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合集下载

从幽默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幽默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幽默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幽默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就是幽默,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独特的,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幽默文化。

通过对中西幽默文化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消除沟通障碍,减少文化差距,从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关键词:幽默文化东西文化差异沟通效果幽默是一种常见而且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幽默”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九章·怀沙》中的“煦兮杳杳,孔静幽默”,然而这里的释义是安静,现在所指的“幽默”则是英文“Humor”的音译,最早见于林语堂先生的《论幽默的译名》一书,并一直沿用至今。

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则认为:“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征,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当代著名喜剧美学家陈孝英给幽默下的定义是:“幽默是创作主体以比较温和的态度和比较含蓄的手法,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照,对包含喜剧因素的事物作有意识的理性倒错的反映,造成一种特殊的喜剧情境,并进而创造出一种包含复合情感、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使欣赏主体(即审美主体)产生会心的笑,来表达美对丑的优势。

”而不同的字典给出的幽默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辞海》的解释是“一种艺术手法。

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幽默(Humor)的解释是:“the quality in something that makes it funny or amusing;the ability to laugh at things that are amusing. 幽默;幽默感。

”现代汉语词典对幽默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幽默是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一种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中。

含蓄精炼的幽默语言在使用与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相连的文化溯源。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英文幽默赏析院系:外语系专业班级:英语11-02班姓名:郑爽学号:0226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林语堂:我很怀疑世人是否曾体验过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对于改变我们整个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学术上,在生活上的地位。

它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上的,还不如说是化学上的。

它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的根本组织。

我们须默认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中。

精炼含蓄、奇妙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与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溯源。

英语中的humou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

而抑郁时由于体内“黑胆汁”过剩所致,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

英国人将humou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

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撰文提倡的。

幽默的涵盖面甚广,它包括笑话(joke)、讥讽(satire)、反语(irony)、喜剧(comedy)、俏皮话(wisecrack)、轶事趣闻(anecdote) ,等等。

对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

而对幽默的定义,学者们却莫衷一是。

我们暂把幽默定义为一种诙谐的、滑稽的意在带给交际双方愉悦的交际方式。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幽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幽默的内容、功能、语言类型和表现形式上,造成差异的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

一、中西方幽默内容上的不同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

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

从主题上看,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禁区;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

从内容上看,在西方的幽默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很大, 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

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

纵观流传至今的几百段传统相声,讽刺段子占绝大多数。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言语幽默是以语言为工具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

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语言的语用策略使用侧重点的不同。

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幽默言语交际活动活动中幽默效果的好坏有赖于对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的深刻理解。

本文采用语料分析法发现中文更偏好于使用“过度自我贬损”和“过度赞赏他人”策略实施幽默言语行为;英文国家则更倾向于使用“贬损他人”策略、“自我欣赏”策略和“不合时宜”策略进行幽默交流。

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适当认识到这种言语幽默差异,灵活实现中英文幽默方式的转换,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关键字:中英文言语幽默效果差异应用引言幽默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引起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的重视,例如语言学、修辞学、美学、哲学及社会学等等。

回顾以往对情景喜剧中幽默所做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语篇分析、语言翻译、跨文化研究等领域。

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幽默感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融入了幽默,运用丰富有哲理而又有情趣的幽默语言进行授课,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

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能力,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幽默技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来掌握幽默语言技巧。

幽默语言运用好了,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还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

幽默是一种常见且具鲜明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幽默就在我们的身边。

幽默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

幽默是智慧和灵感的体现;是底蕴和修养的积淀。

本文从一个英语教师的角度对幽默结构进行分析,阐述了一个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幽默品质,达到以幽默语言推动英语教学的目的。

