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治疗原理
![中频电疗法治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1bdc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2.png)
中频电疗法治疗原理中频电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炎症。
该治疗方法基于对中频电流的应用,通过改变细胞和组织的生物电特性,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中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涉及电流的作用机制、生物电流传导和影响等方面。
中频电疗法主要通过两个机制产生治疗效果:神经调节和生物电效应。
首先是神经调节机制。
中频电疗法通过刺激神经传导,改变神经元的传导和兴奋性,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电疗作用于神经纤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改变神经传导速度和兴奋性,降低疼痛感知的传递。
电疗还能影响脊髓效应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和自律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系统等,达到镇痛和抗炎的目的。
其次是生物电效应机制。
中频电疗法的电流传导路径主要是通过体表的组织,包括皮肤、神经、肌肉、血管等。
在电流通过组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电效应。
这些生物电效应包括电场效应、电流效应和热效应等。
电场效应是指电疗电流通过组织时,产生的电场对细胞的影响。
电疗电场能够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活动。
电流效应主要体现在电疗电流通过组织时,对细胞膜的刺激。
刺激细胞膜可以改变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增加细胞的通透性,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热效应是指电疗电流通过组织时,产生的热量对组织的影响。
电疗电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排泄,从而加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中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还涉及电流的频率和幅度选择。
治疗中通常选择适宜的频率和幅度,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中频范围内,电疗电流的频率一般为1-100KHz,幅度一般为5-400mA。
不同频率和幅度的电疗电流作用于人体组织时,会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较低频率的电疗电流主要通过神经传导产生镇痛效果,而较高频率的电疗电流则更多地通过细胞膜刺激和物理效应,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中频电疗法是一种利用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组织,改变细胞和组织的生物电特性,从而产生镇痛和抗炎效果的物理治疗方法。
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a557cfd15abe23482f4d39.png)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临床应用
• 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神经炎和 神经痛、静脉炎、术后粘连、疤痕、 颈椎病、角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 鼻炎、咽喉炎、中耳炎、高血压病、 脑震荡后遗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低频电疗法
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低频电疗法
• 医学上把频率 1000Hz 以下的脉冲电流称 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 – 脉冲电流为电流或电压反复地由某一 电位水平上突然出现然后又突然消失 的电流。 • 用低频率(0~1000Hz),小电流(几mA~ 几十 mA)及低电压(< 100V)的脉冲电 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
• 正常神经支配肌肉
– 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又名Hufschmidt therapy)
低频电疗法
分类(根据治疗作用) • 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间动电疗法(Diadynamic current therapy)(又
名Bernard's therapy)
– 超刺激电疗法(Ultrastimulating current therapy)
• • • • • • 治疗平滑肌松弛性疾病 习惯性便秘 宫缩无力 妊娠后腹壁松弛 声带、眼睑和肛门括约肌松弛 胃下垂等
低频电疗法
感应电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 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 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帮助恢复知觉 • 治疗皮肤感觉障碍
– 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 止痛 • 小剂量可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解除表浅 神经痛。
低频电疗法
感应电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 暗示治疗 • 大剂量感应电流引起的强痛可抑制大脑皮 层其它病理兴奋灶 – 癔症性瘫痪 – 癔症性失语 – 神经衰弱
电疗仪低,中,高频有什么区别
![电疗仪低,中,高频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70464375727a5e9856a6155.png)
《低中高频电疗法》课件
![《低中高频电疗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c924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1.png)
适当使用和遵循操作规范,电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 电疗可以代替其他治疗方法吗?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电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或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注意事项
4
适用于运动损伤、肌肉疼痛和关节疾病等情 况,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调整。
高频电疗法
定义
高频电疗法通过高频电流刺激皮肤和神经系统,以达 到治疗目的。
原理
电流通过电极传递到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和生理效 应,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活动。
治疗效果
舒缓肌肉紧张、促进伤口愈合、加速康复过程。
注意事项
适用于肌肉痉挛、关节炎和康复治疗等症状,需遵循
3 治疗效果
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增强肌肉力量。
4 注意事项
适用于慢性疼痛和肌肉损伤等症状,应遵循医生 的指导。
中频电疗法
1
定义
中频电疗法是一种利用中等频率电流刺激肌
原理
2
肉和神经组织的治疗方法。
电流在组织内形成电场,导致神经和肌肉的
兴奋和舒张,以达到治疗效果。
3
治疗效果
减轻疼痛、增加血液循环、促进修复和康复。
Hale Waihona Puke 电疗临床应用1 骨科
用于骨折、关节炎、脊柱问题的辅助治疗。
2 神经内科
常用于神经病、中风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康复治 疗。
3 康复科
4 其他临床应用
适用于运动损伤、肌肉疼痛和关节疾病等康复治 疗。
还可用于疼痛管理、整形美容和产后康复等领域。
电疗常见问题解答
1 电疗会不会短路?
