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冷器冷量计算

合集下载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q mg=(14000×1.2)/3600≈4.667kg/s空气体积流量q vg=14000/3600≈3.889m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30.9/16.5℃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0.878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2.3~2.5m/s时:GLⅡ六排的ε2=0.887~0.87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Q= q mg×(h1-h2)4.667×(105.26-46.52)≈274.14Kw(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64.68ω1.854≤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1.04356m/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

不锈钢表冷器选型计算(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表冷器的概念与分类1.表冷器的概念2.表冷器的分类三、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1.制冷量和风量的计算2.计算出风温度3.除湿量的计算4.确定大气压力和进水温度5.计算盘管迎面风速6.确定进风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7.计算进风焓值和含湿量8.计算水蒸气分压四、表冷器选型计算实例1.实例介绍2.计算过程3.结果分析五、表冷器选型注意事项1.考虑环境因素2.考虑设备性能3.考虑节能和环保六、结论正文一、引言不锈钢表冷器是一种常用的空调设备,它通过水的冷却作用,实现对空气的降温和除湿。

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表冷器来满足制冷需求。

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表冷器选型计算,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表冷器的概念与分类1.表冷器的概念表冷器是一种将水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的空调设备,通常由进风段、盘管段和出风段三部分组成。

在表冷器中,水通过盘管进行冷却,空气在通过盘管时被冷却和除湿,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

2.表冷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表冷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材质分类:不锈钢表冷器、铝表冷器、铜表冷器等。

(2)按照形状分类:立式表冷器、卧式表冷器、壁挂式表冷器等。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自然冷却表冷器、强制冷却表冷器等。

(4)按照使用场合分类:工业用表冷器、民用表冷器等。

三、表冷器选型计算方法1.制冷量和风量的计算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Q = k × m ×ΔT其中,Q 为制冷量,k 为制冷系数,m 为水的质量流量,ΔT 为水的温度差。

风量的计算公式为:G = 3600 × Q / (h ×ΔT)其中,G 为风量,h 为表冷器的传热系数。

2.计算出风温度出风温度的计算公式为:T2 = T1 - ΔT其中,T1 为进风温度,T2 为出风温度,ΔT 为水的温度差。

3.除湿量的计算除湿量的计算公式为:W = q × G其中,W 为除湿量,q 为空气的水蒸气含量。

表冷器制冷量计算公式

表冷器制冷量计算公式

表冷器制冷量计算公式英文回答:Evaporative condenser refrigeration capacity calculation formula.The refrigeration capacity of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is determin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mass flow rate of the refrigerant, the specific heat of the refrigeran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frigerant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condenser,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denser. The following formula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frigeration capacity of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Q = m Cp (T1 T2) ε。