中西方幽默的对比

中西方幽默的对比

Chinese and western humor different reasons mainly becaus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way of thinking of many aspects of different causes. • Chinese is a typical aims to ask Ann feet introversive type continental farming culture, formed the spring type of divergent thinking, and keep rite and implicative; While the westerners is only for prosperity of the camber type Marine business culture, form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sketch type linear thinking, along with the gender and make public, are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projection.
comparison
• 中国:在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 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 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势 。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势,便 形成了重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 维定势及方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 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为了说帮一 个人的愚蠢,便着重描写此人说话 、做事是如何蠢,使人在读过后, 能马上直观地得出结论。 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 。在幽默中,就体现为利用克制陈 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在阅读幽默 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解曲言,来 理解幽默本身。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林语堂曾指出幽,默表现的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观点,一种人生态度。

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幽默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幽默不仅是一个语言概念,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幽默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还蕴涵着大量文化信息。

汉英幽默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从汉英幽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独特内涵。

尽管幽默在社会文化中如此重要,但在众多的学术研究中,幽默研究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比中英幽默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幽默理论已经非常成熟并系统化,除了传统的三大理论:优越论,释放论和乖讹论,还有Raskin提出的语义脚本理论和Attardo提出的五层幽默表征模式。

近些年,也有许多语言学家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和Sperber and Wilson的关联理论对幽默进行分析。

反观中国的幽默研究,尽管林语堂,鲁迅等人都对幽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但都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

此外,国内外对幽默的研究虽然很多,但都只是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人类交际的共同点,目前从文化的角度对英汉幽默中所反映出来的中英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仍比较薄弱。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y of pragmatics is the conversational maxim put forward by H.P.Grice.Grice perceived that in our daily conversation people always tried to imply others instead of directly telling others something.For example,a young man said to a young woman,“you look more beautiful withoutglasses. ”Immediately , the woman replied,“then I must be ugly enough with glasses.”The man has the excuse to deny the idea,but he can’t deny he has somewhat implied the other meaning.Later on,Grice created a new word“implicature”,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people convey a meaning without speaking it out exactly.幽默虽然是人类共同的心灵财富,但却受制于历史文化诸因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西幽默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中西幽默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中西幽默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引言幽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让我们笑出声,放松压力,增进人际关系。

然而,幽默并不是一个普世的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给幽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其幽默文化也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幽默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1. 中西文化背景介绍在开始对比研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西方文化的背景。

1.1 中国幽默文化概述中国幽默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经典和民间故事中。

中国有着丰富的笑话和段子,其中大部分融入了讽刺和智慧的元素。

中国文化注重隐喻和暗示,喜欢通过言辞间接地传递信息,并且对智慧和机智非常推崇。

1.2 西方幽默文化概述西方幽默文化以欧美为主,由于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和文化交流,西方幽默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西方幽默强调自嘲、讽刺和夸张,通常以直接、明确的方式让人发笑。

西方幽默注重个体的表现和个性的宣泄,喜欢幽默讽刺的方式来调侃社会、政治和文化。

2. 幽默表达方式对比中西幽默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2.1 言辞差异中文幽默倾向于使用双关语、谐音、运用字义的多义性等修辞手法来制造笑点。

这种言辞上的巧妙使得听众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完全理解,并且喜欢思考和推敲其中的意义。

西方幽默则更加直接,通过幽默的对话和单词的双关意义来创造欢乐。

2.2 文化元素差异幽默是文化的产物,中西幽默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是决定幽默性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习俗、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常常成为幽默的素材。

西方幽默则更加注重当下的社会状况和日常生活,如政治、名人、社交等。

3. 幽默观的差异幽默观是人们对幽默的看法和理解方式,中西方在幽默观上也有差异。

3.1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差异导致了幽默观的不同。

中国人更注重集体观念,幽默多以群体为单位,强调团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而西方人更加倾向于个体主义思维,幽默更加个人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表达。

中西方幽默差异(全英)

中西方幽默差异(全英)

Reasons
❤Study on humor in China is young, in the past, Chinese ga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or itself.
❤We live in different cultures, however, the problem here is that culture is usually imparted in a tacit way.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Humor &
English Humor
Han
Humor
• Humor is an elegant language arts, It‘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language of both the West and China. Humor language can not only reflects the culture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an reflect the speaker’s training and style. Therefore, do not understand humor, language can not be considered as
Thank you !
Differences
• in the western definitions, humor is in the form of sure.
• while in the Chinese explanations, humor stresses its social component .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英语中的“humo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

