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重境界

合集下载

读书三境界

读书三境界

读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知之”;第二境界是“好之”;第三境界是“乐之”。

还有的把读书三境界归纳成:为知、为己、为人三境。

有人用充满禅机语言来说明: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还有文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也有把三境界引为企业家之大境界:第一境界是“大智慧”;第二境界是“大抱负”;第三境界是“大手笔”。

掩卷思之,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

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

也有人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人生三境界,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还有人用三首诗来道明人生三境界的禅理:境界之一,觉而未悟,弃世绝俗,如(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境界之二,悟而未透,返虚入明,如(唐·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境界之三,通透圆融,已臻化境,如(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凡此种种,值得推崇的还是王国维所说的,“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真正的教育理应使人在知识面前保持头脑的自由,在功利世界面前保持心灵的丰富,在物质力量面前保持灵魂的高贵。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得好:首先应该考核的不是学生,而是学校。

要在学生心中传承高贵,必须让他们经常目睹高贵,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高贵。

读书三境界:“仁读”,“玩读”,“圣读”

读书三境界:“仁读”,“玩读”,“圣读”

读书三境界:“仁读”,“玩读”,“圣读”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读书大抵也有三种境界:知读境界,好读境界,乐读境界。

知读书者,是“克己复礼”式的读书,即读书非其心之所欲,只是心知读书合乎社会要求,包括家庭、单位或社团、国家或政府的要求,故为了适应或迎合这种要求,遂自我克制其私欲私情而将就于读书之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故知读境界也可称为“仁读境界”。

古之被称“儒林”的学者群体,其读书境界大抵属于“仁读境界”。

好读书者,是“好玩”式的读书,即读书是因其特定生活环境中所养成的情趣所致,其读书和业余爱好下棋者之下棋相似,只是因觉得好玩而将读书当作玩耍,以致痴迷于读书,犹如后者之痴迷于下棋。

因好读境界的读书只为“好玩”,故亦可称此境界为“玩读境界”。

古之被称“隐逸之士”如庄子之类的学者群体,其读书境界盖属于“玩读境界”。

乐读书者,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式的读书,即读书既是其情趣所致,而又适应于社会要求,因其个人情趣与社会要求毫无冲突地圆融于读书,故而乐之——其读书既是从心所欲,则自然乐也;其读书既合乎社会要求又适合其个人情趣,则何乐而不为也!鉴于孔子有“圣高于仁”之说,故乐读境界也或可称为“圣读境界”。

而孔子虽贤,然其生前素不敢自比于圣人,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话,也是他到了七十岁之后才说的,以此推想,即使贤若孔子者,其读书而能致圣境者,恐怕也是如“人生七十古来稀”般的“古来稀”了。

以上三境界中,乐读境界是知读与好读达到综合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里,因其情欲得到满足,读书也就不再是将就之事,而是变得“好玩”而醉心于此了;然而,由于个人情趣和社会要求在这里达到了完满统一,故虽是因其个人情趣而醉心于此,以至于痴迷于读书,而令其痴迷的读书正适合于社会要求,故其读书愈是痴迷,便愈能满足社会要求。

只是此境虽好而“古来稀”也。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古来稀”未必“后来稀”。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范文一: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向上的行动力。

随着不同阶段的学习和阅读,我认为读书的境界分为三重。

第一重境界是爱读书。

在这个阶段,我们读书常常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浅尝辄止,不拘泥于某一类型的书籍,而是广泛涉猎。

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枯燥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坚定、真诚的热爱,从内容中发掘学问,从字里行间中收获人生智慧。

第二重境界是善读书。

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和阅读,我们开始体会到读书的过程需要归纳、总结和思考。

我们在读书的同时善于思考,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和提高意识。

同时我们还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读书需要注重质量,要有意识地选择和筛选好的书籍,提高读书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重境界是读好书。

学会选择有价值的书籍,培养自己的内心,我们开始有了选择性的读书,不仅仅是读得多,更加重视读书的质量。

我们知道了好的书籍可以助力我们完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具有深远的人生影响。

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要深入思考,做好读书笔记,形成自己的读书体系。

一个人的读书境界高低,既能反映出个人的文化素养还能影响人生的发展。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读书境界,从而达到“三重境界”的效果。