where:Q is the refrigeration capacity in watts.m is the mass flow rate of the refrigerant in kilograms per second.Cp is the specific heat of the refrigerant in joules per kilogram-kelvin.T1 i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nt entering the condenser in kelvins.T2 i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nt leaving the condenser in kelvins.ε i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denser.The efficiency of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is typically between 0.8 and 0.9. The mass flow rate of the refrigerant can be measured using a flow meter. The specific heat of the refrigerant can be found in a refrigerant properties tabl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nt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condenser can be measured using thermocouples.中文回答:蒸发冷凝器制冷量计算公式。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4.667kg/s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889m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30.9/16.5℃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0.878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2.3~2.5m/s时:GLⅡ六排的ε2=0.887~0.87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105.26-46.52)≈274.14Kw(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64.68ω1.854≤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1.04356m/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之老阳三干创作(二)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②查《部份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那时:GLⅡ六排的ε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年夜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年夜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手不年夜.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年夜,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年夜的吓人.于是我设计采纳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这样就呈现了年夜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到达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105.26-46.52)≈(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ω≤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水阻的年夜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按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理论上可以使△Pω≤70Kpa,有ω≤1.8874m/s,但知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1.5m/s为合理.] 平安起见,设令:ω=1.2m/s⊙要求V,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标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招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2.8m/s进行的计算标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A之积增加其实不明显.从这点来看牺牲K值换A值较为有利于整体换热效果,特另外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以后用4~6排的增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失相当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0.8倍计算.但按Vy=2.0m/s计算标明:A值增加,K×A之积也反而减小,K=65.336,考虑其它因数K=54.23,β≈,γ≈;ε1≈0.5665534,提出t w1℃的分歧理要求.由屡次的计算看出存在一个K×A最佳年夜值,即以下的分析计算).控制V左右,有:迎风面积Ay=q vg2令:表冷器长L=1500 L’=1500+120+120+60=1800表冷器高≈迎面换热管数n=h/39≈(根)取n=29根同时总供水根数N=29×4=116根有:表冷器高h=1131 h’=1131+84=1215迎风面积2迎面风速Vy= q vg≈⊙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屡次验算,按△tw =℃左右较为合理.冷冻水量q mw=Q/C×△tw×==18.71L/s(67.356CMH)根据所提供的110CMH的水量分配到前表冷器可在75CMH左右(由于水泵的选年夜,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80CMH).通水截面Aw= n× Ad =116×1.54×10-4=1.7864×10-2m2ω= q mw /Aw≈提高到ω=m/s 有 q mw = L/s(77.17248CMH)则:△tw≈3.0544℃≈3.1℃④表冷器结构尺寸(GLⅡ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性能参数》表:肋管D18×2+φmm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0.64㎡/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3.2~3.4㎜,统一按Fd=0.61㎡/m计.换热面积A:A=n×8×L×Fd =29=28㎡⑤析湿系数:ξ⑥传热系数:K8yξ8)]-1≈99.077W/㎡℃K8计= K8×η×≈82.234W/㎡℃η—修正系数(考虑排数、污垢、概况积灰、计算误差等平安因素)⑦计算热交换效率系数ε1:计算传热单位数:β=KA/ξq mg Cp×28/3.231×4.667×1.01×103≈计算水当量比:γ=ξq mg Cp/q mw C≈ε1=[1-e-(1-γ)β]/[ 1-γe-(1-γ)β]≈≈⑧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t w1:⊙t w1=t g1-(t g1-t g2)/αε15×0.656432≈℃(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age150介绍:考虑平安系数α=0.94.这是针对冷冻水从头走究竟的情况,我们选取的是八排四进四出,冷排管始终坚持一个平均高温状态,可以使平安系数α=0.95~1,取α=0.95)t w1=℃>6℃满足可提供6℃的冷冻水要求.取t w1=℃⊙我们的结构更多的可能是α=1:t w1=t g1-(t g1-t g2)/αε1=35-(35-17)/1×0.656432≈℃⊙t w2= t w1+△tw =6+3.℃⑨校核计算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tm△tm=[(35-9.1)-(17-6)]/ln[(35-9.1)/(17-6)]≈℃⊙Q=KA△≈303736(w)≈3(Kw)⊙平安系数≈10.8%分析:由于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是最晦气的情况,而计算又充沛考虑了余量,且使用的计算公式自己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还有余量是平安合理的.⑩风阻校核计算:六排:△P≈八排:△P×8/6≈1≈175Pa⑾水阻校核计算:六排:△PωKPa这里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估取△Pw=40Kpa,满足要求.(二)后表冷器a. 已知:⑪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⑫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14.5℃湿球:℃⑬空气进、出口焓值:/29.79KJ/㎏⑭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⑮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 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0.7843②查《部份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3m/s时:GLⅡ六排的ε2-6>0.78922、GLⅡ四排的ε2-4通过我以前屡次的计算比力,选取12排才华较好的满足K×A的要求,为不使水阻过限,分三组每组走四排(两个来回).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55.62-29.79)≈Kw(112735Kcal/h)⊙控制Vy=3m/s,可初估迎面尺寸:Ay=q vg3≈1.2963≈1.3m2令:L=1500(统一外型宽度)L’=1500+120+120+60=1800h=Ay/L=1.3≈mn=h/39≈22.23根取n=22根、 N=22×3=66根有:h=858 h’=858+84=942Ay= L×h=×0.858=1.287m2Vy= q vg287≈m/s⊙管内水流速ω根据在前表冷器的分析,设令:ω≤1.1m/s⊙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屡次验算,按△tw =℃估:q mw=Q/C×△tw×≈kg/s=L/s(CMH)根据所提供的110CMH的水量分配到后表冷器可在35CMH左右(由于水泵的选年夜,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40CMH).Aw= n× Ad =66×1.54×10-4=1.0164×10-2m2ω= q mw /Aw≈m/s(小于设定的ω≤1.1m/s)q mw = L/s(40CMH)可提高到ω=m/s则:△tw≈℃≈℃④表冷器结构尺寸(GLⅡ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性能参数》表:肋管D18×2+φmm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0.64㎡/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3.2~3.4㎜,统一按Fd=0.61㎡/m计.换热面积:A=n×12×L×Fd =22×12=241.56㎡⑤析湿系数:ξ=1(因为没有除湿)⑥传热系数:K12yξ8)]-1≈43.64W/㎡℃K12计= K12×η×≈≈31W/㎡℃η—修正系数(考虑排数、污垢、概况积灰、计算误差等平安因素)⑦计算热交换效率系数ε1:⊙计算传热单位数:β=KA/ξq mg Cp=31×2/1×4.667×1.01×103≈⊙计算水当量比:γ=ξq mg Cp/q mw C=1≈01336⊙ε1=[1-e-(1-γ)β]/[ 1-γe-(1-γ)β]≈≈⑧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t w1:⊙t w1=t g1-(t g1-t g2)/αε1=-(-1)/×≈℃t w1=℃>6℃满足可提供6℃的冷冻水要求.取t w1=℃⊙t w2= t w1+△tw ℃⑨校核计算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tm△tm=[(-)-(1-6)]/ln[(3-)/(1-6)]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ln/≈1℃⊙Q=KA△tm=31×2×1≈130722(w)≈(Kw)⊙平安系数≈8.44%分析:由于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是最晦气的情况,而计算又充沛考虑了余量,且使用的计算公式自己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还有余量是平安合理的.⑩风阻校核计算:6排:△P≈12排:△P×12/6≈≈315Pa⑾水阻校核计算:6排:△PωKPa这里12排管(即实际上的4排管)估取△Pw=60Kpa,满足要求.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Ф16铜管表冷器设计计算书