而抑郁是由于身体内的“黑胆汁”过盛所致,解决办法正是开怀大笑。

英国人将“humo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

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首次撰文提倡的。

莎士比亚曾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光”而实际上,风趣的谈吐和机智的问答不仅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智慧,还能增强此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然而很多幽默语言的妙处却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的人之间更容易了解幽默中的含义,幽默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人的幽默风格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也就是说,幽默的形式有其特定的历史沉淀。

有时,同一可笑的情景对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交谈者来说既无趣也不可笑。

可莱姆斯曾说过:“我们不得不弄清他们为什么会说出那些话,是如何说的以及再怎样一个特定的情景下对谁说的那些话,另外,我们还不得不将他们的话语、信仰、心态与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尤其是我国与英美国家的一些差别,从而更好地进行相互间的和谐沟通。

一、中西方幽默语内容上的不同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

幽默能在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他们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理念。

中国的传统幽默大多是表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但也不是各方面都可以用来做幽默的素材的,从主题上看,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以及宗教和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死亡的问题,更是讳莫如深。

而西方的幽默则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宗教、性、死亡的幽默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社交语言(这在美国幽默中更为明显)。

在内容上看,在西方的言语幽默当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较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

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中文幽默经常依赖于语境和双关语,而英文幽默则更倾向于依赖于笑话的构造和反转。

例如,一个典型的中文幽默可能是这样的:“老师告诉我们不要‘临时抱佛脚’,但是到了期末考试,每个人都在抱佛脚。

”这个笑话依赖于“临时抱佛脚”的成语,其本意是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仓促应对,但在中文语境中,它常常被用作“努力学习”的讽刺或调侃。

而在英文中,这种双关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

中文幽默经常利用角色和情境来制造笑点,而英文幽默则更倾向于使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例如,一个典型的中文幽默可能是这样的:“他是个宅男,每天都在家里玩游戏。

但是有一天,他的外卖到了,他打开门,却发现外卖员是他小区的保安。

”这个笑话依赖于角色和情境的反转来制造笑点。

而在英文中,这种角色和情境的反转可能并不像中文那样明显或有趣。

中文幽默经常利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来制造笑点,而英文幽默则更倾向于使用普遍的文化参照。

例如,一个典型的中文幽默可能是这样的:“他是个武侠迷,总想着能够飞檐走壁。

结果有一天,他真的从高楼摔下来了。

”这个笑话依赖于中国文化中对武侠的认知来制造笑点。

而在英文中,这种文化参照可能并不被普遍理解或欣赏。

中英文幽默之间存在显著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在翻译幽默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考虑,以尽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的笑点。

我们也需要理解和欣赏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幽默方式和特点,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作品。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美两国之间的商务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在商务谈判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策略展开讨论,以期帮助双方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价值观念的差异使得双方在对待商务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上存在较大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人情和关系,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这往往导致在合作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出现分歧。

从言语幽默看汉英文化差异

从言语幽默看汉英文化差异

从言语幽默看汉英文化差异作者:吴斯书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09期【摘要】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一种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文学现象。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言语幽默作为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也被频繁的使用。

本文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和权力理解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英幽默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加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言语幽默;汉语;英语;文化差异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它以事物的矛盾为基调,在滑稽的表面和逗笑的形式中揭示出生活中的乖讹和不合理之处,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幽默不仅是一种语言学概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言语幽默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文明时代的产物。

言语幽默离不开语言存在的社会背景,在理解幽默的过程中,只有当受众接收到幽默制造者所涉及到的相关特定的文化信息,正确理解和欣赏说话者的意图,幽默的效果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一.汉英幽默中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语言是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也是构建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在言语幽默中,我们能找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是一种高语境文化,因此中国人习惯了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话语的接收者通常无法从显性信息中了解说话者的意图,也就是说话者话语中暗含的意思只能体会,无法用语言来解释,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英语文化是一种低语境文化,人们比较重视科学和逻辑,他们一般都是通过推理和论证来发现本质和规律。