写作重点:注意段落的划分,逐层递进地阐述出各个境界的概念和实质内容,表现出三重境界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整体框架清晰,内容流畅的效果。

用词分析: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和并列句等修辞手法,以及各种中性词、正面词汇,挖掘“读书”这一主题的精神内涵,使其更加深刻生动,有感召力和启迪作用。

范文二:读书,是人类和时间的对话。

读书不仅可以消磨时光、丰富生活,更是一种把握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体会到读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浅尝辄止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秘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被书籍里的内容所吸引,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激发我们对知识探索的好奇心。

第二重境界是内外结合阶段。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读书无止境,但读书要有境界。

境界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爱学习的或读书者要经过读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读书的第一重境界。

进入这重境界,就能在读书时静下心来,守着心灵的宁静,耐得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

这是一种“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文化多元、思想多变、环境多样,如何保持清醒头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非常重要。

有的领导者,在人生的起步阶段,默默无闻、资历尚浅,常常能够耐得住寂寞、认真读书。

及至学有所成,应酬渐多,读书时间渐少,开始以工作忙、没时间等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想再找专门的读书时间、安静的读书地方、良好的读书氛围,使自己真正的静下来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必须把握好一个“静”字,即需要具备“三静”。

一是静地。

即找到安静的地方读书。

如关门谢客读书,或到图书馆、资料室去读书等等。

钱钟书曾经说过:读书做学问如果老想着身处闹市,什么都想去凑热闹是不可能静下心来的。

孙犁也曾经说:“文人宜散不宜聚。

山居静处,方能出成果。

”他们讲的都是潜心读书需要安静之地的道理。

二是静时。

即找到安静的时间读书。

如利用夜深人静或早晨别人未起床时读书等等。

这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因而读书的最佳时间也有所不同。

如国画大师范增先生习惯于早晨五点钟起来读书,几十年如一日,因为每到这个时间,他的思维就习惯于进入读书的境界。

胡适先生则习惯于夜间读书。

在他看来,关起门来夜读别有一番情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赏心悦目!秉烛夜读、红袖添香的雅致更是为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

静夜读书让人沉静、深刻,夜间时间充裕,可以静心读长篇巨著,这是许多读书人的切身体会。

三是静心。

即要具有宁静而平和的心态。

王阳明读书的三个境界

王阳明读书的三个境界

王阳明读书的三个境界
1.初识书本:王阳明小时候就开始接触书本,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读书的真正意义,单纯地把它当成一种游戏和娱乐方式,无法深入理解书中的道理和思想。

2. 通达经义:在少年时期,王阳明开始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努力地学习各种经典著作。

通过深入研究,他逐渐理解了书中所传达的深刻思想和道理,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3. 参悟天理:后来,王阳明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即参悟天理。

在他看来,书中所述的道理并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可以透过文字而感悟到的智慧和真理。

通过深入领悟书中的思想,王阳明最终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超越自我的境界。

- 1 -。

读书的三种境界感悟

读书的三种境界感悟

读书的三种境界感悟
1.读书的初级阶段是理解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事实。

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也是读书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注重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提高这些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的内容。

2. 读书的中级阶段是建立思想框架和理性思考。

在这个阶段,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的思想框架。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所读的内容。

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思考,但它也是我们成为独立思考者和创造者的关键阶段。

3. 读书的高级阶段是超越知识的境界。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
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及如何创造和创新。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但它也是我们成为领袖和创新者的关键阶段。

总之,读书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无论我们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内容。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挑战自己,尝试进入更高级别的阅读境界,成为优秀的领袖和创造者。

- 1 -。

读懂、读通、读明:读书需要的三重境界

读懂、读通、读明:读书需要的三重境界

读懂、读通、读明:读书需要的三重境界作者:孙建友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22年第11期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三重境界。

他认为三种境界分别从最初的酝酿,中间反复的推敲,最后通过艺术实践达到一个圆满飞跃的创作过程。

三重境界就是把“顿悟”与“渐修”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阅读也有着三重境界,谓之读懂、读通、读明。