Ф16铜管表冷器设计计算书
Ф 16表冷器设计计算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设计风量 设计冷量 本机采用铜管套铝片表冷器,其结构参数如下: 翅片形状 每排管管数N= 管排数P= 分路数n= 每路水程数m= 盘管组合数Z= 每组盘管集水管规格S= 每组盘管集水管内径Di= 翅片密度FPI= 片间距e= 管间距s1= 排间距s2= 叠片长度L= 铜管内径di= 铜管外径do= 翅片厚度δ = 则: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表面积Af=(s1*s2-π *do /4)*2/e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间基管外表面积Ap=π *do*(e-δ )/e 每米换热管外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Af+Ap 每米换热管内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i=π *di 肋化系数τ =A/Ai 肋通系数(每米肋管外表面积与迎风面之比)a=A/s1 净面比(最窄流通断面积与迎风面之比) ε =(s1-do)(e-δ )/s1/e 总的换热面积 F=A*总换热管长 迎风面积 Fy=N*s1*L 迎面风速 Vy=Qf/Fy/3600 最小流动截面的风速v=Vy/ε 空气流通段面的当量直径 de=2*(s1 -di)*(e-δ )/((s1-di)+(e-δ )) 进水温度tw1 出水温度tw2
0.956222152 20.49 1.583354863 63.8670001 8.798691788 8.329945574 0.943916919 W/m2℃ ℃ kW kW
1.286859236 59.34628807
% %
49.67285831 94.07969034 25.62982536
Pa Pa kPa

空调表冷器变工况全冷量换算

空调表冷器变工况全冷量换算
3
101325 26.00 50.00% 10.463 52.79 1.1734 14.77 18.63 4188 900 2 7.00 13.00 90.28% 38.51 14.70 9.391 3330
计算机组除湿量(g/s) 0.314387
说明:黄色格内由使用者输入数据,红色格会自动计算出计算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空调末端表冷器变工况性能换算
大气压力(Pa) 标 准 工 况 进 风 参 数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g/kg) 比焓(kj/kg) 密度(kg/m3) 露点温度(℃) 额定冷量(W) 标 准 设计进水温度(℃) 工 设计冷水流量(L/min) 况 假定机器露点相对湿度 机 组 计算出风比焓(kj/kg) 性 计算出风干球温度(℃) 能 计算出风含湿量(g/kg) 计算机组显冷量(W) 计算机组除湿量(g/s) 额定风量(m3/h) 表冷器排数 101325 27.00 19.50 50.25% 11.164 55.60 1.1690 15.77 4500 900 2 7.00 13.00 89.49% 40.20 15.44 9.763 3396 0.409397 设 计 工 况 机 组 性 能 设 计 工 况 进 风 参 数 大气压力(Pa)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g/kg) 比焓(kj/kg) 密度(kg/m ) 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 换算冷量(W) 额定风量(m3/h) 表冷器排数 设计进水温度(℃) 设计冷水流量(L/min) 假定机器露点相对湿度 计算出风比焓(kj/kg) 计算出风干球温度(℃) 计算出风含湿量(g/kg) 计算机组显冷量(W)