在西方文化里,尤其是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推崇自信而积极的交流方式。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优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自己的个人利益。

美国文化认为每个人应该直接,坦率,明了的表达他们所想,无论是对什么人,都可以直抒己见,据理力争。

因此在英语幽默中,人们经常会拿真实的人或事开玩笑。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更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常不会直接批评或指责别人,而是会采取比较委婉和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以避免激起矛盾。

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

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

西式幽默:注重幽默、搞笑, 以搞笑为主
西式幽默:直接、夸张,注 重语言表达
中式幽默:注重文化背景,需 要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
中式幽默:含蓄、内敛,注 重言外之意
西式幽默:注重语言技巧,需 要一定的语言技巧才能理解
中式幽默:注重生活细节, 如家庭、职场、人际关系等
西式幽默:注重逻辑推理, 如讽刺、夸张、荒诞等
中式幽默:注重语言技巧, 如双关、谐音、反语等
西式幽默:注重社会现象,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中式幽默:注重情感表达, 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西式幽默:注重理性思考, 如科学、哲学、心理学等
中国观众:更注重 语言和动作的幽默, 喜欢夸张和讽刺
西方观众:更注重 逻辑和情节的幽默, 喜欢讽刺和自嘲
中国观众:更注重 集体主义和和谐, 喜欢集体欢笑
汇报人:abc
融合中西文化元 素,创造出独特 的幽默风格
结合中西方语言特 点,创造出独特的 幽默表达方式
融合中西方生活 习俗,创造出独 特的幽默场景
结合中西方思维 方式,创造出独 特的幽默逻辑
西方幽默:注重 逻辑和讽刺,强 调幽默的理性和 智慧
中国幽默:注重 情感和意境,强 调幽默的感性和 情感
融合方式:中西 幽默的融合,可 以借鉴对方的优 点,丰富自己的 幽默风格
生幽默效果
夸张:夸大事 实,产生幽默
效果
讽刺:通过讽 刺,揭示事物 的本质,产生
幽默效果
西方:夸张的肢 体动作和表情, 如小丑、哑剧等
中国:含蓄的肢 体语言,如相声、 小品等
西方:注重肢体 的协调性和技巧 性
中国:注重肢体 的寓意性和象征 性
西方情境幽默:以夸张、讽刺、荒诞等手法表现 东方情境幽默:以含蓄、内敛、含蓄等手法表现 西方情境幽默:注重情节和逻辑 东方情境幽默:注重意境和情感

搞笑段子里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幽默的不同之处

搞笑段子里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幽默的不同之处

搞笑段子里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幽默的不同之处
引言
幽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表达方式却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幽默不同之处,不仅反映了两种文化的认知差异,更展现了各自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西方幽默与中西方幽默的对比
•西方幽默:西方文化中的幽默通常注重讽刺、讥讽和荒诞,常常通过夸张和夸张的方式来引起观众的笑声。

典型代表有美国的 stand-up comedy 和英国的 Monty Python 喜剧风格。

•中西方幽默:在中国,幽默多偏向于讲究文字游戏、谐音和谐义的形式,同时也重视诙谐、讽刺双关。

例如很多精致巧妙的谐音段子,让人啼笑皆非。

文化差异导致幽默不同之处
•典故与背景: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幽默内容中会涉及到各自的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等。

西方幽默更加现代化,直抒胸臆,而中国幽默则较为朴素,常常融入典故和衍生文化。

•语言差异:中西方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幽默更注重直接语言表达,而中国则倾向于隐喻和变通,这决定了两种文化的幽默风格有所不同。

•价值观念:不同文化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影响了幽默的表现形式。

西方人强调自我解嘲、自我颠覆,中国人则注重礼貌和人情味度,幽默表现出来的也是这种不同。

结语
搞笑段子中的文化差异,正反映了中西方在幽默视角和表达方式方面的多样性。

尊重差异、欣赏各自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幽默风格的魅力所在。

以上是对中西方幽默差异的简要探讨,希望能带给你不同的思考和启发。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点个赞哦~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
内容!。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又影响了语言表达方式。