读懂,于细读文本中明晰主旨读懂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懂装懂就必然要闹笑话。

譬如一教师执教《九色鹿》一文时,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处死调达。

学生七嘴八舌,群情激愤,顿时喊杀声一片。

听课者普遍认为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氛围,学生踊跃发言,教学效果显著。

殊不知,会听者看门道,不会听者看热闹。

《九色鹿》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讲述了释迦牟尼前世善行。

佛家倡行救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学生喊杀声一片,这显然与教学主旨背道而驰了。

读懂,须于细读文本中明晰主旨,不偏不倚。

读通,于系统阅读中把握整体不懂则不通,懂则通,通则达。

读懂是读通的前提。

何谓“读通”,即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方式和叙事线索。

这就要求阅读者在阅读中按图索骥,把握文章“线索”或“脉络”。

知“头尾”,明“始终”,熟知文章板块之间的关联。

如阅读《红楼梦》这本名著时,我们就能够看到,曹雪芹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

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读明,于思辨阅读中启智增慧阅读的最高层次在于读者能够辩证地看待文章的主题、人物的行为,而非不假思索地全盘地吸收、认可。

如教授《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两个故事时,聪明的执教者往往不会设计“在大洪水面前,你更喜欢哪一种解决方式”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會更为理智地提出一些包容性问题:“大禹和诺亚应对洪灾的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你能比较一下吗?”这样的问题具有包容性。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三境界读书有三种境界,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表示三种阅读水平。

一种是耽于书中,沉湎于书中内容,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

这是第一种境界,是阅读的最低层次,初级阅读水平。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一境界就是阅读的“看热闹”的层次水平,属于大众阅读,也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读者的情感思想受书中人物、情节的牵引,为书中内容所左右,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一般人读书多在此境界。

比如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不作那么多考虑,只是获取休闲或心理自娱。

这一境界又可以称作娱乐境界:人在文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

第二种境界是能够跳出“看热闹”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如何,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到了理性思考。

阅读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读的第二境界,是阅读的中级水平,也是中学教学培养的阅读水平。

这一境界,阅读进入了高一级层次,已经超出了文章内容本身,不单单是读文,也去读写文的人、读作者了,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作者的写作水平了,不是跟着文中人物的思想起伏,悲喜忧伤,而是去触摸作者的感情脉络,跟着作者的思想去思考,去感受文章的情节发展,遣词造句的优劣,表达的效果如何,对文章进行品评欣赏了。

这一境界也可称作欣赏境界。

阅读能够超脱文章,随作者意图去思考欣赏,但情感仍为作者所左右。

比如读李杜诗会为李白、杜甫才情胁迫,为之赞叹不已;读渊明之诗,会为其田园静谧的氛围、闲适的心情熏染,体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真谛;读《岳阳楼记》,感仲淹人格高大,读鲁迅作品,赞鲁迅思想深刻,读“人间喜剧”,叹巴尔扎克笔法老道等等,虽阅读水平提高,仍未脱作者窝臼,只能属于中级阅读水平。

读书的几个境界

读书的几个境界

读书的几个境界
第一境界:比喻做学问之前,先要有思想准备,看到学海无边、知识无涯,从而激发有志青年奋斗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和勇气,同时又感慨自己的学问之不足。

第二境界:比喻开始读书做学问为有所收获,要刻苦攻读,不怕艰苦,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最高目标,孜孜不倦,毫不懈怠,纵然是身心交瘁,殚精竭虑,也矢志不渝,在所不惜。

第三境界:比喻经苦读钻研,一旦你历经艰辛,九死而未悔之后,突然有所发现有所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人生莫大的幸福和快乐,其乐融融。

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读后感

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读后感

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读后感
读书三境界读后感
读书具有莫大的价值,它不仅能让我们改变自己,更能让我们提升素养,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话说的好“读书是一切知识的根源”。

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境界,分别是记叙境界、提炼境界和体会境界。

记叙境界,也就是把书中的知识记住,把书中的细节记住,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提炼境界,是把书中的知识抽象出去,把它们归纳成一个理论,把书中的论点提炼出来,把一个知识体系建立起来。

体会境界,是把书中的知识深刻理解,把书中的观点深入体会,把书中的情节引申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把书中的主题活学活用,让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富而开阔。

能够达到读书三境界,就能把书中的知识发挥到极致,让自己在知识上有更大的收获,更能提升自己的见解,拓宽自己的视野。

但是,要达到读书三境界,需要认真的思考,不断的提问,严谨的思维,积极的体会,才能把书中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总之,读书三境界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途径,它能让我们深入的体会读书的价值,让我们更好地把书中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提升自己的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读书的三个最高境界