9.52表冷器性能计算

9.52表冷器性能计算

m/s =
-1
1.373 56.97 (W/m2℃)
空气的定压比热 = 水量(kg/s)×水的比热
热交换效率系数ε 1' 需要的热交换效率系数ε 1 热平衡
= = = =
1-e-β (1-γ ) 1-γ e-β (1-γ ) t1-t2 t1-tw1 ε 1'-ε 1
=
水流量W
=
=
=
5.4
L/S
水流量m3/s = 0.81 水通断面积m2 全热冷量(KW) 111.87 析湿系数ξ = = 81.45 显热冷量(KW) + 1/(303.134ω 0.8)] 传热系数K = [1/(37.947 Vy0.464ξ 0.673) 表冷器能达到的热交换效率系数 传热系数(W/m2℃×散热面积(m2) 10044.55 = 传热单元数β = 析湿系数×风量(kg/s)×空气的定压比热 9248.21 水流速ω = 水当热比γ
(Pa) (KPa)
表冷器计算
序号: 已知参数: 1. 风量G— 20000 m3/h 2.全热冷量Q—111.87 kW 3.进口水温tw1— 7 ℃ 4.出口水温tw2—12 ℃ 计算: 空气出口参数 干球温度t2— 14.93 ℃ 湿球温度ts2— 14.04 ℃ 焓i2— 39.105 KJ/KG 型 号: 1520 5.空气进口参数 干球温度t1— 27.00 ℃ 湿球温度ts1— 19.50 ℃ 焓i1— 55.886 KJ/KG
表冷器参数 翅片型式— φ 9.52—波纹压花片 mm 片距— 1.95 4 排数— 50 面管数— 单排表冷器传热面积 : 44.1 m2 表面风速Vy = 风量(m3/s) 迎风面积(m2) 全热冷量KW 进出水温升℃ =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4.667kg/s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889m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30.9/16.5℃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0.878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2.3~2.5m/s时:GLⅡ六排的ε2=0.887~0.87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105.26-46.52)≈274.14Kw(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64.68ω1.854≤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1.04356m/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之杨若古兰创作(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时:GLⅡ六排的ε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请求.(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老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添加排数仍旧帮忙不大.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实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添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因而我设计采取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如许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降低.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ω≤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是非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必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理论上可以使△Pω≤70Kpa,有ω≤1.8874m/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克不及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1.5m/s为合理.] 平安起见,设令:ω=1.2m/s⊙请求V,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标明风速和流速的添加,将带来K值的添加,但K值的添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全部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2.8m/s进行的计算标明,K值的添加,A值减小,K×A之积添加其实不明显.从这点来看就义K值换A值较为有益于全体换热后果,特此外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当前用4~6排的添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不偿失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0.8倍计算.但按Vy=2.0m/s计算标明:A值添加,K×A之积也反而减小,K=65.336,考虑其它因数K=54.23,β≈,γ≈;ε1≈0.5665534,提出t w1℃的分歧理请求.由多次的计算看出存在一个K×A最好大值,即以下的分析计算).控制V摆布,有:顶风面积Ay=q vg2令:表冷器长L=1500 L’=1500+120+120+60=1800表冷器高≈迎面换热管数n=h/39≈(根)取n=29根同时总供水根数N=29×4=116根有:表冷器高h=1131 h’=1131+84=1215顶风面积2迎面风速Vy= q vg≈⊙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多次验算,按△tw =℃摆布较为合理.冷冻水量q mw=Q/C×△tw×==18.71L/s(67.356CMH)根据所提供的110CMH的水量分配到前表冷器可在75CMH摆布(因为水泵的选大,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80CMH).通水截面Aw= n× Ad =116×1.54×10-4=1.7864×10-2m2ω= q mw /Aw≈提高到ω=m/s 有q mw= L/s (77.17248CMH)则:△tw≈3.0544℃≈3.1℃④表冷器结构尺寸(GLⅡ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功能参数》表:肋管D18×2+φmm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0.64㎡/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 3.2~3.4㎜,统一按Fd=0.61㎡/m计.