电疗设备经过专业设计,正常使用不会发生短路或电击。
电疗常用设备
低频电疗设备
常见的低频电疗设备有电机刺 激仪、脉冲电疗仪等,用于不 同病症和治疗需求。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f198c3008a1284ac95043c0.png)
之间,作用较深。
? 2、并置法:两个电极并列放置,电场线分散,多用 于表浅组织的病变。
第十五页,共23页。
超短波疗法(liáo fǎ)
? 三、治疗剂量( jìliàng)、时间与疗程 ? 1、剂量( jìliàng): ? 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电流 100 —120mA ,急性疾
病
? 微热量:刚能感觉温热,电流130-170mA ,亚急性、
慢性疾病
? 温热量: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电流 180-240mA , 慢性疾病
? 热 量:明显的强烈热感,但能耐受,电流 240mA 以 上,适用于肿瘤
第十六页,共23页。
超短波疗法(liáo fǎ)
? 2、时间和疗程:根据(gēnjù)病情而定。急性病疗程短,慢 性病疗程(liáochéng)可适当延长1。0-一15般分每钟次。急性炎
电流的生理学特征决定的。有关研究及实验表明,对于
运动神经, 1— 10Hz 的频率可以引起肌肉的单个收缩,
20—30Hz 可以引起肌肉不完全的强直收缩,50Hz 可
以引起肌肉完全的强直收缩。对于感觉神经, 50Hz 可
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 10 —200Hz 特别是 100Hz 左右
的频率可以产生镇痛和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对于自主
第五页,共23页。
神经肌肉( jīròu)电刺激疗N法M(ES )
? 适应症:
? 1、神经失用症,各种原因所致(suǒ zhì)的失用性肌萎缩,肌腱移植
等手术后姿势性肌肉软弱,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 jiǎnshǎo)等所致的
轻度静脉回流不畅等;
? 2、凡下运动神经元病损所致的失神经支配肌肉者,均可应 用,病程 3个月以内者可延缓肌肉萎缩,病程 3个月至1年者
常用的低频、中频电疗法
![常用的低频、中频电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ff82db84254b35eefd34f9.png)
急 性 化 脓 性 炎 症 , 出血 性 疾 病 ,严 重 心脏 病 ,
20. 医疗 061 0 保健薯县 ●
维普资讯
高 热等均 不适 做低 频 电疗 。
低频诊 疗 仪
2降 低组织 电阻 ,增 加作 用深度 。 . 3对 机 体组 织 有 兴 奋 作 用 ,但 需 综 合 多 个 刺 激 .
2促进 局部血 液循 环 。 .