读书的三个最高境界

读书的三个最高境界
1. 眠独寂静,静心入境
这个境界是指读书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静下心来,专注于阅读。

面对繁琐的琐事我们必须有过硬的内心,培养调节心态的能力,才能真正领会到书中的精华。

2. 知行合一,融汇贯通
这个境界是指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将知识运用到行动中去,通过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将其融汇贯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将读书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3. 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这个境界是指我们应该不断地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奋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以更高的境界迎接更广阔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成为更为出色的自己。

《读书的三境界》阅读答案

《读书的三境界》阅读答案

读书的三境界童道明⑴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分三个境界。

⑵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顾准式的读书境界。

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

马克思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理想;鲁迅读外国书译外国书,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顾准读书研究希腊城邦式民主,试图解开一些历史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

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

⑶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最生动的例子是曹禺年进入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华园图书馆内于年写成了《雷雨》。

这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一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⑷第三境界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个境界,我们自觉努力之后是可能达到的。

重要的是,要“好读书”。

“不求甚解”可以理解为不要“死读书”,这样就能“会意”。

读书务求“会意”,清代有位诗人就说过,“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知味”与“会意”是一个意思。

“会意”可以有大小之别,概括言之就是能诱发恻隐之心等美好情愫产生的联想。

⑸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表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

”⑹我要补充的是,最好不是“寻找一个”,而是寻找几个。

拿我自己来说,与我最贴心的作家,在中国古代作家里是陶渊明,在中国五四以来是冯至,在俄罗斯是契诃夫。

⑺前几年我沉浸在契诃夫的文字里。

他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能让我吃惊。

契诃夫对“美的空费”常生伤感之情。

他有篇小说叫《美人》,写的是主人公在穷乡僻壤见到两个美丽的姑娘之后生出的“惋惜美丽”的惆怅。

去年我在云南一个哈尼族的村寨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竟然也产生了“惋惜美丽”的念想。

读书三重境界

读书三重境界

用书三种方法 (信心、思考、使用)
一、信心。 “知识就是力量” 视野的开阔性; 工作的预见性; 情操的涵养性; 能力的突破性;
二、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再思考。 思考规律:(人、机、料、法、环)
三、使用。 毛泽东说: 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围绕指标抓工作, 抓好工作促指标。
读书三重境界
(为知、为己、为人)
一、为知:积累知识、 增长学问、 体现智慧。
二、为己:修身、正己。 提升境界、 培养人格和情操。 苏东坡有“腹有诗, 书气自华”诗句。
三、为人:构建服务人民的品格和能力。 《论语》“学而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谈读书的三重境界

谈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如同修行,亦有其境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因阅历尚浅,所得亦有限,但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初生的朝阳,充满活力和希望。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此时已积累一定的人院中仰望明月,心境开阔,思绪万千。老年读书,则如台上玩月,历经沧桑,对人生和学问都有了深刻的理解,读书时如同在高台之上把玩明月,从容不迫,享受其中的乐趣。此外,有人以毛泽东的三段词来比喻读书的三境:初时“风雪迷漫”,象征学海的苍茫与未知;继而“十万工农下吉安”,代表目标明确、气势浩荡的求学决心;最后则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如同历经艰辛后终见光明的喜悦。这些境界描述了读书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和心境下的读书体验,体现了读书与人生阅历、心境成长的紧密联系。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课文的身影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的三重境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日: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

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

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

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

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

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

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听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

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大加发扬。

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而是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关于快速阅读的十条要领1.不要反复浏览。

凡是科技读物,一般只须顺着读一遍即可。

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

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

读书的三重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的三重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的三重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
展开全文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经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王国维先生提到的三重境界,围绕“人”来表达。

笔者认为,读书也有三重境界,可以围绕“书”来表达:
第一重境界,书,就是“诗和远方”。

用余秋雨的话来讲,“我们读书的一切初衷就是为了摆脱平庸”,这是第一重境界。

从一个人的谈吐间、言辞间、行走间就可以看得出来有没有读过书;可以看得出是一个平庸的人,还是一个高雅的人。

如果读的书多,读的书好,那肯定能摆脱平庸。

阅读了,修养体现出来了,但是这还只是关乎一个人的修养,还不能算高的境界。

第二重境界,“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这是林语堂先生的话。

书要读活,要在大自然中阅读,要阅读经典的同时,阅读自然、阅读社会,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书,才能真正汲取书的精华,化为我们人生的信念。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但是这也还不是最高境界。