下面小编为你讲解中西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希望能帮到你。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一)综合vs.分析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并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翻译家杨友钦(1999)曾说,中国人强调整体和归纳;而西方人则注重分析和细节。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即强调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试图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因此,中国人喜欢先从整体上分析事物,然后再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

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的思想。

分析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解释世界。

它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分析性思维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深入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二)形象vs.抽象形象思维指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并且大量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重视直观经验。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概念来表达具体的现象或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语言中大量使用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三)螺旋型vs.直线形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受其文化影响巨大。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来为人处事,他们总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并指出事物。

Hofstede(1991)指出,中国人从直觉或感觉上去思考,认为个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思考方式是呈螺旋型的。

与此相反,西方人善于分析推理,其思维模式是呈直线形,即一开始就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模式。

中西方幽默差异(全英)

中西方幽默差异(全英)

Reasons
❤ ❤
Study on humor in China is young, in the past, Chinese ga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or itself. We live in different cultures, however, the problem here is that culture is usually imparted in a tacit way.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Humor & English Hr is an elegant language arts, It‘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language of both the West and China. Humor language can not only reflects the culture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an reflect the speaker’s training and style. Therefore, do not understand humor, language can not be considered as a language of the art master.
✿Employ
their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motion to explain their humor.
✿They ✿It
all make us feel funny and relax.
seems that being laughable, amusing or funny is the essence of humor and the ability of arousing amusement and expressing what is comical is a basic condition of being humorous.

英汉幽默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汉幽默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汉幽默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幽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理解跨文化幽默的时候,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幽默内涵相差甚远,要正确解读异国的幽默,势必要求译者不仅丰富掌握对异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体育等多百科知识,同时译者应该灵活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表达方式以及语言习惯。

本文试图从英汉幽默中找出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来提出幽默翻译中的遇到的困难,通过探讨的方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翻译策略,会使得翻译过程中译文更加贴近原文语义从而达到语言交流的顺畅性。

中英思维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

中英思维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
他邀请我参加了她上周的生日宴会。(verb) I was invited to her birthday party last week. (preposition)
• The use in rhetoric
Chinese
Fuzzy, with strong emotion
English
Accurate, objective
1、Generalization
• Thinking is the soul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thinking.
• Different cultures result in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There is no excep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Contrast
disintegration
Vs 土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
perfect harm only Vs 水乳交融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Vs 赴汤蹈火
• The use of verb, noun and preposition
Chinese
mostly use visual and dynamic verb
English
mostly use abstract noun, preposition etc.
• E.g.
有志者, 事竟成。
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a way.
• E.g.
• E.g. 他能吃能睡。(dynamic verb) He is a good sleeper and eater. (noun)

东西方逻辑与幽默

东西方逻辑与幽默

东西方逻辑与幽默幽默不是耍贫嘴,不是出洋相、现活宝;它是一种高尚的情趣,一种对事物矛盾性的机敏反映,一种把普遍现象喜剧化的处理方式。

——候宝林东西方逻辑与幽默在表达上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依我看来,东方幽默强调禅理,而西方幽默则更强调英国绅士的幽默,总而言之,幽默是一种互动,是一种感悟,要我们用心来酿造。

讲到幽默,在中国我们会想到喜剧大师赵本山,在国外我们会想到卓别林,赵本山的逻辑幽默和卓别林的逻辑幽默比较起来,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我们先说逻辑。

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不是都是平民逻辑。

他们原来的出身都比较低下。

卓别林出生在一个简陋的房间。

他在孤儿院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赵本山6岁就成了孤儿。

他们都是平民出身,平民的逻辑,反映平民的生活,后来都成了大人物。

卓别林是世界幽默的NO.1。

赵本山是中国的NO.1。

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卓别林的幽默是世界性的大问题。

他的《摩登时代》,《淘金记》,《独裁者》,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回去看一看,那都是讲的世界大问题,人性的大问题,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