换热面积A:A=n×8×L×Fd =29=28㎡⑤析湿系数:ξ⑥传热系数:K8yξ8)]-1≈99.077W/㎡℃K8计= K8×η×≈82.234W/㎡℃η—批改系数(考虑排数、污垢、概况积灰、计算误差等平安身分)⑦计算热交换效力系数ε1:计算传热单元数:β=KA/ξq mg Cp×28/3.231×4.667×1.01×103≈计算水当量比:γ=ξq mg Cp/q mw C≈ε1=[1-e-(1-γ)β]/[ 1-γe-(1-γ)β]≈≈⑧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t w1:⊙t w1=t g1-(t g1-t g2)/αε15×0.656432≈℃(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age150介绍:考虑平安系数α=0.94.这是针对冷冻水从头走到底的情况,我们拔取的是八排四进四出,冷排管始终坚持一个平均低温形态,可以使平安系数α=0.95~1,取α=0.95)t w1=℃>6℃满足可提供6℃的冷冻水请求.取t w1=℃⊙我们的结构更多的可能是α=1:t w1=t g1-(t g1-t g2)/αε1=35-(35-17)/1×0.656432≈℃⊙t w2= t w1+△tw =6+3.℃⑨校核计算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tm△tm=[(35-9.1)-(17-6)]/ln[(35-9.1)/(17-6)]≈℃⊙Q=KA△≈303736(w)≈3(Kw)⊙平安系数≈10.8%分析:因为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经是最晦气的情况,而计算又充分考虑了余量,且使用的计算公式本人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不足量是平安合理的.⑩风阻校核计算:六排:△P≈八排:△P×8/6≈1≈175Pa⑾水阻校核计算:六排:△PωKPa这里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估取△Pw=40Kpa,满足请求.(二)后表冷器a. 已知:⑪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s⑫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14.5℃湿球:℃⑬空气进、出口焓值:/29.79KJ/㎏⑭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⑮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 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1-(t g2-t s2)/(t g1-t s1)=1-()/()≈0.7843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3m/s时:GLⅡ六排的ε2-6>0.78922、GLⅡ四排的ε2-4通过我之前多次的计算比较,拔取12排才干较好的满足K×A的请求,为不使水阻过限,分三组每组走四排(两个来回).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Kw(112735Kcal/h)⊙控制Vy=3m/s,可初估迎面尺寸:Ay=q vg3≈1.2963≈1.3m2令:L=1500(统一外型宽度)L’=1500+120+120+60=1800h=Ay/L=1.3≈mn=h/39≈22.23根取n=22根、N=22×3=66根有:h=858 h’=858+84=942Ay= L×h=×0.858=1.287m2Vy= q vg287≈m/s⊙管内水流速ω根据在前表冷器的分析,设令:ω≤1.1m/s⊙可提供的冷水流量 q mw:经反复多次验算,按△tw =℃估:q mw=Q/C×△tw×≈kg/s=L/s(CMH)根据所提供的110CMH的水量分配到后表冷器可在35CMH摆布(因为水泵的选大,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40CMH).Aw= n× Ad =66×1.54×10-4=1.0164×10-2m2ω= q mw/Aw≈m/s(小于设定的ω≤1.1m/s)q mw = L/s(40CMH)可提高到ω=m/s则:△tw≈℃≈℃④表冷器结构尺寸(GLⅡ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功能参数》表:肋管D18×2+φmm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0.64㎡/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 3.2~3.4㎜,统一按Fd=0.61㎡/m计.换热面积:A=n×12×L×Fd =22×12=241.56㎡⑤析湿系数:ξ=1(因为没有除湿)⑥传热系数:K12yξ8)]-1≈43.64W/㎡℃K12计= K12×η×≈≈31W/㎡℃η—批改系数(考虑排数、污垢、概况积灰、计算误差等平安身分)⑦计算热交换效力系数ε1:⊙计算传热单元数:β=KA/ξq mg Cp=31×2/1×4.667×1.01×103≈⊙计算水当量比:γ=ξq mg Cp/q mw C=1≈01336⊙ε1=[1-e-(1-γ)β]/[ 1-γe-(1-γ)β]≈≈⑧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t w1:⊙t w1=t g1-(t g1-t g2)/αε1=-(-1)/×≈℃t w1=℃>6℃满足可提供6℃的冷冻水请求.取t w1=℃⊙t w2= t w1+△tw ℃⑨校核计算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tm△tm=[(-)-(1-6)]/ln[(3-)/(1-6)]=/ln/≈1℃⊙Q=KA△tm=31×2×1≈130722(w)≈(Kw)⊙平安系数≈8.44%分析:因为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经是最晦气的情况,而计算又充分考虑了余量,且使用的计算公式本人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不足量是平安合理的.⑩风阻校核计算:6排:△P≈12排:△P×12/6≈≈315Pa⑾水阻校核计算:6排:△PωKPa这里12排管(即实际上的4排管)估取△Pw=60Kpa,满足请求.。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mg=(14000×/3600≈s空气体积流量 qvg=14000/3600≈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③空气进、出口焓值:㎏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g2-ts2)/(tg1-ts1)=1-/≈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s时:GLⅡ六排的ε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mg ×(h1-h2)×-≈(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ω≤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理论上可以使△Pw=ω≤70Kpa,有ω≤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s为合理。

