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ppt)

合集下载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S: microsurface pattern •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MCE) • Crypt opening (CO) • Intervening part (IP) between crypts
白光内镜发现早癌的前提
理想的消化内镜术前检查的准备:清理视 野,抵制蠕动。
严格的质量控制。 时刻准备发现早癌的警觉性。 特殊、小病变,可借助特殊内镜诊断方法。 活检。
一、染色内镜
最常用的染料:
碘染色:食管黏膜染色。
0.1-0.4%靛胭脂:对比性染料,常用于腺瘤。
0.1-0.2%美蓝(亚甲蓝):吸收性,常用于腺瘤。
pg70ngml且pgr70胃癌风险递增胃癌风险递增41体检人群检测血清pgipgiipgrg17g17且pg或g17且pg存在较低胃癌风险胃癌高风险进展期胃癌胃癌风险低不建议胃镜检查可根据临床需要行胃镜检查胃镜精查早期胃癌或高级别非胃癌其他重度萎缩级别瘤变定期复查pgg17esd等微创治疗外科手术每年行胃镜检查每年复查pgg17每年行胃镜检查42
当pH<3.0时变色
变为深蓝或黑色
a) b)
泌酸的胃上皮变色,包括异位胃黏膜上皮。 胃癌上皮细胞不变色。
酚红
感染HP的胃上皮细胞
由于HP周边有“氨云”, 局部呈碱性而便酚红 由黄变红 变色
诊断胃内HP的感染及其分布情况。
靛胭脂
细胞不着色
沉积于上皮表面的低 凹处,勾勒出病变形 蓝色 态。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需要与一些良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 征等。
其他恶性肿瘤
消化道早癌还需要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05
消化道早癌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消化道内镜筛查,以 便早期发现病变。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 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目录
• 消化道早癌概述 •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 • 消化道早癌的症状与体征 •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 消化道早癌的预防与控制
01
消化道早癌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消化道早癌是指发生在消化道黏 膜上皮的早期癌变,尚未突破黏 膜层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
特点
早期症状不明显,与普通消化道 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视。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消化道早癌的防控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提高公众认知度
01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 传资料,包括消化道早癌的预 防知识、诊疗流程等。
02
开展科普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消化道早癌 的科普讲座,向公众传播科学 知识和理念。
03
利用媒体渠道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 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消化道 早癌的防控知识。
02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
放大内镜
能将消化道黏膜放大,观察微小 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
超声内镜
结合内镜与超声技术,可观察消 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
01
无痛内镜
通过使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检 查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减少不 适感。

消化道早癌ESD病理诊断

消化道早癌ESD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
•大肠癌诊断WHO指出,肿瘤必须穿透黏膜肌至 黏膜下
•如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符合腺癌,但只位于粘膜内, 即使突破基底膜也适用“高度异型增生”,“黏 膜内癌”也可使用。
病理诊断
•然而WHO特别指出,日本结直肠癌协作组关于 《结直肠癌治疗导读》中,“腺癌”被常规使用, 且附有治疗建议。 •但WHO仍然认为,活检标本中,如果没有癌浸 润到粘膜下层的证据,而细胞学组织学形态上已 符合大肠癌的标准,不宜直接诊断黏膜内癌,应 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做好沟通
消化道早癌病理
•我国是消化道癌的高发区,但早癌检出率 小于<10%,美国约20%
•在日本,因有国家癌症筛查项目,检出的 早癌占比达70%。
•内镜检查用于普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物力,且由于其是侵入性检查,很多无症状、 低发病风险的患者难以接受
•即使日本也无法对全体人群进行内镜普查。 只有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的筛查,即便如此, 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ESD适应证
•食管:
•(1)大于15 mm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2)早期食管癌:结合染色、放大和EUS等检查,确定病变的 范围和浸润深度,局限于m1、m2、m3或sm1且临床没有血管 和淋巴管侵犯证据的高-中分化鳞癌;
•(3)伴有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Barrett食管;
•(4)姑息性治疗:侵犯深度超过sm1、低分化食管癌和心肺功 能较差而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或拒绝手术者,需结合术 后放疗。
病理取材
•尽量不要将重要病变断开,并且要最大限 度保证重要区域的完整 •第一个切片部位选择病变边缘距离标本水 平切缘最近处 •随后的切片按照间隔2-3mm的要求与第一 个切片平行切割
病理取材
•记下取材数量,如果标本较大,还要划线 标记分区 •标本由技术员交接并放入脱水盒,记录装 盒方向、每盒数量及摆放顺序和方向

