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中化学 .《电解质(1)》教案 鲁科版必修1.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发 展 目 标体 系 构 建1.能通过对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探究,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式。
2.通过对常见物质的电解产物的分析,归纳出电极放电规律。
1.电解熔融氯化钠实验电极名称 铁电极石墨电极现象铁片上产生银白色金属石墨片周围有气泡产生 离子移动方向 阳离子(Na +)移向铁电极 阴离子(Cl -)移向石墨电极电极反应式 2Na ++2e -===2Na2Cl --2e -===Cl 2↑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实验结论2NaCl=====通电2Na +Cl 2↑微点拨:电解质的导电过程是被电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金属导电过程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属于物理变化。
2.基本概念(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①定义: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直流电源、固体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并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4)电极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可以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3.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微点拨:(1)放电:离子在电极表面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过程。
(2)水中存在平衡:H 2OH ++OH -,当OH -和H +的浓度改变时,平衡发生移动。
1.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 )(2)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时可以得到Na 和Cl 2。
( ) (3)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
( ) (4)电解池工作时,阳极上的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移向阴极。
( ) (5)电解AgNO 3溶液时,Ag +移向阳极,NO -3移向阴极。
( ) 提示:(1)× 电解池的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化学:2..2..1《电解质》教案2(鲁科版必修1)高一
化学:2.2《电解质》学案<1)<鲁科版必修1)第一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一、【学习内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型3、酒精注意 <1)电解质导电地原因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地离子.<2)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地一种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电解质溶液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产生地离子导电,否则该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如CO2、SO2、NH3等是非电解质<4)Na2O, Al2O3等化合物为电解质,因为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地离子而导电.【例题1】现有九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硫酸钡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化地硝酸钾.其中能导电地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地是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地是__________.2 电解质地电离1 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时,Na+和Cl-就会逐渐脱离晶体表面而进入溶液,成为能够.受热熔化时,氯化钠晶体中地Na+和Cl-也能成为 .在外加电场地作用下,能够地离子就会发生形成电流,因此氯化钠地水溶液和熔融地氯化钠能够导电.2 . 电离:像氯化钠这样或时,成能够自由移动地地称为电离.在溶于水时电离.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电离可以用表示.3.电离时产生地阳离子全部是地叫做酸;例如地化合物叫做碱;例如地化合物叫做盐.例如4. 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电离成自由移动地离子地式子.如写出NaCl、HCl、NaOH地电离方程式5.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水分子注意:<1)、电离地条件为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是否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2)、电离方程式左边为化学式右边为离子.强电解质地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地电离方程式用“”<3),电解质地强弱与物质地溶解性无关,与溶液地导电性也无关.<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地浓度大小有关)<4)能电离出氢离子地物质不一定是酸,还可能是酸式盐.如:NaHSO4等.【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能力极弱,所以硫酸钡是弱电解质B.CO2溶于水得到地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强电解质溶液地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地导电能力强D.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例题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地是< )A.H2SO4=2H++SO2-4B.Ba(OH>2=Ba2++(OH>-2C.FeCl3=Fe2++3Cl-D.NaHCO3=Na++H++CO3——3【课堂练习】写出下列物质地电离方程式;HNO3H2SO4KOHBa(OH>2Na2CO3BaCl2三、【课后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地是( >A、稀硫酸B、熔融氢氧化钠C、乙醇D、盐酸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地是A.H2SO4=H2++SO4-2 B.MgSO4=Mg2++SO42-C.Ca(OH>2=Ca2++(OH>2- D.BaCl2=Ba2++Cl2—3.电解质溶液里一定相等地是A.阴离子和阳离子地个数 B.每个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数C.所有阳离子和所有阴离子带地电荷数 D.碱地氢氧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个数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地是A.蔗糖 B.铜 C.硫酸 D.二氧化碳5.下列物质地水溶液不能导电地是A.氯酸钾B.酒精C.食盐D.碳酸氢钙6.下列叙述正确地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五氧化二磷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五氧化二磷是电解质D.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7.下列叙述不正确地是A.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Na+、K+、Cl-B.CH3COOH、H2CO3、、H2O等都是弱电解质C.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D.电解质在通电条件下而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地离子参考答案:例题 2 C3 A课后练习: 1A 2 B 3C 4C 5B 6 D7 CD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电解质》word教案