3镇痛 。 、
入 人体 ,刺激 感 觉 和运 动 神经 ( 肌 肉) 使产 生 有 含 效 功能 。 目前 以应用 于神 经肌 肉系统 的功 能性 电 刺 激 为 主要 内容 。经皮 神 经 电刺 激 疗法 是 通 过皮 肤将
( 三) 常用的低 频 电疗 法
的连 续作 用 才能 引起 一 次兴 奋 ,这 即所 谓 中频 电 刺 激 的综 合效应 。 4f 频 调 制 的 中频 电 流 ,兼 有 低 、中频 电 流 的 . 氐
特点 。 ( )生 理及治 疗作 用 三
1 痛 . 镇
中频 电疗 作 用 的局 部 ,皮 肤 阈 明 显 增
高 ,临床 有 良好 的镇 痛 作 用 。其 机 制 :① 直接 止 痛 :通 过 皮层 干扰 效应 ,掩 盖 效 应 或 兴 奋 粗 纤 维 , 阻断 冲动 及引起 内源 性 吗啡样 多肽 物质 ( 脑啡 肽) 如 释放 而直接 止痛 ;② 间接止 痛 :通过 改 善血液 循 环 ,
痛作用 ,因此要求频率低限 0 ~ 0 2H 。高限 9~ . 1 5 z 5 0
10 5 0 z 2 —0 H ,波 形 为单 向 方 波 ,单 向方 波 调 制 中频
0 50微秒 。最 肌 肉 ,引起横 纹 肌 完全 强直 收 缩 。 当采 用 间断 的感 电 ,对 称或不 对称 双 向方波 ,波 宽 1— 0
低中频电疗的镇痛作用
![低中频电疗的镇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d4fa6cb84ae45c3b358cc2.png)
3)伤害性信息向中枢的传入:伤害性传入冲动由背根进入脊髓背角Ⅰ、Ⅱ和Ⅴ层,释放化学物质如谷氨酸和P物质,引起背角Ⅰ、Ⅳ~Ⅶ和Ⅹ层的投射神经元兴奋,并沿着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脊髓中脑束、脊颈束等将冲动传递到脑干网状结构、丘脑,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图3-1-9)。
2.疼痛的病理生理特点:①疼痛是机体组织受到较强的物理化学因子刺激所产生的复杂的局部或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②机体对疼痛的感受程度和反应大小,与疼痛的性质、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密切相关;③疼痛与精神心理状态相关;④可同时伴有其他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
(三)镇痛的原理与学说疼痛是与生俱来的。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们始终在与疼痛斗争,对疼痛的认识、镇痛方法和机制的研究在不断深入。
比如古人将疼痛解释为触怒上帝所受的惩罚。
古埃及人认为疼痛是魔鬼所致,并通过念咒来驱赶魔鬼、解除疼痛。
中医认为疼痛是因为阴阳失衡、经气阻塞,疏通经络、纠正阴阳的不平衡,就可达到止痛目的,即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本世纪初以来,人们应用新的实验方法在神经生理、神经病理、神经内分泌、分子生物学、精神心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对疼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些学说和理论。
下面介绍与低中频电疗的镇痛作用有关的一些疼痛理论。
1. 脊髓和脑中枢对痛觉的调制(1)脊髓节段的调制:脊髓是外周感觉神经纤维将疼痛冲动向上传入的初级中枢,存在对疼痛进行调控的系统。
①闸门控制学说:受Noordenbos感觉交叉理论的影响,MelzackR和Wall P D于1965年提出闸门控制学说(或称为门控理论)。
已经知道伤害性传入主要终止在背角胶质区(SG),刺激低阈值的有髓鞘的初级传入纤维(Aβ)能减弱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
闸门控制学说认为节段性调制的神经网络由初级传入A和C纤维、背角投射神经元(T细胞)和胶质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SG 细胞)组成(图3-1-10),SG神经元起着关键的闸门作用。
低中频电疗法全解ppt课件
![低中频电疗法全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834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3.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几种常见病选用的参考治疗参数
废用性肌萎缩 中频载波频率 2.5kHz、5kHz 低频调制频率 25Hz、50Hz、100Hz 低频调制波形 三角波 发展肌肉力量、快速力量 中频载波频率 2.5kHz 低频调制频率 100Hz、50Hz 低频调制波形 正弦波 方波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几种常见病选用的参考治疗参数
发展力量耐力 中频载波频率 2.5kHz 低频调制频率 25Hz 低频调制波形 正弦波、方波 肥胖症 治疗腹部及臀部 断续波 刺激3"、间歇3" 中频载波频率 5kHz 低频调制频率 25或50Hz 低频调制频率 方波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谢谢!
