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政治经济学第7章复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单个资本单个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
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社会资本的运动,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的总和,即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
单个资本的形态变化和周转,是社会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亦称社会总资本。
两大部类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时候,运用理论上高度抽象的方法,用社会总产品概念反映社会生产的总成果。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两大部类划分是从产品最终用途出发所作的高度抽象,这种分类使生产与消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等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关系变得简洁明了。
三次产业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产业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能覆盖包括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的服务生产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状况有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并有助于我们通过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各自的比重的变化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
卖方市场从构成交换关系的供求矛盾考察市场,可知供求的经常性的不一致无非就是两种状态: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
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

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1. 引言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它包括了从生产资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再生产,是维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环节。
2.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生产资料的再生产指的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中,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来制造和更新各类生产设备、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物质资源。
它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基础,涉及到采购、生产、配送等多个环节。
2.1 采购环节: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开始于采购环节。
各类企业和机构需要购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来满足生产需求。
这一环节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谈判、合同的签订等。
2.2 生产环节:采购到的生产资料在这一环节中被组织成生产线,通过劳动力的投入以及生产技术的应用进行物质生产。
这一环节包括了生产流程的规划、生产设备的操作、质量控制等。
2.3 配送环节:生产完成后,生产出来的物品需要通过物流渠道进行配送。
这一环节包括了储存、运输、分销等多个子环节。
配送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除了生产资料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还涉及到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
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以实现有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
3.1 生产环节: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开始于生产环节。
各个行业和领域进行生产活动,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和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生产过程。
这一环节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流程的安排、生产设备的操作等。
3.2 交换环节: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交换环节。
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重新投入生产。
这一环节包括了销售、营销、价格协商等多个子环节。
3.3 消费环节: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通过消费环节实现再生产。
消费者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
消费环节也包括了消费行为的选择、消费意愿的形成等。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章节题库(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圣才出品】

第5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一、名词解释1.社会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答: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为:Ⅰ(v+m)=Ⅱc。
第一部类产出中的Ⅰc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一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第二部类产出中的Ⅱ(v+m)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二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Ⅰ(v+m)价值上表示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而其使用价值形态却仍然是生产资料;Ⅱc则在价值上表示第二部类生产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但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态是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
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耗费得到替换。
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答: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这个过程是在市场上完成的。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
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
3.社会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答: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为:Ⅰ(v+m)=Ⅱc。
第一部类产出中的Ⅰc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一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第二部类产出中的Ⅱ(v+m)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二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授课大纲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编号:课程种类: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转型经济学总学分: 3 学分其中实验学分: 0授课目标与要求:政治经济学是本科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在必然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之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系,是一门全面揭穿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有助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完满、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授课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解说序号解说实验实验1导言36第五章社会总资本8再生产和市场实现2第一章生产力、生47第六章信用制度与4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虚假资本3第二章商品和价值58第七章竞争与垄断34第三章钱币与钱币59第八章今世资本主5流通量义经济5第四章资本及其循610第九章社会主义市5环和周转场经济导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经济规律涵义、特色。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科学的抽象法。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一致。
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和应用。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意义正确认识今世资本主义的重要科学依据。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基础。
成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含义。
生产、交换、分配与花销的互有关系。
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花销过程中的关系。
什么是社会再生产(发展生产的意义)

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 业有26家。实践证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只有国有经济居于支配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 平稳运行,保证国民经济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国家统计局报告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及所有制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非公经济 的地位逐步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有资本集中度 提高,主导地位突出。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 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 冶金、机械等领域。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如合作经济、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不断涌现。 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数量看,2007年在 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的90%;从产值看,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 占比为68%。
3、实行股份制的意义:可以增强公有制 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 主体作用
注意: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 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 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国有经济 ——主导 以公有制为主体 公 有 资 产 占 优 势
国 有 经 济 控 制 力 集体经济 ——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 国有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公 有 制 实 现 形 式 的 多 样 性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根本上:由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客观规律决定
性质
个体 经济
个人占有生产资 料,从事个体劳 动和经营的所有 制形式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近代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
历史上,许多经济学都曾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名,系统地阐述他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理论。
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政治经济学是特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结合各时代社会经济实践所发展了的一套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及其载体的分析入手,全面把握由社会生产关系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规律和现象。
政治经济学是学习经济科学所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所提供的是对社会经济机体结构的全面分析,经典作家曾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市民社会”的解剖学。
政治经济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抽象法透过人们日常感觉经验的表面现象,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经济表面现象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与经济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
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对深入理解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
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政治经济学-关于对社会再生产的理解