第二节问题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知识回顾对电解质的初步了解①电解质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
问题思考⑴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实验观察问题探究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
4. 稀硫酸与Ba(OH)2 溶液反应的实质问题迁移2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 与OH-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问题迁移3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Na2CO3 和盐酸的反应Na2CO3 和盐酸的反应的实质是:CO32-与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H2O 和CO2 气体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和挥发性物质小结:离子反应⑴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⑵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⑶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⑷它有相应的书写方式,即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问题讨论1什么是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知识迁移将离子方程式改为符合反应事实的化学方程式请将下列离子方程式分别改写成不同的两个化学方程式:Ag++CI-=AgCI JH++0H-=H20问题解决2离子反应的应用1、检验离子的存在【例】待测液中CI-的检验实验:在待测液(已知不含SO42-)中加入Ag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测沉淀的可能成分-在猜测的基础上做实验验证—往所得沉淀中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得出结论:溶液中有CI-2、判断离子能否共存离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就可以大量共存【例】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①Ca2+Na+CO32-NO3②Ba2+Na+SO42-NO3-③H+K+Cl-OH-H+K+CO32-SO42-④⑤Na+K+CO32-OH-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Ba(NO3)2 溶液中加Na2SO4 溶液:②铁屑加入CuSO4 溶液中2、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Cu2++2OH-=Cu(OH)2 J②CO32-+2H+=CO2 f +H2O③CaCO3+2H+=Ca2++H2O+CO2 f。
《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电解质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2. 了解电离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酸、碱、盐溶液或熔融物的导电性实验分析,对电解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①电解质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
即电解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与离子这种微粒密不可分。
〔展示试管中的NaOH和CuSO4溶液并混合〕那么,像NaOH和CuSO4这些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响与离子有何关系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响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做出正确答复。
【板书】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响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响的实质【演示实验】先向稀硫酸中参加石蕊溶液,接着按P41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指导学生边观察实验边做好下表实验记录〕。
【点评】做好实验记录,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实验,为问题探究做好前提准备。
【问题探究】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 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
4.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响的实质〔教师提供探究所必需的有关信息检索:硫酸与Ba(OH)2所属类别;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分析,稀硫酸和Ba(OH)2的水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石蕊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一般颜色〕【点评】学生是问题探究的主体,教师作为立足于为学生效劳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所必需的信息检索尤为必要。
【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响→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响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响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响。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电解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化学1(必修)》第2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仅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实验现象,初步认识了常见的酸、碱、盐等化合物。
但是,他们是一个一个地认识物质,探讨物质性质的,通过《化学1(必修)》第2章第1节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一些个别物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的元素与大量物质间的关系,建立了物质分类的观点。
本节课要从学生头脑中所储备的这些知识提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归纳出酸、碱、盐的定义,并认识到电解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这样一方面将初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维层次是一个明显的提高。
并且,在经过初中两年和《化学1(必修)》第1章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够积极思考,也具备了较强的协作意识。
【课标与教材分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本节教材就是通过探究物质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了解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的含义。
另外,教材中“身边的化学”,能够使学生了解电解质与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并能够深刻体会到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及其电离的概念,知道非电解质的概念,能识别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能正确书写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从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特征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初步形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分析方法。
(2)通过对酸、碱、盐本质的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思考题目的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高中化学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