音频电的治疗作用
解痉镇痛(持续时间不够长)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作用 软化疤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消散硬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音频电的电极放置
选择大小适宜的电极在病灶区或病灶两侧 对置或并置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常用的低频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间动电疗法 超刺激疗法 低频高压电疗法
中低频电疗法概述
![中低频电疗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4b1677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d.png)
中低频电疗法概述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是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其作为康复治疗技术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物理因子的种类也是非常地丰富,常见的有:声,光,电,磁,热等。
其中,在临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电疗法了。
传统中医中的砭石疗法其实就是远红外疗法与超声疗法的结合,可见我们祖先在物理因子的应用上还是颇具智慧与心得的。
电疗法电疗是指利用不同类型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物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主要有直流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等,其中又以低、中频电疗应用最为广泛。
小编注:我们今天的主角当然就是低中频电疗了,其实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设备都集成了直流、中低频电治疗的功能,科室只需购买一台就能满足多种治疗需求。
按照电流频率划分的电疗方法集成了直流、低中频电疗波形的多功能治疗设备低频电疗与中频电疗的生理作用及治疗作用低频电疗与中频电疗的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在很多方面是较为类似的,比如: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电刺激可以破坏膜极化状态,因而有可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
哺乳动物运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多在1ms左右,因此低频脉冲每个脉冲都可能引起一次运动反应,中频电流单一周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中低频电流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可使皮肤温度上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等。
其作用机理:a.轴突反射。
b.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
c.肌肉活动代射产物的作用。
d.对植物神经的作用。
3.镇痛镇痛也是中低频脉冲电流的重要作用之一,其作用机理:a. 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小纤维,从而镇痛。
b. 电流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痛性物质的排除。
c. 电刺激还可使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吗啡样物质。
中频电疗法内容
![中频电疗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bd97c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a.png)
中频电疗法一般包括干扰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等。
1、干扰电疗法:可以通过两种不同频率的正弦电流,交叉输入人体内,产生低频调制的脉冲电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等幅中频电疗法:是利用频率为1-20KHZ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3、调制中频电疗法:可以通过中频电流改善术后粘连、瘢痕、皮下组织血肿、肌腱炎等病症。
4、音频电疗法:是指利用音频进行的一种电疗方法,具有消肿、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结缔组织纤维吸收,软化瘢痕。
5、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改善关节疼痛或神经疼痛的症状。
在平时生活中,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入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ff0f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8.png)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又称理疗,即通过人工或天然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包括光、电、声、磁、冷、热、水、力八类,理疗具有消炎镇痛、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及松解粘连、促进骨痂形成等作用。
理疗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决定了每一种理疗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如TENS主要用于镇痛等,而且,理疗的治疗剂量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大剂量有时会起抑制作用,尤其是神经变性的初期。
(一)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是指应用脉冲频率在0~1000Hz之间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适用于失神经支配后1个月之内,预防肌肉萎缩,如患者失神经支配数月,可用于预防肌纤维化。
(1)治疗作用:①预防肌肉萎缩:规律性收缩和舒张会产生“唧筒效应”,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代谢和营养;②镇痛:通过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致痛物质的代谢,达到止痛的作用;③抑制肌肉的纤维化:电刺激可以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变厚和变硬。
(2)操作方法:分双极法和单极法,一般主张用双极法,能使电流集中于病肌而不影响邻近肌肉,但当肌肉过小或刺激整个肌群时,应采用单极法。
治疗初期,每次治疗肌肉收缩10~15次,休息3~5分钟进行第二次治疗,反复4次,要求每次治疗肌肉收缩达到40~60次,随着病情的好转,每次肌肉收缩的频率达到20~30次,每次治疗量是80~120次。
