪之风随利他主义而起。

这是因为,
第一,任何人的行为目的都不可能完全地、也不可能恒久地无私利他,但是利他
主义却非要如此。

于是人们便只能假装无私利他,遂使虚伪成风。

第二,利他主义道德向人们灌输只要目的利己,则不论手段损人还是利人,统统都是恶的。


就使得人们在实施目的利己的行为时,失去了优先选择“共赢”手段的道德必呈
和道德兴趣,从而滋长损人利己、公私背离之风。

另一方面,利他主义增进社崔
和每个人利益最为缓慢,因为它否定对于个人利益的一切追求,这也就堵塞了圣
今为止人们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

利他主义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个人而言,显得多少有些苛刻和不合时宜,不过
如若将其视为一种道德理想、道德境界倒也未尝不可。

毕竟,个人在追求个人牙
益的过程中遇到人际冲突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而一个愿意在冲突中选择自我书
牲以成全他人的人总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

而且,个人在遇到利益冲突时
其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表现越多,也往往意味着他有着越高的道德觉悟。

因此
虽然对于利他主义的垢病层出不穷,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同样否定利他主义行为毕竟,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一个利他主义者要求自己所有白行为都必须是利他主义行为,但是,反过来,一个有利他主义行为表现的人却到必是一个利他主义者。

如今,众多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都旨在找出利他主义行为的产生根源①,月
而建立一种能够促进人们关心他人利益的有效机制—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少们的利他主义行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利他主义行为作为一种稀缺的道德纂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