第三重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句话出自苏东坡。

佛家有“心能转物”的说法,当读到一定程度,一切都可以化解。

也可以说,第一重境界,是“知”的境界;第二重境界,是“知行合一”的境界;第三重境界,是“智”的境界。

王国维读书三种境界解读

王国维读书三种境界解读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最出名的一段话。

学问三境界。

第一阶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虽然此阶段对人生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仍要博览,要积累;
其次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

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达到忘我奋斗的境界;
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功到事成。

王国维(1877—1927)清代
王国维先生曾在北大、清华这两所中国最高的学府执教,曾为溥仪国文老师,被称一代国学大师。

历史烟云中的北大、清华,在清末至民国的大半个世纪中,可谓群贤毕至,大师云集,而王国维正是这其中最为闪耀的传奇人物之一。

王国维先生,学贯中西,纵观古今,对哲学、文学、考古、翻译、戏曲、教育等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建树,为后人留下许多极有研究价值的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

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原文: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三重境界●古人将读书的境界概括成三个阶段,用赏月来做比喻:第一境界指少年读之,如隙中窥月;第二境界指中年读之,如庭中望月;第三境界指老年读之,如台上玩月。

评点:以月喻书,从中不难看出古人对书的挚爱;而通过看月环境的改变和时日的推移,也不难看出古人对读书与人生的认识在逐步深入。

“窥”得一鳞半爪,喜不自禁,但终究属囫囵吞枣;“望”得书中一轮圆月,就有了整体感,知人论世可避免偏颇和偏见;台上“玩”中品味契合,物我交融,自身境界渐高,看似悠闲洒脱,而内蕴着多少超脱和感悟。

●有人用充满禅机的语言来归纳读书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评点:第一种境界对事物本身有清醒的认知,第二种境界不仅看透事物本身,而且看出了事物内蕴之外的奥妙,第三种境界不是第一种境界的简单重复,而是超然物外,通观事物本质、过程和结局等方面,从而寻根究理,找到了事物的本源。

人生境界在回环往复中升华,社会发展在迂回曲折中前进。

●有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第一种境界“初极狭,才通人”;第二种境界“复行数十步”;第三种境界“豁然开朗”。

评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改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认为行路比读书更重要。

读书犹如行路。

初读如上路,有勇气尝试才迈得开看得进;入书后如行进在半路上往往进退两难,退则全功尽弃,进则柳暗花明,此过程非一步登天,亦非捷足先登,而是需要辨明方向,鼓足勇气,在幽深昏暗的小径上前行“数十步”,此何等艰难;“豁然开朗”属于读书经历深思熟虑后的“顿悟”,心如明镜,陶醉其中,痛快之至。

●宋人笔记中有关于读书三境界之记述:第一境是“开卷有益”。

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云:“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

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评点:这一境界意在功利,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自颜如玉”是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

宋太祖读“御览”,无非为了经邦纬国,要从书中参考政之得失、国之兴亡。

功利目的,皎然可察。

第二境是“厕上读书”。

欧阳修的《归田录》云: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谢绛)亦言:“宋公垂(宋绶)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评点:这一境界已超脱功利,读书纯属嗜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故高于“开卷有益”。

三人中,钱惟演的读书习惯稍嫌刻板,欧阳修的“三上”仍未脱功利之形迹,惟宋绶的厕上读书最为有趣,憨态可掬,品位最高。

第三境是:“以诵佐酒”。

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云:子美(苏舜钦)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杜衍)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

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

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

”遂满引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沛,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评点:将读书当作下酒的菜肴,无怪乎其岳丈知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苏子美的读书不只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已化为其生命的一部分。

读书到了思与神接、物我两忘的地步,这种境界自然要更高于“厕上读书”了。

●香港散文家董桥用毛泽东三段词来比喻的读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第二境界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第三境界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评点:第一境界喻学海苍茫,读书会有困惑、有迷茫、有彷徨的低潮,但在自感不足中,仍目标明确,决心不减,气势浩荡。