表冷器性能计算书

表冷器性能计算书

风量25000m3/h,要求的制冷量127KW,表冷器前的参数为t干=27℃,t湿=℃,焓值=56KJ/Kg,表冷器后的参数t干=℃,t湿=℃,焓值=Kg确定表冷器为4P,表冷器净长1750,表冷器高40孔。

表冷器的迎风面积=表冷器净长*表冷器高*38/1000000=1750*40*38/1000000=表冷器迎面风速=风量/3600/迎风面积=25000/3600/=s表冷器换热面积=表冷器排数*排间距*表冷器孔数*孔间距*表冷器净长/片间距*2/*8*8*表冷器排数*孔数=4**40*38*1750/*2/*8*8*4*40=234m2水量=冷量/5/=127/5/=h铜管内的水流速=水量/3600/(排数/管程数*单管内的流通面积*表冷器也数)=3600/(4/8**40)=s析湿系数=(表冷器入口焓值-表冷器出口焓值)/干空气定压比热/(表冷器入口干球湿度-表冷器出口干球温度)=()/()=传热温差=((入口干球温度-12)-(出口干球温度-7))/LN((入口干球温度-12)-(出口干球温度-7))=((27-12)-())/LN((27-12)-())=传热系数=*(1/(1/(*迎面风速*析湿系数)+1/(*铜管内的水流速))=*(1/(1/(*)+1/(*))=(m2. ℃)传热量=传热温差*传热面积*传热系数/1000=*234*1000=127KW传热量满足制冷量的要求,即所选表冷器的排数与尺寸合理。

其余机组计算形式同上,计算结果如下:风量12500m3/h,确定表冷器4P,表冷器净宽950mm,表冷器高40孔.表冷器迎风面积,表冷器迎面风速s,表冷器换热面积127 m2,传热系数(m2. ℃),传热量63KW.传热量满足制冷量的要求,即所选表冷器的排数与尺寸合理。

风量30000m3/h,确定表冷器4P,表冷器净宽1950mm,表冷器高40孔.表冷器迎风面积,表冷器迎面风速s,表冷器换热面积261 m2,传热系数(m2. ℃),传热量120KW.传热量满足制冷量的要求,即所选表冷器的排数与尺寸合理。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qmg=(14000×1、2)/3600≈4、667kg/s空气体积流量qvg=14000/3600≈3、889m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30、9/16、5℃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g1-t s1)=1-(17-16、5)/(35-30、9)≈0、878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得接触系数ε2》表:当Vy=2、3~2、5m/s时:GLⅡ六排得ε2=0、887~0、875从这我们可以瞧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得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就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得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与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得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得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得吓人。

于就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得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得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得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得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得目得。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Q= q mg×(h1-h2)4、667×(105、26-46、52)≈274、14Kw(235760Kcal/h)⊙由六排管得水阻△Pw=64、68ω1、854≤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1、04356m/s[水阻得大小与水程得长短也有密切得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得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得水阻必为六排管得1/3。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一)前表冷器a.已知:①风量:14000CMH空气质量流量 q mg=(14000×1.2)/3600≈4.667kg/s空气体积流量 q vg=14000/3600≈3.889m3/s②空气进、出口温度:干球:35/17℃湿球:30.9/16.5℃③空气进、出口焓值:105.26/46.52KJ/㎏④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⑤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计算:①接触系数ε2:ε2= 1-(t g2-t s2)/(t g1-t s1)=1-(17-16.5)/(35-30.9)≈0.878②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当Vy=2.3~2.5m/s时:GLⅡ六排的ε2=0.887~0.87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