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三个部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以及所设的假定,可以用下列图式来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如何顺利实现的问题。
这个图式说明社会总资本价值为7500,其中第一部类的资本为5000,分为4000C和1000V,第二部类的资本为2500,分为2000C和500V,假定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分别获得的为1000和500.这样,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产品价值为6000,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产品的价值为3000.全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那么,两大部类的产品是怎样经过交换得到实现的呢?这里有三种情况:(1)Ⅰ中的4000C,要在第一部类内部进行交换。
这是因为在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中,相当于4000C的产品,只能同于生产消费,而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正好要用它来补偿本部类已经消耗掉的不变资本。
价值4000的生产资料产品就实现了。
(2)Ⅱ(500V+500 )要在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这是因为第二部类500V的产品价值,等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向本部类资本家购买生活消费品。
500 的产品价值,用于本部类资本家的生活消费,这部分产品在本部类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
这样Ⅱ(500V+500 )的消费资料产品都在本部类内部得到实现。
(3)Ⅰ1000V+1000 和Ⅱ2000C要在两大部类之间交换。
这是因为第一部类1000V的价值要作为工人的工资,加上1000 都要分别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但这部分产品在物质上都是生产资料,不能用作生活消费,必须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另一方面,第二部类2000C 的价值要用来补偿生产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但它的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不能用于生产消费,必须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再生产才能进行。
这样,第一部类有1000V+1000 ,即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要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第二部类有2000C的消费资料要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两者在价值上恰好相等。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简单再生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答: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1)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
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再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答: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社会再生产按照他的规模来划分。
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是指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和出发点,如果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就根本谈不到进行扩大再生产。
(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再生产总是包含在扩大再生产之中。
答: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1)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2)外延扩大在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再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再生产规模。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2)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1)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在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的经济增长。
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指在社会劳动中获得的产品和服务再次投入到生产中,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最终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保持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关键。
社会再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和周期性不同的特点。
周期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系列过程的发生和完成,以生产周期或投资周期等为表现形式。
周期性不同是指不同行业的生产周期和投资周期不同,但总体上,社会再生产始终围绕着基础设施、生产资料、技术进步、劳动者生产力等因素展开。
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存在投资和消费两种行为。
投资是指生产资料的购置和更新、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等,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而消费则是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是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支柱。
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投资能够增加消费的资金来源,促进消费,而消费带动投资的需求。
基础设施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以及水利、电力、通信、公共建筑等公共设施。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能够促进各个领域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支撑。
生产资料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对象。
生产资料包括生产用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电力、燃料等,也包括人力资本,即劳动力的技能、经验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资本。
生产资料的更新和拓展,是扩大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
技术进步是社会再生产的驱动力。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技术进步也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劳动者生产力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因素。
劳动者生产力的提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为了提高劳动者生产力,需要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改善劳动环境和职业能力评价机制等。
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社会再生产知识点

社会再生产知识点
一、社会再生产是指社会总资源和总产值发展水平的提高,所有社会成员都会共同参与其中,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社会繁荣发展。
二、主要内容包括产业优化布局,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快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进财政税制,政府结构调整和社会治理创新,构建人类共生的社会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机制改革,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三、重要意义:社会再生产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能够引导所有社会力量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繁荣发展之路,使社会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社会转型,增强社会进步力量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政治经济学重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是相对于单个资本运动而言的
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
两大部类的划分:①社会总产品根据其最终用途在物质形态上可以区分为两类: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②社会生产从产品最终用途出发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③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和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c + v + m),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也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关键。
三次产业划分: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信、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社会资本再生产与市场实现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2、另外几个前提条件 Ⅰ (c+v+m)>Ⅰc+ Ⅱ c
(2)
该公式表示第Ⅰ 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在补偿了两 大部类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必须有剩余, 还有可以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 Ⅱ(c+v+m)>I (v+m/x) + Ⅱ (v+ m/x)
(3)
该公式表示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满足了两大 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 的消费以后,也必须有剩余, 即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Ⅱ(c+m-m/x) >I (v+m/x) (4) 这个条件只是上述(3)公式的变形。所表示的含 义是相同的。其中Ⅱ(m-m/x) 代表供第Ⅱ部类积累用 的剩余价值部分。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图式和三重交换关系 1、假定前提 为使问题研究简单化,这里做如下假定: ①整个社会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性质生产; ②全部不变资本价值周转时间为一年; ③供求平衡价格与价值一致; ④没有对外贸易; ⑤ mˊ=100%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3.三重交换关系
为了进行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 物上要得到补偿,就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即4000c内部的交换。 第二,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即500v十500m内部的交换。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Ⅰ(1000v十1000m)和Ⅱc之间 的交换。 ▲ 上述三大方面交换关系,我们可以用图式表示如下:
政治经济学重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重点总结导论1.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又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3.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
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也决定于其他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4.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5.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地抽象法,包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以及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
6.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任务是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7.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即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其存在和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其作用过程也是客观的。
9.经济规律的特点:总与人类的活动相关;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受到利益关系限制。
10.经济规律的层次:由经济规律所依存的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经济规律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第二个层次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存在于几个社会的市场经济规律,包括价值规律、市场竞争等各种市场经济的规律。
第三层次是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规律,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起作用的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起作用的按劳分配规律。
(小简答)名词解释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社会再生产通俗理解