第二境界喻读书更有壮怀激烈,扫荡一切的豪情。

第三境界喻回首往事,如在昨日,今换人间,感慨万千:成了自由的主人,能够轻松驾驭自己,在书山中自由登攀,在书海中尽情遨游,这是何等的幸福!为学境界同王国维相近,但更侧重读书时风云激荡的内心体验。

●孙逊(现代学者)用集句的方法来论述读书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辛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

”(崔国辅《长乐少年行》)这是消遣性读书;第二境界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这是功利性读书;第三境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这是积累性读书。

这里,孙逊所采用的是与王国维集句一样的方法,即集前人诗句或者词句。

集句又主要指集律诗和词中佳句,而自由体诗句恐怕出于太自由和年轻的原因,则很少见到集之而成诗。

集句诗是诗之一体,最早见于西晋傅咸的《七经诗》,文天祥的《集杜诗》二百篇最为出名。

●王世发先生同样用集句方法来表达读书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说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

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第二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即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

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第三境界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徐宗文先生在谈到学习的目的时,把“为知、为己、为人”称为读书的三重境界,其含义是:第一境界是:为知。

指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

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

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第二境界是:为己。

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

“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第三境界是:为人。

指读书要“为黎民百姓”,即周恩来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此为第三境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深刻阐明了“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

●有人将阅读者与书的主动与被动、肯定与否定两层次关系来述说读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被书所读。

即沉湎于书中内容,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

这是阅读的最低层次,初级阅读水平。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一境界就是阅读的“看热闹”的层次水平。

比如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不作那么多考虑,只是获取休闲或心理自娱。

这一境界又可以称作娱乐境界:人在文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

第二境界是:读书是书。

通过苦读能够跳出“看热闹”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如何,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到了理性思考。

阅读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读的中级水平。

第三境界是:读书不是书。

即建构思想体系,这一境界属于超越了对文章进行品评欣赏的层面。

阅读能够随作者意图去思考欣赏。

比如读李杜诗会为李白、杜甫才情胁迫,为之赞叹不已;读渊明之诗,会为其田园静谧的氛围、闲适的心情熏染,体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真谛;读《岳阳楼记》,感慨其人格高大,读鲁迅作品,赞鲁迅思想深刻,等等。

但情感仍为作者所左右。

故仍属于稍高的中级阅读水平。

如果读书超脱了文章,超脱了作者,能从更广阔的空间去阅读,达到了阅读上的自由,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左右,实现了阅读认识的自我,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即第三境界。

这一境界阅读的立足点高,眼界宽广,认识更客观公平。

因为读者是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上的阅读,文章和作者都有众多的比较对象,达到了认识的自由境界,所以读者的认识见解也就更为客观公正。

比如读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不会为诗文动人的描写、奇特的想象而止步,也不会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叛逆精神、高傲气节折服而停留,他能从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读:李白虽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然心高气傲,难与合作。

虽有经天济世之志,纵情傲物,放情山水,也只能泄于诗文。

朝中丞相大员推荐不屑,只望皇帝征召;朝廷招后,又居才傲世,也只能把他赶出朝堂。

后参与叛乱之事获罪,也是理当必然。

能读出李白才情可叹,不堪合用,可为读文评人公正客观也。

陶渊明摆脱世俗,逃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堪为后范,《归田园居》闲适安逸的心情,浓郁的生活气息感人至深,然逃离官场,不为社会争斗斡旋,只求一身安逸;对会现实不满,只以弃归反抗,必然是消极的,个人的社会作用难以发挥,社会状况亦难改一二。

屈原虽然伟大,一篇《离骚》,爱国之情唯天可表,然而抗争之中耿直相对,不求进退,愚忠枉死,国终遭亡,实在可惜。

书读至此境何能高出?书读至此已达读书的极至,读书的智慧、认识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因此这一境界可称作批评之境,也可叫做自由之境。

●当代作家余杰引用了禅宗的三境界来表达人生的三境界,也借用来阐述读书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评点:第一境界中的“寻”,是读书的上下求索和追问;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功利层次剥离出来,浑然忘物。

而第三境界则是对有限时空的超越,达到长空明月、天人合一之境。

●有人用“吞”、“啃”、“品”三个不同的读书方法和形态来形容读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吞”。

“吞”乃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

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啃”。

“啃”乃是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智慧之路。

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颠峰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也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避免的里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