《摩登时代》的主人公大家有印象么?那里面人都成了动物,成了机器。

反映的是人剥削人,世界性的大问题。

而赵本山的幽默反映的是小问题,这是他和卓别林最大的不同。

还有一处不同:赵本山有很多地方在模仿卓别林,比如帽子、鞋子和走路的姿势。

我在网上看到,赵本山好像说他没有模仿卓别林。

这个是没办法的,因为你在卓别林之后。

所以无论从神态到动作还是到行头,都借鉴了卓别林。

你不承认也得承认,早承认比晚承认好,承认比不承认好。

在逻辑上,中国人在辩论时注重于列举具体事例,尤其喜欢类比,来增强自己的论点,虽然这种逻辑方式容易使讨论跑题,甚至流于不知所云的境地。

西方的逻辑注重就事论事,必要的时候甚至将事物从一个整体中分离出来,通过描述和定义事物的性质来进行判断和推理,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时常会有所谓不要“拿桔子和苹果比”( compare apples and oranges)的说法,也就是论题跑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ﻩAn Analysis ofHamlet’s Delay ofRevengeinHamlet
50
51ﻩ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52ﻩ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
53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54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55ﻩ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56RiskComparing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and Letters of Credit
77ﻩ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小人物的悲剧之源
78ﻩ唐•德里罗《白噪音》中精神生态的建构
79《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题思想分析
80ﻩ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81ﻩ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82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83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84On Dreiser’sView of Womanhoodin SisterCarrie
62
63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副语言的表现和交际功能
64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与对策
65Maintaining andRevitalizing theNative AmericanLanguages
66ﻩ大学校名的命名原则与翻译策略--以中美两国的大学校名为例
67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68ﻩ《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
57A Comparative StudyBetweentheNovelToKill AMockingbirdandItsFilm Adaptation
58ﻩ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59ﻩ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60《祝福》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61ﻩ乌鸦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
85ﻩ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86
87傲慢与偏见的电影与原著比较
88《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89ﻩ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90ﻩ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91中西方礼仪差异
92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93ﻩ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94中法餐桌文化对比
43ﻩ试析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的性格发展
44ﻩ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45ﻩ《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开题报告+论)
46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
47ﻩThe PolitenessPrinciple in EnglishBusiness Letters
48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效度
19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
20ﻩ《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21ﻩ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22ﻩ《紫色》主题的表现手法
23ﻩTheEnglishTranslating of ChineseNeologismsin PoliticalDocumentation: Methods andStrategies
12ﻩ报刊广告英语的文体特色分析
13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
14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15从大众对汽车的选择看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16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
17ﻩ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
18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
37ﻩ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
38试论达尔文主义对《远离尘嚣》创作的影响
39斯佳丽,在逆境中成长
40ﻩASurveyof theManifestations of“Babel” inthe MovieBabel
41ﻩ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
42ﻩ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
2ﻩ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
3ﻩ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4ﻩA Comparison of theEnglishColorTerms
5ﻩ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
6浅析女性主义在薇拉﹒凯瑟作品中的表现
7ﻩ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24ﻩ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25A ContrastiveAnalysisof 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sfor Death fromthe Perspective ofCulture
26ﻩ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27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28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29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30英语被动语态汉译
31《麦琪的礼物》看语境在中英翻译中的影响
32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33ﻩ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34ﻩ论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成因
35本哈德•施林克小说《朗读者》“平庸的恶”现象研究
36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作者:
———————————————————————————————— 日期: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ﻩAnalysisof Tony’s Tragedyin AHandfulof Dust
95Sexism inEnglishLanguage
8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
9ﻩAn AnalysisofGilmore’s AmericanExistentialism inThe Executioner’s Song
10ﻩ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
11ﻩStudy on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EnglishTranslation
69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
70ﻩ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71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
73《看不见的人》中的“暗与明”意象探究
74英语介词的翻译
75ﻩ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现代主义
76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