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信息提取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6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信息提取策略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2016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学生在历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

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 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 题与1998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 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 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

出示的材料往往为一组,但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孤立地分析每则材料,而无法将所有材料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2003 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试卷第36 题要

求“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6幅图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这一试题对材料的整体思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每则材料既有一个标题,又有一个说

明,如第5 则材料是“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在宴会上”的照片,照片的说明文字是“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该题的注意事项第2 条明确提出“应突出一个主

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因此,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应该对题示所有的6 则材料的主题进行提炼,要从整体上考虑所有6 则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