社会再生产通俗理解社会再生产通俗理解一、概念解析社会再生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和商品交换,经济系统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扩张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物质资本的再生产,即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再生产;第二是人力资本的再生产,即劳动力的再生产。
二、物质资本的再生产1.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1)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那些用于生产过程中不被消耗或者只有部分被消耗而能够持续使用多年甚至几十年以上的物品。
如厂房、机器设备等。
固定资本需要进行定期维修和更新,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2)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那些在一个周期内被完全消耗掉或者只剩下极少数残留价值的物品。
如原材料、燃料等。
流动资本需要及时补充,以保证正常的生产运作。
2. 消费品的再生产消费品是指直接为满足人们日常需求而消费掉的物品。
如食品、衣服、住房等。
消费品的再生产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和消费能力,进行相应的生产和流通。
三、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非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的再生产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四、社会再生产的作用1. 维持经济稳定社会再生产可以保证经济系统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扩张,从而维持经济稳定。
2. 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再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供给,促进社会发展。
3.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社会再生产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促进就业增长社会再生产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长。
五、结语综上所述,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
它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合理的再生产,才能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 问题
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
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1、 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独立地进行循环周转运动的资本。 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 的总和。
“社会资本〞以外还有别的资本吗? 个别资本是怎样运动的?
社会总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是社会总 商品。
因此,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
分类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在价值形态上又称为社会总产值,可分 为三个组成局部:〔1〕生产资料旧价值的 转移C,〔2〕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新价值V, 〔3〕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新价值M。
在使用价值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 可分为两局部〔1〕生产资料,〔2〕消费 资料〔生活资料〕。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根本实现条件: Ⅰ〔V+M〕=Ⅱ C
2、由根本实现条件引申出的另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ⅡC Ⅰ〔C+V+M〕=Ⅰ〔V+M〕+Ⅱ〔V+M〕
第三节、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 条件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 〉Ⅱ C Ⅱ〔C+M-M/X〕 〉Ⅰ〔V+M/X〕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一、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1 、供求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在货币和信用的条件下强化了供求
不一的可能性。 3、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
的。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本章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以社会总产品 为出发点,以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为核心问 题,说明社会总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实现条件。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资本的运动 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
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的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不足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生产对于人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 5、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 A、固定资本的更新 B、流动资本的更新 C、不变资本的更新 D、可变资本的更新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实现条件
Ⅰ(v+ △ v+m/x)=Ⅱ(c+ △c) 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 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1、产权:①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的排他性的占有或归属关系。
②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③产权对财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3、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5、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势。
6、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因此,劳动生产率同劳动生产率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7、主要的市场机制有: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9、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这样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10、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三,优胜劣汰。
1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2、信用货币: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
13、资本循环: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通过购买生产要素为资本价值增殖做准备。
购买阶段一旦完成,资本的职能形态也随之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循环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资本的生产阶段。
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资本的销售阶段。
15、资本的周转:资本这种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14、资本集中:指若干个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包括了四个环节:商品资本的再生产、货币资本的再生产、人力资本的再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本的再生产。
第一个环节是商品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市场上卖出去,并且通过售价的回流形成生产资本的再生产。
这个环节中,商品的生产是为了进行交换,通过交换来获得利润和再投入生产。
第二个环节是货币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并再次变成资本的过程。
资本家通过购买商品并支付价款,将价款流入市场,从而实现货币资本的再生产。
第三个环节是人力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劳动者通过工资收入来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并保持工作和繁荣的能力,从而参与商品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物质生活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生产和再生产出足够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马克思认为,这四个环节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要素,只有在这四个环节中相互协调和平衡,才能保证社会在物质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可持续性。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品从何处买和应当卖给谁。 社会总产品价值划分的意义:
社会总产品价值中的不同部分有着特定的用途,不 能随意挪作它用。因此,这一划分为说明社会总产值 中不同部分的购买对象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上两种划分,使得社会总产品的不同部分卖给谁, 由谁来买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轮廓。
从商品资本出发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商品资本的循环反映了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
点。商品资本循环表明,社会商品的全部实 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性消费)
(个人收入流通)
(预付资本流通)
A(w) (商品流通)来自W —— G ——W …P…W’(资本流通)
例如,消费品不作为资本再进入增殖过程,对于购 ⑶买个者别来资说本,运购动买中商只品包不括是预资付本资流本通的的流一通个。阶社段会,总 资而本是运一动般不商仅品包流括通预的付一资个本阶的段流。通,也包括剩余价 值的流通和工人收入的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第II部类支付给工人的500单位货币工 资使IIv得以实现。
“工人花费他们所得到的,资本家得到他 们所花费的。”
——卡莱茨基
一、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第四、固定资本的补偿 1、问题所在:
固定资本周转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价值补偿是随着 固定资本的磨损逐渐进行的,而物质补偿则是在它全部 价值转移完毕后一次进行的。这样,在每年的社会总产 值中Ic、IIc里都会有一部分固定资本折旧只需要实现为 货币而不需要购买实际物质产品。社会总产品中就会有 一部分生产资料得不到实现,价值也得不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