治疗的肌肉要求收缩足够强,患者没有疼痛感或疼痛很轻,肌肉收缩幅度每次接近,邻近肌肉反应小;如果出现肌肉收缩先强后弱,伴有明显的颤抖,每次治疗数小时后仍有僵硬感,说明电刺激过度,应减小电流或立即停止治疗。
(3)适应证:偏瘫、周围神经损伤、失用性肌萎缩、尿潴留等。
《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
![《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223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7.png)
由于高频电疗法需要专业操作,且设 备成本较高,因此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同时,对于一些急性炎症或严重心 脏病等疾病,高频电疗法需谨慎使用 。
PART 04
电疗法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电疗法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药物治疗与电疗法在作用机制上有显著差异。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成 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病原体,而电疗法则是通过电刺激来调节身体 功能和缓解疼痛。
症状。
PART 05
电疗法的注意事项和安全 性
电疗法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
适用人群
电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如肌肉疼痛、关节炎、扭伤、颈椎病等。
禁忌人群
对于严重的心脏病、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植入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以及孕妇和儿童,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电疗法。
电疗法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原理
低频电疗法主要利用低频电流的刺激作用,调整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和疼 痛感受,以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功能等治疗目的。
低频电疗法的应用范围
疼痛缓解
低频电疗法常用于缓解各种疼痛 症状,如肌肉疼痛、关节疼痛、
神经痛等。
促进血液循环
低频电疗法可以刺激血管舒张,改 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慢性疲劳 和静脉曲张等症状。
改善肌肉功能
低频电疗法可以刺激肌肉收缩和舒 张,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适用于 治疗肌肉萎缩、肌肉疲劳等疾病。
低频电疗法的优缺点
优点
低频电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创伤、无副作用等特点,患者容易接受 。
缺点
低频电疗法的疗效因人而异,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明显,需要配合其 他治疗方法使用。此外,低频电疗法的治疗时间较长,需要患者耐心配合。
低频电疗与中频电疗的区别
![低频电疗与中频电疗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703251beff9aef8941e0654.png)
低频电疗与中频电疗的区别低频电疗与中频电疗的区别一、低频脉冲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是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其特点是:对感觉及运动神经有强的刺激作用。
低频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包括:①兴奋神经肌肉组织;②镇痛;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促进伤口愈合;⑤促进骨折愈合;⑥消炎;⑦镇静催眠作用。
前三种是主要作用,后四种是次要作用。
(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只有不断变化的电流才能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恒定直流电是不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因此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治疗作用之一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
(二)镇痛1、即时镇痛作用:是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发生的镇痛作用。
(具体作用机制请参看有关医学文档)2、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与产生即时镇痛作用的各种因素和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而带来的有利反应有关。
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有害的病理产物的清除、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达到镇痛效应。
(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低频电流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系通过以下途径产生:1、轴突反射:低频电流刺激皮肤,使神经兴奋,传入冲动同时沿着与小动脉壁相连的同一神经元之轴突传导,使小动脉壁松弛,出现治疗当时和治疗后电极下的皮肤浅层充血发红。
2、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反应。
3、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治疗后稍长时间的皮肤充血反应。
4、电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其活动后的代谢产物如乳酸、ADP、ATP 等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5、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如间动电流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使前臂血管扩张;干扰电流作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颈交感神经节可使血压下降。
二、中频脉冲电疗法用频率1000Hz~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教案 电疗法概述与低中频电疗法-教学参考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教案 电疗法概述与低中频电疗法-教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96a623f08a1284ac95043b0.png)