胃肠道癌讲课PPT课件

胃肠道癌讲课PPT课件

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发病机制:细胞异常增生、基因突变、细胞凋亡受阻等
早期症状:胃肠道癌早 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 出现消化不良、腹部不 适、大便潜血等轻微症 状。
中晚期症状:随着病情 发展,可能出现腹痛、 腹胀、体重减轻、食欲 不振、消化道出血等症 状。
诊断方法:胃肠道癌的 诊断通常包括内镜检查、 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
病例二:进展 期结直肠癌
病例四:转移 性胃肠间质瘤
总结:胃肠道 癌的病因、症 状、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方
面的知识
展望:未来胃 肠道癌的研究 方向和治疗方 法,以及如何 更好地预防胃 肠道癌的发生
PART FOUR
介绍课件的目的和意义 简要概述胃肠道癌的背景和现状 强调课件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引导听众对后续内容件封面
课件大纲
课件内容
PART ONE
PART TWO
课件封面:胃肠道癌讲课PPT课件
课件作者:XXX医生
课件标题:胃肠道癌的预防与治疗
课件版权:版权归XXX医生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使用
姓名:XXX 单位:XXX医院消化内科
2023年1月1日 2023年3月31日
汇报人:
病理变化:胃肠道癌的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增生、浸润和转移。
临床表现:胃肠道癌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早期症状:胃肠道癌早 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可 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腹部 不适、消化不良、食欲 减退等
中晚期症状:随着病 情发展,可能出现的 症状包括腹痛、体重 减轻、消化道出血等
病例4:预防胃肠道癌的生 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总结:胃肠道癌 的流行病学、病 因、诊断、治疗 等方面的研究进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ppt课件
0.1-0.2%美蓝(亚甲蓝):吸收性,常用于腺瘤。
0.05%结晶紫(龙胆紫):吸收性,常用于侵 袭性病变染色。在病变表面滴数滳,然后再用 温水冲洗。最好用链霉蛋白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imaging
பைடு நூலகம்
Indigo carmine chromoendoscopy
vessel caliber between IPCL-V3 (small white arrow) and VN (large white
arrow: T1b or deeper).
20
ppt课件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D)Atrophic gastritis.
collecting volume
Yao K.22Ann Gastroenterol. 2013;26(1):11-22. ppt课件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1
ppt课件
诊断
概述
治疗
2
ppt课件
发现早癌的内镜诊断技术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E+NBI (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消化道早癌ESD病理诊断

消化道早癌ESD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
日本标准结构异型是诊断分化型胃癌的证据
(1)腺管结构异常在诊断分化型胃癌时 常被提及,如存在无限延长、成角或流产样 的腺管等特殊的腺管形态等。
病理诊断
•大肠癌诊断WHO指出,肿瘤必须穿透黏膜肌至 黏膜下
•如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符合腺癌,但只位于粘膜内, 即使突破基底膜也适用“高度异型增生”,“黏 膜内癌”也可使用。
病理诊断
•然而WHO特别指出,日本结直肠癌协作组关于 《结直肠癌治疗导读》中,“腺癌”被常规使用, 且附有治疗建议。 •但WHO仍然认为,活检标本中,如果没有癌浸 润到粘膜下层的证据,而细胞学组织学形态上已 符合大肠癌的标准,不宜直接诊断黏膜内癌,应 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做好沟通
•如果因为溃疡或者溃疡瘢痕导致黏膜肌层难以确 认,可以划一条虚线链接两侧相邻的黏膜肌表示 完整的黏膜肌层,然后从它开始测量垂直浸润深 度。
•使用抗肌蛋白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对于确认黏膜 肌层有用。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国际抗癌联盟(IARC)于2000年版《消化系统肿 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把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引 入胃肠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4病理取材病理取材病理取材病理取材取材前仔细观察标本精心设计标本找出最显著的病变和最重要的病变或者内镜医生最关切的病变并确定第一刀的位置进行高清度摄影确定标本方向及距离病变最近的切缘然后决定取材方向按照脱水盒尺寸设计标本的走行和断开病理取材病理取材尽量不要将重要病变断开并且要最大限度保证重要区域的完整第一个切片部位选择病变边缘距离标本水平切缘最近处随后的切片按照间隔23mm的要求与第一个切片平行切割病理取材病理取材记下取材数量如果标本较大还要划线标记分区标本由技术员交接并放入脱水盒记录装盒方向每盒数量及摆放顺序和方向病理取

消化道早癌——这样诊断要慢一点

消化道早癌——这样诊断要慢一点

消化道早癌——这样诊断要慢一点上一回咱们聊了聊内镜切除标本的组织处理过程,这一回咱再聊聊相关的病理诊断报告格式和内容,还是那句老话各位看官各取所需、多提意见。

一、消化道早癌诊断报告须包括以下内容:1. 肿瘤解读:肉眼分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大小,癌前病变;2. 生物学行为描述:是否浸润/浸润层次/深度(如SM1、SM2,仅在垂直切缘阴性时测量深度),是否侵犯脉管(血管、淋巴管);3. 切缘情况:水平(侧切缘)和垂直切缘(基底)情况;4. 继发或伴发病变:有无溃疡形成或溃疡瘢痕,周围黏膜的其它病变。