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

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

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

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

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③选型分析:⊙冷负荷 Q= q mg×(h1-h2)4.667×(105.26-46.52)≈274.14Kw(235760Kcal/h)⊙由六排管的水阻△Pw=64.68ω1.854≤70Kpa得:管内水流速ω≤1.04356m/s[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

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

表面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实例

表面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实例

声明:本实例为“非暖通专业人事”编制,仅为工作经验的汇总,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表面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实例【实例1】已知空调使用地点在江苏苏州,大气压力p C =1.01Kpa ,夏季室外平均空气参数:干球温度1t =34℃、焓1i =90.2kj/kg 、湿球温度1s t =28.2℃、相对湿度1ϕ=64.5%。

要求室内空气参数:干球温度2t =22℃、焓2i =43.1kj/kg 、湿球温度2s t =15.5℃、相对湿度2ϕ=50%。

要求新风比:10%。

空调作用面积2302m ,单位负荷466.4W/2m 。

求:冷量、风量、表冷器规格、进出水温度和水量、水阻力、风阻力、除湿量。

3) 风量实例1图【解】: 1)查湿空气的焓湿图,求回风参数。

A 点为室外 工况,B 点为室内工况。

再根据新风比确定C 点,查出C 点工况:干球温度3t =23.2℃、焓3i =47.8kj/kg 、湿球温度3s t =17.1℃、湿度3ϕ=54%。

2) 需要的总冷量4s t =10.1℃、湿度4ϕ=95%根据公式:Q=G(3i -4i )G=107.3/(47.8-29.5) =5.9Kg/s =17700 h m /34) 确定表冷器规格计算需要的接触系数,确定表冷器排数。