第二章电疗法概述与低中频电疗法部分教学要求1. 掌握各种电疗法的定义、分类及治疗作用2. 熟悉各种电疗法的生物学效应与临床应用3. 了解各种电疗法的发展史及作用机制学习重点各种电疗法的定义、分类及治疗作用难点解析与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电疗法概述一、电疗法定义及分类(一)定义电疗法是指应用电流作用于人体组织,以引发特定的生物学效应,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
按照刺激电流的频率分为三类:①低频电疗法;②中频电疗法;③高频电疗法。
(二)分类根据治疗电流的频率及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将电疗分为以下几类:1.低频电疗法采用频率为0~1000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直流电疗法、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等。
2.中频电疗法采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等。
3.高频电疗法采用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共鸣火花疗法、中波疗法、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包括分米波疗法、厘米波疗法、毫米波疗法)。
二、电疗基础知识(一)电疗相关的物理概念1.电与电荷2.电场3.磁场4.电磁场与电磁波5.电流6.电阻7.电压8.电功率9.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换算关系即欧姆定律,电流强度I=电压U/电阻R(二)用电安全1.安全电压与电流(1)安全电压:电压越高时人的危险性越大。
直流电的安全电压一般不应超过65V,在潮湿的情况下不应超过40V,绝对安全电压为24V;交流电的电压一般不应超过36V,水疗室、泥疗室的绝对安全电压应小于12V。
(2)安全电流:电流越大对人的危险性也越大,50Hz交流电电流应在10mA以下,直流电应在50mA以下。
2.电疗仪器接地电疗仪器接地主要是避免触电,如果机壳短路带电,工作人员操作时机壳上的电会流经人体进入地下,具有触电的危险。
如机壳接有地线,机壳上的电就会流经导电良好的地线进入地下,而不流经工作人员身体。
电疗法的分类
![电疗法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c0d63c580eb6294dd886c30.png)
电疗法
1. 低频电疗法(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凡是采用频率在0~1000Hz的电疗设备均属于此类疗法,包括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微电流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等。
2. 中频电疗法(median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凡是采用频率在1000Hz(1kHz)~100kHz的电疗设备均属于此类疗法,包括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又称为音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等。
3. 高频电疗法(high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凡是采用频率在100kHz~300GHz 的电疗设备均属于此类疗法。
高频电疗法中以短波疗法和超短波疗法应用较多。
短波与超短波属于高频电磁波,短波疗法又称射频疗法,超短波疗法又称超高频电场疗法。
其次为分米波疗法、厘米波疗法、毫米波疗法,其中分米波与厘米波属于特高频波段,毫米波疗法属于极高频电疗法、微波谐振疗法。
4. 其他电疗法
(1)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direct current therapy):以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
借助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或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电离子导入疗法。
(2)静电疗法(static current therapy):利用高压静电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静电疗法,分为高压静电疗法和低压静电疗法。
康复科低中高频电疗(适合基本概述培训)
![康复科低中高频电疗(适合基本概述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dd3ae239e3143323868937d.png)
闸门控制学说
• B、体液机制:电刺激人体时,中枢神经系 统可以释放出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主要是脑 啡肽和内啡肽,,它们可以作用于神经末端 的阿片受体,从而产生镇痛作用,脑啡肽一 般持续4分钟,内啡肽一般持续数小时。
• C、多次治疗的镇痛作用:多次电刺激,可 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组织间、神经纤 维间的水肿减轻,局部张力下降,病灶区缺 氧改善,使病理性致痛物质清除。
• 电流频率的基本计量单位是赫,赫兹(Hz) 、千赫兹(KHz)、兆赫(MHz)、吉赫(GHz) 。各级之间按千进换算。电磁波计量单位为 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 µm)、纳米(nm)。
• 二、电疗的分类: • 1、低频电疗:0-1000HZ的低频电流,每次
刺激都能够引起一次神经肌肉的兴奋; • 2、中频电疗:1KHZ-100KHZ的中频电流,要
• 方法:采用两路低频脉冲方波,4个小电极 ,一路小电极置于痉挛肌,一路小电极置于 拮抗肌,两路电流交替出现,频率与波寬相 同,强度以引起明显肌肉收缩为度。每天一 次治疗,每次20分钟。
痉挛肌电刺激的两组电流
痉挛肌电刺激大腿放置的部位
痉挛肌治疗仪小腿放置部位
痉挛肌治疗仪
痉挛肌治疗仪各个放置部位
•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机理:A、轴突反射及三联反应。电刺激经
传入神经至脊髓后角,使皮肤小动脉扩张; 皮肤受刺激后释放出组织胺,使动脉扩张; 电刺激可以直接扩张动脉。 • B、肌肉活动的代谢产物:乳酸、ADP、ATP ,尤其是ATP,是迟发性血管扩张的物质。
轴突反射
• (4)植物神经作用: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 可以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作用于脊柱 旁交感神经链使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下肢皮肤 温度上升,有拟迷走神经作用,抑制交感神 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差额干扰电流治疗作用
• 差额 • 100Hz • 50-100Hz • • 25-50Hz • • 20-40Hz • • 1-10Hz • • 0-100Hz •
治疗作用 抑制交感神经 1.镇痛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促进渗出物吸收4.缓解肌痉挛 1.引起正常骨骼肌强直收缩2.促进局部 血液循环 1.兴奋迷走神经2.扩张局部动脉血管 3.引起骨骼肌不完全强直收缩 1.兴奋交感神经2.引起平滑肌收缩 3.引起正常骨骼肌收缩4.引起失神经收缩 作用广泛,兼具上述各种作用,但因各种 频率出现过短,针对性不十分明显
音频电疗法的注意事项
1. 导线与电极板必须连接可靠,暴露的金属部分, 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否则易引起灼伤.