二、大体检查文字描述规范和模板:文字描述内容应包括:1.标本送检部位、术式;2.标本描述:数量()块;大小 cm* cm* cm /最大径 cm— cm/蒂部长 cm,宽 cm;3.病变描述:肉眼分型0-Ⅰp(隆起型-带蒂)、0-Ⅰs(隆起型-广基)、0-Ⅱa(浅表隆起型)、0-Ⅱb(浅表平坦型)、0-Ⅱc(浅表凹陷型)、0-Ⅲ(凹陷型)、混合型(病变同时具有两种或以上肉眼分型,如0-Ⅱa Ⅱc);病变范围(cm* cm* cm),距标本侧边缘最近距离(cm);例如:送检贲门ESD切除黏膜组织一枚,大小3.5cm*3cm*0.2-0.3cm,未见明确食管黏膜。

黏膜面局部见一1.8cm*1.3cm的浅表隆起-凹陷型(0-Ⅱa Ⅱc)病变区,该区域距标本侧边缘最近距离0.2cm。

三、诊断报告规范和模板:1. 送检部位和术式;2. 病理诊断:肿瘤组织学类型(参考WHO肿瘤分类标准,不同组织学类型混合时应注明各区域所占的百分比)、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是否与巨检符合,如不符合需测量镜下病变最大径和累及组织条数目)。

各器官须评估的病理参数:如食管早癌应评估癌组织浸润方式(图1)、胃早癌评估是否伴发溃疡或存在溃疡瘢痕、大肠早癌评估Tumor Budding分级(即癌组织浸润前锋出芽状生长、由1-4个癌细胞组成的孤立细胞/细胞索/细胞簇,分级标准见图2)等。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课堂PPT)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课堂PPT)