查附录1表,当通过表冷器的截面风速为2.5m/s 、通过铜管的水速为0.8m/s 时,湿工况下的6排管表冷器的实际接触系数为0.934。

理论上计算,6排管已经可以满足性能要求。

5) 求析湿系数6) 求传热系数334421s s t t t t ---=ε0.93417.123.210.110.51ε2=---=)(2121t t c ii p --=ξ 1.4310.5)1.01(23.229.547.8ξ=--=7) 求冷水量表冷器的传热面积:40×1.3×6×0.84=262.08 2m表冷器的通水截面积(铜管内):181.4584×40×610-=0.0073 2m 21.024T/H kg/s 5.84100.80.0073得:W ω10A 根据W 33W ==⨯⨯== 查附录4 可得进水管径为DN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14.853 21.5 15.327
Qs显热量KW
QL潜热量KW
QT总热量KW Qv加热量KW
11 7.751 11.5 8.016 11.8 8.179
空气冷却: 加热/冷却:
空气冷却: 加热/冷却:
12.06655508 -12.06655508 10.30904984 10.30904984
=Qs+QL意:一二次回风含湿量d混 (即g:/Kdg混)=8必.89须9g≤/K室g内<温湿度下 dn=9.059g/Kg
9.21 5.91
饱和气压 实际气压
含湿量 焓值 露点温度 密度 湿球温度 绝对湿球温度 饱和气压对数
P1qb
A 实际气压
密度
P(qd) P(q)
d I tl ρ ts Ts LN(P1qd) P1qb A P(q) ρ
t1ng一次回风温度℃ dn1一次回风含湿量g/kg
h 2一次回风焓值kj/kg
t2ng二次回风温度℃ dn2二次回风含湿量g/kg h 3二次回风焓值kj/kg
混合风
tC 新一回混风温度℃ d1.2 新①回混风含湿量g/kg h 1.2新一次回风焓值kj/kg
经表冷后
tL新①回混出风温度℃ dL新①回混出风含湿量g/kg
37.95
14.50
9.22 37.95
表冷显热量KW 表冷全热 KW 除湿量 Kg/h
11.77 22.62 14.85
夏季工况:新风:33.5℃DB/28 回风:24±2℃DB/60±5%RH;新一
7
12
2500 2500 500 0.2
0 1 0 0.8
二次混合前 t2前二次混合前温度℃ d2送 二混前含湿量g/kg h 2 送二混前焓值kj/kg
hC 新①回出风焓值kj/kg
表冷后和二次回风混合 tC 新①②回混出风温度℃ d13 新①②回混风含湿量 g/kg
h 12.3新①+②回风焓值kj/kg
组合式(新风+一回→加热加湿与二回)空调机组WJK4-56
27.4
twg新风温度℃
33.4
11.04
dw新风含湿量g/kg
26.7
55.83
h 1新风焓值kj/kg
12.3 8.457
12 8.288 12.5 8.57 12.8 8.743
13 8.859 13.5 9.157
K4 4R传热系数
△Ps湿w工/m况2℃空气阻 83.65826503 K6 6R传热系数w/m2℃
力Pa
129.2546917 △Ps湿工况空气阻力Pa
△Hw水侧阻力kPa 21.00391853 ε2(Eo)接触系数 0.835989959
102.12
t w1进水温度℃
t w2出水温度℃
q 总 总风量m3/h
q m 新+一次回风量m3/h
27
新风风量
11.04
m% 新风百分比
55.42
q 二回二次回风量m3/h 新+一次回风百分比
二次回风百分比
28.63 14.17
送风温差 ts 最终送风温度℃
7 20.4
一次回风百分比
65.09
14.5 9.22
τ 肋化系数 α 肋通系数 ε 净面比 d e 当量直径
38.1 33.0 15.8
2.8
0.11 0.76 0.05 0.81 0.05 17.33 21.14 0.56 4.80
h 1.2新①回风焓值 kj/kg h3 新①回出风焓值kj/kg
A y(F y)迎风面积m2 Q (G )风量Kg/s
1669.379261215050 1502.441335093550
9.224
37.959 13.582807023429
1.219 19.500 292.65 7.737440854 2292.597777 0.000677 2635.582902 1.214
夏季工况:新风:33.5℃DB/28.0℃WB 进出水:7℃/12℃ 回风:24±2℃DB/60±5%RH;新一二次回风比:0.1786:0.6071:0.2143
送风状态点 d送 最终送风含湿量g/kg h 送最终送风焓值kj/kg
20.40 11.19 49.00
11.19 49.00
S 1管间距mm S 2管列距mm d o铜管外径mm
e 翅片片距mm
δ f (t) 翅片厚度mm A f肋片面积m2/m A p管基表面积m2/m A 翅片总面积m2/m A i管基内面积m2/m
Hw水侧阻力kPa ε2(Eo)接触系数
80.73804062 188.7697183 30.02652628 0.90234344
△ P s.g 干空气阻力 △ Ha 湿工况空气阻力Pa
△Hw水侧阻力kPa ε 2(E o ) 接触因数
设定冷量kw
空气侧冷量kw
Φ o 表冷器供冷能力kw 偏差
129.25 21.00 0.84 22.62
V y迎面风速m/s R 假定排数 W 盘管宽m H 盘管高m n 盘管孔数
65.09 37.95 0.23 0.83
3.07 4
0.66
0.3429
9
K n传热系数w/m2℃ W( Qw ) 水流量m3/h
ω 水流速m/s
F (A 1)传热面积m2 t 1空侧初温℃ t 2空侧终温℃ ξ 析湿系数
△ t 对数平均温差℃ n 实新①回实际流通孔数
83.66 3.89
2.04
19.14 28.63 14.5 1.83 11.46
3
V 总总断面风速m/s
3.07
饱和温度水蒸气压力
-12.14 0
此为先混合后加热湿→→→ 夏季加湿量Kg/h 夏季加热量KW
5.45 14.56
2.97 5.8
6.53
22.62
18.36 0.19
14 9.465 14.5 9.781
15 10.107
15.5 10.443
16 10.789 16.5 11.145
17 11.51 17.5 11.887
18 12.275
18.5 12.675
19 13.086 19.5 13.509
20 13.944 20.5 14.392
冬季加湿量Kg/h
系数(一) 系数(二) 系数(三) 系数(四) 系数(一) 系数(五)
温度 绝对温度 相对湿度 饱和气压对数
3.00
C8 C9 C10 C11 C12 C13 t T ψ LN(Pqd)
夏季加热量KW 夏季加湿量Kg/h
-5800.220600000000 1.391499300000 -0.048602390000 0.000041764786 -0.000000014452 6.545967300000 14.500 287.650 0.900 7.420207136442
Qw 水流量m3/h DN水管管径mm DN水管管径mm
tC 混合初温℃
单台流通孔数 单台制冷量kw
8 6.32
9 6.769 9.5 7.003
3.886284747 25.97083916 27.89249049
28.6
3 22.61601818
8.5 6.541
10 7.245 10.5 7.4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