2. 注意不能以心脏.脑部.眼睛为中心放置电极.孕 妇禁忌在腹部.腰部及其他邻近部位,进行治疗
3. 电极板切勿折叠或扭曲,以免损坏,影响治疗 4. 治疗部位有金属物,如骨折的固定钉等,不宜治
疗 5. 衬布垫湿度要适中,太干。太湿均影响电流
动态干扰电作用
• 镇痛 • 促进血液循环 • 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 • 对内脏器官的作用 如提高平滑肌的张力,
改善内脏功能。 • 对自主神经的作用 • 加速骨折的愈合
动态干扰电临床应用
• 颈椎病,肩关节炎,关节炎,扭挫伤,肌纤维炎, 坐骨神经痛,术后肠粘连,肠麻痹,尿潴留等
动态干扰电禁忌证
• 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 植有心脏起搏器者;心呕,孕妇下腹部;对电流 不能耐受者
(五)操作注意事项
• 做之前先检查电线与导线接头是否良好 • 电源先打开 • 检查病人皮肤有无破损等 • 找到痛点 • 询问病人感觉,调节电流量
1.间动电疗法
• 是将50Hz交流电经整流后叠加在直流电上 构成的一种脉冲电流
间动电疗法的特点
1. 间动电流每组电流的波形.频率.脉冲持续时 间和间歇时间是固定的,治疗时只能调节电 流强度.
强度
音频电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术后粘连.肠粘连.肩关
节周围炎.慢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咽炎. 腰肌劳损.注射后吸收不良或硬结等
• 禁忌证 对于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热.活动性
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二)干扰电疗法
• 指两路频率为4000Hz与4000Hz(4000Hz+100Hz)差频0-10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 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人体内交叉处形成 干扰场,在干扰场中按无线电学上的差拍 原理“内生”。由1-100Hz的低频电所调制 的调制中频。
• 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体 表刺激感觉神经达到镇痛的治疗方法。即 TENS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适应症
• 急慢性疼痛,短期疼痛 • 长期疼痛,周围循环障碍 • 用于小手术,致痛性操作过程中加强镇痛
效果
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 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 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主 要以刺激失神经肌.痉挛肌和平滑肌,亦可用 于治疗废用性肌萎缩
低中频电疗法
(三)临床应用
• 1.各种急慢性疼痛 • 2.因疼痛引起的痉挛 • 3.废用性肌萎缩 • 4.血液循环不良性疾病 • 5.失神经性肌萎缩
(四)禁忌证
• 带有心脏起搏器患者严禁使用 • 严禁刺激颈动脉窦 • 孕妇的腹部和腰部不能使用 • 眼睛部位 • 对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的头部 • 电极置于人体腔内等
调制的方式
• 连续调制波 • 间歇调制波 • 断续调制波 • 变频调制波
治疗作用
• 镇痛作用 • 促进血液循环 • 促进淋巴循环 • 锻炼骨骼肌 • 提高平滑肌的张力 • 消散炎症 • 调节神经
临床应用
• 颈椎病.肩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 肌纤维组织炎.腱鞘炎.瘢痕粘连.血肿机化. 注射后硬结.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炎
干扰电疗法分类
• 干扰电分为: • 动态干扰电. • 静态干扰电 • 立体干扰电
1.动态干扰电
• 动态干扰电是两路4000Hz(4000+-100Hz) 电流幅度被波宽为6s的三角波所调制,使两 组电流的输出强度发生周期为6s的节律性幅 度变化,交叉作用于人体。
动态干扰电特点
• 电流不断有节律性动态变化,人体更不易 产生适应性。
动态干扰电操作注意事项
• 做之前先检查电线与导线接头是否良好 • 电源先打开 • 检查病人皮肤有无破损等 • 找到痛点 • 询问病人感觉,调节电流量 • 与低频电流的注意事项不同的是电极片的
放置部位和电极片的大小选择是根据具体 情况和要求而定的.
2.调制中频电疗
• 调制中频电流的低频调制波频率为1-150Hz, 波形由正弦波.三角波.梯形波.微分波组成.
2. 间动电流属于半波正弦电流.在电流峰值和 波宽相同的情况下,正弦电流的治疗作用比 感应电流和指数曲线电流大.
3. 间动电流具有直流电性质,又电解作用,治疗 时需要明确阳极,并要用衬垫.
4. 间动电流的载波频率较低,故作用不深.
间动电疗法治疗作用
• 止痛作用 •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锻炼肌肉
2.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二中频电疗法
• 指电流频率在1-100KHz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分类
• 中频电疗法包括:1.音频电疗法2.干扰电疗 法3.调制中频电疗法
(一)音频电疗法
• 应用1000-2000Hz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 方法
音频电疗法治疗作用
• 解痉镇痛 •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软化疤痕,松解粘连 • 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 • 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 • 音频-直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