2020/4/11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pattern and a regular microsurface pattern with light blue crest. (C) chronic gastritis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SECN, RAC, CO, MCE, CV,
2020/4/11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network;
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 (A, B) Normal gastric body mucosa.
crypt-opening;
2020/4/11
25
26
血管袢(CP,sano)分型(佐野分型)
CP分型分为I, II, III型,其中III型又分为A和B两亚型。NBI加放大能有效识别低级别上 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浸润性癌。能有效预测病变的组织学类型。
2020/4/11
27
Modified 3-step strategy of NBI colonoscopy.
临床应用
非角化上皮结合碘 深棕色
a) 正常食管磷状上皮着色。 b) 食管磷状细胞癌黏膜、Barrett食管黏膜、柱状上皮和食
管炎黏膜均不着色。
亚甲蓝
肠道上皮细胞,肠化上皮 细胞
吸收入上皮细胞内
蓝色
甲苯胺蓝
胃或肠内的柱状上皮细胞 胞核差色
自由扩散入细胞
蓝色
a) 食管和胃的肠化上皮、早期胃癌上皮和正常肠道上皮着 色。
T4a: resectable tumor invading the pleur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早癌病理诊 断(ppt)
(优选)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
•即使日本也无法对全体人群进行内镜普查。 只有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的筛查,即便如此, 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日本人口一亿两千万,内镜检查人次每年 接近两千万
•83%的内镜配置在床位小于20张的诊所
•中小规模医疗机构完成大部分内镜检查
•(3)伴有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Barrett食管;
•(4)姑息性治疗:侵犯深度超过sm1、低分化食管癌和心肺功 能较差而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或拒绝手术者,需结合术 后放疗。
•ESD适应证 •胃: •(1)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溃疡存在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2)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0 mm,合并溃疡存在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3)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0 mm,无合并溃疡存在的分化型sm1黏膜下癌 •(4)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20 mm,无合并溃疡存在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 •(5)大于20 mm的胃黏膜上皮内高级别瘤变 •(6)EMR术后复发或再次行EMR困难的黏膜病变; •(7)高龄、或有手术禁忌证、或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拒绝手术者可 视为ESD相对适应证。
病理制片
病理பைடு நூலகம்片
病理诊断
•病理报告:须描述肿瘤的大体形态、部位、 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 切缘情况、病变距水平切缘最近距离、是否 有淋巴管和血管浸润,是否有溃疡,周围黏 膜情况,绘制复原图,以确定内镜下切除是 否达到完全切除或还需要补充治疗。
病理诊断
•为判断是否达到根治性切除,病变是否伴 有溃疡或溃疡瘢痕的评估非常重要 •病变内溃疡的定义是:“组织病理学外观 类似良性溃疡或瘢痕,溃疡基底极少或没有 癌组织”。 •不包括表浅狭小的活检所引发的溃疡。
•(4)反复活检仍不能证实为癌的低位直肠病变。
•结直肠ESD操作因其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更严格 的培训。
•食管ESD因其操作空间小、且受食管蠕动和心脏 搏动的影响,难度更高,需在熟练掌握胃和结直肠 ESD后开展。
•ESD术后标本处理
ESD术后标本的处理
•ESD术后将整块切除的标本展平、黏膜面 朝上用标本固定针固定于平板上 •注意组织标本要充分展开,尤其是边缘不 能卷曲,这样对于水平切缘的判断至关重要 •标本固定针要要尽量插在水平切缘的断端 上(边缘1mm内),把卷曲的粘膜肌拉伸展开, 注意力度适中。
•ESD适应证
•结直肠:
•(1)无法通过EMR实现整块切除的、大于20 mm的腺瘤和结 直肠早癌。术前需通过抬举征、放大内镜或EUS评估是否可 切除;
•(2)抬举征阴性(non-lifting sign positive)的腺瘤和早期结直 肠癌;
•(3)大于10 mm的EMR残留或复发病变,再次EMR切除困难 的病变;
病理科取材
日本病病理理取科材取材
•取材前摄像 •取材时间30分钟 以上 •日本医护比1:4
病理取材
•取材前仔细观察标本,精心设计标本,找 出最显著的病变和最重要的病变,或者内 镜医生最关切的病变并确定第一刀的位置 进行高清度摄影 •确定标本方向及距离病变最近的切缘,然 后决定取材方向,按照脱水盒尺寸设计标 本的走行和断开
•治愈性切除(curative resection):无或低淋巴结转 移风险的完整切除。例如,胃部完整切除病变黏膜 下浸润深度低于500 μm且无血管淋巴浸润者,为治 愈性切除。
•ESD适应证
•食管:
•(1)大于15 mm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2)早期食管癌:结合染色、放大和EUS等检查,确定病变的 范围和浸润深度,局限于m1、m2、m3或sm1且临床没有血管 和淋巴管侵犯证据的高-中分化鳞癌;
病理取材
•尽量不要将重要病变断开,并且要最大限 度保证重要区域的完整 •第一个切片部位选择病变边缘距离标本水 平切缘最近处 •随后的切片按照间隔2-3mm的要求与第一 个切片平行切割
病理取材
•记下取材数量,如果标本较大,还要划线 标记分区 •标本由技术员交接并放入脱水盒,记录装 盒方向、每盒数量及摆放顺序和方向
ESD术后标本的处理
•观察、测量并记录新鲜标本的大小、形状、 黏膜病变的肉眼所见(大小、形状、颜色、 硬度等),标记口侧、肛侧、前后壁或左右 壁,留取白光内镜、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图 像,
ESD术后标本的处理
•摄像后将标本全部浸没于10%中性缓冲福 尔马林溶液中固定 •把标本送达病理科的同时,发送电子版标 本图片,注明可能的肿瘤最近切缘以及建议 的标本取材第一刀位置。
•日本ESD手术前不常规做活检病理,根据 内镜下标准诊断早癌,手术后送病理检查
•EMR/ESD疗效评估:
•整块切除(en bloc resection):病变在内镜下一次 性被整块切除。
•完整切除(complete resection/ R0 resection):整 块切除标本在病理学水平达到水平切缘和垂直切 缘均阴性。
•日本食管癌每年新发病约2万例,胃癌约10 万例,结直肠癌约10万例
•早期癌是指病变浸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癌, 局限于黏膜层的称黏膜内癌
•早癌肉眼大体分型: •隆起型(I型) •浅表型(II型) •凹陷型(III型)
•浅表型(II型)又分为: •浅表隆起型(IIa型) •浅表平坦型(IIb型) •浅表凹陷型(IIc型)
•凹陷型被证明预后更差。
•1984年日本首次报道EMR手术,1997发明 IT刀,开始普及。1999年,普及ESD手术
•EMR/ESD在美国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欧洲推荐参考日本治疗指南。
•英国指南认为EMR/ESD可根除早癌,证据 等级B级。
•我国近十年开始逐渐推广EMR/ESD手术, 目前,能否进行ESD手术已成为衡量一家 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
病理取材
•为了重建肿瘤在黏膜层伸展的范围以及浸 润的深度,应该为带有切线的固定标本进 行肉眼下的再次摄影。
病理取材
病理取材
•特制脱水盒标记组织块顺序 •染料标记组织块包埋面 •组织块上下两面海绵包裹放入脱水盒
病理取材
病理包埋
•将包埋盒编号侧向左 放置 •将第一组织条向内翻 90度立包埋 •将其余组织条向外翻 90度立包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