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的观点。
2.使学生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观点。
3.认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由及导电能力。
教课要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观点。
教课难点:划分强、弱电解质。
教课方法:实验、议论教课过程:前言: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响可按下边的方法分类,依据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型以及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种类,即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响。
依据反响中能否有电子的转移,又可将其分为氧化复原和非氧化复原反响。
化学反响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马上有离子参加的反响称为离子反响。
发问:什么是电解质?不一样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能否同样?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例:以下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H 2SO 4、NaCl固体、NaOH 固体、KNO 3溶液、CaCO3、CO 2、蔗糖、 Na 2 O 。
小结:(1)电解质应当是化合物。
(2)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一定是用化合物自己能电离出自由挪动的离子而导电,不可以是发生化学反响的物质导电。
(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由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由?学生剖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挪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挪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响,进而形成电流。
发问:同样条件下,不一样种类的酸、碱、盐,它们的导电能力能否同样?演示: [ 实验 1-1]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导电强弱与什么要素相关?剖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中离子的多少(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有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二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间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以“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3、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路径。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引入】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物质类别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电离方程式溶质粒子两两混合后的化学方程式【交流研讨】判断以上各溶液能否导电?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原因?现象又如何呢?【过渡】请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实验探究1】编号ⅠⅡⅢ实验验。
(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证明了________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什么现象证明溶液中的另两种离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见,Ba2+不与________大量共存,Cl-不与________大量共存。
【学生讨论归纳】(1)验证Cl-与Cu2+、SO2-4与Na+不反应(2)Ba2+与SO2-4溶液为蓝色说明Cu2+未参加反应(3)SO2-4Ag+实验探究2.现象1 现象2 现象3电流计指针读数由_大_ 到_小_溶液红色__退去__有__白色沉淀_____产生现象的原因离子浓度变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小Ba SO4不溶于水实际反应的离子H+OH-SO42-Ba 2+【交流研讨】⑴、大家到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⑵、观察到的白色沉淀物质是什么?电流表指针为何变化?⑶、实验现象对于你认识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高中化学 2.2《电解质(1)》教案 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电解质一.教材分析(一)知识框架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第2节电解质。
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三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第3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除杂等问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新课,也是习题课。
对本节课内容的探讨,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进一步的深化。
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有更深刻的体会,也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给出离子方程式的正误;2、能检验常见的几种离子;3、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4、能分析除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共存难点:离子检验【复习回顾】1、什么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投影)作为氯碱工业原料的原盐(食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有害离子,这些杂质进入电解池中易生成氢氧化镁等不溶性杂质,堵塞隔膜孔隙,同时这些有害离子也会影响成品的纯度,因此,必须在电解之前对食盐进行精制处理。
精制时根据原盐中Ca2+、Mg2+、SO42-的含量加入适量的BaCl2、Na2CO3和NaOH,使Mg2+转化成Mg(OH)2,Ca2+转化成CaCO3,SO42-转化成BaSO4等沉淀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最后再加入盐酸调至中性,即可得到精制的食盐水。
请写出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
点评学生答案,指出常见的错误。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必修第1册: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微点拨:(1)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二者具备其一即可。
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项目
酸
碱
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
定义
子全部是 H+ 的化 子全部是 OH-
的
阳离子(或NH
+
4
)和
合物
化合物
酸__根__离__子__的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1)NaCl 晶体中 Na+与 Cl-不能自由移动,液态 HCl 未发 生电离,故二者均不导电,但 NaCl 溶于水或熔融时、HCl 溶于水时 均能导电,所以 NaCl 与 HCl 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3.NH3、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那么 NH3、CO2 是电解质吗? 为什么?
4.BaSO4、AgCl、CaCO3 等难溶于水,它们是弱电解质吗?
提示:不是。它们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全部电离,所 以它们属于强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
定义
电的化合物
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 本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
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以 区别 发生电离生成自由离子
分子形式存在
酸:HCl、H2SO4、HNO3、
非金属氧化物:
H2CO3、H2SO3、CH3COOH 等
SO2 、 SO3 、 CO2 、
所含 碱 : NaOH 、 Ba(OH)2 、 KOH 、 CO、P2O5 等
物质 NH3·H2O、Fe(OH)3 等
化学:2.2《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2节电解质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 教学目的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四. 知识分析(一)电解质的电离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条件:溶于水或熔化2、电离方程式:用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练习:写出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B a(O H)2=Ba2++2OH-Fe2(SO4)3=2Fe3++3SO42-(NH4)2CO3=2NH4++CO32-3、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扩展: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a 、写出CH 3COOH 、H 2CO 3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CH 3COOH ⇌CH 3COO -+H +H 2CO 3⇌HCO 3-+H +HCO 3-⇌H ++CO 32-b 、写出NH 3•H 2O 、Fe(OH)3的电离方程式:NH 3•H 2O ⇌NH 4++OH -Fe(OH)3⇌Fe 3++3OH -练一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弱电解质的是( ),非电解质的是( ) A 、KI B 、乙醇 C 、氨水 D 、蔗糖 E 、HClO F 、硫酸氢钠 G 、NH 3•H 2O H 、液氯 I 、CO 2 J 、硝酸 K 、Na 2O(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Al 2(SO 4)3=2Al 3++3SO 42-B 、NH 3•H 2O =NH 4++OH -C 、NaHCO 3=Na ++HCO 32-D 、H 2SO 4=2H ++SO 4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答案:(1)AFJK;GE;BDI (2)C (3)C (4)BD小结:1、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2、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HCl HNO3H2SO4强碱:NaOH KOH Ca(OH)2Ba(OH)2盐:NaCl K2SO4KClO3 FeCl3金属氧化物:CaO Na2O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 H2CO3HClO弱碱:NH3•H2O H2O扩展: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温度(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2.2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2021-2022学年)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错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错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错误!未定义书签。
酸错误!未定义书签。
碱错误!盐ﻬ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依据(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基本前提是化合物。
金属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故金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而HCl是电解质。
(2)化合物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即为电解质。
①在水溶液中能导电;②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例如:活泼金属氧化物MgO、Al2O3等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二者均是电解质.液态HCl不导电,但HCl溶于水能导电,故HCl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固体、液态HCl。
3.必须是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例如,SO2、NH3等溶于水,虽然其溶液能够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是它们与水反应后的产物H2SO3、NH3·H2O,而不是SO2、NH3本身发生电离,故SO2、NH3等不是电解质。
BaSO4等难溶于水的盐,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BaSO4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并且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BaSO4等难溶盐是电解质。
1.(2019·麻江一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D.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解析:选B。
化合物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判断物质是否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2.(2019·温州自主招生)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液态 HClﻩB.NaCl溶液C.无水酒精ﻩD.液氨解析:选A。
液态HCl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电解质;NaCl溶液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所以Na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无水酒精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液氨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液氨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氨水不是液氨,所以液氨是非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
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用文档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实用文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第2节电解质。
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媒体、课件(或积件)、学生用的学案;
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引入】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 第2节
电解质
一、电解质的电离
【实验演示】盐酸、NaOH 溶液、NaCl 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
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
....,电流
....改为定向移动
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
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点评】从金属导电的“已知”完成对电解质导电“未知”的认识,其实就是学法的一种顺势迁移,学生通过这样迁移式的学习,其知识结论得到了活化。
放手让学生“归纳”,这是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真实写照。
【质疑1】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
【质疑2】为什么都含有Na+ 、Cl-的NaCl晶体和NaCl溶液一个导电,另一个不导电?(教师讲解并分析:NaCl晶体虽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
实用文档
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
结合NaCl晶体溶于水的电离过程的动画演示,强化说明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并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
【媒体显示】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 Na2CO3、CuSO4、BaCl2(三学生上黑板)
【学生讨论并归纳】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过渡】像酸、碱、盐这些化合
............,从化学的另一
..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
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媒体显示】2.酸、碱、盐是电解质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实验演示】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实验演示】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学生归纳】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问题解决】电解质知识运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人体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比如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大量流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在海上遇险的人们,喝海水为何如同“饮鸠止渴”?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电解质知识加以解释。
【点评】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所在。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媒体演示):
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Al2(SO4)3=2Al+3+3SO4-2
B.HF=H++F-
C.HI=H++I-
D.Na2CO3=Na++CO32-
【布置作业】
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个800字的小论文。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
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自己去解决,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参看P40“知识点击”部分,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点评】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不仅学习方式体现多样性,而且作业的形式和要求也应该
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